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从未领兵与华军打过仗,但是经历多次惨败之后,俄军上层对华军有着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在华军的步兵防守方面,信息是非常详细的。当发现对方阵地前没有滚筒式铁丝网的时候,多尔哥卢基大公长长松口气,这可是在俄军中流传最广,也被他们描述的最为邪恶的一种武器,简直就是冲锋队伍的天敌。
现在华军居然没有使用这种邪恶武器,会让冲锋变得轻松许多,但多尔哥卢基大公的警惕性却一点也不会少,他知道除了铁丝网之外,对方还有地雷阵和反步兵堑壕更加让人胆寒,他阻止了骑兵冲锋之后,命令全体炮兵推前,对着华军阵地前数百米的范围进行火力覆盖。
轰轰的炮声接连响起,地面上很快引起了剧烈的爆炸声,看得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眼睛都瞪圆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炮弹会爆炸?”
“我们的炮弹只是铁球,当然不会爆炸了,不过华军非常狡猾,他们惯于在阵地前埋设地雷对付我们。这些武器防不胜防,往往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只有士兵踩上去才会突然爆炸。如果让这种武器发威,我们的士气会遭到很大损伤,士兵也会损失惨重。”多尔哥卢基大公耐心解释道。
“所以你用大炮引爆这些地雷?果然是个聪明的主意。”科内茨波尔斯基元帅听得连连点头,显然很佩服对方的机智。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未维持多久,当联军数百门各型火炮同时发声,清理着华军阵地前的地雷阵,华军很快展开了反击。尽管数量不如对方,但如果说到质量和射程华军火炮却是冠绝世界的。
当12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同时响起协奏曲,联军火炮部队的使命也就基本宣告结束了。随着大批探空气球升空,作为炮兵观察哨将联军炮兵位置一丝不差的报告给炮兵部队,联军那些老式滑膛炮就遭到了大规模火力压制。
虽然华军火炮数量少,但威力大射程远,同时因为采用金属定装炮弹和后装螺旋炮闩,射速上比前装火炮高了几倍,炮击的威势一点也不逊于数百门老式火炮。
密集的榴弹很快落在联军炮兵阵地上,炸起大片大片的火花和烟尘,偶尔命中弹药堆的,还引起了殉爆和更大规模的伤亡。联军炮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炮火反击,他们立刻命令士兵转移火炮。然而情况对他们越来越不利,不管如何转移阵地,探空气球总能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踪迹,并进行新一轮的炮击,除非他们逃到120毫米榴弹炮高达六公里的有效射程之外去。不过以前装炮那笨重的身躯,要想逃出那么远基本没戏,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用火炮继续与对方展开炮战,尽可能取得一些战果。
“步兵全线出击。”多尔哥卢基大公发觉情况不对,为了分散炮兵的压力,他只能命令步兵全线进攻。同时将剩下的哥萨克骑兵和波兰翼骑兵摆在一起准备发动决定性进攻。
俄国和波兰步兵们也顾不上什么队形了,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唐军防线冲去,其中还有不少俄军士兵携带者宽大的木板,准备用于翻越宽大的反步兵堑壕。
炮火密集的落在联军炮兵中间,没有丝毫的偏移。华军炮兵宛如没有看到两国步兵冲锋一样,仍旧将注意力放在联军炮兵身上,誓要将他们全部摧毁。
见到这种情况,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不忧反喜,他认为己方炮兵无法与对方炮兵硬憾,但能够吸引对方炮兵火力,给己方步兵冲锋创造条件也是不错的,毕竟华军的守卫部队远少于己方实力,如果拼近战联军必胜。
踩着虽然经过清理,却还在不断爆炸的地雷,联军步兵发起了最快速度的冲锋。很快无数木板被搭在了反步兵战壕上,士兵们继续向前冲锋,就在这时华军阵地前突然尘土飞扬,无数的转轮机枪和三七式步枪一起开火,形成了绵密的火力,将冲锋中的联军士兵纷纷击毙。
后装枪尤其是机枪的出现,让步兵防线的坚固程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已经不是依靠人数的集团冲锋所能够打破,随着战术的不断发展,势必让步兵的冲锋队形拉得越来越松散。只不过这样的战术转变,需要一批批士兵以血的教训,慢慢积累起足够的经验,才能逐渐进行演化,而刚刚开始接触这种火力密布的联军士兵,只能成为第一批祭品。
联军主力在进攻萨拉托夫,刘体纯率领的四十万陆军也越过了伏尔加河,在连克雅罗斯拉夫尔、特维尔和梁赞之后,华军完成了对莫斯科的包围。密集的炮火加上机枪掩护下的步兵冲锋,华军第一次展示出真正的实力,要以最快的速度消灭莫斯科守军。
俄罗斯贵族们也知道是危急时刻,所有人都自发的组织起来,集中一切力量死守莫斯科。图拉等地的守军也纷纷向莫斯科集中,死保自己的首都。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再次相见()
在莫斯科遭到大队唐军围攻的时候,以袁崇焕亲自指挥的四个骑兵军已经从普斯科夫南下,越过道加瓦河扑向维尔诺和明斯克,进入了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境内,触及到联军最后一片没有遭遇战火的土地,整个东欧大平原上已经到处烽火了。
身为华夏有数的名将,袁崇焕将骑兵的作战理念发挥到极限,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尤其是75毫米山炮和三七式转轮机枪的威力,四个骑兵军从维尔诺城开始一路向南扫荡,各大城市轻松而下,骑兵大军一路高歌猛进,迅速的吞并着两国边境线上的诸多城市。
袁崇焕之所以如此轻松的吞并大量城市,是因为他抓住了两国结合部的最弱一点。原来作为交战多年的仇敌,波兰和俄罗斯虽然是真心合作,彼此之间也是不想提防的。为了防止出现误会,双方约定在国境线上减少驻军以示诚意,这才换得联军的组成,这样的约定也让两国的边境兵力极为薄弱。
本来这是展示诚意的姿态,他们也认为华军不可能打到这个地方来,作为后方此地是非常安全的。因此波兰和瑞典支援俄罗斯的军事物资,都被堆放在了附近包括明斯克、基辅、日托米尔和文尼察等城市中,最终成了袁崇焕的战利品。
边境地区一鼓而下,袁崇焕迅速兵分两路,一路仅以第四骑兵军这支最弱的部队回师向东,他们的作战目标就是已经抽空兵力的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等地。这里的守军都向着莫斯科集中了,当地基本上都是民兵在维持,依靠先进的武器,第四骑兵军可以轻松攻克这些地方。
另外一路就是吴之番的第一骑兵军、赵率教的第二骑兵军和满桂的第三骑兵军兵分三路平行推进,直接攻向维斯瓦河畔的华沙。波兰精锐军队尽出,此时国内同样十分空虚,遭遇十五万华军精锐骑兵的全面突击,竟然没有还手之力,大片波兰领土被迅速吞并,由后续跟进的守备军逐渐接手,袁崇焕很快就攻到了华沙城下,而此时波兰主力还在与俄军精锐一起,徘徊在萨拉托夫附近,与袁宗第死磕而且毫无进展。
华军与联军在三个战场上展开激战,瑞典领土上确是一片平静。霍恩元帅刚刚率领数万残兵返回国内,就接到了克里斯蒂娜女王投降的消息。瑞典将整个并入华夏,成为其中的一个省,瑞典国内居民将作为一个民族并入华夏民族行列之中,成为少数民族之一,克里斯蒂娜女王则宣布放弃新教的信仰,嫁给大明帝国八贤王为侧王妃,瑞典成了嫁妆。
华军和平的接收瑞典全境,掌握了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岛上驻军也得以从北方向沙俄发起了进攻。整个东欧的局势都倾向于大明帝国,让欧洲各国无不紧张,但是比邻最近的两个国家中,神圣罗马帝国正遭受内乱。
由克莱沃领主汤若望率领的军队攻城略地,丝毫不给皇帝面子,已经侵吞了国家中部的大片领土,十三个公国被灭亡,其中甚至包括两个选帝侯勃兰登堡藩侯和萨克森-维滕堡公爵领地,让罗马教廷也不得不关注起此事。剩下那个奥地利虽然也很有野心,却自认不可能比沙俄、波兰、瑞典三国更强,既然这个联盟都遭遇了惨败,他们自认也没有获胜的希望,为了不被对方找到进攻的借口,就只能当缩头乌龟了。
欧洲的局势越来越明朗,亚洲的局势更加顺利,布木布泰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宁波八仙王府,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朱聿键。屏退了左右之后,朱聿键快步上前一把将布木布泰搂在怀中,久久不愿意松开。
“快放开我,让别人看见不好。”布木布泰被朱聿键搂得时间长了,忍不住担心那些下人会撞破,连忙劝阻道。
“绝不,我放手你又会离开了,答应我这次不走了好不好?”朱聿键搂着布木布泰柔声道。
“这怎么行?我是大清国的皇太后,是不能与敌国有私情的,更不可能留下来不走。”布木布泰叹息道。
“为什么不能?本来我是想要彻底灭亡满族的,不过现在我想通了,让满族成为华夏的新少数民族也没关系,只要你留下来。只要你们答应取消帝号解除武装,我将对满族一视同仁,这样科尔沁部也不用左右为难了。”朱聿键解释道。
布木布泰勉力推开朱聿键的怀抱,神色黯然的摇了摇头:“你不明白的,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善了。大明帝国宣传了那么久满清的残暴,如何能够轻易接受他们。满清这么多年来对大明都处于优势,如今骤然投降他们又如何会接受?我很清楚那些八旗将领,他们宁可战死也绝不会投降的。”
布木布泰的话令朱聿键一阵苦笑,他始终以消灭满族为己任,不许清帝国的历史再现,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今在宁波日报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报纸鼓动下,百姓们已经将满清视作十恶不赦的大魔头,根本不可能平静的接受他们。可是如果不能接受满清,布木布泰又该如何自处?朱聿键彻底迷茫了。
“妹妹。”随着娇呼声传来,一个靓丽的身影跑入大殿,将布木布泰抱在了怀中,听声音就知道她是朱聿键的妾室,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两女自从被俘之后相依为命十余年,感情好得一塌糊涂,结果布木布泰却不声不响的走了,让海兰珠始终非常担心。今天听到木兰卫提起,布木布泰竟然以清国皇太后的身份来拜见朱聿键,她自然第一时间冲了过来。
见到她们姐妹相拥,朱聿键也只好退在一旁等候。海兰珠抱了布木布泰之后直起身来,对着她说道:“你怎么能不声不响的就离开了,万一出事了怎么办?说说你最近两年去哪里了,为什么成了清国的皇太后?”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布木布泰的请求()
布木布泰看了看姐姐,又看了看旁边的朱聿键说道:“如今我当初回去本来是为了规劝父亲回心转意,到北方去定居的,结果他却不听我的,还将我又送入宫去。结果我成了皇太极的妃子,给生了一个皇子叫福临。在皇太极驾崩之后,我的儿子成为新皇帝,我也就成了皇太后。”
“什么?你又嫁给了皇太极?你这样做对得起王爷吗?”海兰珠看着自己的妹妹一个劲的摇头。
“姐姐,皇太极早就病入膏肓了,根本没有男人的能力,我就算嫁给他也是清白的。”布木布泰这句话与其说是告诉姐姐,不如说是向朱聿键解释的。
“什么?如果皇太极没有男人的能力,那个新皇帝是怎么回事?”海兰珠问道。
“那是”布木布泰吞吞吐吐得半天,最后她才看着朱聿键咬牙说道:“那是王爷的孩子。”
“什么?”海兰珠失声惊叫:“是王爷的孩子?那就应该带回来,怎么能让他屈就于满清。”自从嫁给朱聿键之后,海兰珠的一切都围绕丈夫为中心,心中也为丈夫着想,她自然不愿意让丈夫和妹妹的亲生骨肉流落在外。
“姐姐,现在那个孩子不属于王爷,他是皇太极的儿子,也是如今满清的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布木布泰摇头道:“这次我来是希望王爷能够放过我的儿子,也放过满清和科尔沁部落,布木布泰将感激不尽。”她说话间直接跪倒在朱聿键面前,直接在地面上磕起头来。
“你干什么?”朱聿键连忙将布木布泰拉了起来:“你这是要怎样?难道非要如此才行吗?”
“王爷,布木布泰的这颗心是你的,但我要为自己的部族,也为我们的儿子着想,我是不能放弃清国的。”布木布泰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但明眸中那一抹隐藏的柔情,朱聿键却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他感觉心中一疼,本来的那份坚持却就此崩塌了。
“好吧,我同意保留清国,但不能让你们留在大明帝国的土地上。”朱聿键长叹一声道:“如今华军正在东欧开战,很快就会有一片叫做波兰的土地并入我国。大明帝国只占据涅曼河与德涅斯特河以东地区。在这两条河东边,会有一片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气候比辽东要稍微暖和一些,你们去那里吧。”
“多谢王爷。”布木布泰眼神之中满是激动之色,她知道朱聿键已经为了她而改变初衷,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原则,这份情谊她完全感受得到。
“我也不是白白答应你的,清军必须全部放下武器,由我用火车运送到欧洲去。我会提供你们燧发枪等先进火器,让你们能够在那里立足,但是满清必须作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存在,世代忠于大明。我不需要你们的进贡,也不需要你们跟随华军作战,我只要你们作为大明屏障保证不侵略我国。”朱聿键的条件可谓十分优渥,这个条件对其他藩属国是绝无仅有的。
“多谢,我会尽快答复你的。”布木布泰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次朱聿键人事已尽,未来两人恐怕再难相见了。想到再也见不到自己心爱的人,布木布泰禁不住悲从心头起,眼中泪光打转。她真想转头扑向朱聿键的怀抱,享受那片刻的温存,但她心中清楚自己的软弱会让儿子和科尔沁部遭受灭顶之灾,最终她还是咬牙忍住,对着朱聿键深深一礼转身离开了。
“相公,你真的让布木布泰离开?”海兰珠已经哭出声来了。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布木布泰选择为了部族放弃自己的感情,我也无法干预,更何况现在还有我们的儿子。”朱聿键也仿佛全身都没了力气,直接跌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成为上位者可以拥有巨大的权利,但也会有种种无奈,有时候为了大局,他必须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
布木布泰第二天就离开了,她将回到北京城,设法说服那些已经山穷水尽的满清贵胄们,让他们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到欧洲去开始新的生活,这个时候在欧洲的战场上胜负已分。
华军依靠强悍的战斗力,在半个月内攻克了莫斯科和华沙,两国政府宣告投降,而处于萨拉托夫前线,已经死伤惨重的联军数十万大军却还没有接到消息。
“我们必须要再加一把劲,才能消灭对面的华军,他们已经很疲惫了。”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等着血红色的双眼,看着对面硝烟升起的地方,那里是华军的阵地,不过现在已经不复开始时的整备了。
经过半个月的作战,华军伤亡超过五千人,却利用各种武器消灭了超过十万联军士兵,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第一道防线被放弃了,反步兵战壕也被彻底填平,甚至连地雷场也被完全引爆了。
尽管联军早已失去了炮兵部队,失去了远程压制华军的可能,但他们依靠着人数优势蜂拥而上,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不得不说转轮机枪的效果要比后世的马克辛机枪差了许多,尤其是在转轮速度过快的时候,非常容易卡弹。
如果是在平时,机枪手都能很好的保持转轮转动速度,然而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却往往没有这份冷静,结果造成全军上百挺转轮机枪已经有半数无法使用了。
两天前手榴弹也宣告全部耗尽,如今他们只能凭借手中的步枪,对抗仍旧在拼命进攻的联军了。然而联军同样已经快要耗尽力气了,多尔哥卢基大公听到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的咆哮低声道:“再用一点力?我们拿什么用力?几乎所有的部队都被打残了,他们的战斗力不及平时的一半,再冲锋也至是送死而已。”
“不,我们还有,还有骑兵没有动用。只要将骑兵全部投入战场,必然能够攻克萨拉托夫,只要我们度过伏尔加河就能彻底搅乱华军后方补给线,让他们不占自溃。”这是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无数次描述的情景,也是支撑他们继续进攻的希望,不过现在听起来是那么苍白而无力。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翼骑兵的悲歌()
“我们还有可能成功吗?”多尔哥卢基大公叹气道,他已经对胜利失去了信心。
“还有可能,华军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只要我们全线压上,以骑兵为先导步兵扩大战果,很快就能突破对方的所有防线。”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信心十足,因为他还有最精锐的翼骑兵没有动用。
“好吧,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搏,要尽快消灭对面的敌人。”多尔哥卢基大公点头道:“命令全线发起进攻。”
“他们打算拼命了。”从望远镜中看到对面正在排队的骑兵,袁宗第叹了口气说道。因为伏尔加河突然涨水,让补给物资运不过来,他始终没有获得多少物资补给。这半个月来他都是在用自己的储备弹药,尽量节约着与对方展开攻城战。如果不是未来节约弹药,华军也不会伤亡如此之多,联军也可能早就被击败了。但是现在后方的补给尚未送到,而他手中连步枪子弹也快要不够用了。
“对方是骑兵,用步枪拦不住的,命令集中所有子弹,优先供给机枪,所有步兵上刺刀准备发起肉搏战。”在这个时候袁宗第只能做出最优化的选择,将子弹尽量留给火力凶猛的转轮机枪,也幸好三七式步枪和机枪的子弹通用,才让他能够如此调配,如果机枪子弹再次打光,他就只能下令全军肉搏了。
“有进无退,勇往直前,跟着我冲。”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亲自率领的一万翼骑兵在最前面,两翼是另外的九万波兰骑兵和十万哥萨克骑兵,他们排成二十个巨大的阵型,向着华军的第二道防线冲去。
九万波兰骑兵和十万哥萨克骑兵相同,他们人人挥舞着马刀,排成整齐的楔形阵向着华军两翼冲去,以吸引对方的火力,而处于正中央的翼骑兵则摆开两列横队,人人将挂着长条旗子的骑枪平放在马前,开始缓缓加速。
比起身穿棉衣最多加上大氅的轻骑兵,波兰翼骑兵有着独特的装备,他们的里面内衬链甲,外部铠甲只遮挡上半部分,身上的肩、颈、手臂都是类似于钢片叠加铆接而成的龙虾甲,躯干部位则是整片的板甲,加上与中世纪别无二致的头盔,形成了独特的半龙虾甲。
翼骑兵最有特色的就是身后背负的两支翅膀,它们由笔直的方木构成,外包铜皮漆成红色,背面镶嵌着大量羽毛,犹如两只振翅欲飞的羽翼,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这种精锐的骑兵部队可不只是样子唬人,他们人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除了精良的铠甲之外,人手一把精钢马刀和遂发手枪,而这些人最常用的武器则是挂着矛旗的四米骑枪,此时他们就是将这些骑枪放平,直接冲向了对面的华军。
“开始射击。”随着军官们的命令仍旧能开火的转轮机枪一起发出怒吼,密集的弹雨射向了狂奔而来的骑兵。
翼骑兵这支传说中的精锐,得到了华军特别的照顾,有二十多挺转轮机枪都朝向了这个方向,子弹流犹如地狱使者的长鞭,甩过整支骑兵队伍,每甩动一次就会吞噬大量的性命。在动能十足的尖头弹面前,看似强悍的板甲毫无防御能力,昔日无敌的翼骑兵尚未接触到敌人就纷纷倒地。
骑兵不断的伤亡,却又不断的前进,尽管死伤的骑兵尸体已经铺满大地,阻碍得后续骑兵只能慢速前行,但他们依然在向华军阵地靠近。华军的机枪子弹在迅速减少,眼看着就要见底了,军官们大声命令着,要求士兵们排好阵型,准备用刺刀对付即将冲上来的敌军骑兵。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炙烤着大地的太阳仿佛突然被大片乌云遮住,那些无需操纵马匹的步兵纷纷抬头,望向了天空中的黑影,只见一艘艘巨大的飞艇正划过天际,慢慢靠近了战场,在最危急的关头,郝大勇率领着空军赶到了。
自从西班牙作战结束之后,郝大勇率领的飞艇队再次绕了大半个地球才返回国内,然而刚刚回到驻地就接受到了支援北方作战的任务。很快新一批的飞艇与艇员补充到位,郝大勇将所有人混编,全军再次启程向着东欧前线而来。在途中前进的几个星期里,他拼命的训练那些手下人,有老兵的带动,新兵们很快适应了飞艇上的工作环境,变得越发熟练起来。
空军边飞边练习,除了补充食物饮水给电池充电绝不降落,依靠着超长的续航能力,他们终于在这个紧要关头抵达了战场。当郝大勇在空中用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