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干都司,尤其是库页岛等地的疆土。一旦以库页岛为基点,掌控了远东地区,就可以与朝鲜驻军、辽东明军一起,对后金形成三面包围,那样就算皇太极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以回天了。
想到对马岛的重要性,朱聿键将牙一咬:“命令水师出击,我们占领对马岛。”
第二百一十八章一个不留()
李倧之所以没有去更大也更近的耽罗岛(后世的济州岛),反而前往对马岛是有原因的。
对马岛又称对马国,由五个岛屿组成,这里长期属于日本管辖,对马宗氏世世代代统治对马岛,并始终支持代表武家中央政权的幕府。只不过因为对马岛太小,耕种难以养活太多人口,所以他们也作为日本和朝鲜之间贸易的中转站,进行海上贸易活动。
1419年6月19日,朝鲜以“讨伐倭寇”为目的,命令李从茂将军向对马岛派出军队,企图占领对马岛。对马岛宗氏无力抵抗,不得不接受朝鲜官职,成了两国受封的官员,对此日本中央政府并未提出异议,因此对马岛从那个时候起,就成为了两国的模糊地带。
李倧前往对马岛,可以说在自家境内,也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日本境内避难。在他看来明朝军队要进入日本,总要有所顾忌的,更何况这里的人不像耽罗岛那样对大明朝廷好感颇多,他住下也更为安全。
李倧没有想到,他刚刚抵达对马岛才五天,唐勇水师的舰队就抵达了外海。听到那支恐怖的舰队又来了,李倧吓得跳了起来。如今已经退无可退,他反倒光棍了起来,立刻命令同来的士兵准备垂死挣扎。
“大王,我看还是投降吧,这样打是不可能胜利的。”对马岛的宗氏家督宗毅成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建议投降。
“什么?投降?”李倧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被人从朝鲜国王的位置上拉下来,又被迫逃亡到这个小地方,他已经有些歇斯底里了。最痛恨他的光海君已经登位,这意味着什么他心里很清楚。
自己是通过宫廷政变上台的,为了永绝后患又将光海君的眼睛用石灰烧瞎,这样的仇恨如何能够平复。如果别人投降或许能够幸免,他却绝对是必死无疑,甚至比死还要难过的,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回头想。
“不许投降,所有人准备战斗,将战舰都派出去。”李倧吼叫着,命令宗毅成赶快派出舰队迎战。作为宗氏的第21任家督,宗毅成并无父亲宗义智那样的能力与智慧,他更多的只是守成吃老本而已。
大明王朝同样是日本的宗主国,如今宗主国大军到此,他又如何兴得起抵抗的决心。对马岛的水师不强,只有三艘安宅船和几艘小船而已,李倧带来的也大多数猛船和剑船,大战船一艘也没有,依靠这样的势力,如何能够抵挡对方的进攻。
看到李倧那不善的眼神,已经按在刀柄上的手,宗毅成很清楚一旦自己拒绝,所要面对的就是立即死亡。无奈之下宗毅成只能屈服,命令所有水师出战,拦截对方的进攻。
见到一直颇为孱弱的水师舰队驶出港口,张名振还以为对方要四散逃跑。可是当对方集结起阵型,朝着唐勇水师的方向冲来,他们才明白对方是要打仗的。对付这样弱小的舰队,根本不需要大张旗鼓,数艘二号福船带着一群护卫的苍山船前出,一顿炮火就将对方打得七零八落了。仅仅花费了不足半个时辰,对马岛和李倧的联合舰队就告覆灭了,唯一能证明他们存在过的只有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水兵和碎木了。
张名振一面命令打捞落水的敌军水兵,一面让海军陆战队开始登陆。对马岛没有火炮,士兵们只能拿着刀剑,静等对方登陆。没想到经过舟山一战之后,水师已经学乖了,他们没有直接派出小船登陆,而是将三艘六号战船打横在水面上,对着滩头可能的敌军所在地一顿猛轰。
如今的炮弹还都是一个大铁球,攻击士兵的威力有限,但其巨大的声势却能令对方胆寒。那些端着大刀长矛,躲在岩石后面等着对方登陆的士兵们没有等到敌人的踪影,反而是成片的炮弹覆盖而下。
密集的炮弹砸在海滩的岩石上,溅起无数的碎石,吓得那些日本兵和朝鲜兵纷纷避逃。藏身之处再也藏不住了,炮击仅仅进行了两轮而已,对方那些士兵已经抱头鼠窜。
张名振在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一切,他对着身边的信号兵道:“发旗语,开始登陆。”
信号兵离开,张名振询问道:“王爷,岛上的人如何处置?”
朱聿键道:“很简单,既然他们决定反抗,那么所有男子不留活口。”
“什么?”张名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朱聿键会说出这种话来。
朱聿键道:“我说的很清楚了,所有男丁不留活口,记得把李倧和宗毅成的头颅留下来,我要传首朝鲜各地,震慑一下那些敢于反抗的人。”
“王爷,我们乃是礼仪之邦,怎么可以做出如此禽兽之举?”张名振低声问道。
“礼仪是对本国百姓的,不是对外国人的。礼仪可以让国家安泰,却买不来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尊严是要靠实力来获得的,你对外越是残忍,那些宵小就越不敢对付我们,因为他们付不起那样的代价。”朱聿键冷然道:“对马岛和朝鲜对我们华夏民族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不容有失。看看当年为什么南宋被灭,蒙古却能够崛起,就是因为他们对外够狠,他们能够将敌方高于车轮的男丁全部杀死,不给对方重新崛起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张名振的喉咙有些哽咽,他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规劝唐王。
朱聿键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不是经常对你们说吗?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至于个人的得失与国家民族的未来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可以在美洲大肆屠杀,我们也可以。他们为了本国的崛起,用外族人的尸体作为国家的奠基石没有错,我们这样做也没有错。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永远生存下去,希望依靠祈求和道义约束来实现国家安定,只不过是缘木求鱼罢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对马大战()
朱聿键的一番解释,让张名振的眼神渐渐坚定了起来:“我明白了,就像王爷平时说的,对待自家百姓要像和煦的春风般温暖,对待我们的敌人要像凛冽的寒风般刺骨。”
“没错,立刻下命令吧。”朱聿键感到非常满意,他始终贯彻的民族主义教育看来有成果了,至少在将领身上已经看到成效了。
登陆的海军陆战队立刻就接到了命令,所有岛上男丁一个不留不收俘虏。接到命令以后的唐勇士兵们端着武器,开始以连为单位,从四面八方围剿对马岛各岛上的敌军势力。
对马岛非常小,只需要数百人就能轻松地控制全岛,但张名振为了保险起见,足足派了两千名士兵。看着敌军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压上来,那些日本兵和朝鲜兵的意志顿时崩溃了,他们纷纷扔掉武器高举双手,跪在地上等待对方的受降。然而那些唐勇士兵丝毫没有顾忌他们的投降,只要军装不同的敌人,直接就是一枪射过去,毫无怜悯和犹豫之色。在受到多次射击之后,那些朝鲜兵和日本兵终于明白了,对方根本没打算留活口。
面对着人数众多武器精良的唐勇,那些日本兵和朝鲜兵有意反抗,但地域狭小实力不济他们根本没有勇气拿起武器。这些士兵很快就崩溃了,他们扔掉武器抱头鼠窜,希望能够找到藏身之处,躲过唐勇的追杀。然而这一切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唐勇层层撒网逼得他们最后不得不撤到了城主府内。
这里是宗氏的家族所在地,不但居住着宗家的男女老幼,也是对马五个岛上最坚固的一所宅邸。宗氏害怕有人攻打,所以将城主府修得坚固无比,光是围墙就有三米高。如今听说唐勇不留俘虏,正好据此死守。
宗毅成知道无法幸免,脸色早已苍白如纸,不过如今知道必死的他反而凶性大发,就算死也要抵抗到底。与他的变化相反,刚才还坚持要开战的李倧,此时已经吓得站不起身来了。海军陆战队在各岛扫荡,将为数不多的岛民驱赶到一起,所有男丁当场被杀,只留下年轻女子和小孩。清缴很快结束了,最后只剩下宗氏的城主府依然在顽抗。
聚拢起来的海军陆战队很快对城主府发起了冲锋,铁盾在手的刀盾手前冲,后面的火枪兵掩护射击。日本兵有十几杆火绳枪,面对着压上来的唐勇刀盾手,他们立刻开始反击,那些李倧的护卫也都拉开角弓,拼命的往府墙外射箭。
虽然有铁盾保护,但对方居高临下,有着射程上的优势,唐勇很快损失了二三十个人。剩下的唐勇却毫不为所动,依然向着城主府发起冲击,同时以密集的排枪对着墙头射击,压制对方的火力。对方据守顽抗,己方伤亡越来越大,指挥战斗的甘辉发现不妥,赶快命令停止攻击。
根据对方的火枪和羽箭密度,甘辉估计对面的守军不会超过一百人,但他们据守坚固的城主府,光凭火枪和刀盾根本冲不进去。甘辉以一部人马佯攻,另一部分抱着大木冲击府门,依然被对方打了回来。双方激烈交火进行了是半个时辰,唐勇毫无进展,急得甘辉满头冒汗。
这个时候胡锐波来了,见到甘辉满脸焦急神色,他一拱手道:“甘二哥,我来帮你。”
甘辉摇头道:“不好打啊,这个城主府异常坚固,很难攻得破。”
胡锐波笑道:“没关系,唐王命我从军舰上拆了十门大炮下来助战,应该足以摧毁这里了。”
甘辉闻言大喜连忙说道:“狠狠的轰,只要炸塌了院墙,咱们就能冲进去。”
胡锐波点点头,他连忙指挥着船上随行而来的炮兵安置好十门三千斤的佛郎机,对着城主府就开炮轰击起来。
刚才打退了唐勇的数次冲击,那些日本兵和朝鲜兵渐渐恢复了些勇气,他们呼喝着拼命开枪射箭,借此给自己壮胆,正在打得起劲,忽然听到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硕大的炮弹迎头落下撞击在坚固的围墙上。
围墙的坚固也是相对的,面对火枪和弓箭它自然坚实无比,但在大炮面前,石头砌成的围墙犹如一层薄纸。数枚炮弹轰击在围墙上,震得地动山摇,厚实的石墙当场被砸碎,石屑碎片四处乱飞,打倒了一片日本足轻士兵。
十门佛郎机大炮射速极快,不歇气的往府内扔了数十枚炮弹,原本坚固的围墙变得千疮百孔,偌大的城主府顿时被硝烟所笼罩。
“前进。”甘辉一声令下,由刀盾兵掩护的一排排火枪手从破口处进入了城主府。那些士兵死伤并不严重,但因为爆炸激起的尘土却呛得他们直咳嗽,一时间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唐勇士兵们冲入烟尘之中,也不辨认对方身份,只要不是整排前进的就都是敌人,直接全部射杀。面对着唐勇毫不犹豫的射杀,一些人想要奋起反抗却被毫不留情的屠杀,根本无法给唐勇造成任何困扰。这一次甘辉下达了绝杀命令,城主府内不管老幼男女全部杀死,不留任何活口。
“板载。”不甘心闭目待死的宗毅成带着几个精锐武士,挥舞着日本武士刀从房子里冲出来,朝着一队唐勇冲去,迎接他们的却是密集的子弹。这些日本武士尚未冲到近前,就被全部射杀了。
对于宗毅成的反抗,唐勇没有丝毫的怜悯,整个城主府被杀了个精光。如今宗氏一族彻底被灭门,朱聿键就不怕再有人鼓动夺回对马岛了。既然连正主都没有了,再有人想夺岛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后世日本人就是这么对付琉球国王室的,他如此对日本人也不会手软。
“报告王爷,战斗已经结束,共击毙对马岛士兵及居民四百七十五名,现幸存年轻妇女七十三名,少女五十一名。我军阵亡七十一人,受伤一百一十四人。”统计之后一名军官直接向朱聿键和张名振汇报了情况。
第二百二十章欧洲工匠()
朱聿键点了点头道:“非常好,这样对马岛就落入我们手中了。”他看向张名振道:“给刘体仁传个命令,这些地方必须坚决守住,绝不能被任何势力夺走。对马岛要驻军至少两百人,要在山上修建炮台,此外朝鲜半岛各个港口也要修建炮台并进行整修。道路该修就修,鸭绿江还要修一道防线,以防止后金军的突入。”
“王爷,这样全面修道路、港口和炮台,光是工钱就要很多,我怕财政部支撑不住啊。”张名振建议道。
“朝鲜不是大明,这里不是我们的国土。按照朝鲜王国的规定百姓是要服徭役的,这是免费的。我们也要入乡随俗嘛,只需要让他们吃饱即可。”朱聿键笑着回答道。
张名振暗暗摇头,这位在国内对百姓仁慈无比,对商人和颜悦色的王爷,怎么到了国外就是另外一个人了,其冷血程度不会输于任何人。张名振哪里知道,后世的华夏受到美国各个方面的压制,饱受多少屈辱。
国与国之间只奉行丛林法则,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屹立不倒,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样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哪怕朱聿键这个不懂政治的人也早已了然于胸。在到了这个世界以后,朱聿键经历了宫廷中的你死我活,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他的心早已变得更加坚定了。
面对着这个比后世还要没有规则,甚至可以随意开战和屠杀的世界,他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了,因为他知道这是奠定后世大国地位的最好时机,如果因为自己的心慈手软而不敢扩展领土,后世就没有机会了。为了华夏民族的振兴和崛起,朱聿键屠杀其他民族不会有丝毫的犹豫,这其中对日本人犹甚。
对朝鲜的作战持续了两个月,随着李倧的首级被四方传讯,各地很快就稳定了下来。为了避免透露唐王的行踪,刘体仁以光海君的名义,派人向大明朝廷祈求册封,要求回复光海君的国王之位。朝廷本来就对李倧以宫廷政变上台而不满,如今见到光海君复位自然非常高兴,崇祯帝毫不犹豫的就下旨,重新册封光海君为朝鲜国王,并恢复了双方的朝贡制度。
朱聿键本来还担心自己在朝鲜现身,会被崇祯皇帝发现端倪,结果他发现自己担心是多余的。在陆上联系被建奴切断,大明又实行海禁的情况下,双方消息很难做到互通,除了册封进贡之外,大明对朝鲜的消息几乎毫无所觉。至于建奴那方面,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大明,根本没人关注朝鲜。
朝鲜由此成了唐王朱聿键的一枚暗子,随着部分文官在宋献策的率领下进入朝鲜,那里的政局很快得到掌控。汉人掌握了朝鲜的军政大权,那些原来的朝鲜大臣沦为配角。
刘体仁和袁宗第很快以两个师为基础扩大军队,按照唐勇的编制将原来的朝鲜军队整编成四个师的兵力作为补充,以加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朝鲜青壮被大量征发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涌入浙南的失地农民也开始向朝鲜移民,在宋献策的掌控下,朝鲜越来越稳定,渐渐成了朱聿键所需要的大后方。
朱聿键返回宁波府的第三天,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钱百万从欧洲搜刮来的工匠数百人,已经抵达了象山港。他们经过三个月的海上漂泊,终于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在欧洲人的宣传中,大明朝是个富庶无比遍地黄金的地方,他们到了宁波府之后,虽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遍地黄金,但对这里的繁荣,以及城市的洁净与整齐的规划依然感到不可思议。
这个时代欧洲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大,如果能达到十万人的规模已经是超级大城市了。而在华夏宁波府的人口就超过五十万人,这里的大城市历来很多,为了能够让众人的人集中生活,城市的建设自然要非常高效。
饮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历来都是华夏城市的重点,此外卫生情况以及区域划分,道路整修都是超大型城市所必须的,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单就城市建设来说,大明朝比欧洲先进不止一代。
在这样漂亮的城市中,他们安稳的住了下来,朱聿键则对这些人进行甄别,很快弄清了他们的工种。对于钱百万如此有心,朱聿键非常高兴,他立刻给这些人分配了工作。
船匠自然要去造船厂的,那里经过一轮招贤令的搜罗,将华夏大部分的造船人才都笼络了过去。如今造船厂光是熟练的技师就有超过一千名,徒工更是超过了四千人,再加上七十余名熟悉欧式造船的欧洲船匠,未来新战船的研发将会越来越迅速。
枪匠的工作也非常容易安排,隶属于军械研究所的枪厂目前工匠已经有数千人了,这些人集合到一起可以扬长避短,或许能够让火绳枪达到更好的水平。
箍桶匠、钟表匠和磨镜工是朱聿键特意嘱咐钱百万找来的,大航海时期木桶是非常重要的海上运载工具,这比大明朝百姓用木箱存储东西要方便的多,也更节省空间。木桶的制作也是一门手艺,将那些薄木板用铁箍锁住,还要闭合的不漏水,如果没有人教给诀窍就需要研究很久,因此他就以那些箍桶匠为核心,建立了宁波府的第一家制桶厂,借助这些熟练工人,带出华夏第一批箍桶匠。
欧洲的钟表这个时代已经领先于大明朝了,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出拥有精巧的齿轮传动机构的怀表。这种怀表虽然不如后世的手表,但在计时方面比明朝还在普遍使用的漏壶要好得多,朱聿键让他们也组建了一家怀表厂,专门制造欧式怀表。当然华夏的怀表与欧洲的不同,表面上不在使用小时的罗马数字,而是采用华夏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刻度,这样更能够一目了然。
对于这些怀表,朱聿键还做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对怀表内部进行了防震处理,此外这个时代因为玻璃价格高昂,怀表的表盘蒙壳都使用稀疏的铁丝网,朱聿键手里有玻璃工厂,自然没有这样的顾虑,直接要求怀表使用玻璃蒙壳,这样查看时间就更加清晰了。
最让朱聿键高兴的还不是这些钟表匠让他有了制造怀表的能力,而是其中一个钟表匠告诉他,在欧洲的四轮马车已经抛弃了皮带悬挂减震方式,改用弹簧了。一问之下朱聿键才知道,原来因为欧洲的钟表现在都是用弹簧上弦动力,所以钟表匠们制造弹簧并不困难。
第二百二十一章旱情严重()
朱聿键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又派了两个钟表匠去冶炼厂指导弹簧的炼制,并对所有制造的四轮马车进行改造,将来四轮马车的减震系统使用寿命将会大大提升了。
磨镜工在欧洲也是稀缺的工匠种类,这不光是因为磨制镜片对技艺的要求很高,主要还是需求问题。在这个时代对镜头需求最大的照相机尚未发明出来,磨制的镜片只能用于制造单筒望远镜,这样的需求量就少了许多。朱聿键现在就需要单筒望远镜装备水师,这些磨镜工解了燃眉之急。
朱聿键将他们送到玻璃厂,专门设置一家镜片磨制车间,让他们专门制作望远镜同时带徒弟。朱聿键不仅仅要将望远镜装备水师,陆军也要大量装备,以华夏陆军的数量规模,只要装备到营级,就是个恐怖的天文数字。因为有着庞大的装备缺口,朱聿键专门派人当学徒学习磨制镜片,以备扩大生产。
有了这一批工匠补充之后,朱聿键终于让自己的工业体系完备了起来,至少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所有能制造的产品,他都可以制造了。就在朱聿键为自己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欣喜的时候,一件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崇祯二年的春季,从一开始似乎就预示着什么,开始春耕以后就没下过雨。大地因为缺水而龟裂,就连江南的各条河流的水量也在急剧减少。负责农业部的孙鉁非常着急,他刚刚担任农业部的部长,没想到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为了能让百姓们多收粮食,他与农业部的官员们四处查看灾情,指导百姓们引水浇灌,同时要求所有不靠近河流的水稻田停止耕种,全部改为抗旱的土豆和红薯作物。有孙鉁提前预见到了的大干旱,加上冬天的时候各地水利工程已经修建完善,虽然没能赶得及让各个水库蓄水,但凭借河流自身水量,为各处农田引水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聿键也知道干旱的情况有多么严重,在得到了孙鉁的报告之后,他也亲自前往农田视察,查看各地灾情。这一次朱聿键虽然没有穿便服,却也没有摆唐王的仪仗,而是骑马带着木兰卫去宁波附近的农村勘察情况。
城市里并无农作物种植,也没有多少绿色,所以还看不出旱情有多么严重。但是出了城门之后,朱聿键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水泥路两旁原本茵郁的草地没有一点绿色,除了去年的荒草胡乱的堆积着,竟然看不到新的草芽冒出来。
越往前走情况就越严重,就连本该异常茂盛的树林此刻也是满目萧条,虽然这些树还都活着,却一个个蔫头耷脑,叶子也是有气无力的垂着,大多数都因为极度缺水而卷曲。幸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