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的眼泪终于磅礴而出了!“大司马!”一时之间,在场的太原王家子弟们都嚎啕大哭起来了。顷刻之间,河南尹的府邸之内,一片哀声,久久不绝。
就这样放声痛哭了有一刻钟,众人这才徐徐收住了眼泪。“好了!好了!这就算是举哀了!”马太常用大袖擦擦眼泪,这才抬起头说道。或许是方才的一番放声痛哭,将胸中的愤懑和悲伤尽皆哭出来的缘故,众人的心情都平和多了,虽然脸上还带着哀伤,心里却好多了。
太原王家一门六口的葬礼,还都是国葬,需要准备的千头万绪,看来要好生措置一番了。正当九卿百官就要散去之际,昭懿夫人严嫣又突然发话了。“这个,王河南临终之际,因为宣诏使臣的缘故,最后一句话儿未曾说出来。他老人家临终之时,最后见的是谁?可有遗书留下?亦或是亲口措置过家事?譬如,未来家主的人选之类的?”这句话,问的自然是王家。
“这个??????”一听这话儿,太原王家的主事儿之人立刻都抬眼望向了王晋和王凌。“启禀昭懿夫人,家父临终之前,确实留有遗书的!就在这里!”王凌应了一声儿,越众而出,大步流星上前。就在那一瞬间,好似鬼使神差一般,他摸出了左边儿袖袋之中的文书,呈了上去。就在这一瞬间,王晋也伸手捏了捏袖袋之中的那一封王隗亲笔所写的遗书。
第1023章:王凌拘谨难成大事()
次日一早,从卯时开始,整个河南尹的府邸立刻就忙碌开了,所有人都在准备丧事。
本朝的礼仪,一共有五礼。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每一种礼仪都有固定的仪式,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最为悲切凄婉,歌离歌、挽歌等哀怨之曲。
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载:“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丧礼,是按照名分服丧的礼节,恤礼,也是指对遭受不幸的他国表示慰问、抚恤的礼仪,国君、重臣身亡,便用恤礼。这一次太原王家的丧事,便用恤礼。
礼记?曲礼下所载,天子死了叫做崩,诸侯死了叫做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传统的丧葬祭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为丧礼,即死者临终直到下葬之前的一系列仪式;二为葬礼,即下葬过程中的各种仪式;三为祭礼,是指下葬之后所举行的一些仪式。
礼经所载,士的祭礼主要有三项儿,,一为“服丧”,一为“奠仪”,一为“持拂挽歌”。“服丧”就是戴孝,戴孝不是随便戴的,是要按照服丧之人和死者的亲疏远近来戴孝的。
本朝的朝野之间,都是父权社会,以父亲的宗族为重。父宗的亲属,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称为本宗九族。所谓的“谋逆造反诛九族”,诛的便是这九族。
九族之内,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是此意,“杀”便是减少的意思。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一共有五种,被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斩衰,衰通“缞”“缞”发的是“催”音,是五服之中最重的丧服。
斩衰,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其意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之情,服期三年。本朝的则例,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起头发,梳成丧髻。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谓之“三年丧二十五月毕”。
齐衰,此处读作“资崔”,是次于“斩衰”的丧服。
齐,下衣的边。齐通纃,衰通缞。用粗麻布制做,“五服”中列位二等,次于斩衰。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故名“齐衰”。有别于斩衰的毛边。齐衰的具体服制和穿著时间,视与死者关系亲疏而定。服期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不等。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一年之外不用丧杖,称“不杖期”。
“仗期”和“不杖期”丧服是一样的,只是脚上的鞋子由疏履改成麻履。死者下葬之后,服丧之人就可以饮酒吃肉,但是不能举办宴会和人对饮。
大功,亦称“大红,是次于“齐衰”的丧服。
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和斩衰、齐衰相比,大功的服丧期已经大大缩短了,丧服也只限于粗熟麻布一条。除此之外,丧期之内,脚上穿的不是麻鞋,而是改成了绳鞋。
小功,亦称“上红”,是次于“大功”的丧服。
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仪礼?丧服:“小功,布衰掌,牡麻致,即葛五月者。从祖祖父,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篇,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
缌麻(缌音思),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禁忌也少得多。
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光武帝开国以来,此仪久废,本朝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你们太原王家是有名儿的豪门世家,五服之内的,就完全按照礼经去办。五服之外的,都着‘素服’好了。王家主,王使君,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太常马日磾端坐在案几后面儿,满脸肃然说道。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很是纠结。
本朝最重孝悌之道,太原王家又是儒学世家,生怕天下的读书人在丧制、丧仪上鸡蛋里挑骨头儿。王凌又是簇新儿的家主,若是这次丧礼上出了笑话儿,势必影响到他的威信。马太常久经宦海,其中的关窍儿早就洞若观火了。他此时说出这一番话来,心中早就做好了背黑锅的准备儿。马太常是本朝的经学大师马融的族孙,按理儿是绝对能扛得住天下人议论的。
“唯!”看着王凌在一边儿沉默不语,王晋只好轻咳一声儿发话了。这下只剩下王凌了,马日磾和王晋都抬起双眼,静静地等待他的措置,毕竟是太原王家的丧事儿,家主不表态,别人岂能越俎代庖?可是,王凌却是有苦自己知,一旦有个闪失儿,新任家主的脸就丢尽了。
“翁叔说得对!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只要大节没错儿,小小不严的事儿,就莫要管他了!”正在王凌满心纠结之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屋门口儿响起来了。三人定睛一看,只见两个老者在十几个高足弟子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来了。赫然正是郑玄和蔡邕二人。
“见过康成先生!见过蔡侯爷!”三人连忙俯身行礼。郑玄和蔡邕伸手虚扶,示意他们起来,自己却缓缓走到上首儿,坐了下来。以他二人在本朝士林之中的身份地位,是足以受得起这三个人的大礼的。郑玄和蔡邕都不是素性拘谨之人,和逝去的老王述仿佛相近。
“三位请起!”这次开口的是蔡邕。“还真让昭懿夫人猜对了。昭懿夫人担心你新任家主,做起事儿来不敢专断,特地儿请旨让我们两个糟老头子前来坐镇。若是有人胆敢鸡蛋里头挑骨头儿,看我不用手杖砸烂他的脑壳儿!王凌,你一个新任的家主,竟然连丧服都措置不来,日后又怎么能担得起太原王家的大事儿?咹?”说到这里,蔡邕猛地将手中的拐杖一顿。
一听这话儿,王凌立刻就汗透重衣了。他再次叉手、躬身,一丝不苟地行了大礼。“蔡侯爷之言,一言惊醒梦中人!王凌,知错了!”“好生去做!”蔡邕用手中的拐杖猛地敲了敲地板,朗声说道。“我把小女文姬和他的夫君荀闳带来了,还有玲绮,做你的参谋。若是仪制和掌故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问文姬。世家大族家中的惯例,可问荀闳。拿出魄力来!”
有了本朝儒林的两位领袖坐镇,事儿就办得顺遂多了。三人从“五服”开始,一桩桩儿一件件儿地一一计议,有不明之处,便问旁边儿的“百科全书”蔡文姬。不到半个时辰,大致的仪制便定下来了。三个人大喜之余,用毛巾擦了擦汗,继续商量最后一个问题,在哪里操办。“既然是国葬,定然要在大汉的京师洛阳城办!我我安卡,就在这河南尹官署操办吧。”
还是马太常极有担当,他一锤定音了。“做生不若做熟,一动不如一静。河南尹的官署是王曹篆的官署,礼制上并无僭越之处。再说,我已经和新任河南尹黄琬说好了,国葬过后,他再进入官署视事。”一看马太常早就措置好了,王凌心头立刻就涌起了一阵暖流。“谢过马太常!”他哽咽着说道。马太常虽然是个认死理儿的倔老头儿,心中却满是古道热肠儿!
与此同时,在官署后面儿的静室之中,看看四下无人,郑玄康成发出了一声长叹。
“伯喈,这太原王家怕是要沉寂上一段时间喽。王凌处事拘泥小节,难成大事呀!”
第1024章:此疏可保太原王家三十年平安()
按照太原王家的意思,此次大丧,要在河南尹的官署之中,停灵七日,接受公卿百官、清流士子、贤达之士的吊唁,然后,再由王凌、王晋等人护送灵柩返回太原郡的郡治晋阳安置。本朝士大夫的惯例,落叶定要归根,故尔,太原王家谢绝了朝廷提出的附葬先帝之议。
附葬之语,出自汉书?哀帝纪:“昔,季武子,成寑,杜氏之殡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附葬之礼,自周兴焉。”附葬先帝陵寝,在本朝士大夫看来,是绝大的荣耀,没想到太原王家竟然拒绝了。于是乎,顷刻之间,朝野之间的街谈巷议,立刻就纷至沓来了。
自并州军兴以来,太原王家一直是大司马的坚定支持者,此次一门六口,同时国葬,便是太原王家荣宠不衰的证明。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拒绝附葬先帝陵寝呢?议论纷繁之际,仿佛灵光咋现一般,众人终于得出了自认为正确的结论,先帝的名声儿实在是太差了!太原王家不屑于与其附葬。瞧见没?这,就是他娘的太原王家的底蕴,连天子都不鸟!
对于朝野之间的猜测和闾巷之间的街谈巷议,太原王家的人并没有去理会。其一,是不屑于理会,本朝的流言便是如此,你不理它,它自然就慢慢儿消散了,若是理它,谣言便越发甚嚣尘土了。其二,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功夫儿去理会流言,总要先办完了丧事再说。
十一月十一日,从卯时开始,整个河南尹的府邸就开始忙碌开了。今日是停灵七日的第一日,是正经儿的大日子。本朝朝野之间的惯例,停灵七日,前三后四,前三日乃是家祭,后四日才是公祭,七日之后,便是出殡了。可是,王家的祖坟远在晋阳,该当如何祭祀呢?
“王凌,你是家主,你且说说看。”望着坐在下首儿的王凌、王晋等十几个主事儿之人,万户侯蔡邕缓缓问道。昨日郑康成的那一句“王凌拘谨难成大事”,给蔡侯爷的触动很大。可是仔细一想,康成先生观人于微,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儿,今日不妨再试一试王凌。
一听这话儿,王凌就知道自己又躲不开了,他略略想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了。“王充论衡?祭意曾言:‘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务也。’”说实话,这个头儿开得不错儿,就连郑玄都微微颔首以示赞许了。“不错,你能体会到这一点儿,已经很不容易了!”蔡侯爷更是频频点头了。
论衡?祭意是本朝的名篇,讲的是本朝的祭祀大义,有祭社稷和祭祖先两种。报功以祭社稷,修先以祭祖先。此次太原王家的国葬,既有祭社稷之意,也有祭祖先之意,这一点儿,倒是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的。看康成先生和蔡侯爷之意,多半儿还在祭祀社稷身上。
一看康成先生和蔡侯爷深感满意,王凌心中悬着的那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他想了想,又继续说道。“祭社稷,则在太庙,祭祖先,则在墓前。既是国葬,当具醴酒,告于太庙之前。若是家祭,则应于起行之时,奠于路前。”王凌的这一番意思,是要将国祭和家祭分开举办。
“非也!非也!”王凌的话音方落儿,有人便在他旁边儿大摇其头了。众人定睛一看,赫然又是王晋。王晋满脸肃然,叉手躬身道:“自古以来,国大于家,朝廷旌表我王家,为的便是王家一门六口,操劳国事,勤勤恳恳,乃至壮烈殉国。此乃朝廷深意也,不可不察!”
“礼记?檀弓下载: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此乃何意也?权变之道也!孟子云:‘民为贵,君为轻,而社稷次之。’既然有了国葬,便是至尊之葬,这七日之葬,便是国葬!至于家祭,晋阳葬之便是!”
“故尔,依我之见,七日风光大葬,我太原王家已得其实。既然如此,这祭于何处,便是小道了。只要是国葬,无论山川河流、宫殿官署,随处可祭!孔门之人,尚可祭于路边儿,我太原王家,岂能不与先贤同列乎?长只是不知家主意下如何?”王晋距坐于地,朗声说道。
“大哉斯言!大哉斯言!王晋有此气度,子师后继有人也!”王凌还未答话儿,那边厢康成先生郑玄已然振衣而起了!他的眼眶之间仿佛有些湿润了,半开半阖的双眼却发出了炯炯有神的目光。郑玄整肃衣冠,向着南阳郡宛城的方向,恭恭敬敬地拜白了三拜,行礼如仪。
唉!王隗临终之前,是不是有些老糊涂了?如何让王凌做了家主?蔡侯爷心中长叹道。
既然德高望重的士林领袖康成先生都一锤定音了,王家的这七日大祭便成了国祭。消息传出,公卿百官、清流巨子、便一一来拜,便是深宫之中和唐太后和监国刘熙,也派了女尚书刘娥前来祭拜。大司马吕布和昭懿夫人严嫣更是带着玲绮,安步当车前来,好生敷衍了了一番,这才洒泪而去。就这样从辰时忙到了午时,前来祭拜的人才少了,剩下的便是明日了。
正在此时,只见百余精骑,快马扬鞭,急驰而来。一眼望去,这百余精骑都是百战之余的精壮汉子,身上带着一股浓浓的杀气,顶盔掼甲,全身缟素。细细一看,这些人甚是熟悉,尽是太原王氏的子弟,数年之前跟随太仆王翰前往西域的。此番百战归来,显得精悍多了。
当先一人,白盔白甲,满身缟素,非是别人,正是太仆王翰!到了河南尹的官邸之前,王翰滚鞍下马,一声长号,大放悲声,踉踉跄跄,直奔灵堂而去!王凌、王晋等人正在灵堂之上,闻听哭声震天,连忙起身观望,正巧见了王翰一路踉跄,大哭而来,连忙上前扶住。
王翰的这一哭,泪如雨下,惊天动地,顿时引得灵堂之上悲声阵阵。这一哭,直哭了有小半个时辰,在众人解劝之下,王翰这才止住悲声。与在座众人见礼,略叙契阔之后,王翰便在左右亲兵的护持之下,返回自己的官邸更衣。他是王家官位最高之人,明日定要出面的。
匆匆盥洗之后,王翰倒头便睡,鼾声如雷,这一觉儿,一直睡到了申时,这才起身,听府令的禀报。直到了酉初时分,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中发生的大事儿尽皆明了于胸了,王翰这才伸了一个懒腰儿,吩咐道。“备办饭食,请二十三兄过府一叙。”三十三兄,自然是王晋。
“不消你请,我早已等候多时了!正要和你一叙。”正在此时,一人缓步从屏风后面儿走了出来,正是王晋。“如此甚好!二十三兄,请安坐!”一见王晋到来,王翰立刻便大喜过望了,他一叠声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吧,不得呼唤,莫饶擅入!”王翰挥手屏退左右道。
两人伸出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好一阵儿才缓缓松开。“二十三兄,洛阳城中的大事儿,我已尽知了。再加上暗影和司闻曹的情报儿,我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目前最紧要的,便是我太原王家该当如何?王凌拘谨难成大事,我心中着实难安呀!”
“唉!想不到康成先生的这一句考语,竟然这么快就传到你的耳边儿了。想必是暗影探子们的手笔吧,这么说,大司马和昭懿夫人也都知道了?”一听这话儿,王晋立刻便大惊失色了,他连忙抬起头来,满脸惊诧地望向王翰。“然也!洛阳城中的大事小晴儿,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王翰长叹了一口气儿,缓缓说道。他位高权重,从军日久,身上自有一番杀气,只看得王晋有些芒刺在背了。“你看看,老家主的这一封遗书,究竟该当如何措置?”
王晋从怀中抬出了王隗的那一封遗书,缓缓递了过去。这一下轮到王翰大惊失色了,他连忙展开那一封遗书,一目十行看过,又从头到尾,一字一句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收起了遗书。王隗的这一封遗书,是写给大司马吕布的,字里行间,详详细细写明了自己的顾虑。
最后,又写出了自己给王凌的两个选择,最后,他留下了一句话:“王凌之心,臣甚知之。彼当自为家主矣。臣留此疏,请大司马为臣见证。若王凌行为端重,可任家主,则任之。若王凌无行,请大司马出此疏,废之,以王翰、王晋为家主也。老臣临终绝笔,顿首再拜!”
上疏的末尾,还用了自己的印鉴花押。“噫!老家主为我太原王家,真真是操碎了心!这一封遗书,可保得王家三十年平安无虞!”王翰轻轻地放下了手中的这一封遗书,慨然长叹道。此时此刻,他的眼眶之中,早已泪如泉涌了!“唉!”对面儿的王晋也泪如泉涌了。
第1025章:野丫头玲绮的婚事()
“你怎么看?”吕布将手中的一叠文书往外一推,就势儿倒在了厚厚的枕褥之上,不但如此,他还翘起了二郎腿儿,眼角眉梢都是惬意。“唉!最近这几年,虽然水涨船高,官儿做得一日比一日大了,可是却没有以前舒服喽!无论到哪儿,处处都有规矩管着,有人盯着。”
吕布的本性其实是一个热血汉子,平生最喜欢的有三事:鼓筝第一,兵战斗将第二,美女第三。可是,自从转世重生以来,一直在巨大的重压之下辗转挣扎,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在举步维艰之下,自然就没有什么心思去考虑个人的爱好了。故尔,他觉得万分疲倦。
到昨日为止,关东联军已经大败亏输,弃甲曳兵而走,天下的大势得以粗定,是不是该停下来,好生喘上一口气儿了?这个念头儿在他心中只是转了一转儿,仅仅在刹那之间,他就否定了自己。不成!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何况,目前还是群雄逐鹿的局面,差得远呢!
唉!群雄尚未剿灭,天下分崩,小民百姓们还在苦苦煎熬,这一口气儿还是不能松呀!臧霸攻取南郑,孙观奇袭上庸得手,如何收拾刘焉?还有西域焦灼的战事,远在平舆总是抽冷子来上一支暗箭的当今天子,如何收拾幽州、冀州等地的残局,纷繁复杂何时是个头儿呀?
“噫!想不到秉政之人竟然是如此呕心沥血!早知如此,莫不如仍在并州做一个州牧来得好!”一想到这些,吕布不由得就头大如斗了。他慨然长叹一声儿,朗声说道。一听这话儿,旁边儿的严嫣连忙放下手中的文书,膝行几步,走过来将吕布的头抱在怀中,伸出柔嫩的双手,在吕布的两边儿太阳穴上用力按着。片刻之后,吕布竟然发出了阵阵轻微的鼾声。
严嫣轻轻地放开双手,将吕布的头轻轻放在自己的膝上,然后轻轻地打了一个哈欠,伸手又拿起了案几之上的文书,一件件儿地批阅起来了。案几之上的文书堆得就好似小山一般,可是严嫣批阅得却很快,小半个时辰过去了,案几之上只剩下薄薄的一小叠儿。其他的文书早已分门别类,在偌大的案几之上堆得整整齐齐。严嫣这才放下了笔,疲倦地打了一个哈欠。
“爹!娘!你们听到没有?‘王凌拘谨,难成大事’。这可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