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想入仕为官,除了科举考试还有其他许多的步骤。最终也未必能够得到什么好差事,说不定就得从基层干起,哪里有做崔氏的姻亲来得直接。

    因此得到这个消息,几乎大半个河北的青年才学之辈都开始嗷嗷叫了。这可是大好的机会,朝廷的科举三年才一次,下次还得等个两年时间。

    但崔氏开设诗会,且最后招亲的机会,可是少之又少的。若是错过了此次,日后着实是难得,大丈夫生于世间,就该扬名立万。

    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他们本来就是想要通过读书光宗耀祖。若是能够和崔氏搭上关系,无疑能够让他们的过程轻松许多。

    若是同为世族的各家,自然不会因此太过动容,实际上他们各家本来就有着姻亲来往。平日里关系也算紧密,此刻多少也能猜测到崔氏的用意。

    总而言之,崔氏这番举动,不只是让民间震动,哪怕是此间官署同样惊讶。他们很清楚崔氏在此间代表了什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不小。

    就像是皇室于大夏一般,他们的命令传出,天下亦是遵从。而崔氏在河北,就算没有土皇帝那么恐怖,也绝对是影响力超乎想象。

    但地方官府显然做不了什么,他们还不敢贸然去动这些世族。因为这么多年来,河北早就和这些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可以很直接的说,如果直接动这些世族,河北必然生乱。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小小的地方官能够承受得起,必须得有皇室命令才行。

    但让官署松了口气的是,朝廷已然派人传来消息,将有钦差来巡察地方。待钦差到了,就无需他们这般担心,毕竟有其他人担着。

    ……

    而此间,作为朝廷钦差的罗成,正带着姚平同五十骁龙军慢悠悠的赶路。河北离夏京又不远,根本不需要太过着急。

    而且在路上可以发现许多他并不了解的东西,若不提前准备,恐怕日后就得被蒙混过去了。想要知道民生之事,最好还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用双眼观察。

    就罗成所见,如今的河北还算安定,并没有太过混乱。想来也是和大夏建立,各方贼匪要么被剿灭,要么就归降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伍天锡也是在河北当土匪的,这里可不是什么安定的地方。能够有如今境况,怎么可能没有自家的关系?

    可这些终究只是表面而已,华夏的百姓最擅长忍让了。只要不是生死绝境,他们都会选择一退再退,而不是直面权贵。

    敢这么做的人太少了,且这么做了的人基本上都死了。所谓的匹夫之勇,在真正的权势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所以世族真正的底细,罗成依旧看不见,想要知道更多,就必须派人去探查。乃至于用官府的力量,测量土地,清查人口。

    但罗成并未贸然行动,有些事情还得等他到了博陵再说。崔氏名望如此之高,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能够代表所有的世族了。

    便在路途中,罗成也

    亦是听闻崔氏以诗会募贤才的消息。

    只是稍作思考,罗成便明白了他们的用意,这是准备用这种方法来应对科举啊。把有才能得学子吸纳到家族之中,又让世家霸占官场?

    这确实是好算计,但真的就有那么简单?

    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崔氏其实挺聪明的,他们成功的吸引了罗成的注意力。

    正好借此机会放松一下,亦见识见识崔氏的气势。

第698章 客栈闲谈(第一更,求订阅)() 
崔氏在博陵郡,那自然是相当的气派。

    毕竟世家在此扎根已久,许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些百姓包括寒门子弟,对崔家都是十分之敬畏,和土皇帝没有多大的差别。

    也就是如今大夏建立,朝廷对地方的掌控逐渐增强了不少。才让世家有所收敛,不敢和之前一样肆无忌惮的欺压百姓。

    或许崔家没有穷凶极恶到这种程度,但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背地里是否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其他人也难以知晓。

    不管怎么说,在得到崔氏诗会的消息后,河北名士皆为之所动。如果真能够和崔氏搭上关系,那好处是多多滴有啊。

    各处的反应亦在崔家众人的预料之中。

    虽然如今朝廷日渐强势,也在有意识的打压世族的势力。但崔氏受到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他们的一举一动,依旧能够引动周边。

    此番诗会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明,消息传出不到一个月时间,崔氏祖地所在的安平县,就已经人满为患了。这是崔氏号召的体现,同样是他们声望的证明。

    当然了,来到安平县的,不只是河北地界的士子,同样包括外地的。再加上他们同行的随从,自然而然就有了如此盛况。

    不管怎么样,这样的景象被崔氏族人看在眼中,还是颇为自豪的。毕竟是他们举办的诗会,来的人越多,办得越大,也能让各方好好掂量掂量崔氏的实力。

    就这样,罗成也是带人来到了博陵郡安平县。他没有贸然去崔家,在震慑之前,他还准备先看看热闹,如此盛大的诗会,他也是第一次见呢。

    这么多文人才子,貌似也只有科举的时候见过一次了。如此说来,这崔氏在读书人中的号召力,已经足以睥睨朝廷了吗?

    这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了,其实这件事也没有那么简单,崔氏本身的影响力虽在,但同样还有其他各世家的推波助澜。他们的心思倒是难以说定,可此事上确实有所助力。

    “想不到区区一个崔家,便有着如此声望,看起来我确实是小看他们了。”罗成看了看身旁的姚平,微微一笑说道。

    姚平满是平静,实际上这些事情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如果说军事上的问题,他还能探讨一二,此刻就只能干看着罗成不知道如何回复了。

    如果非要姚平说出个理由,倒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大概还是直接带人横推过去。能用武力解决的问题,其实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

    若是在天下一统之前,罗成灭了崔氏自然没有半点问题。可如今大夏已经建立,全无理由的情况下把崔家灭族,未免有失法律。

    罗成的心中已然有了大概的章程,他只留下姚平一人跟随身侧。其余五十骁龙军,则是被派出去刺探崔氏的虚实,包括且不限于人口田地

    就此刻来看,重头戏显然是崔氏的诗会。

    在天下安定以后,若是能够闲得下来,在这诗会凑一凑热闹倒也有趣。只是不知道待他们发现真像时,会是何等表情。

    罗成来的算是早的,是以他在客栈之中定下住处。随着和崔氏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前来参会的人也越发得多了。

    这些后来者,自然很难在这安平县寻找到一处合适有空的客栈了。不过这不是罗成担心的事情,总不能让他就此操手搞基建吧。

    此刻的罗成身着素色衣裳,脸依旧是那张脸,但气度却截然不同。可见其周身儒雅,和战场上霸气外露的架势天差地别。

    是以众人的目光中,罗成只是一个英俊潇洒的贵公子而已。只要他不自报姓名,恐怕无人能够将他和凶名赫赫的罗成联系到一起。

    客栈之中,基本上都是议论崔氏此番诗会的,罗成便是凑上前去,并不显得突兀。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大伙儿聊聊天罢了。

    客座之中,一青年书生说道:“崔氏不愧是崔氏,竟然想用这法子来拉拢人心。可叹我等读书人,也只能暂时如此了,不知何日才能出头啊。”

    很明显,此人有着相当的怀才不遇情节,他虽然知晓崔氏的用意。却只能趋于时势,或许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罗成微有诧异,他出言问道:“诸位若是胸有壮志,何不赴朝廷科举,偏偏要来这博陵,难不成崔氏还要胜过朝廷吗?”

    那青年撇了罗成一眼,显得有些惊讶,虽然他并不眼熟罗成,却能够看出罗成的气度和出身皆为不凡,是以他的态度稍变,略显恭敬。

    说起罗成的问题,青年便是答道:“此事哪有这般简单,朝廷科举固然给了个机会却依旧有着不少限制前番错过了机会,后面还得再等两年。”

    “倒不如暂且到此一试,若是能得到崔氏青睐,哪怕没有入仕为官,同样可得名望。且有崔氏至此,日后赴京科举也容易得多。”青年侃侃而谈。

    很明显,在他们的认知里,哪怕朝廷说了科举选士是看才学而不看出身。可是在众人眼中,出身和名望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点。

    对此,罗成出言纠正道:“仁兄此言差矣,若要入京科举,崔氏并无半点助力,一个不慎,恐怕就成了祸端,还是小心为上。”

    青年被罗成唬了唬,有些不信说道:“兄台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莫非是前番入京考过不成,听闻这考试难度还不小。”

    罗成微微耸肩,摇头说道:“那倒不是,在下不喜功名利禄,并未参加科举,只不过确实是京城出身,听闻崔氏举办诗会,因此归来看看。”

    青年恍然,但看着罗成的目光依旧有些不确定。

    稍微想了想,青年说道:“兄台所言倒是有些道理,世家本就盘剥百姓,若是朝廷当真欲要改革弊端,势必会从此下手,到时候便是有害无利了。”

    想不到青年如此直接道破玄机,罗成也有些诧异,他不由得问道:“仁兄果然看得透彻,不知尊姓大名,又是何方人士?”

    “兄台客气,在下马周,乃是清河郡人。”

第699章 开场之前(第二更,求订阅)() 
听青年报上姓名,罗成沉吟一想,很快便有了印象。

    虽然这马周也算不上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但确实是史上留名。其人颇得李世民重视,也很有些才能,倒是可堪一用。

    不过罗成并没有着急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微笑着说道:“原来是马兄啊,不论崔氏到底是什么目的,如今来都来了,当然要去长长见识。”

    “这么多年来,在下还是头次看见如此阵仗,世族之名,果然是不容小觑。不过是举办诗会而已,竟有朝廷诏令之威。”罗成感慨唏嘘道。

    这番话语多少让人有些奇怪,但马周并没有多想,看见此情此景他同样有些惊讶。崔氏不愧是大家族啊,一般的世家根本就操办不起来。

    因此马周微笑着答应道:“这是自然,好不容易来了这里一遭,若是不出去看看岂不可惜。再说来了如此之多俊杰,当然要出去结识一番了。”

    很显然,这马周是个很实际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有着精确的目的。无论是为了获得崔氏的支持,亦或者是交际的广泛。

    罗成对此倒是不甚在意,此刻他也有着如此想法,看看这崔氏的诗会,到底是来了多少人才。只是不知道这些人最终是为崔氏所用,还是入他囊中。

    随便扯了几句,马周便是和周边其他人谈论起来。毕竟现在还没有所谓的文字狱,哪怕他们没有说崔氏的好话,也不会有人找他们算账。

    其实从此,罗成便能明白绝大部分士子的打算了。是因为科举难成,想要在此之前搭一把世家的风,却不知这正是崔氏想要的。

    无论双方情况如何,罗成不会去干涉太多,毕竟是其本身的选择。但这样看来,崔氏的诗会也越发有趣,让人颇为期待呢。

    时间渐转,很快来到四月。

    四月中旬,便是崔氏约定好的诗会之期。

    现在的安平县,才是真正的人满为患,众多外来人口充斥着这座城池。

    虽然来人很多,但崔氏显然是做足了准备,无论众人是打算看戏还是准备参与,他们都半点不慌。反正这是崔家主场,根本无需担忧。

    得到下人禀报消息的崔敦礼显得很高兴,他直接去找自己父亲和堂伯。毕竟马上就要进入正戏了,还得再告知一番。

    崔民干和崔民寿听闻,亦是面露喜色,原本他们还担忧朝廷的操作挖了自家根基,但现在看来,也没有想象之中那么严重了。

    原本罗成开置科举,更是推行活字印刷术,让书籍用更加低廉的成本推广出去,着实让崔氏抹了把冷汗,毕竟他们世族,不就是凭借垄断来提高地位吗?

    或许崔氏这样的大世族,在乡间并不会表现得太过分。可他们依旧是会维系自己的力量,如果世族失去了朝堂权力的至此,和一般土豪有什么差别?

    然而如今崔氏声望传扬,举办的诗会依旧是来人趋之若鹜。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了,只要没有出现更大的变化,他们依旧能够稳坐钓鱼台。

    实际上崔氏想的也没有错,罗成并未用出太多的猛药。哪怕活字印刷术推广,依旧是很多限制,只能慢慢的循序渐进,这都是现实。

    可罗成手中并非没有底牌,就像是火车一类,这样的东西一旦推行,会对各方产生多大的影响,已经无需他过多赘叙了。

    到时候大夏必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只是这变革的方向依旧在罗成掌握之中。如今他作为掌舵人,自然不会轻易让大夏走偏。

    这是后话。

    如今最紧要的,当然还是崔氏诗会的问题。

    崔民干捋着胡须,微笑说道:“如此甚好,此事便按先前计划实施下去,元礼你先做主持,待开场之后,吾等自会前来。”

    为了表现对各方士子的重视,崔民干这等崔家族长也不能完全不露面。他们的出场,或许能够给此番诗会更好的效果。

    得到崔民干应允,崔敦礼便是拱手退去。

    时间再移,很快便是到了定好的时间。

    罗成便是同马周等人一道,前往崔氏安排好的诗会现场。

    在路途之中,罗成便是略带笑意的问道:“如今天下初定不久,不知道诸位对当今太子罗成有何看法?”

    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毕竟天下谁人不知道罗成之威。哪怕是读书人,也大多知道罗成此前留下的那几首诗,着实是脍炙人口啊。

    几人纷纷侧目看向罗成,让其本身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错,他报出的名字便是陈珏,在穿越之前的那个姓名,倒也不是欺瞒。

    虽然罗成不好评价,但作为公众人物评价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马周仔细想了想,正色说道:“当今太子,乃是天下英雄人物也。”

    听见这话,罗成不由得翻了个白眼,无语道:“马兄这话何意,天下谁人不知其为英雄人物,如果只是这般的话,倒不如别说了。”

    马周一抹额头,特有些尴尬,便答道:“当然不只是这些,当今太子罗成,南征北战才平定天下,虽有至尊稳坐后方之故,却与其能息息相关。”

    “但于吾等而言,武艺过人倒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文武双全。不只是精通兵法谋略,更是才学超绝,真是令我等读书人仰慕啊。”马周感慨说道。

    被其吹了一波,罗成自然有些尴尬,如果不是他注意着马周的表现,怕是会以为他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身份呢,竟然这般侃侃而谈。

    不过马周说得也不是假话,当朝的读书人不像是宋朝的那样,存在着鄙视链,觉得武人就是更低一等。现今的读书人,都巴不得马上建功立业。

    读书能够得到前途,当然是好事,可通过征战获得功名,同样没有问题。虽然双方的途径不大一样,但结果都是仿佛的。

    就在几人笑谈间,这诗会终于是进入正题。

    同样年纪轻轻的崔敦礼来到众人之前,他的目光淡然扫过,说道:“诸位能来参加此番诗会,当真是令我崔家蓬荜生辉”

第700章 出题写诗(第一更,求订阅)() 
别看崔敦礼嘴上说得谦虚,但他心中却是傲然。

    毕竟是崔氏这等世族,远非寻常人家能够比拟,如今能够开设这般大的诗会就可见一斑了。来者称不上数万,却绝对有数千士子。

    无论是来看热闹还是真想搭上崔氏这艘船,都极大程度的彰显出一些东西。哪怕是罗成见了,亦是深以为然,崔氏底蕴果然深厚。

    但罗成依旧不动声色,他只是带着姚平在边缘处观望着。这可是一场难得的好戏,若是就此错过了,岂不是可惜?

    崔氏在河北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因此也没人敢来作乱。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崔敦礼神色淡然,气度颇为不凡,正因他心中很是自信。

    稍作寒暄,崔敦礼便是进入正题,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沉声道:“此番我崔家开办诗会,乃是欲见各方英杰,且为朝廷效力也。”

    “毕竟如今大夏初兴,吾等虽为百姓亦是不能弃于国家。今日便以此形式,择众英杰中脱颖而出者,为吾家族扶持,日后匡时济民。”崔敦礼继续说道。

    但这番话就让罗成有些惊诧了,想不到此人觉悟如此之高。这是准备举办一场爱国歌颂诗会吗,若真是如此,就更有意思了。

    但不得不说,崔敦礼的这番话,还是极具煽动性。在场士人听闻,纷纷出言附和,虽然罗成也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几人说的是真心话,但这毕竟是好兆头。

    讲明了前番的铺垫,崔敦礼便是开始进入正题,只见他气度翩翩,说道:“此番诗会,便由我崔家出题,诸位皆将诗作写于纸张之上。”

    “稍后吾崔氏长辈,自会来鉴赏诸位佳作且加以点评。择其优者展示众人,亦得扬俊杰之才名,不知诸位是否有所异议?”崔敦礼环顾一周,笑了笑说道。

    崔家如此安排自然是合理的,因此众人纷纷颔首点头,并无提出异议者。罗成也面带微笑,这崔家不愧是传承数百上千年的世家啊,手段果然高明。

    待崔敦礼说完,众士子便是开始议论,马周也是对罗成说道:“真是不曾想到,崔家竟然有如此说辞,这是欲要养才于朝廷吗?”

    罗成哑然失笑,摆了摆手道:“此事谁有知道呢,说不定这崔氏便是心存此念。只是他们为了这事摆出这般阵仗,倒是煞费苦心了。”

    “且不论崔氏此番举办诗会结果如何,但他们确实是借此扬名了一番。寻常士子听闻,恐怕已经对这崔氏敬仰万分了。”罗成撇嘴说道。

    马周闻言一愣,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显得无比赞同的说道:“陈兄此言甚是,不论如何,崔氏已经得到了不少好处。”

    “现今朝廷未借世家之力,南征北战方有今日,怎么可能轻易让世家上位呢。恐怕这接连的印刷之术,同科举之制,皆是为了应对世家吧。”

    作为李世民的重臣,马周显然是有些本领的,哪怕他现在年纪尚轻,却能看破许多东西。虽然没有直接言明世家的弊端,但将他的打算说了出来。

    然而印刷术和科举的效果还是太过缓慢,罗成如果想要让大夏快速发展起来,就不能这般小火慢炖,必须得加上一剂猛药才行。

    未必就是要将崔氏等世家覆灭,可最起码要让他们长长记性,知道大夏不是轻易就能触犯的。世家有着世家的利益,却不能违背大夏的利益。

    罗成可不希望,因为朝廷和世家的背道而驰,让他们做出什么乱事。与其让他们先动手,倒不如自己提前来敲打一番。

    罗成和马周简单的议论几句,随着崔敦礼的声音再度响起,嘈杂的现场逐渐安静下来。对于不少的寒门士子,甚至于世家子弟,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诸位且听,方才长辈已然出题,诸位不妨以报国为意,做些诗作一首。群英皆聚于此,亦是扬名的大好时机。”崔敦礼依旧淡定,微微作揖道。

    在场众多士子亦是答礼呼应,对他们而言,这倒是个极好的命题。也就是罗成神色稍显古怪,看起来崔氏还真准备办一届爱国诗歌大会啊。

    虽然罗成还没有摸清楚崔氏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此题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以报国为题的诗作?

    身旁的马周同样跃跃欲试,他来到此处本来就是想要借崔氏之名。虽然得了罗成提醒却也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干,写首诗总没有问题吧?

    马周兴致勃勃,目光看向罗成,隐有几分好奇的说道:“此番崔氏弄出这么大阵仗,陈兄是否一试,说不定扬名就在今朝。”

    罗成颔首笑道:“扬名倒是其次,但这出题确实有些意思。若是来了不写上一首,倒也可惜,此番吾与马兄一同动手,看谁先得佳作。”

    “如此甚好,但陈兄可莫要轻视了,我马宾王在作诗上,还是有几分造诣的。”马周也不紧张,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对此罗成笑而不语,他稍作思量便有了想法,所谓报国之题,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他直接提笔起墨,飞快的在纸上书写着。

    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虽然罗成的成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得来的。但他所处的年代早了,也就不存在这档子事情。

    换而言之,也就是随着罗成地位越发拔升,脸皮早就厚到了一定程度。区区文抄公算得了什么,根本不痛不痒没有半点问题。

    马周却不知道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