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皇太极只好将魏忠贤找了过来询问。
听到皇太极所问,魏忠贤笑道:“大王多虑了,遵化城乃是北直隶的军事重镇,朱国彦又恰好是个难啃的主,所以才会如此厉害。再往内地去的城池,别说没有遵化城如此高厚的城墙,就算是有,将官也没有如此敢打的。”
“原来如此。”皇太极点头道:“如此一来我们就继续前进,将沿途大城全都破掉,兵锋直抵北京城。”
“大王英明。”魏忠贤那谄媚的笑容,让皇太极看得有些恶心,不过现在还用得着这个老太监,他也只能暂时忍着了。而就在数十里外,赵率教昏迷的土坡下,两个农民打扮的人正蹲在那里,研究着赵率教和他已经倒毙的大青花马。
“刘三,你说这家伙还活着没有?”其中一个人问道。
刘三道:“等我听听看。”他俯下身子,将耳朵放在对方的胸口处倾听,良久才说道:“看来是活的,还没有死透。”
“大人说如果见到受伤的明军将官,必须全力救治是吧?”那个人又问道。
“废话,你看看这个将官肯定职位不低。如果咱们把他救活了,那可是大功一件,说不定咱们凭借这件功劳,就能进入夜枭的内圈了。”刘三笑骂道:“钱老幺,你还不过来帮忙,把这个人弄回去。”
“弄到哪里去?咱们兄弟又不会治伤。”钱老幺皱着眉头说道。
“你这个榆木脑袋什么时候能够开窍。”刘三气的翻了两个白眼说道:“凭你这脑袋,咱们一辈子也别想加入夜枭内圈,王家庄不是有个联络点吗?咱们把他抬过去,自然有人救治。”
“哦,明白了,咱们就快点抬吧。”钱老幺捋起袖子,与刘三一起将赵率教抬了起来。两人一前一后抬着赵率教,向着他们所说的王家庄方向走去。
皇太极率军突破长城沿线南下,金蒙联军围攻遵化城的消息,直到十天以后才传到京城,而这个时候朱国彦等人已经死节,遵化城早已陷落了。听到这个消息,崇祯第一个想法就是有人造谣。
大明历朝一来,除了刚刚建国和土木堡之变的那次之外,还从未有被游牧民族攻入北直隶的情况出现,而后金更是没有这样的可能。
第二百九十七章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数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和酷爱木匠活的天启皇帝在朝时,都没有出现过被游牧民族入侵北直隶的情况,自诩为唐宗宋祖的一代明君崇祯皇帝,又怎么能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立刻下旨申斥京营众将,要求他们立刻严查谣言的来源不得有误,十日内必须找出造谣的源头并加以平复。对于崇祯帝的这个决定,诸多大臣都认为相当合适,朱聿键却是心中咯噔一下。
他模糊的记得,历史上皇太极多次入侵京畿之地,还以此提醒过刘体纯,他却没想到早在崇祯二年,这样的事情居然有出现了。虽然他知道这样的侵扰在崇祯执政的十七年中还有许多次,而且没有一次会攻入北京,但他还是感到非常担心。尤其是刘体纯的大沽寨防御力弱,如果那里被八旗骑兵攻克,损失可就大了。
“皇上,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臣认为还是派出侦骑去查探一番,如果遵化城安然无恙我等自然放心,如果真有其事,京城也能提早有个警讯。”朱聿键出班启奏道。
崇祯闻言点了点头:“王兄此言,也不失为老成持重,我看就由兵部派出侦骑,去遵化城查探一番,务必快去快回。”
“臣遵旨。”兵部尚书王洽躬身应命。
大臣们对这些“谣言”并不太在意,下朝之后大多说说笑笑得离开了,朱聿键却是眉头紧锁,大脑中在飞快的思索着应对方案。这个时候他身边突然有人出声道:“八贤王殿下似乎忧心忡忡?”
朱聿键转头望去,发现是工部主事卢象升。因为朱聿键在几天前已经由崇祯皇帝亲下谕旨,封其为八贤王,并拥有随便出行和随时入京的权利,所以卢象升才如此叫他。
“卢主事,你难道也有心事?”朱聿键看了看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文官战将问道。
卢象升点了点头:“八贤王的想法很有可能,我也认为这件事不会是空穴来风。万一京营毫无准备,被建奴大军攻到北京城下,那可就危险了。”
朱聿键笑道:“实际上就算皇太极真的来了,应付起来也不算困难,就看皇上是否下得了决心。”
“八贤王此话怎讲?”卢象升听得眼睛一亮,但是他依然决定询问一番。
“难道卢大人不知道围魏救赵的典故?建奴人数稀少,就算倾力来攻能有几万人?如果皇上命令袁督师趁着这个机会,突然率大军进攻沈阳城,皇太极会如何想?一旦沈阳城被攻克,皇太极的骑兵不是成了无根之萍?他们就迟早会被消灭。”朱聿键笑着说道。
“八贤王殿下高见,我们可以静等侦骑的消息,如果确实如此,还请王爷上奏此事。”卢象升激动得说道。
朱聿键挥了挥袖子:“这件事情只能交给卢大人了,我是藩王,不好太过介入朝廷之事,更不可以提出这样危及京城的议案,否则会被言官说成图谋不轨的。”
“难道八贤王还怕言官不成?”卢象升的眼睛微微眯起,看着朱聿键挑拨道。
朱聿键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一群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的家伙,我会怕他们吗?我只是不想让这些人烦我罢了,如果他们真的要与我为难,我也不介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朱聿键一番话说得霸气非常,说完他也不再招呼卢象升,背着手大步离去。
看着朱聿键越走越远,卢象升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有皇上励精图治,又有这样的藩王忠心而又睿智英明,看来大明中兴有望了。”
朱聿键虽然说得洒脱,但他心中却依然无法释怀。出了宫以后,他直接命令车夫赶回王府。
“李际遇何在?”朱聿键进门就大喊了起来。他急匆匆的跨入银安殿,打算部署一下应付八旗骑兵的安排,没想到这个时候一个红色的影子猛然撞入了他的怀中。
“你好坏,一直都不去看我。”经过长期训练,朱聿键的身手有些进步了,他刚想运力格挡开这个人影,忽然听到了那熟悉的女子声音,手上的力道顿时泄了。
“商妹妹,你怎么在这里?”朱聿键惊呼一声,连忙改推为抱,将那娇俏的女子揽入了怀中。
“怎么我不能来吗?你这个骗子,说好了来看我,两年了都不来,还要让我主动来找你。”商景徽撅着小嘴说道:“还有啊,你的唐王府非要改成八贤王府,害得我找了半天,是不是你故意藏起来,不想让我找到。”
朱聿键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这八贤王的名号是皇上下旨赐予的,又不是他故意改的。只不过这几年照顾领地内的事务,忙得没时间去安徽寻找商景徽,的确对她有些亏欠。看到这个女孩子忽闪着一对柔情似水的大眼睛盯着自己,朱聿键连反驳的话也无法出口了。
“好吧,算我错了行不行?我的封地入手时间太短,我没有时间去找你嘛。”朱聿键解释道。
“哼,你还骗我。”商景徽却不乐意了:“你要是那么忙,为什么有时间去苏州迎娶叶姐姐?”
“这个”朱聿键对于这个小女孩真是没办法了,他也只能好言宽慰几句。商景徽却是不依不饶,与他诉说着离别之情,听到女孩口中那浓浓的情谊和淡淡的哀怨,朱聿键都感觉自己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了。
“好了,我认错还不行吗?这些日子你就在京城住下吧,我会好好补偿你的。”朱聿键用食指点了点商景徽可爱的翘鼻说道。
“这还差不多。”商景徽吐了吐可爱的小舌头。刚刚十七岁的小姑娘对于爱情的认识比较朦胧,她对朱聿键的感情多半也只是有好感而已。不过她与叶纨纨一起认识朱聿键,又几乎同时对朱聿键产生了好感。可是如今叶纨纨已经成为了八贤王府的侧妃,而自己却还没有任何名份,这让她感觉到有些懊恼。
第二百九十八章八旗渡河()
这次商景徽敢于不顾家人的阻碍,跑到北京来主动找寻朱聿键,多半还是受到了叶纨纨给她写信的刺激。她和叶纨纨一样,已经将自己的心都系在了朱聿键身上,她不允许自己被区别对待,哪怕另外那个人是自己最好的姐妹也不行。
对于这个在朱聿键看来尚未成年的才女,他也有着不小的好感,不过如今在这个紧急关头,他却没心情谈情说爱。两人正说话间,李际遇急匆匆走了进来,他一看到朱聿键就跪倒说道:“王爷在上,属下来迟还请恕罪。”
“没关系,你是否带了与大沽寨联络的信鸽?”朱聿键询问道,自从发现通讯系统落后,崇祯又大幅裁撤驿站系统,朱聿键就感觉消息传递实在太慢了。在没有电报之前,朱聿键所能想到最快的通讯系统,就是信鸽传信系统了。
依靠托庇与封地的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以及夜枭的网络,信鸽系统被很快安置到东南和西南数省,京城附近也有一个小的信鸽系统,是以大沽寨为核心与朝鲜联络的,这次朱聿键来北京,为了以防万一才带了几只鸽子。
飞鸽传书迅捷无比,但是也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这个自然环境还相当好的年代,各种猛禽都会成为鸽子的致命杀手,因此每次传讯都要放飞多只鸽子以保万全。当然凭借朱聿键从电影里看来的密码加密技术,至少也算是一战水平的,就算密信丢失别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些鸽子都是在紧要关头才会动用的传续手段,听到朱聿键如此询问,李际遇心中一沉:“我们带了十五只信鸽,王爷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金蒙联军突破了长城一线,如今正在围攻遵化城。”朱聿键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个消息,引起了众人的惊呼。
“如果那些建虏打到北京城怎么办?”商景徽不安的问道。
“放心吧,就算他们打过来,也没法攻入城中的。”朱聿键笑着安慰道。不知为什么,看到他自信的笑容,商景徽原本慌乱的心情很快平静了下来。
就在京城侦骑四出,探查遵化方向的情况时,在鸭绿江畔的另一场战斗正在展开。在一连查探了两处水流缓和处,都发现了坚固的堡垒之后,阿敏和莽古尔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立刻派出更多侦骑,沿着河道向上下游两个方向探寻。
八旗军侦骑不敢怠慢,夜以继日的赶路查探,经过五天的查看侦骑都带回了消息,所有水流缓和处都有大型堡垒安置,整条水路上总共有六处堡垒,但是山地方面并未探查。
收到这个消息,阿敏与莽古尔泰商议道:“莽古尔泰,你说咱们应该如何下手?现在渡河的河口都已经被封锁了,我们要度过宽阔的鸭绿江进攻堡垒,损失一定不小。”
“不如我们走山区绕过去。”莽古尔泰建议道。
阿敏摇了摇头:“朝鲜军会注意不到如此明显的漏洞吗?长白山区形貌险峻,我们又都是骑兵,要想从那里过去就必须放弃马匹。更何况对方在山区或许同样有堡垒,我们的目标这么大,到时一旦进退两难,很可能遭到对方的围困。”
莽古尔泰闻言大惊:“照这么说来,咱们岂不是没办法了?”
“那也不是。”阿敏冷笑道:“朝鲜北方虽然多山,但是靠南的海边的地形平坦那里更适合我们的骑兵冲锋。鸭绿江入海口处虽然河面宽阔但是水流平缓,也没有堡垒驻守。更何况现在已经快要入冬了,正是枯水期的时候,河面宽度不会超过五十丈,只要我们扎筏子过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呀,咱们就从那里过去,让朝鲜人知道知道,没有什么堡垒挡得住咱们八旗精锐。”莽古尔泰此话一出,两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八旗骑兵和汉军重新集结起来,开始在鸭绿江河口处打造木筏,同时派出侦骑,隔江查看对面军队的调动情况,以防止朝鲜军队有了防备。让阿敏非常满意的是江对岸似乎没有人察觉,朝鲜军队甚至连个巡逻队也没有出现过。
后金军队放心大胆的扎起木筏,选择好了渡河的地点。阿敏心思缜密,他对莽古尔泰说道:“兄弟,我先带上一千骑兵和汉军一起过河,等我在对面立好了阵势,你再带人过河怎么样?”
“有这么麻烦?咱们一起过去就行了吧。”莽古尔泰感觉这样做有些小心过度了。
阿敏摇头道:“你我兄弟反对进攻大明,这才来了朝鲜,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咱们四大贝勒的位置还能保住吗?所以呀,小心无大错。”
“明白了,不过你是主帅,先留在这里比较安全。我先带人过去,万一真的有埋伏,你也好接应我。”莽古尔泰提议道。
阿敏感觉这样分配也有理,莽古尔泰有勇无谋,让他支援自己还真是办法不多,他只好点点头同意了。
已经有了定计,大军即刻开始了渡河。因为已经到了深秋时节,水温都快要结冰了,直接涉水渡河会非常寒冷,更何况八旗骑兵多穿棉甲,这东西一旦吸水相当沉重,所以就算水深只到腰际,也必须做木筏以隔绝冷水。
相比于人员,用木筏运送战马要困难得多,基本上能坐十个人的木筏装上一匹战马,还能勉强再坐两个人就不错了。幸好第一批过河的人中,只有一千名骑兵,虽然后金骑兵都是三马配置,用木筏也能勉强运送了。
开始渡河之后,阿敏始终提心吊胆的站在江边小山上,查看着江对岸的情况,心中暗暗担心,生怕从哪里窜出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来,对着他们半渡而击。阿敏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直到莽古尔泰率领的一千八旗骑兵和五千汉军全都渡过河去,也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
看着莽古尔泰将渡河的军队重新编组列成阵势,在河边一片开阔地上站住了脚,阿敏长长松了一口气,他挥手发出命令:“全体渡河,先过马匹。”
第二百九十九章前锋接触战()
八旗骑兵马匹众多,第二次渡河比第一次耗费的时间还要长,为了让马匹便于管理,阿敏命令先让马过河,由对面的骑兵看管在将士兵渡过河去。
这样的想法在平时非常正确,但在有突然情况时候,就会显得手忙脚乱了。就在阿敏大军陆续渡河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喊杀声,一群数量不少的步兵,快速的推进了过来。
见到有朝鲜军冲来,莽古尔泰立刻命令戒备,同时将自己的一千骑兵放到了左翼,随时准备出击。按照八旗骑兵的惯用战术,他们将从侧翼偷袭敌军,以骑射工夫搅乱对方阵型,然后再让步兵上前扩大战果。
见到对方越来越近,莽古尔泰眯起了眼睛,他感觉对方的朝鲜军队似乎有些不同,至于是什么地方有不同,他却说不上来。对面的军队武器都是朝鲜军制式武器,军服也是毫无二致,但莽古尔泰看在眼里感觉就是有些不一样。
很快莽古尔泰就反应了过来,这支军队与平时朝鲜军最不一样的地方是训练有素。按照往常的朝鲜军队,那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排出队形松松散散,脚步杂乱无章,一看就是乌合之众。
反观今日的朝鲜军队,队列极为齐整,士兵之间保持的距离都完全一致,再看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行进间丝毫不乱,这样的军队无论从任何地方看都会给人同一种感觉——训练有素。
一支训练有素的朝鲜军队,也只会让莽古尔泰感到些许惊诧而已。在他看来八旗骑兵就是天下无敌的代名词,野战中根本不会有任何敌手,对面的敌人就算精锐,也只是多费些手脚而已,根本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只不过如今主帅阿敏尚未过河,他不敢轻举妄动。
莽古尔泰虽然有勇无谋,却也不是傻子,对方敢于以步兵靠近名震天下的八旗骑兵,必然有所依仗。如今莽古尔泰最大的任务,是掩护阿敏的主力骑兵渡河,绝不可以擅离职守。否则万一对方是调虎离山之计,将他调走之后,再派军围剿阿敏的骑兵,他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八旗骑兵已经过河了上千人,这个情况似乎在对方的意料之外,当发现一排衣甲鲜明的八旗骑兵站在那里,随时准备出击的时候,对方的主帅似乎有些犹豫。在距离后金阵型尚有两里路的时候,他们突然停了下来,在犹豫了一阵之后,这些士兵竟然开始缓缓后退。
此时经过计算,莽古尔泰也已经大致清楚了对方的数量,这支军队应该在五千人左右,显然是无法对后金军队构成威胁的,只要出击就能有所斩获。看了看身后已经渡过了大半的阿敏部队,又看了看即将退走的朝鲜军队,莽古尔泰对着一个汉军佐领说道:“你们严守阵线,等到阿敏贝勒前来再行决断,我去消灭这种朝鲜军队。”
也不等对方回答,莽古尔泰唿哨一声,带着千名八旗骑兵陡然加速,朝着那支朝鲜军队追去。双方的距离本来已经拉大到了三里多路,但是骑兵马快,仅仅一刻钟时间就追了上来。
见到八旗骑兵越逼越紧,那支朝鲜军队停止了后撤,开始密集的集结起队形,做对抗的准备。
“冲上去,打散他们。”莽古尔泰呼喝着,打算带着骑兵队伍如往常一般,从对方的阵型旁滑过,利用骑射工夫慢慢消耗对方的人数。然而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见到八旗骑兵靠近,这支军队并未显得如何慌张。
刀盾兵很快冲前组成一道道盾墙,后面的长矛兵就将三米的长矛后端插入地面,将枪头斜刺向前,从刀盾兵的缝隙间伸出来,而在后面大量的弓箭手张弓搭箭,斜向了四十五度的天空。
“放箭。”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阵中央的三千多名弓手同时放箭,密集的箭雨犹如飞扑而下的苍鹰,冲向正在高速移动中的敌人。朝鲜军队使用的角弓,本就比后金的骑弓射程远,加上又是四十五度角仰射,其射程更是不得了。最致命的是指挥官计算了提前量,当这一波箭雨铺天盖地的落下时,莽古尔泰的骑兵队刚好抵达那片区域。
密集的箭雨从天而降,带着巨大的惯性射向骑兵,这无形中增加了羽箭的穿透力,让原本破甲能力很低的羽箭有了更大威力。一波箭雨射过,虽然身穿棉甲的八旗骑兵损失不大,但没有披甲的战马却倒了霉,至少有两百匹战马被命中,哀嚎着倒了下去。
莽古尔泰被吓了一跳,但使用这样的仰射需要距离,骑兵们加快马速一瞬间就冲了过去。但随后迎接他们的情况则更加可怕,密集的盾牌阵抵挡着八旗骑兵的骑射工夫,道道箭雨却难以奏效,偶尔有被射中无防护区域的刀盾兵,很快就被救走,紧接着新的一名刀盾兵会填补缺口,让对方的攻击毫无用处。
如果对方只是被动应对,莽古尔泰还能应付,但很快他们又出了新的招数,一些朝鲜士兵在阵地中居然转起了飞石索,当八旗骑兵经过的时候,他们直接抛出飞石索,不管是被石头命中,还是被皮索缠住马腿,对于高速冲锋的骑兵都是个噩梦。
幸好八旗骑兵的骑射距离大约在五十米左右,这里已经是飞石索的极限距离,准头和威力都会大打折扣,但即便如此八旗骑兵两轮冲击下来,还是有数十人落马。这样的损失虽然不大,对士气的打击却是严重的,朝鲜军方面则正好相反,有了反击的能力,他们的阵型自然更加稳固了。
见到情况不对头,莽古尔泰立刻放弃了进攻,带着骑兵返回了本阵之中。见到八旗骑兵撤退,这支朝鲜步兵再次起行,向着远方撤退。这个时候的阿敏已经渡过河来,并看到了莽古尔泰与对方作战的大部分情况,他看得也是暗暗吃惊,没想到两年不见,朝鲜军队已经成长到了这样的地步。他甚至开始担心,如果朝鲜军队都变成了这种素质,劫掠朝鲜是否还有可能。
第三百章半渡而击()
“二贝勒,朝鲜人比以前厉害了许多啊。”莽古尔泰奔驰到阿敏身边急切的说道。
阿敏也紧皱着眉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敢肯定这两年朝鲜发生了大事,而且这样精锐的军队,在朝鲜数量也不会太多。”
“这么说,只要打败了这支军队,朝鲜就失去了抵抗能力?”莽古尔泰询问道。
“我还不敢肯定,不过我们要做好必要的打探,万一有问题就立刻渡河返回。”阿敏是非常谨慎的,哪怕他再认为朝鲜军队是鱼腩,也不会轻易放松警惕。
然而情况不会随着阿敏的设想而走,鸭绿江也不是任由他来去自如的,就在阿敏打算留下一些人,在江边建立一个营寨,用于看管木筏并防止偷袭的时候,后面的士兵突然喊了起来:“有大船。”
这句话让阿敏吃了一惊,他转头看去,发现江面上一艘巨大的战舰扯满了风帆,迅速的朝着渡口处驶来。此时马匹已经全部过了江,八旗骑兵也过了近三千人,尚有一千多人还在江上行驶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