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要用到中原国家的那一套。”
义渠胜哼了一声,道:“这是什么意思?”
心腹说道:“大王,我们义渠人一直以来都是追逐水草而居住的,除了义渠城之外,国内基本上就没有几座城市。就算我真的如大王所愿在各个部落之中埋下了密探,密探相互之间的联络和情报传递也是非常不方便的。毕竟一个人独自离开部落实在是太容易被别人察觉了。”
义渠胜不满的说道:“中原人就能够做到这一点,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心腹继续耐心的解释道:“在中原都是一座座城市,即便有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这座城市,也不会太引起别人的注意。”
义渠胜沉默良久,随后说道:“所以依照你的意思来看,这个密探的情报组织是建立不起来的了?”
心腹本想说不,但是看着义渠胜眼中一闪而逝的凶光,只感觉脖颈住似乎有一阵凉风吹过,忙道:“大王,建立自然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只不过想要让达到大王的要求,恐怕还要好几年的时间。”
义渠胜重重地哼了一声,说道:“本王可不管需要多久的时间,只要能够建立起来,让整个义渠国都在本王耳目的监视之下,让那些该死的叛徒不会对其他的国家进行通风报信就足够了,明白了吗?”
就在被刺激到的义渠胜心中发狠对着心腹咆哮的时候,李牧则在操心着另外一件事情。
此刻的李牧坐在帅帐之中,一手摆在桌案的地图上,另外一手则拿着一本薄薄的纸质书籍,目光不停的在两者之间游移着,似乎在参考对照着什么,还时不时在地图上做下一两个记号。
李牧手中的这本纸质书看上去非常的薄,但无论是对于李牧还是对于赵国来说,这本书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可是大量的胡衣卫探子以及通报者们在这几年以来用许许多多的生命和血汗,在草原之上千辛万苦才得到的情报。
正是因为这些情报,所以李牧才能够做到对于匈奴人和乌孙人的动向了如指掌,也正是因为这些情报,所以李牧的心中也非常的自信,这一次自己一定能够获得这场胜利。
一阵脚步声缓慢接近,片刻之后,两个人被带进了大帐之中。
“贤掸见过大都督。”
“屠斜见过大都督。”
李牧抬起了头,对着面前的两名有些惶恐的匈奴男子笑道:“都坐吧。”
两名来客有些惶恐的坐了下来。
李牧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两人,从情报来看,这个贤掸便是之前匈奴白羊王的长子,后来在定西城一战之中作为内应配合赵国军队,里应外合的击败了匈奴都隆奇单于所率领的大军。
在这一战之后,贤掸回归了朔方郡之中的定居点,和自己的妻儿一起耕种农田放养牲畜为生。
而屠斜则是当年贤掸父亲白羊王的亲信,在那场大战之后如愿加入了赵国军中成为了边骑军团的一员,凭借着自身的勇猛屡立战功,如今已经是赵军边骑军团的一名二五百主了。
李牧将目光放在了贤掸身上,笑着对贤掸说道:“汝的征集令是吾亲自签发的,这一次命汝随军,其实是有一件事情要让汝去做。”
贤掸闻言就是一愣,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由于赵国北方七郡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实行的诸多制度都和赵国中原地区不同,征兵也是如此。
根据规定,在赵国北方七郡之中的任何一户人一旦接到征召令的话,每一户人家都至少要派出一口人作为骑兵随军出征。
贤掸已经有好几次没有被征集到了,本以为这一次被征集入伍也算正常,但却没想到征集自己的竟然是这位如今有赵国北方王之称的李牧大将军。
一想到这里,贤掸就忍不住说道:“贤掸只不过是一介平民,无论才能和武艺都不足以汝大都督之眼,不知道大都督有何事吩咐?”
言外之意就是,我,贤掸,辣鸡一个,有事别找我。
李牧笑了一笑,对着贤掸说道:“听说汝白羊部落的王族都属于挛鞮氏,对吧?”
贤掸点头道:“回都督,正是如此。”
李牧笑了一笑,说道:“如果现在的匈奴单于突然死亡的话,任何一名挛鞮氏的男性族人都是有可能成为新单于的,对吧?”
贤掸思索片刻,然后开口说道:“大都督的话的确没错。但是通常来说,匈奴的下一任单于必定是一位非常强大的人,至于到底是不是挛鞮氏,这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李牧笑道:“恰恰相反,血脉这种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吾查过和匈奴有关的所有资料,发现所有有史可考的匈奴单于全部都是出自于挛鞮氏的。”
贤掸沉默了。
一旁的屠斜听得云里雾里的,忍不住开口说道:“还请大都督直言,召唤吾等究竟所为何事?”
李牧笑了一笑,对着面前的贤掸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很快本都督就会在焉支山下和匈奴以及乌孙人展开一场大战,等到获胜之后,吾会将所有的匈奴人都放归草原之中,同时让一个匈奴的新首领来统率他们。贤掸,汝就是这个新首领的人选。”
“什么?”贤掸在听到了这番话之后十分明显的吃了一惊,忍不住下意识的就想要推辞:“大都督此言差矣,挛鞮氏的族人没有一万也有数千,大都督何必选择贤掸?如今的贤掸只不过仅仅想要当一个普通的赵国民众罢了。”
李牧摇了摇头,对着贤掸说道:“不错,挛鞮氏族人的确众多,但是汝贤掸乃是白羊王之子,论起身份地位和血脉来说在匈奴之中是极为高贵的,所以汝是最好的选择。”
贤掸依旧推辞不受。
李牧正色道:“贤掸,吾希望汝好好想想,这可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别的不说,就算是为了汝的儿子以及汝刚刚出生的女儿,汝也应该好好的努力一番。汝是希望汝的家人们成为风风光光的贵族,还是希望他们一辈子就这么籍籍无名的当一名赵国的普通人呢?”
“只要汝能够为我们赵国办成这件事情,将将漠南纳入吾国的疆域之中,那么吾可以代表大王向汝保证,汝至少会获得一个封君之位。有了这个封君之位,汝的家族就会成为赵国有数的大家族,汝的子女和家人们也都会成为这整个天下的人上人!”
李牧极具诱惑力的话语在大帐之中回荡着,让贤掸的脸色无比的纠结。
诚然贤掸的确是不希望搞事情,的确是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但是贤掸的心中也很清楚,李牧说的确实是实话,这确实是一个能够让贤掸自己和后代们走上飞黄腾达之路的超级捷径。
一旁的屠斜见状也立刻劝道:“贤掸,你忘了吗?小的时候我们曾经一同对着天上的雄鹰立下志向,将来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出人头地的大人物!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你的面前,你可一定不能够错过啊!”
听了屠斜的话之后,贤掸的脸色微微变幻了一番,最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苦笑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请以后还请将军多多照拂了。”
很显然,贤掸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件事情。
李牧见贤掸答应了这件事情之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说道:“这件事情无论是对汝还是对吾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大家将来合作的时间还长着呢。”
贤掸十分恭敬的说道:“请大都督和大王放心,以后不会再有什么匈奴人,而只有草原之上的赵国人。对了大都督,我在匈奴部落之中还是有一些熟人的,不如让我写几封信给他们,或许能够劝说其中的一些人归降。”
李牧摇了摇头,否定了贤掸的要求:“这就不必了,你们两个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随吾出发吧。”
“出发?”两人闻言同时一愣。
李牧笑了一笑,神秘的说道:“只要这件事情顺利的话,那么不但不需要劝降,而且很快汝贤掸就会有用第一批属于汝自己的部众了。”
第八百章 贤掸的心路历程(为爱家爱奇奇万赏加更,第四更)()
第二天一早,李牧就带着五千骑兵率先出发了。
对于李牧的这个做法,义渠胜显然十分的不满:“为什么是你去突袭,我带着大军前进?”
李牧的回答非常的简单:“因为我才是主将。”
义渠胜:“……”
事实上无论是李牧还是义渠胜的心里都非常的清楚,这一次的突袭当然只能够由李牧来领军。
因为只有李牧麾下的赵国边骑军团精锐才能够做到一人双马,昼夜不停的发动一次长达千里的长途奔袭,这一点从去年那一次对咸阳的突袭战之中就能够看得出来。
事实上直到现在义渠胜都搞不清楚李牧究竟是怎么能够在三天的时间内奔袭如此之长的距离,然后又接连进行了多次大战,击败了众多秦军精锐并且将整个王宫之中的秦王楚和秦国重臣给一网打尽的。
更让义渠胜想不明白的是,明明当时的咸阳城之中可是有着四万人的守军,但是等到义渠胜赶到之后却发现整个咸阳城基本上已经控制在了李牧的手中,整个咸阳城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风平浪静之中。
对此,义渠胜只能够解释为——某些人或许生来就是为了上战场建功立业的。
在目送着李牧远去之后,义渠胜眼珠一转,就回到自己的大帐之中思考怎么去建立一个合格的情报组织去了。
至于即将发生的战事,义渠胜本人完全一点担心都没有。
毕竟自己可是和李牧站在一边啊,就算匈奴人和乌孙人再如何的强悍,也根本不可能战胜李牧这个家伙的啊。
对于贤掸来说,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跟随着大军出动了,但是作为一个从三岁开始就已经学习如何驾驭马匹的匈奴人来说,连续三天在马背上的突袭还不至于让他承受不住。
真正让贤掸为之惊讶的其实是那些看上去明明就是中原人的高大赵人骑兵对于这样的长途奔袭同样是承受力极佳,甚至就连驾驭马匹的技巧都已经和一名真正的匈奴人相差无几了。
他们甚至都还没有一位真正骑士所该有的明显罗圈腿呢。
贤掸还发现自家的大都督在辨认方向的时候并不是依据太阳,而是根据一个小小的、名叫“指南针”的东西。
这个所谓的指南针据说是什么墨家所制作出来的,看上去显然是个宝贝,这从李牧对它的呵护程度就可以看得出来。
贤掸也曾经把玩过这个东西,发现这玩意不管怎么摆动,里面的那个指针都一定会固执的指向南方,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偏差。
“这也太神奇、太方便了。”贤掸忍不住发出了感慨。
要知道太阳这种东西毕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够看见的,而草原上又很难找到诸如树林之类的参照物,一旦到了阴天或者黑夜,那么这个指南针就是神器了。
除此之外,贤掸还发现这支由李牧率领的赵国骑兵可以说将令行禁止这四个字给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有时候让贤掸自己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似乎在和一群十分精密的提线木偶在一起行动。
两天之后,当太阳又一次落山的时候,捧着用水泡发的干粮狂啃的贤掸突然醒悟了过来,对着身边的屠斜说道:“这不是去往焉支山的路,这是……去弱水的方向!”
“没错,这就是去弱水的方向。”一声语气十分平静的话语传了过来,贤掸和屠斜下意识的回头一看,随后慌忙站了起来,向来人行礼:“见过大都督。”
李牧摆了摆手,坐到了贤掸的身边:“说说,汝是如何知道吾要去弱水的?”
贤掸深吸了一口气,整个人还沉浸在自己猜想正确的震惊之中,片刻之后才道:“如此说来,大都督应该是想要去奇袭匈奴人的妇孺和牛羊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匈奴贵族,贤掸非常清楚匈奴人的打仗方式。
匈奴人的妇孺在战争的时候并不像中原国家一样留在自己的家中(事实上草原人就没有“家”这种概念),而是会尾随在匈奴人军队之后出发,并且会携带着大批的牲畜来为军队作为补给。
通常来说,匈奴人的军队和妇孺双方之间会保持着数百里甚至是上千里的距离,这样的话一来可以保证妇孺牛羊的安全,二来也可以让匈奴大军的补给不至于成为问题。
贤掸说到这里,缓缓的抬头看了一眼李牧,然后说道:“通常来说,这些牲畜可是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的,这样大规模的牲畜必须要巨量的饮水,而纵观焉支山千里之内,无疑只有弱水是最佳的选择。”
李牧哈哈大笑,用力的拍了一下贤掸的肩膀:“不错,很不错,汝能够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猜到这些,不愧于大王对汝的欣赏。”
“大王?”贤掸突然有些发愣。
要知道贤掸已经不是第一次从李牧的口中听到这样的一番话了,如果说一次还可能是李牧信口为之的话,那么以现在这样的情况来说,李牧说的似乎并不是客套的话。
贤掸心中暗暗吃惊,作为一个“赵国人”,贤掸当然对于自家的那位赵国大王各种丰功伟绩耳熟能详,甚至贤掸自己刚刚学会奔跑的大儿子头曼都奶声奶气的表示“长大之后要成为像大王一样强壮的男人”。。。
而且贤掸自己曾经也和那位大王有过短暂的接触,知道那位年纪和自己相差不多的大王的确是一位出色已极,让自己远远不能够望其项背的大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位高居九天之上的大人物竟然注意到了自己,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贤掸的心突然有些乱了。
李牧在一旁看着贤掸,突然笑了笑,道:“放心吧,大王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只要汝能够做出合适的功绩,那么大王也会给予汝应得的奖励。”
贤掸苦笑一声,道:“我现在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大王和大都督如此错爱。”
李牧并没有回答,而是拍了拍贤掸的肩膀,然后潇洒的离去了。
足足用了七天的时间,在第八天的下午,一条平静而又壮丽的大河终于出现在了这支精锐骑兵的面前。
贤掸注视着面前的这条河流,脸上不由得有些出神。
曾几何时,贤掸作为白羊部落的大王子,也是多次跟随着匈奴大军前来此地,以此地为补给地南下攻击匈奴人的死敌月氏。
如今月氏已经被匈奴人打得几乎亡族,月氏人残部也是远遁千里之外,而战争的双方则变成了匈奴、乌孙对赵国大军。
“真是死路一条啊……”贤掸喃喃的说道。
在这些天的行军过程之中,贤掸对于自己身边的这支赵国骑兵有了很深的了解。
顽强、坚韧、英勇、纪律、服从……贤掸从未想过,自己竟然真的能够看到这样的一支集合了如此众多优点的军队。
再联想到自己那个曾经也是匈奴前三部族之一的白羊部落骑兵,和这支赵国骑兵比起来简直就是土鸡瓦狗!
贤掸此刻的心中非常的确定,即便是没有那支传说中的具装甲骑兵,这支赵国骑兵同样也能够轻而易举的吊打匈奴人或者乌孙人。
“这绝对是一支……天下第一的骑兵啊。”
有人重重的拍了一下贤掸的肩膀,让贤掸吓了一大跳,转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小伙伴屠斜。
“怎么,触景生情了?”
贤掸嗯了一声,随后有些惊讶的看着屠斜:“你是怎么学会这种文绉绉的词语的?”
屠斜哈哈大笑,一指不远处的李牧:“是大都督说的,大都督让你过去一趟。”
贤掸默默的骑上了马,来到了李牧的面前:“大都督。”
李牧看了贤掸一眼,然后对着面前的两名赵国骑兵将军说道:“汝等立刻安排人去探查吧,如果吾所料不错的话,匈奴人的妇孺一定就在左近,就以上下游两百里作为侦查的范围。”
“大都督,”贤掸突然打断了李牧的话:“大都督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吾知道匈奴人的妇孺究竟在何处。”
“哦?”李牧惊讶的扬了一下眉毛,道:“贤掸,汝可要想清楚了,这是在军中,若是汝虚报军情的话,那吾是会军法处置的。”
贤掸默默的点了点头,道:“大都督,从这里往北五十里有一处平原,那里有一连串的小山丘,如果不趋近仔细观察的话,是很难发现在山丘的背面藏匿着大批牛羊和妇孺的。”
李牧盯着贤掸看了一会,突然道:“为何其他人没有告诉过吾这个消息?”
贤掸正色道:“因为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白羊部落的大王子,而白羊部落曾经是当年休利单于手下最强大的部落之一。”
李牧放声大笑。
片刻之后,李牧收敛了笑声,下达了命令。
“全军立刻集合北上,务必要在日落之前赶到贤掸所说之处,对匈奴的妇孺发动攻击!”
看着一队队瞬间就从一盘散沙变得井然有序的赵国骑兵,贤掸的心中再一次暗自叹了一口气。
草原上的子民从来都是只会服从于强者,既然如此,那么服从于来自中原的强者,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吧?
第八百零一章 突袭(第一更)()
事实证明,贤掸的话一点错都没有。
就在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候,正在不停北上的李牧得到了斥候们的纵马回报。
“大将军,在北方十里外的一大片山丘之后发现了大批的牛羊和帐篷,应该便是匈奴人的妇孺!”
李牧闻言顿时大喜,忙问道:“汝等可被对方所发现?”
“回禀将军,对方并未发现吾等的行踪!”
李牧看了一眼面前这个并没有穿着赵军盔甲,整个人浑身上下完全是一番游牧民打扮的赵国匈奴骑兵斥候,整个人完全放心了。
很显然,匈奴的妇孺们并没有想到会在距离焉支山将近千里之外的地方遭遇袭击,所以对于外围的警戒也是十分的疏松。
如果是匈奴主力部队的话,恐怕李牧在几十里外就早被发现了。
李牧不再犹豫,立刻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下马休息一个时辰,等到天黑之后,吾等便对匈奴人的营地发动攻击!”
五千名士兵们立刻就依照着李牧的命令下了马,带着马匹喝水吃草,然后再吃下一些干粮,接着就静静的找个地方坐着,等待着黑夜的来临。
贤掸找了一块河边的大石头,呆呆的坐在了上面,静静的看着滔滔的河水从自己的面前流过,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远处传来了屠斜的大嗓门:“都好好休息,等会去杀匈奴人的时候,记得匈奴人的脑袋是有军功的,别忘了拿上!还有,虽然这里是匈奴人的妇孺,但是肯定也会有一支不算太弱的匈奴军队在这里保护,所以待会都要紧跟队形,不要到处乱冲乱跑,乱抱匈奴人的娘们,免得中了匈奴人的冷箭,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一名赵国骑兵笑道:“二五百主,这匈奴人的娘们羊膻味那么大,哪里睡得下去哟。”
一阵哄笑声随之响起。
屠斜呸了一声,重重的一脚踹在了某个赵军士兵的屁股上,直接扑通一声给踹下了河。
“奶奶的,去年是哪个混账东西想女人想得发狂,半夜爬起来悄悄的去马厩里找母马的?还羊膻味呢,是个女人就不错了!”
一阵更大的哄笑声随之响起。
贤掸静静的看了这一幕,心中突然有着某种异样的情绪在涌动着。
片刻之后,一阵脚步声在贤掸的身后响起。
屠斜大刺刺的在贤掸的身边坐了下来:“怎么,有心事?”
“是啊。”贤掸轻轻的点了点头。
屠斜看了贤掸一眼,笑道:“什么心事?看你这副忧愁的模样简直像个娘们,一个娘们是不可能管理得住将来的大草原的。”
“你才是个娘们!”贤掸有些恼火的回了一句,显然对于屠斜的看低非常的不满,但是过了一会他还是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我担心的就是这个,虽然我已经下定决心投靠了赵国,但是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能够让赵国大王满意。你也知道像这种差事是不好干的,如果一个不小心的话,很有可能我就会人头落地了。”
屠斜惊讶的看了贤掸一眼,随后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屠斜的笑声十分响亮,不但周围的诸多赵国士兵们纷纷看来,甚至就连远处不知道在和几位赵国将军们说些什么的李牧也看了这边一眼。
这显然让贤掸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他十分恼火的看了屠斜一眼,道:“有什么好笑的!”
屠斜慢慢的收敛了笑声,仔细的看了看贤掸,摇头道:“贤掸啊贤掸,看来你真的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英勇无敌的大王子,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赵国平民了。”
“我可不觉得当一个平民有什么不好,而且你别忘了,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不就已经说好了,要当一个真正的赵国人吗?”贤掸几乎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