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数双眼睛聚集在了赵丹的身上,静静的等待着赵丹的开口。

    赵丹开口了。

    “赵国的儿郎们。

    百年来,天下苦秦久矣。

    自商鞅变法起,秦国便一直致力于东进,谋夺晋国之地!

    安邑、平阳、宜阳、曲沃,此皆晋国之土,皆为秦国所夺!

    赵国继承晋国之正统,历代先王无不殚精竭虑,欲要从秦国手中收复故土,然而秦人狡猾无常,此事一直难成。

    寡人自继承王位以来,日夜操劳,更不敢忘历代先王之教诲,如今,便是从秦国手中收复晋国故土之时,使赵国子民得享荣光之时!

    寡人在此宣布,即日起,发兵十万讨伐河东,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赵丹的这番话一说出来,他面前无数的赵军士兵就开始振臂高呼。

    “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

    这声音汇聚成一股巨大无比的声浪在天地间回荡,让每一个听到的人心中都忍不住感觉到心情激昂,心中战意熊熊!

    过了片刻,赵丹伸出了手,作出了下压的姿势。

    声浪缓缓的平静了下来。

    赵丹继续开口道:“寡人已经作出了决定,此次夺回河东之战,凡在战争中立功者,战后在原本的基础上多升爵一级,土地奴隶等待遇悉数提升!若是愿意在将田地分在河东郡,那么土地还可再加两成!”

    赵丹这番话一说出来,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军立刻就激动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当然就是土地!

    如今赵丹已经亲口承诺,只要打赢了这场仗,那就能够有土地,而且这份土地还是在富饶无比的河东郡平原之中!

    河东郡啊,那可是秦国的粮仓啊。

    如今大王已经答应下来,只要好好为大王打仗,那么自家就能够在河东郡那个富庶的地方分到一块肥沃的、比邯郸这边还要多出两成的土地!

    这简直是太值了!

    这一次,不需要赵丹的任何鼓动,无数的欢呼声就在赵丹的耳边响起。

    “赵国,万胜!赵国,万胜!”

    这声音是如此的高昂,显示出了赵国十万士兵满满的战意。

    这些士兵们的士气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被激发了出来。

    这些好男儿们要用一次胜利,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土地,来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来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更好的延续下去,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可比什么忠君爱国之类的口号是实际太多,也有用太多了。

    在这个谈利而不重礼的时代,还有什么比田地爵位这种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好处更加动人的吗?

    绝对没有!

    作为普通人,这些士兵们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给我百亩田,我这条命就任你驱策!

    然而很可笑的是,战国时代的许多国君和贵族们,就连这么一点田都不肯付出。

    但秦国肯,商鞅肯,法家肯!

    所以秦国笑到了最后,法家笑到了最后,成为了天下最终的统治者。

    赵丹,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看着面前群情激昂的赵国士兵,赵丹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高台之下已经策马等候的廉颇说道:“大将军,寡人在这里祝汝凯旋归来!”

    廉颇在马上朝着赵丹行了一个军礼,随后转过身来,对着面前的十万赵军高声发出了第一个命令:“全军出发!”

    廉颇这一声令下,传令官们立刻飞快的策马跑动了起来。

    片刻之后,赵国的大军开始缓缓开动,朝着西边而去。

    赵丹看着自己面前的这支大军,心中的激动之意,越发的火热。

    如果说长平之战让赵国拥有了和秦国并称霸主的机会,那么这一次的河东之战,赵丹就要将秦国从联席CEO的位置上拉下来,让赵国成为这个年代独一无二的霸主,唯我独尊的最强国!

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刺杀(第三更)() 
?    十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再加上这缓慢的行军速度,整支大军完全离开这个地方没有一个时辰怕是不可能。

    赵丹当然不会有那个闲工夫在这里傻傻目送,所以在发表了这么一番激励人心的演讲之后,赵丹很快就起驾回宫了。

    南大营距离赵丹比起北大营来说要远了不少,路上花费的时间也不少,足足两个多时辰。

    赵丹坐在马车上,身体随着车轮的滚动而上下起伏,很颠簸。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非常的不舒服,让赵丹无比的怀念起自己穿越之前那个世界的汽车。

    就算是来个QQ、F0之类比较便宜的,那也比这马车要强多了啊!

    于是赵丹觉得,自己应该很有必要考虑一下修建驰道的事情了。

    如果赵丹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秦始皇在统一全中国之后,就曾经修建过一个遍及全国的驰道网络。

    据说这个驰道能够让马匹在上面达到日行千里的速度,而且还能够加快军队的调动速度,同时减小补给的消耗。

    听起来似乎还挺给力的样子。

    但是赵丹又想了一会,最后还是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原因也非常简单——没钱。

    别看赵国如今商业发达,但是由于连年用兵的缘故,钱财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在去年的长平之战和齐国“借”粮食的时候,赵国就为了这些粮食付出了大笔的金钱。

    等到长平之战得胜归来之后,赵丹又从赵国国库之中花费了不菲的钱财给将士们作为封赏。

    紧接着赵丹又成立了南北两军,这南北两军待遇也是相当丰厚的,整整十万将士的军饷这又是一笔大开销。

    如果不是前几个月在三晋之盟的时候赵丹因为高基一事而从魏王圉那边敲诈了一笔的话,赵国的国库现在都有些维持不下去了。

    不过现在好了,只要把河东郡打下来,那么以河东郡的富庶,想来河东郡那些城市府库之中的金钱应该又能支撑个两三年。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以战养战。

    当然了,除了开源,节流也是有必要的。

    赵丹已经想好了,等到这一战打赢了,把河东郡拿下来了,原本应该封赏下去的金钱完全可以用田地来冲抵。

    比如说,只要愿意放弃金钱奖励的,直接多分一成、或者两成的田!

    当然了,鉴于如今赵国本土的田地已经被瓜分得基本不剩什么了,所以这些新田只能是在河东郡之中。

    赵丹觉得,这种交换方式应该是很多赵国士兵可以接受的。

    毕竟钱这种东西花了就没了,而土地这种东西却是长久保值的。

    如果要在土地和金钱之中选一个,大部分的赵国将士应该是会选土地的。

    中国人对于土地这种东西可是非常喜欢的,这一点不分什么赵国韩国,也不分什么汉朝明朝,历史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着呢。

    每一次封建王朝的兴替,其背后往往都是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流民四起,最后产生大规模的暴乱起义,然后就是新朝上位旧朝退场。

    如果说在后世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在如今这个古代社会,土地也同样是万恶之源啊!

    赵丹坐在马车之上想得出神,一时间连颠簸的苦楚都有些忘却了。

    不知不觉间,邯郸城已经遥遥在望,马路两旁的行人和马车也开始多了起来。

    这条道路乃是连接着邯郸和大梁这两座中原大都市的主干道,而邯郸和大梁又是此时此刻中原最为繁华并且远离战乱的两座大城市,因此路上的行人车马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当然了,在赵丹的王驾仪仗面前,什么行人车马统统都得靠边站,不然的话两千羽林军会直接用腰间的利剑和手上的劲弩教他做人。

    阻拦、冲撞仪仗这种事情可是死罪。

    许多路人站在路旁,远远的围观着赵丹的王驾仪仗,口中议论纷纷。

    一名齐国士子站在路边望着马车上的赵丹,脸上带着震惊的神情,忍不住嘀咕道:“这便是那位赵王丹吗?没想到这位名震天下的赵国大王竟然如此的年轻。”

    一名正好站在旁边的赵国汉子听了这话就有些不爽了,立刻就开口反驳道:“年轻怎么了?年轻就不能干大事了吗?咱们赵国的大王,就是这么年轻有为!”言语之中颇透露着几分自豪的神色。

    也不仅仅是这名赵国汉子,在一旁的许多赵国民众和商贩在听了这个汉子的话之后,也同样对此纷纷表示了赞同。

    “就是就是,汝也不想想,那秦王稷是如何的一位雄主,险些将汝齐国打得灭国!不也一样在和大王的对阵之中败下阵来。”

    “比起汝齐国的齐王建来说,吾等之大王却不知道要强得几倍去了。”

    这一番抢白下来,将这名齐国士子说的是哑口无言,脸色阵红阵白。

    好在等到赵丹的马车过去之后,马路上也就自然恢复了秩序,大家继续上路,没有人再去管这名愣在一旁的齐国士子了。

    齐国士子心中暗自想道:“看这位赵国大王如此年纪轻轻便得享盛名立此功业,想必是一名难得的雄主,若是能够托庇于这名大王身边谋得一官半职,何愁吾之才能不为发扬光大?”

    士子越想越是激动,当下也顾不得刚才的那一番嘲讽了,继续跟随着赵丹的车驾朝着邯郸而去。

    然而这名士子今天似乎是命里带煞,只是才刚刚走着几步,就被人从后面粗鲁无比的推开了:“闪开闪开,不要在此挡路!”

    这名士子被推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心中不由得勃然大怒,正想要抬头开骂,却见原来推开自己的是一群恶形恶相的大汉,一个个眼神之中凶光毕露一看就不像好人。

    于是士子只好硬生生的把骂人的话咽回喉咙中去。

    接下来,让这名士子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

    这群恶汉还推着几辆独轮车,独轮车上还盖着布幔,看上去似乎是做生意的样子,他们脚下走路的速度奇快无比,直接就朝着赵丹刚刚离去的王驾追了上去。

    当他们追到距离到站大约还有数百步距离,眼看马上就要靠近赵丹仪仗末尾的那些御林军之时,这些恶汉突然将独轮车上的幕布一掀,露出了其中东西的庐山真面目。

    就在这些恶汉背后几丈之外的士子定睛一看,一股寒气就突然从身上冒了起来。

    这些独轮车上的所装的东西可不是什么货物,而是一把把无比精良的撅张弩!

    这名士子呆滞的站在那里,看着这几名恶汉从小车上拿起了这些早已经上弦完毕的劲弩,然后再瞄准了数百步之外仍旧坐在行王驾马车之上,对此事毫不知情的赵丹。

    下一刻,这名士子爆发出了可能是有生以来喊得最大声的一句话。

    “有刺客!!!”

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厘(第一更)() 
?    这名士子突然的一声大喊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尤其就在这名士子面前不远处的几名羽林军骑士更是立刻就转过了头来。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士子面前的这些恶汉们也正好按下了手中劲弩的扳机。

    “嗖嗖嗖!”

    数支弩矢瞬间击发,朝着数百步之外仍旧坐在马车上没有回头的赵丹射了过去。

    由于滚滚的车轮声和无处不在的马蹄声,赵丹并没有听到这一声来自数百步之外的示警。

    所以当这几支箭矢从远处而来的时候,赵丹完全是一点防备都没有。

    但赵丹没有看到,却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没有看到。

    骑着马跟随在赵丹身边的北军副将剧辛,正好凭借着敏锐的听力听到了这一声示警,转过了头来。

    下一刻,剧辛的瞳孔蓦然放大,口中一声怒吼:“大王小心!”

    剧辛在吼声出口的同时,奇快无比的拔出了手中的长剑,狠狠的刺在了正在为赵丹拉车的一匹白色骏马的马股之上。

    这匹骏马被刺的极痛,一声痛嘶直接狂奔而出,将赵丹的马车猛得一拉险些翻倒,坐在马车之上的赵丹身体也是猛的一晃直接失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弩矢终于射到了。

    由于距离的原因,大部分弩矢并没有命中赵丹所在的马车,而是命中了不少赵丹车驾后的羽林军士兵,杀死了好几个人。

    但仍然有一支强劲的弩矢几乎毫无阻碍的穿透了马车的后侧车厢,从赵丹身边不到两尺的地方擦了过去。

    “噗!”一声沉闷的响声过后,赵丹面前的驭手后背被瞬间洞穿,直接栽倒下马。

    拉车的马匹失去了驭手,又有那匹受伤的马痛嘶狂奔,一时间有些混乱,眼看赵丹的马车就要侧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影从天而降跃到了原先驭手的位置,短短几秒之内握住了所有马缰,顺便发出了一声中气十足的怒吼。

    “有刺客,护驾!”

    来人正是剧辛。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的话,赵丹根本不相信这么一位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竟然能够拥有如此惊人的身体爆发力,强行将被鲜血刺激得马上就要发狂的骏马们用蛮力给拉住了!

    这所有的事情都在电光火石间发生,坐在马车上毫无防备的赵丹甚至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一脸懵逼的看着剧辛出现在了自己面前的驭手座位上,将自己的马车给停了下来。

    但马上赵丹就反应了过来,心中充满了震惊。

    地上的鲜血和驭手的尸体足够让赵丹明白一切了。

    寡人竟然在邯郸脚下遭遇了一场刺杀??

    反应过来的不只是赵丹,同时还有赵丹身边的羽林军们。

    就在这一场刺杀发生之后,羽林军们也迅速的行动了起来。

    在赵丹周围的羽林军第一时间朝着赵丹的马车靠拢,用马匹和坐骑瞬间排成一道人墙,阻挡了任何可能继续射来的箭矢。

    除此之外,更有上百名羽林军骑士第一时间拨转马头,朝着这几名刺客冲了过来!

    这几名刺客倒也果断,发射完箭矢之后直接把手中的弩机一扔,跳上了身后早就准备好的马匹,头也不回的朝着南方逃窜而去。

    马路上一时间烟尘滚滚,大批羽林军追着几名刺客而去,让所有目睹了这一切的人统统都目瞪口呆。

    剧辛将赵丹扶下马车,恭声对着赵丹道:“臣护驾不力,险些让贼子伤了大王,请大王治罪!”

    赵丹的脸色看上去并不算太好,看上去多少有几分阴晴不定:“刺客何在?”

    此时此刻,赵丹脑海之中无数想法纷至沓来。

    刺客是谁?到底是谁派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敌人?

    许多许多的疑问,赵丹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

    剧辛狠声道:“大王不必担心,臣已经派人去追击刺客了。”

    要是说此刻最恨这刺客的人,剧辛绝对是其中之一。

    要是赵丹在剧辛的保护下死了,那剧辛简直不敢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赵丹突然一个激灵,用力的抓住了剧辛的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一定要留活口!”

    如果不留活口的话,那么赵丹根本就不知道是谁派来的刺客了。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赵丹心中也有些后怕。

    如果刚刚不是剧辛突然一剑让赵丹的马车偏移了一些,说不定那支穿透了后车厢的劲矢也会顺便穿透赵丹的脑袋了···

    剧辛用力的点了点头,道:“此地不宜久留,先让臣护送大王回宫!”

    半个时辰之后,回到王宫之中的赵丹终于得到了回报。

    几名刺客在逃亡中一路被羽林军追杀,一番厮杀后刺客中的两人昏迷被俘,其他的都被羽林军全数格杀。

    听完这个消息之后,赵丹立刻下达了命令。

    “派医术最好的宮医去照看这两名刺客,一定不能够让这两人死了!”

    赵丹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的。

    开什么玩笑,竟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邯郸城的大马路旁边行刺寡人?

    还有没有王法了?

    还把不把寡人这个战国霸主放在眼里了?

    寡人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吊,都敢把主意打到寡人头上来了!!

    由于是在大马路上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刺杀,因此赵丹遇刺的消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以一种爆炸性的传播方式传遍了整个邯郸城。

    因此赵丹甚至都没有发出命令,赵胜、赵豹、虞信和李伯这四名还在邯郸城之中的赵国重臣们就已经来到了宫中,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在亲眼见到安然无恙的赵丹之后,这四名重臣才都不约而同的大松了一口气。

    眼下的赵国在赵丹的率领下正是蒸蒸日上之际,但凡是心中还为赵国前途着想的人,就不会希望赵丹在这个时候出任何的事情。

    即便如此,对于这件事情,在场的四名大臣也是愤怒不已。

    相邦赵胜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脸色阴沉:“大王,这刺客背后必定有人主使,务必要把这主使者找出来!”

    司寇赵豹立刻表示赞同:“大王,司寇所属愿为王前驱,必要将这主使者抓住,诛其三族!”

    这种事情正是赵豹的分内之事,所以赵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

    赵丹深深的看了赵豹一眼,随后缓缓开口说道:“此事就让监察卫和司寇一起负责吧。”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旁边没有开口说话的虞信终于也开口了:“大王,臣以为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赵丹看了虞信一眼,忍不住问道:“什么机会?”

    虞信微微一笑,道:“对大王和赵国极其有利的机会。”

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祸得福?(第二更)() 
?    虞信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人就不约而同的都楞了一下,用惊讶的目光打量着虞信。

    这是哪门子的机会?

    相邦赵胜更是忍不住直接开口问道:“虞卿何出此言?”

    虞信不急不忙的摸了摸颌下的胡须,笑眯眯的反问了一句:“以平原君来看,若是刺客得手,则何人最为受益?”

    这个问题先是让众人的脸色为之一变,暗骂虞信可真敢说,但是马上众人就又都开始思考起虞信的这个问题来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胜才用带着几分不确定的语气说道:“虞卿所言,莫非指的是秦王稷?”

    如今的赵国之中,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想要让赵丹立刻倒台的势力,赵丹的孩子们都还没有成年,不存在什么二十年四十年的太子,因此也远远没有要到用这种方式赶赵丹下台的渴望和能力。

    所以想来想去,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只能够是赵国的敌人了。

    眼下赵国最大的敌人是谁?那当然就是秦王稷!

    “不错!”虞信对于赵胜的回答立刻就表示了肯定:“正是秦王稷!”

    赵胜惊讶无比的看着虞信,问道:“莫非虞卿认为,这刺客是那‘候’派来的?”

    ‘候’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指统领秦国间谍机构的一个官职,可以理解成情报部部长。

    间谍,听起来似乎就和卑鄙、无耻、奸诈、欺骗这样的词语离不开关系。

    但是必须要说的是,间谍在这种争霸的时代,那是能够起到非常大作用的。

    《孙子兵法·用间篇》里就指出:“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具体来说,在这个时代,最为出名而且出色的,无疑就是秦国的间谍。

    不管是什么反间、死间、离间,总而言之秦国间谍在各方面的名声和能力,可以说是远远的超过了东方六国。

    从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廉颇出走,李牧被杀,齐国君臣被迷惑等等事件之中,都有着秦国间谍和细作们出没的身影。

    又比如说前不久刚刚被诛了满门,牵连整个家族的前赵国御史上大夫楼昌,监察卫在对于楼氏其他人的审讯之中也发现了好几个已经成为秦国间谍细作的人。

    而统领这个秦国间谍机构的“候”,其人的真实身份从来就没有被除了秦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知晓过。

    即便是以赵丹身为穿越者的知识,也同样在史书中找不到关于“候”的任何事情。

    这个“候”就好像是一个潜藏在暗中的阴影,让每一个知晓它存在的人都心生不安,但却又不知它身在何处。

    所以在赵胜说出这个名字之后,在场的人脸色不免就有些难看。

    虞信听到赵胜的话之后脸色也发生了变化,但随后又笑了起来。

    “平原君之言,恕信不能认同也。那‘候’素来行事卑鄙,怎么会用如此光明正大的手法行刺于大王?以信之见,这行刺之主使者必定是另有其人。”

    顿了一顿之后,虞信继续说道:“但无论这行刺的主使者是否秦王稷或者是候,大王都可以将此事说成是秦国所为,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赵丹听了这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