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场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唯唯诺诺。
等到众人如鸟兽一般散去之后,段干子思索半晌,又招来了自己的一名心腹家臣。
“王宫那边的情况现在如何了?”
心腹十分恭敬的答道:“遵照君上的吩咐,虽然并没有禁锢太子和王后的人身自由,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通通都在臣们的监视之中。”
“很好!”段干子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心腹吩咐道:“汝现在立刻进宫,将王后和太子、还有大王的所有子嗣都集中到一起,把他们全部囚禁起来。从现在开始,没有吾的亲笔手令和信物,任何一个人都不允许见到太子和王后,明白了吗?若是胆敢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等到心腹离去之后,段干子才慢慢的冷静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残酷之极的笑容。
“赵丹啊赵丹,汝不就是想要利用吾段干子的人头和扶立太子的机会来获得天下人的归心么?但是吾段干子可没有那么傻,只要吾死了,那么整个魏国王族就等着给吾一起陪葬吧!”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乱局(第三更)()
第二天正午时分,数万名魏军浩浩荡荡的簇拥着魏国太子和王后的王驾出城,朝着东南方而去。
作为这一次的吉祥物,魏国王后和太子同车而坐,让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了他们的面容。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整个陶邑,无数陶邑城中的居民们走上街头,面带惊讶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幕。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已经死去的魏国前任国君就已经抛弃过陶邑一次,在赵国庞煖大军的兵锋压力下逃亡到了睢阳城。
如果不是后来向赵国求和成功,陶邑城怕是已经归赵国所有了。
想不到才短短的半年多时间过去之后,这一幕竟然再一次的重演了。
魏王圉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的老婆和儿子,却依旧在赵国人来袭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逃离了陶邑,甚至就连象征性抵抗一下、坚守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被带走的不仅仅是太子和王后,同时还有许多大臣以及他们的家室,浩浩荡荡的队伍和马车一直走了好几个时辰,直到差不多日落时分才全部开出了陶邑城。
对于这种行为,陶邑城之中的居民自然是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这就又走了?”
“嘿,看来这些肉食者是被那赵国人吓破胆了,去年大王便逃了,如今这位太子……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
“汝懂个甚,现在的魏国可不是太子能够做主的。吾听说啊,抛弃陶邑那根本就是武襄君的主意!”
“武襄君?他为何要抛弃陶邑?”
“汝不知道?赵王都已经晓谕天下了,说武襄君当众毒杀先王,又胁持了太子和王后,如今赵王出兵正是为了诛杀武襄君这个逆臣,然后……”
话还没有说完,一旁便有人急急打断道:“噤声!如今谁人不知此事,但是谁又敢说出来?汝现在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此事,难道不怕被武襄君之耳目得知不成?想想这阵子菜市场的那些尸体,那可是要杀头的!”
“嘿,杀头?现在他武襄君都跑路了,谁来杀吾的头?怕是他武襄君自己的人头都快要保不住了!”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摇了摇头,叹道:“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乱政,此乃是亡国之道也!难道堂堂大魏,竟然已经沦落到今日这般地步了吗?”
众人闻言皆是一场叹息,又有人忍不住说道:“吾有一兄在赵国之中行商,听说如今的赵国人不但能够足额授田,更有许多农具和耕牛免费租用,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坦呢!汝等说说,若是这陶邑归了赵国,那吾等的日子会不会比在魏国时要更加好过呢?”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一开始有心想要喝斥这个家伙的卖国之言,但是仔细一想的话,似乎……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有人道:“说是这么说了,但是汝等莫要忘了当年大梁城可是被赵国人给淹了!此等深仇如何不报?”
又有人道:“当年武安君白起同样也淹了鄢都,楚国人又能够拿他如何?南阳郡和南郡的楚人还不是老实当了几十年顺民?在这乱世之中,能够苟全性命便已经是不易,就别提甚么报仇不报仇了。吾伯兄亦是从军死在战争之中,但是吾现在只希望能够好好的活下去,过几天和平的日子罢了。”
一片沉默之后,再一次有人开口道:“其实去年之时赵军入城,倒也算得上是军纪颇佳……”
“但是这一次赵军乃是以讨逆之命而来,而且那主将亦非庞煖而是乐乘,却又说不准如今赵军进城之后该是哪般景象了,说不定烧杀掳掠亦是有可能的。”
一说到这里,众人顿时就没有了聊天的兴致,有人道:“且都回家去吧,等到赵军进城之后,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咯!”
众人一番感慨,慢慢的也就淡了聊天的兴致,全部散去了。
如果此刻段干子还在城中的话,那么凭借着他在城中的众多耳目就不难发现,那些原本已经消失在他视线之中的赵国胡衣卫们又再一次的冒了出来,开始在陶邑城中四处传播各种反对段干子、亲善赵国的言论。
但是此刻段干子的大部分党羽已经随着他而离去,剩下的人自顾尚且不暇,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有什么人来考虑捕杀这些胡衣卫的事情了。
等到入夜之后,由于整个魏国陶邑城之中几乎绝大部分的官员以及武装力量都被段干子给带走了,于是小规模的零星治安事件开始发生了。
但是这还并不是结束,因为当那些原本只是抢劫的恶徒们发现完全没有任何官府众人来替受害者出头之后,恶徒们自然就变得更加的猖狂而肆无忌惮了。
根据后来的统计,单单是在段干子率领大部队离开的当天,陶邑城之中就发生了至少六七十起恶性治安事件,并且多名受害者因此而受伤甚至身亡。
而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个数字立刻就迅猛增长到了两百多起。
第三天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成队的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冲入许多店铺之中哄抢财物了,许多商号不得不关门大吉,大量的陶邑居民开始拖家带口逃出城池。
到了第四天,形势越发的失去控制了,恶徒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抢劫平民和商人了,他们甚至开始几百上千的集合起来,有组织的对那些大贵族们留下的宅邸进行进攻和洗劫。
陶邑城之中的混乱在这一天达到了最高峰,即便是远在二三十里之外的赵齐联军大营都能够在夜晚的时候看见来自陶邑城之中的熊熊火光。
对于这一点,齐国主将匡梁显然有些不解。
“乐乘将军,明明陶邑已经是触手可及,为何汝执意要在此处等待两天时间?”
乐乘微笑的对着匡梁作出了解释:“匡梁将军,吾才是联军之主将,汝只需静候吾这个主将之命便是。”
匡梁默默的回到了自家的齐军营地之中,告诉那些渴望着利用这一战来建功立业的齐国将军们一句话。
“谁要是再让本将军去找乐乘出战,本将军就让他知道什么是本将军的怒火。”
虽然搞定了匡梁,但是另外一个有疑问的人又出现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乐乘的副将剧辛。
剧辛也不客气,直接找到了乐乘就开始了提问。
“将军,为何还不入城?若是再这样下去的话,陶邑就要毁掉了!”
剧辛现在是北军中郎将,和乐乘的南军中郎将属于同一个级别,加上剧辛的老朋友兼上司庞煖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说起话来自然也是特别的有底气。
对于剧辛的质问,乐乘就不能够做到无动于衷了。
于是乐乘在一番犹豫之后做出了回答:“剧辛将军,想必汝应该知道大王这一次交待给吾等的任务。”
剧辛点了点头,道:“吾当然知道,那就是夺下所有的魏国土地,所以吾才更加的不能理解,汝为何要在陶邑城外浪费这么多天的时间!”
乐乘沉默了一会,答道:“剧辛将军也曾经为燕国亚卿,当知道想要攻伐一地容易,但是攻下之后得到该地的民心却是颇为困难的事情。”
剧辛楞了一下,随后开始明白了些什么:“所以汝的意思是,汝想要等到陶邑乱起来之后,再进城去收拾残局?”
乐乘点头道:“正是。”
剧辛沉默半晌,叹道:“可若是提早几天进城的话,那么陶邑城中就会少死很多人,至少几千甚至是上万人会因此而活命!”
乐乘摇了摇头,沉声道:“若是不能够凭借着这个机会一举收复陶邑的人心,那么将来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付出更多的性命作为代价!”
乐乘说到这里,特意加重了语气:“与其在将来用赵国人的性命来收复陶邑人心,不如现在用魏国人的自相残杀来让他们明白,只有强大的赵国才能够让这座城市得到保护,只有成为赵国的一份子才能够让陶邑更好的发展起来!”
剧辛再次沉默,良久之后长叹一口气:“既然如此,那么想必将军明天应该可以进城了罢?”
乐乘犹豫半晌,最后还是说道:“便如剧辛将军所言罢。”
剧辛如释重负,朝着乐乘深深的行了一礼:“如此,剧辛便替陶邑城中数十万子民谢过将军了!”
看着剧辛离去的身影,乐乘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一个声音突然在乐乘的这座帅帐之中响起了:“乐乘将军,根据事先的计划,汝应该再多等一天时间的。”
乐乘脸色微微一变,轻轻的哼了一声,道:“吾才是这支军队的主将!告诉汝的主人,吾和他之间只是合作关系,并不代表着他能够对吾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了!”
声音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吾之家主只是希望和乐乘将军合作各取所需罢了,毕竟乐乘将军也不希望一辈子屈居于廉颇和庞煖之下吧。”
乐乘脸上的厌恶之色更浓,沉声道:“够了!立刻给吾离开此地,回去告诉汝的家主,以后不要再给吾出这样的主意了!”
……
翌日,赵国大军在乐乘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开入了陶邑城中,在万千陶邑居民的翘首以盼下接管了整座陶邑城。
根据赵国史官记载:“王十二年,乐乘率军南伐段干子。段干子胁魏王后、太子及诸多公族南逃,陶邑大乱。后乐乘进军陶邑,秋毫无犯,三日擒罪犯千人斩首于城中,陶邑民心由此尽归赵国。”
第七百五十二章 赵国人心怀鬼胎?()
在率领着麾下的齐军跟随赵军一同进入了陶邑城之后,齐军主将匡梁的脸上并没有多少笑容。
他的部下们都以为这是因为之前匡梁受到了赵国军队主将乐乘的羞辱所致,但只有匡梁自己心中才知道,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
匡梁总觉得,这场战争似乎哪里有些不对。
经过匡梁这些天的观察,他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一次赵国的军队似乎总在做一些自己比较难以理解的事情。而在陶邑城外的停留仅仅是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事情之中的一件罢了。
在一开始出兵的时候,齐王建和后胜就曾经叮嘱过匡梁,让匡梁注意盯着赵国军队,免得被赵国军队吞并了太多的魏国土地。
是的,全世界都知道赵国这一次是肯定要对魏国有所图谋的,而且其他的诸侯国们心中都清楚,由于赵丹现在占据着大义的成分,导致赵国这样的扩张是名正言顺而难以阻止的。
当然了,也不仅仅是因为大义,毕竟正义这种东西谁都能喊,但总是不能够拿来当饭吃的。
在经过了上一次失败的四国伐赵战争之后,一种论调开始悄然在其余诸国之间兴起。这种论调认为赵国是最强的国家,在其他几个国家没有完全连起手来之前,赵国就是无敌的。
一个无敌的国家,当它想要对外扩张的时候,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些完全没有联手欲望的其他六国所能够阻挡的,只能够尽量的加以限制罢了,匡梁所干的就是这个活计。
说实话,匡梁压力很大。
匡梁发现赵国的军队自从进入魏国境内之后,每到一个地方不但没有对任何周围的魏国村庄进行骚扰,反而还刻意的将行军路线安排到了离经过村庄比较远的地方,尽量做到不扰民。
这种行军路线在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选择。
照理来说,所有的带兵将领都知道一点,那就是既然现在是要打仗,“就食于敌”才是最佳选择。
诚然现在是春天,幼苗们才刚刚播种到田地之中,就算是想要去田地之间抢夺也抢不到什么粮食,但不管怎么说魏国的那些村庄之中肯定也有一些粮食的。
如果是以正常的战争逻辑而推论的话,这个时候赵军的主帅应该派出大量的骑兵小队去附近的魏国村庄之中抢走所有能够找到的粮食,以供大军征战之用,这也是几百年来诸侯国将军的通用做法。
可乐乘偏偏没有这么做。
甚至于在匡梁自己派出小队去附近的魏国村庄抢粮的时候,还遭到了同样自称是前来抢粮的赵国小分队的阻挠。
由于现在赵国才是联军的主心骨,而且齐军的数量远远少于赵国,因此齐国的抢粮小分队,自然是不敢跟赵国小分队达成任何冲突的,只能够无奈归营。
但是齐国小分队随后非常气愤的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他们离去之后,赵国人也很快就离去了,而赵国人离去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进入过那个该死的村庄呢!
匡梁总觉得,这应该是赵国人在收买人心。
如果说这是第一个疑点的话,那么第二个疑点自然就来自于乐乘在陶邑城之外的犹豫和纠结了。
当段干子选择撤离的时候,乐乘所率领的联军部队其实距离陶邑也就只有两天的路程,以一个久经沙场的领兵大将视角来看的话,乐乘要么加速前进夺下陶邑,要么就加速追击段干子争取在路上追上并且击溃段干子所部。
即便是因为路程原因,可能确实是追不上段干子,那也可以紧随着段干子来到睢阳城之外,趁着段干子刚刚抵达睢阳城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攻击,这才是最符合兵家理论的套路。
可乐乘是怎么做的呢?
乐乘不但没有继续追击,反而还在陶邑城外白白的停留了这么多天,而且在进入到陶邑城之后,乐乘同样也是在关注那些收买人心的事情,比如说他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在城中四处搜捕犯人,然后将整整一千名犯人押到了菜市场门口,当着半个陶邑城居民的面给砍了头。
砍头这种事情,对于匡梁来说那是非常常见的,可是问题在于谁见过一支占领军会在一座刚刚占领的城市之中进行这样的行为呢?这简直就是官府执法啊。
匡梁觉得,赵国人这还是在收买人心。
赵国人竟然要在陶邑城之中收买人心?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匡梁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立刻将这个消息给反馈给临淄之中的齐王建和后胜。
但是匡梁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其实还并不确定自己所做出来的是不是一个误判。
毕竟一开始匡梁的使命就是要让赵国不要把魏国吞的太多,如此看来的话,如果说赵国执意想要吞掉陶邑似乎也是可以理解、还不算太过分的事情。
陶邑距离如今的赵国边境实在是非常的近,说是赵国人的囊中之物也不为过。
有鉴于此,匡梁决定暂时按捺住心中的疑惑,继续观察着赵国人接下来的动向。
但是很快的,乐乘接下来的动作又让匡梁无法淡定了。
在占领了陶邑的第三天,大批的赵国官员抵达了陶邑城中,开始用极快的恢复了这座城池的秩序。
到了这个时候,匡梁终于确定赵国人的确是打算将陶邑给完全据为己有,而且不打算归还给魏国了。
在占领了陶邑城的第五天,乐乘终于继续南下了。
这一次,齐赵联军在两天之后抵达了安阳城,安阳令选择大开城门向赵国投降。
又过两天,赵国军队抵达了楚丘,楚丘令同样大开城门向赵国投降。
与此同时,匡梁还发现赵国又派出了几支人数在两到三千的部队,趁着夜色脱离了大营,朝着不同的几个方向而去。
好在由于一直以来匡梁都保持着警惕,所以说赵国这些小部队的离开并没有摆脱他的视线。
于是匡梁立刻就派出了许多探子紧紧的跟随着赵国散出去的这些小股部队,想要侦查和掌握这些小股部队的动向。
几天之后,探子们终于带回了匡梁所希望能够得到的情报。
乐乘派出这些小股部队不是为了别的,完全就是为了去接收在丹水以北的诸多魏国城邑,比如说比如说单父、冠丘、外黄等城池,甚至就连百里之外的萧城也在赵国人的目标列表之中。
让匡梁心惊的是,这些城池竟然没有任何一个选择固守顽抗,反而通通都被赵国的军队所占领了。
如此一来,如今魏国整个淡水以北的土地,就全部已经全部成为了赵国的势力范围。
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乐乘带着大军再一次的开动南下了。
又在五天之后,大军渡过了丹水,来到了距离睢阳不过几十里之外的蒙城。
原本最多不过十天就应该行完的路程,因为乐乘的一再停留,现在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了。
在这里,匡梁担心的情况又一次的发生了。
赵国人再一次的朝着四周派出诸多小股部队向着附近的城池招降,只不过这一次或许是因为距离睢阳比较近的缘故,周围的几个城池比如说零陵、襄城等城市都无一例外的拒绝了赵军的招降,选择了闭城死守。
于是乐乘不再犹豫,率领着大军主力南下包围了睢阳城,与此同时乐乘还派出了两支大约一万人左右的部队,分别去攻取零陵和襄城。
到了这个时候,匡梁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确信自己的判断了。
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封密信,让人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去临淄,信中的内容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告诉临淄之中的齐王建和后胜一句话。
“赵国似欲并魏全境而入赵土,如何行事,请大王定夺!”
第七百五十三章 为难的齐国君臣(第一更)()
匡梁并不知道的是,他的这封信给临淄之中的齐王建和后胜君臣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齐王建由于已经完全沉迷在温柔乡之中,因此将齐国的所有事务通通都交给了后胜。
而后胜也是非常不靠谱的一个人,为了保持齐王建对自己的宠信,所以后胜也是一门心思的每天不是跟着齐王建的身边拍马屁,就是带着齐王建一同享乐,哪里有空管这些累死人的政务?
因此实际上现在负责处理事务的乃是相邦后胜之下的齐国五大官。
负责这些事务的齐国四位大官(大司徒匡梁领兵在外)见到了这封信之后不敢怠慢,立刻就去寻找后胜。
结果后胜当天在宫里并没有出宫,于是一直到第二天,这封信才到后胜的手中。
而后胜见到这封信之后立刻就吓了一大跳,整个人也顾不得刚刚和齐王建胡天胡地一个晚上的疲惫,强打着精神上了马车,急匆匆的赶到了临淄的宫城之中,强行让宫人们把还在呼呼大睡的齐王建给叫了起来。
当齐王建揉着眼睛披着睡袍出现在后胜面前的时候,这位齐国君王的双眼之中还带着十分明显的血丝,说话的时候语气也是非常的不善:“后卿,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汝如此急切的来求见寡人?”
看齐王建的这番充满了起床气的态度就知道,如果后胜不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一番恶狠狠的训斥是肯定跑不了的了。
后胜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对着面前的齐王建说道:“大王并非是臣故意想要打扰大王休憩,实在是这件事情非常紧急,臣也是不得不为啊。”
说着后胜便将手中的这封信毕恭毕敬的递到了齐王建的手中。
齐王建看到后胜的这番说法,虽然心中十分的不舒服,但仍旧压下了火气,接过了后胜手中的这封信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看着看着,齐王建脸上的怒气渐渐的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变成了一脸的郑重。
在看完这封信之后,齐王建忍不住开口对着后胜说道:“这封信后卿应该已经看过了吧?”
后胜点了点头,苦笑道:“臣就是因为看过了这封信,知道信上面所写的事情,所以这才第一时间进宫求见大王,希望能够让大王做一个决断。”
齐王建点了点头,似乎对于后胜的这个回答非常的满意,于是又继续朝着后胜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后卿觉得匡梁在信上说的这个判断是否属实呢?”
后胜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随后对着齐王建说道:“大王,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