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巡视过嘉定破损不堪的城墙之后,高旭对随员侯岐曾布置下修缮城墙的任务。侯岐曾是嘉定忠烈侯峒曾之弟,在嘉定民望极高。他前段时间一直在高旭的支持下,活跃在嘉定地区的各个村镇,暗中进行同盟会活动,联络反清义民。这次嘉定光复之后,侯岐曾将成为同盟会在嘉定的县级负责人,相当于县令之职。

    对于被尼堪刻意刨底的城墙,高旭没有增高的打算。如今已逐渐进入火器时代,无论城墙筑得多高,在火炮之前,都是倒塌的下场。把嘉定城修建成像吴淞城那样类似于棱堡型的要塞,是当下最紧迫的事务。在高旭的计划之中,位于后世宝山区的吴淞千户所城,是崇明同盟军登陆的桥头堡,那么嘉定将是推进内陆的第一个棱堡化要塞。

    只要守住嘉定,那么就能堵住清军从苏州,经昆山、太仓一线的进攻,也就是守住了松江府的北大门。至于松江府的南大门,则是嘉善与金山卫组成的防线,将来要面对浙江清军经嘉兴方向的压力。幸好杭州的勒克德浑现在被浙东明军所牵制,暂时没有挺进松江的可能。

    “城墙无须筑高,但要加宽加厚,并且在四个城门处增修突出的棱台,以便放置守城的火炮。具体的筑法,崇明高氏工坊会派来专业的工匠指导。侯先生到时只要负责调遣民力。”

    侯岐曾是个谨慎的人,他没有拍胸脯对高旭大包大揽,道:“城内城外皆是各地村镇闻捷赶来的乡民,只要督帅一声令下,修筑城池所需的民力,十万可得。只是嘉定已次被二次屠城,这次光复之后,要不让乡亲们有后顾之忧,请督帅留下重兵驻守,以保嘉定一地的安危。”

    高旭点点头,道:“嘉定存亡,关系江南光复大业,侯先生放心,本帅必派重兵驻守。”

    夜间,月色当空。在东门城楼上,徐玉扬与鲁无巧俩人悠闲地一个吃着大闸蟹,一个嚼着绍兴特别茴香豆。

    铁一镇入城之后,城内的残敌由罗子牛部肃清,城外的则由项真达部清剿,至于徐玉扬的疯子营则是驻守东门休整。而鲁无巧的辎重营则是整理从清军手中夺取的兵甲器械以及钱粮之类的战利品。

    按理来说,鲁无巧除了偶尔兼职一下狗头军师的职责之外,还是掌管铁一镇后勤钱粮的内当家。如今嘉定刚破,事务繁琐,他是万万没有时间来与徐玉扬小斟一杯绍兴老酒的。

    徐玉扬就有这个疑问。

    徐玉扬能闲是有道理的。铁一镇的细务上有绍兴师爷鲁无巧,军略上现在有高旭坐镇,身为铁一镇的提督,他只管领着疯子营冲锋陷阵就行了。

    “老狗才,你咋的能与我一样闲?”

    徐玉扬扯下一条蟹腿,一边吃,一边随意地问着。以鲁无巧今日辎重营一营统领的地位,而且又掌管着铁一镇的军需分配,敢叫鲁无巧外号的人不多,徐玉扬是其中的一个。

    “嘿嘿,”鲁无巧胸有成竹地笑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妙计个屁。”徐玉扬笑骂道:“你还不是做甩手掌柜,把杂务都扔给那个金山小子。”

    徐玉扬口中的金山小子,就是金山卫参将侯继祖的二儿子侯世荫。这个侯世荫出身将门世家,管理帐簿文书,军营细务,有条有理,可算是让鲁无巧拾到宝了。正因为有侯世荫的帮衬,把握住大方向的鲁无巧难得在忙里偷闲,尝尝甩手掌柜的滋味。

    徐玉扬道:“那个侯小子是个人才,你可别埋没了他。”

    鲁无巧只是嘿嘿地笑。

    徐玉扬突然长叹了一下,神情之间颇觉得无趣之极。

    鲁无巧笑问:“提督何故长叹?”

    徐玉扬道:“昨日的黄渡之战,凭着的是天时之利,觉得有点胜之不武;今日收复嘉定,凭着的是兵力十倍于敌,也觉得有点胜之不武。总觉得从浦东开始,咱们铁一镇的拳头都击在棉花上,不爽,特别不爽,不知啥时候能痛痛快快干一仗!”

    经过常熟之战后,徐玉扬身受重伤,伤好之后,身体也不复当初的勇猛,所以,好战的性子收敛了不少,但他骨子里的豪迈却丝毫不下当初。

    “大哥想要痛快,总有你痛快的时候。”

    当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城楼的台阶下传来时,俩人一起转过头去,只见高旭一边走上城楼,一边笑着对徐玉扬道:“江南有豫亲王多铎,三个贝勒博洛、尼堪、勒克德浑将近二万的满清铁骑,有数十万卖身投鞑的原南明官军,现在只不过是个开始,大哥得多一点耐心。”

    敌强我弱的形势,大家都是知道的。徐玉扬见高旭来了,便朝他扔只大闸蟹过来,笑道:“这只最肥,特在给你留着的。”

    高旭一边接过徐玉扬扔来的大闸蟹,一边向起身致意的鲁无巧点点头,又道:“大哥说起胜之不武,以我看来,这个感觉要不得。要是不是你平时往死里打磨铁一镇,磨出了军纪与秩序,在浓雾之中,视野只有十步的战场上,队列这才一丝不乱,行进之间步步为营,要是与绿营军一样乱成无头的苍蝇,哪里能取得黄渡大捷?……至于嘉定的光复,要不是当初大哥血战常熟,创下疯子营的赫赫威名,杀得那土国宝闻风丧胆,今日他怎么会一触即溃?”

    徐玉扬听罢,只是呵呵地笑。

    鲁无巧接过嘴,笑道:“督帅说得在理,当浮一大白。”

    高旭道:“今晚在嘉定休息一夜,明日大军开向吴淞,与旭卫镇一起收拾那贝勒尼堪去。”

    徐玉扬听了,不由得搓搓手,神情间颇为兴奋,道:“田雄也好,土国宝也好,只是虾米,那尼堪才是条鱼。”

    鲁无巧点头道:“那尼堪有二千满清兵,一千蒙古兵,要是歼灭其部,这个损失足够让满清喝一壶了。”

    高旭点点头道:“对,满清铁骑总共撑死也才十万,正是凭着‘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来支配、威摄数十万南明依附军的。只要我们给满清一次真正的败仗,只要折了三五千满清兵,那满人无敌的神话就不攻自攻。所以,只要我们消灭了尼堪部,满清的虚弱就会暴露在天下人的眼中。”

    徐玉扬拍案道:“没错,我们死得起人,满人人少,却是死他娘的不起。当初七月初老子从江阴拉扯了二万人马,在常熟与那满将拜音图部、汉旗军佟图赖部以及绿营军土国宝部三支人马死磕,最终二万人马十存其一,老子也差点交待在常熟城下,但是二个月后,咱们铁一镇卷土重来,又有二万人马。这次老子就是打算与那尼堪拼个玉石俱焚的!……就像取义所说的,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百姓十万兵!江南有千万义民,怎么着也要把那满清鞑子拖垮了事!”

    三个正在畅谈间,却见夏完淳从台阶下快步上来,来到高旭的身边,递过来一份探报。

    高旭看罢,道:“我们有客人来了。”

    为了应付清军的夜袭,高旭当即在城内布置了伏兵,整座嘉定城外松内紧,特别在北门一段城墙倒塌的缺口处,撤去了所有的岗哨守兵。

    万事俱备之后,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

    然而,当高旭等到黎明之前,清军还没来夜袭。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却听到嘉定南门外三里处的河塘上,传来密集的枪声和喊杀声。

    清军偷袭的目标不是嘉定城内,而是城外河道上的船队,那里停泊着巾帼营赵明月部的旗舰“明月号”! 

第191章 嘉定光复(3)() 
第191章 嘉定光复(3)

    在历史上,田雄献上弘光帝这个南明政权最大的投名状之后,被任命为杭州总兵,随后又为浙江提督,击败鲁王政权,以及郑成功势力对舟山群岛的讨伐,为满清平定浙江立下汗马功劳,积功为少傅兼太子太傅。但在如今,由于同盟军的崛起,他的仕途也在改变,不在担任杭州总兵,而是随着贝勒尼堪讨伐吴淞。

    但没有改变的是他的雄心壮志。

    黄渡大败让暴烈的贝勒爷尼堪极为震怒,要不是他的难兄难弟马得功的苦苦哀求,而尼堪也需要绿营清军这些炮灰人马,说不定田雄的头颅已经挂在尼堪大营的旗杆上示众。

    死命虽免,但活罪难饶,田雄最终被打了一百板子,留下了半条命。

    田雄心中虽然以胜败乃兵家常事聊以自慰,但在同僚面前却是抬不起头来。这次尼堪派蒙将马喇希和绿营参将马得功驶援嘉定,他也跟着马得功前来。

    马得功为人胆小如鼠,要论果毅决断也不及田雄的万一。他与田雄素来交好,并且一直以田雄马首是瞻。当初俩人决定以弘光帝这个“大功名”降清的时候,也是田雄拍着板。

    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田雄凭着献上弘光帝这个大功,并没有得到满清主子的如何重视。他与马得功成为尼堪的部属之后,在吴淞下,只有作为炮灰的份。摊上尼堪这样一个狂躁的主子,着实很糟糕。

    为了将功赎罪,田雄决定夜袭夺城,只要取了嘉定城,就能一雪黄渡败北之耻。那么,他在大清这个新朝之中的前程便有了期待。否则,损兵折将之后,又不得贝勒爷的倚重,对于田雄这种热衷于功名的人来说,真是生不如死了。

    “夜袭?”马得功表示强烈反对,他道:“我们身在客地,对嘉定附近的地形并不熟悉,而且这里村镇相联,我们一举一动都在嘉定人的眼里,一旦我们的动静被那高取义探得一清二楚,当心他又像黄渡那样来个将计就计啊。”

    一听到马得功提起黄渡,田雄的脸色就变得分外难看。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要是马得功不提黄渡还好,一提黄渡,更是坚定了田雄夜袭的心思:“上个月我去嘉定押运过一批粮草,大致的地形我心中有数。至于沿途的村镇,大多因为顽抗剃发令而被屠得十室九空。而且,队伍可以在深夜出发,不得举火,只借着月色潜行,想必是神不知鬼不觉。”

    马得功见田雄注意已定,再加上他自己本不是计长之人,便不再劝阻。只是想起他们兄弟俩当初带着五万人马降清,最终在吴淞城下一万多人成为炮灰,又让田雄在黄渡折了一万多,如今可用之兵不足一万五千。这次他俩领着一万人马来驶援嘉定,要是田雄夜袭失败,又折去三千的话,他们的兵马就更少了。

    对于马得功的忧虑,田雄道:“马兄,只要我们立了战功,有了驻地与钱粮,兵马不足为虑。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马得功道:“田雄,你勿怪兄弟乌鸦嘴,要是你再败上一次,贝勒爷……”

    不等马得功说罢,田雄只是摆摆手,道:“一败言斩,何况是再败……这点为兄知晓。与其夹着尾巴做人,还不如再搏一次。所谓宝贵险中求,马兄勿再多言。”

    对于田雄的夜袭行动,蒙古固山额真马喇希却是不以为然。马喇希的人马初下江南,烧杀抢掠,积下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只想着回师北上,坐享横财。这穷惯的人一旦富了,自然进取心锐减。对于马喇希来说,只要不让那尼堪抓住小辫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人生地不熟、又是水网密集不利骑战的地形玩夜袭,马喇希是绝不冒险的。至于田雄这些绿营汉将如何折腾,与他又有何干?

    在深夜时分,田雄领着三千人马离开茅家堰,在几个投鞑乡导的引领下,一路上借着月光潜行,避开村庄,专走小道,过河涉水,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他的人马一离开茅家堰的临时夜驻营地,就已经落在同盟军探子的耳目里。

    田雄在上个月九月底来过嘉定,知道嘉定城北有一段被火炮轰塌的城墙一直没有修复。要想袭城,城北城墙的那段缺口是最佳入城点。当田雄领着三千人马夜潜嘉定北城之外三里处,遥望着月色下城北城墙的那段缺口,似乎像一张大口一般咧着嘴笑。田雄突然心神莫名的有点不定。这个感觉当初在黄渡镇夜渡吴淞江时也曾有过。

    田雄不由得踌躇。

    “将军,还有一个时辰天就亮了啊。”

    一个心腹亲兵看出了田雄眼底的踌躇之色,催促道。

    田雄咬咬牙,正要下令袭城时,眼光掠过城内河道上近百只战船上的渔火,灵机一动,对着那亲兵道:“看到那些战船没有?你领三百人摸到船上,放一把火,袭杀一番,试试这嘉定城内的虚实。”

    那亲兵道:“这样岂不是打草惊蛇?”

    田雄皱着眉道:“就怕草里的不是蛇,所以要打打看。”

    三百清兵奉命摸到河边去偷袭同盟军的战船。过了几柱香时间,田雄就听到了河边传来喊杀声,根本没有看见船上的冲天火光,想必他那三百准备放火烧船的人马刚摸到岸边,大约就被发现了。

    随后田雄听到几轮火枪排射的枪声,顿时心中凉了半截。要不是对方有了准备,哪里能在仓促之间鸣放如此整齐的排枪?河岸边的动静传到嘉定城中,终于骚动起来。很快就有一支人马从南门出城驰援。

    田雄见状,终于舒了一口气,趁着城内的注意力转移到南边的河道上,正是从北门这个缺口杀进去的好时机。

    然而,当田雄领着所有的清兵摸进缺口之后,冲进北门城内的同盟军营地时,发现营帐内竟然是空空如也。

    田雄暗呼不妙,回头向城外望了一眼,脸色刹那白了。

    那支刚从南门出城的同盟军竟然掉转方向向北门开来,列队立在城墙的缺口之外,把他的人马堵在城内。

    而在周遭,无数的火把突然点亮,把清军围得水泄不通。

    在明代,有着“苏松财赋半天下”的说法。苏州、松松两府向来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松江府的棉纺业极为发达,也有着“衣被天下”的美称。清军南下以来,先是降清的吴淞总兵李成栋的征讨,后又有尼堪部的满清铁骑挺进松江,使得松江府各个乡镇受到极大的破坏,大批不愿剃发的乡民经水路拥向崇明避难,而留下的唯有剃发易服。那些无良的豪强借机发着国难财,侵占那些逃离家园乡民的土地,以及在集镇之中的作坊产业。

    除此以外,那些土匪路霸借着社会秩序崩溃的时候,剃个发就成了鞑子,抢掠乡间肆无忌惮。至于各个村镇之间平时积累的恩恩怨怨也是大爆发,无发的杀戮有发的,有发的也以杀鞑之名杀那些无发的,社会动荡不安。直到九月份铁一镇挺进浦东之后,同盟军对于那些买身投鞑的豪强绝不容情,收没那些豪强的田地作为同盟田,收没其产业作为同盟会的发展资金。

    以高旭的计划,同盟军军事上的光复只是第一步,而同盟会作为治政机构对社会秩序以及经济的恢复是接踵而来的第二步。所以,当十月初,铁一镇相继光复华亭、青浦两县之后,在整个松江府这中,除了李元胤盘踞的上海县城,已基本在同盟军的控制之下。随后,以沈廷扬为首的同盟会行政司,以高老头为首的商政司,以顾炎武为首的宣政司,分别在松江府的府治所在华亭县城设立了分部,加强巩固同盟军在军事上获取的胜利。

    除了身为同盟会会长的高旭之外,沈廷扬、高老头以及顾炎武可谓是同盟会的执政三巨头。

    沈廷扬曾出任大明的户部侍郎,长于吏政,精于民事,作为同盟会最主要的机构之一,行政司相当于朝廷的吏部,任命同盟军控制区的各级官吏。

    对于沈廷扬来说,当高旭拿出他的《行政简要》的初稿时,沈廷扬看罢只是一阵的无语。其中的一些细则虽然激发沈廷扬的感慨,其中大部分的思想太过于推陈出新,但是联想到同盟会要建立一套无完全有别于福建南明朝廷的治政机构,高旭的天马行空也就情有可愿。

    历代朝廷的触角只是到达县这一级,除了知县,县以下的乡镇基本是乡绅说了算了。而且作为一个县的父母官,知县啥事都管。但在高旭的行政简要之中,他要把同盟会的行政触长伸到村镇之一级。从最基层的里长、甲长,到村长、镇长,再到县长、市长,这称之为垂直体系。

    除了同盟会的行政体系之外,高旭又要建立一套同盟会的会务体系,也就是说,你想成为县长、镇长、村长,也就必须是同盟会会员,以高旭的说法,这些同盟会的官员只是会务员而已。

    尽管沈廷扬在崇明同盟会总部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但在十月初到达刚刚光复的松江府之后,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还是忙得焦头烂额。幸好,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世界虽然艰难,但万事开始难,只是进入角色,以沈廷扬的精干,还是从纷杂的事务中理出了头绪。先修缮松江县城的城墙,再贴出布告安定人心,沈廷扬按部就班地经营着初初光复的松江府。

    高老头虽然主政商政司,但他的精力基本放在海外贸易之上,倾力打造他的同盟舰队,商政司的细务基本由高老庄的总管老家伙主持。在同盟会之中,以高氏为首的海商是一股最重要的骨干力量,商人的地位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提高。虽然古人重农抑商,但在明末,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各类手工业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大大地被淡化了,农商并重已成为同盟会高层的共识。

    至于顾炎武的宣政司则是管理同盟会的会务,招募会员,扩大影响是宣政司的主要职责。对于同盟会的宣传,在高旭的授意之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华亭、青浦两县的大街小巷,处处挂着同盟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十六纲领,每半个月一期的《同盟中华报》免费在士林之中传阅,也支持各大商铺酒肆的订阅。那些嗅到商机的商人们,重金在中华报做插版广告,不光解决了中华报的印刷与推广成本,甚至还有积余。除了标语、报刊宣传之外,还有同盟军义勇杀鞑的社戏,以及在街头众情激昂的宣传同盟会纲领的热血书生。

    总的来说,在崇明蓄积日久的同盟会浪潮,随着同盟军的军事上的胜利,开始集卷了整个松江府。

    当黄渡大捷、嘉定光复的消息传到青浦、华亭、浦东诸地,民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热潮已是到达一个新的巅峰。在同盟军的军威之下,那些蠢蠢欲动的无良豪强胆寒不已,这使得沈廷扬的政令推行畅通无阻。

    虽说同盟会的群众基础极为厚实,但在同盟会的高层之中,诸如沈廷扬、顾炎武等人,面对江南数十万清军的绝对优势,同盟会每向前走一步,皆是步步惊心,如履薄冰。

    “其实,满清鞑子比我们更害怕,因为他们的十万只屁股,坐在千万个汉民燃烧成的火山口上。”

    每当这个时候,高旭总是如此说着。 

第192章 田雄() 
第192章 田雄

    往往热衷于名利的人总是识时务者。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老话成为古今往来大多数变节者的裹羞布。面对自投罗网,身陷重围的田雄来说,黄渡之战那全军覆没的下场又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当初田雄与马得功裹挟着弘光帝降清,本是图一个大好的前程。但在这几个月来,他混得并不舒坦。身在以生性暴烈闻名的贝勒爷尼堪的帐下,行事诚惶诚恐。田雄自认胸有大略,每次得意洋洋地向尼堪献计时,尼堪都是嗤之以鼻。对于尼堪来说,啥阴谋诡计都是下乘,以力服人才是兵家上策。很明显的道理,要不是满清铁骑的威名,哪有人数几十倍已的明军望风来降?

    最终田雄发觉只有在吴淞城下当炮灰的命。

    而这次,夜袭嘉定的后果,大约连命都没有了。

    对于田雄这些视忠义为无物,且又身怀雄心壮志的野心家来说,他并不怕死,只是不想死。

    因为这样死了,他不甘心。

    在黎明的晨光下,在同盟军那“降者不杀”的齐声大喝中,田雄第一个放下他的佩剑。

    “末将要见同盟军的高督帅。”

    放下佩剑的同时,田难对着阵前的同盟军将领道。

    正如大都数的有心人那样,对于犹如慧星般在短短数月之间崛起的同盟会领袖、同盟军督帅高旭,田雄没有少花心思去琢磨。以田雄看来,高旭的发展轨迹着实让他侧目。

    在江南,有关高旭的传闻五花八门,但田雄还是从中理出了头绪。在四个月前,那个身为崇明大海盗高老头之子的高家大少爷,不过是常州城下有名的花花公子。在清军南下之后,他谋得了一个清军郡兵千总的军职。很显然,如今这个以忠义为号的高家大少,也曾经是同道中人,一样有卖身投鞑的污点。

    那高旭在闰六月份从常州押送一批辎重到江阴境内之后,突然举义反清。然后借着江阴反抗剃发令的热潮,大量招募江阴豪杰,成立高字营,取得了小石湾大捷,击溃了弘光朝廷江南四镇之一的刘良佐部。凭此一役,那高旭声名大振,然后借机成立同盟会,以青天白日的中华旗号召天下。再之后就是回到崇明岛,驱逐倒行逆施的义阳王,重整崇明秩序,俨然成为崇明的一岛之主。

    再则那高旭又凭着崇明高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