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知消息之后,罗成自是脚步匆匆的赶来,蒸汽机的作用毋庸置疑。现在将小型试验机制造出来,他正好借此机会实验检测。

    胡巴同样十分高兴,毕竟他这段时间学习是颇为勤奋。经过诸多努力,明白了许多东西,看见自己的奋斗终于有了收获,岂能不高兴?

    不过他也知道,这蒸汽机未必就是成功的,具体还要在实验之后才能知道。

    

第五百九十二章 初步成功()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现在总算是有了阶段性成就,已然足以令人高兴。

    罗成带着胡巴来到工坊,看着被工匠悉数打造出来的零部件,满意的点点头。别看这东西简单,实际上技艺颇为不凡。

    若是被外面的匠人看见了,恐怕要大跌眼镜,毕竟这是来自于后世的技术,要先进得多。哪怕没有真正的科技强大,已然足以令人心惊。

    虽然工匠有着各部分的图纸,但具体的组装之法他们并不知晓。

    但各部件已然完成,组装自然不是问题,罗成直接带人上手开搞。

    这些东西都是依照罗成的吩咐来完成的,在花费一定时间之后,终于是组装好了。看见那有些粗糙的原始蒸汽机,罗成反倒是有些欣喜。

    但只是一个雏形,并不能说明罗成,最起码要等实验之后,才能确定这个小型蒸汽机是否有效。

    胡巴看着这形状有些古怪的物件,显得有些惊讶,但这些天他向罗成学习,已然知道不少东西,自然清楚此物身份。

    是以在沉吟之后,胡巴说道:“这便是传说中木牛流马吗?如今既然已经造出来了,那我等不妨去实验一番,看看是否有效。”

    听得胡巴之言,罗成淡定的点了点头,说道:“也好,不过无需着急,因为这只是一个动力罢了,想要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还得多下功夫。”

    罗成淡然的提醒了几句,便是让人将这小型蒸汽机抬到空旷之处。现在他是要测试蒸汽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如果这都不行,后面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

    看着眼前的小型蒸汽机,罗成开始按部就班的操作起来。如加水、开火之类,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结果也即将显现。

    罗成目光微闪,紧紧的看着,随着锅炉之中的水逐渐沸腾起来,水蒸气开始翻涌,那巨大的力量冲击着活塞……蒸汽机果然动了。

    看见这一幕,在场众人皆是露出惊讶之色。胡巴同样如此,因为这种动静不同于水蒸气推动壶盖,而是有规律的进行,说明了罗成计划的可行性。

    小型蒸汽机果然还是有用的,以至于罗成也觉得欣喜。虽然他方才看出了好几个问题,但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功了。

    缺陷有时间去改正,只要能够确定主体没错就行。

    “看起来这玩意还是有点用的,再试试把它安装在马车上是否能够运行。”罗成沉吟一想,便是朗声向众人说道。

    实际上在制造着小型蒸汽机的同时,罗成已经令人在这片空地上装好了一条不长的铁轨,包括一架已经改装完成的马车。

    这马车自然是只有车厢,车轮亦是做了改变,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既得罗成之令,众人便行动起来,在罗成的指挥下开始安装。其中复杂之处,罗成甚至亲自上手,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可算是完成了。

    除去零部件制造的麻烦,此刻安装无疑是最为费劲的。毕竟其中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可不是直接把蒸汽机丢上去就行了。

    是以完成后,众人皆是与有荣焉。

    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造的东西到底有何用,但在罗成的洗脑灌输之下,他们都明白这玩意注定非比寻常,而此刻,他们是制造者。

    “看起来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罗成目光微闪,亦是有些激动。

    只要马车能动,这就是创造奇迹的时刻了。

    又是一波准备工序,实验再度开始。

    随着声声巨响,蒸汽机开始工作起来,随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之中,马车开始动了,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确实是沿着铁轨行进。

    看见这一幕,胡巴终于是难以按捺,于他看来,这便是真正的木牛流马了,在没有人力畜力的情况下,这马车竟然自己动了。

    是以胡巴满是兴奋惊喜的说道:“世子,这马车动了,看来此次实验我等是成功了。”

    罗成稍微冷静了些,虽然他也高兴,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如果蒸汽机车的速度只能这样,那还不如用马车来得实际呢。

    必须要尽可能的将蒸汽机的功率发挥出来,否则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

    不过罗成也没有急功近利,有些东西不是他着急就能搞得来的。反正只要多改进几次,总能把问题解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样。

    实验之后,罗成又看向胡巴,笑道:“既然马车能够运动,说明我等的思路是正确的,但这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必须要多加改进才行。”

    罗成说的自然没有问题,胡巴点点头,答道:“这速度确实有些慢了,但不知世子预想之中,这木牛流马的速度究竟如何?”

    罗成耸了耸肩,说道:“其实我要求也不高,最起码要能拉个几千斤,一天走个几百里地吧,要是比马都慢,本世子要它有何用?”

    撇了撇嘴,罗成半开玩笑的说道,不过这也是实话实说。毕竟蒸汽机的作用他是知道的,如果不能达到要求,无疑是说明他的路走偏了。

    但胡巴听见罗成之言,却显得有些无语。

    要知道大军行军,步卒一天不过数十里,骑兵也不过百余里,罗成竟然想要让这玩意一天走个几百里,还颇为不满足。

    但仔细一想,胡巴又觉得有些道理,毕竟这玩意二十四小时无休。只要前面铺好了铁轨,一路疾驰畅通无阻,岂不美哉?

    当然,胡巴也知道铺设铁轨需要花费极大的财力。可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只要罗成的设想能够实现,大军的补给无疑会出乎常人想象。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有了此物的存在,粮草便能源源不断的运出。无论是对于行军还是其他用处,都是出乎预料的大。

    初步的实验取得了成功,无疑给众人打了一记强心针。

    距离出征为时尚早,罗成便继续鼓捣起来,反正每天三点一线。早上起来习武,再至军营巡视,随后到工坊,待时间差不多了,自回王府之中。

    虽说日子忙碌了一些,但还是过得极其充实的。

    

第五百九十三章 蓄势待发() 
胡巴的学习能力极强,到罗成手下工作了一个多月时间,对于蒸汽机的各项工序已然了解,是以罗成也放心的将事务交由胡巴负责。

    对于这事,胡父着实有些无奈。

    毕竟如今的胡家家大业大,唯一的子嗣胡巴却有些不务正业。现在跟着罗成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日后谁来继承家业啊?

    可仔细想来,现在胡家的大腿便是北平王府,换句话说,也就是罗成。让胡巴跟着也没差了,日后之事日后再说,胡父选择静观其变。

    其实胡父对罗成所作所为不甚了解,毕竟木牛流马这等传说,他是见所未见。若是不用人力畜力就能动起来,莫不是传说中的法术?

    虽然胡父对罗成颇为相信,但在这件事上还是有着不少疑惑。但现在罗成已经动手,胡父并未贸然询问,说不定这可能是真的。

    时间过得很快,自年前到年后。

    转眼便是数月时间。

    罗成当然不可能将太多时间花费在蒸汽机上,虽然此物用途极大,但现在摆在罗成面前最直接的问题便是扫平乱世。

    想要发展自然是没错的,但众所周知,没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根本不可能发展得起来。与其现在大费劲,倒不如先集中力量将李渊给灭了。

    罗成谋算的出兵时间在四月,趁着寒冷消逝之际征讨李唐。亦是借此机会,完成一统大业,只要李渊被诛灭,其他反王自是不在话下。

    实际上各路反王都是极有眼力见的,他们如何会不清楚如今局势。如果非要在罗成面前负隅顽抗,那完全是自寻死路。

    若是李渊被灭,他们甚至不用罗成来提醒,便会自觉的送上门来。与其冒着必死无疑的风险开战,倒不如自觉一些苟且偷生。

    英雄气概每个人都有,但在真正的绝境面前,这都只是空话而已。反正罗成有自信,将这乱世归于一统,用不了多少时间了。

    随着时间逐渐逼近,罗成早已得到罗艺应允,将各路兵马调集到北平城外,其中尽为燕云精锐,罗成并不准备再来个联盟。

    与其带着一伙拖油瓶耽搁时间,还不如直截了当统领精锐出击。在尽快取得战果的同时,也向各路反王宣示悍勇,让他们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城外的大军,包括已经扩充为五万人马的燕云十八骑。这个名字本是因为统兵者,乃是罗艺的十八名亲随骁勇,现在听起来还真有些古怪。

    是以罗成在和罗艺商量之后,将这五万精锐骑兵改名为骁骑营,依旧是由那十八人统领,乃是除了骁龙军以外的最强骑兵。

    燕云的士卒分为四类,其一自然是罗成以系统兵符训练而成的十万骁龙军。再有则是这五万精锐骁骑营,战力同样不弱。

    再在后面的,则是同样威名惊人的燕云铁骑,虽然不如骁骑营强悍,却也是难得的精锐之师。寻常骑兵根本不是其对手。

    至于第四类,显然是除了骑兵以外的步卒,在燕云大军之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他们虽然无法像骑兵一般列阵冲锋,却也有着他们的优势。

    反正如今的燕云财大气粗,且因为极少战乱,引得天下难民来投。对于这些,罗成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收入囊中,不断扩充燕云势力。

    现今的百姓大多十分淳朴,他们不至于惹是生非,反倒是因为有了安宁的居所,对罗成感恩戴德,民心所向,让罗成威名大增。

    至于所谓的世家,自然也是有的,但在燕云境内,还有谁敢在罗成面前叫嚣?

    在罗家强悍的实力面前,那些个并不强悍的世家只能选择俯首称臣,不敢有丝毫懈怠,若是他们敢阳奉阴违,罗成自然会让他们知晓厉害。

    实际上这方面罗成理会不多,反正有罗艺坐镇燕云之中。罗家暗卫刺探消息,就算真有什么问题,也都被罗艺给解决了,用不着罗成干活。

    其实在中原之地,世家的势力要比燕云多得多,李渊能够安然称帝,也少不了这些世家的关系。他们的影响力,可并不普通。

    准确来说,李渊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也受限于这些世家。只是他手中掌握着军队,这些影响微乎其微,李家也是门阀,李渊不愿直接撕破脸。

    但这对罗成并没有什么影响,他既然选择统领大军前往,自然是不会姑息纵容。如果那些世家胆敢不识抬举,自然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罗家虽是将门,却不过数代,跟那些世家门阀并没有太多关系。只要手中掌握着绝对的力量,就没有什么好忌惮的。

    所谓的世家操纵民意,只不过是笑话罢了。

    如果让百姓能够吃饱穿暖,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那一边。什么利益与他们无关,寻常百姓哪里估计得了这么多,想要的不过是太平日子罢了。

    眼见时间将至,罗成便是前往城外军营。

    此刻大军已经聚集营中,娄继成亦带兵归来。

    其中有着七万骁龙军,五万骁骑营精锐,八万燕云铁骑,再加上十万步卒。这个阵容堪称恐怖,待杀至长安城下,李渊恐怕会陷入绝望之中。

    毫无疑问,燕云的骑兵数量极多,和突厥脱不了干系。有了突厥的养殖基地,战马再也不是问题,只要罗艺手中有人,扩充轻而易举。

    可以说,罗成一次起兵三十万,已然将燕云的大半家底都抛出来了。这支军队的战力,势必让李渊惊恐,乃至于天下骇然。

    而且随同大军的,恐怕也要数十万百姓,若不是燕云发展极快,人口已逾数百万,根本不可能弄出这么大的阵仗。

    不过罗成并不想釜底抽薪,燕云粮草充足,钱财更不是问题。但调集太多百姓,势必会对燕云局势造成极大影响。

    于是罗成只募集了十万民工,在罗成的威望及资薪的诱导下,很快就有大量百姓应征而来。这些便是出兵的基础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除此之外,罗成又传令于各方,他并没有要求众反王出兵。只是让他们各自征集民工,押运部分粮草随军征讨长安。

    

第五百九十四章 坚定心意() 
从罗成决定诛灭李唐时,就已经标明了这场战斗的阵势。

    两方超级势力的决战,怎么可能了无声息?

    罗成调集三十万大军就会有相应数量的民工押运粮草。如果在粮草上出现问题,恐怕大军不仅无法开战,反倒是会陷入溃散。

    不过燕云大军,早就树立了极强的自制能力,面对这等情况未必就会陷入混乱。但毫无疑问的是,大军的战力必定大打折扣。

    所以罗成首先图谋的便是这事,他先前拿下洛阳城便是这个打算。有了堪称天下第二大城市的洛阳为基,大量粮草囤积,自然能够保证大军无忧。

    同样,既然罗成选择出兵,在钱粮上必定是极大的耗费。可以参照汉武帝征讨匈奴,直接将文景二帝的家底給耗光了,使得天下民怨沸腾。

    但罗成清楚,同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燕云。因为那时候的文景二帝并非开源,他们只是节流罢了,重农抑商早就有了。

    燕云如今的发展差距极大,这是行商带来的益处。胡父早就将生意做到西域去了,大量的金银涌入,完全能够负担得起这一战的花费。

    除了钱,最重要的自然是粮食,如果在粮食时出现问题,是最容易百姓哗变的。毕竟吃都吃不饱了,谁理会你这么多?

    但在系统奖励了土豆种子之后,这也不再是问题。那惊人的产量,完全能够养得起这数百万的人口,且有大量富余。

    虽然说土豆吃多了也腻,但能够吃饱已然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毕竟许多百姓经历了他处的劫难,不会身在福中不知福。

    再有经过罗成的开发,土豆的食用变得多样化,寻常百姓也是乐在其中。乃至于他们坚信,待燕云一统天下,日子必将越来越好。

    罗成来到军营之中,而姜松正在操练兵马。

    是以罗成并未打扰,而是策马来到其身侧,笑着问道:“大哥,今日大军纷至北平,情况如何,可有发生什么意外?”

    姜松有些讶异的抬起头,朗声道:“二弟你怎么来了?此前调集的各路兵马,早已齐聚军营之中,并无发生意外,只等出兵之时。”

    这么多军队,姜松依旧表现得十分淡定。毕竟燕云的发展他都看在眼中,也没有什么好惊讶诧异,反倒是有些期待,接下来的一战了。

    罗成点点头,说道:“如此便好,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先过来看看。想那李唐,如何能够直面我燕云兵锋?”

    将目光扫过,罗成将这些奋力操练的士卒尽数看在眼中。他顿时涌现诸多豪情,有着这些精锐存在,李渊又算得了什么呢?

    听见罗成这话,姜松意思点点头,这也是他心中所想。既有精骑在手,何惧一个区区李渊,哪怕有着李元霸也算不了什么。

    再加上罗成此前做下的准备,姜松毫不怀疑这个问题。只要燕云兵锋杀至,李渊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无论有没有潼关都一样。

    不过想到这里,姜松忽然有些好奇,看着罗成询问道:“待击败李唐之后,二弟你还想要做什么,是一统天下,还是要做些其他的事情?”

    其实姜松有些茫然,毕竟扫平李唐之后,这天下亦在掌握之中。那接下来他应该去干什么呢,姜松并不确定,方才向罗成询问。

    念及于此,罗成不由得想起上次和孙思邈的对话,便是笑道:“这天下远不止你我想象的这般,在中国以外还有广阔天地。”

    姜松闻言,又有些诧异:“难道二弟你是准备在一统天下之后,再向外扩张,只是如此未免太过劳民伤财了吧。”

    这个考虑,姜松自然不是无的放矢,此番征讨李唐就已经耗费极大。如果罗成不断外扩,势必还会给百姓造成极大压力,这是姜松不想看见的。

    别看姜松神色冷淡,平日里也不显山露水,实际上他还是在考量百姓的处境。如果罗成当真穷兵黩武,他该怎么办?

    姜松并不确定,是以他向罗成询问。

    闻言讶然,罗成淡然一笑,他很快明白了姜松的担忧。

    实际上这是有道理的,毕竟罗成是个穿越者,知晓这个世界有多大。且因为系统的加成,让罗成的野心不局限于当今天下。

    可罗成也很清楚,如果一味的穷兵黩武是没有好处的。他不想也不会这么做,就算要征服世界也不必急于一时,他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能够挥霍。

    这也是罗成制造蒸汽机的原因之一,古人之所以无法继续外扩,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交通,因为交通不便,就只能局限于此。

    只要蒸汽机能够成功,铁路修往大江南北,得到的好处必然要比花费得多。这是罗成的目标,同样也是他的期望。

    与其让别人日后欺负自家头上,倒不如他先下手为强,将之收入囊中。是以他今日所作所为,并非为了一人功利,而是利于千秋万代。

    好吧,罗成小小脑补一波,笑着对姜松说道:“大哥放心好了,我并非急功近利之辈,日后你我兄弟同心协力,岂有不成之事?”

    姜松领会罗成心意,也是明朗过来,脸上的凝重迟疑一扫而空,沉声道:“是啊,是为兄多虑了,你我兄弟同心协力,有什么闯不过去?”

    说起来姜松也有些奇怪,别人家的子嗣,因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但他们不一样,自己对权力表现得无欲无求,罗成也对他并无忌惮。

    若是姜松生在李家,有着惊人实力和脑子清醒的情况下。李建成第一个就得搞他,毕竟威胁太大了,让人难以放心啊!

    这算不得什么问题,姜松知道答案,只因他们是兄弟,根本不需要什么算计。只要罗成用得上他,姜松自然全力以赴,若是自己有难,罗成自不会束手旁观。

    姜松心意已决,颔首说道:“再有半个月时间,大军便该出征李唐,到时候定让李渊知晓,我燕云之师的强悍,可不是此前的乌合之众能够比拟的。”

    二人并未直言什么,却尽知心意。

    

第五百九十五章 突现转机() 
罗成目光微凛,朗声道:“正是,这一次可没有之前那么简单了。”

    大军整备完成,诸多令旨送达四方。

    包括罗成命令众反王募集民工押运粮草,和路途之中各方配合,进军于长安。

    包括坐镇于洛阳的姚平也得到命令,他们蓄势待发等着大军抵达。在会师之后,他们就将以迅雷之势直抵潼关,乃至于长安。

    冰冷肃杀之气已然传遍各方,他们都知道,这一战将要决定天下的归属。无论谁胜谁败,都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当然了,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哪方胜算更大。燕云兵锋既出,势必要席卷四方,李唐虽强,却不堪为敌。

    ……

    与此同时,坐镇长安的李渊亦是做出反应。

    于宫殿之中,李渊高坐龙椅,身前则是数名亲信大臣。

    来自燕云的压力越发大了,李渊已然难以安稳,虽然他已经尽可能的做好准备,但李渊依旧是没有绝对的把握。

    “昨日传来消息,燕云调兵遣将,征集民夫,想必大战之日不远矣。此乃我大唐生死攸关之时,诸位万万不可懈怠。”李渊语气凝重说道。

    虽然李渊清楚,这些大臣大概率无法提出什么有用之言。但在这时候,他必须安稳众人情绪,否则溃乱自内及外,这并不是李渊想要看见的。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李渊朗声问道:“燕云咄咄逼人,朕已经调集兵马,此战关乎大唐存亡,诸位皆为重臣,岂得独免?”

    李渊这番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自己出事了,在座的各位都跑不了。若是有什么对策,尽早说出来的好。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如何答复。

    看见这一幕,李渊知道是他多想了,与其指望着这些人,还不如自己好好想想呢。求人不如求己,这种情况一旦应对不好,那就真的凉凉了。

    是以李渊微微摇头,挥手退散群臣,便是闭目沉吟起来。

    但令其意外的是,群臣纷去,却还有一人留在大殿之中,向李渊拱手说道:“禀报陛下,微臣有一隐秘之事启奏。”

    李渊眉头一挑,显得有些诧异,什么隐秘之事竟然不能在众人之前明示?

    但转念一想,李渊微微点头,朗声说道:“哦,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