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89章:去扬州干一票大的()
十月二十五日,午时,豫州,汝南郡,新蔡县。
司豫青徐四州,在本朝向来被称为中都大邑,除了百姓众多,物产丰富,赋税收入极多之外,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自从尧舜以来,司豫青徐四州便是汉民族的发源地,西周封建,更是封国遍地,几乎每一座县城,当时都是八百诸侯的封地之一。新蔡也是如此。
尧舜时代,伯夷因佐大禹治水有功,曾封于此地,为吕侯国,到春秋时期,蔡平侯将国都迁到此地名为“蔡州”,后取名“新蔡”。秦灭楚之后,统一全国,废封建设郡县,始置新蔡县。前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元初始,新蔡更名新迁县。本朝建武元年,复名新蔡县。
然而,此时的新蔡县城之中,却几乎是空无一人,不但如此,遍地还是断壁残垣,一眼望去,满目都是萧条。在那断壁残垣之间,间或有几具尸体,大多数都是形容枯犒的老翁老妪,双目无神,面带菜色,或是身首分离,或是身遭重创,显而易见,都是被残杀而死的。
倾颓的废墟之中,几根用作房梁的檩木还在冒着青烟,凛冽的寒风一吹,灰白的灰烬之中还有点点火星儿。进入一座小院细看,破碎的瓦罐、被推倒的米缸,还有那些杂七杂八被用来充作衣橱的木架,横七竖八遍地都是。院门是被人用脚踢开的,上面还有大大的脚印儿。
不但粮食和豆没了影踪,便是那些猪羊鸡鸭也都不见了。除了几十具尸体,整个新蔡县城之中连活物都没有,死一般得寂静,就像过了蝗虫一般。一路疾驰,赶了有几百里,不成想看到的竟然是一座空城,西凉军的兵大爷们不由得开口咒骂起来了。“他奶奶个熊!谁这么缺德?还让不让人活了?”“就是嘛,你扬州军吃肉,总得给我们西凉军留点儿汤吧。”
嘴里咒骂着,这些兵大爷们还不死心地四处乱窜,一家挨一家地仔细搜寻,期望着找到一些粮食用来果腹。可是搜遍了全城,只搜出了了十几斗陈年的粟米,看那样子,至少是两年前的了。没奈何之下,他们只好就地寻些还在冒烟儿的檩木,就地支起锅来熬粟米粥了。
县衙之内,望着空空如也的大堂、二堂、三堂,李傕也不由得破口大骂了。“他奶奶个熊!天杀的袁公路!贼酋的扬州军!该死的蛮夷!竟然连县衙之内的屏风、案几、甚至铺盖都他娘的拿走了!你们究竟见过好东西没有?连粗苯家具都他娘的抢?不怕闪了你们的老腰?老子们虽然是马匪沙盗,可都是见过大世面的!这些粗苯家具,老子们是看不上眼的!”
可是骂归骂,不过是发泄一下心中的腌臜之气罢了,终究是于事无补的。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了一番之后,李傕不由得随便寻了一幅烂竹席铺在地上,长嘘了一口气,大马金刀地躺了上去。唉!听说袁公路撤军了,这才巴巴儿赶过来,寻思着找点儿粮食。袁公路家大业大,起居豪奢,百余石粮食想必是看不上眼的。不成想人家雁过拔毛,比铁公鸡还抠!
正在此时,只听得吱呀一声儿,三堂的门开了,郭汜大马金刀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五六个亲兵。“我说老李呀,莫要在那里闷头生闷气!速速起来吃肉!我刚寻了一腔两脚羊,看那成色是新杀的,细细洗剥了,正好就着炭火烤好了下酒!”郭汜高腔大嗓地吼道。
一听这话儿,李傕立刻便一骨碌爬起来了,他大声嚷嚷道:“他奶奶个熊!昔日在西凉,被官军追得四散奔逃,穷无所依之时,曾经吃过几次两脚羊。没想到今日又尝到此味儿喽!不知道是‘不羡羊’还是‘和骨烂’?那又瘦又没味道儿的‘饶把火’,咱老李可是不吃的!”郭汜一听,立刻就哈哈大笑起来了。“是嫩嫩的‘和骨烂’,片刻就好,片刻就好。”
小半个时辰之后,整个县衙三堂之内,便充满了一股怪异的香味儿。左右的亲兵们从炭火之上取下一块块儿烤得金黄灿烂的鲜嫩烤肉,擦上一些盐末儿,递给两位老大。郭汜伸手拍开了一坛泥封的新酒,用一块儿麻布过滤了一下,斟满了两个有豁口儿的粗瓷大碗。
“来!老李,咱兄弟俩走一个!”话一说完,郭汜一仰脖儿,干了!“走一个!”李傕也一扬脖儿干了。就这样杯来盏去,就着那几块烤肉儿,李傕、郭汜两个人你来我往,只喝了只喝了有小半个时辰,觉得酒够了,这才唤左右取出新熬的粟米粥来,连喝了几大碗。
“我说老李呀,方才我检点军马,加上络绎寻来的老弟兄们,大约还有两千人,战马倒是还有三千匹。只是这粮食,是一粒儿也没有了。何去何从,咱哥俩儿得先定个调子呀。”郭汜往后一倒,躺在一张破竹席上,掐了一根儿竹篾子,一边剔着呀,一边儿望着李傕说道。
“老郭,你说得是。我寻思着,这次关东群雄讨吕,袁公路的损失不是很大,却连个粮食毛都没给咱们留下。他尚且如此,就不要指望袁本初和曹孟德了。唯今之计,是要想方设法儿找到粮食,咱们才能活下去。看这个架势儿,平舆那边儿,估计也是没有多少粮食的。”
李傕躺在竹席上,头枕在胳膊上,慢悠悠地说道。“此言大善!”一听这话儿,郭汜立刻便一个骨碌爬起来了。“从新蔡往东,扬州军撤军的这一条路,就不要再想喽。向西,那是吕奉先的地盘儿,躲都躲不及呢,哪里还敢往上撞?向北,是袁本初和曹孟德逃走的方向,我估摸着也没戏。依我之见,还是向南吧。和扬州九江郡接壤的那一带,完全可以抢上一抢!”
本朝的天下,一共有一十三州,自从十常侍之乱以来,北方、西方、中原诸州叠遭兵祸,再加上水旱灾害频仍,早已是千疮百孔,十室九空了。唯有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和徐州好些。这五州之中,掐着手指头算一算,能够救得了一时之济的,也只有近在咫尺的扬州了。
“这话儿倒是在理儿。可是,扬州毕竟是袁公路的地盘儿??????”说到这里,李傕便戛然而止了。他的意思很明白,杀了王司徒全家之后,他和郭汜已经将那吕奉先得罪得透透儿的了。此时此刻,袁本初和曹孟德自顾不暇,放眼天下,也只有袁公路敢收留他们了。若是在袁公路的地盘儿上做上一票大的,一旦有个马高蹬短之时,又有何处可以安身立命呢?
“嗨!我说老李呀,你怎么就这样死脑筋呢?咱们蒙上面,扮作黄巾也好,扮作马匪、沙盗也好,只要认不出来,他袁公路就不能拿咱们怎么样儿?再者说来,没有粮食,咱们就都得饿死,有粮食,总胜过吃他娘的两脚羊吧。没了粮食,就等于没了军队,咱哥俩儿就连寻常百姓都不如!咱们搜罗了粮食之后,再去那平舆县,挟持了天子,再去和各路诸侯讲价钱,来他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到时候,即便是天大的事儿,都他娘的不是事儿了!”
一听这话儿,李傕的双眼立刻就冒出了亮光儿。“干!这一票儿,不敢也得干!”
十余日后,庐江太守陆康收到了紧急军报,和豫州接壤的寥县、阳泉、安丰、安凤四县接连遭到蒙面盗匪抢劫,无论官私府库,世家大族和寻常百姓,家中都被洗劫一空。和抢劫相伴而生的,是奸淫烧杀,妇女自五十以下到十二以上,悉遭强暴,官绅百姓被杀者数千人
如今,四县遭难的灾民十余万人,正在向郡治庐江络绎而来,若是再不施以援手,必将有数万人冻饿而死。闻讯之后,陆康立刻便大惊失色了,他一面派人赈济安抚百姓,一边向扬州牧袁术上疏,禀报事情的经过,同时,还派出郡中的贼曹从事,赶赴四县密查此事。
陆康,就是聘老陆纡的弟弟,吕玲绮的小伙伴儿陆逊的叔祖父。陆康,字季宁,是扬州吴郡望族陆家的子弟。他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在任内“纠治群盗”颇有办法,深得百姓喜爱。后来升任武陵太守,又转任桂阳、乐安两地,所到之处都得到称赞。后来得罪了宦官被罢官,不久,以议郎起复。
其时,盗贼黄穰连结江夏等地群盗,聚众多达十余万,攻陷了四个县。朝廷于是任命陆康为庐江太守。陆康就任后,赏罚分明,击破了黄穰等,其它残余也纷纷归降。先帝表彰陆康的功绩,封陆康之孙陆尚为郎中。今上继位后,天下大乱,陆康冒险派遣孝廉进贡朝廷,被加封忠义将军,秩达中二千石,已经是九卿级别。
没想到,就因为陆康的这一封上疏,竟然给他惹来了一桩儿天大的祸事。
第990章:刘侍中的前程()
本朝的官员,有中都官和郡国官之分,凡在京师的,都属於中都官,凡在外郡和诸侯王国的,都算郡国官。除此之外,属於边郡的武职及西域的官员都算是边官。中都官、郡国官和边官可以互相转调,中都官、郡国官的分别只在职务上,权力是大致相同的。譬如,同为一郡首长,在郡是太守,在诸侯国则为国相,在长安,则为京兆尹,在洛阳,则为河南尹。
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中,中都官又有内朝、外朝之分。大致的区别是,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内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之所以分为内朝和外朝,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究其实际,是肇始于处理军事,到了武帝之时,遂成定制。
本朝的天下,是天子一人之天下,天下大事,皆由天子一言而决。高帝立国之后,确立的政治体制是君相共治,天子高高在上,掌握最高权力,而天下诸事,则由丞相措置。丞相之下,自有九卿和郡国官吏。可是,这只是措置寻常政事而已,真正的国家大计,却另外有人替天子筹划,等到国家大计决定好了,再来交给丞相照办。如此一来,便有了内外朝之分。
本朝的政治,是以武帝为转折点的,武帝奋四世之余烈,北征南伐,开创了一代盛世。其间,对政治制度的改革良多,内朝外朝的分别,便是在武帝时代形成的。在汉的前一代,秦的宰相是掌实权的。秦始皇帝虽然权石量书,亲理庶政,但综天下的政治的,还是丞相。赵高在二世时当政,本为特例,但因为丞相综理政务,所以他还要加上一个“中丞相”的名义。本朝立国之初,高帝承袭秦制,将天下的政事尽皆委托给萧何掌管,以丞相总领百僚。
丞相总领外朝,措置天下政事,而内朝的官员,则为天子筹划军国大计。
汉书?百官表云: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皆秦制。
内朝的官员,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得入禁中的,有侍中和中常侍。其二,天子的亲近执事之官,有左右曹和散骑。其三,掌顾问应对的,有给事中。以上这三类人,都是天子的近臣,并且多是加官的。除此之外,不是加官,本职就是天子的近臣的,便是尚书一职。
这四类人,皆是天子近臣,因为接近天子,得以逐渐侵夺宰相之权,遂成内朝之制。
在天子近臣之中,侍中是最为贵显的。一日之中,除了游宴后宫以外,侍中都是随侍在天子身边的。即便是远出京师,巡行郡国,天子也会从侍中之中,拣选见闻广博、说话风趣幽默的,以备随时顾问。朝会之时,侍中也要接受诏令,质问公卿,亦或是传达天子诏令。
故尔,在本朝的政治体制之中,侍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一向有“内相”、“隐相”之称。侍中的选任也颇为严格,必须是和天子有特殊关系的人风能胜任。前汉之时,侍中通常是由天子的旧友、外戚、佞幸、文学侍从之臣、材武之士、功臣子弟,重臣及儒臣这七类人担任。光武中兴之后,整肃内朝,凡佞幸、材武以及文学侍从,都不再为侍中,只有外戚、功臣子弟和重臣及儒臣三类了。侍中一职,从此便由亲而尊了,其目的便是便是亲侍左右咨询大事。
除了宦官以外,除非天子有诏召见,其他官员是不能进入宫禁之中的,然而,侍中却是特例,可以随时出入宫禁。本朝的天子,除了无为而治的君主以外,武帝、光武、明帝、章帝诸帝,以及王莽之时,都是宦官不以得志的时代。究其原因,就是天子亲近侍中的缘故。
无论天子如何聪慧,总是要和臣子计议军国大计,措置疑难事件的。重臣元老们面见天子之时,往往极其郑重,不能事事商量,再者说来,有些事情是不方便拿出来和他们商量的,和近臣计议倒是正好。事权便落到了近臣之手。近臣之中若无士人,天子便要问计于宦者了。
自从大司马入据洛阳,确立监国体制以来,便援引霍光故事,以内朝措置军国大事了。武帝崩逝之后,霍光辅政,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内朝之首,内朝便由原来的顾问咨询机构,变成了最高权力机关。大司马和昭懿夫人所要的,就是这个实打实的效果儿。
一时之间,内朝的诸位“隐相”、“内相”们,顷刻之间便成了本朝官场的新贵红人儿。
可是,在满朝的新贵之中,独有一人郁郁不欢,此人,便是故幽州牧刘虞的儿子、侍中、幽州治中刘和。刘和是在三日前刚刚抵达大汉的京师洛阳城的,他是奉了幽州牧傅燮的命令,前来洛阳,与朝廷磋商幽州善后事宜的。他是幽州的土著,又长于政务,人地都很相宜。
就在刘和临行之前,幽州牧傅燮特意请他过府一叙,顺便为他践行,两人边吃边聊。
“你此去洛阳,主要的任务有三:其一,便是向朝廷汇报平定幽州的经过,还有幽州料理善后的打算,这一条儿,大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其二,便是向朝廷伸手,大家坐下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不怕争得脸红脖子粗。不管是钱粮辎重,还是兵器甲仗,还是百工、士子、京师大学堂亦或是太学的学生,只要朝廷有的,我们幽州都要!这一条儿,怕是很难办的。”
说到这里,傅燮停了下来,抬起双眼,定定地望向刘和,仿佛是想看清楚刘和是不是真正明了了他的意思。“州牧,依我之见,还是先见一见王司徒,让他老人家领着我去觐见昭懿夫人,总要上头儿点了头儿,才好和户曹篆王隗讨价还价。”刘和叉手施礼,微笑着答道。
“孺子可教也!”听到这里,傅燮抚掌大笑了。既然刘和早已了然于胸了,他就不再嘱咐了。“这第三条儿,便是你今后的出路儿。如今的朝廷,是以内朝总领外朝,你头上毕竟有着侍中的衔头儿,如今侍中一职已成朝堂显贵,浪费了实在可惜。不如就在洛阳呆上一阵子,把原来的老关系都接上,如此一来,要人要粮饷的阻碍便会少些。这一件差事儿完了之后,我会专门上疏,请朝廷调你回京任职。”说到这里,傅燮特意加重了语气,朗声说道。
刘和是极聪明的,一听就明白了,立刻便叉手相谢道:“如此,固所愿尔,不敢请耳!刘和在此谢过州牧了!”他的父亲是故幽州牧刘虞,在幽州深得人心,后来兵败为公孙瓒所杀。正因为如此,幽州百姓深感痛惜,看刘和的眼光儿,便像看待自家子侄一般了。如今幽州粗定,百废待兴,作为已故幽州牧刘虞的儿子,他若是不入朝为质,朝廷如何能心安?
“如此甚好!你的本职是幽州治中从事,不过是三百石的芝麻绿豆官儿,譬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是我专折上疏,朝廷看我的一张老脸儿,再追论老州牧的功勋,加上你在规复幽州之战中的功劳,一个千石的县令是妥妥儿的!运气好的话,没准儿还能封侯。”
傅燮不愧是有名儿的能臣,转瞬之间便有了办法儿,既消除了朝廷的疑虑,又为刘和谋了一份儿大好前程,如此一来,便公私两全了。傅燮的拳拳之心和满腔诚挚,听在耳里,看在眼中,刘和不由得有些嘘唏了。“大人于我,恩同再造!刘和必当奋发努力,以报大人!”刘和俯身行礼,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他的眼眶之中,也已经开始湿润了。自从丧父以来,他已经痛苦许久了,只是积郁于中而不得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觉得悲从中来,不可自抑。
“起来!起来!莫要效小儿女态!只要日后奋发努力,成为一代名臣,也不枉我的一番苦心!”傅燮连忙俯下身来,伸出双手,将刘和搀起。公事儿和私事儿都谈完了,也都有了极其妥当的措置,宾主之间都非常高兴。如此一来,纵酒高歌,傅燮和刘和便都酩酊大醉了。
次日一早,刘和起身用了早饭,措置了家中诸事。便收拾了行李,将书籍、衣物、金银细软满满地装了三大车,再收拾了十车幽州的特产土仪,预备在京中走动之用。这才点起了两百家兵,在一曲官军的护送之下,带着幽州百姓的殷殷期望,一路向南,奔洛阳而来了。
第991章:京中已然物是人非()
就这样晓行夜宿,一路风尘,赶到了大汉的京师洛阳城,安顿好从人和护送的官军之后,刘和便乘车去找一个人了。这个人,便是号称“长袖善舞”,天下第一首县的陈群陈长文了。不想却扑了一个空,数日之前,陈群被新任南阳太守严宽借调到南阳,在他的帐下参军事了。
“刘侍中,这一次得蒙严使君专折调用,于我们县令大人而言,实在是一大异数!等到大军凯旋之日,论功行赏,我们县令大人定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洛阳县的县丞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面白微须,说起话来满脸都是笑,一眼望去,就好似酒肆掌柜一般。
大汉的京师洛阳城是英雄汇聚之处,中都官的升迁便如同“九转丹成”一般,须得用意志的小火儿,将满腹的心酸和满头满身的棱角尽皆磨去。待到磨得圆滑了,也就该升迁了。陈群在洛阳令任上埋头苦干数年,整日里为世家大族们奔走操劳,却一直郁郁不得志。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便是颍川陈家声名太盛,非显官无以彰其身份。如此一来,高不成低不就,便蹉跎至今了。其二,便是洛阳城中风云变换,秉政之人换来换去,陈群不敢轻易下注。其三,朝局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可是陈群掐指一算,自己五行之中没有靠山!
没奈何之下,陈群只得长叹一声儿,咬紧牙关,继续做他的天下第一首县。好在大司马的律令甚严,无人敢于触犯,没有了豪族恶奴的恣意妄为,差使倒是好办多了。如今得蒙严国舅青睐,便有了结实的靠山,陈群日后的宦途定然会一飞冲天的。作为陈大人的副手,县丞大人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再者说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陈大人绝对不会忘记老兄弟的。
看着县丞的这一副如沐春风的面容,刘和心中不由得颇有些感慨了。这中都官和边郡官就是不同,边官讲的是实实在在,一刀一枪博个出身,每日里不是刀头舔血,便是风餐露宿。每日里忙得脚打后脑勺儿,一个个脾气和霹雳火一般,动不动就扯着喉咙“贼娘的”乱吼。没有谁去计较你的高腔大嗓儿,也没有人在意你语气的轻重,只要痛快儿完了差使便好。
中都官则不同,一开口便是谁是谁的人,谁又提拔了谁,满脑子里都是山头儿和派系。正因为头脑里有了这些山头儿和派系,中都官们便一个个变得谨慎起来了,谁知道面前的人后台是谁呀?万一稍有不慎,这“九转丹成”不久成了废丹一枚了吗?还是谨慎些好。
自然,这些话是不须和这位酒肆掌柜一般的县丞讲的,即便是讲了,也不会有劳什子作用。“如此,那就叨扰尊官了!等到大军凯旋之日,我再来府里为长文兄贺!”刘和拱了拱手,道了一声叨扰,便一拂大袖出门去了。那县丞恭恭敬敬,满脸笑容地送到大门口,叉手躬身,看着刘和大步流星地去了,这才收了满脸的笑容,仰首望天,长叹了一口气,这才去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刘和不由得有些意兴阑珊了。他离开京中有年,急需知晓京中大佬们的近况和态度,陈长文就是最好的知情人。在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中,两千石的官员再加上各种侯爵,至少有百十个,个顶个儿头都是难剔的。陈长文能够长袖善舞,无论多么难办的差使儿,都办得见见有着落儿,这就极其难得了。数年下来,陈长文便成了洛阳城中的消息灵通人士,他每日里见得达官贵人极多,耳朵里随便听上一两句儿,就够刘和喝上一壶了。
“你们先回去吧,好生歇息一下。我去庆阳春坐一坐,回去的时候儿,我随便叫上一辆骡车好了。”刘和随手给了御手和从人几枚并州银币,打发他们去了。这才安步当车,转了三五个弯儿,便来到一座装饰得金碧辉煌的酒楼门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