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新的福州造船厂,象山造船厂的研制能力反而没有下降多少,这一次的新船就是由他主持建造的。
“孙铨大人昨天又去福州造船厂了,他让我再三向王爷表示歉意。”吴峰边走边说道,这个已经快三十七岁的造船匠经过刻苦的努力学习,如今说话也变得有些文绉绉的了。
朱聿键笑道:“没必要道歉,他在为了新造船厂而来回奔波,够辛苦的了。你在这里坚守也够苦的,可要多注意身体啊。先带我去看看新船吧,说不定你会为此而得到勋章的。”
“或许吧。”吴峰呵呵笑着,引着朱聿键一行人向着船坞走去。这一次看到的船并没有宝船那么巨大,但也足够令人震撼了。虽然跟随而来的几个海军将领只要打眼一看,就知道它是五号战船的放大版,但所有人都知道,船只放大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所有结构的应力都需要重新计算设计,一些本来不重要的部位其强度都需要加强,否则就可能船毁人亡。
年轻造船师们利用学习的物理学原理,设计出各种应力计算公式,让船舶设计的速度提高不少。经过他们的计算,往往新船造出来就能够直接使用,根本不似欧洲那些船匠,要造实验船来慢慢改进。
依靠着先进的计算能力,华夏的船只设计每次能够做出超过三成以上的创新,而且往往没有什么大的错漏,只需要稍作修改就能够大批量建造,设计新船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时间。
反观那些还在纯凭经验造船的欧洲船匠,他们的造船改进需要大量船只在航行中寻找错漏,再一点点进行优化,往往新船比之老船的创新或者是增大体积不能超过半成,否则就可能出现极大的危机。
例如1625年开始建造的战舰“瓦萨”号,就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下令建造的,因为他的好大喜功,命令将战舰排水量直接扩大到1210吨,并安置64门火炮。结果这艘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刚刚驶出港口十分钟就翻倒在海中,成了世界造船史上笑柄。
作为经过精密计算和设计的全新四号战船,终于超越了一千吨排水量,它让华夏在战船上的建造水平第一次与欧洲比肩了。这艘战船拥有两层火炮甲板,每层装有二十门五千吨前膛铸钢炮,甲板上还有十四门三千吨铸钢炮或者臼炮,另外作为华夏军舰的特色,船首还有两门五千吨铸钢炮,使用三桅杆传统硬帆和首尾各四支橹的操纵。
看着这艘庞大的战船,朱聿键露出了一抹微笑,他终于对未来与欧洲海上争锋之中,有了足够的把握。只要这种四号战船大量建造,就不怕欧洲的主力战舰了。
“王爷我们按照您的要求,将船的长宽比进一步加大,现在已经达到了一比五点五,但是根据我们的测算,这已经是极限了。虽然进一步加大还能提高船速,但是船体恐怕难以支撑,一旦进行侧舷齐射很容易震断龙骨。”吴峰提醒道。
“为什么不用钢制龙骨?就像宝船那样?”朱聿键问道。
吴峰摇摇头:“钢制龙骨太重了,会严重拖慢船速。宝船之所以没有问题,是因为使用了蒸汽机的明轮驱动方式,如果不使用蒸汽机,大概只有五节左右。我们测算过了,如果用钢制龙骨而不安装蒸汽机,大概只有七节航速,这还是在顺风的时候。”
“是否可以考虑安装蒸汽机?”朱聿键问道。
“那会占用大量船体,减少三分之一的火炮炮位。同时蒸汽机震动太大,很容易对船体造成损伤。”吴峰解释道。
朱聿键知道现在技术还不成熟,蒸汽机的加工精度太低,造成震动和体型都太大,这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改动,而现在使用螺旋桨的技术也不成熟,要想使用自己看过的电影甲午风云上那种铁甲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储备。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新的建造尝试吗?”朱聿键询问道,他只好先放下了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然有,我们为了增加船只稳定性,给四号战船安装上了舭龙骨,另外我们的水密隔舱已经增加到了三十六个。”吴峰解释着新船所实验得技术。
“非常好,这种战船的适航情况如何?”朱聿键更看重实际能力。
“很优秀,适航性很好,火炮齐射的弹着点也非常集中,我们在顺风的情况下,甚至开出了十三节的高航速。”吴峰说得异常兴奋,仿佛是在介绍自己最得意的孩子。
“非常好,大量建造这种四号战船,看来各舰队的旗舰要换了。”朱聿键当即拍板说道。
“可是我们的船坞都要排满了,如果要大量建造这种四号战船,恐怕需要停掉一些战船的建造。”按照船厂规定的制度,为了维持船厂收支平衡,是需要将一半船坞用于制造民船的,所以吴峰才有此感叹。
朱聿键想想也对,如今民船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欧洲远航船队、亚洲近海贸易,以及开拓团探险用的船只,让象山造船厂的船坞排的满满的。至于军船占用的船坞里,宝船、五号战船和六号战船都需要大量建造,自然不可能再挤出船坞来大量建造四号战船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飞剪式帆船()
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朱聿键说道:“停掉六号战船的建造,从今天开始加紧建造四号战船,未来我要替换所有六号战船。”
“明白。”吴峰点了点头:“王爷请往这边走,还有一款新式的民船需要您看看。”
“民船?”朱聿键感到颇为意外,平时新设计的民船是从来不向他报告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新式民船却要找他。
等到看到新船的时候,朱聿键的眼睛差点瞪了出来,修长的船体绝对有六比一以上的长宽比。高耸的四座桅杆上挂着五道横桅杆,在桅杆与横桅之间,还有一条条帆索,显然是用来悬挂三角帆的。再往前走,那外飘式的船首显露了出来,看着那颇具现代气息的船体,让朱聿键宛如有种穿越般的错觉。
“王爷你看这艘船如何?我们叫它快速号,是采用了西式的造船方式制造的。增援首里城那次的军报之中,船队曾经提到他们将所有物资人员放置到船只后部,从而提升了船速。我们依照这个报告,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最终发现在重心靠后的时候,船首的底部会微微脱离水面,这个时候的速度将会变得非常快,所以我们将这艘新船的船首完全空置,并制造外飘式船首用于压浪。”吴峰介绍着自己最新的得意之作。
“这艘船好漂亮啊。”朱聿键感叹道,他并不知道这种由华夏人自己研制的西式帆船后世也曾经有过,它正是著名的飞剪式帆船。
“当然,它还非常快,您看它的四根主桅杆上,安装了二十面方帆和十五面三角帆。我们已经试航过了,它最高能够达到十七节的速度,哪怕是逆风的速度也不会低于十节,这还是满载货物的情况下。”吴峰说着新船的性能。
“好快啊。”朱聿键感叹道:“是否可以用于作战?”
“不能。”吴峰摇头道:“我说过了,这么大的长宽比经受不住侧舷火力的齐射,因为它的干舷比较低,无法安置甲板火炮。同时我们为了加强结构,在内部增加了许多支架,侧舷也无法承受开炮窗对船板结构强度的破坏”
“好吧,好吧。就算无法用于炮战,传讯和运送重要物资也是不错的。我看海军也要订购二十艘。”朱聿键笑着点头道。
“太好了,非常感谢您王爷。”吴峰笑得脸上都开了花。
“不过这种船禁止对外贸易使用,只能来往于我们自己的殖民地和港口,以防止船只被劫掠后造成技术外泄。”朱聿键说道。
“知道了。”吴峰立刻就同意了。
“你父亲也和孙铨一起去福州造船厂了?”参观完了造船厂,朱聿键随口问道,他今天过来没看到吴城感到有些奇怪。
“我父亲他生病了。”吴峰脸色一变说道。
“什么?”朱聿键被吓了一跳,对于这位德高望重的造船大师,他向来是非常尊重的。每次见面他都会赠送一些香烟等小物件,虽然这不值什么钱,却表达了他的心意。本来这次到造船厂,他想要送给吴城一个欧石楠木的镶银烟斗,这是他从欧洲商人那里买来的稀罕物件,已经保留了很长时间了,没想到对方竟然病了。
“你父亲现在哪里?”朱聿键问道。
“在医学院的病房里,吴院长亲自为他诊治的。”吴峰说道。
朱聿键道:“为什么不早说,现在立刻带我去看看。”
“是。”吴峰感觉自己很委屈,老父亲特意嘱咐他,不要将自己病情麻烦八贤王,他也是照做而已。更何况父亲的病不算重,也没有必要提起。
对于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船匠,朱聿键始终将他当做了好朋友,听闻朋友生病他真得着急了。看着坐在车上的朱聿键那坐立不安的样子,吴峰都颇为感动,他感觉自己当初将父亲强拉到象山港来没有错。
如果没有八贤王他们或许在福建无所事事,整天为了全家人的温饱发愁,始终不会有什么大得起色。哪里会如现在一般,拿着高薪享受着众多船匠的尊敬,还能建造各种各样的新式船只。
八匹马拉着的四轮马车很快驶入了医学研究所的大门,见到八贤王大驾光临,吴有性立刻带着医学研究所的高层迎了出来。
“你们这里是医院,不需要迎来送往这套,病人的病情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散了吧。”朱聿键一挥手让所有人离开,随后他才对吴有性说道:“吴城的病房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好的。”吴有性点点头,带着朱聿键和吴峰等人向着医学研究所住院大楼里走去。
医学研究所的住院大楼是宁波城最早的高层建筑,它建造了足有六层楼,占地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顶部还有华夏传统的飞檐拱顶结构,看上去颇具华夏特色。吴有性在前面带领,众人很快来到了重症监护病房,这里是封地内官员们的专用病房,也是朱聿键为官员设置的特殊福利之一,以奖励他们为封地建设作出的贡献。
进入病房里的时候,朱聿键看到吴城正安静的躺在病床上睡着觉,但是从那脸上不正常的潮红,以及如风箱般的粗重喘息,显示着他是有病之身。朱聿键看了看吴城的病情问道:“吴城的病情究竟如何?”
吴有性说道:“只是老病哮喘而已,今年秋天比较凉,所以复发得比较早而已。只是老爷子已经六十岁了,身体越来越差所以症状比较重。”
朱聿键听得点点头,他知道哮喘这种病症是很难康复的。其实这就是因为长期饥寒交迫造成的病症,尤其是冬季长期寒气入体所造成的,加上这个时代的生活条件困苦,人体的衰老速度快。这个时代一个六十岁的老人,身体机能衰退的速度甚至超过后世八十岁。
“是否有办法调整老人的身体机能,中医在调理身体这方面不是很有办法吗?”朱聿键问道。
“调理身体的药物都非常昂贵,尤其是强身健体的药物都要讲究年份,往往年份越久药力就越强。”吴有性说道。
第五百六十二章五百年人参()
朱聿键道:“我已经说过了,对于所有科技方面的人员,救治不需要计较成本,有什么好药就用什么好药,不需要吝啬。”
“我不是这个意思,王爷应该知道有些药物的年份很重要,这不是钱的问题,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吴有性解释道。
“现在给吴城治病的药物缺少什么?”朱聿键问道。
吴有性叹气道:“我的药方缺少一份主药,至少是三百年以上年份的老山参。如今我们从辽东获取山参难度很大,一般都使用高丽参,可是我们如今收购的高丽参大多数是百年份的,三百年的暂时还找不到,所以这药迟迟无法配成。”
“三百年的老山参?”朱聿键转头问旁边的随身护卫邢红娘:“你立刻派人去找王妃,让他在府库里找一找。我记得去年春节的时候,袁宗第给我带回来一支五百年的高丽参。”
“王爷这实在太贵重了,千万不可啊。”吴峰听闻朱聿键要让邢红娘派人去拿药,连忙跪倒阻止。
“不,吴城老先生的病是最要紧的,立刻去拿来。”朱聿键摆了摆手。
邢红娘本来有些不愿意,可是看到朱聿键如此坚持,只要点点头调人去拿高丽参了。朱聿键如此坚决,让吴有性和吴峰都异常震惊。这可不是那些武侠里的情节,动不动就万年灵芝、千年人参的,那都是里的胡扯。
实际上千年人参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能够达到三百年以上的老山参,已经是无价之宝了,而达到五百年的老参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往往一个专业的采参人工作上数十年,也不一定能看到一支,更别提采到了。
一般按照中医的说法,五百年的老山参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就算是已经濒临死亡的人,只要含上一片就能吊住命而不死,这样的药物几乎堪称神物。朱聿键毫不吝惜的将这种药物拿出来为吴城治病,可见其多么重视人才了,此时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热度,已经不是感动二字所能描述的了。
“王爷,老山参来了。”邢红娘不情愿的将装参的盒子递到朱聿键面前。朱聿键接过来随手就交给了吴有性:“记得必须尽快为吴城配药,让他尽快好起来。剩下的人参就留在医学院,给那些科技人员使用。”
“是,我一定好好保管。”吴有性点头说道。
吴峰对着朱聿键跪了下去磕头道:“多谢王爷活命之恩,吴峰永感于心。”
朱聿键将吴峰扶起来说道:“不需要如此感谢,吴老先生为了造船厂鞠躬尽瘁,才会劳累过度病倒的,我能够帮上忙是应该的无需多谢。”
“哦对了,我此次还为老先生带来了一件礼物,既然现在老先生睡着了,就交给你吧。”朱聿键从怀里拿出一个盒子,正是那精致的镶银欧石楠烟斗,他打开看了看就将盒子递了过去。
“王爷,这”吴峰有些不好意思接过这个珍贵的礼物。
朱聿键直接将盒子塞到他的手里说道:“让老爷子好好休息,千万不要担心厂里的事情,一定要完全养好病。”他说完摆摆手,带着木兰卫离开了。
坐上返回王府的马车,朱聿键发现对面的邢红娘似乎撅着嘴,他不禁失笑道:“你这小丫头怎么回事?那么不高兴,好像谁欠你钱了一样。”
“王爷实在太大方了,那么贵重的药材都往外送,万一王府内有需要急救的人怎么办?那颗人参是袁大人送给你救命的,怎么可以随便送出去。”邢红娘说道。
“你不懂,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科技人才。如果能够救治他们,让他们能健康的为国家多做贡献,这才是让那颗老参发挥了最大的功效。”朱聿键说得颇为语重心长,让邢红娘也不自觉的点了点头,不敢再问下去了。
刚刚回到府中,朱聿键就发现总参谋长茅元仪和副总参谋长兼近卫师师长孙传庭都在这里,同来的还有第一军军长李伦和宪兵队长李仲。四位军中大将一起过来,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赶快走了过去。
见到朱聿键回来,四人立刻迎了上来,茅元仪说道:“王爷北方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情?”朱聿键眉头一皱询问道。
“北海真的打起来了。”茅元仪的语气颇为严肃。
“打起来不是很正常吗?咱们早有预案的,何必如此紧张。”朱聿键走入银安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说道。他感到非常好奇,原本大家已经预料到了,当堡垒发展到北海边上的时候,肯定会与蒙古部落爆发冲突的。
这个被后世称为贝加尔湖的北海面积达到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达到744米,最深点1637米,有三百多条河流注入此地,让这个大湖拥有着全世界两成的淡水储备量。由于湖水异常充沛,加之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造成每年冬季湖水会大量放出潜热,而在夏季优惠吸收热量降低炎热程度,所以此地的温度要比之其他地方高一些。
在冬季普遍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的蒙古草原上,北海附近的最低温度却只有零下十九度,而且此处水草丰沛,冬季有大量干草可以养活牲畜,所以历来是蒙古各部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正是因为北海的重要地位,在唐军的堡垒修筑到此地之后,必然与越冬的蒙古部族发生冲突。早在建立堡垒之处,总参谋部就明确了一点,冲突已经在所难免,而且肯定是在冬季来临之前。因此在北海湖畔修建的四座棱堡都比沿线其他堡垒要大一些,驻军和武器储备也都更多,为了能够确保无恙,朱聿键甚至下令将张鼐调到那里亲自布置防守。
正是因为唐军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并驻扎有一个师的兵力,所以他们并不惧与蒙古人作战,这也是朱聿键对茅元仪面色浓重的疑惑。本来早有准备的一战,何况面容如此严重,难道是蒙古人太多,那里的驻军顶不住了?朱聿键的心中满是狐疑。
第五百六十三章兵力不足()
茅元仪叹气道:“北海的确是打起来了,但是我们的敌人并非蒙古人。”
“什么?难道八旗军打过去了?还是他们带了红衣大炮。”大炮可是现在朱聿键的心病,他第一个反应就是皇太极带着大炮去攻打他的堡垒了。
茅元仪摇摇头说道:“是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威胁,来自西方的哥萨克人骑兵。”
“什么?哥萨克骑兵?”朱聿键瞪大了眼睛,这个最严重的问题终于出现了。朱聿键之所以如此急匆匆的展开北方殖民步伐,就是害怕沙俄的脚步太快,让他吃了大亏。在他的计划之中,最好通过快速推进和铁路线的帮助,将哥萨克人压在鄂毕河以西,这样他的战略态势会轻松得多。没想到哥萨克人的进展如此之快,才1631年对方就推进到了北海附近,这还了得。
朱聿键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屋子里转了两圈问道:“具体情况如何,你仔细的说一说。”
“是。”茅元仪说道:“一个月前,我们在北海最西端安加拉河源头处的安加拉堡发现了一队白人骑兵。因为王爷曾经提醒我们防备哥萨克骑兵,在他们叫门的时候,我们并未理睬,这些人喊了一阵也就离开了。”
“哥萨克人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会毁掉能看见的一切。”朱聿键冷着脸说道。
“王爷说得没错,就在上个月,我们开始收割庄稼的时候,大群哥萨克人突然出现,他们追杀附近收获小麦的农民,并企图掳掠人口。我军始终在加强警戒,发现哥萨克骑兵出现之后,立刻展开队形进行反击,双方在湖畔的平原上交了一次手。”茅元仪说着。
“我们吃亏了吗?”朱聿键急急得问道,他知道哥萨克人绝不好惹。
“没有。”茅元仪摇了摇头:“不过我们的部队只是掩护百姓撤退,在双方交手半小时后就撤回了棱堡内。因为我们有燧发枪的线列阵型,双方又不是大规模开战,所以只伤亡了数百人,其中我们阵亡不超过二十人,对方的阵亡人数应该是我们的十倍。”
“打得好,对于这些强盗,就必须狠狠的回击他们。”朱聿键捏着拳头说道。
“可是那些哥萨克人不会善罢甘休。”孙传庭起身说道:“十几天以前,哥萨克人再次发动进攻,这一次他们集结了数万大军,而且还带来的火炮。当时张鼐率军抵抗,并向我们发来的求援信,只不过信件通过骑兵传递,又从高丽省使用快船,直到今天才抵达。”
“这么说现在北海的战况不明?”朱聿键问道。
“的确如此,而且情况恐怕比我们想得还要严重。”茅元仪说道:“因为哥萨克人不止有一路,在下通古斯河畔修筑的北路堡垒前进堡附近,也发现了哥萨克游骑,我们的骑兵进行了反侦察,发现在下通古斯河与叶塞尼河的三角洲地区,有一个叫做图鲁汉斯克的堡垒,那里是沙俄在二十多年前修建的。”
“这么说我们已经与沙俄完全接壤了?今后我们的作战将变得困难重重。”朱聿键的眼中厉芒一闪。
“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孙传庭说道:“根据我们的骑兵侦察,沙俄的堡垒大部分都在叶塞尼河以西地区,只有图鲁汉斯克在东边,也就是说这条河是天然的分界线,如果我们双方达成意向划分土地,是可以避免战争的。”
“如果我不想避免战争应该如何?我要的是整个亚洲,至少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必须全部掌控在我们手中。”朱聿键踱着步子说道。
“王爷还请三思,现在北方只有一个守备军和三个骑兵师,兵力数量严重不足。我们的铁路修建滞后,难以将物资尽快运送到前线去。更大的问题是我们侧翼还有巨大的威胁,蒙古人和建奴都在虎视眈眈,我们不可轻忽啊。”茅元仪规劝道。
茅元仪这么一说,朱聿键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战略陷阱,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