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布-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听“噗——!”那个倒霉的兵卒不仅脑袋被破开,头盔也被刺破,锋利的箭头直接从兵卒的脑袋中钻出,毒信直逼杨丑。

    “啊!”电火石光的刹那,杨丑发现了破脑袋而出的利箭,吓得大小便失禁。

    死神没有给他考虑的时间,长满毒牙的利箭毫不留情的刺入了杨丑的头颅,脑浆从破洞的边沿激射而出。

    一支利箭将兵卒和杨丑的脑袋连在了一起,黄泉路,想必也不会孤单。

    周围的人群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大惊失色,这利箭从何而来?

    “好!”狼骑见吕布一箭双雕,喝彩声惊天动地,他们对吕布的敬佩之情,就如同蒲关城北面的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是吕布射的箭!”有人惊恐的发现并尖叫了起来。未完待续。。

    《吕布》来源:

第一百四十八章驱虎吞狼() 
蒲关主楼,一片混乱,几位主帅接连被杀,将士们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不知该如何是好,一些实力弱小的将领蠢蠢欲动,想要借机接管蒲关,掌握三军大权。

    可仔细想想,现在的蒲关和兵权,就是快烫手的山芋,谁接谁倒霉!

    杨丑不自量力,杀掉了杨奉,妄想成为大帅,结果被一箭送去了西天,这就是下场!

    吕布骑着赤兔,奔回原地,其飞将的潇洒之姿,射箭的洒脱,飘逸灵动,引得狼骑狂呼尖叫,喝彩声如同响雷,震天动地,心里面对吕布的崇拜到了极点。

    张绣、胡车儿大吼着要为张济报仇,还未冲到主楼,杨奉被杨丑杀了,杨丑又被一箭灭了,不禁有些傻眼。

    “吕布真是神人也,竟然一箭将杨将军射死!”

    “你他妈的竟然还在这里废话,唯一能为我们做主的人都死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投降吧!兴许还有条活路。”

    胡车儿眼中精光一闪,低声道:“少将军,这可是大好时机啊!你可以趁机接管老将军的部众,那些联军也势必会以你为首的,到时你就是蒲关之主,三军大帅!”

    “对啊!如今三军无主,论资格,只有少将军你才能坐上主帅的位置。”另一个心腹将尉谏言道。

    张绣双眼含泪,看向被杨奉抛下城楼的张济,张济从城楼落下,已经被摔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一地模糊的血肉。

    “我叔父死了!你们竟然还在这里叫我夺权争利!”张绣对几个心腹大骂道。

    张绣父母早亡。是张济一手拉扯他长大,年少时,又将其送到大贤处,学习枪术,练习武艺,对他来说,张济就是他的亲生父母,如今惨死。他哪还有心思当什么三军主帅。

    “投降免死!不降者,杀!杀!杀!”

    狼骑在吕布的示意下,疯狂的大叫道,正在和张辽、徐晃等攻城部队血战的守军纷纷大惊。

    “张扬已死,张济已灭,杨奉被杀,你们还在苦苦坚守什么!”

    吕布又命狼骑齐声喊道,那些还不知情的守兵顿时军心大乱,主楼的守兵还在思考利弊得失。

    “降者免死!”张辽、徐晃、侯成等人奋力搏杀,鲜血飞溅。尸体遍地,鬼哭狼嚎。正面城墙上,全被鲜血染红,地面堆满了尸体。

    那些敬服徐晃的将士,大多都是杨奉的将士,如今杨奉已死,他们自然以徐晃为首,听到徐晃招降的命令后,全部反戈。

    更多的将士见到此情此景,哪还有战斗的心思,再说,主帅都没了,他们除了跟着吕布混比较好,还能怎么办。

    一时间,除了主楼还没有什么动静外,其余的地方都是声到人降,数不清的人影“刷刷”的跪伏在地。

    “少将军!错过良机了!”胡车儿惋惜的大叹道。

    张绣将虎头金枪靠在城墙上,朝下面的吕布大喊:“温候,我别无所求,只求你能让我厚葬叔父,我自当率军投降!”

    “想不到这个张绣对张济这么孝顺,难道张绣在宛城,伏杀曹操,真的只是因为曹操玷污了张济的遗孀邹氏?”

    吕布狐疑的摸了摸下巴,但张绣投降,总归是件好事,总不能他投降了,还要对他下手吧,传出去,他吕布日后攻城夺地,休想有人开城投降。

    “张济兄,与我同朝为官多年,也算是我的老友,我定当厚葬!”吕布回话道。

    其实,张绣不降,也没有办法,四周的敢战士大多投降,主楼处的将士对比他们,人数上不占优势,再说张绣遇到了张辽和徐晃,也不可能战胜。

    “投降!”张绣得到吕布的答复,对左右命令道,胡车儿等人叹了口气,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器,还在观望的将士赶紧搭上这班末班车,全都投降。

    蒲关之战,吕布在付出相对较少的代价后,夺得了蒲关,最重要的是,关内的近五万大军投降,少数仍不肯投降的,则被屠杀。

    河内、上党等地守军颇少,只有两三千,根本不足以抵抗吕布大军的锋芒,再加上他们的主帅都被灭了,他们哪还有心思和吕布作战。

    至此,关中落入吕布之手,并州在黄河以南的地方也被吕布得到了,河内、上党等地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这将是日后吕布和袁绍发生冲突,对付袁绍的一大跳板。

    城门再次缓缓的打开,这一次,伏兵尽除,吕布可以放心大胆的进入了。

    太守府内,吕布当仁不让的坐上了主位,张辽、侯成连同降将徐晃、张绣等人分次坐下。

    战斗以全胜告终,接下来就是封赏,徐晃因为新立战功,不可能封赏的太重,吕布决定还是将他留在身边,继续磨砺。

    张绣要求厚葬张济,吕布也答应了,命人厚葬,对于张绣,同样留在身边,便于看管,也好看看,他是不是有大将的潜质,毕竟他在历史上,可是割据一方的诸侯。

    这等人物,野心和才能,必须摸清楚。

    蒲关、河内等地的防务,吕布交给了办事牢靠,已经初具大将才能的张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辽对他忠心耿耿。

    再者这里是对付袁绍的前沿阵地,只有交给张辽。

    吕布一边和众人痛饮,一边翻阅着以前张扬等人和外地的来往书信,当他看到和张郃的来信时,眼皮一跳,抽了出来,仔细的看了一遍。

    “原来如此,是袁绍老儿,想要阴我!他自己被张燕和公孙瓒搞得焦头烂额,竟然还想和我做对。”吕布愤怒的将书信拍在案上。

    “看来有必要给袁绍一点颜色看看了,张郃在上郡,要不要偷袭呢?算了,现在和袁绍开战,虽然有可能重创他,但对我也不利。”

    吕布喃喃自语,毕竟自己现在立足未稳,不适合对外作战。

    “不如派人去和公孙瓒、张燕结盟,用天子的名义对他们加以封赏,张燕,嗯,封他冀州牧,汉亭候,公孙瓒,嗯,封他青州牧,加大将军,哈哈哈!我太毒了!”

    吕布突然发笑,引得众将目瞪口呆,不明所以。

    众所周知,冀州是袁绍的大本营,吕布若以天子的名义封张燕为冀州牧,是何用意?青州也有部分地盘在袁绍的手中,公孙瓒又会怎么做?

    还有,我要重赏袁绍,让他位列三公,当御史大夫!召他进京,限期吗,暂时先定三个月。

    吕布露出一丝贼笑,当即命人去长安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贾诩,征求他的意见后,再实施。

    这一招,绝对气坏袁绍,驱虎吞狼!妙也!

    吕布高兴的又多喝几杯,和众人尽欢后,才散席退下。

    整编军队和接管其余等地的任务,就交付给了张辽,张辽得到吕布如此重用,自然全心全力办好这些事情。

    随后,吕布又巡视了河内、上党、壶关等地,以此来加深对这些地方的影响力,并且让张辽严防对岸。

    前往和贾诩商议的人很快便回来了,贾诩对吕布的毒计赞不绝口,大力支持,连忙命人以天子的名义写了三封诏书,让人敲锣打鼓送往三地。

    计划得到贾诩的支持,吕布的底气也变的十足,还假惺惺的让人给袁绍捎去了一点厚礼,还以自己的名义写了封信,尽书自己对袁绍的爱慕之意,在长安盼他前来共商复兴汉室大计,可谓是望眼欲穿。

    当这封诏书送到袁绍面前,可以想象,袁绍一定高兴的眉飞色舞,然后召集群臣,骄傲的宣称,从此以后我们袁家再也不是四世三公,而是五世三公了!

    再然后,袁绍得知吕布以天子的名义,将他的地盘分给了他的两个死对头,气得当场吐血而亡(这是吕布想象的结果)

    不管如何,袁绍是肯定会被气疯的,这正是吕布愿意看到的结果,谁叫你没事找我麻烦。

    吕布来到蒲关的最高处,眺望黄河对面,隐约可以看得到营寨和城池的影子。

    明天便要回长安了!方才从长安来的斥候,带来了贾诩的密信,信中说明了西凉混乱的局势,眼下是他们出手的大好机会。

    还有就是吕布病急乱投医,一口气写下数十封信件,投给那些在历史上有名的谋士,居然有回音了,本来已经不抱有希望的吕布,重新燃起一线希望。

    两方面的因素,迫使吕布尽快启程回长安,关北等地则全部交付张辽。

    当夜,吕布和张辽说了不少交心的话,并喝了不少烈酒,结果两人醉在了一起,次日,吕布便率着徐晃、张绣和狼骑、陷阵营返回长安。

    给袁绍下诏书的仪队,一过黄河,便派人通知了张郃,张郃一听,是要给他的主子封赏的,顿时懵了,连忙派人好生护送,送往邺城。

    袁绍待在邺城,正和谋士武将们筹备军需物资,操练将士,准备和公孙瓒再度开战,争取一举击溃这个死对头。

    当他听到长安来人,要给他封赏,据说是个很大的官,高兴的穿上官府,带着一众大臣亲自出城相迎。

    难道是要给我封王?袁绍暗自窃喜。

    拍须溜马之辈如郭图、许攸对袁绍那是极力吹捧,好似这次不是封赏,是刘协看破红尘,要禅让帝位与袁绍。

    沮授、田丰等人则是默默不语,心想,吕布和那个腹黑贾诩又在打什么歪主意?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谋主() 
邺城。

    袁绍带着一众大臣来到城外,迎接朝廷的使者,虽然他不认同现在的天子,但不代表别人不承认,样子还是需要做做的,当然,他一听说有大封赏,还是满心欢喜的。

    当使者宣读诏书后,袁绍高兴坏了,虽然不像郭图、许攸说的那样,封王拜相,但是从此他袁家四世三公,就可以改成五世三公了,这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至于诏书中所说的征召袁绍进京履职,袁绍才不管呢,就用这点小伎俩也想把我骗去长安,你当我袁绍是傻子吗?我要是去了,还不被你吕布宰了。

    袁绍命人好生招待使者,推说冀州等地的百姓离不开他,他不能弃百姓于不顾,所以暂时不能够去,等到北方稳定,他一定会去长安履职的。

    使者饱餐一顿,收了袁绍的一点赏赐,便乐呵呵的回长安了。

    袁绍则高兴的待在自己的府衙中,寻思着吕布的意图,想要巴结他?还是怕他?

    同一时间,一路使者赶到了黑山。

    黑山贼张燕,原先是独立统领一支黄巾军,势力不是很大,后来和另一股黄巾军张牛角合军,并以张牛角为首,在一次战斗中,张牛角负伤不治死了,于是,张燕统率其部,势力越来越大,号称百万之众,其实只有十万军。

    冀州、并州等地多受其害,灵帝的时候,几次征讨,只因张燕所率的黄巾军躲在山中。故不能将之消灭。后来张燕主动请降。灵帝便封他为平难中郎将,至此,张燕摇身一变,从造反的黄巾军头子成了朝廷大员。

    虽然张燕被招降了,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十万大军,要吃要喝,还要发响。他张燕有没有经济来源,靠什么补充生计,朝廷虽然封他一个官,但这只是逼于无奈的做法,又怎么会给他粮食、钱财,这不是同于养虎为患吗!再说,汉室的国库空虚,他也拿不出钱财。

    再者,张燕没有城池作为根据地,时至今日。仍然只是躲在山中,苦哈哈的过日子。

    只要粮食没了。张燕便带着十万大军,像是土匪一般,四处抢掠,所过之境,寸草不生,因此,百姓们称他为“黑山贼”

    冀州是袁绍的老巢,人口充足,百姓富裕,自然成了张燕的首选目标,两人多次交锋,可以说是生死大敌。

    待在破旧的营帐内,张燕和几个部将,喝着浊酒,吃着发硬的面饼,说着一些黄段子,穷苦之极。

    外面的士兵就更伤心了,只能喝河水,吃发霉的面饼,或者树根,面黄肌瘦,不过,瘦弱的他们却散发着一股彪悍劲,令人生惧。

    当使者带着诏书到了之后,错以为自己到了难民营。

    “朝廷的使者?他们想干什么?当年封了老子一个破官后,便不管不问,现在又来作甚?”张燕一听,火冒三丈。

    杜长眨了眨他的三角眼,劝道:“大帅,还是见见吧,吕布这小子挟持了天子,称霸关中,最近声势很强劲。”

    张燕冷哼一声,让人将使者带了进来。

    使者走来之后,见张燕和几个部将正在饮酒,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山珍海味,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很是诧异。

    他很快回过神,宣读了诏书,张燕和几个部将自始至终都没有站起来,一点接旨的样子都没有,使者没有计较这些,他知道这些人其实就是土匪,和他们计较多了,就是找死。

    “让我当冀州牧,还封我当候了!”张燕起先并没有在意,听完之后,变的目瞪口呆。

    “恭喜大帅,升官进爵!”

    杜长、杨凤等人连忙称喜。

    “哈哈!哈哈!没想到我张燕也有今天啊!哈哈!”张燕放声大笑,好不得意,自幼贫寒的他,做梦都想封侯拜相,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太突然了。

    “侯爷,温候还让我带来一些贺礼,恭贺侯爷升官进爵。”使者淡淡一笑。

    “贺礼?”张燕狐疑的问道。

    使者道:“十坛皇宫的美酒,还有十头肥羊。”

    “有酒有羊,哈哈,太好了,今天又可以饱餐一顿了。”张燕拍手笑道。

    当天,张燕用这些贺礼好生款待了使者,并和一些心腹部下大吃一顿,张燕借着酒意询问使者。

    “大人,不知天子封我当冀州牧,那袁绍怎么办?”张燕问道。

    使者淡然一笑,“冀州由您掌管,袁绍自然离开了,天子以下令封他做御史大夫,招他回京了!”

    张燕一听,喜上眉梢,次日送使者离开后,便召集部将,商议冀州之事。

    如今他有了天子诏书,就是名义上的冀州牧,有了这么好的借口,他怎么能不好好利用一下,再加上次抢掠来的粮食也快吃完了,正好动手。

    北边的公孙瓒自然也接到了类似的诏书,他最近得到冀州的情报,袁绍暗中调集兵力,准备进攻他,他岂能坐以待毙!

    青州牧!呵呵,袁绍,我看你这次怎么死!

    于是,公孙瓒抢先派兵赶往青州地界,以天子的名义接管袁绍在青州的地盘。

    张燕也打着冀州牧的名号,带着十万大军如蝗虫过境般,杀向邺城。

    袁绍正悠闲的品茶,一手捧着兵书,装模作样看的“津津有味”

    当数名亲军慌忙走进,争先恐后的说出张燕和公孙瓒来袭时,袁绍一口茶水喷出,气得将兵书撕毁。

    问清楚情况后,袁绍才知道自己被吕布耍了,什么位列三公,根本不是在给他镀金,而是给他下毒药。

    总之,北方热闹了,袁绍有的忙了。

    却说吕布带着徐晃、张绣、侯成返回长安,这次不仅夺得了大块地盘,还收获了一员大将,吕布的心情可想而知,自然高兴。

    长安城内,有人高兴有人愁,吕布的势力越变越大,对某些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穷苦百姓支持吕布。

    之前关于吕布的种种恶言,也烟消云散,吕布的形象也开始转正。

    吕布大胜而归,贾诩率满朝文武出城三十里相迎,为吕布壮足了声势,长安城的百姓也纷纷出城相迎。

    “军师,你在信中提及有大贤来投,不知在哪?是何人?”

    吕布同贾诩一番絮叨过后,便匆忙问及此事。

    “主公心急的老毛病还是改不了啊!”贾诩哈哈一笑,伸手从后来拽过一个文士。

    文士一身粗衣,皮肤黝黑,透露一股清秀之气,吕布隐隐之间还有些似曾相识。

    “公达兄!”吕布惊讶道。

    “呃,不想温候还记得在下,真是让在下好生惭愧!”文士深深的鞠了一躬,恭敬的回答道。

    对于数十封求贤信,吕布最抱有希望的便是陈宫,只因两人在历史上本就是合作搭档,再有就是此人,荀攸,字公达,人称谋主!

    荀攸早先在董卓手下当官,和吕布有数面之缘,荀攸曾想谋刺董卓,不幸失败,离开洛阳后,便隐居荆襄,一直等待复出的机会。

    这段时间,他默默的观察天下大势的走向,寻找适合他的明主,其中,他最希望的便是投奔曹操,曹操重用贤士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曹操胸怀天下,有枭雄之姿。

    可惜,他和曹操一直没有搭线的桥梁,冒冒然投奔过去,又显得自己倒贴。

    历史上,是他的叔叔荀彧举荐荀攸,曹操才给荀攸写信征召,可现在荀彧还在袁绍处当一个小官。

    正在荀攸感叹明珠蒙尘的时候,吕布用天子的名义发布的求贤檄书,到了天下各处,荀攸一直便对董卓一系势力怀恨在心,怎么可能投靠吕布。

    偏偏这时,吕布的求贤信送到了他手上,这让荀攸的心情很复杂,纵观吕布独掌大权以来,所做的事情,每一条都很对他的胃口,荀攸便萌生了投奔吕布的想法。

    再者董卓也被吕布干掉了,现在的吕布和董卓可以算是毫无瓜葛,这么一想,荀攸觉得轻松了许多,便让书童收拾包袱,赶赴关中。

    “我得先生,如高祖得子房啊!”吕布开怀大笑,亲昵的拍了拍荀攸的肩膀。

    荀攸连称不敢当,吕布瞥了眼贾诩,见贾诩的表情有些僵硬,连忙说道:“高祖有三杰,萧何、张良、韩信,文和便是我的萧何,公达是我的子房,不知韩信何在啊?”

    此言一出,贾诩的表情好多了。

    “韩信?我听说主公麾下,张辽和高顺武艺非凡,谋略过人,足以比拟韩信!”荀攸轻轻一笑。

    “这话要是让他二人知道了,还不乐坏了他俩。”吕布道。

    “此次之行,我得到了公明,回来之后又见到了公达先生,真是喜事多多,今夜我们不醉不归!”

    吕布暗笑,曹操的五大谋士和五子良将,已有四个在我手上,看他以后还怎么跟我斗!

    尤其是我把典韦给拐过来了,让曹操没了保镖,可惜,张绣现在跟了我,张济也战死在了蒲关,他们没能去南阳等地,否则曹操跑去偷张绣的婶婶,还不被张绣玩死!

    有得有失啊!

    吕布在心底叹息一声,带着众文武进入长安。未完待续。。

    明日边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章谈心() 
“先生能来助我,布真是喜不自禁,明日早朝,我便上书陛下,为先生举荐!”

    吕布同荀攸说道。

    荀攸摆摆手,笑道:“能得温候赏识,在下已经很满足了,只求能在温候身边处理一些琐事即可,朝堂上的那些事,我还是不管为好。”

    “这?”吕布一愣,他知道历史上荀攸跟了曹操之后,为人就低调起来,不掺和朝廷中事,只待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

    荀攸抱拳道:“这些日子,我待在荆州,散漫惯了,要是再让我整天处理那些烦人的恼事,会把我憋坏的,还请温候成全。”

    吕布一笑,“既然公达不愿意,那就算了,但我还是要想朝廷上书,为先生封赏。”

    “多谢温候!”荀攸不再推辞。

    吕布仰头喝了一口酒,扭头看向贾诩,“军师,不知西凉局势怎么样了?”

    对于吕布来说,关中已定,下一步便是西凉了,西凉地处西域东部,民风彪悍,人口众多,战略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是,可以为吕布军补充足够的兵源。

    就以现在的关中来说,凋零破败,人口稀少,根本无法招募兵源,为了经济发展,就必须鼓励百姓多加生产,就更不可能招兵了。

    虽然此番平定了河内等地,收编了张扬等人的五万大军,但这些人大多都是不经战斗的弱兵,想要成为精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再者,他们还要防守对岸的袁绍。匈奴人也时常犯境。这也需要张辽在北线安排士兵防守。因此,北线的兵,动不了,而且还需要吕布供应。

    武关、函谷关等东线,由高顺把守,兵力两万,本身就少。

    陇西的庞德,也只有两万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