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极品国师-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本不懂治理国事。若不及早制止,不但朝中会一片混乱,他也迟早会变成第二个秦桧!”

    这才是赵鼎三人今日聚在相府的最根本的原因——秦天德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泰发所言甚是,老夫也有同感。因此将二位请来,共商对策。”赵鼎皱着眉头,很严肃的点了点头,“可是此子的嚣张手段,连秦桧着老贼斗比不上他,行事不按常理,我等该如何对付他?”

    张浚和李光都知道赵鼎说的一点没错。秦桧若要对付谁,一般手段都是先罗织罪名,不管是真是假,然后发动御使弹劾,逼迫赵构不得不同意。接着就将其发配至偏远之地,再令心腹迫害,有的甚至会被迫害致死。

    可是秦天德不同,他要对付什么人,很少会绕这么大圈子,往往都是直接上手,当着众人之面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读书人是要脸面的,肯定不会跟这种人一般见识,往往就吃了大亏。只看今日在大庆殿上,秦天德竟敢掌掴朝廷命官,就可知此人的性格。

    除此之外,秦天德的性格也着实令人琢磨不透。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做了秦天德就会赏赐,而有的人做了,反而会遭到灭顶之灾,这种毫无定式的手段,让人很难把捉,增加了对付他的难度,这也是赵鼎困扰的问题。

    看到赵鼎和张浚皱眉不语,李光轻笑了一下,说道:“元镇兄勿忧,我已有了对付此子的办法。刘子翚刘彦冲与我有故,前些日子我以与他取得联系,讲明了如今朝中的严峻形势,他说服了弟子朱熹,准备对付秦天德。”

    “朱熹?”

    “不错。朱家与秦天德妻室朱淑真本属同宗,朱熹乃是朱淑真堂弟,通过朱淑真的引介,朱熹投靠秦天德,此事必定可成。到时候秦天德要是有什么妄动,朱熹都会提前通知咱们。”

    看着有些志得意满的李光,张浚泼了一盆冷水:“可是听闻秦天德此子根本不念亲情,这些日子来多少秦家亲友想要通过他的门路鱼跃龙门,可都被他推辞了。泰发兄的安排恐怕难以奏效。”

    “无妨。我已打探清楚,秦天德此子对年轻才俊有一种癖好,似乎想要将天下年轻才俊皆揽入帐下,周子充和陆务观就是最好的例子。朱熹少有才名,才学过人,秦天德定会另眼相看,此事必成!”

    “嗯,没错。那周子充和陆务观的确是读书人中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也不知秦天德是如何得知,居然用卑劣手段逼迫二人跟随。若是朱熹真如泰发所言,秦天德自会接纳。

    不过如今却不是动他秦天德的时机。眼下金人南侵之势已定,我等还需团结一致对抗金兵,莫要做那阋墙之举,让金人得了便宜。”

    对于秦天德所说的什么“根本打不起来”之类的话,赵鼎只当是耳旁之风,根本没有往心里去过。对于他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对付即将南侵的金人。

    三人又在书房中商谈了一阵如何对付金人的事情,不一会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相爷,吏部尚书王大人求见。”

    三人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了不解之色。

    吏部尚书王庶原本跟他们也算打过交道,都是受到秦桧迫害的耿直之士。不过后来由于妻儿落入秦天德之手,不得已成为秦天德门下的监察御史,与范同、何铸这两个被他们看不起的卑鄙小人同流,在秦天德的指示下参劾朝臣。

    如今朝中局势大变,王庶似乎格外的不合群。这段时间来既不跟以往相熟的官员来往,也不跟秦天德再有任何交道,只是一门心思的处理吏部事物。

    “下官吏部尚书王子尚见过三位大人。不知三位大人在此是否在商量如何对付国师大人一事?”王庶口出惊人,一语道破了三人的密议。

    赵鼎不露声色,淡淡的问道:“王大人求见本相有何要事?”

    王庶并不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道:“下官劝三位大人莫要行那以卵击石之事,三位大人绝非国师大人之手,只看国师对付秦桧老贼的手段,就应当知道国师并非易于之辈。三位大人皆是朝中栋梁,如今大宋当兴,切莫将我大宋的希望毁在了自己人手中。”

    王庶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三人当年一个个被秦桧几乎逼迫的走投无路,若非秦天德出手,赵鼎都有可能被秦桧迫害致死。可秦桧最终却栽在了秦天德的手中,而这三人如今竟想要合谋算计秦天德,哪有成功的可能?

    可惜三人却不领情,王庶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张浚李光的驳斥。

    “王子尚,你这是何意!”

    “王子尚,你也是读书人出身,可知读书人的傲骨为何,怎能投靠了秦天德此子!”

    赵鼎却是知道的多了一点:“王大人,可是妻儿仍旧落在秦天德手中,遭他威胁,迫不得已替他说话?”

    “威胁?呵呵。”王庶轻笑了一声,“多谢相爷关心,拙荆及犬子皆以回府,并无被人胁迫。不过若是可以选择,下官情愿犬子再度落入国师之手,那样就有易安居士的教导,何乐不为?”

    “秦天德请易安居士教导令公子?”李光眼中闪过一道光芒,“此子果然心机狡诈,威逼利诱齐下,难怪王大人会替他说话,投靠于他。王大人可还知道何为威武不能屈么!”

    王庶看了眼李光,说道:“李大人误会了。下官并未投靠任何人,只知道忠于官家,替朝廷办事,下官规劝三位大人,也是替三位大人着想,若是三位大人不满,下官不说便是。

    下官此来是想请教赵相,国师适才派人来我吏部,说要推荐年仅十六的建阳朱熹暂代淮阴主簿一职,不知相爷以为如何?”说完这些,王庶有状若无意的加了一句,“下官国师府中下人传言,那朱熹因为出言对淮阴县令秦二不敬,因此遭到其弟秦三殴打。”

    “什么!”

    赵鼎三人当即倒吸一两口冷气,赵鼎与张浚的目光齐齐聚集到了李光的身上。

    李光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秦天德,本以为此次算计秦天德必定是十拿九稳,哪知道这么快就被秦天德看破,当下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倒是赵鼎对秦天德的细致心思有一定了解,略一错愕就恢复过来:“王大人,此事就按国师吩咐便是,你还有何事?”

    等到王庶走后,张浚看着年近七旬的李光劝慰道:“泰发兄莫要如此,秦天德此子智计如妖,正如王子尚所说,极难对付。如今他看破你的设计也属正常,毕竟连秦桧这种老奸巨猾之辈都栽倒了他的手里。”

    虽说有了张浚的劝慰,不过李光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自己的苦心设计会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小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透。

    反倒是赵鼎脸上露出了笑容:“泰发兄,莫要懊恼,朱熹任职淮阴也算你的成功。淮阴乃是此子的根基之一,朱熹任职主簿说明你的对他的判断没错,此子明知朱熹是我等派来还接纳了他。

    更重要的是,我与邦衡一直怀疑,淮阴境内那秦府下人出身的秦二,在替此子秘密经营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正好可以让朱熹一探究竟。”

第379章 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 
朱熹已经被人搀到了厢房,请大夫治伤去了,朱淑真的闺房内只剩下了秦天德夫妻二人。

    “官人,妾身真的不知道他来找妾身竟然怀有针对官人的用意,妾身”

    十五六岁的朱熹怎么可能是秦天德的对手,虽然他不愿说出背后指使之人,可是在秦天德连哄带骗出其不意的蒙诓惊吓的手段中,不自觉的就将李光这个背后的主脑人物泄露了出来。

    得知真相的朱淑真有些慌了,不论是她父亲朱愈还是堂弟朱熹,都是通过他来算计秦天德的,而她恍若不觉的险些再次使得秦天德陷入被动。

    她担心秦天德会迁怒于自己,刚想解释,半张的樱唇就被秦天德大嘴堵住了,紧接着秦天德双手也开始不老实起来,将她抱到腿上,再其背臀上下游走,舌头也探了过去,不一会朱淑真就传出娇喘之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朱淑真感觉自己快要全身软化下来的时候,秦天德放开了她。

    “真儿,我知道你是无辜的,我岂会怪你?你是我的女人,我自当会好好宠爱你,不会因为你的家人迁怒于你,更不会因此而对你的家人下手。”

    “官人,是真儿不好,真儿以后不会再任性了。”朱淑真乖巧的趴在了秦天德的胸口,听到秦天德在她耳边小声嘀咕了一句,当即脸上羞得通红,恨不得转进秦天德怀里似的。

    朱熹引起的风波,对于秦天德来说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可以说是波澜不惊。

    作为历史专业的毕业生,他太清楚自己如今的地位对士大夫阶层带去的威胁,士大夫阶层为了自身利益绝不会罢休,朱熹的出现只是第一步,随后还会有更多更严厉的手段,不过他不在乎。

    对于这些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精英的士大夫,他不能杀,不论对方采取什么手段,只要不算计自己的父母妻儿,他就不会杀死对方。

    至于那些士大夫们最终的命运,他早已规划好了,他们的手段越是激烈,距离他为他们安置好的最终结局就越近。

    散沙一盘的朝政,毕竟随着他的强势崛起而变得凝固,至少在大势初定之前,会稳固如磐石一般。当然,这些士大夫与范同那一伙不同。

    随后的一个月里,军情似乎越来越紧急,川陕一带的边境处,金兵集结,粮草军械纷纷运至各个紧要城镇关口,源源不断的金兵赶至,使得吴璘、郑刚中两位宣抚使节制的各路情形立马紧张起来,口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距离边境较近的县郡中,不少豪门大户纷纷举家南迁,一些百姓也加入了南迁的队伍中,就好像是逃亡一般。

    刘琦韩世忠所节制的淮河沿岸各路,反倒是相对安稳一些。这倒不是说两岸百姓对宋军抱有希望,而是因为淮河北岸的金兵动静没有那么大,除了粮秣军马器械等极重一些,兵力并没有大肆集结,好像金人是想避免水战,而选择川陕一带突入宋境。

    枢密院内已经吵成一团,不少官员纷纷探讨着金人的战略,是真的像表面上那般打算以川陕为突破口,还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里的兵力只是起到牵制作用,真正的突破口则是淮河?

    除了枢密院,兵部也忙成一团,然而最为混乱的却是户部。户部尚书李瑜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枢密院和兵部官员的质问,一旦开战,粮草究竟能够支持多久!

    这个时候军饷什么的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可以先开口头支票,只要能够挡得住金人铁骑,哪怕许诺三倍军饷都可以。

    粮草?

    对于李瑜来说,户部可以调拨的粮草究竟有多少,这是一个秘密,打死都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不要说军心会乱,恐怕连朝中大臣都会终日惶恐!

    这一仗怎么打,能不能打赢,万一打输了金国会否趁势灭宋,面对强势而来的金人自己该做出如何选择等等问题困扰在不同官员的心头,甚至已有那胆小怕事的官员与金人暗通书信。

    反倒是远离边境的地方,一片和平。那里的百姓距离边境太远了,宋金之间的战火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与其考虑宋金交战谁胜谁负,倒不如祈求官府将城外聚众作乱的山贼土匪剿灭。

    当然还有一个地方处于平静之中,那就是宋金交战这股风暴的忠心临安,临安城中的国师府。

    此刻秦天德坐在书房内,下方坐着四人,解释风尘仆仆,周身散发着戎马倥偬气息,正是几个月前刚刚册封的四大宣抚使。

    谁都想不到,在这种机会人人自危的紧要关头,秦天德居然将此四人秘密召回。

    “秦家小儿,你究竟懂不懂军情紧急,居然在这种关头将老夫四人召回,莫非你是金人派来的奸细不成!”

    开口的是韩世忠,也只有他敢跟秦天德当面这般说辞,不过那奸细只说,只是他的气话罢了。

    “老韩头,你一把年纪了不要动不动就发火。气大伤身,学会控制,否则你恐怕没机会看到我曾对你许诺过的局面了。”

    吴璘、郑刚中、刘琦这三人面面相觑的看着韩世忠和秦天德,想不到这二人之间的对话居然会如此如此熟稔,毫无忌惮。

    吴璘和刘琦对秦天德的态度属于中立,暂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因此只是坐在那里品着茶水默不开口。而郑刚中则是真心感激秦天德,若非当日秦天德在大理寺内掌掴御史中丞勾龙如渊,不但使他,就连他的儿子恐怕都难逃秦桧毒手。

    “不知国师大人在此危机之刻,为何将我等秘密召回?”郑刚中问出的这句话,这是四人心中最大的疑惑。

    “郑大人坐,诸位不用过于拘谨,大家自在一些便是,就像老韩头那般称呼我为钱塘小儿也无妨。”

    “哼,钱塘小儿,你有话快说,老夫那边还有军务要安排!”虽然秦天德开口,不过另外三人也不敢真的称呼钱塘小儿,能这般称呼秦天德只有韩世忠。

    “吴大人、郑大人,不知二位大人那边金人动态如何?”

    郑刚中和吴璘对视了一眼,郑刚中起身答道:“金人囤积粮草军械,兵力也在不停的增加,如今已有十万之众,听闻西夏也秘密发兵十万,准备配合金人南侵。”

    “西夏小国,迟早灭他!刘大人韩大人,不知淮河北岸金兵动静如何?”

    “哼!”韩世忠白了秦天德一眼,不予回答。

    刘琦看到这种情形,只能开口说道:“虽然北岸金人没有太大的动作,不过下官以为,川陕一带必定是烟幕,起到牵制作用,而真正的突破口则是淮河沿岸,毕竟金人多次淮河一带南侵,那里的地形他们较为熟悉,不能不防。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秦天德知道这是刘琦对自己的一种考校,他说出了令四人嗔目结舌的话语:“不论金人选择何处攻入都无所谓。在本国师面前,一切敌人,再强大的敌人都是纸老虎!”

    寂静,死寂一般的寂静,韩世忠甚至把眼睛瞪得露出了老大一圈白眼仁,就像看一个怪物一般看着秦天德。

    “秦家小儿,你先前说此仗打不起来,如今看来金人已经铁了心开战。如今在如此军情危急之刻,居然将我四人召回京城,难道就是要听你那句什么‘再强大的敌人都是纸老虎’么!”

    “当然不是,是本国师有事要拜托四位大人。”秦天德收起了脸上的轻笑,“诸位大人,本国师授予你们随意任命将领之权,诸位所节制的诸军,不论品秩高低,皆由诸位大人自行定夺,将选定人员名单上报本国师即可,不过仅限四位大人。”

    “大人此话当真?”

    四人全都站了起来,眼中的惊诧更重了。

    随意定夺人选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授予了四人最大的权限,完全可以随意安插亲信心腹,假以时日甚至可以使得军队完全听从自己调遣,就相当于唐朝中后期的节度使那般。

    唐朝为什么会灭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受朝廷调遣,唐朝一灭,各方节度使立刻开始相互征伐,企图自立为王。

    赵匡胤看到了唐朝灭亡的原因,也知道自己的皇位是如何得来,因此立国之后就消减了武将兵权,就连节度使也变成了虚衔,没有任何实质权利。

    重文轻武,武将受压抑排斥这么多年,秦天德居然给与武将如此大的权柄,这不能不让四人震惊。武将得到重用虽然有可能导致拥兵自重甚至叛乱造反,但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绝对有极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一把极为锋利的双刃剑。

    难道是他想拉拢我等,图谋什么?

    这种念头浮现在吴璘和刘琦的脑海中。

    然而秦天德接下来的一句话,就然二人将这个念头扯掉打消了。

    “另外,四位大人今后的公务,重点不是如何防范金人南侵方面,而是尽快肃清所辖各路内聚众的山贼盗匪,提升御前诸军战力和士气,我大宋将来的不朽基业就拜托了四位大人了!”

    说完话,秦天德从书案后方走了出来,对着四人深深作了一揖。

第380章 神秘的小册子() 
不出刘琦所料,半个月后,淮河北岸金军大营数目陡增,从南岸望去,一座座军营绵延数十里,每座军营内都充满了龙精虎猛的金国兵士。

    粮草、军械、渡河船只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会聚,眼看金人就要南渡淮河对宋开战,淮河南岸,宋国境内诸多县郡内百姓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不仅百姓有人逃走,就连一少部分县郡的官员都逃了。

    看到对岸金人的骁勇,听到每日对岸金人操练时震天的吼声,没人认为这仗能够打赢。

    临安城内已经乱作一团,原本还打算跟金人拼死一战的不少官员都退缩畏惧了,朝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官家,如今金国举国南侵,兵马无数,此仗我军必败,还请官家明鉴,派遣使臣前去求和才是上策,若是等放到金人大举南下,我大宋两百多年的根基恐怕不保啊!”

    这一日又是大朝会,一上来,一个老态龙钟的翰林学士变跨出一步,言之恳切的劝谏赵眘道。

    翰林学士这种官职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到了宋朝,朝中设有翰林学士院,能入翰林学士院任职的,都是一些文学之士。

    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称翰林学士、知制诰。承旨不常设,其他学士也无定员。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可谓显贵。

    不过这一切随着秦天德这个异类的出现而烟消云散,赵眘登基后,翰林学士院已经的权柄已经大多落到了秦天德的手中,他们几乎变成了一个转述机构,秦天德有任何决定就由他们撰写,昭告宣布。

    秦桧在位时,着实对这群翰林学士清洗了一番,弄得剩余之人根本轻易与秦桧作对。不过秦桧倒台后,秦天德将不少受贬罢官的翰林学士复职起用,翰林学士院的诸多翰林学士大多与保皇一派有关联,如今借助金人南侵这个机会,正好可以试探秦天德的底线。毕竟他们也不愿意秦天德分薄了他们的权柄。

    此人话音落下,当即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前排首位的秦天德,等着看秦天德的反应。

    若是秦天德处理不好,又或者露出什么破绽,让朝中这些士大夫们发现了其弱点所在,随后必定顺势反击,力争分得秦天德手中的大权。

    他们可以容忍秦天德摄政,甚至摄政的时间长一些,但不能容忍秦天德剥夺了那部分原本属于他们的权柄!

    赵眘虽对秦天德不满,不过对金开战是他提出的,而秦天德又是支持他的,若是眼下又派人前去求和,他这皇帝的面子岂不丢了?

    有心反驳,可他也清楚了如今金人势大,这一仗很可能负多胜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将目光转向了重新返回朝堂的史浩。

    赵眘最终答应了秦天德的要求,下旨史家自史浩之后,四代不得为官。不过作为补偿,他将史浩擢升为从四品的国子祭酒,有权参与朝会。

    史浩看到了赵眘询问的目光。不光是他看到了,朝中大部分官员都看到了。宋金之间即将展开的战火由赵眘而起,秦天德推波助澜,可如今赵眘却看向史浩,令得百官心知,赵眘的最为信任的臣子就是史浩。

    这是史浩第一次在大朝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百官格外的留心,想看看史浩究竟是怎样一个态度,这或许代表着赵眘的态度。

    “回禀官家,微臣以为宋大人所言甚是。如今我国国弱兵疲,御前诸军被秦桧老贼昔日党羽弄得军纪涣散,毫无战力可言。若是此刻与金开战,恐怕得不偿失。”

    赵眘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想不到史浩居然会不支持自己。虽然心知自己如今是骑虎难下,不过他的内心还是想与金人一战。

    然而史浩的话还没有说完:“当日金使无礼,官家一时激愤,愤然宣战,此乃官家之威严,彰显我大宋雄风。官家有此雄心,臣等甚幸。

    不过却有小人借此机会,推波助澜,更是重用武人,甚至任其在军中安插亲信。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百官哗然,谁也想不到史浩居然会将矛头直指秦天德。右相范同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史浩。秦天德的能耐他太清楚了,以史浩这几句话就想扳倒秦天德,那是妄想。

    史浩不是他的人,而他也不愿意一直倚仗秦天德鼻息,因此乐得看到二人纷争。

    赵鼎张浚等人则是邹起了眉头。在面对金人即将以举国之兵南侵之际,他们不愿意看到朝中内斗,可是史浩似乎并不像放过秦天德。

    “官家,臣有本启奏,参劾国师秦天德!”

    史浩的这一本,参劾秦天德的理由也很有根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