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旭听了楚应麟和方惜琴俩人的话,只是一言不发,盯着躺在床上满眼求死之心的林书豪。

    楚应麟虽然好色,但他不是个怜香惜玉之人,任那方惜琴哭得如同梨花一样,也不为所动,只是又道:“铁娘子,这林书豪刺杀督帅,又起匪乱,罪该当死。不过,你想保小叔子一命,也不是没有办法……”

    说罢,楚应麟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刀来,递给她道:“去,只要你亲手挑断他的手筋,废了他的武功,在下就请督帅饶了他性命。”

    方惜琴脸色一阵发白,知道事到如今,如果林书豪不自废武功,不除去他的威胁,势必不能留全性命。她不是那种怨天尤人的女人,久经商场历练,也是果敢之辈。她沉默一下,倏地起身接过楚应麟的短刀,走到床前,不顾林书豪怨恨的眼神,朝着他的腕口就要手起刀下。

    一只手捉住了方惜琴的手腕,方惜琴抬头望去,只见高旭不以为然的眼神,只听他道:“你废了他,比杀了他还不如。”

    高旭转过头,望着怒目相向的林书豪道:“其实我与你们林氏没有仇怨,只不过是利益之争罢了。以你们林氏看来,我高旭要整顿矿场,是掠夺你们的祖业,是损人肥已之举。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整顿矿场?我来整顿矿场是为了跟你们铁商争夺几个银子么?”

    “……不是的,我要谋利,光是入主闽海垄断海上贸易之后,一年就有几千万两的收益,我何必跑到尤溪来跟你们争几个矿场?我来尤溪,是为了钢铁而来。我需要钢铁,是为了打造一支像旭卫镇这样的强军。我们同盟军跟鞑子作战,不光需要热血,更要需要武器,需要钢铁!”

    “可你们林氏呢?在尤溪为富一方,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不顾抗清大局,不顾江南抗战形势的严峻,不识时务,以祖业为由,仍旧垄断矿场。我们需要钢铁来制造军器,但铁场都把持在你们林氏手里,又不肯接受收购。你们说,我该拿你们怎么办?就算我的属下周福生有什么过激行为,我也已经把他贬离海南了。”

    “……可你林书豪呢?落草戴云山,妄言什么复仇,妄言什么公道!你们怎么不去扬州看看,扬州十日,八十万城民被屠戮一空;去江阴、嘉定、昆山看看,当时满城尽是尸山血海!这些死难百姓数以百万计的的血仇、公道,谁给他们报,谁给他们讨?”

    “……反过来,看看你们林氏,在尤溪坐井观天,不想着如何支持江南前线抗战,为了一已之私,不仅不敢出让矿场,还煽动闽南各地的矿乱!我同盟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你们这些坐拥巨利的铁商却是在后方扯后腿!江阴一个弱女子有句诗说得好,‘活人不及死人香’,你们扪心自问,这句诗有没有错?!”

    “还有,我高旭坐拥同盟会百万会民,同盟军四镇人马十万强兵,还怕你林书豪的复仇?放心,我不会杀你,也不会废了你,倒要看看你们林氏为了私仇而损天下大义,到时有什么作为!”

    高旭说罢,不顾林书豪听得发红的脸色,转身出了房间。

    楚应麟则则拍拍林书豪的脸,警告地“哼”了一声,也随着高旭走了。

    房内只留了方惜琴与林书豪叔嫂俩人相顾无言。

    ∶∶∶∶∶∶

    一六…四六年,高旭的事业重心都集中在福建。年关将至,高旭已离开江南整整一年,崇明的家书一封接着一封地催着他回去。除此之外,他作为同盟会的最高领袖,同盟军的督帅,必须在年底巡抚在常州奋战大半年的忠义镇和铁一镇将士,也要与阎应元、沈廷扬、顾炎武这些同盟会骨干们总结一年来的得失,计划明年的工作计划和重心。

    所以,在尤溪蜗居数月之后,高旭的归程已迫在眉睫。幸好幸好竹崖寨之战结束,闽中豪强林氏所发起的矿乱平息。矿乱没有拖延到年后,着实是万幸,因为这关系到整个福建内陆的稳定局面。

    十二月初十黄昏,铁娘子迎降后,高旭在寨内休憩一夜,同时也安排了四营人马的去向。

    安义镇自二月初在福州之战初创之后,已建制十个月。甘辉、刘子轩俩人也从当初福州城下的炮灰成长为安义镇的方面之将。甘辉是历史上有名的郑系将领,高旭在入闽之前,就派周福生寻访他的下落。在这一年中,这甘辉没有让高旭失望。高旭只是给了他一个安义镇的壳子,十个月的时间,安义镇就已经有了强军的雏形。

    十二月十一日,在高旭的命令下,安义镇两个主力营甘辉、刘子轩部便一南一西地开赴各自的驻地。

    在高旭的规划中,福建光复之后,同盟军必须有一镇人马镇守。没有比安义镇更适合的序列了。安义镇基本上是闽人组成,闽人守闽,最恰当不过。

    在闽北,有安义镇的蓝登部镇守建宁府。建宁府的仙霞岭是赣浙入闽的关口,高旭自然要派驻重兵镇守,以保证福建安全。蓝登部除了镇守仙霞岭之外,还要监控赣东北的动静。江西省现在是清军绿营参将金声桓的地盘。自从他驰援勒克德浑的残部回去之后,领略过同盟军的战力之后,一直老老实实地龟缩在南昌。

    高旭知道在历史上,江西的金声桓在广东的李成栋之后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但如今的历史已是面目全非。李成栋已在江南举义,投诚同盟军,镇守在嘉兴府。所以,这个金声桓将来的动向高旭无法预计,而且现在高旭也没有余力去光复江西,只有命令蓝登部警戒赣东广信府清军的动静。

    在闽南的漳泉地区,虽然有赵天武的闽海舰队驻守在厦门,但闽海舰队的主要任务是警戒台湾荷兰人的异动,保证台湾海峡商路的畅通,以及清剿活跃在闽海地区的各股海匪。

    所以,在闽南的内陆上必须有一支人马镇守。

    甘辉是漳泉人,来自草根,游侠儿出身,高旭起用他于微末,委以重任,高旭以国士相遇,他则以国士相报。不同于那些抱着正统观念不放的腐儒,对于日墓西山的南明朱室,甘辉没有愚忠之心。有他驻扎在闽南,镇守漳州,与广东潮州的绍武军对峙,完全不用担心被绍武帝策反。而且以安义镇的战力,也足够威摄绍武朝廷。

    在闽西,高旭派遣刘子轩驻守汀州府。汀州府以西就是江西省的赣南地区。赣南地区连接福建、湖南的要区,也是广东的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当初隆武帝亲征赣州,也就是想坐镇赣州这个四省交接要地,居中指挥调度湖南、福建、广东三省人马,北伐赣北的金声桓部。

    对于赣州城,高旭也是志在必得。暂时来说,高旭先派刘子轩部驻扎闽西长汀地区,只要战机适合,就派刘子轩作为前锋,攻下赣州城。到时赣州城一下,向西高旭可以光复湖南地区,向南则可以与闽南、琼州海南岛组成一个水陆包围圈来遏制永历、绍武朝廷,向北则可以征讨南昌的金声桓部光复江西全境。

    刘子轩是汀州人,高旭至今还无法确定他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刘国轩。但不管他是不是,他的能力也在战场上得到了证明。刘子轩当初在福州之战中与甘辉一起脱颖而出,年纪虽轻,但通晓兵法,也不拘于条条框框,与甘辉在正面战场的堂堂之战不同,他喜欢迂回敌后,以奇制胜。所以,以高旭看来,这刘子轩只须多加磨砺,将来必成大器。至于突袭赣州,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

    至于闽中的尤溪,研发新技术的高氏矿场是同盟军的战略地区,高旭则是命令旭卫镇预备营耿云部镇守。高氏矿场也被高旭列为军事禁区。矿乱已平,闽中再无战事,耿云的主要责任是保障高氏矿场的安全,防止新技术的流失。

    高旭安排好甘辉、刘子轩、耿云诸部人马的职责后,又让尤溪县理叶翼云全面主持矿乱的善后招抚事宜。

    十一次晚,高旭从竹崖山回到尤溪城外的高氏矿场时,便听到一个中气十足分外豪迈的笑声。高旭顿时大喜,只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匠人一拐拐地走出了矿场大门。

    来迎接高旭的是主持崇明高氏工坊的主管,号称高老庄三宝之一的老拐子毕岩松。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高老头,邬老家伙,毕老拐子,这三老是高旭事业中的定海神针,缺一不可。

    “毕老,你怎么来尤溪了?”

    高旭惊喜地迎上去。年关将到,这老拐子却是不惜旅途劳累来到尤溪,着实让高旭喜出望外。

    老拐子哈哈地拍着高旭的胸脯道:“大少爷,一年未见了,身子越发壮了。老爷子一天到晚念叨你回家,你再不回去,他也要杀到尤溪来了。”

    高旭只是苦笑一下,道:“你不会是来绑我回崇明的吧?”

    老拐子笑道:“那是当然,我是向老爷子下了军令状的。不过,你走,我留。这尤溪山清水秀的,正适合养老。我一把老骨头替你看着矿场,你就放心的去干大事。这天下风云际会的,你作为领头人,怎么能一直窝在这个山坳坳里?还有,自古化铁不化钢,但你竟然想炼出钢水,俺老拐子实在按捺不住好奇,一定要来瞧瞧。”

    进了矿场,老拐子指着高旭在高炉外搭建的蓄热室赞不绝口,道:“大少爷,我细细看过了,你这个法子真不错,这蓄热室能循环提高炉温,说不定真能达到化钢为水的地步。要真是能练出钢水来,俺老拐子也得叫你一声‘师傅’。”

    高旭听了老拐子的话,只是呵呵地笑了笑。这老拐子技艺高超,是高氏工坊的灵魂人物,旭卫镇的火枪火炮都出自他的监管。但他脾气火爆,是个让阴谋家邬老家伙都头痛的人物。高旭要是真能折服他,那可是比打个胜仗还痛快。

    这时,突然一个人影从高炉旁跌跌撞撞地冲过来,冲着高旭和老拐子大声道:“成了!成了!”

    老拐子瞧着跳腾得像个无头苍蝇一般的徒弟马三炮,忍不住道:“干什么,老是这么毛毛燥燥的。……你说什么成了?”

    瘦削得像柴草一样的马三炮大声道:“坩埚终于炼出钢水了!”

    老拐子听罢,二话不说,就向前冲去,腿都不拐了,利索得比兔子还快。

    高旭也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望着被炉火映衬得满脸通红的陈永华。他立在炉边,迎着高旭欣慰的目光,激动万分,似乎喜极而泣。

    在报废了数千个坩埚,以及用了蓄热室叠加炉温之后,现在的坩埚终于能直接化钢为水。今后不需要炒铁成钢,也不需要百锻成钢,也不再是块钢团钢,而是能直接浇铸各种钢制品的钢水。

    “辛苦了,复甫。”高旭走上前去,拍拍陈永华的肩膀道。

    这三四个月来,陈永华这个满腹诗才的士子,硬是被高旭逼成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工匠,一次次实验着高旭貌似不切实际的炼钢计划。他以一个进士之子,秀才之身,来操持世人眼中的工匠贱业。在这功成之日,由不得他不泪流满面。 

第七六章 离开() 
更新时间:2013…04…01

    当初高旭之所以选择在尤溪作为高氏工坊的矿场基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且不说尤溪在明代有深厚的冶铁基础,有大批技艺精湛的铁匠,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煤、铁之外,还有做耐火砖、坩埚这些高温耐火材料必备的瓷土、粘土,烧制水泥所需的石灰石,还有大量的铅矿,这也是火枪铅弹所必须的。

    除了矿产资源之外,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高达七成的森林覆盖率提供大量的木材资源,还有储量极大的可以造纸的毛竹。最重要的,还有水力资源。尤溪水系河床落差大,水流急,为高氏矿场的水力鼓风机、水力钻床之类的水力机械提供了充足的动能。

    在尤溪的这几个月里,高旭除了给陈永华、马三炮给予一些来自后世基础性的理论支持之外,也精心规划了高氏矿场的蓝图。基本上,高旭是按工业区的格局来规划的。依托着尤溪河,高氏矿场有三座日产二千斤的练铁高炉,每个高炉都将铺设铁轨到采矿场,直接用矿车把铁矿石运到高炉,大大节约了人力畜力,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高氏矿场除了高炉炼钢之外,还要筹办军器局,机械厂,水泥厂,造纸厂,形成一个初级工业区的规模。为了确保新技术的不被泄露,高旭在尤溪基地上驻扎了耿云一个营的兵力进行安保工作。此外,又统一建造工人宿舍,便于人力管理。

    为了鼓励新技术的发明,高旭又推行专利法。对于每一个技术发明,都给于丰厚的物质奖励,以及相应的工程勋章。把那些技术骨干誉为工程师,对于一直被世人视作为贱业的工匠制度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高级工程师不仅在矿区获得单独的别院,还有专门的仆役,丰厚的薪金,尊贵的社会地位。

    为了迎接毕老拐子的到来,高旭举行了丰盛的晚宴。在宴会中,老拐子一个劲地瞧着高旭,时不时的长叹一声。高旭见老拐子如此作态,忍不住笑道:“毕老为何叹息?”

    老拐子有点灰心丧气地道:“老朽一辈子与铁料打交道,为了炼钢,除非是不停的打锻,或者是不停的灌铸,才能得到一块钢料。就算得到团钢,也难以浇铸。那知大少爷弄出一个坩埚,一个看上去简简单单的蓄热室,竟然能炼出一埚埚的钢水来。这钢水不同于团钢块钢啊,立马能浇铸成各种钢制品。我们那些水力机械的零件现在可以全部换成钢制的了,效率肯定远胜铁制的。……老朽想不通啊,大少爷明明是个门外汉,怎能想到这些好法子?”

    高旭呵呵地笑道:“这不过是旁观者清而已。”

    老拐子听罢,翻着白眼瞧了高旭,又叹道:“人比人,真是气死人,比起大少爷来,老朽这辈子算是活在狗身上去了。”

    高旭见老拐子如此自怨自艾,不由说道:“毕老,你可别妄自菲薄。我虽然能想到一些新点子,但具体都需要你帮我去实行,要不然全是空中楼阁罢了。今年旭卫镇为什么能在吴淞、福州两战取得赫赫之功,其中有半数的功劳是高氏工坊的火器之利。没有火枪火炮,论骑射我们现在是绝对拼不过满清的。”

    说起那些新点子,一直在高旭身边的陈永华深有感触,不由说道:“是啊,大少爷所提倡的‘逆向思维’,的确让在下有很多的启发。比如说,既然有高炉炼铁,为什么不能有低炉炼钢?既然把煤炭与铁矿石放在一起炼杂质太多,为什么不分开炼?……”

    老拐子听了顿时瞪着眼睛打断陈永华的话,疑问道:“何谓低炉炼钢?煤炭与铁矿石不放在一起,那怎么炼铁?你当是炼铁是烧瓷器啊,这也能分开炼?”

    身为技术狂人,老拐子没有搞懂其中的玄机是吃下饭的,这晚宴立即成为技术研讨会。

    陈永华在高旭的示意下,从随身的手提包中小心翼翼地抽出几张图纸,交给老拐子解释道:“这是大少爷设计的低炉炼钢法。这种新式的炼钢炉,把煤与铁隔开,分立一室,用隔墙把放置煤炭的燃烧室与放置铁矿石的炉床分开……”

    老拐子望着图纸疑问道:“煤铁分开,那如何炼冶?”

    陈永华早已得到高旭的提点,又解释道:“燃烧室产生的高温,通过炉顶反射到炉床。所以,这种新式炼炉,大少爷也称之为反射炉。反射炉再加上蓄热室,就可以通过炉温来控制钢的性能。组成低炉炼钢。对了,大少爷也把低炉称之为平炉。”

    老拐子听罢,只是将信将疑着,瞪着高旭道:“你说这个法子能成?”

    高旭笑笑道:“毕老,成不成,用实践去求证。我只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算是纸上谈兵,从设计到应用,都需要你来主持大家去摸索实现。”

    老拐子又死死盯着高旭道:“你还有什么新点子,给老朽全部道来,你要是不倒腾个干净,就别想着溜回崇明了。”

    高旭望着老拐子的急色,不由苦笑一下,说起来,他最多只能在思想上给老拐子这些能工巧匠有所启迪,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高旭想了想道:“我们现在已经能炼出钢水来了,可以把水力机械全部更新换代成钢制品。有了钢,可以研发水力轧钢机,钢的硬度比铁强,一些铁制品可以直接用钢刀轧制。”

    “……现在制造火枪,最费工时的是枪管。以前的枪管都用铁条拼合锻打起来的,强度不够,容易炸膛。如果我们把刚出炉的熟铁先浇铸成规格、厚度统一的长条,然后,趁着没有冷却的时候,再把熟铁条卷轧成管状形,再钻膛扩孔,这样的强度肯定比拼合锻打好,因为枪管是整体铸造再钻孔的,质地均匀,没有分段接缝,肯定能使枪管的寿命增强。”

    “另外,在钻孔时,摩擦生热,钻孔时由于摩擦会生成大量的热量,为了避免损坏刀具,只得停下冷却。如果配置上管道来喷射油水来给钻头冷却,同时还可以冲洗切削出来的碎片保证枪膛的精度。还有,现在我们用坩埚炼出钢水,可以用钢钻来钻孔了,生产效率肯定能提高一截。……”

    高旭信口说着,陈永华却是奋笔疾书记录着高旭的话。好记性不如懒笔头,以陈永华的务实,他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老拐子只是瞧着高旭发愣,今天高旭提出的卷轧制管的方法,作为一个资深火器匠,老拐子自然知道这种卷轧制管的方法,比起原来那种拼合锻打制管,对枪管性能的提升,将是如何的革命性。

    这一晚,老拐子失眠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传说中这个不学无术的高大少爷,身为门外汉的他,怎么总能洞察玄机,一针见血地提高改良之法。

    “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老拐子郁闷地想道:“莫非他鲁班附体了?就算是鲁班,也不晓得这些东西啊?!”

    次日,高旭在临别之前,再一次在尤溪河两岸巡视了高氏矿场。

    其实高氏矿场本来脱胎于林氏矿场。

    原来的林氏矿场位于尤溪河上游两岸的河谷平原上,尤溪河的河床一分为二地把矿场分为二个矿区,并且有数条支流从平原外围的山脉流下,成为从深山开采出来的矿石与木材的运输通道。林氏矿场除了有四座炼铁竖炉依山而建之外,还有三座炼铁炉依着尤溪河的主干道临河而建。而且在沿河的矿场上,除了炼铁高炉之外,还有一个规模极大的铸铁工坊,打造一些铁品用具。

    作为尤溪县最大的豪强,林氏当仁不让的占有了尤溪最好的矿脉,最好的冶炼环境。林氏矿场先是从深山的采石场采取作为原料的铁矿石,以及作为燃料的木炭,通过尤溪河的支流运输到干流两岸的炼铁高炉。炼出生熟铁之后,一部分直接出售铁料,一部分由自己的铸造工坊消化,打铸铁制品批发销售。

    从采矿、炼炭到炼铁、铸造,林氏矿场已形成了流水线生产,完全符合高旭在尤溪建立炼铁基地的要求。难怪周福生凭着同盟会的强势,直接给林氏按个通鞑罪名,查抄林氏产业,把矿场收缴,只要把一个“林”字改成“高”字,就立马完成了高旭的指派他来尤溪筹建高氏矿场的任务。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强取豪夺。

    但是,如果周福生想把林氏矿场换个姓氏马甲万事大吉,并没有那么容易。

    高氏是干什么的?是海盗,是以海上贸易起家的,是中间商,不是生产商,炼铁对于高氏来说完全是一个新领域。尽管崇明的高氏工坊已是名声远扬,但高氏工坊的军火铸造坊只是铸炼,对于上游的铁料生产,高氏没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高氏要介入铁矿业的上游产业开采治炼,就必须有一批熟练的工匠。但矿乱一起,这尤溪的大部分矿工都在林氏少主林书豪的号召下落草了,余下的那些工匠也是观望不前,对于高氏矿场的招募也是犹豫不决。乱平之后,总共俘虏了近三千多名矿匪,其中通过鉴别,又有二成为资深铁匠。如何争取这批技术人才,顺利地开展尤溪矿场基地的生产,是高旭在离开尤溪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尤溪的日子里,高旭对尤溪的炼铁业了解得越多,也就越发现林氏家族已渗透了尤溪的方方面面。正如陈永华所言,这林氏在尤溪颇得民心,而且林氏矿场也关系着尤溪数千上万矿民的生计,对于林氏遭遇的莫须有的通鞑罪名,同情者极多。因为林氏的前车之鉴,其它的一些矿场主对于高旭抛出的合作橄榄枝也心存观望。大约周福生的海盗作风吓坏了他们。

    一直以来,商人对于统治者来说,都是养熟之后说宰就宰的猪而已。在明代传统的抑商国策之下,商人是最没有安全感的阶层。而现在高旭要奉行重商主义来发展未来的国力,就必须增强以及保障商人阶层的安全感。但在福建,先是郑氏家族的垮台,然后是对尤溪林氏的强取豪夺,在商业领域,高氏的海盗行径越发变得路人皆知。

    所以,高旭要改变高氏的海盗形象,要在尤溪稳定发展高氏矿场,就必然安抚尤溪矿民。安抚需要时间,但高旭已经没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