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幻想着美好的未来,温体仁所乘坐的轿子沿着水泥路面绕过城墙,很快进入了新城的街道。这里的街道极为宽敞,足以让十六辆四轮马车并行,此时道路上也有许多车辆。赶着大车回家的农民,他们是早上入城卖菜的,如今已经到了回家吃饭的时间。形色匆匆骑着自行车的工人同样是下班回家,此外还有许多骑着驴马或驾着四轮马车的人在道路上交通往来,轿子却是相当少。
作为以前富人出门相当普遍的工具,轿子的成本很高。这不光是轿子本身的价值,豢养轿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在四轮马车出现之后,大家都转向了方便好用成本又低的马车,也就是温体仁这样的致仕官员,为了保持为官时的气派,才会用速度慢耗费又高的轿子。
因为是乘坐轿子而来,温体仁的速度很慢,直到酉时才到了宋献策位于宁波新城的府邸之中。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宋献策的府中早已点起电灯,照得院子里灯火通明。
宋献策的府邸只有三进,不过除了第一进的平房之外,后面都变成了带有华夏传统飞檐结构的三层小楼,那些砖混结构外贴瓷砖的楼宇,看上去相当气派堂皇。不过小楼属于内宅,宋献策宴客是位于第一进院子的正堂,此时身材矮小的他正站在正堂门口,看着温体仁乘坐的轿子进入大门。
轿子停在了第一进院落的中间,温体仁穿着一身苏绣的银色袍服,迈步走出了轿子。“温首辅能来寒舍,实在令宋某面上有光。”宋献策上前笑呵呵的说着。
温体仁如今已经卸任,不再担任首辅的职务,他在平民百姓面前或许能以前任首辅自居,在这位权倾封地的宋献策面前,他却是不敢造次。宋献策如此热情的迎接,让温体仁本来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他也赶快客气:“宋总理说哪里话,如今温体仁乃一介平民,如何当得起您亲自迎接。”
“应该的,应该的,还请温首辅入堂上座。”宋献策相当客气的将温体仁让进屋内,他一口一个首辅,说得温体仁警惕性放松了许多。
两人坐定之后,精美的菜肴如流水般端上桌来,一连上了二十多个菜才罢手,随后又是用银壶装满的绍兴花雕被送到了桌上。宋献策指着菜肴笑道:“这些菜肴可是我从杭州一品居请来的大厨,专门为温首辅做了一桌家乡菜,希望能对大人的口味。”
“宋总理实在太客气了,温体仁不敢受用啊。”温体仁呵呵笑着,却斜瞥了旁边的位置一眼。按照华夏的礼节,那个位置才是整个桌子最尊贵客人所应该坐的位置,不知道为什么宋献策却没有将他让过去,这让温体仁感到有些奇怪。
“是否还有客人没到?”温体仁试着问了一句。
宋献策却笑着点头道:“是啊,不过应该快要到了,还请温首辅稍等片刻。”
“不妨,不妨。”温体仁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暗自嘀咕,究竟是何等身份尊贵的客人,敢在封地文臣第一的宋献策宴请下迟迟不来,而且还要留出最好的位置。
“温首辅已经到了吗?本王来晚了。”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让温体仁不禁全身打了个哆嗦。他用转过头去,用不可思议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来人,心中已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时全都涌上了心头。
第一千零三章古怪的雷声()
“八贤王殿下,您的身体好了?”温体仁看着眼前面色红润谈笑风生的朱聿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心中已经万分警惕了起来,如果王爷没事,他纠集各家进攻宁波的事情,就成了飞蛾扑火,那是绝无成功希望的。
想到那些已经集结起来的各家家丁,将会死在唐军的围剿之下,温体仁就感到不寒而战。不过他心中也有一丝侥幸,通过部分投靠的下层官员,他们牢牢掌握着近卫师的动向,只要这些唐军精锐出动,那些致仕官员和大家族都会得到消息,相信这些人就不会发动了,这也避免了危险。
有了这样的想法,温体仁才松了口气,只要不暴露自己的意图,今后还可以再找机会,不需要拘泥于一时。
此时朱聿键已经坐到了最尊贵的客位上,看着满桌的菜肴赞叹道:“康年兄这里的菜不错啊,我的王府大厨都做不出来。”
朱聿键这句话将温体仁吓了一跳,如果在朝中皇上对那个朝臣说这么一句,那个大臣肯定是要倒霉了。家中菜肴如果比皇上的御膳精美,岂不是欺君罔上,这个大臣如果不自己请辞,恐怕很快就要被罢官了。
然而温体仁看向宋献策的时候,对方的脸上却没有一点惊慌神色,他反而笑着打趣道:“如果主公喜欢可以天天来吃,宋某的俸禄这点钱还是有的。”
“什么?”这句话是温体仁在心里喊的,他感觉宋献策简直是在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竟然敢打趣八贤王,简直是作死的节奏。
“没问题,到时候我将一家大小都带过来,看看你的俸禄够不够。”朱聿键却是丝毫不以为意的取笑了一句,这才转头说道:“温首辅此次来宁波府,却是有些奇怪啊。”
“啊,中秋节嘛,宁波府城毕竟更加热闹些,我也打算带着家小来此过个节,顺便在城里游览一番。”温体仁干笑着解释,这些托词他早就想好了,说起来颇为顺溜。
“难得温首辅有如此雅兴,只是今年许多人到宁波府来却不是过节那么简单。”朱聿键对着温体仁诡秘一笑,看得他心跳都漏了半拍。
“王爷说笑了,毕竟宁波府繁华,来此过节的人还是不少的。”温体仁假装听不懂。
“算是吧,如果是来过节,繁荣宁波府商业的,本王自然大大欢迎。如果有人图谋不轨啊,我麾下唐军也不会手软。”朱聿键似乎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他招招手让一名随来的木兰卫将一个盒子递了过来。
朱聿键将盒子放到温体仁身前笑道:“温首辅离开京城日久,相比很少能吃到京城的提浆月饼了吧。明日就是中秋节,本王特地带来了一盒糕点送给温首辅,这里面有提浆月饼,还有虎眼窝丝糖、豌豆黄和桂花糕,都是京城才有的,本王也是请了一位京中糕点师傅才能吃到。”
“多谢王爷赏赐。”温体仁吓得颤巍巍的就想下跪,却被朱聿键拦住了。
“温首辅何必如此,你以前也是皇上的重臣,本王自当礼待。”朱聿键笑着将盒子推到对方身边说道:“当然只要是安分守己,愿意遵从我封地内法律的,我都很欢迎。”朱聿键每次都会提起安分守己之类的问题,让温体仁总是感觉到有些别扭,心中更是惴惴不安。
赴宴的人都已经落座,自然就可以开席了,有侍女给三人倒上烫好的酒,朱聿键举杯道:“恰逢中秋佳节,本王就先干为敬了。”
“王爷客气了。”温体仁感觉受宠若惊,连忙杯中酒一饮而尽。三人坐在桌前,喝着酒吃着菜,聊着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朱聿键有时也会询问一下京城的风土人情,以及官员们之间趣事,温体仁也都一一作答。
温体仁端着酒杯,看似悠闲的端着酒杯,笑眯眯的与朱聿键闲聊,但他心中却是焦急万分。万一那些人不明情况,骤然发动对宁波府的进攻,情况恐怕会非常糟糕。幸好他已经嘱咐了下去,自己不回去家中护卫不会发动攻击,这让他安心不少。
两壶酒很快就见了底,朱聿键挥手命人再烫两壶酒来,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隆隆的雷声。
“居然打雷了?”温体仁心中有些疑惑,他来得路上明明看到晴空万里,怎么才过了一个时辰就开始下雨了,而且还是夏季多见的雷雨。
“民间俗语称,二八月打雷遍地跑贼,这打雷可不是好兆头啊。”温体仁没话找话得说了一句。
“哦?”朱聿键听得来了兴趣问道:“还有这种说法?”
旁边的宋献策笑道:“这是民间俗语,也算是百姓们对天气的一种总结。大概就是说二月和八月如果出现雷雨,今年的风雨就不会太好。风不调雨不顺粮食自然减产,百姓们饥饿难耐只能去当贼了。”
“原来如此,不过这雷也有可能是天罚,转打那些偷鸡摸狗的贼。”朱聿键笑着又喝了一口酒。
温体仁本来就是没话找话,朱聿键却是句句暗含深意,他不知道对方用意如何,只能笑着敷衍了事。
雷声似乎一直在远方,而且密度远大于平日里的下雨的雷声,隐隐有连成片的感觉。温体仁感到有些不妥,却又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他只能佯作不知,继续与朱聿键和宋献策喝着酒,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
这一顿饭整整吃了近两个时辰,直到鼓打二更温体仁才起身告辞道:“草民已经不胜酒力,这就告辞了,还请王爷和宋总理见谅。”
“温首辅慢走,还有一件东西尚未看到,无需太过匆忙。”朱聿键看了看旁边刚刚走过来的邢红娘,对方微微一颔首,他就知道事情已经办妥了。
朱聿键一挥手道:“来人啊,将人犯带上来。”
温体仁吃了一惊,不知道朱聿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第一千零四章栽赃嫁祸()
一长串的犯人被绳子拴在一起,在大群士兵的押解下走入了院子,很快就跪满了一地。温体仁仔细看去,原来这些都是当日在他寿宴上,合谋进攻宁波府的人。温体仁仔细数了数,竟然是一个不少全数在此了。
原来刚才隐隐的巨响并非雷声,只不过是唐军将这些集结在山谷中,准备夜间发动进攻的叛军团团包围,用火炮射击时的声音。因为战场距离府城太远,所以听起来犹如雷声一般,只是更加密集罢了。
那些致仕官员和大族族长纠集起来的人数不少,足有两万多人,武器虽然五花八门至少做到了人手一件,还有少量的火器可用。只不过这些人缺乏正规训练,注定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数量更多的正规军包围上来,架起大炮一顿乱轰,看起人多势众的叛军立刻就举手投降了。
夜枭的人早已掌握了这些人的全部动向,那些领头的人很快被按图索骥的抓了出来,就算想隐藏都不可能。这群昔日作威作福的家伙,如今成了阶下囚,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直勾勾发呆。叛乱的结局会如何,他们的心里非常清楚,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生还的奢望。
“温首辅看看,这里面可有熟人?”朱聿键笑眯眯的问道。
“王爷见笑了,我怎么会与这些叛乱者相识。”温体仁脸上的笑容颇为尴尬,却依然在辩解。
“哦?难道温首辅能掐会算,才看了一眼就知道他们是叛乱者?”朱聿键故作惊讶的说道。
温体仁闻言险些没抽自己一个大耳光,人家还未介绍,自己却说出他们是叛乱者,简直就是不打自招。他连忙掩饰道:“我只是猜测而已,向来如此多的人犯被押解,应该是叛乱者吧。”
“温首辅猜得真是准啊,不愧是皇上曾经钦点的首辅。”宋献策上前笑着说道:“只是据我所知这些人日前都曾到温首辅府上,为你庆贺六十大寿的,怎么会不认识?”
“这宾客如此之多,我怎么会一一认识。”温体仁笑着说道。
“哦?温首辅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过有个人你肯定是认识的。”宋献策招招手,一身戎装的吴之番大步走了进来,他身后几个骑兵押解这个清瘦的青年男子,很快来到了众人面前。
那名青年男子抬起头来,温体仁顿时惊呼出声:“袁崧,你怎么在这里?”
“原来温首辅认识袁家四公子啊,想来自然也知道他是在何地被捕的。”朱聿键笑着问道。
温体仁只感觉血气上涌,脑海中一片空白,他努力稳定着情绪保持着微笑说道:“袁四公子与我有旧,这次到我府上走访也是正常,不知他犯了何罪,让王爷震怒?”
“持械聚众,意图不轨算不算?”宋献策问道。
“我也算是一任首辅,家大业大护卫多一些也是正常,这算不得意图不轨。”温体仁已经逐渐恢复了平静,为了自己的生死他必须周旋到底。
“那么进攻唐军也不算是意图不轨?”宋献策问道。
“我没有,没有进攻唐军。”袁崧吓得大惊失色,连连辩解道。
“你率领大量持械人员,意图进攻宁波工厂区总是真的吧,那里驻守的可都是唐军,你去那里就是意图不轨,就是进攻唐军。”宋献策厉声道。
“我还没到地方。”袁崧一句话说出却是脸色大变,他知道自己被宋献策绕进去了。
温体仁闻言故作愤怒状,指着袁崧骂道:“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我好心让你在府中居住,你竟然带人去进攻王爷的工厂,简直是大逆不道。”他现在已经决定弃车保帅了,哪怕将袁崧断送在这里,也要将自己的嫌疑撇清。
“温大人,我是”袁崧知道自己不地道,提前进攻宁波厂区以获取更多财物,但此事毕竟是与温体仁商议过的,否则他也无法调动那么多温体仁府上的家丁护卫。
温体仁哪里会让他多说话,他立刻断喝道:“住嘴,你自己犯了错,难道还要拉上别人垫背不成?”
他连忙回头拱手道:“王爷明鉴,我身在此地饮宴,如何可能指使他人进攻王爷的工厂。必然是这个袁崧假传我的命令,蒙蔽府中护卫跟随他的。此人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草民恳请将其就地正法。”
“温体仁你好狠的心啊,竟然想要杀人灭口。”袁崧听到温体仁的话,就知道对方打算丢车保帅了,他当即气得怒急攻心喊出声来。
“你还想血口喷人。”温体仁哪里容得他再说,当即喝问道。
“温首辅稍安勿躁,本王也相信你不会出此下策。”朱聿键笑着说道。
温体仁赶快施礼:“王爷明鉴,草民忠心大明,自然不会做出此等事情来。”
“不会做出这等事来自然是真,忠心大明就未必了。”朱聿键点头道:“毕竟温首辅还想当温皇帝嘛,抢劫这等小事如何会做。”
“王爷这是何意?”温体仁被吓得浑身打个冷战,听出其中似乎并非什么好话。
朱聿键继续说道:“温首辅家中藏着龙袍龙冠,总不会是用来欣赏的吧。”
“什么?”温体仁双腿一软当即跪在了地上:“王爷明鉴,草民实无此物。”
看到温体仁吓得体似筛糠,朱聿键有些不忍心,有心为他开脱一二。宋献策看出了朱聿键的想法,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坏事,他赶快上前说道:“温首辅这就不对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难道要我拿过来让诸位欣赏欣赏?”
“好啊,大胆的温体仁。你鼓动我们起兵杀死八贤王,原来不是为了朝廷着想,而是打算自己当皇帝,我们都被你当枪使了。”致仕知府郑永跳着脚喊道,经他这么一说跪在下面的那些大族族长和致仕官员纷纷起身喝骂,指责温体仁利用他们。
第一千零五章杀伐果断()
这群人反应如此最激烈,倒不是他们如梦方醒,感觉被温体仁利用而愤怒。主要是他们希望借此将责任推到温体仁身上,这样自己就成了受蒙蔽的忠臣,罪责也可以减轻一些。看到众人纷纷指责,温体仁脸色煞白满身冷汗,他知道自己算是彻底完了。袁崧也醒悟了过来,同样起身喝骂,指责温体仁利用了他。
看着几十个人群魔乱舞,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朱聿键感到颇为好笑,自认为对温体仁有所亏欠的心也渐渐淡了。他转头对着宋献策说道:“康年兄,此时你最有经验了,该当如何处理我就不参与了。”
“主公放心,属下必然办得妥妥当当。”宋献策不禁满头黑线,朱聿键的话明显是打趣他,所谓很有经验自然是指他当初在朝鲜清理光海君**的事情。那次可谓是利用栽赃嫁祸的手段,将整个朝鲜的精英阶层一网打尽,造成朝鲜迅速被同化。如今那里已经成为封地在北方各省最重要的坚实后盾,朝鲜人都以华夏人自居,原本的李氏朝鲜也变成了如今的高丽省。
宋献策很明白,朱聿键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封地是华夏重新恢复强大繁荣的基石,是万万不能乱的。所以这次行动不发则已,一旦发动必须彻底清除隐患,绝不能留下任何后患。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摄入各家各户,崇祯九年的中秋节正式来到了,喜气洋洋的宁波府百姓们走上街头,打算再去购买些晚上过节时所用的水果和糕点,结果他们却发现昔日道路上巡视的警察不见了。代替巡逻警察的,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唐军巡逻队,他们军容严整脸上还带着风霜,有些还是骑兵巡逻队,一看就是从外埠新进调入的军队。
宁波府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所有百姓都有些好奇,他们互相打听着却是完全没有头绪。时至中午政府终于传出了消息,为了保护百姓们的安全,今年宁波府中秋节由唐军负责城市安保工作,希望百姓们不要因此出现恐慌。
这样的文告在百姓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动荡,大家纷纷在猜测宁波府城突然出现军管,是不是要出什么乱子了,有的人甚至猜测八贤王已经去世,这是政务院和唐军内部可能要有权力洗牌了。
各种猜测都有,但对大局却没有什么妨碍,毕竟从外地抽调的两个师配合着近卫师一起,将浙南五府全部置于军管之下,第七守备军也在福建省实行了同样的军管。
消息传到应天府,南京六部的东林党人们感觉到有些不妙,似乎有某种不好的苗头出现了。果然新的爆炸性消息很快透露了出来,封地政务院发出正式公告,声称挫败了一起未遂的反朝廷暴动事件。主使人温体仁、袁崧两人已经供认,他们打算偷袭宁波八贤王府,以八贤王为质控制唐军,行改朝换代之举。
目前叛军已经被剿灭,大小头领二十余人被俘,温体仁家中搜出龙袍龙冠等违禁之物,另有私刻玉玺六方,皇家违禁仪仗若干,证据确凿不容抵赖。温体仁等一干人犯将在五日内于法场斩首示众,另八贤王法外施仁,不再行株连九族之事,但各家必须抄没家产,直系亲属全部为奴,发配美洲冰雪省苦寒之地。
另外封地政务院正式向南京六部发出通告,叛逆袁崧之九族在逃,希望当地官员予以缉拿,并按照大明律处罚。这个通告一出,南京六部的东林党人顿时乱了手脚,这可是谋逆大罪,尽管他们知道这肯定是栽赃嫁祸,但如此重罪他们也不敢包庇。毕竟此罪一旦在崇祯面前坐实,他们这些置之不理的官员都要被当做同案犯诛九族的。
无奈之下南京六部官员们只好先将袁若思罢官看押起来,同时纷纷上表奏折,声称此时乃是八贤王栽赃嫁祸,希望皇上从轻发落。这些官员也不想想,如今没有了驿站,他们的奏折要想发送到北京去,需要靠骑兵在官道上慢慢跑,至少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行。朱聿键的奏折却是以宋献策代笔的形式,直接依靠飞剪船送到了大沽寨再入境,连十天都用不了,此外为了证明其真实性,从温体仁府上“抄没”的各种违禁之物也都带了过去作为罪证。
皇帝如何判罚那是他的事情,但在封地内出现的叛乱,八贤王是有权力临机决断的。唐军很快配合特警部队,在各地行动了起来,那些致仕官员和地方大族家中的护卫都已经在宁波城外被消灭了,他们哪里还有反抗之力。唐军包围这些家宅之后,直接入内抓人清点财富,然后全部封存交给宪兵和法警处置,这项工作犹如流水线一般,仅仅半个月就全部做完了。
所有人直接在最高法院进行审判,那些致仕官员和各族族长都是当场被抓,现实不容她们抵赖,结果直接被判处死刑,其族中所有参与的人全部被杀,家产抄没家人流放。与这些人联通的一些底层官员,同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连带着一批经过侦察的贪官污吏也全都遭了殃。
致仕官员和那些大家族个个人丁兴旺,财产也是不少,经过这次抄家以后,朱聿键就弄到了超过八千万银元的收入,土地商铺更是不计其数。
此次大清查其规模是封地建立以来所未有的,光是被判处死刑的人就超过七百人,流放者更是高达五万多,而这些判决都是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其他部门不得参与其中,所有抄没钱财也被另设项目,被全部投入到公费医疗和教育方面。
这一次的行动不但将封地内的不安定因素全部清空,还让百姓们再次看到了法律的威严。即使以叛乱的罪名执法,王府也不稍加干涉,一切都在百姓们的监督下,以法律程序和法律条文来进行判决,没有丝毫徇私枉法,就连抄没财产都另设账户用于公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其账目清楚令人无法反驳。
第一千零六章抢先告状()
其实这次大动作之后,朱聿键还发现了一个意外之喜。本来是和平获得封地,虽然浙南五府的地主大族数量不多,但在福建这样的地方势力却比比皆是。这次将那些大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