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唐军如此的防御战法,他早就从军中的传言中听说了,但今天能够看到,他才知道传言非虚,而且在现场看起来更加有震撼力。尽管阿济格已经被对方整齐的布置所震慑,但他是一军统帅,不能在关键时刻发生动摇,所以他只是轻蔑的撇了撇嘴道:“还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鲜东西,这些我们都有破解之法不必担心。”
阿济格的镇定自若,感染了旁边的所有人,将领们纷纷请战。阿济格挥手道:“派出两万绿营冲击阵线,让他们多带斧头,伊尔登你带五千人压阵。”
“多谢英亲王。”伊尔登听得眼前一亮,阿济格等于是在给他立功的机会,自然要牢牢把握:“末将立刻点兵前往。”
“等一等。”阿济格摆摆手道:“咱们那么多大炮不用可惜,还是先用大炮轰一顿,再行进攻。”
如今辽东已失,孔有德身死,清军的火炮自然不会是自己铸造的。虽然占据北京的时候,京营数千匠人全数被夜枭弄走了,但城头大炮却被缴获。加之这些日子的四处征战,大明境内各城的大炮都被清军搜刮了来,所以阿济格打到这里,也有了一百三十多门火炮。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巩县攻防战(二)()
清军火炮在阵前一字排开,凭借数量的优势还是蛮有气势的,只不过这些火炮品流繁杂,其中有神威大将军炮、无敌大将军炮这样的守城大炮,有红衣炮、佛郎机这样的进口货色,甚至还有虎蹲炮这样的步兵伴随火炮和碗口铳这样元代流传下来的古董样式,射程更是覆盖了五十米到三里的所有范围,根本做不到统一打击目标。
阿济格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在他看来只要是火炮,就能远距离打击敌人。唐军向来喜欢在进攻之前用火炮打上一通,以降低对方的抵抗能力,阿济格也打算有样学样,先打出声势来。
清军的火炮开始了齐射,大股大股的硝烟腾空而起,看上去颇有声势,不过炮弹却是落得到处都是,能打到铁丝网的凤毛麟角,能命中第一道防线的更是不多,对唐军的威胁并不算大。
阿济格不知道冲锋的炮火准备应该多久,反正他认为是多多益善,直到炮管被打红了,绿营的临时炮兵们才不得不停了下来。
“冲。”伊尔登挥动起马刀,率领着八旗兵冲了上去,只不过他们冲向的不是唐军阵地,而是两万绿营士兵。八旗兵的数量有限,每个人都非常宝贵的,自然不能作为冲阵的炮灰使用,所以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驱赶着绿营兵往上冲,用血肉之躯消耗唐军的弹药,疲劳他们的精力,为满清八旗冲锋扫清障碍。
“冲啊。”那些绿营中的佐领和喊叫着,驱赶着士兵们往前冲,这些投降满清的华夏人,既然决定了要做奴才,就注定了眼下的悲剧,现在他的生命已经被满蒙八旗当做了消耗品。
大群绿营士兵乱哄哄的往前跑,他们没有什么队形,也没有多少配合,他们只知道往前跑还有可能生存,如果往后逃,要面对着的就是满清八旗锋利的马刀。这一大群人很快进入了雷区,虽然上一轮的进攻,已经将地雷消耗的七七八八了,但在如此密集的冲锋队形下,还是不时有地雷被踏响爆炸。只是这个时候的绿营兵们,脑海中已经只剩下了冲锋求生的念头,对零星被炸死的同伴,都懒得看上一眼。
唐军的射击再次开始,刚才的一番炮击让铁丝网受了些损失,第一条防线却没有问题。尽管他们的人数不多,但因为地势险要有洛河阻隔,正面战场也不算宽,一个营的兵力还勉强足够防守。
很快绿营兵就接近了铁丝网,他们挥动着斧头,向着铁丝网砍去,但是这一次情况却有所不同。因为被敌人找到了破解铁丝网的方法,所以军事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动脑筋,研发了第二代铁丝网,它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滚筒式铁丝网。
以前的铁丝网就是一根数条铁丝绞在一起,并剪出大量尖刺的铁缆。为了达到阻挡的作用,这些铁缆被拴在相隔十米的木柱上,一旦木柱被毁让铁缆松弛,也就失去了阻敌的效果。
新一代的滚筒式铁丝网,却是将铁缆变成了能够自己站立的大堆圆环。这些圆环因为并不整齐而互相交错支撑,足以在地面上建立起更加稳固的防线。固定这些铁丝网的方式也更加简单,只要在地面上钉很短的铁橛子,就能固定住铁丝网。
这些铁橛子在滚筒式铁丝网的中间,受到铁刺的保护,再不会如木桩般容易被砍断。更可怕的是滚筒式铁丝网毫不着力,就算用斧头砍也没用,而那些被炮弹炸断的地方也只有很小的缺口,其他部位的铁丝网因为自己能够互相支撑,自然不会如第一代铁丝网般松掉而失去效果,遇上这样的铁丝网足以让绿营兵们头疼了。
这样的铁丝网斧头砍不断,人扑上去也是找死,幸好之前阿济格的炮火准备,让第一道铁丝网上被炸开了一个小缺口,绿营兵们得以冒着唐军猛烈的排射火力,从缺口处冲进去了几百人。
可惜当这些人往前冲了十几米,立刻看到了一条宽达五米深三米的壕沟,令他们难以翻越。就是这么一犹豫,火枪兵们已经对绕过铁丝网的绿营兵进行攒射,结果又是死伤大片。
“往前冲,快冲,停步者死。”后面的满清八旗用马鞭抽打着绿营兵,让他们不得不迅速绕过铁丝网往前冲,然而前面的人看到壕沟都是胆战心惊不敢去向前走,却被后面的人推动着,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落入沟里。
幸好这次唐军还算仁慈,没有在沟底栽上削尖的木棍,否则这些绿营兵会死得更加惨重。一些人还算机灵,将阵亡的战友纷纷扔进沟里,希望能够将这条反步兵壕填埋掉。然而这道沟又宽又深,不是几百人就能填满的。
在满清八旗兵的驱赶下,前面的绿营兵不得不往沟里跳,而被唐军射杀的士兵也不断被扔进沟里,这条壕沟被迅速填平着。
足足填进去三千多人,这条壕沟终于不再成为绿营兵的阻碍了,他们越过壕沟继续往前冲,结果却碰到了第二道铁丝网。这道铁丝网却是没有多少炮击的痕迹,根本找不到冲过去的缺口,绿营兵在这里磨蹭了半天,在倒下一千多人之后,不得不选择了再次后撤。
听说唐军布设的铁丝网与以往不同,很难被斧头砍断,阿济格愣了愣随即命令道:“将所有火炮往前推,将那些铁丝网统统给我轰烂了。”
阿济格下达的严令,让那些绿营兵不得不冒险推着火炮往前冲,希望利用炮火的威力,将铁丝网全部打断。
“这群建奴居然玩这手,还学会炮火扫清障碍了。”林毅桐颇感情况棘手,他本来认为火炮的用处就是对清军后队进行大范围的杀伤,以减缓步兵的压力。为了保险起见,他才将火炮都安置在了第三条防线上,结果他没想到清军还带着一百多门火炮。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巩县攻防战(三)()
如今对方打算用火炮轰击铁丝网,己方火炮却因为太过靠后而够不到,这个时候他只能急忙命令作为预备队的四营配合炮兵,将火炮从第三道战壕移出来,运送到前面的战壕去。
这个时代的火炮都是架退式的,为了稳定火炮抵消冲击力,火炮的炮架需要铸造的极为粗壮,这就大大增加了火炮的重量。将这么沉重的火炮推入战壕里容易,如果再拉出来可就费事了,结果这些大炮还没被拉出第三道战壕,清军的大炮已经开火了。
密集的炮弹不断落在第一道防线前,为了攻击到铁丝网,那些射程太近的虎蹲炮和碗口铳甚至推到了防线前,抵近铁丝网进行轰击。然而就是这么近的距离,在大炮尚未迁移过来之前,唐军的燧发枪也是鞭长莫及,唐军战士们只能伏在战壕里,眼睁睁看着对方摧毁铁丝网。
“快,快,将火炮安装到位。”林毅桐看着被清军轰击的铁丝网,他的心在滴血。想不到自己一个疏忽,却让对方占了如此大的便宜。那些可都是阻挡对方冲锋的利器啊,失去了最前方的三道铁丝网,第一道防线的唐军战士就需要用更多的血肉,去阻挡清军的进攻,这对兵力很少的唐军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失误。
唐军阵地上的炮兵终于响了起来,唐军炮兵也顾不得什么齐射了,几乎是到位一门火炮,就开火一门。他们的目标都不远,也不需要太过强调规模。唐军的炮火覆盖的是最具威胁的大型火炮,这其中有一等神威将军炮,也有红衣大炮,它们是唯一射程能够威胁到唐军2公斤行营炮的前装火炮。只不过清军这些大炮只是射程上与唐军的行营炮相当,在威力和射速上却没有什么可比性。
守备军的火炮配置比野战军少了一半,但这并不影响其威力的发挥。采用蝎式炮闩的2公斤行营炮在射速上是唐军之中的第一名,比清军各种前装火炮都要快,比起炮弹笨重难以装填的三千斤红衣大炮和神威大将军炮更是快了不止十倍。更何况唐军采用开花弹,在面对没有堡垒的敌人时,威力要比采用实心弹的清军大上许多。
双方火炮有如此大的差距,炮兵对射的结果已经注定了。密集的开花弹落在清军炮兵阵地上,立刻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爆炸的弹片将周围密度很高的炮兵变成了大片尸体,被引燃殉爆的火药虽然威力不大,但引发的黑烟却笼罩了整个阵地,让清军炮兵就算想要反击,也找不到目标。
一轮炮击之后,清军的火炮就只剩下挨宰的命了。当然不是所有火炮都在后方的炮兵阵地上,那些虎蹲炮和碗口铳就比较靠前,没有受到那些黑烟的影响,不过这些小炮一样无法威胁到唐军的炮兵。它们的射程实在太短了,如果要它们推进到足以威胁第二道战壕的距离,第一道战壕内唐军的燧发枪都能让他们重新学做人了。
见到情况不利,阿济格立刻命令炮兵撤回,只可惜清军的火炮比唐军要沉重数倍,要想拖拽回来自然不会轻松。如果是在平时,大群士兵慢慢拖拽,或者用马匹拖拽就可以了,但是在开花弹随时落下的战场上,拖炮的马匹早已受惊不肯靠近,士兵们却是吓得乱作一团,谁还有心思去管那些沉重的大炮。
唐军毫不松懈的一顿乱轰,让清军的重炮几乎损失殆尽,最后只有十三门稍小的佛朗机炮被抢了回来,此外三十多门虎蹲炮和碗口铳见势不妙,趁着唐军卖力轰击炮兵阵地的空隙也逃了回来,这些就是清军炮队一次抵近炮击之后所剩下的全部了。
阿济格看到损失如此严重当即大怒,命令三万绿营发起进攻,而一万满清八旗也不再只是驱赶绿营,而是伺机发动骑兵突击,企图直接冲破唐军的防线。这一次林毅桐不再藏拙,第一时间开炮,用开花弹拦截正在冲锋的清军。不断有炮弹在清军之中炸开,每一发炮弹的爆炸,都会引起十多人的伤亡,然而清军的进攻却丝毫也没有停滞的意思。
第一道铁丝网已经快被轰没了,绿营兵很快突破了此处,他们越过那道被人命填满的反步兵壕继续前进。唐军的火枪手开始了射击,这次是标准的三段式射击法,分成三组的士兵接连不断的用手中燧发枪,持续削弱着清军的兵力,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神枪手也没有闲着,他们对着清军的军官们迅速狙击,以削弱对方的指挥能力。
在唐军的密集射击下,绿营兵接连倒地,就连后面骑着高头大马的八旗骑兵中间,也有不少军官陆续被神枪手击毙,引起了不小的混乱。在唐军密集火力的打击下,清军的进攻不那么顺畅了,靠近第二道铁丝网的速度变得慢了许多。
因为抵近射击的那些虎蹲炮和碗口铳射程有限,他们的目标都集中在了第一道铁丝网上,所以将那道铁丝网破坏殆尽,而第二道铁丝网的情况就要好很多了。尽管这里的缺口也不少,但至少那些滚筒式铁丝网还顽强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让许多位置冲锋的清军不得不绕路。
在冲锋的道路上,每多停留一秒,都会损失大量的士兵,更何况他们绕路还需要排队,这让清军的损失数量越来越多。不过唐军的人数毕竟太少,无论多么密集的火力,也无法将对方全部消灭,大量绿营兵冲过来第二道铁丝网,向着最后一道铁丝网冲去。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的层级火力,唐军的第一道防线的宽度并不算大,只有三道战壕而已,唐军的大部分燧发枪兵都站立在最宽的第二道战壕内,以便利用三段式射击法,形成连绵不断的火力。
他们后面的那道战壕,是为了唐军炮兵准备的,而前方相对较窄的战壕,则属于军中的肉搏部队。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巩县攻防战(四)()
按照编制,唐军每营拥有一个连的肉搏部队,此时他们已经带着特有的霰弹火枪进入了战壕之中,准备迎接接下来的近战肉搏。
绿营兵们已经扑到了第三道铁丝网前,然而这道铁丝网比第二道还要完整,只有七八个缺口能够越过,这让他们的进攻变得更加困难了。缩小了射击面的火枪兵们,将这些缺口当做了攒射的对象,造成冲进来的绿营兵大量阵亡。
第三道铁丝网距离最前面的那条战壕只有十几米远,肉搏部队的士兵们首先放下了自己的火枪,开始向着清军的队伍中甩出一枚枚手榴弹。
肉搏部队因为近战的需要,每人的手榴弹配备是十二枚,这比普通火枪兵要多上两倍,凭借着这些手榴弹,他们在近战中有着更大的威力。
一枚枚手榴弹被陆续扔了出去,在绿营的士兵群中炸起大团大团的血雾与火焰,战场上好像变出了无数的火山口,到处喷发着炽热的火焰和岩浆。唐军已经是火力全开了,而绿营兵也在忍受着巨大的牺牲继续前进,只是他们没有发现后面的八旗骑兵却撤退了。
伊尔登本打算率队发起冲锋,然而他们的前面有步兵无法提速冲锋,又时刻面临着唐军的炮火威胁,满清八旗的骑兵站在那里完全发挥不出作用,反而还会大量被消耗。满清八旗人数不多,如此消耗岂不是令人心疼,无奈之下伊尔登只好命令暂时将大部分骑兵撤出唐军的火炮射程,避免无谓的牺牲。
正在冲锋的绿营兵毫不知情,他们还以为满清八旗正挥舞着战刀和马鞭,驱赶着他们向前冲锋,所以他们仍然自觉的向着唐军战线发动冲锋。当凭借着人数优势的绿营兵,终于踏着同伴的尸体冲过第三道防线的时候,第一道战壕里的唐军突然将枪口露了出来。
一整排喇叭口的霰弹火枪几乎同时开火,密集的霰弹射向迎面而来的绿营兵,打得他们全身血流不止。整整三排绿营兵,几乎没有几个存活的,再加上军官已经被神枪手射杀了小半,让指挥系统接近失灵,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彼此之间的配合。
见到对方已经冲到近前,肉搏部队的战士们首先怒吼一声,挥动着多功能工兵铲冲了上去,后面的火枪兵也是高喊着杀敌口号,端起上了刺刀的火枪,冲向绿营兵们。
本就士气低下损失惨重的绿营兵,愕然发现只有数百人的唐军居然敢主动反击,当锋利的工兵铲和尖锐的三棱刺刀捅到胸前,他们终于胆怯了。双方肉搏战进行的时间并不算长,因为阵地正面的宽度只有三公里,又有铁丝网阻隔,绿营兵只能从几个缺口处冲进来,有再多的兵力也难以施展,结果遭到了唐军近距离的肉搏围杀。
绿营兵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凶残的武器,尤其是三棱刺刀捅刺时的快进快出,每一个被命中的人几乎都是倒地哀嚎血流不止,如此威力立刻震惊了所有士兵。锋锐的三棱刺刀挑战着他们的神经,而神枪手们还在后面不时的进行点射,杀死那些过于突出的军官,再加上唐军炮兵的隔断射击,让后续援军开始出现脱节的情况,冲锋的绿营兵终于失去了战意。
乱哄哄的绿营兵纷纷后退,此时他们才发现身后催命般的八旗骑兵不见了。失去了前进的压力,他们犹如开闸的洪水,向着己方阵地流了过去,甚至没人敢回去再看看已经出现大量伤亡的唐军是否还能支撑。
尽管有着种种优势,但唐军是数量毕竟太少了,经过刚才一阵激烈的肉搏战,唐军伤亡人数超过四百人。尽管其中阵亡人数不多,但那些受伤的人暂时也失去了作战能力,只能任由担架队将他们抬了下去。
这些担架队都是城中百姓自发前来,帮助唐军作战的,为了安全起见,林毅桐将他们摆在了后方,作为担架队使用了。这些人现在发挥了作用,大量伤兵被他们沿着交通壕抬了下去,在经过各连包扎所进行简单救治以后,他们将会被送到巩县的县医院去。
这个县医院是唐军占据河南府之后建立起来的,开业仅仅一个月多的时间,不过里面的医生却有许多是从各地抽调的老手。有他们的救治,加上投入量产以后,已经在封地内开始普及的青霉素,配合着云南白药和活命丹的使用,相信伤员的阵亡率会非常低,对此林毅桐是很放心的。
现在最让林毅桐不能放心的,反而是前线的状况,三营几乎被打残了,他只能将这些人撤到第二道防线休息,将一直担任预备队的四营调了上来。只是这个营已经是他手中唯一满编的队伍了,如果八旗军再进行那样疯狂的冲锋,巩县就很难守住了。
幸好此时已经接近黄昏,随着光线渐渐暗淡,从未进行过夜战训练的清军只好撤退。阿济格认为己方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加上大军远来劳顿又经历了激烈的拼杀,必须好好休息一番才行,所以他下令回营休息,等到明天再战。
清军撤退了,林毅桐却没有丝毫的放松,等到天黑之后,他赶快派人到前面去,在第一道铁丝网与第三道铁丝网之间开始布设地雷,希望借此阻挡清军明天的进攻。除此之外,他还用物资中仅剩下的一点滚筒式铁丝网,将第三道铁丝网修补起来,这样做虽然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但至少能够抵挡一阵子。
做完了这些之后,林毅桐部署了岗哨,而他自己则在第一道防线上找了个防炮洞睡觉了。凌晨四点左右,林毅桐被一名连长叫醒了,对方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援兵到了。
听说有援兵到了,林毅桐兴奋得从床上蹦起来,额头结结实实的撞上了防炮洞顶上的横木。林毅桐被撞得头晕脑胀,可是他已经不顾的这些了,一手捂着被撞疼的额头,一手扶着防炮洞的洞壁,他已经跌跌撞撞的走了出去。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巩县攻防战(五)()
“援兵在哪里?”林毅桐冲出防炮洞就兴奋的喊了起来,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林毅桐打得不错,看起来清军伤亡不小啊。”
“师长?”林毅桐看到来人一愣,赶快立正敬礼。
来的人正是第四十二守备师的师长关英群,他在听闻清军大举进攻巩县之后,就清楚单凭那两个营很难守住,所以他将骑兵营留在洛阳防守,自己带着127团和师属炮兵营赶了过来。为了加快前进速度,他让一个步兵连保护着炮兵营慢慢前进,自己则带着127团的主力先行一步。
为了尽快增援兄弟部队,127团的战士们也是拼了命的赶路,他们就凭着一双腿连续赶路21个小时,终于在凌晨时分抵达了巩县。在了解情况后这支部队没有休息,又赶到了前线。
看到127团的官兵们不辞辛劳,竟然在一天一夜间赶了一百二十里路前来增援,感动得林毅桐热泪盈眶,他赶快吩咐火头军提前开饭,给这些只在路上吃了些压缩饼干的兄弟部队做上一顿热饭。
林毅桐向关英群保证,自己的部队最少还能守一个上午,127团可以充分休息之后,再投入到战斗中去。关英群也知道127团经过这么远的强行军,体力已经接近极限了,更何况他们的火炮和辎重都落在后面,就算到第一线的作用也不是很大,所以不如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替换顶在第一线的四营。
这一夜看似平静的过去了,阿济格信心十足的打算今天打入巩县,然而他却并不知道,正面的敌人已经得到了很大增强。吃过早饭之后,绿营又被驱赶到了最前面,准备发起新的攻击,不过阿济格在望远镜里很快发现了不妥,对方的第三道铁丝网居然被修补好了。
阿济格看得暗暗皱眉,他随即命令残存的炮兵跟进,他们将在步兵的掩护下靠近对铁丝网进行轰击。为了达到突然性,让对方的炮兵来不及反应,他们将大炮都用帐篷蒙住了。帐篷都是灰布的,与绿营兵的军服差不多,夹杂在一起很难被唐军发现,这就大大增加了炮兵的生存能力。
很快新的进攻开始了,这次阿济格一次性投入了三万绿营兵,一万八旗骑兵在后面压阵,准备伺机发动突袭。
唐军的炮兵不出意外的开始了远程拦截,在两公里外,落下的开花弹已经在士兵中爆炸开来,让绿营的损失不断攀升。不过这次八旗骑兵催得紧,绿营兵们也不得不挥舞着武器,以最快的速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