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愤怒的人们全部杀光了。
对于连家船民的杀俘行为,侦察排的官兵们没人阻止,虽然军队有明文规定不许杀俘,但连家船民又不是军人,他们无需遵守军规。更何况他们激战了近两个时辰,被海盗杀死了许多人,报仇也是合情合理的。
待到投降的海盗被杀光,那些逃走的也扬帆远遁,侦察排的战士们这才下马开始抢救伤员。在黑夜中的战斗,谁也看不准对方的方位,大家多数都是在估计着方位乱打,因此在倒地的连家船民之中,大多数只是受伤而已。
侦察排每个人都携带着伤药,他们很快为伤员清理伤口撒上药粉进行包扎,一个个的给连家船民们治伤。很快邻近的几个渔村中也来了大量百姓,他们也是来救人的。
看到海盗的时候逃走,这是他们本能的反应,并不代表着他们不善良。在这样困苦的年代,穷人之间总是互相同情的,更何况这些连家船民勇敢的阻挡海盗,直接保护了他们的渔村免受劫掠,他们也都怀着感激之情。
第四百五十七章全额赔偿()
杀戮的战场很快变成了救护基地,百姓们帮助侦察排士兵们照顾伤员,甚至开始扎成担架将包扎好的伤员送到村里休养。经过这次大战,原本受到歧视的连家船民扭转了形象,如今渔民们算是真的改变思想了。
连家船民们用他们的鲜血和行动,赢得了陆上百姓的崇敬。这不是八贤王法规政策下的威压,而是心悦诚服的崇敬,双方的关系很快就融洽了起来。在船上躲避的妇孺们也得到了消息,她们纷纷赶到战场照顾自己的亲人。
那些连家船民的妇孺抵达之后,战场上顿时传出了一片哭声,那是阵亡者的家属在表达自己的哀痛。看着悲痛欲绝的妇孺们,侦察排的战士们各个眼含泪花,心中无比的自责。如果他们能来得早一些,说不定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如果他们能够提前发现对方的偷袭,说不定可以避免一切损失。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赵大人来了。”众人纷纷向着不远处看去,一辆二轮马车在几名公安警察的护送下,向着战场的方向而来,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大队的增援军队。到了近前,一位身穿知府官府的中年男子跳了下来快步走向战场,这个人正是厦门府的知府赵宽。
赵宽本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后来看到朱聿键的招贤令之后,毅然决定投奔过来。这些来到当时唐王封地的读书人之中,有举人也有秀才,更多的还有童生,他们大多数都参加了政务学习,后来被分到各地担当底层官员,赵宽就是那个时候被分配到衢州府衙做了一名小吏。
赵宽是个勤勉的人,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快在同僚当中脱颖而出。依靠着封地内完善的官吏成绩考核制度,他很快升了官。直到接收福建的时候,缺乏可以掌控地方的官员,结果他这个成绩优秀的人便三级跳到了知府的位置上。
今天的情况赵宽早就知道了,只不过他是个文官,就算上战场也没有什么用,所以他并未加入到战斗中。只是在尼德兰人开始抢劫之后,他才带着城内的警察和工作人员,投入到了疏散居民的工作中。
在得知有一批连家船民正在海湾的另外一边对抗海盗之后,他担心情况有所变化,就亲自过来看看。路上他遇到了后续增援的部队,就跟着他们一起抵达了战场。
下车之后的赵宽才知道,这场战斗是多么的惨烈,连家船民损失不小,渔村也死了许多人,不过幸好他们的勇敢抵挡住了海盗,让临近的村子并未受到太大损失。
看着伏地痛苦的家属,赵宽叹了口气,他知道尽管海盗已经离开,但家属们心中的悲伤却无法抚平。这个时候侦察排长将窦程带到了赵宽身边,对他的英勇行为的作了介绍。
“谢谢你们如此勇敢,保护了大家的生命财产。”赵宽激动得上前感谢道。
被这样一位大官感谢,本应该感到无比骄傲的,但此时的窦程却是心下黯然。因为他的一个决定,让连家船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参战的六百多人之中,有一半带伤其中多数致残,另外还有八十多人阵亡。这样巨大损失几乎将他们推到了绝路上,死得都是壮劳力是家庭的支柱,可是现在他们却撇下妇孺去了,今后就算大家互相接济,恐怕也难以活下去了。
窦程将自己的这些困境,都想赵宽说了。赵宽这才知道连家船民遭遇了这样的危机,他连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大家请放心,那些伤亡人员的家属我会管起来的。我要向王爷申请,给你们与阵亡士兵同样的抚恤金,同时给予你们优惠政策,对于那些无法继续在海上的人家,我们会优先照顾生活。”
“多谢大人。”窦程高兴的赶快施礼。
旁边的侦察排长低声说道:“知府大人,你做得了主吗?万一王爷不同意怎么办?”
赵宽道:“这件事情不容拒绝,就算是王爷不同意,本官倾家荡产,也要将这件事情办成,绝不能让那些为了百姓牺牲的英雄死不瞑目。”赵宽的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感动了。
“为什么要拒绝,我们不但要照顾这些英雄的家属,还要将这种英雄行为大肆宣扬。要让大家都知道,为国家民族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而死的人,死的光荣伟大,政府也不会让他的家属生活困苦。对于那些当了海盗,甚至投靠外国的人,就是遗臭万年。”接到厦门港被袭击消息的朱聿键,在银安殿内激动的大声说着。
这次厦门港被袭击,问题非常严重。尼德兰人和海盗刘香主动联合起来,劫掠大陆的港口,这已经威胁到了华夏的根本,朱聿键是绝不能坐视不理的。在接到了消息之后,在宁波的军政高层都到了王府,希望朱聿键能够做出决断,狠狠的回击敌人。
“王爷,根据这次的报告统计,厦门港有超过三千座建筑被焚毁,百姓死伤超过千人,商船更是被尼德兰人临走时击沉了数十艘,经济损失高达三十万两白银。”宋献策叹气道。
“这个损失我们赔。”朱聿键说道。
“什么?”在场官员皆尽惊呼,民间遭受损失,王爷只需要说就宽慰的话,然后免税一年即可,从来没有政府全额赔付的先例。那可是三十万两白银啊,如果全都赔付可不是小数目。
看到众人吃惊的面孔,朱聿键问道:“怎么?大家认为这样做不合理吗?难道你们认为百姓就天生应该交税养活我们,我们就没有任何需要做的?权力和义务是相对的,我们有收税的权力,就有保护百姓的义务,如果我们没能很好的执行这个义务,就必须承担因此产生的损失。”
“王爷,三十万两白银全部赔付似乎多了些,我看还是赔一部分好了,即便如此百姓也会感谢王爷天恩浩荡的。”宋献策说道。
第四百五十八章统一思想()
“怎么?难道我们做此事只为了搏百姓一句称赞?”朱聿键反问道:“你们是官员,是百姓们的税收养活了你们而不是我。如果你们不能时时刻刻为了百姓的利益着想,难道领取薪俸的时候不会惭愧吗?”
听到这句话,官员们谁也不敢反对了,孙鋡只好起身道:“属下立刻统计厦门港的损失,对百姓和商人全数赔付。”
“这就对了,我们常常讲仁义道德,它又在哪里?不要说百姓不懂礼仪,礼仪首先在我们的心里。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我们的心中都没有那份仁义,又如何去要求百姓?”朱聿键点头道:“另外对那些敢于与海盗搏斗的连家船民,全部按照赵宽的要求赔付。明日的宁波日报要在头版头条,刊登厦门港受到袭击的消息,以及连家船民的英勇行为。命令在鹭岛上修建一座纪念碑,纪念这次连家船民们不畏死亡反抗海盗的做法,告诉赵宽我会亲自前往奠基的。”
“王爷,这似乎有些过了。”潘独鳌提醒道。
“对于那些勇于反抗海盗的人,如何做都不为过的。另外我们还要在报纸上大肆宣言尼德兰人的暴行,我们要以舆论宣传的方式,激起所有百姓对尼德兰人的愤慨,让所有人都支持我们对尼德兰人开战。”朱聿键越说越是激动,到最后他几乎是喊出来的。
“王爷,要对尼德兰人开战,我们海军打出去就是了,何必还要发动百姓。”张名振问道。这个时代的所有国家都是如此,他们认为战争是政府和军队的事情,除非到了国家危亡的关头,否则百姓没有必要参与其中,至于发动百姓更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朱聿键笑道:“你们不明白的,一场对外战争,于民心的团结非常有帮助。它可以让国家内部的凝聚力更强,百姓们更加团结一致,也有助于民族思想的觉醒。另外大肆宣传对尼德兰的战争,有助于增加百姓们的国家荣誉感,让百姓们更多的关注国家的政治和发展。”
“王爷,这似乎与治国理念相悖。”潘独鳌感到这样的想法很不对头。
朱聿键却摇头道:“以前那一套愚民政策已经过时了,那是只有在农业社会中才合用的统治方式。随着我们教育的深入,民智开启就是必然结果,百姓会关注越来越多的事情。统一思想是必然的事情,要想凝聚民心士气,宣传就是最好的方式,对外战争则是最好的契机。”
“为何现在不能继续使用愚民政策?”潘独鳌反问道。
“你看看我们如今发展的道路,研究所的科技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越来越科技化的产品和机器,也需要有一定知识技巧的人去使用。这两样人才是我们如今能够大肆敛财快速发展的根基,他们都需要越来越高的知识水平,你难道还能愚民吗?”朱聿键笑着同样在反问。
朱聿键的话,听得众人连连点头,他随即向宋献策说道:“立刻让报纸制定这一类的新闻,明天的宁波日报必须发出。另外大量调集物资,准备为海军出击做准备。”
“遵命。”宋献策起身说道。
朱聿键又转向张名振说道:“本土舰队立刻开始准备海战,等到有了确实消息之后立刻出击,这次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遵命。”张名振也起身回答。
宋献策在一旁提醒道:“主公,此次虽然是尼德兰人侵略我国,反击是理所当然的,但也应该向朝廷发出奏折,请求朝廷的首肯。我们自组部曲自立成军虽然得到允许,但对他国宣战总要遵从皇上的意见,这样才显得我们不越权。”
宋献策的话提醒了朱聿键,他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立刻给皇上呈一份奏折,将尼德兰人的凶残和刘香匪患的泛滥写得严重些,然后说一些必须宣战的理由。”
这次会议之后,整个八贤王封地都被动员了起来,不管是军民都进入了战备状态,李伦被命令停止剿匪工作,将主力部队放到沿海地区防御。同时朱聿键坐上四轮马车,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向着厦门港的方向而去。
此时的奥伦治城内,吉尔伯特和刘香正在遭到普尔曼的痛骂。本来普尔曼是想依靠此次抢劫,能够填补今年贸易的巨大亏空,没想到抢劫不成反倒损失了几艘武装商船,士兵更是损失了近两百人,这样的损失如何不让他愤怒。
虽然在撤离的过程中,战舰上的火炮击毁了部分厦门港的建筑,却远远无法弥补没有收获的问题。如今公司的支援舰队已经派出,只要汇合起所有的力量,普特曼就有信心与明唐海军做主力决战。如果能够彻底摧毁明唐海军,不但夷州岛上对方开垦的土地唾手可得,还能要求一大笔赎金。
这已经是普特曼弥补税收漏洞的最后机会,如果无法筹集足够的钱,他恐怕明年就会如他的上一任前辈那样被迫引咎辞职。如今普特曼犹如输红了眼的赌徒一般,他决定将自己所有的力量全部压上去做最后一搏。
并不知道尼德兰人还在准备了新的主力决战,朱聿键却带着木兰卫昼夜兼程,仅用了十天时间就抵达了厦门港,他的车队甚至追上了提前出发的运银车队。
八贤王亲自来到厦门港慰问受害百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顿时引起了轰动,大街小巷的都被百姓们挤满,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朱聿键车驾的到来。
八匹马雪白的蒙古战马,拉动起绣着各色蛟龙云纹的金黄色四轮马车,缓缓的进入了街巷,而在马车前后都护卫着骑着战马英姿飒爽的木兰卫。木兰卫可以说是朱聿键仪仗中最大的特色,也是那些老夫子们最为诟病的地方,不过朱聿键却向来我行我素,从不理会这些责难。
朱聿键的旨意已经先一步抵达,并由政府向全体百姓公布了。所以这次他的车驾抵达,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许多百姓对着车驾磕头,有的甚至点起了香。
第四百五十九章亲自探望()
这样空前的盛况,让随队而来担任保护任务的军官们无不肃然,能够得到百姓如此拥护,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时候大家才清楚的认识到,朱聿键口中经常说的人民的力量,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赵宽在距离府衙不远的地方静待,出城三十里迎接那是朝廷的规矩,朱聿键是明令禁止的,所以他只好在府衙门前等待了。朱聿键抵达之后,与赵宽说了几句话,就让他带着自己向受灾地区赶去。
百姓们不愿意离去,也跟在车驾后面,来到了靠近码头的灾区。这里是那天激战的战场,尼德兰人最后发疯的四处焚烧,驻军却无力阻止,所以这里受损也是最为严重的,大部分百姓的伤亡也在这个地方。
朱聿键没有嫌麻烦,他挨家挨户的问询伤者和死难者家属,询问他们的情况。虽然如今已经是盛夏,但总是露天睡觉也不行,朱聿键又嘱咐当地政府,尽快为大家免费恢复房屋,并尽快将赔偿损失的款项发到大家手中。
朱聿键的做法与其他明朝藩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让百姓们感动得连连磕头。直到视察了所有受损的民居之后,朱聿键这才放下心来,此时受损的商人们已经在码头上等候了许久。
在码头上等候了近一个时辰,商人们却丝毫没有显出厌烦,八贤王对百姓的爱护,已经让他们感觉到了安心,有这样的王爷他们的安全也会有保证的。等到朱聿键来到码头上,上百名商人连忙跪下口称千岁。
“大家都起来吧。”朱聿键挥手让大家站起来说道:“此次海盗与尼德兰人联手袭击厦门港得逞,这是本王的重大失误。如果能够尽快将港口的防御体系建立起来,也不至于被对方打到家门口了。”
“王爷过谦了,如今虽然虽然船货都毁了,王爷却给我们全额赔偿,我等已经是感激不尽了。”一名年老的商人显然是较为德高望重的人,他出来回答道。
朱聿键点点头:“各位如果还有什么难处就对本王说,不要太过客气。本王一向是认为商人才是国家的支柱,今后还望诸位多多来浙南和福建的港口贸易,我一定尽力保证各位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来福建也是要大加建设的,如果诸位来此设店本王一例欢迎。不过本王认为单纯贸易不如自己开工厂,那样赚得利润一点不少,风险却小了许多。”
“王爷对我等关怀,草民受宠若惊。”那名老商人带头,其他商人也都纷纷附和。他又说道:“只是我等没有技术,不知道应该开什么工厂更加赚钱。”
“这一点大家无须担心,本王正准备开放一些技术,以供大家选择。这其中有香皂、火柴、四轮马车、单筒望远镜、酿酒、造船六个行业的技术,另外还对外出售纺纱机和织布机以便让大家有能力开设工厂。只不过这些东西都是要专利费的,大家生产还需要缴纳少量的专利费,当然其利润还是足够高的。”朱聿键的这番话引起了在场商人的轰动,这些产业都是唐王府麾下的特有产品,曾经让他获得丰厚的利润,是所有人都眼红的存在。今天朱聿键竟然对大家开放,这如何不让他们眼红。
“王爷,此事可是真的?”几个商人也顾不得礼数了,连忙上前激动的询问。
朱聿键点点头:“本王一言九鼎决不食言,此项新政将在一个月内颁布。到时候还有一些附加的规定,其一就是这些技术不能外流,一旦发现私自外流,其外流者以及使用者都将遭到严重的惩罚,这是专利保护法上写着的。其二就是工厂必须设在本王的封地内,如果设在外地则不许申请专利使用。其三是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凡是在本王封地内开设资本超过万两白银的工厂,其所生产的商品免税三年。”
“王爷睿智。”众人都欢呼了起来,如此的好政策,他们哪里舍得放过机会。
朱聿键又说道:“另外为了补偿各位这次所受到的损失,政府发放给诸位补偿金的时候,还会给予一个凭证,将来如果各位愿意在本王封地内建设工厂,免税延长两年。”
“王爷天恩。”众多商人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说感谢的话了,如果不是怕大逆不道,恐怕他们连万岁万岁万万岁都喊出来了。
安抚了诸多商人之后,朱聿键这才前往了此地最重要的目标连家船民居住地。这些天因为各家多有伤亡,他们全都没有下海捕鱼。幸好政府给予了他们补偿,每日提供充足的饭菜,让他们不会因此而挨饿。
听说八贤王亲自来探访,将这些连家船民惊得手足无措,窦程连忙带着众人上岸,在沙滩上跪迎八贤王的车驾。朱聿键到了地方,却发现地上跪了一大片人,他连忙跳下马车,带着郝玉兰等人迎了上去。
“快请起来,你们这是为何?”朱聿键发现这些跪着的都是连家船民,其中有许多人甚至带着伤,他赶忙上前搀扶。
有了朱聿键的话,他们这才敢起身。等到诸人起来之后,朱聿键看望了所有伤员,对那些阵亡家属说了些宽慰的话。最后朱聿键来到了窦程的身边:“你叫窦程?”
“草民是窦程。”窦程见问到他了,连忙又跪了下去。
“快请起来,听说你是这些连家船民的领袖,带着他们抗击海盗。”朱聿键笑着问道。
“草民感念王爷恩德,让我们能够不受歧视,还让孩子们免费上学。我等以死报恩乃是自愿,只恨海盗人多武器好,我等实在难以抵敌。”窦程每每想到此处都是叹息无比,如果他们有更加厉害的武器,也不会死这么多人了。
朱聿键叹息道:“本王何德何能,让父老们如此抬爱,此次阵亡之人的抚恤金,受伤人员的营养费,以及对人员的安置可曾做好?”
第四百六十章招募疍民()
“已经有所安排,只等这次抚恤金发下之后,就会按部就班的进行。”旁边的知府赵宽连忙回答。
朱聿键满意的点点头:“如此就好,如今沿海如你们这般的连家船民有多少人,你们可知数目?”
窦程虽然是连家船民出身,可是他没上过学,超过十都不会数了,如何知道有多少人。听到朱聿键如此问,他不禁脸显难色,幸好赵宽对此有所调查,连忙道:“回禀王爷,这连家船民在福建、广东、海南岛皆分布极广,以属下的估算应该有百万人之众。”
“这么多?”朱聿键吃了一惊,同时心中却充满了狂喜。华夏海军崛起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过去这样的障碍或许很多,但在象山造船厂逐渐成熟之后,他们所欠缺的唯有水手人数不足而已。
连家船民世代生活在海上,许多人甚至祖辈不履陆地,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最为精良的水手。这些连家船民只需要稍作训练,增加一些远洋经验,必然成为华夏扩展海上势力的最有效后盾。
朱聿键连忙询问道:“你们各地的连家船民可有联系?”
“大家的渔场挨得很近,捕鱼时节也都相同,虽然住的地方不在一个省,实际上总是能碰到的。”窦程点头说道。
“好啊,这次本王可要你帮忙了。”朱聿键哈哈大笑道
“有什么事情王爷只管说,草民必定全力以赴。”窦程连忙表着决心。
朱聿键说道:“今年的渔汛应该不远了吧。”
“差不多了,下个月应该就要出远海了。”窦程点头道。
“好啊,你出海之后可以想其他地方的连家船民宣传一下,就说说我封地内的优惠政策即可。另外你也透露一下,明唐海军大量招收水手,如果有意即可加入。”朱聿键说道。
窦程却是脸显难色:“王爷有所不知,连家船民生活困苦,每一个劳动力都是宝贵的。往往这一家的劳动力如果发生问题,全家都会挨饿的,所以当兵恐怕没人愿意去。”
“怎么会?当兵给的饷银很高。”朱聿键说道。
“饷银?”窦程一愣,大明朝最近十年财政困顿,兵灾连绵不断,饷银拖欠都成了常例,如今当兵都快与吃粮划等号了。如果一个壮劳力去当兵,只能解决在军队中吃饱的问题,他的家人恐怕就要饿死了。如今听朱聿键的意思,当兵的饷银似乎还能养家,他顿时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