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鸣沙山()
“这都快两百年的事情了,老爹还知道的如此清楚?”旁边的周洪仁惊叹道,既是他这个专门学历史的研究员,而且还主研西域文化,也无法将这段历史说得如此清楚。
通过这件事让他感觉到许多历史都隐藏在民间,要想研究一地的历史,就必须深入到当地的百姓之中,通过哪些神话传说和当地出土的文物,如抽丝剥茧般寻找真相。只是躲在研究所里,看那些古籍典策是很难找到真正历史的,他不禁有了野外考察的想法。连朱聿键也不知道,他派出的这支小队中,会因为这次的经历,诞生出了华夏野外考据历史学家的鼻祖。
达乌德老爹的话停在孟辉耳中,却是另外一番想法,他连忙追问道:“这沙洲卫的人口已经很少了?”
“是啊,这里的绿洲都被黄沙掩盖了,除了商队之外,已经没人愿意到这里来了,不过你们应该是例外了。”达乌德老爹看了看后面骆驼上那些鼓鼓囊囊的包裹,显然看出那些不是商品。
孟辉笑道:“达乌德老爹啊,我们是朝廷派过来的考古队,是研究古代历史的,我们对这里非常感兴趣,不知道达乌德老爹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些线索。”
“你尽管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看到你这样的官府大官。”达乌德老爹呵呵笑道。
旁边的周洪仁忍不住笑道:“老爹你不知道啊,这位孟队长如果论起官职来,起码是个参将。”
“啊?”达乌德老爹惊得张大了嘴巴,他知道这些人不简单又是官府的人,却不知道对方有如此高的官位,他急忙就要下骆驼跪拜,却被孟辉一把拉住了:“老爹不用如此,我们是八贤王麾下的人,不兴这一套的。你只要帮我们指路,让我们到地方就行了。”
“一定,一定。”达乌德老爹一个劲的点头称是:“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沙洲卫的地界,不知道大人是去卫所还是其他地方?”
“这个”孟辉一愣,这次他是肩负了秘密任务的,本打算让这个老者将自己这些人送到沙洲卫境内就可以了,只是到了这里他才知道,沙洲卫真是地如其名,遍地都是黄沙,如果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到了这个地方他反而不敢放达乌德老爹离开了。
犹豫了片刻孟辉才问道:“达乌德老爹,鸣沙山在什么地方?”
“你们要去鸣沙山?”达乌德老爹一愣随即笑道:“幸亏你说得早,要不然咱们就要走冤枉路了。从这里向南面走,大概还有几十里就到了,如果我们直接去沙洲卫的卫所,恐怕还要走回头路的。”
见到达乌德老爹认识,众人心中大喜,骆驼队直接转弯,跟在达乌德老爹后面向南方走去。周洪仁见到大为着急,连忙凑到孟辉身边低声道:“孟队长你要做什么?我们这次可是秘密任务。”
“没有这个老头,咱们是找不到鸣沙山的,就算找到了也回不去,你总不想死在这茫茫戈壁吧。”孟辉问道。
“难道孟队长要”周洪仁没有再往下说,却在脖子间做了个抹的手势。
“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们夜枭虽然是情报机关,也不会枉杀一人的。具体情况我还不清楚,没法做出最后的判断,不过老爹不会有事这是肯定的。”孟辉笑着保证。
“那就好,那就好。这几天下来,与老爹接触的多了才发现,他真是个满肚子神话传说的好人,如果以后我们历史研究所在这里开发古迹,我肯定邀请达乌德老爹一起参加,相信能让研究工作进展快上许多。”周洪仁笑道。
在沙漠里行走速度不可能太快,众人又走了一天时间才抵达了鸣沙山下,孟辉拿起望远镜,仔细查看这周围的地形,一片连绵的沙山上沙粒颜色缤纷夺目,呈现出五种不同的颜色,其形如山脉般绵延数十公里,犹如手臂般环抱着一弯月牙形的泉水,形成了树木葱郁的小片绿洲。
看到这一番奇妙的景色,孟辉不禁感叹道:“王爷真神人也,此处景色与王爷所说一模一样,大家分散找找看,王爷说山上有历代挖掘的石洞,雕刻有各种佛像,还有精美壁画。”
众人立刻分散开来,沿着整个鸣沙山查探起来,听说这里有佛像和石洞,达乌德老爹也主动帮忙。一天的搜索让他们将鸣沙山西侧的十几公里范围内都看遍了,却找不到任何洞窟的痕迹,晚上众人只得返回月牙泉绿洲扎营休息。
“你说是八贤王说这里有洞窟和佛像?”达乌德老爹询问道。
“是啊,八贤王亲自嘱咐我们的,连历史研究所也没有人知道。”周洪仁笑道。
达乌德老爹摇摇头道:“没听说八贤王来过此地啊,王爷怎么会知道的?”王爷如果到了什么地方,必然是有大批仪仗随行,当地肯定会引起轰动,而达乌德老爹在此地住了一辈子,就没见过比县令大的官员。
“八贤王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不过王爷乃是天上真龙下凡,能知过去未来的事情,知道这里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周洪仁笑道:“你们知道吗?据说当年李信大人刚刚前往美洲的时候,王爷就给了他一个锦囊妙计,告诉他在那里能够找到殷商遗民,结果真就被找到了,否则如今美洲哪里会有那么多当地人加入我们。美洲距离大明可是有上万里啊,王爷掐指一算都能知道,何况这沙洲卫在大明之内。”
“竟有此事?”一些队员对这件事情并不知情,忍不住发出声声惊叹,达乌德老爹也是吃惊不小。
孟辉笑道:“王爷惊人之处还多的是,据说王爷能点石成金,只要他在地图上点个地方,那里就会有金矿。这绝对是事实,从美洲和澳洲回来的人都可以作证。所以说王爷说有这个千佛洞,就肯定有,我们无须怀疑,明天继续找好了。”
第一千一百章千佛洞()
达乌德老爹不禁听得眼睛发直,如果他有这个本事,还累死累活的做什么向导,直接去点金子就行了。这一晚达乌德老爹辗转反侧彻夜未眠,他始终在回想着队员们描述的八贤王种种神奇,心中感叹不已。
第二天早上开始,整个队伍决定兵分两路,沿着鸣沙山两侧向前推进以加快探索的步伐。周洪仁这个历史专家带了七十人沿着北侧山脚由西向东前进,孟辉和达乌德老爹则带着三十多人从南侧同样沿着山脚搜索,大家在鸣沙山东麓的山脚下汇合。
熄灭营火之后,这个队伍兵分两路再次出发,向着各自的目标进发。这一天的收获依然不大,尽管队员们瞪大了眼睛,但是极目远眺所能看到的仍旧是漫漫黄沙,没有任何特别的景色。一直到了傍晚时分,大家的情绪已经变得十分低落,只有孟辉仍旧神采奕奕的查看着周围,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队长,我看这次王爷恐怕失算了,这么平整的山壁,哪里来得千佛洞。”有队员泄气道。
达乌德老爹也在旁边点头:“我看这千佛洞只能有缘者才能发现,说不定我们缘分不够。”
“我们先与周洪仁他们汇合了再说吧。”孟辉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是徒劳,不如先让两队汇合在一起,商讨一番再说。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光线渐渐变得昏暗下来,很快就有队员发现前面有火光。
“是另外一队的人,他们已经扎营休息了。”有人高呼道,这些木头显然是昨天从月牙泉附近绿洲里搜集的枯木,此时恰好派上了用场,点起火堆免得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两队人错过了。众人迅速加快了脚步,向着篝火的方向前进,有的人还在埋怨着,竟然没有汇合就开始扎营,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然而等到众人抵达了篝火附近,才发现这里的人数不多,大概只有二十几个人而已,这些人还大多数是随同而来的护卫,那些历史研究所派来的专家们都不知去向了。
“怎么回事?人都到哪里去了?”孟辉皱着眉询问道。
一名护卫赶快跑过来对着孟辉敬礼道:“队长,我们已经在这里扎营一个小时了,所有专家都去千佛洞查探了,我们有一班护卫在那边担任警戒。”
“什么?千佛洞找到了?”众人闻言无不惊呼,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聿键所说的千佛洞竟然真的存在。孟辉顾不得再与那个人说话,他扔掉背包就向着护卫所指的方向冲去。走了几步他犹豫片刻,又返身回来从背包里找出了自己的手电筒带上。
达乌德和随队而来的众人同样相当好奇,大家全都带上手电筒,跟着孟辉向黑夜中冲去。趁着皎洁的月光,众人能够隐约看到在鸣沙山东麓的石壁上,有着无数漆黑的洞口,远远望去犹如野蜂的巢穴一般,孟辉心中激动又加快了步伐。
“什么人?”黑夜中突然有人喝问,孟辉知道这应该是警戒的战士,他当即大声回答道:“是我,孟辉。”
“队长。”很快几个手电筒被打开了,灯光中两群人汇合到了一起。
孟辉询问道:“周洪仁在哪里?”
“他好像跟着几个老专家去北面那个洞了。”一名战士向另外一边指了指,孟辉立刻转身向着那个方向冲去。在整片石壁上,有着层层叠叠的数层石洞,总数达到了七百多个,每个方向都是石洞密布,既是第二层以上现在很难进入,单是在平地上的第一层洞窟也多不胜数。
在这么多石洞中如何找到人?这非常简单,因为是黑夜中,在石洞里探查的人都开着手电筒,所以看那个石洞有光亮,直接进去就行了。
孟辉就是找到了唯一明亮的石洞,直接冲了进去。此时周洪仁和一众专家们正开着所有手电筒,对着巨大的彩塑泥佛品头论足。孟辉一进来本想与众人打招呼,但他很快就被洞内密布的佛像所吸引了。
洞窟正中间是一尊三米多高的泥雕彩塑,颜色绚丽制作手法精美,外行也能看出这是出自大师的手笔。而在这尊大佛周围,有着层层叠叠的木基泥塑小佛像,每一个都塑在洞壁凹陷的石台上,虽然其中多有损失,但看上去仍旧蔚为壮观。
这个时候周洪仁无意间回头,看到了正在仰头发呆的孟辉,他走过来笑道:“很壮观吧,我刚来的时候也被震惊了。不光是这些佛像,南面的许多洞窟里还有精美的壁画,我甄别了一下应该是属于西夏的。”
“西夏壁画?那不是很久远了?”孟辉吃惊道。
“大概四百多年了,不过比起这个来要差多了,这个佛像按照雕刻手法来看,应当是盛唐时候的,这可是六百多年的东西了。”周洪仁赞叹道。
孟辉点点头,他用手电筒私下查看着,很快发现地面上许多土炕、壁龛和灯台等居家使用的东西,这让他感到很惊奇:“这些东西怎么会在佛洞里?”
“我看过了,这应该是给和尚们居住修行的地方,不过应该几百年来都没人用过了。”周洪仁说道。
看看旁边无人,孟辉凑近周洪仁低声问道:“王爷所说的秘密任务,你发现了什么没有?”
“现在还没有找到,不过我们在这里逗留几天,总会找到的。”周洪仁说道。
孟辉点了点头:“这就好,如今已经证明了王爷的话,这千佛洞已经找到了,相信那个藏经洞也不会是假的。夜间多派些人手去查探,反正敲击墙壁听回音就行了,也不需要看清楚。”
“还是明天再说吧,王爷对古迹都非常重视。这里壁画和佛像太多,如果谁不小心弄坏了,王爷恐怕会震怒的。”周洪仁提议道。孟辉想想也不急于一时,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众人在千佛洞附近驻扎了下来,战士们用帐篷建立起临时营地,孟辉则请达乌德老爹带着部分人返回他们出发的哈密城,去寻求更多的援军和物资。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艺术瑰宝()
总参谋部和国务院早已联合发下了通知,命令刘体纯和各省政府对这次行动给予全力支援,城内已经准备好了足够多的物资和超过五千名援兵,随时可以进行支援,而孟辉和周洪仁等专家则留下来,继续查探千佛洞的情况,并对这里的佛像和壁画等物进行统计。
实际上让达乌德老爹回去,一来是让他做向导带更多的人过来,二来就是让他离开后,孟辉等人就可以执行秘密任务了。所有人都被分派下去,他们的任务非常简单,用木槌逐个石洞轻轻敲击石壁,寻找空洞的声音。
数十个人检查七百多个石洞,这样的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幸好他们的储备物资充足,等待后援的时间也有很长,寻找拿到空洞石壁的事情自然不着急。
寻找那个秘密的空洞还需要一段时间,远在宁波的朱聿键却已经看着电报欢呼起来。鸣沙山的这处千佛洞别人不知道,朱聿键却是非常清楚的,因为它就是后世著名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和元等历代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后世在清末被重新发现之后,历经英、法、俄、美、意和日本等多国探险家的无耻盗掘和破坏,还存留下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和2415尊泥质彩塑,这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来到这个世界的朱聿键在莫高窟重现人世之前,就抢先派人进行保护,虽然另有目的,但保护这块华夏文化瑰宝的信念却是无疑的。
朱聿键回想自己前世的华夏,因为清朝带来的百年羸弱,让大量国宝外流他国,造成欧洲许多博物馆藏品比华夏最大的北京博物馆的还要珍贵,数量还要多的情况,更有甚者在华夏经济发展起来以后,还需要高价回购部分文物,这样的惨痛教训谁能忍受。
朱聿键来到明末之后,随着自身势力的逐渐庞大,他的心态也从求生转变成了图强,对于文物流失这个后世华夏人都很深刻的印象,朱聿键也是相当在意的。自从占据了美洲之后,他就已经开始着手将美洲的各种文物运输到宁波来,作为华夏的文物进行保存。为了他还打算搜集全世界的文物,让世界各国要想研究自己本国的历史,都必须到大明来,这才能让朱聿键足够解气。
没有这种惨痛的印象,无法理解朱聿键对文物搜集的执着,此时看着眉飞色舞的朱聿键,宋献策感到很难理解。他不记得朱聿键对佛学感兴趣,为什么会对这些佛窟的发掘如此上心,甚至不惜派出的精锐的情报部下属别动队。当然这属于八贤王的最高指示,他是不会更加干涉的,而且他也明白,朱聿键从不做无用功,只要他去做了,就必然有着深层次的含义。
“王爷,此次对左梦庚的作战进度很快,据说三天就将其全部歼灭了,这是总参谋部送来的军情。”宋献策有事情要说,只好先打断了朱聿键的美好畅想。
“是吗?这么说湖广已经彻底平复了?看来我们需要多建立一个军区了,让袁宗第的战区升升格。”朱聿键笑着接过军情说道。
“我看这却不必,华夏内部的军队归属分割太过细碎没有什么用处,反而造成指挥混乱,不如让袁宗第的乌斯藏战区变成中亚军区,让他向中亚发展,主公不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吗?”宋献策笑道。
“你又知道了?”朱聿键问道。
“回革五营重新合流,两百多万回族和维族百姓向西域省的边境迁徙,这种事情还不明显吗?”宋献策笑着回答道。
“你的眼光却是独到,这点蛛丝马迹也能看出问题来。今后中亚的事情就交给袁宗第好了,但愿他能与回革五营配合好,给奥斯曼帝国一点教训。”朱聿键叹息道。
“另外刘体纯的大军已经从哈密出发,向整个甘肃的闯军发起突击了,因为动用了一个骑兵军和两个步兵军的兵力,我想吞并甘肃的速度应该不慢,毕竟那里只有两万多闯军驻守。”宋献策又说道。
“不错,先吞并甘肃,再进军陕西才好。我忍李自成已经很久了,这次要将他彻底消灭。”朱聿键点点头,随后他又补了一句:“对千佛洞的保护工作也要尽快展开,那里将来可是华夏一大名胜古迹。”
“主公还要考虑朝廷那边的事情啊,毕竟我们签订了合约,如果唐军攻占了土地,一半是要上缴的,李自成占据的甘肃和陕西两省有十几个府啊。”宋献策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这个到时候再说,总会让朝廷为难的,我可不会让人白白占便宜。”朱聿键冷笑道:“啊,你今天是怎么了?突然热心起军事来了。”
“如今封地内还算平静,政务方面稳步推行,也没有多少太过关注的地方,反而是对清军作战频频,我们要严防清军的偷袭啊。”宋献策提醒道。
“各军区都会注意的,我想问题应该不大。只是卢象升始终不表态,的确令人难以捉摸。”朱聿键摇头道,他早就派人前往东三府联络卢象升了。那里毕竟较为穷困,本来就受了孔有德之乱,后来又被唐军大量移民,如今那里人口稀少补给困难,卢象升的三万大军都已经开始就地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的了,可见其度日艰难。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卢象升守着东三府艰难度日,却对朱聿键屡屡伸出的橄榄枝视而不见,也着实让这位顺风顺水的八贤王郁闷不已。如今举国形势都在向着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而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南明朝廷和清军的问题,这还有待商榷,至少为了降低国内统一的后遗症,朱聿键不打算这么快就完全消灭满清和应天府的小朝廷。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奴隶换武器()
朱聿键谋划着招揽卢象升的问题,宋献策却突然冒出来一句:“王爷,最近几个劳务公司的代表经常来诉苦啊,都说江南的基础建设全面铺开以后,奴隶越来越不够用了。海参崴劳务输出公司更是喊冤,说修建四川铁路死人太多,他的奴隶数量比鼎盛时期下降了两成,工作效率大大下降。”
“他们要做什么?如今几个劳务公司的奴隶加起来,都有五百多万了,而且南美洲那边不是在继续抓捕杜卑人和保罗罗人当奴隶吗?”朱聿键闻言皱着皱眉,他感觉这几个公司的管事太过贪得无厌了,五百多万奴隶所创造的财富还堵不住他们的嘴。
“王爷,美洲奴隶资源丰富,可是使用奴隶最多的却是大明境内,这个缺口不小啊。更何况铁路局最新提出的江南两横两纵新铁路线建设计划,所需要的奴隶数字简直太大了。”宋献策苦着脸说道。
“你们这些人啊,节约经费都到了吝啬的程度,看着奴隶不需要给钱,就可着劲的玩命用,搞得我以工代赈都快干不下去了。”朱聿键气氛道:“你们就不能多拿出些钱来,雇些百姓做工吗?”
“主公明鉴,以百姓做工花费可不是个小数目啊。百姓们不但要管饭,还要有高额的工钱。现在修铁路虽然有了一些蒸汽铲,但主要还是需靠人力,修建铁路的环境什么都有,崇山峻岭、急流沼泽,万一出了人命抚恤金数量太多。更何况为了少伤人命,又会降低工作速度,铁路建造得不偿失啊。”宋献策摊摊手道。
“就你会诉苦,我说不过你。”朱聿键翻了翻白眼说道。
“更何况如今财政也不算宽裕,我们还是能省则省啊。”宋献策笑着回答。
“怎么又缺钱了?”朱聿键喊道:“这两年财政不都是有盈余的吗?国库应该有接近一亿银元的财政盈余,另外五国条约获得的三亿赎金和战争债券赚取的六千万银元都存在银行里,这还不算被充入教育和医疗基金的抄家所得,难道都花光了?”
“花光还不至于,不过如今咱们多了江南数省,还有四川和即将入手的甘肃、陕西,这些地方要全面铺开义务教育、免费医疗和新的基础建设,要布局新的工业基地,最近王爷又要求在西域省和蒙古数省实行退耕还林治理沙漠,还要推广到甘肃和陕西,这都是要用钱的。我估计最近五年内至少每年国库都会净亏一亿银元,这五年就需要五亿银元啊,我们的存银尚有些不足。”宋献策给朱聿键摆了摆眼下的困境。
朱聿键微皱了皱眉说道:“华元不是已经开始普及了吗?这样我们的黄金储备就能发挥作用了,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一块我却没有想到,只不过我总感觉纸币有些不稳妥,这些收益就没敢放入库存的使用范围。”宋献策说道。
“有黄金的兑换支持,有底层的银元货币兑换,纸币不会出现大规模贬值的情况,至少现在不会。”朱聿键说道:“此外我们在各省的粮食囤积情况如何?”
“这个还算不错,去年东南亚各地的粮食已经开始丰产了,江南又向来是粮食丰产之地,加上湖广和四川两个粮食大省的入手,未来我们的粮食非常充裕,解决甘肃、陕西、河南等地粮食不足的问题很轻松。我感觉咱们的粮食储备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应该适当减少一些才对。”宋献策以为朱聿键担心将来攻克甘肃和陕西之后,那里粮食紧缺的问题难以招架,所以才有此一说。
朱聿键却是神秘一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