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亲兵都总兵身边最精锐的队伍,平日里拿着高出普通士兵五倍的军饷,武器装备也是第一流的,如今突然发起进攻,让蒙古人顿时措手不及。呯呯的三眼铳发射声传来,不少亲兵都携带了这种马上作战的利器,此时对着敌人发射立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最前面的几十个蒙古骑兵被命中后纷纷落马,吴三桂趁着对方短暂的混乱,挥舞起大刀直接冲了上去。刀光起处血溅三尺,忘记了恐惧的吴三桂,又显示出了当年孤胆闯敌阵的雄姿,他的刀法精熟力大无穷,挡在前面的蒙古人根本没有一合之将。

    在吴三桂的带领下,亲兵们也是奋勇杀敌,打得蒙古人连连后退,在这股骑兵的后方,立刻出现了一片真空地带。见到机不可失,步兵们也改变阵型,尾随在骑兵后面往外冲,希望能够突出重围。

    “出了什么问题?”在这个方向坚守的正是萨哈廉,本来他带着自己的五千八旗军于外围来回游弋,用强弓对着组成阵型的明军步兵乱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眼看着将对方围在核心,旦夕可以剿灭,这个时候冲锋的蒙古骑兵中间却出现了混乱。他抬头看去,发现一柄雪亮的大刀,正在蒙古骑兵之中飞舞,所到之处衣甲皆平,竟然无人能当。

    满人向来自负勇力,见到居然有明军大将如此厉害,顿时起了攀比之心。萨哈廉立刻催动马匹,挥动着自己的大刀也冲了上去。

第九百六十七章拼死突围() 
两刀相交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吴三桂刀势立止,萨哈廉的冲击也被完全挡住,双方的战马都被巨力反震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两人都是急速前冲之中,借用惯性挥动大刀,这力道可不是普通兵刃互磕能比的,两人这一下硬碰硬均感臂膀发麻。

    吴三桂正是逃命的时候,如何敢停下来,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强忍住手臂的酸麻,再次挥动起大刀砍向萨哈廉的脖颈。萨哈廉也被对方的大力吓了一跳,他本来以为能够一招制敌,结果却被缠住了。见到这员明将如此厉害,他也抖擞起精神,施展浑身解数与吴三桂斗在一起。

    两人都是第一流的勇将,打在一起没有上百个回合分不出胜负,但是他们因为交战而停了下来,可就苦了后面跟随的明军。突围全凭以快打慢,要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冲出包围圈。此时吴三桂被萨哈廉阻住,明军不得动弹,只能原地抵抗着逐渐包围上来的敌军。

    这个时候原地防守,与送死没有区别,不管是吴三桂身边的骑兵们,还是那些结阵对敌的步兵,都不可能长时间抵挡住对方的冲击,眼看着情况越来越危险。躲在吴三桂后面的王朴见到情况越来越危急,而吴三桂却与萨哈廉僵持住了,短时间难以分出胜负,他心中顿时有了定计。

    现在明军是否能够突围,全凭吴三桂的战力,他被缠住就等于所有人都没有生路。此时的王朴也顾不得吴三桂的脸面了,他咬咬牙从马袋中将自己的三眼铳拿了出来。

    明军大将之中很少有人喜欢火器,他们更多的是愿意打熬力气,练习一种长兵器对敌,这样在冲锋的时候最为方便。王朴是个草包,他当上这个总兵都是花钱托关系上来的,为了保命又不用犯险,他自然更多研习的是火器。

    王朴使用的这柄三眼铳,就是他让匠人特别打造而成的,其采用了从八贤王封地内买来的精钢,耗费了两个月才打造而成,做工十分精良。因为采用了封地买来的优质钢材,枪匠得以把三眼铳的枪管加长了半尺,同时将火门改为唐军使用的燧发装置,造成这柄火枪的有效射程超过六十米,而且其精度较高又便于发射。

    在开战之前,王朴已经将弹药全都装好了,此时冲不出去,他就想到了这个家伙。亲兵们都在外围抵挡越来越多的满蒙骑兵,被保护在中间的王朴有了活动的余地,他催动战马很快来到了吴三桂的身后,用三眼铳瞄准了对面的萨哈廉。

    吴三桂正集中精神与萨哈廉对打,不敢稍有疏忽,他完全没有感觉到王朴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后。萨哈廉与吴三桂对打也是聚精会神,但他毕竟是面对着吴三桂,当他发现一柄三眼铳的枪口从吴三桂肩头伸过来对准了他,当即大吃了一惊。

    “你耍赖。”萨哈廉这句话尚未说完,只听轰的一声枪响,吴三桂只感觉自己耳根一热,身边顿时喷出大股浓烟,而身前的萨哈廉胸口处暴起大团血花,身子一歪险些摔下马去。

    萨哈廉穿了两层棉甲,本来应该对火器有很好的抵挡作用,但王朴的三眼铳乃是特制,穿透力更加强悍,而且双方距离不足三米,这样的距离上什么铠甲也挡不住铅弹。

    萨哈廉受了重伤,自知难以抵挡,他忍着胸口的剧痛催马就走,堪堪避过了吴三桂必杀的一刀。萨哈廉的后撤,造成了八旗军的慌乱,吴三桂见到有机可乘,奋起余勇向着包围的八旗军冲了过去。

    王朴见到吴三桂摆脱了萨哈廉心中大喜,也跟着冲了出去。就在这个时候,两翼的八旗军却围了上来。原来随着宁远兵全体突围,处于另外两路围堵的八旗军失去了目标,岳托和济尔哈朗当即率军过来支援,结果恰好看到了萨哈廉的重伤。

    岳托见到自己的三弟被对方以卑鄙手段重伤,当即凶性大发,挥舞着长枪就冲了上去。然而吴三桂的马快,更兼战场上双方兵士众多,岳托一时间也难以靠近。

    吴三桂咬着牙带着王朴终于杀出重围,他不敢再去看身后还跟着多少人,只能拼命的催动战马,向着宁远城的方向奔去。在他们的后面,从两翼增援上来的八旗军已经再次封闭了突破口,更多的宁远兵步骑队伍被截在了包围圈中。失去了吴三桂这个主将,他们已经无力冲出,最终在损失五千多人后,所有人举手投降。

    吴三桂和王朴如丧家之犬,一路疾奔回宁远城,等到了地方他们才发现,跟上来的亲兵连五十人都不足,这就是两镇共三万明军剩下的所有人了。吴三桂心中哀叹,自己费尽心血训练出来的精兵,一战竟然丢了个一干二净。

    此时宁远城中虽然还有不少粮食,但守军却仅有三千人而已。凭借这么少的人,根本就守不住这里,他一咬牙命令放火烧毁粮草物资,随后带着王朴一起,率领三千守军逃向了山海关。

    比起吴三桂和王朴的仅以身免,此时洪承畴的情况更加危急,现在别说为祖大寿解围,他们自己都难以保证安全了。皇太极始终没有发动进攻,让多疑的洪承畴坐立不安,他只能亲自部署防御,希望能够让清军知难而退。

    洪承畴哪里知道,他正在丧失最后的逃走机会,皇太极不攻打他不是因为要放过他,而是因为满蒙八旗都已经被派出去打埋伏了,剩下的兵力不足五万,其中还有四万是战力孱弱的华军,根本无法对城市发起进攻。

    直到天至傍晚,两路埋伏的军队才撤了回来,等看到大队的满蒙八旗返回营寨,洪承畴才知道自己错过了最后的逃生机会,他在城头上忍不住唉声叹气却又毫无办法。机会错过就是错过了,如今对方大军已经返回,如果他再出城撤走,立刻就会遭到歼灭了。无奈的洪承畴只能放弃了逃走的打算,一门心思的布置城防了。

第九百六十八章萨哈廉之死() 
“萨哈廉伤势如何了?”皇太极皱着眉头问道。消灭数万明军的喜悦,被萨哈廉的重伤完全冲淡了,损失这样一员大将让他感到非常心疼。

    岳托摇摇头道:“军医说三弟的伤势太重,恐怕挺不过今晚了。”

    听到岳托所说,皇太极也是长叹一声,作为大贝勒代善的第三子,萨哈廉始终对他忠心耿耿,在历次战斗中都表现的英勇果敢。如今皇太极身体越来越差,他也自知时日无多想要托付后事。只是如今皇太极的妃子们只给他生了五个儿子,其中次子洛格和三子博落会都早已夭亡,身边只有十七岁的豪格、九岁的叶布舒和八岁的硕塞。

    以皇太极的想法,是让五子硕塞做新的皇帝,但豪格已经成年,手里掌握了不小的兵权,他自然不可能答应。在这种情况下,岳托和萨哈廉这些忠臣,就成了他最为依仗的人。可是如今萨哈廉却要先他而去,这如何不让皇太极长吁短叹。

    大营中也被悲凉的气氛弥漫着,所有人都知道骁勇善战的多罗郡王萨哈廉遭人暗算,已经不久于人事了。尽管军医们依然在忙活着,为萨哈廉缝合伤口敷上最好的金创药,但大家都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这只是尽人事而已。

    到了下半夜,坚持了许久的萨哈廉终于断气了,大帐中顿时一片哭声。听说萨哈廉已经去世,皇太极悲从心中起,他张口吐出两大口鲜血,悲伤得老泪纵横。

    岳托看到皇太极真情流露,心中也是颇为感动,但现在萨哈廉已死,总不能让皇帝也病倒了。他忍住心中悲痛上前劝慰道:“皇上请宽心,我三弟虽然身死,但也看到了我大清已经如日中天,相信他九泉之下也该明目了。”

    皇太极半天才缓过气来,他摇摇头道:“萨哈廉一生征战,为了我大清江山劳苦多年,到头来没享到福就此去世,实在令人痛心。我命追封萨哈廉为和硕颖亲王,派三百护军送回沈阳安葬。同时传令下去,明人以卑鄙手段杀害和硕颖亲王,凡我大清子弟当奋勇当先,杀死松山城内凶手。城破之日三天不封刀,为和硕颖亲王报仇。”

    “多谢皇上抬爱。”岳托感觉诚惶诚恐,这不光是因为三弟去世后被追封为亲王,更是因为皇太极让护军将萨哈廉的尸首送回沈阳。这个护军营就是当初的巴牙喇,这可是皇太极身边最亲近的护卫,让这些人护送那是极尽的荣宠啊,岳托心中更是泛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第二天的太阳尚未升起,八旗军中已经开始整队了。不管是满八旗还是蒙八旗,都以甲喇为单位,排成了整整齐齐的阵势。看着城头上防御的明军,皇太极冷冷一笑当即挥手道:“命令,全体攻城。”

    “遵命。”众将纷纷施礼,随后各自上马前去掌握自己的部队了。很快十余万满蒙八旗对松山城发起了进攻,随着呜呜的牛角号声此起彼伏,一队队的士兵呼喊着杀向城墙。

    满八旗的骑兵们冲在最前面,他们以弓箭压制着城头的明军,让他们抬不起头来。蒙古军则有五万多人放弃了战马改为步兵,他们扛着数百架云梯,从四面八方冲向了松山城的城墙。

    “开炮。”洪承畴不敢藏拙,一上来就动用了随军而来的五十门大将军炮,随着炮声隆隆响起,松山城攻防战开始了。

    双方刚一接战,洪承畴就大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些满蒙士兵完全是不要命的架势,竟然丝毫不顾及明军各种守城武器的攻击,一个劲的往城中冲。明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丝毫不敢怠慢,个个抖擞起精神,用手中的擂石滚木和各种守城工具,死死挡住发起冲击的满蒙士兵。

    一方是被屠城激励起了士气,另一方则是在绝境中爆发出决死的勇气,双方的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松山城的城头变成了血肉磨盘,双方都不惜代价的拼命厮杀,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伤亡数字在直线上升。

    祖大寿也听到了隐隐的炮声,他立刻到城头查看,竟然发觉围城的八旗军少了许多。“那边在**。”祖大寿指着远处说道。

    旁边的何可纲看了半天点头道:“似乎是松山城的方向,看来洪大帅已经与皇太极打起来了。”

    “这么说城下八旗军人数变少,应该是都派到松山前线去了。”祖大寿眼前一亮。

    “没错,看来我们应该立刻出城,配合洪大帅将皇太极杀个片甲不留。”何可纲兴奋得说道。

    祖大寿摇了摇头:“洪大帅有十多万兵马,至少能坚持数个月。我们不如先看两天,等到建奴疲敝了,再一举冲出必然能够达到奇效。”

    “也好。”何可纲点头表示同意。

    两人谋划着如何与洪承畴里应外合,将皇太极的军队彻底消灭,浑然不知道所谓洪承畴的十多万大军,早已经十去其九了。如今的洪承畴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松山城中拼死抵抗,希望能拖延一下敌军进攻的速度了。

    城头的守军在用手边能拿到的任何武器,拼命的攻击着往上冲的蒙古士兵。那些炮兵以最快的速度发射火炮,根本不去考虑炮管是否已经过热。大战刚刚开始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有两门火炮因为过热而炸膛了,然而这样的危险却挡不住士兵们拼命的装填炮弹。

    守城的士兵越来越少,洪承畴的心也在往下沉,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如此的失策,结果将大好的形势变得如此狼狈。此次大战明军败局已定,他身为督师,就算能够侥幸或者回到大明,恐怕也只能落得个午门斩首了。

    一想到杨镐、袁应泰、袁崇焕、熊廷弼等前任督师的下场,他不禁全身发冷。洪承畴越琢磨越觉得自己这次是死定了,想到崇祯皇帝的刻薄寡恩,他的心中不禁有些迷茫。

第九百六十九章陷害吴三桂() 
不同于洪承畴的迷茫,马科、白广恩和唐通三人都知道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三人不敢怠慢,整天都坚守在城头上,与士兵们一起奋勇杀敌。有这三位总兵的带领,士兵们也是战意高昂,拼死抵挡着蒙古士兵的疯狂冲击。

    松山城的大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结束,明军毕竟有近两万人,他们死守城池杀得满蒙八旗尸横遍野。见到战局一时无法突破,皇太极只好命令慢慢攻打,留下岳托和豪格攻城,济尔哈朗继续围困锦州,病体沉重的皇太极则返回了沈阳休养。

    松山被围,明军主力大部分被歼灭的消息传回京城,立刻引起了满城震动。崇祯气得咬牙切齿,将刚刚担任兵部尚书一年的陈奇瑜直接免职回乡,同时要求杨嗣昌暂时停止对李闯的进攻,抽调兵力援救松山。

    崇祯接到情报的同时,朱聿键也接到了,他们凭借着已经建好的海底电报线,能够将情报从大沽寨直接传递到宁波府,所以唐军的消息传递比朝廷邸报要快上两个月。

    “洪承畴这个白痴,连保护粮道都不懂,简直是个庸才。”朱聿键看完情报气得大骂。本来自从数月前上官芸清生了一个女儿之后,朱聿键的心情一直不错,最近有空闲的时候就与几个孩子玩在一起。今天突然得到这个噩耗,一切好心情都化为乌有了。

    旁边的茅元仪劝慰道:“王爷何必动气,此时也不能怪洪承畴。这个人我有些了解,他是很有些才气的,据说他开始也是步步为营,慢慢向前推进,所以足足走了四个多月。只是皇上催得太紧,洪承畴才不得不轻兵冒进,结果中了皇太极的诡计。只是可惜了十三万明军精锐啊,九边精兵一战而丧,恐怕长城沿线要守不住了。”

    “无论如何,败了就是败了,洪承畴这一败,朝廷不管是对付满清还是对付流贼,恐怕都要力不从心了。”朱聿键咬牙切齿的看着那份请报上的内容说道。

    朱聿键恶狠狠的说道:“这些总兵简直是白痴,皇太极敢断他们的粮道,自然会安排伏兵,他们就傻傻的撞过去,结果现在弄成如此模样。吴三桂和王朴还有脸逃回山海关,他们应该直接自刎以谢天下。”

    说到这里,朱聿键就是一愣,吴三桂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的就属他最有名,后来当了平西王又起兵反叛,最终被清军杀尽全族的也是他。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大华奸,他是断然不会放过的。不光不会放过,朱聿键还打算提前弄死他,让他无法如历史上一般投降清军,或许能免去清军入关之祸。

    “如何能够借此事,置吴三桂于死地。”朱聿键突兀的一句问话,让旁边的茅元仪和孙传庭都是一愣,他们从未听到朱聿键提起过这个名字,难道他们有什么过节?

    可是回想一下也不太可能,朱聿键去北京就那么两次,其他时间不是在南阳府,就算在封地内,而吴三桂常年镇守辽东,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交集才对。

    看到两人眼神古怪,朱聿键解释道:“此人贪婪功名美色,久后必然成为我大明心腹之患。这次他私自退兵,我们不如借此除去他。”

    孙传庭道:“此种事务非我等所长,我看王爷不如去问问宋总理,他应该有些办法。”虽然是文官,但茅元仪和孙传庭更倾向于正统的军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很在行,但这种阴人的事情就不行了。

    朱聿键只要点点头道:“好吧,我去找宋献策问问。”

    宋献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奋笔疾书,自从孙承宗去世之后,他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总理,这让他的工作越来越忙。虽然每个司都能各负其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许多事情不是各司司长能够决定的,更何况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这个总理进行协调才能完成,所以这段时间宋献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看来应该建立个秘书处,给你减轻一下工作压力。”朱聿键的声音突然响起,让宋献策颇为意外。他抬起头来,看着满面笑容走进来的朱聿键,赶快起身施礼:“主公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来看看康年兄的工作情况,没想到你却这么忙。我看找些有经验的能吏帮你整理文件辅助决策,应该能让你轻松一些。”朱聿键说道。

    宋献策摇头道:“主公对臣下关怀备至,宋献策感恩戴德,只是有些工作必须我亲自动手,无法假手于人。更何况在下早已抱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法,也断然不会偷懒。”

    “这可不是偷懒,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工作嘛。再说他们只是辅助你工作,决策还是由你来的,你又何必让自己太过劳累。”朱聿键摇头道。

    “如此就多谢主公了。”宋献策感动得差点抹眼泪,但旋即他忽然想到朱聿键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来关心他的工作情况,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才会来的,他当即问道:“主公此来肯定有什么事情吧。”

    朱聿键点了点头:“的确有件事情。”他将吴三桂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问道:“如果我打算除掉这个人,应当怎么做?”

    “除掉吴三桂?”宋献策皱了皱眉说道:“为了这样一个小人物实在不值得,我们又何必去管朝廷的事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可不能小看那些小人物啊,更何况此人我甚为了解,将来必成朝中大患,甚至会危及我们。”朱聿键提醒道。

    宋献策背着手在屋子里转了两圈说道:“此事也好办。”

    “哦?康年兄有办法了?”按着宋献策在那里转圈子,朱聿键有些心急,现在听说他有办法,自然是特别关注。

    宋献策笑道:“我看王爷不妨上一道奏折,声称吴三桂乃是国家栋梁,希望皇上从轻发落。”

第九百七十章反效果的奏折() 
“这又是何必?我让你把他贬斥了,不是救他。”朱聿键翻了翻白眼,显然认为宋献策没有理解他的意思。

    宋献策笑道:“难道主公忘了当年袁督师的事情?”

    “这”朱聿键闻言一愣,袁崇焕的事情他自然记得,当初自己苦劝崇祯不要听信谗言,而且是在将魏忠贤绳之以法看似真相大白的情况下,袁督师依然被推到菜市斩首。如果不是自己提前安排,将袁崇焕救了下来,他早就死了好几年。

    “你的意思是”朱聿键后半句话没有说,不过看着宋献策点头微笑的摸样,他已经明白了其中含义。只是随即朱聿键又皱起了眉头问道:“我对皇上忠心耿耿,处处维护他的地位,为什么他会如此针对我?”

    宋献策摇头道:“功高震主啊,王爷你太过优秀,让皇上感觉到了危机。更何况你是皇室血脉,如果将他拉下皇位阻力会小上许多。”

    朱聿键闻言一愣,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当皇帝,可是崇祯却屡次针对他,这让他感觉到非常冤枉。可就算是功高震主,朱聿键现在也难以回头,毕竟他现在有了这么大的一片家业,手下跟随着数十万民族精英,这样的责任不是他说放就能放下的。如今看来,朱聿键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低调不令崇祯记恨的情况下,为华夏民族保留更多的元气了。

    “好吧,此事就照此执行。”朱聿键感觉自己有些意兴阑珊,就连对付后世的大华奸吴三桂也提不起劲来了。

    看到朱聿键的神色变化,宋献策隐隐猜到了其中问题,他突然开口问道:“王爷,如今对欧洲四国的大战已经结束,我们也当旧事重提吧。”

    “什么旧事?”朱聿键颇为惊讶的问道。

    宋献策微微一笑:“关于王朝更替定鼎中原的事情。”

    这句话让朱聿键猛然想了起来,新年的时候诸多官员劝进,让他推翻崇祯的统治自己当皇帝,结果自己以尚在与欧洲四国开战,无法兼顾的名义给挡了回去。

    如今五国条约已经签订,他就没有什么借口可用了。朱聿键心中是不愿意搞内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