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幽灵-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M国动员了驻亚洲的全部空军力量,所有的B…52轰炸机从关岛出发,由M国在金边的大使馆在地图上划方块给出目标进行轰炸。M国空军从高空2…3万英尺投弹,根本看不清目标。有的空军机组从关岛出发时,连要轰炸的目标都不知道!
地毯式的大轰炸,使高棉全国有近70%的土地上,农田与生产设施被摧毁一空。重磅**炸出的大坑有十米深,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坑并没有被平复,变成了一个个小池塘。
在6个月的时间内,M国空军共在高棉农村投下25万吨的**,是二战中M国用于日本的3。5倍。持续6个月的大轰炸,高棉全国有40-50万人被炸死。
M国的狂轰滥炸,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高棉人不是气愤地参加抵抗力量,就是逃到城市去。1955年时,金边仅是一个人口5万人的小城市。60-70年代,也仅有50-60万人。而大轰炸后,金边市人口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迅速膨胀到1975年的200多万人。
60年代末,高棉粮食产量最高达到325万吨,人均接近500公斤。但是由于当时高棉农村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50%以上农民居然吃不饱。尽管如此,M国连这样一个中立的高棉政府也容忍不了。
而M国空军的大轰炸后,高棉全国各地有1/3以上的人口涌入金边,已经完全超过了金边的承受能力。当时高棉全国粮食产量仅有87万吨,只有历史最高峰的26。8%,人均产量120公斤,仅相当于中国1960年的60%,根本养不活全国700万人……
只要我们稍微了解一些真实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当年蔓延近二十余年的高棉***,完全是由M国人引起的。就象今天,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样,M国人或它的西方盟友,用不对称战争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人道灾难。
了解了这一段历史,我们就对红色高棉执政后,将金边200万人口遣送农村,会有一些的与西方社会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开始了近4年的执政。遣散主要由农村涌进城市的人口,一个重要原因,是红色高棉为恢复高棉全国的粮食生产,而作出的一系列措施的一部分。而且,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有效的。
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80多万吨,恢复到180万吨,每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286公斤。1977年,粮食单产量却下降到1200公斤,只是,耕种面积扩大总产量才与上年持平,仍维持在约180万吨左右。即使是到了1978年,即红色高棉被推翻前的最后一年,高棉全国粮食总产量也维持在150万吨左右。
红色高棉接管高棉时,国内面临严重饥荒,迫切需要发动全民提高粮食产量。因此,执政后迅速动员全国力量从事农业生产,包括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仅1977年上半年兴修的水利工程,就恢复常年水浇地40万公顷。到1977年底,全国灌溉面积已接近70万公顷,即使这样,粮食产量才恢复到150…180万吨。
由此可见,内战和M国的大轰炸,对高棉的摧残是何等惨重。红色高棉在执政的3年时间里,基本在清理战争废墟,恢复农业生产。
1979年1月,安南军队占领金边,红色高棉倒台,战火再一次迅速蔓延到高棉全国。刚刚开始恢复的农业生产,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在整个安南占领的十年时间内,高棉境内粮食总产量都仅维持在百万吨以内。大量民众逃离家园,成为世界难民。***,再一次象瘟疫一样,蔓延至高棉全境。
……
兄弟小队进入帕格营地苦熬了一周后,杨明涛派出海岛卫队,通过暹罗边防警察的帮助,用五十头大象运来了粮食、副食品和装备,断粮危机才解决了。
此后,在整个任务期间,托马斯的海岛卫队,就承担起了繁重的后勤运输任务,保证了小队任务的完成。
skbshge
第五十六章 改造帕格()
村长洛亚四十出头,不足一米六,是八个孩子的母亲。与这里的所有土著人一样,她的皮肤呈棕黑色,脸庞黝黑,始终赤着脚,腿肚子上沾满肮脏的黑色淤泥,性格风风火火。但在村里却很有威信,妇女和儿童对她都格外尊敬。
“有什么事跟我说……”虽然饥饿让她脸呈菜黄色,但你总能听到她的笑声。小队进入帕格营地后,她办完村务,就喜欢到兄弟小队居住的木屋聊天。她手里永远挟着用树叶卷成的烟卷,非常健谈,一说话脸就带着笑容。
她打火石点烟的动作极其娴熟、干练,深吸上一口,就按照灵玉的要求,和大家唠起了家常,介绍松戈山的情况。
战争前,为多打粮食,全村人都被集中到一山之隔的埃坎镇的集体农庄里劳动,男女分开居住。孩子从七八岁以上,就必须参加集体劳动。劳动虽然艰苦,但那时能吃饱肚子。可战争摧毁了一切,安南军队对松戈山区的几次扫荡,摧毁了集体农庄,也摧毁了和平的生活。
男人们都去打仗了,一些女人便带着孩子和老人,躲进了这个山涧内。现在,帕格村十四五岁以上的男人,必须全部参军。村里只有妇女和孩子,村子里的老人,在安南军队的一次扫荡中,炸塌了躲藏的山洞,全部被杀尽。
“是误伤!”洛亚将烟头扔进火塘,搓搓手,又用树叶卷另一支烟,“咔嚓”一声打着火点上,才郑重其事地强调说,“安南人对老百姓不坏,真的不坏。几名游击队员躲藏进山洞,安南人并不知道里面还有全村的老人……”
断粮的几天,洛亚走村串户安抚,村子里相对安静。海岛卫队从尖竹汶运来粮食和装备后,妇女儿童们能吃饱肚皮了,村民们又出情况了。
这天晚上,雨突然停了,但风呼呼地刮了一夜。伊万诺夫的海岛卫队负责值勤。虞松远起来查岗时,先后看到山上下来的十几名游击队员,“咕哕咕叽”地踩着泥污,偷偷摸摸地溜进一座座木屋内。不一会儿,呼啸的风声中,就夹杂着此起彼伏、隐隐约约的**声、竹床摇晃声和男女打着号子的交媾声……
“不是禁止男女交合么?怪不得每户都养这么多孩子……”
伊万诺夫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给虞松远一支烟,两人一起点着。“别听信谣言,红色高棉从来没有禁止过人们的夫妻生活……”虞松远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战乱期间,这些土著人就剩下女人孩子,没有山上人的帮助,她们根本活不下来。
第二早晨,晴空万里,空气清新,是难得的睛天。伊万诺夫派出两名队员,伺候灵玉骑上大象,并保护她离去。海岛卫队十名队员和八头大象,被留下建筑营地,并负责营地警戒。
灵玉一走,小钮儿便和姐姐钮娆一起,负责照顾兄弟小队和海岛卫队的生活起居。瑾秀和小香月面色逐渐好起来,人一有了精神,便闲不住了。黄瑾秀负责做饭,还教钮娆和小钮儿做中餐。战火纷飞的年月,盆地没有人种蔬菜。黄瑾秀带着十几个妇女,到山里采嫩树叶。
“你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不要累着。”李海潮见瑾秀面上逐渐有了血色,心情很好,便不住地叮咛着。
“这里什么都没有,不吃饭菜不行啊。我发现山头上有一种小黄杏树,叶子苦,当地人不敢吃。但用开水烫过晾干,很可口……”黄瑾秀总觉得母女俩拖累了众人,唯唯诺诺地想做好一切。
李海潮很感诧异,松戈山属于热带,也有银杏。心里不踏实,便让庄玉书专门做了化验。结果证明这种小黄杏树,确实是银杏的一种。树叶处理后完全可食用,开火烫后晾干,口感还不错,有点中国豆角干的味道。
这天早餐后,庄玉书指挥海岛卫队战士们抬着小柴油机和电锯进山伐木、伐竹。刘国栋和庄玉书选择离村子约七八百米处的平坦高地,伊万诺夫组织卫队士兵们清除了灌木丛,决定在这里建筑新的营地。
这里光滑平整,地势比村子高出约一米,远离小溪,且全是石头地面,村民们是无力在这里建筑木屋的。林涛、张五常等人,则指挥海岛卫队士兵,按刘国栋和庄玉书设计的“图纸”,伐竹子建水道。帕格村原来饮用的是盆地中间小溪内的水,已经被污染,根本就不能饮用。
虞松远、李海潮、刘国栋三人,则踏着泥泞、湿滑的丛林大地,向松戈山主峰走去。
在这潮湿的森林里,吸血的蚂蟥无处不在。小队的作战服都被药浸泡过,他们还是走得提心吊胆的。虽然是战争期间,双方或许都打累了,整个冬季安南人并没有越过松戈山清剿。游击队也没有袭扰桃叻据点,双方隔山形成了对峙状态。
丛林内光线晦暗,地面长满苔藓,湿滑难行。虽然是战争期间,整个高棉都被饥饿笼罩着,但这里却是植物的天堂。高大的松柏、红酸枝、紫檀木、椿木等名贵树种,随处可见。除了豆蔻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树木,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蕨类植物。
丛林内除了林涛声,一片死寂,听不到澜沧雨林内动物吵闹和鸟儿呢喃的热闹声音。因为,所有能吃的东西,几乎都已经被人们吃光了。
他们从暗无天日的丛林内向山巅攀去,一直到快中午时分,才登上海拔七八百米高的一个小山头的山巅之上。衣服早已经湿透,湿漉漉地裹在身上。从这里已经能观察山的哪一面,刘国栋爬上一棵有几人粗的大椿树,建立了观察阵地。确认安全后,李海潮和虞松远也都登上树冠。
白色的云雾索绕着丛林,隐约能看清遥远的松戈山东边连绵的大山丛中,隐隐约约有一个小镇掩映在丛林中。而小镇的后面的一座山崖上,则有一群白色建筑。根据情报,这个白色建筑就是安南陆军在松戈山前线的要塞-明叻!
松戈山主峰下,是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山峰。这些山峰的峰巅,就隐藏着敌我双方的无数观察哨。这座大山是敌我游击地带,真可谓犬牙交错。标志完目标,三人双悄悄滑下树。又从丛林内隐秘地返回帕格村,已经是傍晚了。
建造营地的工程进展很快。肚子不饿了,新营地很快就有了新气象。
仅仅几天功夫,伊万诺夫的小队就从竹林后面的丛林边,伐下来一百多棵大树,在大象的帮助下,都从村边运到了盆地中的高地内。庄玉书则用打通隔节的大毛竹,神奇地建起了空中水渠,将山上的泉水直接引到了新营地里。当“哗哗”的泉水从大竹子内无穷无尽地喷涌而出时,真是乐坏了全村的妇女和儿童们。
整整半个月时间,刘国栋、庄玉书指挥众人大兴土木。伊万诺夫和洛亚则将妇女们、儿童们都组织起来,热火朝天地参与营地建设。由于有大象帮助,有从暹罗运来的工具,工程进展很快。
当灵玉和杨明涛二周后携带大量装备、物资再次到来时,帕格村已经焕然一新。高大的栅栏建起来了,辕门高大威武,上有二块大木牌上,分别用英语和高棉语写着“联合国工作小组营地”几个大字。营地内还建起了一座哨塔,海岛卫队的战士们,在大门和哨塔上持枪站岗。
这里已经成为军事禁区,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雨仍不时地下着,每隔两三天就会一场,或暴雨倾盆,或细雨绵绵。但暴雨已经淋不着队员们和村民,新营地分村庄、小队驻地两部分,相隔约百十米。村民们原来破旧的木屋全部拆掉了,每一户都在新寨子里分到了一幢崭新的简易高脚木屋,既挡风又遮雨。
最大的变化是卫生大为改观。村后小溪边建起四座公用厕所,严格规定所有人都必须在厕所内排泄,且不得用手擦屁股。排泄物被溪水及时冲走,到处是粪便的肮脏景象没有了。据说,为改变村民用手擦屁股的习惯,洛亚还颇费了一番脑精。
一周时间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成年村民和所有儿童,全部穿上了草鞋。刘国栋和庄玉书从山上采下一种韧性极强的细藤草,编织成草鞋。妇女们一学就会,几天时间,全村人多数都不再打赤脚了。而洛亚一家,甚至跟着小队学会了使用筷子。
小队驻地,也建了十几座简易的高脚木屋,并用栅栏围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营地。小队住在中央一座高大的三层吊脚木屋内,第二层是接待室、指挥部和作战室,顶层则是一大一小两个卧室。
大卧室为小队居住,小卧室是灵玉与钮娆、小钮儿、黄瑾秀和小香月的住处。
杨明涛和灵玉夫妇到来的那天,恰好又是阴雨天,小雨细如牛毛,不休无止。他们见新营地内外一新,村子里流行的疾病也得到了控制。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着,夫妻两人十分高兴。
skbshge
第一章 入乡随俗()
这一次杨明涛亲自来,在海岛卫队的保护下,用五十六头大象,运来了大量生活用品、食品、军火和军用物资。由于徐天一的远见卓识和强悍的经商能力,今天的纳加小组,可谓财大气粗,杨明涛可以得心应手地维持帕格营地的运转。
也正是在他们来的这一天,伊万诺夫的海岛卫队抓获了一个走私香烟的贩子。这是一个高棉人,他从暹罗携带十几条湄南河牌香烟,偷偷进入松戈山,然后高价卖给山区各村寨的边民。边民们没有钱,是用豆蔻和小胡椒换香烟。
灵玉心细,这让她心里陡然一动。帕格村的村民们现在靠小队生存,小队撤走后怎么办?战争阻断了松戈山与外界的商业联系,可香烟小贩的地下贸易却很火。收购豆蔻和小胡椒,岂不是一条生路?
灵玉原来仅是安南首都罗城的一名中学老师,可到澜沧后深受徐天一影响,因此迅速把握了这一商机。
她让洛亚将帕格村的每户村民们都组织起来,成立了帕格合作社。然后将每户村民家中的豆蔻和小胡椒统一集中起来,由海岛卫队捎到暹罗的尖竹汶出售。然后,换来大米、布匹或其他生活用品,一举多得。一来一去,只需要几天时间。合作成立一个月后,只做成两趟生意,村民们的生活便有了改观。
海岛卫队还从暹罗带来了几笼鸡鸭和几条小狗,分到各户,让村民们繁育、饲养。自从军事占领和***爆发后,村民们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家禽了。
松戈山盛产豆蔻和小胡椒,洛亚的合作社用食物、香烟、生活用品等,从检戈山内各村寨换来大量豆蔻和小胡椒,然后由海岛卫队用大象驼到暹罗的尖竹汶。杨明涛在尖竹汶的后方基地,则全部收购下来,再变换成粮食、布匹、生活用品等,带回帕格。
而收购的豆蔻和小胡椒,则由纳加公司销售到全世界。半年后,兄弟小队撤离高棉,帕格合作社会便作为纳加公司的一个分公司,一直经营了近十年。1996年,民柬发生内乱,宋成和他的追随者被波尔布特屠杀,民柬逐步失败,帕格合作社失去民柬保护解体。
第二年,洛亚带着一家,逃到暹罗的军贴市投奔大女婿猴子。帕格村的其余村民,也陆续逃到暹罗,后在尖竹汶定居下来,继续做豆蔻和小胡椒生意。
当然,这也是后话,我们提前交代一下。
1985年初夏的松戈山战区,帕格村的人,原来都象高棉全国一样,不管男女老少,一律穿着黑色的破烂衣服,孩子则直接光着屁股。现在,年轻女孩们,衣服也有了些变化。曾经了无生气的小盆地,渐渐有了一点生活气息。
黄瑾秀心灵手巧,她手把手教钮娆用军装改成小筒裙,把军用黄衬衣改成女孩们穿的对襟小衫。很快,这种独特的裙装便在松戈山区的土著女孩们中间流行开来,帐格营地内则不时能听到她们银铃般的笑声。
小香月也有了笑脸,每天刘国栋或林柱民走到哪里,她就会跟到哪里。一有机会,就要让刘国栋或林柱民抱着她。在小队众人中,她最亲这两人。她讨厌林涛,从不让林涛抱她。“小不点,还真记仇了……”林涛费尽心机讨好她,还是撞了几鼻子灰,弄得很不爽。
虽然营地开始生机勃勃,但改变贫困的松戈山人的生活习惯,还是伤透了刘国栋和庄玉书的脑筋。千百年来,天竺人就有用左手擦屁股的习俗。经过黄瑾秀、洛亚、钮娆、小钮儿的大力宣传,慢慢有了改观。但要改变村民随地大小便的习惯,可不容易,刘国栋甚至不得不鸣枪示警。
那天中午,三名正在干活的妇女内急,瞅瞅没人盯着,便在木屋旁边一丛灌木后面蹲下。在刘国栋的默许下,海岛卫队士兵对天发射了几发空包弹,吓得三个女人光着腚,屁滚尿流。随地撒泡尿都差点吃枪子,从此,大人孩子再无人敢随地方便了。
在建筑营地的时间内,民柬驻在山头另一边埃坎营地内的三支游击队,没有再派人来联络。但他们却在盆地四周,建立了观察和警戒线,防范安南特工偷袭营地,确保“联合国小组”的安全。
杨明涛和灵玉来的当晚,灵玉亲自下厨帮忙,喷香的大米饭,菜是用猪油清炒黄杏树叶,就算是会餐了。饭后,黄瑾秀和小钮儿又泡好茶。指挥部内弥漫着浓浓的“家”的温馨,林涛好生感叹,“大姐,有女人真好,组长真幸福啊!”
“那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你们组长每天晚上都乐得睁着眼睡觉呢。”灵玉可不是省油的灯,跟着徐天一深受熏陶。她话锋一转,就准确击中他们的痛处,“这才几天,你不会是想小苏吉了吧。大男人,端着架子。硬撑了几个月,偏说是妹妹,这倒好,还不是把人家办了?”
这是软肋,被她捅着了,众人只好呵呵傻笑起来。
黄瑾秀已经大体明白是什么意思,抱着小香月坐在一边笑。钮娆和小钮儿听不懂中文,便好奇地向灵玉打听。灵玉用山地高棉语解释了一顿,两个女孩都咯咯大笑起来,前仰无趴的。小钮儿还用小手来刮虞松远和林涛的鼻子,众人只好低下头讪笑。
其实,战乱中在豆蔻山脉生活的丛林高棉人,对成年男女之间交往,持比澜沧更宽容的态度。连年饥荒,人口本就锐减。安南对高棉的入侵,又使男丁大幅减少。退入梅莱山区的红色高棉,对男女之事虽然不鼓励,但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这里的土著人成熟早,女孩一般到十五六岁就成家了。如钮绕的对象是国民军一名著名的侦察英雄,外号叫猴子,身怀绝技,威名远扬,此刻正在敌后执行任务。而小不点小钮儿竟然也有追求者,竟然还是梅莱山根据地一个很了不得的小连长。
灵玉介绍说,战争影响了钮娆的婚期,她都17岁了。连小钮儿,一有机会就和那个小连长住在一起。这里人成熟早,十来岁的男孩女孩之间发生“恋爱”行为,家长多数视而不见。象小钮儿这样才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在夫妻之事上很多都已经是老手了……
后勤问题已经解决,“顺水推舟”战略正式启动实施。这天晚上,大家刚围着火塘坐下谈笑风生的,“砰”地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小香月吓得一头挣脱妈妈的怀抱,扑进林柱民的怀中,瑟瑟发抖。
这里是游击区,过去双方互相摸岗的事经常发生。但自从民柬加强了对盆地的保护后,偷袭事件再未发生过。此刻,虽然营地外响起了枪声,但小队却无一人动弹一下。
刘国栋将小香月接过去,亲吻一下她的小脸蛋,她才慢慢安静下来。
果然,一会儿伊万诺夫来报告,“抓住了两名想偷跑进来与妇女幽会的高棉国民军士兵。而且,有几名妇女也想出营地……”
“放下武器,由门岗保存。冲洗干净腿上的污泥,就可以进村。”李海潮交待完,又补充道,“女人夜晚不准出村,赤着脚的男人,腿上有淤泥的男人,给我一律乱棍打出去!”
众人忍不住想笑,李海潮那么一本正经的人,这命令也开始奇葩起来了。但还很有效,从第二天开始,山上的游击队,也慢慢开始穿上草鞋了。
当天晚上,伊万诺夫出去后一会,洛亚又来了。室内点着几支松明,她红着脸解释说,村里全是女人和孩子,孩子们总要活下去。“我们只有自己的烂身子……能不能……”
众人都不便说话,钮娆和小钮儿都羞红了脸,觉得丢人。
这些男人从山上下来“踩裂子”(当地土话,即玩女人),只要带一个糯米团、一件旧军装,甚至用芭蕉叶包着的一小团肉虫子,女人们会随时随地接待……
不想做难民,就只有抱团才能活下去。当然,接待山上的人也有规矩,而规矩是洛亚自己定的,“女人当然也想山上的男人,可白让人玩,是要受惩罚的!我们总得活下去……再说,有的是老相好……”洛亚低着头,语无伦次。
李海潮和虞松远等人,闻言心里都受到震撼却又无能为力。
战争已经让这里的村民们,毫无尊严可言。不管是多么正义的战争,受苦受难的总是老百姓。从古至今,无不如此!
见大家都不发一言,洛亚抬起头,一一瞅着众人,欲言又止。终于,灵玉打破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