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旭向沈廷扬不卑不亢地感谢道。要提起明末清初的崇明岛,就不能不提起这位称得上是明代海运专家的崇明本地人沈廷扬沈大人。这个沈廷扬的到来,实是出于高旭的意料之外。有了沈廷扬在,这次黄田港大撤退就成功了一半。

    对于水运事务,不论是高老头,还是沈廷扬都是精通之辈。在高旭的安排下,加入高字营的四千乡兵的一万余家属,第一批登上了船。就在高老头打算着如果每人收一两银子路费就是一万多两的白日梦时,沈廷扬更多注意的是插在港口上那面飘扬的高字旗,以及旗帜下以高旭为首的留守江阴的四千高字营人马。

    等三百只船装满妇孺后开始时,沈廷扬带着研究性的目光看着高旭,道:“你不走?”

    高旭点点头,道:“这里有值得留下的东西。” 

第37章 军属优先() 
第37章 军属优先

    沈廷扬长长地“哦”了一声,道:“不管你在这里寻到了什么东西,别忘了,崇明才是你的家。”

    虽然沈廷扬话中有话,但高旭不作细想,对些这些撤离到崇明的高字营的军属,他需要沈廷扬的承诺,道:“沈大人,这些妇孺孩童到了崇明,希望大人看在江阴忠义的份上,给与妥善安置。”

    沈廷扬道:“这点你勿要担心。”

    临走之时,沈廷扬站在船头,看着立在灯塔上默然相送的高旭,不由对站在身旁的高老头道:“取义,的确变了。”

    高老头笑呵呵地搓搓手,厚着脸低声道:“沈兄,你看旭儿的婚事……”

    沈廷扬瞧了高老头猥琐的笑容,忍不住错开一步,道:“这还要对旭儿拭目以待。”

    高老头听了沈廷扬第一当着他面称高旭为旭儿,心中不由窃喜不已。

    沈廷扬看着载着满仓的三百船高字营的妇孺军属,盘计着如何安置这些人。

    如今江南之地的难民蜂拥而来,崇明岛上已不堪负荷。崇明县的常住人口一般约在二十万左右,现在起码已经翻了一倍有余。人口爆棚,带来的极多的负面问题。比如粮食的短缺,治安的混乱之类的。不过高老头在本地经营多年,再加上沈廷扬在崇明一地极有声望,要安置高字营的军属,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高旭能走多远。

    在回程之中,沈廷扬一直在琢磨着这点。

    当船只全部驶出港口消失在长江的尽头时,高旭这才回过神来,也松了一口气,从现在开始,昨夜招募的四千乡兵才真正地绑在他的战车上。

    一万多高字营军属撤走了,码头顿时空了下了,但在被拦阻在码头以外的乡民却已是众情激愤,有的大声骂道:“凭什么他们能走,我们就不能走?”

    有人接口道:“你没看到么,那高旭明摆着只撤送自己人,有本事你也去加入高字营去。我听人说了,只要一户人家有一个青壮加入高字营,留在江阴杀鞑子,家人就能上高氏的船到崇明,还能得到安置。”

    “原来如此。”有些人开始嚷嚷叫道:“那高字营还招人不?死我一个,活我全家。这买卖合算。”

    高旭走下灯塔,却见徐玉扬向自己走来,道:“取义,人都走了,码头空了,还是让外围的乡民进来吧。”

    高旭却是摇摇头,道:“不行,让他们一挤进来,码头又混套了。今日还能运送一批,到时又要开始清场。”

    徐玉扬是直爽汉子,虽然他的家破人亡,已没有家室之累,但禁不住码头外那些乡民的苦苦哀求。这些都是乡里乡亲啊。徐玉扬道:“取义,外面起码有六七万人。江阴人城内将近有十万人誓死守城,城外的村镇除了那些听天由命的,大都往港口赶来。这半数的江阴人都来了。第二批人员该如何安排?而且有很多乡民要求入营。”

    要把这些人全运到崇明不光是时间紧急,运力不够,而且这些多人在崇明如何安置?以高旭的估计,高老头和沈廷扬的能安置的人员最多只有二三万人。当然,现在不管如何安置的问题,能运送多少人也只有尽力而为。至于又有乡兵要求加入高字营,无非是为了家人的一条活路。招募一个乡兵入营,就要负担起码起三个以上妻儿老小。但事到如今,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高旭道:“徐大哥,你该知道,运力有限,要撤送所有人不现实。这样,只要一个青壮加入高字营,他的妻儿就能获得上船的机会。造好名册,就算这个青壮与鞑子战死了,他的家人不仅能得到抚恤,高字营还会把他的儿女扶养成人。”

    虽然现在高旭只是空口说白话,但在场的乡兵听了,不由露出激动之色。没有了后顾之忧,杀起鞑子也更加义无反顾。

    高旭又道:“另外,成立孤儿营。只要是孤儿,不论男女,有多少收多少。他们的父母虽然死在鞑子的屠刀下,但他们都是我们江阴人的种子。”

    徐玉扬听罢,向高旭揖了一礼,道:“高兄弟,你今日之义日后必定名誉天下。大哥替江阴父老乡亲谢谢你了。”

    高旭只是谦让地笑笑。今日他高举着大义拯救乡民,何曾也不是借着时势来发展势力。过了数年,这些身负国恨家仇的江阴种子将是高旭最纯正的力量。

    徐玉扬随后在码头立旗招兵,那些乡民们趋之若鹜。那些青壮一录入高字营的名册,他的家人就随后放入码头,等待第二批的运送。至于孤儿,江阴深受战火荼毒,数量不少。一些孩童虽然不是孤儿,家里又没有青壮入营,只有老弱还在。但只要是孩童,徐玉扬仁字当头,来者不拒。

    第二批次起码要等到黄昏时分。也就是说从江阴到崇明一天来回也就两趟,三百多只船,每船满载一趟也只能装一万多人,二趟最多也只能送走三万人。这些人不过是赶到港口乡民的一半。

    如果说时间容许的话,不管有多少人都能送得走。只是清军十万人马已开进江阴境内。黄田港的撤离如此声势浩大,想必那清军早就得到了消息。高旭早就让何常派出一队队的脚夫走卒出身的探子,时时刻刻地监视着清军的动静。

    原本高旭以为清军主力初来驾到,前锋老虎营被自己全歼了,那刘良佐势必会谨慎以对。趁着清军立足未稳的时候,起码至少有一天的功夫进行撤退。只是到了下午,高旭看着何常神色凝重地匆匆赶来时,就知道,可能一天的时间都没有了。 

第38章 刘良佐() 
第38章 刘良佐

    刘良佐默默地看着成百上千的白鹅在水面上起起落落地盘旋着。一片鹅毛随风漂来,落在他的胸口的满服上。刘良佐低下头,取下那鹅毛,本是洁白的羽毛也成了歇红色,散着一股厚重的血腥味。他转过身,挥手道:“开始吧。”

    兵丁得令之后,点起了火。数千具断头的尸体在火光中焚烧。舍桥之战中,只要是乡兵的尸身都被家人葬了,留下的都是那个个被砍首的清兵。刘良佐命人把清兵的尸体收集起来,堆积如山。

    对于号称老虎营的卞之虎前锋营的覆灭,刘良佐收到消息之后简直难以置信。卞之虎身经百战,他的前锋营也是百战精锐,怎么可能让一众乡兵逼得自杀?虽然江阴民风彪悍,但也不至于全歼了当年与李闯之流磨砺出来的老虎营。

    随着老虎营的覆灭,便是高旭高取义这个名字以及他的高字营流星般的诞生,灿烂,而又耀眼。

    以刘良佐的看来,流星来的快,去的更快。在他的十万兵锋下,这江阴的地头上还有什么不能辗成粉末的?刘良佐不是粗鲁的卞之虎,他是识时务的,他有谨慎的性子,也有最适合这个时代的远见,那就是在清廷高层的锐意进取之下,这天下早迟都得剃发易服。以江阴这般的弹丸之地,犹如秋后的蚱蜢,能折腾得了多久?

    但是无论如何,刘良佐对那个高旭高取义很感兴趣。他既然能覆灭自己的老虎营,显然,他便有一个老虎营的价值。

    幸好有一个人能给他解惑。那就是归来的幕僚,绍兴师爷,绰号老狗才的鲁无巧。

    鲁无巧满脸血污,一身狼狈不堪,一见到刘良佐便先来个欲语泪先流,以示对卞将军的哀悼之情。对于这老狗才的惺惺作态,帐内的参将们人人受不了,但刘良佐却是好言安慰,问道:“那高旭的来历你可知道?”

    鲁无巧一个劲地点头道:“那高旭是崇明人,父亲是崇明海商高老头。”

    “高老头?”刘良佐不以为然地皱皱眉,作为弘光朝的江南四镇之一,身为广昌伯的刘良佐对江南一带自然了如指掌。那崇明的海商高老头不过是海盗出身,虽然在沿海一带颇有影响力,但在刘良佐的眼里,不过是个摆不上台面的小人物。

    鲁无巧又道:“那高老头生性吝惜无比,而儿子高旭却是个出名的败家子,好酒,好色,好赌,成年之后把高老头的万贯家财挥霍一空。三年前,高老头把高旭禁足在常州城内,不让他沾手家族生意,只提供他一点生活费,任他如何醉生梦死。只是那高旭精于赌术,靠诈骗为生,没有高老头的接济,仍是活得风起水生。上个月,他攀上了刚赴任不久的常州宗知府,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辎重营的大清千总,押送着宗知府在常州城搜索枯肠的大批辎重钱粮来江阴劳军,那知到了半路,这高旭不知那根筋搭错了,竟然反清复明。”

    刘良佐道:“照你说来,那高旭不过是个酒色之徒了?”

    鲁无巧一个劲的点头,道:“就是,就是。”

    刘良佐突地一拍案子,喝道:“如果他真的那么不济,怎能逼得之虎自杀?!那高旭是如何做到的,你给我细细道来。”

    鲁无巧吓得一跳,道:“那日,卞将军的小舅子领着数百人马到舍桥勒命乡民剃发,却遭到二百头裹白巾的人马伏击而亡。卞将军大怒,留下一千人马在三官殿守营,领二千骑兵先行,一千步队随后到舍桥报复。那知高旭趁着先锋营主力出营,伪装成常州辎重营伺机夺取了三官殿的大营。连夜又奔袭舍桥,先是用火攻焚烧了卞将军设伏在芦苇滩中的一千步队。”

    鲁无巧说到这里,顿了一口气。刘良佐皱着眉道:“就算一千兵卒中了火攻,不是还有二千铁骑么?”

    鲁无巧道:“本来高字营以及舍桥的乡兵不过千余人马,想要对阵二千铁骑的冲击,那不过是不自量力。只是那高旭突然把高字营从河滩撤到沙洲上。当时,我就觉得不妙,建议静观其变。但卞将军不纳。”

    刘良佐叹了一口气,道:“之虎虽然勇猛,但失之机变。那河滩与沙洲之间隔着芦苇滩,犹如隔着一个巨大的陷马坑啊。只是那高旭在如此危急之下,却能以退为进,要论机变之心,之虎差之甚远。”

    刘良佐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有书,你认识那高旭么?”

    有书是鲁无巧的字。鲁无巧踌躇了一下,小心地答道:“认识。当年我在常州城内,与他喝过几次花酒,也赌过几次。”

    “哦?”刘良佐感兴趣地道:“你既然说他赌术不俗,那么,你输了多少?”

    鲁无巧红着脸道:“当年我流落常州,身无长物,唯有一个随身小妾。”

    刘良佐不由好笑道:“你把小妾输了?“鲁无巧只是悻然不已。

    刘良佐道:“你就是凭着这点故人之宜,才让那高旭放你回来?”

    鲁无巧道:“大帅,以那高旭的生性,要说他对大明有什么忠义,打死我也不相信。要是他真的有忠义,早就不会剃发易服,做了大清千总了。虽然他名义上反清复明,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

    刘良佐又是沉默了一阵,看着鲁无巧,道:“这个高旭能否为我所用?”

    鲁无巧不答,看着刘良佐,眼角扫了一下左右。刘良佐见罢,知道这老狗才要自己屏退左右,只是帐内的将佐皆是心腹。刘良佐用指间拨弄着那根歇红的白鹅毛,盯着鲁无巧思量一阵子,然后挥了挥手。

    等众人退出,鲁无巧才道:“大帅,他是个赌棍。不论他当初剃发投清,还是现在反清复明,都不过是在为他的身价收集筹码而已。以我对他的了解,他这人虽然行事出人意表,但归根结底不过是趋名附利之辈。唯一与众不同之处,不过多了一份迂回之道。如果他老老实实做他的辎重营千总,把辎重送到江阴便完成了宗知府的任务,这个临时拼凑的辎重营回到常州势必要解散。于是,他就反其道而行之。”

    鲁无巧又道:“如今大清铁骑所向,势如破竹。残明诸王皆鼠目寸光之辈,定然难有作为。大帅挟十万之众降清,又有献弘光帝的大功,可谓举足轻重。时下江南士民反抗剃发令如火如荼,满营兵力不足,必定倚仗大帅之力。但是这江南士民的反抗犹如皮癣之忧,大帅精兵所向,必定药到病除。只是,大帅,你可知当年左良玉如何能成为众镇之首,坐拥八十万大军?”

    刘良佐不由道:“自然得益于当年他对李闯的养寇自重。”

    刘良佐说罢,又是突然拍案而起,喝道:“老狗才,我既然投了大清,自然要对大清忠心耿耿。你这番话是想要说什么?”

    鲁无巧的狗胆这时竟是包了天,竟是无视刘良佐的积威,道:“大帅,鸟尽弓藏之事,哪个朝代都有。如果天下鼎定,江南无战事,而大帅拥兵十万,那满清王爷岂能安心。”

    刘良佐又坐回帅椅上,沉默了起来。

    鲁无巧又道:“那高旭对属下言道,素来羡慕大帅之威名,早有相投之心。只是大帅帐下藏龙卧虎,他自认微薄,这次与卞将军相敌,不过是形势逼人。对于卞将军之死,他也深表遗憾。他也言江阴之得失,与他无干,剃发易服与否,他也无所谓然。他所求者,唯一岛尔。到时投奔大帅者,也唯一岛尔。”

    刘良佐扬眉道:“崇明岛?”

    鲁无巧道:“正是。大清铁骑起家,陆战无敌,唯有水师积弱。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又近附常州、苏淞之地,真可谓退可守,进可攻。如今岛上情势复杂,那义阳王在残明水师的拥立之下,号称拥兵十余万,声势极大。高旭身为海盗高老头之子,素来被乡人轻视。沈廷扬沈大人,大帅可知?”

    刘良佐点点头,沈廷扬长于海运,当年深受崇祯的赏识,在沿海一带颇有名声。

    鲁无巧道:“大帅可知那沈大人可能高旭的丈人?”

    刘良佐一愣,道:“以那沈廷扬的名声,怎么与高老头这样不入流的海盗结为亲家?”

    鲁无巧笑道:“那高老头运气好,在一场海啸之中救了沈廷扬一家。高老头可是十足的小人,当场就挟恩图报,看中了沈大人唯一的女儿,强行定了亲事。沈家对此事一直引以为耻。只是高老头闹得崇明人人皆知,沈家骑墙难下,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上个月,高旭在常州剃发投清,沈家立即以高旭大节有亏,单方撕破婚约。那高旭素来自命不凡,引为奇耻大辱。于是,他要出人头地,让那沈家刮目相看。这次高旭的举义,以我猜测,定是这番缘故。”

    刘良佐笑道:“看来这个高旭是个性情中人啊。”

    鲁无巧也是笑笑,道:“他年方十九,当初在崇明一掷千金,把高老头辛辛苦苦积攒了半辈子的家财挥霍一空。不光别人看不起他,他自己的族人极尽厌恶之能事。这些事当年我在常州时就时有所闻。他在常州城里受过不少白眼,又以诈骗蒙赌为生,与混混为伍,如今得了机遇,自然要杀回崇明,扬眉吐气一番。”

    刘良佐沉吟一下,道:“探子一早回报,说他在黄田港撤退大批江阴乡民,又大肆招兵买马。我本要派出数万大军,把他堵在黄田港,用他的首级为之虎祭灵。这么说来,得给他一个机会?”

    鲁无巧道:“大帅,他虽然撤退乡民,不过是图个虚名。至于招兵买马,也只是为了蓄积杀回崇明老家的筹码。江阴之地,在大帅的十万雄兵之下,他那仓促招来的万余乡兵凭什么立足?在绝对的实力之下,他那点小聪明在大帅面前能有什么用处?他也明言,对于江阴的得失,他不在乎。他不过是借着大势发展自己的高字营而已。只要大帅今日放他一马,他日必定回报。”

    说罢,鲁无巧从怀里掏出一大叠银票,放在刘良佐的面前,道:“这是高旭让我孝敬大帅的。”

    刘良佐看着桌子上的这叠高旭的卖路钱,然后视线如刀一般盯着鲁无巧。鲁无巧骇得全身打颤,心中暗恨自己这般冒失。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己把这些银票吞了,那高旭也拿自己没撤。只是想起自己那个捏在高旭手中的“小妾”,鲁无巧哆嗦道:“大帅,请深思。那高老头是有名的铁算盘,他的海外生意一本万利。当年那高老头的家财被儿子败得一干二净,这不过数年之间,这高老头又成一方豪富。只要我们捏住了他的儿子,到时我们的粮饷就不用愁了啊。再说,崇明岛撑死了也就一巴掌大的地方,那高旭能翻得了天么?”

    良久之后,刘良佐道:“无论如何,他年纪轻轻,能逼得之虎自杀,算是个将才。而且能让你来做说客,也长于变通之道。只是之虎毕竟因他而死,不给他一点教训,难以服众。他的高字营不是一夜之间拥兵近万么?那我虽然拥众十万,也不以多欺少,只提兵一万,去送送他这个后起之秀。”

    鲁无巧听罢,暗暗抹了一下冷汗。能把刘良佐的决定从祭灵改为教训,他鲁无巧也算对得起老朋友了。只是刘良佐仍然提兵一万要去教训高旭,不知高旭当不当得起。虽然兵力相等,可高旭招的不过是成军不日一足的乡兵,而刘良佐的所提之兵却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江淮精卒。 

第39章 背水一战() 
第39章 背水一战

    何常脸色越发凝重,高旭的心境却是越发冷静,他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何常。

    素来有螳螂之称的何常脸色虽然凝重,但他却是没有胆怯之意,说道:“据探子回报,清兵主力早上从舍桥出发,途经三官殿,直达江阴城下。清兵首掠西门,城民迎战,败归。后历东门到北门,分十六营围城。烧东城,焚民居。又大掠大桥、周庄等地,肆意抄杀,所伤老弱、男女无算。附近乡民听到黄田港有船,正风闻赶来,但在途中被清兵狙击,十不存一。清军分兵一万人马,正向黄田港进发。大约黄昏时分,就能开到港口码头。高将军,我们时间不多了。”。

    早在昨晚的时候,面对刘良佐开进江阴的十万人马,高旭就思虑如何在黄田港安全撤退参加高字营的乡兵的家属。但无论高旭如何想破脑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小聪明都无济于事。高旭也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放老狗才鲁无巧携带大批银票去游说刘良佐。这些银票自然是昨天高老头带来的。高老头该小气的时候小气得让人发疯,但该大方的时候却是大方得让人吃惊。高旭有出息了,那他的前程就是一桩生意。对于看好的生意,高老头从来不惜血本。

    当高旭把第一批参加高字营的四千乡兵的妻儿老小送上船只时,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来那老狗才不负所托。本来照高旭的估算,自己灭了刘良佐的五千前锋营,那刘良佐首先要对付的是自己。但刘良佐把大军开到江阴城下,分兵四掠,到了黄昏时分,才派出一万人马开到黄田港。这有着明显的放水迹象。就算刘良佐看在银子的份上,给了高旭一个白天的时候,也只是派遣十分之一的人马来港。但一万人马对于高旭来说,也是压倒性的绝对力量。

    刘良佐只是给了高旭一次的机会,从江阴黄田港经水路到崇明,船队真的要再回港,起码又要深夜时分。而且在船队没有到达之前,高旭没有退路。因为身后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当清兵一万人开向黄田港的消息传遍码头的时候,数万江阴人众情激愤,却没有出现高旭估算的那种作鸟兽散的局面。高旭也大大低估了江阴人那种识时务者认为的不可救药的骨气和血性。这个呐喊出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地方,民众竟是全不畏死。第二批船队没到,背对着长江激流,乡民们自发地把妇孺老弱护在身后的港口里,乡兵和青壮们则簇拥在前。

    “狗急也跳墙呢,何况是我们江阴的爷们!”

    “今日咱们背水一战!跟鞑子拼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

    “头可断,发绝不可剃!”

    “死则死矣!”

    置身其中,高旭切切实实地感受着江阴人彪悍的民风,历史上江阴之战到最后,全城无一降者,民众以先死为幸,高旭这时真正的相信了。自从月初处死了清廷派来的知县之后,又剿杀了常州宗知府派来镇压的三百郡兵,其后又是与卞之虎五千老虎营的周旋血拼一个月的战斗,让这些江阴乡兵积蓄了有限的战斗经验。将近一万多的乡兵乱糟糟的在港口外挤成一个长长的阵营,把港口内的妻儿老小护在其后。

    站在港口高高的灯塔上,看着这般杂乱无章的队列,高旭忍不住直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