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来要想发展华夏的工业,就必须打破这种将人口牢牢拴在土地上的宗族势力,在解决国家动荡根源的同时,充分释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工业中。可是如果采取铁血政策,势必让华夏百姓离心离德,同时也立下了一个不遵守法律的恶劣标杆,对今后政府工作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要如何打破宗族势力,还不留下后遗症,这就需要依靠法律条款,逼迫这些人站出来被消灭,同时还要将矛盾转嫁给应天府的朝廷。在转移仇恨的同时,稳定地方环境,打造能够被政府触角延伸到村落的行政体系。

    打定了主意的朱聿键突然抬起头来说道:“我们更改税制。”

    “更改税制?”宋献策眉毛一挑说道:“启禀主公,我们的税制已经非常合理,不需要再行更改了吧。何况朝令夕改很容易产生恐慌,让商人和百姓都出现观望的情况,不利于各地的工商业投资。”

    “我没说要改商税,而是要改农税。更何况农税也不是提升,而是要下降。”朱聿键笑着说道。

    “下降?我们已经是十税一了,已经非常少了。”宋献策提醒道。

    “没错,不过这次我打算推行阶梯式赋税制度。凡是个人名下耕地在二十亩以下的,不需要缴纳赋税,二十亩以上不超过百亩的十税一,如果超出百亩,但低于三百亩的,交税改为十税二,超过三百亩的部分十税三。”朱聿键冷笑道。

    “什么?主公此方法不妥啊,我们要求租税最多征收三成,十税三岂不是让人家白忙活?”宋献策问道。

    “要得就是让他们白忙活,你认为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其他人会怎么想?”朱聿键的这句话让众人眼前一亮,大家纷纷称颂此法太妙。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提议,要如何具体实施,并切实履行堵住漏洞,这就需要大家进行完善了。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阶梯式农税() 
这个会议开了大半天时间,最终才定下了实施的方法。会议结束之后,朱聿键就返回了扬州府,他要保持八贤王的高大形象,许多事情不宜参与其中。

    第二天开始政务院以加入封地之后,统一证件样式为由,展开了更换地契的工作。封地内各省府县一个月内必须到城内的民政司办事处,做好更换土地证的工作,凡是逾期没有办理的,土地将被收回。

    这个消息一出,自然有许多富户前来更换土地证。反正也不需要花钱,只是更换统一证件,也费不了多大力气,何乐而不为。只不过许多细心的人发现,新的土地使用证上写明封地内所有土地主权归八贤王所有,其他人只有使用权,而且权限为五十年,到期如无意外将自动续订下一个五十年。

    许多人为此询问民政司,其给予的答复非常简单,根据朝廷法令,八贤王对自己的封地内土地拥有主权。但是八贤王仁慈,不会抢夺他人土地,因此才定下了五十年的权限,但只要对方不违反重大法律条款,这个续订会自动进行的,这个答复安了许多人的心。

    不过很快新的制度就开始了,政务院开始派出农业司的大量官员,对各地土地重新丈量,超出土地使用证的部分,将给予补发新的土地使用证,以避免统计不清的情况发生,这个工作依然是免费进行的。

    各地宗族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瞒报土地哪里都会出现,这是大明一朝地主阶层的通病。而查出这些问题之后,八贤王却并不会没收土地,反而免费给予新的土地使用证。虽然这些土地今后也要照章缴税了,但至少土地没有被剥夺,这让大家都放下心来。

    因为丈量土地的工作调动了整个农业司的力量,同时大量当地驻军和特警也加入了这项工作,所以丈量土地非常迅速,很快统计工作就结束了。经过这两次政务院发布的命令,宋献策毫不费力的统计到各省耕地的持有情况,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有了详细的耕地数据,政务院与最高法院联合,在封地内宣布改革农业税制。听说要改农业税,许多人都感到惊恐,认为八贤王是打算上调农业税道官府所要求的水准,未来必然会造成赋税沉重难以温饱的问题。

    然而新税制发布之后,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因为税制第一条就规定,未来名下不足二十亩耕地的,将不需要缴纳赋税。这条一出,立刻引起了封地内的轰动,根据朱聿键的测算,一个五口之家有十亩耕地已经足够温饱了,就算封地内长期扶植的五子生育政策,让家庭人口暴增,二十亩地也足以让家中没有冻饿之苦了,所以才会将免税的界限定在这里。

    除此之外,二十亩以上不超过百亩的十税一,如果超出百亩,但低于三百亩的,交税改为十税二,超过三百亩的部分十税三。这些条款对小民没有多少吸引力,毕竟在寻常百姓中,能有二十亩地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了,谁还能有更多的土地交税啊。

    就连当初移民给予土地的政策时期,每户移民最多也只是给一百亩耕地,在百亩之内的税赋并未更改,反而还有二十亩地可以免税,可以说移民的阶层大部分也都得到了其中好处。但是超过百亩之后,税赋就变得很多了,尤其是那些动辄上万亩土地的大地主,这样的政策恐怕要将他们打压的打得千疮百孔了。

    政务院两个看似无用的统计工作,现在才显露出威力,手里拿着土地使用证,民政司和农业司都有记录在案,就算想要耍赖都不可能了。而因为最高租税收购不得超过三成,缴纳赋税又必须由地主承担,也就是说只要超过三百亩的耕地,地主就是在给政府白白打工,自己却得不到任何好处。

    发现情况对自己不利,各地宗族立刻鼓噪起来,想要利用族中势力,迫使政府收回成命。那些致仕官员更是与当地宗族勾结起来,对抗各地公安局的执法,甚至发展到了抗税的地步。

    宗族势力越来越猖獗,他们甚至开始雇佣地痞流氓包围各地政府,企图将这些刚刚进入的政府驱逐出去。当地驻军没有接到上级命令,无法对这些人进行驱逐,但他们还是应政府邀请,派兵驻守各地政府部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那些被雇佣的地痞也知道好歹,军队并不做出太过火的事情,他们也不敢冲击政府部门,以免出现鄱阳县那样的事情。

    见到政府保持着克制,始终没有驱逐各地包围政府的人,致仕官员们胆子大了起来,他们纷纷以万民书的形势,向应天府发出邀请,请求朝廷派人来接受各地。阮大铖见到情况对自己有利,连忙找马士英商量如何行动。

    对于阮大铖的乐观看法,马士英却不敢苟同:“唐军的战斗力相当不错,他们如今不肯驱逐民众,是为了不丧失民心,只要对方不做的太过火,就不会动武。如果我们介入其中,唐军势必会进行反击,万一对方反攻过来,我们是否能够抵挡?”

    “马大人太过小心了,如此怎么成事?”阮大铖冷哼道:“唐军要得民心,就要付出足够的代价来。我们现在是应万民邀请出兵,他们也无话可说吧。更何况有江北四镇,有左良玉的兵马,我们一起进攻,唐军也必然首尾难顾。”

    阮大铖安慰道:“马大人不必烦扰,实际上我早就听说唐军的内部空虚。他们将太多的兵力放在海外,在大明内部根本没有太多兵力,这么多人放在如此广大的地域,要想全都防守根本不可能。我们与左良玉分别进攻,各分一片地盘,大家都能尝到甜头自然会出兵的。”

    “万一唐军从海外抽调兵力怎么办?”马士英问道。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联合出兵() 
“我已经找人问过了,这些海外土地相距遥远,唐军如果从海外抽调兵力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在距离我们最近的苏杭二州,唐军只有一个团,而且是守备军,这可是唐军的二线部队,战斗力应该没有近卫师那么强。”苏杭二州历来是江南膏腴之地,阮大铖是不想放弃的。

    如今朝廷被封地打压得够呛,实际能控制的只有应天府周边一些土地。依靠这么点地方根本不够养兵,也无法扩大训练新军,这也是朝廷无奈之下,让江北四镇和左良玉就地筹集军饷粮草的原因。

    如果能够取得苏杭二州,甚至将如今最繁华的浙南吞并,朝廷就能获得足够饷银以训练新军,重新掌控大明的军权和财权,才能有实力反攻北方。马士英同样知道这些问题,得到的收益与风险同样高昂,但是反过来想也是一样。如果不能击败朱聿键,取得这些富庶的地方,应天府的朝廷就只能慢慢衰弱,到最后不需要人家打来,自己已经倒了。现在发起进攻如果被对方反击,应天府起码有万民书这样的遮羞布,可让双方有转圜的余地。

    马士英咬了咬牙说道:“好吧,咱们干了,只不过要拉上江北四镇在应天府的兵马,免得到时候他们坐山观虎斗。”因为足够动人的利益,让马士英也决定冒这一次险,万一能够成功,他也算是名垂青史了。

    应天府内的兵力很快紧急动员了起来,新组建的禁卫军有两万多人,这其中至少五千人需要谨守应天府,剩下的才能出兵。此外就是江北四镇为了取得足够的利益,交给马士英的两万人马,这些人也都是能战之士,至少比起禁卫军只高不低。

    有着三万多人马汇聚在一起,马士英总算有了些把握。与此同时左良玉也决定出兵了,湖广数个府被占据,左良玉一直在对朱聿键打嘴仗,此外江西的瓷器和南方各省的繁华,也都让他垂涎三尺。

    如果是平时,左良玉不敢轻易与唐军开战,可是现在封地内似乎处处烽火,大量军队被牵制,似乎是个很不错的机会。有应天府首先出兵,狡猾的左良玉也选择了出动两万兵马由儿子左梦庚率领,先抢夺唐军最大的萍乡煤矿。

    左梦庚和马士英的兵马都在边界地区集结,这很快引起了唐军各部的注意,边境地区立刻进入了紧急状态。边境地区的情况,犹如一道寒风般刮过整个封地,各地致仕官员和宗族族长们都听到了这个消息。这些人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更加肆无忌惮的包围政府部门,打算里应外合将朱聿键的封地彻底消灭了。

    在这个时代的大明士族心中,除了大明的土地之外,四方蛮夷都是荒凉无比的地方,就算并入国家也没有多少利益可言。朱聿键将大量精力都放在这些地区,简直是本末倒置。唐军大量军队被牵制在这些没有利益的地方,对大明的发展有害无益。

    如果朱聿键在国内的落脚点都被占据,哪怕他在蛮荒之地拥有更大规模的土地,也都是毫无用处的。等到将封地内最精华的部分全都占据下来,唐军想要反攻也是不能,朱聿键就要乖乖的来求他们了。

    崇祯十年九月初一,应天府的大军在马士英的亲自率领下,以应万民邀请维护地方稳定为借口,突然跨过镇江府与常州府边界的吕城镇,沿着京杭大运河向武进出发。

    马士英也不是个庸才,他打算利用京杭大运河的物资运输,一路打到苏州府去。这样能够极大便利后勤,加快他的进攻速度,在唐军反应过来之前,就完成对苏杭二州,甚至是浙南的占领,造成既定事实。

    为了让后勤更加顺畅,马士英甚至提前将后勤物资都秘密放在了靠近京杭大运河的丹阳府。马士英这招的确很精明,有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应天府大军的前进速度超乎唐军想象,在边界处的哨卡被一攻而破,戍守附近地区的各个哨所士兵被迫后撤,很快退入了武进城内。

    马士英为了降低风险,也不会孤身作战,他在出兵之前就将情况通报了左梦庚,要求他一起进兵。左梦庚同样有着自己的心思,两边一起打很容易让唐军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大家所要面对的军事压力都会低一些,所以左梦庚没有任何犹豫也同时出兵了。

    湖广军的与应天府军相隔数百里,进军的目标自然也不一样,湖广军在突破边境线之后,直接沿着武功山北麓向东进攻,目标就瞄准了唐军最大的煤矿所在地萍乡。

    如今在大明境内,已经封地大量蒸汽机工厂的建立,让煤炭价格节节升高,连带着煤矿也成了大宝藏,左梦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占据萍乡这个据说煤炭储量极高的地方,然后再继续向东进攻,直到一举吞并整个江西。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左梦庚还想进攻福建、甚至是广西和广东。

    有了巨大野心的左梦庚不会如父亲一样,只醉心于当个湖广王,他所想的可是争戈天下。如今明廷势力衰微,如果有机会他不介意推翻明廷统治,自己弄个皇帝当当。

    这两路军队在进入八贤王封地之后,立刻遭到了唐军的激烈抵抗,只不过因为唐军驻守非常分散,阻挡两路兵马的唐军都是各有一个守备团而已。本来各地闹事的人还因为有温体仁的前车之鉴,只是将政府部门包围起来示威游行,没人敢越过雷池一步去冲击政府,以免被抓到借口严办了。

    可是见到朝廷的军队已经大举进攻,那些宗族势力的心思就活跃了起来,希望能够好好表现,等到朝廷大军到来的时候获得丰厚的赏赐。就连朝廷联络的那些致仕官员,也纷纷在各地发起叛乱,企图支援朝廷军队,让唐军首尾难顾无法增援边境地区。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舆论准备() 
看着各地送来的情报,茅元仪紧皱着眉头,情况似乎越来越危急了,如今整个封地掌控的南方地域,除了以前的浙南五府和福建两地之外,只有扬州府的驻军足够多又是近卫师和血狼团坐镇,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来,其他地方简直是遍地烽烟。

    “王爷究竟要做什么?这么做岂不是自毁长城?”茅元仪焦急得说道。

    旁边的宋献策却是老神在在得笑道:“不给对方足够的希望,他们怎么会跳出来给我们借口,让我们全部消灭。如果不能消除这些隐患,一旦我们在进攻清军的时候爆发,那才叫真的首尾难顾了。”

    “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要闹得如此之大吧。大明朝廷的根基就在地方,朝廷历来以宗族掌控地方,借以拱卫国家。如今我们引得宗族全都反对我们,这地方还如何管理?”茅元仪反倒开始为宋献策担心了。

    没想到宋献策对此却是毫不在意,他冷笑道:“朝廷之所以孱弱,连建奴那样的小邦都难以击败,其症结就在地方的宗族。这些宗族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以血脉关系将大量百姓牢牢拴在土地上,又通过官员彼此勾结起来挖空朝廷财赋。这些宗族在大明土地上就是国中之国,他们对底层百姓搜刮殆尽,自己取得了实际利益却让朝廷背黑锅。平日里闹得民怨沸腾,战时却无法与国家形成合力,只盯着自己的那点眼前利益,这样的宗族要之何用?”

    “就算宗族无用,我们这样做能打垮他们吗?”旁边的胡锐涛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这一点可以放心,我们的陆军虽然表面上看兵力薄弱,但实际上浙南五府和福建的特警都已经枕戈达旦,只要想要我们可以在五天内利用预备队征召起二十万大军,并通过铁路在三天内投送到封地任何一个地方。”戚成友解释道。

    “现在我们是否可以收网了?”茅元仪看向了宋献策,朱聿键离开之前已经确定此时以他为主,所以茅元仪这次也要听命于政务院总理了。

    “不,还差了一点,我们要先在宣传上下功夫,让对方输在道义上。然后以顺诛逆,大势之下将无往而不利。”宋献策笑道。

    “但愿如此,不过这件事情必须尽快,武进城和萍乡城两地的守备团兵力太少,如果这样坚持下去非常困难。”茅元仪说道。

    “以总参谋部的估算,他们能够坚持多久?”宋献策问道。

    “大概两个月,如果时间再长,弹药恐怕供应不上。”茅元仪回答道。

    “好,就两个月,足够我们造势了,到时候有你打的。”宋献策笑道。

    在两路大军攻入封地内之后,各地唐军并未向着两个方向增援,他们似乎被各地层出不穷的叛乱绊住了,很难远途进行增援,就连靠近浙南五府和福建的地区,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在这个时候,宁波日报作为政府喉舌,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被法院抓获的那些反叛者也不少,很快他们的审讯实录遭到了披露。这些人也没有什么硬骨头,各种违反法令欺行霸市,以及多收租税迫害百姓的事情,他们全都做过。

    除此之外,这些人此次的动机也有记述,大部分都将矛头指向了致仕官员们。这些人挑动各地对政府仇恨,并雇佣各地无业地痞流氓围攻政府各个机关,其中必然有人幕后操纵云云。

    这些报纸对于幕后操纵的问题写得相当隐晦,但若有如无的暗示都隐隐指向了应天府朝廷和建奴。报纸并未直指朝廷的阴谋,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让皇权依然根深蒂固的百姓们反感,至少在那些新进并入封地的地区,皇权的至高无上依旧深入人心。不过当应天府这个即无先帝遗诏,也不是皇子登位的南明政府,与北方肆虐的建奴联系起来,其中的含义就耐人询问了。

    自从崇祯二年,建奴突入关内开始,宁波日报始终不遗余力的宣扬建奴是多么残暴,其所到之处杀人盈野无恶不作,江南的百姓们早已对其深恶痛绝,甚至比北方百姓尤甚。

    如今这个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政府,隐隐与建奴相勾结,企图颠覆最有希望光复大明的八贤王,这个消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当初在唐军占据各省的时候,为了做好舆论造势,宁波日报曾经刊印过“崇祯遗诏”的内容,上面明明写着将大片江南之地封给八贤王作为封地,并任命其为监国,统御唐军收复失地将建奴赶出大明。

    白纸黑字写着又有皇上的御印,说明崇祯皇帝希望八贤王能够掌控大明力量,尽快消灭入侵的建奴,那份诏书上可没有什么弘光帝继位之类的东西。两厢对比之下,似乎八贤王的监国位置更加名正言顺。更何况许多被政府出资办起的小报,也开始在报上大量刊登南宋皇帝赵构的生平,更是惹人遐想。

    南宋皇帝赵构这个故事的隐喻很深,因为当初金军南下一举攻克北宋都城汴州开封城,掠走了北宋的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而南宋高宗赵构就趁势在南方建立了小朝廷。当时赵构的皇位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岳飞矢志要打回北方,接回徽宗和钦宗,结果犯了赵构的忌讳被害死。

    这样的情节很像如今的情况,八贤王矢志为崇祯皇帝复仇,接回皇子登基为帝。朱由崧却出兵攻打八贤王,为得是阻止他接回北方已经失去联系的皇子。这个比喻更绝的是在北宋末年,宋朝也曾经联络金国一起进攻辽国,后来遭到金国这个盟友的偷袭,而皇太极领导的满清正是以金国后裔自诩的。

    这样的隐喻非常阴毒,虽然报纸上没有写任何自己的评论导向,但人们已经不自觉的将如今情况看成了历史的重演。

第一千零七十章秘密行军() 
朱由崧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国政的弘光帝,被莫名其妙的扣上了赵构一样的昏君帽子,马士英和阮大铖就俨然成了新一代的秦桧和万俟卨。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宣传中,百姓们心中的正义形象越来越倾向与八贤王,而弘光朝的正统性也逐渐开始被怀疑。马士英和左梦庚哪里知道舆论宣传和民心向背的可怕,他们还在一门心思的对着各自的目标猛攻,只是这两座城池中驻守的数千唐军,却犹如钢浇铁铸一般死守城池,依靠着更加先进的武器丝毫没有被攻克的迹象,让他们感到颇为棘手。

    就在战斗日趋激烈的时候,躲到徐州府以东地区龟缩的张献忠有些按耐不住了。他也算是流年不利,碰上了卢象升这个能征惯战的智将,结果几年打下来他的实力越打越小,声势也越来越弱。如果不是崇祯帝突然被满清袭杀,害怕后路被抄的卢象升退守东三府,他剩下的这几万人就要被消灭光了。

    失去了卢象升这个劲敌,张献忠本应该轻松几天的,可是很快新的威胁又来了。清军大举南下,一边攻克城市,一边收拢各地散兵游勇编入绿营壮大实力,他们向南的这一路很快就吞并了山东的西三府,继续向着南方进攻,如果不是高杰据守徐州府,恐怕清军已经打过淮河了。

    清军的日益临近,让张献忠的危机感越来越强,这些日子以来他除了低调做人以外,无时不刻不寻找着转机。朝廷官军与唐军大打出手,就连湖广的左梦庚也搀和了进来,南方一时间变得有些混乱,张献忠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所以连忙召集军师徐以显和三个干儿子来议事。

    张献忠将现在的局势介绍了几句说道:“俺老张也明白,咱们的日子难过啊,如果不趁着现在打下一片地方休养生息,恐怕大明很难再有我立足之地了。大家看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

    “打,趁乱打下一片地盘最好,如果可能我们最好偷偷渡过长江去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