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大明朝廷归谁,那不是曹化淳要担心的事情,反正他只是个太监,跟那个主子都一样,对于朱聿键的要求他还是很想答应的,毕竟能在新主子面前立功,也足以作为晋身之资了。
“这是自然,老奴这就替先帝重新默写出圣旨用印。”曹化淳连连点头,只是他想了想又说道:“只是圣旨需要苏绣金龙的黄绫丝绢,书写必须使用徽墨,否则很容易露出马脚。”
“这个没有问题,我可以尽快弄一批来。”以张志峰在北方的能量,弄些圣旨还是没有问题的。旋即张志峰又凑近了朱聿键低声说道:“老师,为什么不搞得大一些,反正也是写份遗诏,就写先皇传位给你岂不省事?”
“这你就不懂了,遗诏也要写得令人信服嘛。我与正统皇室血缘如此之远,又有两位皇子健在,先皇怎么可能将江山传给我?以恢复大明为名,掌管江南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切不可贪得无厌啊。”
“老师思虑周密,是我想错了。”张志峰这才恍然,凡事不能太过贪心,否则很容易连眼前的利益也丧失了。很显然朱聿键的头脑更加清醒,看问题也更加透彻,他就要差上许多了。
“你说得也没错,我们必须要有一位皇帝,这样才能汇聚各方诸侯,共同征讨清军。”朱聿键说道:“只是这个位置在初期并不好做,尤其是清军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个位置可是吃力不讨好,甚至要背黑锅的。我们不如隐在一旁,先做好充分准备再直接翻盘。”
“不错,不错。”张志峰点着头,两人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屋子就这么大,曹化淳还是源源本本的听清了。听到朱聿键所图非小,曹化淳全身打个激灵,他反而兴奋了起来。这是个不甘寂寞的王爷,只要能够全心全意为他卖命,说不定还能恢复以前的荣华富贵。
张志峰的能量绝对不小,仅仅半天时间他就弄来了十四张空白的圣旨。曹化淳在朱聿键的监督下,一板一眼的写好圣旨,随后用了大印交给朱聿键。
朱聿键看了看圣旨对曹化淳笑道:“曹公公与我今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希望你能够守口如瓶,我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多谢王爷,老奴定然守口如瓶,为王爷分忧。”曹化淳欢天喜地的拜谢而去。
朱聿键将那些圣旨递给旁边的吴子峰说道:“立刻派飞剪船返回你宁波,将这些圣旨交到宁波府的宋献策总理或者茅元仪总参谋长手上。”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冰释前嫌()
“遵命。”吴子峰知道事情紧急,当即拿着东西去了,朱聿键转身对着郝玉兰说道:“我们现在去山海关。”
“好,我这就去命人备船。”郝玉兰答应着,在大沽寨停了一天之后,为了防止情况有变,朱聿键还是决定立刻北上山海关,收编那里的关宁军。朱聿键所带船只不少,为了保险起见还带上了一个步兵营作为保障,这次去山海关正好派上用场。
在通报了情况给刘体纯之后,船队转而向北,朝着老龙头的方向驶去。距离港口十几海里外,朱聿键的舰队汇合了一艘二号福船,福船上的几个人下了小艇,很快来到了福州号铁甲舰上。
“属下参见王爷。”来人见到朱聿键连忙施礼道。
朱聿键笑着将他扶了起来:“元素兄不必每次都这么客气,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哪里来得那么多礼节。”
来人正是化名袁自如,如今担任远东军区司令的袁崇焕。他起身笑道:“如今皇上驾崩,王爷有望荣登大宝,还是有些威仪得好。”
“荣登大宝的事情还很复杂,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我今天请元素兄过来,是想让你恢复本名的。”朱聿键笑道。
“也好,今日我就以袁崇焕之名,试着招揽一下关宁军吧。”袁崇焕何等心思,自然知道朱聿键所指的是什么。
“关宁军乃是大明精锐,如今腹背受敌已无生路,就此消亡实在可惜。”朱聿键笑道:“如果这支精锐能够加入唐军,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我看这样如何?以祖大寿为帅,我给他一个第四骑兵军的编制。”
“多谢王爷抬爱,袁某感激不尽,我定然不负所托。”袁崇焕闻言大喜,这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精锐,虽然历尽艰辛实力大损,但还是有相当根基的。如果能够加入唐军之中,也免去了就此消亡的命运。
战船渐渐靠近了老龙头,驻守的哨兵立刻敲响了警钟,大量关宁军迅速登城做好了战斗准备。如今清军已经攻入关内,山海关一线腹背受敌,也由不得他们不警惕,驻守在宁海城中的副将马科也在第一时间登上澄海楼,用望远镜查看海面上的情况。
数艘大型战舰的到来,让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尤其是中间那艘体量巨大全身铁甲的战舰,就算不懂海军的他也是一见生畏。很快马科就松了口气,因为在那艘巨大的战舰桅杆顶端,高高飘扬着一面红底青龙旗。
“是唐军的舰队,立刻迎接。”上次唐军千里增援,虽然马科身在定海城没有见到,但双方还是结下了善缘。如今关宁军腹背受敌,已经是穷途末路,见到唐军抵达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唐军舰队很快靠上了定海城的码头,马科亲自过来迎接,他本以为又是刘体纯亲自到来,自己这个副将当然必须亲自迎接。与此同时他还派骑兵飞马前往山海关城请叶永刚、祖大寿等一干将领过来迎接,毕竟现在形势危急,关宁军生死悬于一线,他们总要放低一些姿态。
当一身八蟒袍的朱聿键走下舷梯,来到马科面前的时候,他已经吓得张口结舌了。“山海关副将马科参见王爷。”马科终于清醒了过来,连忙跪了下去,众多士兵见状也纷纷跪倒口呼千岁。
“马科将军快起来,你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守山海关不离分毫,实乃国之典范。”朱聿键上前亲手将马科扶了起来。听到王爷的夸赞,马科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平易近人的王爷。
“参见王爷。”叶永刚、祖大寿、何可纲三人刚刚抵达,他们本来也以为是刘体纯来了,结果发现朱聿键站在那里,他们也是赶快跪倒磕头。
“三位快请起来。”朱聿键连忙将他们都扶了起来。
崇祯二年前往浙南的时候,朱聿键从大沽寨登船是见过叶永刚的,此时又见到了他,犹如见到老朋友般走了过去笑道:“叶总兵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末将惶恐,劳王爷挂念。”叶永刚更是感动,想不到朱聿键还记得当年那个驻守大沽口炮台的小千户。
朱聿键哈哈笑道:“我们也算是旧相识了,何必如此客气。今天能见到的熟人还真是多啊,祖总兵我们也是多年不见了。”
“有劳王爷挂念,只是祖大寿越过越是不济,如今已经被贬为副将了。”祖大寿脸上一红,也连忙过来请安。
朱聿键拍了拍祖大寿的肩膀说道:“当初我嘱咐你若有困难,就去找朝鲜军帮忙,你却一次也没有去过。我心知你是不满我当年的承诺,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机会说明,今天我特地过来向你解释。”
“祖大寿何德何能,怎劳王爷解释,何况上次刘将军到此已经说明,末将不敢怨恨王爷。”祖大寿听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当年的事情其中有些曲折,这几年迫于形势始终无法言明。如今皇上驾崩,社稷将倾,我们已无勾心斗角之余地,大家需同心协力再复我华夏江山,不能因为误会造成配合失当,反而便宜了建奴。”朱聿键转身挥挥手道:“元素兄,还不过来见见老兄弟?”
“遵命。”从朱聿键身后转出一个身材瘦小的军官,站在了祖大寿等人的身前。祖大寿、何可纲两人是袁崇焕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见到袁督师归来真是又惊又喜,两人赶快跪倒给袁崇焕见礼。
“你们不需行如此大礼,这些年真是苦了你们了。其实我一直在朝鲜坐镇,距离你们并不远,却苦于无法泄露身份不能与你们联系。”袁崇焕拉起两人说道。众人听到袁崇焕的话都是心头一震,他们终于知道这几年鱼腩般的朝鲜军队为何如此雄起,甚至占据了北方大片领土了,原来根本就是袁崇焕指挥的。
想到那支强大的朝鲜军队是自己的友军,众人皆精神振奋,看来今后安全有保障了。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收编关宁军()
祖大寿不禁感叹道:“想当年我们兄弟叱咤辽东,敢与建奴骑兵正面对冲,只可惜如今关宁军人才凋零,满桂不知身在何方,赵率教更是早已身死。”
“祖兄这就错了,如今满桂和赵率教都在唐军麾下担任骑兵军的军长,与沙俄打了多次大仗,也算战功卓著了。”朱聿键哈哈笑道。
“果真?”何可纲与赵率教关系最好,当年听说赵率教身死他着实伤心了很久,如今听说对方还活着,顿时喜极而泣。
“诸位兄弟不必伤心,今后若能加入唐军之中,你我并肩作战,建奴定可平灭。”袁崇焕拉住几个好友哈哈笑道。
祖大寿听得脸色发红:“自从袁督师走后,关宁军屡战屡败,如今只剩下了三万多人,恐怕有污唐军百战百胜之名啊。”
朱聿键当即正色道:“话不能这么说,关宁军镇守辽东多年,在朝廷粮饷具缺的情况下,让建奴无法越雷池一步,实乃军人之楷模。本王闻听诸位历次血战也是肃然起敬,你们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所有大明百姓尊重。”
朱聿键的这番话,让祖大寿等人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众将顿时跪倒在地,口称愿意加入唐军为八贤王效力,驱逐建奴恢复华夏江山。
将祖大寿等人一一扶起来,朱聿键笑着说道:“今后你们还是归袁大人指挥,暂时编入远东军区好了。祖大寿,我任命你为唐军第四骑兵军的军长,何可纲、马科担任师长,首先以关宁军现有兵力搭起架子,我再给你补充兵员和武器。”
“这”几人对视了一眼,祖大寿上前拱手道:“王爷,我等三人都是副将,如今的山海关总兵是叶永刚大人,我看以他担任军长最为合适,我们全都担当师长即可。”
“这样啊,我本想让叶永刚去总后勤司任职,既然你们如此推举,就照此为准吧。”从彼此言谈之中朱聿键也看出来了,叶永刚应该没有太好的能力,不过他却能成为各方势力都认可的人。
尤其是祖大寿与马科似乎分属不同势力,如果硬要让祖大寿担任军长,双方容易出现摩擦,不如让叶永刚当这个润滑剂。当然朱聿键从祖大寿主动请辞,也看出他有主动避让矛盾,一心加入唐军好好干的意思。这是个好现象,相信未来有了叶永刚从中协调,这样的矛盾会慢慢化解的。
“多谢王爷。”众人连忙拜服。
朱聿键笑道:“今后你们还是归袁大人统领,彼此之间都是老相识了,也容易沟通,至于下一步北方要做什么,还需要袁大人自己定夺。”
这句话将叶永刚等人吓了一跳,他们没想到袁崇焕这个军区司令权限如此之大,竟然可以自己定夺作战方案。实际上大的战略走向还是以总参谋部命令为准,基本上由总参谋部提出时间节点和作战范围,具体操作和时间掌控都由军区司令来做,这样可以更加灵活的掌握战场情况,避免越级指挥的嫌疑。
见到朱聿键又给远东军区添了如此劲旅,袁崇焕笑道:“多谢王爷抬爱,至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我认为第四骑兵军的任务就是严守山海关一线,尤其是要面对关内清军可能的进攻。我会立刻调动兵力,开始对辽东建奴势力进行清剿,这样我们就可以联通前方和后方,凭长城面对建奴可攻可守啊。”
“元素兄这个提议很好,其实总参谋部也是如此想的。明日我就要返回宁波了,北方战事还要多多依靠元素兄。”朱聿键道。
“袁某份内之事。”袁崇焕笑着回答。
“啊,对了。我回去之后就要称监国,执掌对满清作战,第一件事情我就会为元素兄平反,让你能够重新用回本名。”朱聿键顺便提了提自己的计划,袁崇焕闻言大喜拜谢。
关宁军已经被收归唐军序列,皇太极对此却一无所知,刚刚坐上金銮宝殿的他,正对着众臣微笑。“诸位看这崇祯小儿的龙庭,咱们也能坐上了,可见天意在我不可撼动。”
“恭喜皇上成此伟业,今后华夏将改朝换代称为大清了。”已经担任吏部尚书的范文程连忙在那里拍马屁。
皇太极点点头道:“没错,今后我们的国号就是大清了。只是我们仅仅占据了顺天府和北直隶的一隅之地,要想掌控这锦绣河山尚需时日。明军在全国各地还有数十万大军,我们也要小心在意才成。至于下一步的谋划,兵部尚书有何见解?”
“臣以为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股流贼在侧,明军无法全力对我,大清可浑水摸鱼。”皇太极所称的兵部尚书却赫然是在松山之战中被俘的洪承畴,此时他已经屈膝投降了满清,成了皇太极重点提拔的华臣。
“哼,我大清军力鼎盛,哪怕直接对抗大明数十万官军又如何?还不是百战百胜。”听到洪承畴说得如此取巧,豪格第一个不乐意了。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地位尊崇,又是正红旗的旗主,洪承畴初来乍到如何能与他争锋,因此也不反驳而是唯唯诺诺的退了回去。
“豪格不要乱说。”皇太极斥责道:“没人说大清勇士无能,只是我们人数太少,能少死一些就少死一些吧。”
“父皇说得是。”豪格赶快退了回去。
“启禀皇上,和硕郑亲王求见。”一名负责护卫的巴牙喇护兵进殿跪倒。
“济尔哈朗回来了?快让他进来。”皇太极也是刚刚抵达北京城,还没见到亲自统兵进攻大沽寨的济尔哈朗,此时见他回来了连忙宣召。
满身征尘的济尔哈朗走入大殿,对着皇太极跪拜道:“济尔哈朗参见皇上,此次作战不力损失惨重,还请皇上责罚?”
“哦?我听说你去打唐军的大沽寨?情况如何?”皇太极问道。
“回禀皇上,大沽寨城高墙厚难以攻破,对方又来了大舰,竟然可以朔海河而上炮击我军。臣无能损失万人只得撤回。”济尔哈朗的话听得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分路出击()
“皇上,唐军水师犀利,需早做打算才行。”旁边的范文程提醒道。
“这中原可没有大海,还是骑兵最为实用。”阿济格却认为不需多虑。
“没错,我们只需要占据中原即可,唐军水师厉害又如何?大不了迁界禁海,将海边三十里内百姓全部内迁。到时候唐军如无根之萍,又能嚣张得几时?”多尔衮也表示同意,皇太极听得连连点头,其他人也就不好在说什么了。
“回禀皇上,唐军不仅是水师厉害,陆师同样犀利。我等在追击途中曾击毙对方一人,缴获一杆火枪,其精巧程度堪称巧夺天工。”济尔哈朗说得是阿济格那次追击张志峰的时候,曾经射死了一名情报员,结果失落的转轮手枪被清军捡到了。
济尔哈朗害怕大家轻敌,连忙将这件武器呈了上去。皇太极接过那支转轮手枪,立刻被其精巧的设计所吸引了,他翻过来的调过去的看了半天才道:“这件武器有何特异?”
“我们缴获的时候其中安装有六颗子弹,一枚已经击发。后来我们做过实验,此枪八十步外可以击穿两层棉甲,而且可以连射六发。”济尔哈朗回答道。
“什么?”皇太极脸色一变,满清骑兵骑射的距离也就是八十步远而已,而对方却能连射六发,而且不需要打熬气力多年苦练,显然更能够在士兵中普及。如果整个大明的士兵都用上这等利器,恐怕清军人数再多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闻言都是面面相觑,他们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济尔哈朗连忙说道:“我认为此枪应该制作不易,至少此次我军进攻大沽寨,并未见到此等枪械。”
济尔哈朗这么一说,大家都松了口气,不过刚才那种视明军如无物的气焰却是没有了。皇太极看着这把转轮手枪爱不释手,对着济尔哈朗问道:“这种火器咱们的匠人是否可以仿制?”
“臣已经问过了,匠人说可以仿制,不过耗时太长,据说如果让单个匠人制造,一支火器需要耗时一年时间。此外这转轮手枪的铅弹很特别,其中所装并非火药,这就不是匠人所能打造了。”济尔哈朗说道。
“既然此物制造不易,看来也只是唐军少数精锐才能用的东西。只是其制造方式,还有里面用得火药究竟为何物,需要好好调查。先派些暗探前往八贤王封地探查,在探查此火器的同时,也能打听一下八贤王的动向如何。”皇太极对近些年声名鹊起的朱聿键始终不太放心,希望能够多多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皇太极并不知道,他生命中的克星此时正在加速赶回封地,因为在那里刚刚开始的战斗,将决定未来华夏的走向。
五月初一清晨,已经准备了接近一个月的唐军突然发难,各部队以团为单位,沿着铁路线向四面八方出击了。第一路是由李侔率领,他将第三军完全抽调到了浙南,在总参谋部发出作战命令之后,他第一个率军出击,全军坐上火车,沿着从衢州府前往萍乡煤矿的铁路线一路前进,大军先是攻取广信府、随后又占抚州府、临江府和袁州府。每到一地他就分散兵力攻占周围大城,先将各个府城牢牢占据下来,以控制当地的钱粮和巡抚一级的官员。
另有一个团在长江舰队的保护下朔江而上,直接进攻九江府和南昌府,以控制整个江西地界的核心区域。
第二路的第七守备军从福建厦门出发,他们同样是沿着铁路线一直向南进军,首先攻入广东省,然后沿着火车路线进入广西省。
第三路则由中南军区的第九守备军抽调的两个师负责,他们直接从缅甸省攻入云南,并向着贵州方向发展。这一路没有铁路线辅助运输,所以进展最慢,不过他们曾经在军级辎重部队配备大量加重自行车用于在山区和雨林运输,物资补给还是不用发愁的。
第四路最为重要,由近卫师负责发起进攻,他们的路线同样是沿着铁路线,不过不是向西或者向南,而是向北出击。这支军队直接攻入浙北地区,进而向着上海寨前进,所到之处将尽皆吞并各处府县。
申屠鸿的这一路沿着铁路线很快攻下绍兴府、杭州府湖州府和嘉兴府,完全控制了整个浙北地区。五天之后,他们已经进入了松江府,并很快向着苏州府和常州府进发。
唐军一路攻势势如破竹,所到州城府县无不缴械投降。除了唐军武备强大,有铁路线迅速进攻之外,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曹化淳伪造的遗诏。皇上驾崩,满清攻入北京的消息本就震撼人心,而这份“货真价实”盖着皇上御印的圣旨也完全看不出破绽。
圣旨一共被写了二十份,由各团携带前往接手城池和官库,短短半个月内,江南已经有大半落在了唐军手中。在吞并的地盘之中,茅元仪没有忘记嘱咐申屠鸿,千万不可进入应天府。
毕竟曹化淳私写的这份诏书,是将朱聿键任命为监国,同时将各省作为他的封地。在顺天府陷落的情况下,如果将应天府封给他就太假了,很容易被人从圣旨上看出破绽。更何况南京六部那些东林党人天天扯皮,朱聿键也懒得去与他们墨迹,倒不如另起炉灶,以监国之名消灭满清。
这份圣旨堪称大杀器,唐军各部几乎是将各省传檄而定,当六月初五朱聿键返回宁波府的时候,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江西省、浙北以及苏南地区已经全部落入了唐军手中。
另外中南军区的第九守备军两个团尚在贵州省内跋涉,而李侔率领的第三军则越过萍乡煤矿,进入了湖广境内,并连续占据衡州、长沙、郴州三府,吓得湖广总兵左良玉赶快在南部集结重兵严阵以待,生怕唐军再有异动,结果北方的襄阳府和郧阳府被河南第六军一鼓而下。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全国战局()
第三军另一路则在北上,吞并了徽州、池州、广德、宁国四府之地,将除了应天府之外的长江中下游全部控制在了手中。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唐军依靠事先的充足准备,依靠铁路线和水运的便捷,占据了大明南方大部分精华之地,让唐军的地盘扩大了数百万平方公里。除此之外,也让朱聿键控制的区域内多了六千万百姓,这是朱聿键最为重视的一笔巨大财富。
等到朱聿键返回宁波府内,看着地图上新划定的界限,他也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这么辽阔的土地,华夏最为精华之地,竟然被他依靠一份假的遗诏就弄到手里,可见皇权在百姓和官员们的心中,有着多么崇高的地位。
“王爷,我们不能再扩张土地了,从各地抽调的大军已经分薄到极其危险的程度,地方不稳需要慢慢消化。”宋献策说道。
朱聿键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我看暂时将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