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左卫队长,徐鸿永远都挡在高旭的身前。徐鸿领着左卫战队的一百多条汉子一个劲的把高旭护在身后,与那爬上城头的十几个清兵舍生忘死地肉搏着。以单兵素质来说,成立不过数日的战卫队亲卫自然不是身经百战的八旗兵的敌手,但架不住人数十倍于敌人。而且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死志,不管谁强谁弱,最终只是先死与后死而已。

    左卫战队以双倍于敌方的代价围杀了登上城头的十几个清兵,到了最后,只余下那个困兽犹斗的尼尔泰。他背着城墙上,拼命护着云梯的登城点。以徐鸿为首的数十个战卫半圆形地围着他,数十把刀剑相向。但那尼尔泰全身上下披着重甲,刀剑砍在他身上,只是火星直溅,伤不得他分毫。

    这个尼尔泰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悍将,颇有万夫莫敌之勇。只见任着战卫们砍在他身上的重甲上,而他手持双刀,一刀护已,一刀伤人,一时之间,众人竟然奈何不得。高旭本来以为这个满将身穿重甲,行动不便,难免体力不济,那知这个家伙像头蛮牛一样,越折腾他越来劲。

    城下的清兵正在沿着那尼尔泰护在身后的云梯源源不断地往上爬,而这个满清蛮牛又一时之间宰不了他。这在高旭心急如焚的时候,突然一把钩镰刀贴着城墙从那尼尔泰的右侧悄悄地伸进来。那尼尔泰正与眼前高旭的战卫们酣战,料不到一把钩镰刀的弯刃从他头盔与胸甲的缝隙之间钻进,一把钩住他的脖子,使劲地往右边拉。

    尼尔泰痛得狂吼一声,转眼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挤在城垛根下,正得意洋洋地望着自己。尼尔泰怒火中烧,他征战一生,杀敌无数,料不到着了一个孩童的暗算。他顺着钩镰刀的拉扯方向向右侧倒去,趁势向那个男孩砍去,一个亲卫举刀搁挡,竟被震裂了虎口,另外一个亲卫也被尼尔泰的一刀当胸洞穿。但这时,尼尔泰终于倒地,身穿重甲一旦倒地的话,想爬起来就不容易了,而且他的脖子被那男孩的钩镰刀刮得鲜血泉涌而下。

    徐鸿见状,指使着几个亲卫强压着那尼尔泰的手脚,然后扯下他的头盔,一刀剁下。

    尼都督的头颅滚落在那汤浪儿的脚下,他扔掉镰刀,开心地拿起首级,向众人叫道:“是我先钩住他的!是我先钩住他的!”

    高旭见尼尔泰伏诛,松了一口气,正要上前夸奖那汤浪儿的时候,却见一支流矢从城下射来,箭头从汤浪儿的身后透胸而出…… 

第51章 阎氏有玉() 
第51章 阎氏有玉

    闰六月底的那轮残月清冷地照射在江阴的城头。北门近处城墙上的砖石饱含了血流,皆是艳红得犹如春日里映山红的花瓣。

    城头上下火把林立,通明一片。有的城民在城头为逝去的亲人哭泣,也有的乡兵为首战获胜的昂扬激荡所充斥,城里大大小小的酒肆搬来美酒佳肴,慰劳血战余生的守卒。

    在城门之内的空地上,一边摆放数百上千的乡兵的遗体,死者的亲人在哀号;另一边却是一些幸存下来的伤员,江阴城里所有的郎中都在紧张地包扎伤口,那些药材店也是无私地拿出药品。

    高旭戴着以前在常州城里就特制好的口罩和听诊器,拿着特制的手术刀,穿着白色医服,身为出色的外科医生,对于刀箭之类的外伤,高旭处理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他的一身扮装虽然看在乡民眼里觉得稀奇古怪,但高旭救死扶伤的成效众目共睹,人们也不足为怪了。

    高旭走过一处角落,只见那个汤娘子趴在一张木板上,抱着那个昏迷不醒的儿子在嘤嘤地抽泣着,她边上也挨着一个小女孩,见到高旭走近,便扯扯汤娘子的衣袖。汤娘子抬起头,眼角瞄见高旭走到面前,赶紧抹了抹清泪,立了起来。

    高旭看了这个汤娘子一眼,不得不说,这个少妇人在任何情绪的支配下,她都是柔柔的,弱弱的,目光永远羞于正视目标,总带着一份惊鹿般的躲闪。而这份目光习惯性的躲闪在她那欲质天生的容貌和傲人的身段下,却变成一种让异性侧目的欲拒还迎。再加上现在这个汤娘子因为悲伤之下的无助,更让她那种不设防的欲质中平添一份楚楚可怜。这是个一边能让男人怜香惜玉之心顿起,另一边却又忍不住想纵情驰骋的女人。

    高旭礼貌地向汤娘子母子点点头,上前检查汤浪儿的伤势。狙杀那尼尔泰,这个汤浪儿应记首功。就在他中箭的时候,高旭就开始急救,但是箭矢已穿透了他的心脏,高旭也回天乏力。这小男孩虽然脸如白纸,但能挺到现在不断气,或许是因为他倔强的意志之故。

    高旭抬起头,再次放弃了救治的企图。那汤娘子见罢,一把扯住高旭,蚊声哀求道:“高将军,请你救救浪儿吧。”

    高旭摇摇头,道:“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作为医生,这句话高旭已是说得有点麻木了。

    那汤娘子绝望地哭泣着,细言道:“你都能把我死而复生,怎么会救不了浪儿?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高旭又是无奈地摇摇头。那汤娘子见高旭举脚离去,心急之下,一把抱住高旭,在高旭耳下轻轻急道:“只要你能救活浪儿,你要我怎样都可以。”说罢,汤娘子又提起胆子与高旭对视了一眼,目光对视之后,又惊鹿般闪开,本是绝望得发白的脸颊还不可救药地红了红。

    高旭只是苦笑一下,缓缓地推开汤娘子,又道:“你儿子不是溺水,而是致命的箭伤。”

    因为身为医生的缘故,每次战后,高旭对伤员的救治都不遗余力。这些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老兵往往最有战斗力。但高旭现在的身份又不仅仅是医生,他还要统筹全局。他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救死扶伤上面,不管他是职业病发作,还是借机收买人心,医生之职他都只能适可而止。

    陈明遇命人来请高旭到明伦堂议事,高旭语言苍白地劝慰了那汤娘子几句,在徐鸿一干战卫的护卫下向明伦堂走去。

    高旭望了望身旁,对徐鸿问道:“见山,必达呢?”

    作为左卫战队的队长,徐鸿从来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自入城之始,他几乎寸步不离地跟在高旭身后,保证他的安全。但右卫战队队长史战却一直敷衍了事,清兵退后,他便领着海盗们去万花楼潇洒了。因为今日起,万花楼的妓女们声明只要是守城勇士,她们就以身相许,绝不收钱。作为海盗,难得充一回英雄,怎么能放过这样的好事?史战自然领着兄弟们争先恐后齐赴万花楼。

    徐鸿踌躇了一下,老实地应道:“右卫战队的亲卫都去了万花楼。”

    高旭听罢,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哼了一声。

    一到明伦堂,高旭先到偏厢看了看阎应元。阎应元虽然昏迷之中,但他的脸色明显好转,正如高旭估计的那样,只要二三天,他就能醒来。照理阎应元的除了几个大妈子,还有一个年轻女子。一看这个女子的容貌,高旭就猜测她大约是这阎应元的女儿。她长着一双单眼皮,眼睛细细的,长长的,看着高旭的眼神偶尔闪过一丝不明因由的光芒。她虽然算不上漂亮,但胜在有一股清丽逼人的气质。古人早嫁,看她的发型衣着,想必已是人妇。

    伴在高旭一旁的陈明遇见高旭注意了女子一眼,但呵呵地笑道:“取义,这是阎侄女小玉。”

    阎应元的伤势让高旭松了口气,对那清丽女子指点了一些护理所注意的地方,便与陈明遇一干人等来到大堂。这时,大堂外匆匆走入一个书生,提着一包药村就向阎应元的病房里赶,陈明遇呼住他:“正明,来与取义贤侄见个礼。”

    陈明遇说罢,又回过头对高旭道:“这是小玉的夫婿,姓陆,名楷,字正明。”

    那陆楷见了高旭,竟是有点局促,想必如今高旭的名头太大,而陆楷一介书生,不擅交际。高旭见了他手里的药包,道:“陆兄,膏药一日只需三贴,适量敷之。”

    那陆楷唯唯诺诺地应了一下,转过身便进了偏厢。看在陈明遇眼里,暗叹这陆楷与高旭那种向来不卑不亢的气度相差得太远了。

    今日首战告捷,众人皆是喜气洋洋。明伦堂上,陈明遇首座,左席坐着训导冯厚敦、贡生黄毓祺、戚勋、许用和夏维新等文人,右席则是坐着高旭、季从孝、武举人王公略以及汪把总等守城将领,另外则是一些江阴城里有名望的富绅和耆老。

    对于接下去如何守城,众人七嘴八着地谈论着。有几个耆老与富绅们意见相左,竟是不分由说地争执起来。陈明遇虽说是主事一城,但他没有那种临危决断的性格,听公说觉得公有理,听婆说觉得婆有理,一时之间只能做个和事佬。

    高旭只是坐在一旁多听少说。虽然高字营战绩不俗,高旭的声名日显,当初不仅支援了大批辎重钱粮,今日在城头他的亲卫队也算是中流砥柱,但身在这明伦堂,高旭一头的短发却是分外触目。在这个如火如荼反抗剃发令的时期,没有头发就没有发言权啊。

    虽然高旭已深得江阴大部分城民的认同,但那些城中颇有威望的耆老们对于高旭曾经的剃发事实还是耿耿于怀,而且他们认为这个高旭虽然举义反清,有功于大明,但他的品格着实让人鄙薄。且不说以前这高旭在常州府里的花天酒地,在江边救治汤寡妇的行径是赤裸裸的趁人之危。所以,这些耆老看着高旭的眼神总带着一丝挑剔,一丝异样。

    而高旭却是尽量的保持低调。他入城的目的,就是救治阎应元,挽回那孙芸任性所闯下的祸殃。只要阎应元伤愈醒来,就是自己离去的时候。

    就在众人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却见那阎小玉神色坦然地迈入了大堂的门槛,身后跟着她那个有点畏缩的夫婿陆楷陆正明。

    明伦堂的大厅是议事重地,一般闲杂人等都不得入内,何况是一个女子。

    只是这个女子的身份不一般。因为她是阎典吏的女儿。

    一时间,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第52章 议守明伦堂() 
第52章 议守明伦堂

    高旭坐在明伦堂的大厅内,瞧着那阎应元的女儿一走进来,这乱糟糟的大厅一下子清净了,不由得叹服阎小玉这个气质美女的魅力真是不得了。但高旭却没看到几个耆老一见阎小玉进来,顿时脸色一沉。虽然阎典吏的威望在江阴城内无人能比,而且这个阎小玉是阎典吏的女儿,但终究是个女人。大老爷们在商议大事,一个女人进来掺乎,这算什么事?

    那阎小玉无视陈明遇哑然的表情,以及那些自以为是的耆老们的薄怒之色。她视线扫了一下犹如在台下看戏一般的高旭,神色自若地走到众人中间。走了几步,见自己的夫婿没有跟上来,便回头看了那个陆楷一眼。那陆楷本是缩在门口,进来畏于明伦堂内这严肃的氛围,退么又怕被人看轻,见落落大方的妻子回头望了自己一眼,一咬牙,走了进来。进来之后,陆楷又直觉众人的目光一齐盯着自己,只知一心苦读圣贤书不问窗外事的书生只觉得这些视线如刀一般,割得自己体无完肤。

    看着陆楷局促不安的模样,高旭不由觉得有趣。高旭的身后本来有两个坐位,是给他两个战卫队队长预备的。端坐其后的只有左战卫队队长徐鸿徐见山,右战卫队队长史战史必达早在万花楼寻花问柳了。高旭笑着向陆楷点点头,指着身后的空位,对他道:“陆兄,这里坐。”

    陆楷感激地向高旭拱拱手,他正立在大厅当中怯场万分,迫切要找个地方避免成为众人视线的焦点。陆楷正要举步去坐的时候,只见妻子又静静地盯了自己一下,心中不由一阵羞愧,立住脚步,伴在阎小玉身旁。

    于是,夫妇俩当众而立。

    高旭玩味地瞧着这对夫妇。虽然刚才在偏厢里,这个阎小玉见到自己不失礼节,敬谢自己对阎典吏的施救之恩,但高旭还是感受到她在神色中有一丝说不出由来的东西。而她的夫婿陆楷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书生,看他怯场的样子,倒是个实在人,要不是清军围城,说不定他还在书斋里以诗画为乐呢。

    只听那阎小玉开口道:“小女子在偏厢里听到大厅喋喋不休,以为卖鱼桥的菜市场搬到明伦堂了。”

    这阎小玉语调不急不缓,脸色也从从容容,似乎在陈述一个简简单单的事实,但她话语外的嘲讽之意,这大厅里的任何人都听出来了。一个耆老满头黑线地立起,轻斥道:“小玉侄女,吾辈正商议大事,如有争执,情里之中,你怎么以菜市场相喻?”

    陈明遇呵呵地笑道:“无妨,无妨。我等善言相商,莫要争吵,莫要吵到偏厢里静养的阎兄。”

    陈明遇抬出阎应元的伤势出来,众人也是默然无语。那耆老瞪了阎小玉一眼,悻悻坐下。

    陆楷见妻子一进门就触犯了众怒,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他失态之下,竟是轻轻拉拉阎小玉的手,以示阻止。阎小玉转头又静静地瞧了夫婿一眼,目光还是往常一般宁静。妻子的镇定似乎鼓励了陆楷,他努力地深呼吸一下,一转头,见到高旭对自己笑笑,他也是勉强地笑笑。

    高旭看着阎小玉接下去如何应对,他直觉这个阎小玉走进来不仅仅是为了抱怨大家吵到她父亲的静养。正当高旭琢磨的时候,那阎小玉又看了自己一眼,然后对首席上的陈明遇道:“陈叔叔,父亲在中午的时候苏醒过。”

    众人一听,顿时为之一振。现在江阴城内众龙无首,陈明遇虽然名义上被奉为主,但他那和稀泥的性子根本没有决断力。至于高旭虽然战绩累累,又能救死扶伤,在年轻一辈的乡兵之中颇有声望,但在耆老们眼里,他曾有剃发之实,再加上品性被耆老们不耻,自然难以服众。当时请高旭入城,更多是想把有点来头的高旭困于孤城,以图崇明的援兵而已。

    归根到底,这些顽固的耆老们服的就是一个人:阎应元。

    当年海贼来袭江阴时,知县衙役望风而逃,唯有阎应元一人一骑,大声疾呼,千人相随,以竹竿为枪,拦截海贼于江岸之下。阎应元那杀伐果断的性格给这些耆老们极深的印象。在这非常时期,只有让阎应元这种智勇双全之辈才能担当大任是所有耆老们的共识。

    陈明遇一听阎应元醒来,顿时欣喜万分。只是中午的时候,大伙都在城头抗战,自然不知阎应元醒来。而且回来时,阎小玉却一直没提此事。陈明遇站起身来,走到阎小玉跟前,急急问道:“小玉,阎兄醒来时可有什么交待?”

    阎小玉依然神色从容地望着望众人。不急不燥。不盐不淡。

    她不急,众人可都急了。

    而高旭总觉得这阎小玉瞧着自己的眼神里有一点特别的不明所以的东西。

    等那阎小玉吊足了众人的胃口之后,才缓缓地说道:“今日清兵首攻不利,又折损大将,明日必定疯狂报复,江阴城已芨芨可急,而诸位却在明伦堂争个不休,毫无定论,岂不是把一城之民置于刀口上于不顾?家父午间醒来,只言四字:死战!勿降!至于守城之计,小女子昔日曾听家父有言,如要守城,必需要举全城之人力与物力。先说人力,则是统计全城居民有多少保、多少户以及多少人丁,人丁之中又分多少青壮老幼,全部登记在册。再从中选择勇猛者组成守城之卒,组织老弱者搬送物资。至于物力则把所有的盔甲器械之类的辎重、钱粮以及诸如油盐之类的日常用品收集一处,兵器战时发放,日用品每户限量供应……”

    阎小玉的一番言语说罢,众人听罢一阵惭愧。阎应元曾经担任过京仓大使,也就是管理仓库的小吏,有着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阎小玉自小时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不像一般不问世事的大家闺秀,说起话来一针见血,端的是有条有理。

    高旭看着阎小玉那细细的小眼睛里透着一股悠然之色,举止落落大方,而立在她一旁的陆楷却依然怯场,在众人的注视下像如入虎穴般慌恐,但在妻子冷静而又鼓励的目光下强自保持着书生风范,一副身不由已的样子,看在高旭的眼里,不由哑然失笑。能进这明伦堂议事的大都是江阴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个阎小玉大概有一片望夫成龙的苦心,借着传达父亲醒来的口讯的机会,非得把自己的夫婿推进明伦堂的议事厅。

    陈明遇身处主事的位置上,虽然对江阴的困境劳心劳力,但他那在非常时期也不善决断的性格,对于守城要务也是焦头烂额。现在阎小玉打着父亲的旗子说出守城的大致纲要,顿时喜道:“侄女说得有理。守城必须举全城所有之人力物力,与鞑子血战到底。”

    对于阎小玉之言,高旭也是深表赞同,如果人力物力没有组织,光靠城民的自发而为,势必杂七杂八。如同今日在守城的时候,虽说举城皆兵,但这城上城下纷乱不堪,城墙内的阶梯挤得密不透风,运送守城物资的效能极其不佳。这全城的人力物资必须在统一的调配之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想必管理过京仓的阎应元深于此道,历史上才能领着全城死守长达三个月之久。

    对于阎小玉以阎应元的名义说出这番话,众人再没有异议,开始紧张地连夜统计丁口,统筹物资。

    在明伦堂外堆着高旭当初送进城的大批辎重物资。这批物资陈明遇早就派着衙役守卫,今日守战当中花费了大量的刀具火药,但堆积如山的粮食依然如初。对于统筹物力之责,阎小玉没有因为自己是女人的身份而推辞,而是在夫婿陆楷、夏维新以及许用为首的大批诸生的协助之下,开始调派统计。这阎小玉颇有其父之风,不论言语还是行事,总是条理清楚,不急不燥,细心而又严谨。

    统筹之中,油盐不足,众人苦思无果,高旭在一旁接口道:“无妨,城中所缺之物,尽量向我说来。”

    阎小玉闻言,看了高旭一眼,道:“高将军可有什么妙策?”

    高旭笑道:“谈不上什么妙策,城内缺什么,趁着现在清兵围城漏洞百出,城外运进来就是。”

    虽说刘良佐号称提兵十万,但经过这些日来的打探,起码要打个六七折。刘良佐的帅营置在君山之下,另外则分兵十六营围城,但对江阴城并非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江阴城内有火炮百门,安营过近的话,容易遭到炮轰。历史上,阎应元是等到七月初九才领着家丁四十多人入城的,而且随后又召集了大批匠人入城。江阴城真正内外联系断绝沦为孤城一座的时候,是在七月中旬满清贝勒博洛领数十万清军主力从苏杭回师围城的时候。

    正因为这点,高旭才能轻易地入城救治阎应元,也不用担心数日之后出不了城。

    就算江阴对外的陆路被刘良佐阻隔,但仍然可以从黄田港经水路直达江阴的护城河下。而在水路上,包头鱼的海盗船队几乎控制了江阴附近的长江水域。当然,在港口刘良佐也派驻重兵以备江防,虽然大批船队不能大摆不摇地开到江阴城下,可要是数只货船偷运而来,以清兵现在港口守卫的松懈,倒不是不可能。

    阎小玉也不客气,时隔不久,就给了高旭一张清单,里面所要的物资皆是狮子大开口。阎小玉本来准备了说辞来说服高旭这个冤大头的,那知高旭扫了一眼,道:“好,我连夜安排人员带着清单出城前往小石湾,把所需之物交给崇明。”

    有个海盗出身的大海商高老头,以及便宜丈人沈廷扬在身后,高旭倒是省了很多烦心事,所需之物能不能在仓促之间筹备,那是高老头和沈廷扬要头痛的事情。看着高旭的慷慨解囊,阎小玉那细长得秀气逼人的眼睛里又露出了复杂之色。

    当初高旭慷常州宗知府之慨,把辎重营的大批辎重支援了江阴城,器甲刀具倒是不缺,但箭矢在守战之中消耗极大。阎小玉又来向高旭求计,高旭想了想,拍拍脑袋道:“呃,这样,你趁现在月底夜黑之时,命人束草为人,身上穿着兵服,每个草人身上插上竹竿,竿尖上挑着风灯,直立在城墙之后。然后让守卒在城墙内大声鼓噪,惊动清兵来战。夜黑之中,清兵看不清守卫是草人所扮,必定箭矢相向。这招草人借箭你让人去试试。”

    阎小玉整张秀脸皆是疑色,道:“这计可行么?”

    高旭呵呵一笑,道:“你让人试试看不就知道行不行了么?”

    高旭知道当初阎应元守城时几乎用尽了皆如夜袭诈降之类的三十六计,这招草人借箭好像也是用过。行不行得通,尽管去试,反正没有损失,也能起到挠敌的效果。

    阎小玉将信将疑地让陈明遇安排人力,连夜束了数百个草人,趁着夜黑之时依计而行,倒真的获了箭矢无数。看着众人对自己交口称赞,那阎小玉对自己的清冷之色又明显减了几分,高旭望了望阎应元养伤的偏厢,心中说了声惭愧。众人见高旭虽出奇计,却没有丝毫骄傲之色,仍然谦虚谨慎,对高旭的观感又好了一层。 

第53章 无发者难民() 
第53章 无发者难民

    来到明伦堂外,高旭听到孔庙有一片揪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