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第三帝国-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那一年,曹操没断奶,孙坚刚学爬,刘备未出生,而被他魂穿的刘表已满十六岁!随后,他蛰伏五年,布局十年,携天下万民之望,历时四年“奉天靖难”,登上帝位!“曹操,你的志向是什么?”“大宛产汗血马,臣愿为陛下取之!”“孙坚,你的志向呢?”“倭岛多银山,臣愿为陛下取之!”“刘备?”“北海出犬鱼,臣愿为陛下取之!”让我们跟随本书主角,穿越到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改写华夏,再建帝国!PS:新书《汉兴八百年》已肥,可宰!
://119686
第1章 一言堂()
刘曜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毕业后自然免不了要在父母的唠叨下参加公务员考试。
在连续三次落榜之后,他觉得人生不该如此,于是深思熟虑之下,无视父母与同学的不支持意见,回老家县城某小吃街卖起了卷饼。
以电子通信工程专业优异成绩毕业的他,本可以凭借专业优势找个相对体面的工作,但他毅然决定从商。
起初父母也没有过度打击他的信心,认为他吃不了苦自然就会放弃,没想到无论刮风下雨刘曜都准时出摊。
他打小就体弱多病,一直到上了初一跟他的体育老师学会了太极拳和站桩,养成了每日早起锻炼的习惯之后,身体素质才慢慢有所改善。
这个早起锻炼的习惯他一直在坚持,除了生病或遇到特殊紧急的事情,从未间断过。
对此,他父母心里甚至有点为能有一个毅力坚定的儿子感到自豪。
当他们得知刘曜辛辛苦苦做了半年卷饼,结果是不赔也不赚的时候,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买卷饼能有什么未来?怕是以后媳妇都找不到!”
刘曜父亲极为不满,甚至以断绝父子关系来要挟他,让他去某机关单位给领导当司机,可他就是不听。
他父亲又去找他的儿时玩伴以及关系好的同学劝他,他仍然不为所动,继续坚持卖卷饼。
有朋友问他明明不挣钱,为什么还要坚持,他却说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刘曜坚持到第十个月的时候,卷饼调味配料的最佳配方终于被他研制成功!
卷饼独一无二的味道,加上他一丝不苟的做饼态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食客认可。
此后,经过大半个月的口口相传,刘记卷饼风靡了整个县城。
刘曜也借此机会,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身为一个有思想、有志向、有能力、有毅力的“四有青年”,他不可能止步于这点成绩。
卷饼的成功,让他得到了父母与同学、朋友们的认可,并在众人心中树立起了有商业头脑的形象。
于是,刘曜大胆的在县城开了一家卷饼店。
整个县城之前并没有只卖卷饼的店铺,所以开张之初他仍旧遭到了身边人的反对。
对刘曜而言,凡是他认定的事,无人可以动摇他的决心。
刘记卷饼的口碑极佳,市面上还没有出现跟风者,以至于在每天客流高峰期的时候,店铺门口都会出现超过五十人以上的排队长龙。
一家门店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食客,刘曜便通过亲朋好友来融资,开了第二家店。
有了第二家,跟着就开了第三家。
就这样,两年之后,刘记卷饼店的数量超过了十家,刘记卷饼也成了全县最有名的小吃之一,甚至常有临县的食客大老远跑来这里,只为尝一尝刘记卷饼。
“刘记卷饼发展遇到了瓶颈期,这正说明我们的企业是一家有未来的企业!因为,任何企业在从小做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此类事情,这是一种规律!”
刘记卷饼餐饮有限公司总部会议室内,刘曜坐在首位,双目赤红,雄鹰一样的目光环视会议桌两边的公司高层,铿锵有力的讲述着他的理念。
连续三天不眠不休的工作,已经让他的耐心消耗殆尽,也让他的体力负荷过量。
他真怕自己会猝死在办公室里,所以才迫切希望可以尽快制定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战略!
“只要翻过这道坎,我们便可迎来第二次的高速发展!我再强调一遍,市场上的跟风者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知道我们的调味配方,因为我是配方的发明者,所以这世上只有我一人知道配方内容!”
刘彪重重地吸了一口气,对于公司目前遇到的发展问题,身为公司的后勤部主任,又是刘曜的堂弟,他认为自己最有发言权。
可没等他开口,刘曜就朝他看了过来说道:“二弟,我明白你想说什么。因为我们坚持用最好的盐、油、料、面粉等,别人却用劣质原料,于是价格上比我们便宜很多,让我们流失了很多低端客户,销售额逐日下滑,利润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不仅如此,还有——”
刘彪想要抢白,却被刘曜毫不客气的打断。
“原则!这是原则性问题,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妥协!今天我们松了一条缝,明天就能松开一个口子,到了最后我们甚至可以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请问,如果我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你们还会跟着我吗?”
刘曜狠狠一拍桌子,目光从刘彪脸上以及他身边的美妇人脸上扫过,怒火中烧咆哮道:“我刘曜就是一言堂,就是个独裁者,你们又能奈我何?某些人想让我把公司卖掉那是不可能的!”
“你们虽然都是股东,也别看我才二十八岁,但我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有一票否决权,没有我的签字,休想!”
“井生,你的意思是已经想好了公司接下来的规划和目标?”坐在刘曜右边的中年人温和的问道,他是刘曜的亲叔叔,刘彪的父亲。
刘曜是他母亲在老家乡下的一口古井旁边生出来的,所以小名叫“井生”。
刘曜看了一眼中年人,然后再次环视众人,接着大声说道:“我认为,现阶段公司最要紧的是裁员,若有必要可以把某些门店暂时关掉!同时,加大对面皮、面条、粥品等新产品的研发!”
刘记卷饼店能快速发展成县城内数一数二的餐饮公司,少不了在场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
比如刘曜的堂弟刘彪及其老婆、父亲,还有刘曜的小学、中学和高中同学等好朋友。
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股东多在创业之初好处也多,可当事业有成之后,各人的私心也就露了出来。
关店或裁员一定会损害在场某个或某几个股东的利益,毕竟这些股东每个人都控了一家店的四成股份,他们有的亲戚就在门店上班。
见现场无人吱声,刘曜冷冷的问道:“我的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我,我……”
刘彪身边的美妇人哼唧半天,却终究没有勇气说出反对的话,因为刘曜知道她在外面养小白脸的事情。
刘彪心里很是不爽,脸色铁青,他虽然是刘曜的堂弟,可他也是公司的后勤部主任,职级上归上级领导刘曜管理,所以数年来他几乎已经习惯了刘曜的强势和独裁。
“我赞成!”
沉默片刻,刘彪举起了颤抖的右手。
他始终认为刘曜虽然独裁强势,但并非愚蠢之辈,甚至可以说很有经商的天赋,所做的决定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有了刘彪的支持,其他股东见大势已定,即便反对肯定也和过去一样,根本无法撼动刘曜的话语权,于是也一个个举起了右手。
刘曜满意的站了起来,看着大家,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忽然,他感到胸口一阵巨痛,脑中响起了莫名其妙的轰鸣声,接着两眼一黑,就要向旁边晕倒。
“哥!”
刘彪反应极快,推开椅子就冲到了刘曜身边,将他扶住。
“哥你怎么了!?”
刘彪见刘曜脸色白的吓人,侧头朝会议室的人群大喊道:“快叫救护车!”
刘曜艰难的张开嘴想要说话,却发觉连睁眼的力气都没了,紧接着彻底失去了意识。
第2章 魂穿东汉()
东汉。
永寿三年,丁未月癸丑日(闰六月初三日)。
这一年的盛夏出奇的酷热,益州郡治所滇池县城中的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是和往日相比,来往的客商少了三成还多。
东北街角有家普通的客栈,所幸靠近一片树林,得了一丝清凉。
客栈二楼,紧靠树林的客房中,一个身穿锦衣,高一米七五的壮实青年,守着榻上昏睡的另一青年,满脸的懊悔之色。
“都怪我!大兄你可千万不能有事,你若出了事,嫂嫂定会扒了小子的皮!大兄啊,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再晚就赶不上拜见老先生了!”
他一边自责,一边捏着湿布,小心仔细地给榻上青年擦去脸庞的冷汗。
刘曜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中他由一个婴儿逐渐成长为一个十六岁的青年,依次经历了各种事情,如幼儿时的学走路、学说话,如童年时的学写字、学骑射等等。
最奇怪的是,他发现梦中自己还有父亲和母亲,不过他梦里的母亲在他幼时就已过世,没什么印象。
而他梦里的这个父亲,却在他十二岁时过世,他还为此守了三年孝!
梦境是那么的真实,就好像他早已死亡,却带着记忆转世投胎,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
只不过这个新人生只有十六年的经历,否则刘曜的潜意识也不会认为他自己是在做梦。
听着耳边越来越大的抽泣声,刘曜慢慢睁开双眼,印入眼帘的是个与他堂弟刘彪有七八分相似的青年。
“我没死?呃,我的额头!”
刘曜感受着额头火辣辣的痛处,双手下意识向额头伤口处摸去,却发现头上裹了好几层布条。
他见四周环境非常真实,眼前青年的眼泪也不是虚幻,可以肯定不是在梦里,说明他还活着。
“大兄你终于醒了!”
微胖青年憨笑一声,两手一伸,就抓住刘曜双臂,用力将其扶起。
刘曜死死盯着青年的那张脸,疑惑道:“你为什么穿成这个样子,我难道睡了很久?这什么地方?”
他一张嘴就发现自己说的不是普通话,竟然与对方说话的音节一样,觉得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究竟哪里奇怪。
听起来像粤语,可又明显不是,但肯定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普通话,古怪的是他竟然可以听懂,甚至可以自然而然的说出来。
刘曜摇了摇头,把这个奇怪的想法抛到了一边,开始打量四周的环境,却越看越是惊讶。
门是木板钉成的,地板也是如此,靠墙的木头架子上摆着灰红色的陶罐,还有黑灰色的竹简,窗户是用白色纸浆糊的,窗边案几很矮,上面放着一个青绿色的铜灯盏,似乎是油灯。
整个房间之中,不存在电灯及开关,墙上与床头两边也没有插座。
总之,这个房间里的布局和家具,非常像历史剧里的客栈。
“怎的,大兄?”青年十分意外,急忙停下动作,问道:“你不会因为头伤,忘了小弟吧?!”
刘曜略带疑惑的问道:“你是不是叫刘彪,乳名二胖?”
青年点点头,却又摇摇头,同时眼神中充满了惊讶。
刘曜想搞清楚自己是否在做梦,于是又问道:“我是不是叫刘曜,乳名井生?”
“大兄,你不过是今早起床时不小心磕破了头皮而已,修养些时日,定会好的。”青年挺着胸,满脸认真的道。
“我究竟是谁?你又是谁?这里是什么地方?快告诉我!”刘曜叫道。
青年吓了一跳,连忙答道:“大兄你别急,我说!你叫刘表,去年三月初行冠礼,字景升,四月成婚。我叫刘彪,乳名彪子,字景玉。”
“至于这里,乃是益州郡治所滇池县城之中,同福客栈二楼的一间包房。”
虽然《礼记·曲礼》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可是东汉立国以来,常年对外征战,广缺兵源,且疆域广阔,各地习俗不同,因此个别地方的男子十五六七便提前行冠礼,女子则十三四五。
行冠礼后可戴冠,即为成年人,方可行成人之事,如娶正妻、入伍当兵、入仕做官等等。
尤其那些士族与大户,往往在孩子未出生之前,就为其想好了名与字。
刘表与刘彪乃是真正的汉室宗亲,按辈分认真算起来,他俩与未来的汉灵帝刘宏是平辈!
刘彪说完后,见刘曜傻坐着怔怔出神,以为对方还没有记起来,便又说了一些细节。
“大兄,这些过去的事,以后你会慢慢记起来,眼下当务之急,是去拜谒于老先生求药啊!若是去迟了,你我千里迢迢从家乡高平县赶来这里,岂不空费力气,白跑一趟?”
“还有,算上两名随从,这一日的开销虽不大,但也不小。再者,你可是答应过王公的,无论此行成败与否,都会在冬月之前赶到洛阳,入太学读书的啊,眼下时间可不多了!”
刘彪的言外之意是两人身上的银钱有限,耽误的时日越长,对于他们来说就越不利。
刘曜头疼的厉害,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在公司开会时晕倒,可眼下的遭遇,让他分不清究竟是在梦里,还是带着记忆已经投胎重生。
如果是在梦里,可为何四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但若不在梦里,这变胖的堂弟和自己一样,头挽发髻,前襟右掩,且宽袍大袖,是怎么回事?
难道,像网络小说里的主角一样穿越了?
对刘曜来说,搞清当下的处境,比什么都重要。
“扶我起来。”刘曜用一副上位者特有的口气言道:“我要出去走走。”
起床后,他发现自己裆部凉飕飕的,低头一看,却是吓了一跳。
没穿贴身裤衩!
“卧槽!这什么情况?”刘曜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三天后。
益州郡,城中东北街角,同福客栈二楼。
刘曜盘膝坐在榻上,扭动了一下屁股,感受着昨天找裁缝按照他的设想做出来的贴身裤衩,那个激动啊!
三天时间,足以让他弄清楚究竟身在何方!
这里是东汉,永寿三年!
换句话说,他穿越了!
并且顺利吞噬了身体原主人刘表的灵魂,吸收了刘表过去十六年的记忆。
所以他的身体会下意识用这个时代的官话(汉雅言)和别人交流,这也是他刚苏醒的时候为何会觉得自己和刘彪说话音节奇怪的原因。
而这个刘表就是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荆州牧刘表!
刘曜虽然无法接受穿越,但发生的已成为既定事实,即便抱怨也没什么意义。
“看来,二十一世纪的我还是因工作劳累过度猝死了。可惜死之前没能顺从父母之意相亲结婚生子,若有孩子,起码父母还有个念想!活的太自我,反而让父母跟着受罪,孩儿不孝啊!”
回想过去,刘曜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由得叹了口气。
不过,转念一想,他觉得苍天有眼,竟然让他的灵魂穿越时光长河,来到了东汉,并吞噬融合了刘表的灵魂。
刘表可是有族谱可查的真正的汉室宗亲,与未来的汉灵帝刘宏一个辈分。
刘曜的灵魂吞噬了刘表灵魂后,对这具身体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发现自身的听力、视力、体力、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都得到了加强,初步估计至少是普通人的两倍。
与他前世先天虚弱的体质比起来,现在的他有十六岁的年龄,超过一米七的身高,若非体格偏瘦,绝对可以说是异常强壮!
另外,刘曜还发现之前磕破皮的额头,在灵魂融合当天夜里就已结疤,次日晚上疤已脱落,今天早上已经恢复如初,根本看不出额头数日前受过外伤。
普通人需要六七天才能好的皮肤擦伤,他只用了三天时间!
显然,他身体的组织细胞恢复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可以这么说,刘曜现在虽做不到断肢重生,但是伤口的愈合速度和复原程度,都是一般人的两倍!
“既然老天让我重生,给了我常人两倍的身体素质,我绝不能浑浑噩噩的活着。这一世,我要活的更出彩!”
第3章 青年华佗()
三天的时间,足以让刘曜适应眼下的身份。
他想到这里,下意识握紧了双手,问道:“除了于老先生之外,你可打听到这益州还有哪些名医?”
刘彪道:“今早我看城东街口有位小先生,摆摊给人诊病,可惜找他问病的只有寥寥数人,估计医术并不精湛。我就没有与他多聊,只知其为谯县人,与我等一样,皆是游历至此。”
“不过,小弟发现他身边守着两个郡守治下的衙役,该是与郡守张府君有亲?”
“你怎么知道是郡守治下的衙役?”刘曜问道。
刘彪道:“我问那小先生,是他告诉我的。”
刘表的第一个妻子陈氏,自一年前和刘表成亲后,至今未能怀孕。
陈氏对于刘表的学业和事业,一直是理解和支持的,两人也是青梅竹马,感情极好。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只有成年人才有资格入太学读书。
刘表的父亲在临终前留有遗命,要求刘表守孝结束后的次年,务必结婚,而婚后次年,则必须去洛阳读书。
刘表老师乃是南阳太守王畅,王畅是当代大儒,更是他的舅父,所以他入太学乃是长辈们安排好的。
因此,刘表希望能在入太学之前,把他妻子的病治好。听说滇池有位名叫“于吉”的老先生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他这才不远千里来到益州郡寻医。
眼下的医生,民间惯称“先生”,官方称“医工、医师、医匠或医士”。
而且,这个时代的不孕不育是专属于妇人的病,人们会认为妇人不生育是有病,而不会去想她的丈夫有没有生理上的问题。
刘曜有点疑惑,根据记忆,陈氏的生理表现一直都很正常,而且刘表本人也是个正常的男人。
他们俩为了造人,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收集并且尝试了许多流传的房中术。
可惜,陈氏的肚子就是不争气!
刘曜皱眉寻思着,他虽然没有认真研究过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但起码因为对三国人物感兴趣,上大学时经常在图书馆里翻这些与三国相关的历史书籍,而且他看过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不止一次,看过各个版本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也不止一次。
对于历史上的刘表,他多少还是了解的,刘表和陈氏至少生了两个儿子。
所以,无论是刘表还是陈氏的身体出了问题,总之最后一定是被治愈了。
如此这般,那他就放心了。
当然,他并不认为有谁敢给刘表戴绿帽子!
“谯县人?”刘曜问道。
刘彪点了点头。
确定是谯县之后,刘曜想起了那位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神医华佗。
“现在就走,我要去见他!”刘曜立即从榻上跳了下来。
他并不认为会在这个偏远山区遇见华佗,可他觉得还是要碰一下运气,万一还真是华佗呢?
刘彪喊上两个随从,紧随其后,追问道:“外面传言,于老先生今日未时会在山中道观讲道,并现场为信徒治病。我们要不要去?”
闻言,刘曜也不回头,继续前进。
他已经不是原来的刘表,自然知道于吉的传说。
于吉是这个时代所谓的“神仙”,而刘曜认为所谓的“神仙”基本上是掌握了一些化学原理的术士,根本无法跟真正的医道大家相提并论。
或许,于吉也是一位医道大家,
但刘曜还是想见一见那位老家是谯县的小医师。
至于日后有机会,他肯定要会一会于吉,但不是现在!
“在下高平县刘曜,草字景升,师从南阳太守王公,敢问尊驾如何称呼?”
刘曜赶到城东街口时,那个小先生并没有离开,依然守着摊位等待着前来问病的病人。
两个衙役分别站在摊位的左右两边,距离摊位有五六个米的样子,应该是怕打扰旁人问病,故意离的远。
刘彪站在刘曜身侧,当听见刘曜的自我介绍时,他本欲开口替自己堂哥纠正报错的姓名,不过转念一想,最终只是皱了下眉,并无言语。
年轻医师见刘曜身后跟着两个随从,身旁站着一个壮实的青年,穿着打扮和气度绝非常人,但却没有一般士人的傲气,说起话来文质彬彬,并且满脸和气,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在下谯县华佗,草字元化。”
刘曜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露出一副捡到宝的表情,连忙拱手行礼道:“原来是华医师,久仰久仰!”
华佗赶紧回礼道:“不敢不敢,一点薄名而已。”
他虽这么说,可心里还是很高兴。
当今南阳太守王畅乃是大儒,能被大儒之徒亲自拜访,在他看来是对他本人医术的认可。
“不知刘兄是替人问病,还是为己求药?”华佗终究是医生,思维定势决定他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