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露出专业两个字,而再看看白杆兵,似乎就太过业余了。
秦良玉想得没错,唐军从建设开始,就以专业水准为目标。无论是军官培训、士兵训练、武器配备、后勤供应和多兵种分布,都始终在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如今的唐军经过几次改进,已经完成了质的蜕变,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是独树一帜的,按照朱聿键的说法,两百年内不会有超越者。
第七百二十四章独立防御()
对于唐军的专业化,秦良玉是非常佩服的,不过她依然很担心接下来的战事。对方是九万急于回归的满蒙骑兵,所谓归心似箭,如果挡在他们的路上,这些人必然会拼命的。
己方只有顾宁的一个师加两万民夫,另外就是自己的白杆兵和川军,总人数也比对方差了一倍不止,这一战似乎很难胜利。想到这里,秦良玉不禁看了看顾宁,因为在最前线的部队,就是顾宁的那个步兵师。
“顾副将,你认为是否可战?”秦良玉询问道,她想探探对方的口风,如果顾宁有一丝犹豫,她就要考虑让白杆兵接手一部分防务,这样可以减小正面压力。
顾宁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对着秦良玉说道:“秦老将军请放心,满蒙联军不足为虑,就算无法将其全部留下,至少也不会让他们通过的。”
“顾副将的口气似乎太大了些,满蒙骑兵可是精锐之师,并非农民军可比。”秦邦屏见到顾宁似乎有些轻敌,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顾宁微笑着回答道:“在我的眼中,他们都是一样的,同样无法与唐军抗衡。”
见到顾宁如此说,似乎有抬高唐军的意思,不过人家的一个骑兵师似乎刚刚消灭了六万蒙古骑兵,也是有的说了,马祥麟只是低声说了句:“不要大意轻敌得好。”
“少将军的话顾宁记下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要回去部署防御了。满蒙联军马快,估计两个时辰内就会到达。”顾宁起身告辞。
秦良玉点了点头:“快去吧,如果有什么难处就说,老身一定全力帮忙。”
“多谢秦老将军。”顾宁一拱手,转身就离开了大帐。
“这些唐军太过傲气了,连满蒙骑兵也不放在眼里,我看他会吃亏的。”秦民屏颇有些不忿。崇祯二年他们与满清骑兵也交过手,知道对方的厉害,尽管秦民屏对满清骑兵恨之入骨,却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是精锐之师,所以他对顾宁的说法愈加不认同。
秦良玉同样有些担心,她转头对着秦邦屏说道:“二弟,你带上所有白杆兵在后面待命,如果顾副将的防线被突破,你就带人顶上去。”
“遵命,大姐放心,我一定挡住建奴。”秦邦屏拱拱手,转身离开了大帐,但是秦良玉的心却始终提着,这次大战恐怕是她经过的历次战争中,最没有把握的一次了。
顾宁所辖的野战军第十六师也算是身经百战了,当初他以一师之力阻挡高迎祥四十万大军,还俘虏了对方二十多万人因此而成名,自然也不是毫无智谋的泛泛之辈。实际上顾宁反而是田见秀手下最有谋略的将领,否则他也不会放心让顾宁独当一面东进勤王了。
此时的顾宁面色严肃,他虽然在大帐中显得轻松写意,但实际上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忽略战前准备的任何细节,这是专业军人所必须具有的素质,也是唐军上下都遵循的规定。
第十六师各部按照兵种不同,很快在涿州南部的防线上,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这一次他们的作战方式与以往不同,除了在平原上修筑土堆,以作为火炮阵地之外,他们还在步兵的前方和两侧,各修建了三道铁丝网。
铁丝网是唐军最新的设计装备,它并不是由华夏科学院设计的,而是在河南的铁工厂里,由诸多军方冶金技师合作研究出来。上次对农民军的作战,就暴露出当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的时候,很难通过连续的射击阻止对方前进。
为了达到阻止敌军靠近的目的,各工厂技师们想了许多办法,后来有人提议大量使用铁蒺藜。可是也有人提出铁蒺藜只能迟滞对方骑兵冲锋,并不能完全阻止。后来又有人提出让铁蒺藜在空中组成一道墙,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铁丝网就诞生了。
这种武器在出现之后,军方曾经进行过军事演习,结果发现这种铁丝网能够非常有效的阻止敌方进攻。如果对方想要越过铁丝网,除非使用武器将其砍断。然而铁丝网有一定弹性,在劈砍的时候会卸去力道,同时因为铁丝网采用五股铁丝拧绞而成,用刀剑等武器很难短时间内砍断,而在铁丝网后面的火枪兵却不会给敌人太多时间破坏铁丝网,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正是因为经过了演示,顾宁才对这样的武器相当有信心。
在第十六师列队完毕的十几分钟后,远处尘头大起,显然有大量骑兵正在靠近。顾宁立刻下达命令:“全体准备战斗。”很快随着鼓声的响起,所有士兵开始填装弹药,做好射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作为整个队伍的先锋,萨哈廉带着三千骑兵走在全军的最前面,此时他已经能够隐隐看到涿州城的城墙了。已经因为马颊河畔惨败憋了一肚子火的萨哈廉,此时正盘算着应该如何攻入涿州城大肆杀戮劫掠,好好出一出胸中恶气。
忽然两名斥候跑进对着萨哈廉说道:“贝勒爷,前面有明军挡路,看来人数不少。”
“人数不少?”萨哈廉眉头一皱,他现在最不想遭遇的就是明军了。这些人虽然战力不行,鬼主意却是一个比一个狠,稍不留神就会中招,这次大军被淹,他可是被皇太极狠狠骂了一顿。
“全军停止前进,回报圣上等候旨意。”萨哈廉不敢怠慢,立刻命令给皇太极报信。
接到斥候的报信,皇太极也感到很诧异,虽然他知道如今大批勤王军云集京师,光是洪承畴就带了数万人马。可是他知道这些明军畏敌如虎,根本没有多少敢于满蒙骑兵正面为敌,就连洪承畴也只是坚守城池,不让他劫掠而已,如今却有明军列阵与他打野战,他甚至怀疑这些人是不是傻了。
皇太极思索片刻说道:“命令阿巴泰率领一万人发动进攻,试探一下对方的实力再说。”
第七百二十五章无法逾越()
“遵命。”阿巴泰连忙拿上令箭离开皇太极的驾前,率领一万八旗军向着前方奔去。
萨哈廉正有些忐忑不安,见到阿巴泰率领上万骑兵抵达,他顿时有了信心。“情况如何?”阿巴泰上前询问道。
“七叔,前面的那些人有些古怪,他们的军服似乎与那支骑兵部队相同,而且他们居然以步兵挡住涿州城大半城墙,似乎要与我们在野外决战。”萨哈廉介绍道。
“什么?与那支骑兵的军服相同?”阿巴泰闻言眼睛眯了起来,以掩饰他内心的惊骇。如果对面这支步兵,也有那支骑兵队的战斗力,今天恐怕就要吃大亏了。
尽管阿巴泰认为,步兵在野外作战中,对八旗军的骑兵威胁不大,但是在看到对方人数似乎与己方相当之后,他还是决定暂时不要进攻,而是向皇太极回报。听说是与那支骑兵队差不多的步兵,皇太极也吓了一跳,他连忙率领大军前来查看,同时让四万蒙古骑兵也跟了过来。
看着对面隐藏在三层铁丝网后面严阵以待的军队,皇太极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对方严整的军容绝不是能装出来的,可以说这样一支军队绝对是精锐之师,甚至比起八旗军也毫不逊色。
当然皇太极也不认为步兵在野外会对骑兵造成太大威胁,他决定派兵试一试。“阿巴泰,你率领一万八旗军和一万蒙古骑兵出击,看看对方的实力如何。”皇太极并不是不想只让蒙古人当炮灰,只不过这次出征蒙古骑兵损失过重,如果他一味的只让蒙古人出击,会造成各部落的怨念,对满清离心离德,所以他必须做出一个公平的姿态,也派出一万自己人出征。
很快属于镶红旗的一万名八旗军骑兵与一万蒙古骑兵,在全军正面集结成进攻队形。随着阿巴泰的一声令下,全军以四个攻击箭头向着唐军第十六师的阵地冲去,所有骑兵排着紧密的队形,拼命催动起马速,希望能够尽快接近对方。
师属重炮营的24门五千斤佛郎机首先开始发射,炮弹如雨点般落入冲锋队伍中,带起一蓬蓬的血花,完整的骑兵阵型中间出现了许多空洞。然而这样的炮火压制他们已经非常熟悉,尽管炮火比官军平日的水平要高出不少,他们还是能够忍受的。
师属重炮营的射程并未引起皇太极的注意,因为其火力虽然相当猛烈,但射程却比红衣大炮要短许多,甚至只与满清自己铸造的新炮相当。然而很快皇太极就发现了不对,因为在部队进入三里的距离之内以后,对方的火力更加密集了。
原来在四里的距离上,五千斤佛郎机开始了发射,而在三里距离内,已经到了团属炮兵连所用的三千斤佛郎机射程内,因此分属于三个团的炮兵连也加入到了炮击行列中。
27门三千斤佛郎机的加入,让阿巴泰手下骑兵的损失又提高了许多,但他们依然冒着炮弹的轰击,拼命的加快马速。距离唐军还有一里多路的时候,各营炮兵排的共90门一千斤佛郎机也加入到了炮击行列,让阿巴泰也险些被炸死。
从四里外开始的火力无缝对接,让对方在冲锋途中始终处于炮击的范围之内,这大大削弱了骑兵的优势。然而皇太极并不知道,这还是缩减版的火力覆盖,除了河南第六军之外,其他各军的火炮射程更远,基本上从八里外,他们就要遭受炮击了。
两万骑兵在这一路的炮火洗礼下,已经有三千多人扔在了路上,然而双方的距离拉近,让他们再次看到了希望。只要能够冲入对方军中,就能避开火炮的袭击,就能用马刀解决这些唐军步兵,这大概是所有骑兵心中所想了,然而新的阻碍却让他们几乎绝望了。
冲在最前面的几名骑兵,看到前面纤细的铁丝网,还以为能够利用马速一冲而过。没想到当战马撞上铁丝网的时候,却被弹了回来。战马嘶鸣一声被撞退了好几步,骑在马上人却因为巨大的惯性飞了出去,落在了两层铁丝网之间。
后面的骑兵没有反应过来,接连撞上了前面的马,结果好几百人摔倒在地上,直到六七排人倒在铁丝网前,后面的人才止住了战马前冲。然而这些倒在铁丝网前的人还算命好,有战马挡住他们暂时没有性命之忧,而冲在最前面被扔进铁丝网中间的十几个人就倒霉了。
见到对方就进入射程,第一排唐军首先开始了射击。密集的铅弹射出,将刚刚爬起来的十几个八旗军士兵统统打成了筛子。密集的弹雨同样在覆盖铁丝网外面的骑兵,只不过有大量战马阻挡,他们的伤亡要小上许多。
见到战马无法通过,立刻有人上前用马刀狠狠的砍向铁丝网,然而情况与演习的时候一样,砍断是根本不可能的。几个自认为马术极好的悍勇骑士操纵着战马,企图越过去,结果战马嘶鸣一声,直接落在了铁丝网上,被扎了个肠穿肚烂。有两个人侥幸越过了第一道铁丝网,然而面对着第二道铁丝网却没有足够距离给他们助跑加速了,结果连人带马被火枪攒射而死。
满蒙骑兵已经被挡在了铁丝网外,火枪的射击与火炮的覆盖却是一刻不停。每停留在这里一秒钟,都会造成巨大的伤亡,面前却是无论如何也冲不过去的铁丝网。如果骑兵们踩在马背上,可以跳入铁丝网内,但失去了战马他们也就没有了战斗力,更何况前面还有另外两道铁丝网。
在铁丝网前转了两圈,无奈之下的满蒙联军只好撤退,然而他们撤退的路上,再次遭到了唐军无缝对接火力的覆盖,结果当两万骑兵返回出发阵地的时候,已经不足一半了。
看到唐军铁丝网与火炮的威力,无论满蒙联军还是秦良玉一方都是大为惊诧,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原来仗还能这么打。如果满蒙联军无法找到破解铁丝网的办法,那么从今以后唐军步兵对满蒙骑兵的野战,将演变成一边倒的屠杀。
第七百二十六章迟来的援军()
对于铁丝网的威力秦良玉看明白了,皇太极也同样非常清楚。他紧皱着眉头,看着阵地前大量残缺不全的尸体,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全身浴血的阿巴泰来到皇太极面前跪倒:“启禀皇上,阿巴泰无能没有打败敌人。”
“这不是你的错。”皇太极摆摆手道:“这样的武器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我军布置的,你打败了也在情理之中。”
“皇上,请让我率军出击。”这个时候随队的阿敏突然走了出来。自从几年前失势以后,他始终表现得极为老实,甚至堪称任劳任怨,但皇太极对他始终不放心,哪怕来大明劫掠也把他和莽古尔泰带在身边。
如今满清帝国已经建立,阿敏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他希望能够消除皇太极的仇恨,让自己平平安安的过完下半辈子。现在挺身而出,阿敏就是希望能够做出一个表率,证明自己依旧忠于自己的民族。
皇太极看了一眼出列的阿敏摇头道:“不用了,这次我们是无法突破过去的。”
“皇上,现在该怎么办?”阿济格急切的问道。
皇太极看了看远处的铁丝网叹气道:“我们绕路回去,不与这些人作战。”
“什么?”众人皆失声惊呼,这等同于认输示弱的方式,在八旗中间是非常可耻的事情。如今皇太极仅仅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就像着逃跑,这会让所有贝子贝勒一起蒙羞的。
心情莽撞的豪格听得热血上涌,他大踏步走出班列说道:“皇阿玛,让我上吧,还要给我一万骑兵,定要打开冲锋的通路。”
“胡闹,退下去。”皇太极呵斥道:“你有这个能力吗?就算你不怕死,难道让上万的满族壮士跟着你去送死?”
皇太极扭动着肥胖的身体站起来,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贝子贝勒们说道:“逃跑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将来能找到破解的办法,这个颜面总要找回来的。退却好过在这里与对方死磕,让无数将士白白死去。我们的人口不多,禁不起这样的死伤。”
“谨遵皇上圣旨。”众人听得心中服气,今天逃跑将来召回场子即可,总好过将不多的兵力白白填进去,那样会让满清有灭族的危险。
既然大家都达成了一致,全军开始准备撤离。对面的顾宁用望远镜看着满蒙联军的动静,心中颇为疑惑,对方竟然没有发动连续进攻,这情形似乎有些诡异。恰在这个时候秦良玉策马而来,见到顾宁她跳下来笑道:“顾副将果然名不虚传,轻松就击败了建奴的骑兵,实乃开国以来未有之奇迹,实在难能可贵啊。”
“秦老将军过奖了,田总兵经常夸赞老将军一生杀敌无数未尝败绩,这才是真正的名将风范。”顾宁连忙回礼。
秦良玉却摇头道:“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今后还要看你们年轻人的本事,我老了,不中用了。”
随后她看了看不远处的铁丝网问道:“这是何物?看似简单竟然能够挡住建奴骑兵。”
顾宁回答道:“这是我们的新武器叫做铁丝网,它可以将对方挡住无法靠近,在野战中还是很有用的。”
“可否给老身一些,在军中使用?”秦良玉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都感到有些脸红。向友军讨要武器,这似乎有些不地道,但毕竟如此神器对她吸引力太大了,她愿意尝试一下。如果能够运用得好,说不定还能凭借此物,一举扭转对满清的军事优势。
顾宁犹豫了一下说道:“铁丝网只能阻止对方靠近,并不能杀敌。真正作战还是要靠军中各口径的火炮与火枪配合,放能如刚才般杀伤敌人。秦老将军部下白杆兵用得都是近战兵器,铁丝网用处并不算大。”
秦良玉闻言一愣,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好武器并非适合自己,铁丝网似乎对白杆兵也并无帮助,她这才闭口不再讨要了。就在这个时候,三团长肖夏军突然跑过来高声喊道:“师长,敌军动了。”
“什么?立即准备战斗”顾宁吃了一惊,他还以为对方要再次进攻了,连忙命令全军戒备。
肖夏军却摇头道:“师长不是的,他们好像要撤退。”
顾宁和秦良玉连忙向着远处张望,看情况果然有些不对,大队的满蒙联军非但不再组织进攻队形,反而在收拾东西,有些人甚至开始焚烧尸体,显然是打算烧成骨灰带走。
秦良玉看得眉头一皱:“皇太极不亏是人中之龙,竟然如此拿得起放得下,真是不好对付啊。”
“我们是否追击?”肖夏军看了看顾宁,对着秦良玉问道。
秦良玉摇了摇头:“我们不能追击,建奴兵多我们兵少,如果追击恐遭暗算。更何况对方败而不乱,是主动撤退的,而我们失去了铁丝网的保护,很容易出现危险。”众人都知道秦良玉的分析很冷静,他们也只好绝了追击的想法。
满蒙联军的身影刚刚消失在天际线上,后方却是尘头大起。众人闻报大惊失色,还以为满蒙联军派出了一支军队绕到后面偷袭,秦良玉连忙率领三千白杆兵迎了上去,为了避免过大伤亡,顾宁也临时抽调两个营跟了过去。
对方渐渐靠近,这让众将都松了口气,这支刚刚抵达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少,但全都是步兵,根本不可能是满蒙联军的部队。果然顾宁用望远镜看了看,发现对面的军队身穿明军军服,打着各色明军旗帜,而在正中树立着两根旄旆大旗,一个上面写着斗大的明字,另外一个则是略小的卢字。
这种旗帜唐军是不用的,不过在秦良玉军中却是看过的。那个写着明字的大旗说明对方是明军,另外那个卢字大旗应该是主帅的姓氏,就如秦良玉军中也有秦字大旗一样,只不过顾宁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大明官军那个武将姓卢。
“祥麟,去问问究竟是何方友军。”秦良玉让自己的儿子上前询问,马祥麟答应着纵马向着对方冲去。
第七百二十七章崇祯的纠结()
片刻功夫,马祥麟回来了,跟着他的还有数十骑。等到这些人来到秦良玉身边,为首一人下马拱手道:“原来是秦老将军在此,末学后辈卢象升这厢有礼了。”
顾宁听得恍然大悟,难怪没听说过武将之中有姓卢的,原来根本就是以文官统兵的卢象升。卢象升显然对秦良玉非常尊敬,他的官职更高却以后辈的身份来想见,可谓给足了秦良玉面子。
秦良玉也是吃了一惊,她连忙下马道:“卢大人折杀老生了,不知道卢大人所来何事?”
卢象升叹气道:“我是听说建奴北返经过此地,打算过来拦截的,没想到秦老将军已经到了,实在让晚辈惭愧。”卢象升诉说起最近的经历来,也让众人不胜唏嘘。原来卢象升起兵最早,虽然路途稍远却是与洪承畴几乎同时抵达京师的。因为起兵仓促准备不足,卢象升所部的军粮消耗殆尽,只能前往京师寻求粮草。
在抵达京城之后,他那颇为精锐的天雄军却被洪承畴看中了。洪承畴朝中有关系,非要说什么统一指挥,结果崇祯皇帝将卢象升归于洪承畴的管辖之下了。卢象升本来与洪承畴平级,都是领兵部尚书衔的,结果这样一来反倒被对方统辖了。
对于这些权利虚名,卢象升并不在意,只不过他是一力主战的,认为京师兵马已经超过三十万,足以与建奴决战。洪承畴却是习惯于小心谨慎,执意不听卢象升的意思,命令各勤王军凭城死守,利用京城附近各个城池,将兵力分散部署层层防御,而卢象升的天雄军被安排在了最外侧的房山一带驻守。
房山固然属于前线,而且是满蒙联军返回草原的要道之一,但是皇太极率领大军一路向南攻入山东,让他们这些守军无用武之地。卢象升焦急万分却又无法可想,只能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查探满蒙联军的消息,结果得知对方打算北返。
听说满蒙联军正在向涿州进发,打算途经山西返回草原,卢象升就再也坐不住了。这次他是违反将令,擅自出击前来打算与满蒙联军决一死战的。
“洪承畴此人太不识好歹,畏缩不前如何作战?”秦良玉听得心中有气。
卢象升摇头道:“这也不能全怪他,我军与建奴在野外作战太过吃亏,这也是事实。”
“吃亏吗?”秦良玉闻言却笑了起来:“我给你介绍一位少年英雄吧,他刚在野外打败了建奴。”说话间秦良玉一转身对顾宁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上前说话。
“在野外打败建奴?”卢象升大吃一惊,他不敢想象谁能有这样的魄力,此次皇太极率领满蒙联军入寇,可是有着十五万大军。
顾宁从后面转了出来,对着卢象升拱手笑道:“卢大人别来无恙,顾宁给您见礼了。”
“你们认识?”秦良玉好奇的看着两人。
卢象升哈哈大笑道:“我当秦老将军说得是谁,原来顾宁啊。我们同在河南,天雄军可是受到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