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承宗一愣,他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孙鋡,又看了看旁边低头不语的潘独鳌,心中有了一丝明悟:“是不是王爷又要建造新的工厂,有人告诉王爷没钱了?”

    朱聿键点头道:“的确如此,我想知道建造一个工厂的资金是否能够承受?”

    孙承宗道:“这一点老夫也不能完全说清,还是让财政司的司长来说吧。”

    听到父亲说到自己,孙鋡上前说道:“启禀王爷,如今封地内财政非常困难,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运作。”

    “什么?”朱聿键被吓了一跳,他记得经历初期的建设之后,封地的财政有了很大盈余。在宋献策将财政转交的时候,每月都有至少十万两白银的纯进账,府库更是有超过百万两的盈余。这才半年的时间,怎么会有了如此大的财政问题。

    “我记得半年前财政部依然有很大的盈余,现在为什么会没钱了。”朱聿键询问道。

    孙鋡没有丝毫慌张的神色,他回答道:“启禀王爷,实际上就在三个月前我们的库房盈余还非常充足,但是最近几个月的花销太大,收入急剧减少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你给我算算看。”朱聿键点头询问道。

    孙鋡这位财政司的司长显然非常称职,根本不需要翻阅什么资料就介绍了起来:“三个月前我们的库房依然有一百一十七万两库平银的存余,但是由于这次大旱,王爷下令全境免除一季农税,这让我们失去了三十万两的农税收入。”

    “这只是减少收入,并没有动用库银。”朱聿键说道。

    “当然没有动用,但收入减少之后我们的支出却并未降低。象山港的二期扩建工程,三门湾军港的中期扩建工程,五个府的水泥路修建,以及趁着水位降低的时期,扩大建设的水利工程,我们每月都要因此花费超过二十七万两白银。”孙鋡顿了顿又说道:“王爷此次前往南阳府从库房抽调了五十万两作为军费,以购置弹药和大炮,所以才会如此费钱。”

    “可是商业税依然可以支撑啊。”朱聿键知道自己最近花钱的确太过大手大脚了,可是他还不死心又追问了一句。

    “王爷您难道忘记了因为移民朝鲜问题,我们占用了宁波帮超过一半的商船,这不但让商税大大降低,还要付给宁波帮巨额运费,两下已经抵消了。”孙鋡说道:“实际上如果不是半个月前,王妃决定将王爷内库一半的财产拿出来支撑运转,财政司已经崩溃了。”

    “这么严重?”朱聿键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最近扩张过速,所有工厂的利润都被投入了扩建之中,不但利润全无还自己搭进去数十万两白银。如今朱聿键很清楚内库的底子,大概只有八十万两白银左右,如果孙巧婷已经付出了四十万两白银,自己的家底不是要败光了吧。

    “不光是财政问题,就连粮库也快支撑不住了,如今各地府库存粮已经消耗了四分之三,长此以往我们的粥棚都难以为继了。”孙鋡说道。

    “什么?”朱聿键惊得站了起来:“立刻让孙鉁来见我。”

    一会儿工夫,农业司的司长孙鉁就来了,他显然是有备而来,怀里甚至还抱着一些卷宗。进入银安殿见礼之后,朱聿键问道:“孙鉁司长,我问你如今的耕作情况如何了?”

    孙鉁说道:“目前已经普及了钢制农具,让耕种的效率提升了不少。现在种子已经播下去了,就看老天爷是否下雨了,不过最近还算不错,已经连着下了四五场雨,庄稼出苗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的粮食是否足够支撑到下一季的粮食丰收?”朱聿键问道。

    孙鉁回答:“没有问题,但是如何下一季的粮食种植再遭什么灾,恐怕就难以为继了。另外民间百姓的粮食还算多,他们已经开始大规模养殖家畜,猪、牛、羊和鸡都在大量增加。我听说那些百姓试着用红薯藤蔓喂养猪牛羊,用谷糠喂鸡效果很不错,应该能够缓解粮食紧张的问题。”

    听到孙鉁提起,朱聿键才发现自己之前犯了个错误。因为对明末饥荒的印象太过深刻,朱聿键始终在捉摸着提升粮食产量,却忘记了对副食的发展。实际上新华夏刚刚建国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片面强调以粮食为纲的历史。

    事实证明,光吃粮食而没有副食的饮食结构,不但对人体的成长发育有很大限制,也会加剧主粮的消耗。例如在没有任何副食搭配的情况下,一个青壮年男子每天可以消耗一斤至两斤的大米,但如果能够搭配半斤蔬菜和2两肉食,大米的摄入量就会降低到半斤以下。

    这样的计算朱聿键是知道的,因为肉类所提供的能量更多,吃肉将会让身体强壮,营养更加全面。他一直在学校和军队中实行均衡营养搭配制度,并专门为他们配备了畜牧场,却忘记了这些副食也能减轻民间的粮食消耗。

    想到民间能够自发开始大规模养殖家畜,以改善自己的伙食结构,这显然是百姓在温饱之后,对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这样的情况说明,至少民间的粮食还非常充足,他所缺的恐怕都是救济流民的粮食。

    幸好现在进入了下一季的耕种时期,除了准备上船前往朝鲜的十万流民,其他人都已经回到了原来的故土重新耕种,短时间内流民应该不会有太大增长。

第二百六十九章钱庄借债() 
唯一可虑的就是从河南来得移民,不过那些人只在浙南五府停留很短的时间,应该是可以应付的。

    “你以农业部的名义发布命令,鼓励大规模发展养殖业,除了吃肉之外,蛋奶也应该发展起来,这对百姓的饮食营养均衡很有帮助。”朱聿键提议道。

    “是,王爷。”虽然没听懂什么叫做营养均衡,但是孙鉁知道朱聿键肯定是为了百姓好,看来今后农业司要开始改变倾向,大力鼓励畜牧业了。

    孙承宗这个时候突然说话了:“王爷就算粮食问题不会危及民间,财政问题也必须解决。如此下去财政难以支撑,我看还是暂缓道路和海港建设为好,此外船厂耗资过大,也应该缓建军舰。”

    “这不行,我们没有时间耽搁。”朱聿键摇了摇头说道:“如果资金是在运转不灵,我们就向商人借钱。”

    “借钱?”众人都是惊呼了一声。

    朱聿键看向了孙鋡:“你手下有没有精通钱庄业务的人。”

    “这个是有的,有个叫沈继荣的主事,他曾经在钱庄行业做过多年,经验非常丰富。上个月他还曾经利用钱庄拆借的手法,帮助财政司及时付了船款。”孙鋡说道。

    “拆借?”朱聿键听着耳熟,这似乎始终在现代银行中很常见的金融运作方式,想不到这个时代就有人懂得了。

    “太好了,就让他为我组建一家唐王钱庄,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保我向商人借钱。我们发行三年期债券,利息就计一厘好了。”朱聿键提议道。

    “以王爷之尊向商人借贷,实在有辱斯文,倒不如让他们报效,应该能获得不少资财。”孙承宗说道。他似乎还是有老式的重农仰商思想,认为可以对商人予取予求。

    朱聿键却摇摇头道:“我们之所以订立那么多法律,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让大多数人感到安全的环境。只有让百姓都感觉到他们的财产得到保障,这些人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新的创造财富活动中去。如果我们破坏了这种规则,就等于丧失了商人对我们的信任,这样的损失可不是一点资财能够换回来的。更何况法律中已经规定,就连我也不能违反,否则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未来我们还用什么去管理国家?”

    “我明白了。”孙承宗听了朱聿键这一番话,立刻就醒悟了过来。实际上经过这些日子以来,在浙南五府的所见所闻,孙承宗已经转变了过去的观念,刚才只不过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印象作祟,对于朝堂之上用惯了的做法脱口而出罢了。

    “好了,长久以来朝堂上的不当做法,限制了华夏商业的发展,不过从我们开始已经有所改变了。但是商业离不开金融,金融就离不开钱庄,所以这个唐王钱庄必须尽快开办起来,我们不但要用其发行债券,还要开展存取款和贷款业务,让金融业为工商业服务。”朱聿键说道。

    “只是”孙鋡犹豫再三,最后还是说道:“回禀王爷,沈继荣家世有些问题。”

    “什么问题?”朱聿键问道。

    沈继荣是孙鋡的好朋友,随意他才会被其召入财政司工作,但是做自己手下的主事还好说,独当一面建立钱庄就少了约束。有些事情如果孙鋡不先说出来,恐怕会让朱聿键日后吃亏。

    “沈继荣是沈万三的后人。”孙鋡回答道。

    “沈万三?”朱聿键眉头一拧,沈万三这个元末明初的超级大富豪朱聿键自然知道。历史上说这个人是个商业奇才,家中豪资巨万,后来因为支持张士诚被朱元璋所忌,最终被抄家灭族,其后代多半充军各地边塞。实际上朱聿键想来,恐怕还是钱财惹的祸,让朱元璋觊觎他的财富,这才安了个罪名抄家。

    对于这样的情况,朱聿键才不会有什么顾忌,他当即一挥袖子说道:“沈万三的后代有什么关系,让他上任好了。告诉他我这里不论出身,只要有能力他就能做高官。”

    “王爷三思。”旁边的潘独鳌有些忍不住了,连忙上前劝阻。

    “有什么问题?”朱聿键问道。

    “启禀王爷,沈万三是太祖钦定的谋逆大罪,他的后人是永不录用的。如果王爷启用沈万三的后人,恐怕会遭人非议。”潘独鳌规劝道。

    “遭人非议?”朱聿键冷笑道:“我遭人非议还少吗?也不差这一桩了。”

    “王爷三思。”潘独鳌可是为朱聿键好,历史上的他嫉妒徐以显,经常给张献忠出馊主意,实际上是因为他在张献忠军中只是个谋士般的人物,并不受到重用。

    这个人的权力欲不小,但的确有些真本事,只要能够得到重用也是绝对忠诚的。此时他规劝朱聿键,是全心全意为了他好,毕竟朝堂之上的东林党对朱聿键一直很不对付,光是弹劾已经出现过多次了。

    “这个不需要多虑。”朱聿键挥手道:“我们先解决财政问题再说。”听到财政问题,潘独鳌就只能选择沉默了,毕竟这个问题现在还真是最大的问题。

    事实证明沈继荣绝非庸才,他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钱庄的准备工作,并让唐王钱庄首先在宁波府城顺利开办了起来。随后唐王钱庄开始向五府共同发行唐王的基础建设债券,券期三年,年利息一厘,共发行了五百万两白银。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轰动了浙南五府,唐王居然要借债了,这是不是说明唐王府的财政运营有了问题,百姓们都开始担心了起来。

    朱聿键受封浙南五府等地的初期,大家都感到惊慌失措,因为大明朝藩王的贪得无厌是出了名的,如果他也是这样的人,封地自然会成为其无法无天的地方,百姓们的财产也是予取予求。

    可是当唐王来到封地之后,一没有大肆敛财,二没有修建豪华的唐王府,甚至没有增加什么苛捐杂税。百姓们原来的税赋反而降低了,厘卡的取消,税务的单一缴纳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让除了那些特权阶级之外的所有百姓都欣喜若狂。

第二百七十章百姓爱戴() 
自从封地建立以来,孤寡老人和孤儿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再无什么苛捐杂税,百姓们除了温饱之外,手里还有了余钱。感触最深的还是商人,朱聿键各种给予商人的优惠政策,让这里成了大明朝唯一的商人天堂,尤其是本地的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简直成了全国同行羡慕的对象。

    如今整个浙南五府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真心拥戴朱聿键,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永远的统治这片封地。唐王疑似缺钱,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担心,如果唐王因为缺钱,而放弃了之前的政策,大家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最担心这种情况的,恐怕就是那些升斗小民了。他们有着最为朴素的价值观,对于唐王的爱戴也最没有任何私心,在得知唐王钱庄发行债券之后,数万民众自愿集结到了唐王府门前。

    数万人集结到唐王府,这比上次招收女工的时候集结人数还要多,这可把朱聿键吓了一跳。他琢磨了半天,自己最近似乎挺老实的,没有做什么触怒民间思想的事情啊,怎么会又有人在唐王府门前集结。

    “侯兄,你怎么在这里?”一个青衣男子走到另外一名蓝衣男子身边笑着说道。

    “原来是陈兄,你竟然回来这里。”蓝衣男子见到对方容貌颇为惊讶。两人是认识的,实际上他们都是在江南颇有才名的人,青衣男子叫做陈子龙,刚满二十岁,他是松江府的人,今年刚刚参加乡试得了第一名,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另外这一位也不是简单人物,他叫做侯歧曾同样是南直隶人士,不过他并不是松江府的人,而是在苏州府。他的兄长叫做候峒曾,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如今是南京兵部主事,也算是一方人物。不过这位侯歧曾并不喜欢做官,如今虽然有功名在身,却始终赋闲在家里。

    见到陈子龙在这里,侯歧曾笑着说道:“陈兄来这里,难道是想投入唐王府门下?”

    “侯兄此来难道不是?”陈子龙反问道。

    侯歧曾摇了摇头道:“我本来是为了招贤令而来,却没想到一来就见到如此模样。看来唐王贤德都是虚名,竟然激起如此民愤,我还是自行离开的好。”

    侯歧曾叹了口气就要离开,却被陈子龙一把拉住了:“等一等再走,说不定还有转机。反正也不急于一时,不如在这里看看情况再说。”

    “好吧,那我就陪陈兄在这里站一会儿。”见到陈子龙阻拦,侯歧曾只好暂时停了下来。

    朱聿键是个愿意倾听民间声音的人,听说又数万百姓在门前集结,他不顾郝玉兰的阻止,亲自出了王府。见到朱聿键亲自出来,百姓们纷纷跪倒口称千岁。

    见到地上密密麻麻跪满了人,朱聿键一阵头皮发麻,也幸好唐王府临近东钱湖,前方是一大片空地,否则还真难以容纳下如此多的人。想到自己什么政策又犯了众怒,朱聿键就感到惴惴不安,他只好让自己尽量保持着和煦的笑容问道:“诸位父老,不知道今日在此有何事?”

    听闻朱聿键说话了,几个老儒生走了出来跪倒在地,其中一人说道:“我们听闻王爷的钱庄要发行债券,有一事不明,还希望王爷解惑。”

    听说是债券的问题,朱聿键心里咯噔一下,他暗想会不会是沈继荣发行债券用了什么强制做法,例如向百姓们强行摊派,所以才惹恼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人集结起来,朱聿键不可能打马虎眼,他只好硬着头皮承认了。

    朱聿键没有想到,他承认之后老者又说道:“如今坊间多有传播,说王爷发行债券是因为唐王府没钱了。”

    “这个问题是有一些的,但并不严重。”朱聿键有些尴尬的说道:“我很快就会解决这个问题,诸位父老不必担心。”

    老儒生道:“王爷掌管浙南五府以来,税赋极低又不许官员衙役勒索财物,同时修路造桥,修葺水利以利农耕,大家看在眼里都深感王爷大德。如今唐王府钱财不足,我等愿意献纳家财以为官用。”

    “什么?”朱聿键吃了一惊,看着那托出一个小布袋的老者显然不是在开玩笑,他直接愣在了当场。

    “什么?”同样吃惊的还有侯歧曾:“这肯定是在演戏,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的。”陈子龙拍了拍好友的肩膀说道:“我从踏入浙南五府之后,就预感到了这种情况。一位真心顾念百姓的藩王,他理应得到这样的拥戴。”

    “你说唐王是不是在收买民心,为了造反做准备?就像当年宁王那样。”侯歧曾不安的问道。

    陈子龙扑哧一声笑道:“你这个人还真是难伺候,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你骂人家虚名,人家对百姓好,你又说收买人心。到底在你的心里什么样的藩王才是好的?死的吗?”

    陈子龙这么一说,侯歧曾也笑了:“我只是担心而已,毕竟我打算投入唐王的麾下,总要搞清楚这一点。”

    “一个为了造反而收买人心的藩王,只会施小恩小惠,因为他的大部分财富都要投入到招兵买马之中。唐王手中兵马并不多,他是在倾其所有为百姓办事,你看看他推出的法令和几年来的所作所为,他当得起百姓如此爱戴。”陈子龙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么说陈兄已经决定了?”侯歧曾问道。

    “难道你还在犹豫?”陈子龙并未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一句,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在陈子龙和侯歧曾决定投奔唐王府的时候,朱聿键已经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跪了下去。这一跪并不是收买人心,而是朱聿键太过感动情不自禁。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资金匮乏不得不举债的时候,百姓们会自发的聚集到这里,为得竟然是献上自己的家财,以解决王府的财政危机。

第二百七十一章陈式舫的感动() 
朱聿键自认为只不过是为百姓做了些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而已,他们却愿意用自己的全部财富来报效,只为了让自己能够渡过难关。这样可爱又可敬的百姓,如何不让他感动。

    见到朱聿键跪了下去,随他出来的人也都跪了下去,百姓们吓得赶快都跪了下去,伏在地上不敢动弹。朱聿键就跪在那里,对着台阶下众多百姓拱手道:“本王何德何能,受百姓如此爱戴,朱聿键在这里谢过了。但是我也知道你们家财并不丰厚,不能为了我唐王府而倾其所有,你们的捐赠我是不会接受的。如果大家信得过我,就去买唐王钱庄出售的债券,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多谢王爷仁慈。”百姓们听到朱聿键这么说,纷纷磕头称谢。能够有这样一位不贪财的王爷,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就在这个时候,沈继荣气喘吁吁的跑了来,见到唐王府门前这么多人他也下了一跳,等到他走到人群中,见到朱聿键也跪着,他赶快也跪在了旁边。

    “沈继荣,你来这里做什么?”朱聿键看到刚刚任命的钱庄经理跑到这里来,不禁皱了皱眉头。

    沈继荣回答道:“启禀王爷,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联合起来,将五百万两的债券全部认购,下官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发行。”

    “还发行?你当我开金铺啊,债券不用还吗?”朱聿键翻了翻白眼说道:“你只要正常运作钱庄即可,慢慢扩大钱庄规模,争取在一个月内将分部开边浙南五府,并向整个江南发展。”

    “下官明白。”沈继荣说完就告退了。

    朱聿键站起身来,对着众多百姓拱手道:“各位父老,本王刚刚得到消息,债券已经全部认购,看来大家是买不到债券了。不过将钱存入钱庄,一样可以帮助本王,钱庄将给大家每年一厘的利息。”

    “存入钱庄?还有一厘的利息?”这样的存款付利息方式,比起现有的各地钱庄存钱还要保管费的做法大相径庭。众人皆交头接耳起来,将手中没用的闲钱都存入钱庄,不但可以帮助到唐王,还能让自己的钱生钱,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希望去钱庄试试看了。在朱聿键的规劝下,百姓们很快就散去了。

    朱聿键刚回到王府内,就听到传报说陈式舫和吴城都来了,询问应该先见哪一个。朱聿键摆摆手道:“让他们两个都进来吧。”

    很快陈式舫和吴城都进来了,他们并非是一起来的,只不顾恰巧碰到了而已。见到两人都站在台阶下,似乎吴城还夹着一卷图纸,应该耗费的时间更长,朱聿键所想先看向了陈式舫。

    “陈老板,你来这里做什么?最近海贸公司的事情不是很忙吗?”朱聿键先问道。

    陈式舫看了看旁边的吴城拱手回答道:“回禀王爷,我听说王爷府中钱财不足,特来报效。”

    “哦?报效?你打算报效多少?”朱聿键听说这个因为少赚钱都能抱怨的商人,竟然要开口说报效他感到很有趣,不禁想要逗逗他。

    陈式舫似乎要有思想准备,他咬咬牙说道:“草民打算报效一百万两白银。”

    “什么?”朱聿键吓了一跳,对于这些与他合作的商人,夜枭都是重点监控的,以防被他人所趁。陈式舫的家底他也打听得清清楚楚,之前投入了大笔钱财在海贸公司上,如果陈式舫再付出一百万两,等于是倾尽家财了。一个看上去那么贪得无厌的商人,竟然会倾尽家财报效自己,这让朱聿键怎么也想不通。

    看到朱聿键吃惊的样子,陈式舫就知道他的想法了,他拱手说道:“王爷不必吃惊,实际上草民对财富并无多少留恋,那些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草民所痴迷的是赚钱的过程,是那种奋斗的美妙经历,至于最后能留下多少钱财,我却不在乎。如果王爷钱财不足,我自然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