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极品国师-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跄芄怀晌谓鸨呔程一ㄔ匆话愕拇嬖谑欠裢耆楣τ谇囟阌怪靡桑鸢甘欠穸ǖ模�

    事实上,淮阴能够有今日之景象,大部分功劳都要归功于秦天德。

    秦天德知县怀疑时打下了好底子,调回京城中后,由于他始终能够进入权力的核心,因此没有人敢轻易打淮阴的主意,可以说,只要秦天德还手握大权,那么不论谁做淮阴县令,只要不是完全的庸碌之辈,淮阴都能够继续繁荣下去。

    要不然,不说别人,只说楚州知府,只要加大淮阴的税赋,又或者巧立名目向淮阴县令索贿,又或者克扣朝廷下拨给淮阴用于建设的官银,淮阴就别想发展起来!

    不过秦天德如今在朝中可谓一手遮天,新秦党众人也只不过想用秦二一事刺激秦天德,从而使得何铸接任右相一事不在发生变故,所以没有人去驳斥秦天德的这番谬论。

    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皇帝赵昚身上。

    以往当秦天德决定某件事后,只要最后问赵昚一句“官家还有何补充”,这件事基本上就算定了,其实赵昚根本左右不了局势的发展。

    不过这段时间来,尤其是今日朝会上赵昚的表现,让所有官员都意识到这位曾经被他们习惯性忽视的皇帝,不再像以前那般稚嫩青涩,相反还试图在朝中发出那本应属于他的声音,一步步从秦天德手中夺回属于他的权力!

    在秦天德侃侃而谈的时候,赵昚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没有开口,因为他早就想清楚了。既然秦天德耍无赖,那么他就要给秦天德一个好看,让朝臣们都记住,他是大宋的皇帝,他才是那个在朝中能够一言九鼎之人!

    不论你说什么,朕就是不答应,看你能如何!这是赵昚打定的主意。

    果然,秦天德习惯性的问了句:“不知官家还有何补充?”

    “朕不准!”赵昚等的就是秦天德的这句话。

    赵鼎胡铨等人顿时面面相觑,知道秦天德今日的做派惹怒了赵昚,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恐怕永远无法缓和了,不免心中担忧。

    既担忧秦天德将来的命运,又担忧大宋的将来。若是赵昚有雄主之才,秦天德又是难得的的忠臣,只不过有些另类,但若这二人能够联手,大宋必定中兴,灭金吞夏四方臣服,将大宋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绝对是有可能的!

    可惜不知道为什么秦天德非要把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就在赵鼎张浚史浩等人忧心忡忡的时候,胡铨眼前突然闪过一道光芒,他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看向秦天德的目光也发生了转变,同时心中暗骂一句:该死的狡猾钱塘子,居然又把我骗了!

    而这时,秦天德眼中露出玩味之色,语气中带着些轻佻,问道:“官家,臣最近失眠上火耳鸣,耳朵不太好使,您刚才说什么?”

第524章 后世酷吏之祖() 
“官家,臣最近失眠上火耳鸣,耳朵不太好使,您刚才说什么?”

    秦天德的这番话,加上他说出这番话时的语气和神色,无不彰显着自身的张狂,令得赵昚脸上微热,心中恼怒,愤恨不已。

    可当他刚要开口斥责秦天德的狂妄时,又听到秦天德接着说道:“官家可能忘了,太上皇禅位之时,曾颁下旨意,封臣为国师,命臣摄政辅国,而官家将来何时能够亲政,要由臣来决定。”

    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天底下敢如此直接威胁皇帝的臣子,除了秦天德再难找出一人,即便是当年的仗着金人撑腰权倾朝野的秦桧,都不敢这么跟赵构说话。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确实是秦天德最大的凭仗。只要赵构还在世一天,他就能决定着赵昚亲政的时间,否则的话,只要赵构还继续信任他,他就依旧可以在朝中呼风唤雨,面对赵昚也不用客气。

    不少官员都认为秦天德是利欲熏心,被权欲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这天下依旧是赵家的天下,迟早有一日需要将朝政归还,到那时他秦天德的下场能好的了么?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会去“好心”的提醒秦天德,因为秦天德的存在妨碍了很多人的利益,例如钱银还有权力。

    赵鼎张浚等熟知秦天德心意的官员虽然不这么想,但他们也弄不清秦天德的真正目的何在,为何要公然挑衅赵昚的威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赵昚下不来台,这不是自掘坟墓么!

    唯有胡铨自认为明白了秦天德的心意,偷着看了眼脸色铁青的赵昚,又看了眼趾高气昂的秦天德,摇了摇头,心中暗叹一声,大宋由此忠良之臣,国之甚幸,指望将来好人能有好报。

    “官家,您脸色看上去不太好,是否朝会时间太久,身子不适?既然如此不若就此散朝,刚才臣之建议就不用过多考虑了,官家以为如何?”

    “哼!”赵昚怒哼一声,拂袖而去,气鼓鼓的快步离开了大庆殿,而这时才传来了太监高喊出来的“散朝”声。

    这么多官员的调动就这么戏剧性的定下来了,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而秦天德在散朝后也没有多待,直接来到了端诚殿,他的办公场所。

    “崔蒙,你写的那本审讯辑录弄得怎么样了?”端诚殿内,秦天德慢悠悠的品着香茗,看向一旁的崔蒙。

    影卫崔蒙漂白了。

    得知了秦三擒拿假冯健的详细经过后,秦天德对崔蒙很是欣赏,而苏子牧的空缺需要有人弥补,崔蒙手上功夫也算不错,在征询了时顺的意见后,崔蒙摇身一变,从影卫成为了秦天德谨慎侍卫,自然也得到了侍卫的官职。

    为此秦三没少在崔蒙面前白活,自吹自擂,说崔蒙之所以能够跟在秦天德身边,得到近侍这么重要的职位,完全是因为他的推荐。

    对此崔蒙一笑了之,他没有戳破秦三的谎话,反而是对秦三表达了谢意,还在西湖边上找了间酒楼,宴请了秦三。

    得知此事的秦天德对崔蒙更感兴趣了,毕竟崔蒙身为影卫,肯定知道其成为近侍的缘故与秦三无关,可面对秦三的自吹,不但给了秦三面子,还宴请了一番,这让秦天德不得不高看一眼。

    当他问起崔蒙为何要这么做时,崔蒙的解释也很让他满意。

    “属下和三哥都是替大人效命的,自当处好关系,否则被旁人瞧了笑话是小,若是让贼人有机可趁,威胁到了大人的性命,那属下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加上时顺给他的建议,说是崔蒙为人机灵,有眼力,平日里虽是笑脸迎人,但却不失傲气,尤其是该狠心是能够狠的下心,是接替苏子牧的合适人选。

    虽然崔蒙到秦天德身边的时间很短,只不过才几天,不过秦天德很快就发现时顺说的没错,至少崔蒙心狠这点绝对没错。

    崔蒙对刑讯之类的很感兴趣,曾经问过秦天德,说是想将秦天德对假冯健用刑的手法记录成册,并加以传播发扬光大,这让秦天德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那般折磨假冯健,是因为假冯健害死了苏子牧,心中的愤怒让他详尽办法折磨对方,但他本身并非那种喜好酷刑之人。

    况且他并不提倡酷刑,倒不是出于什么人道的考虑,而是因为他知道酷吏会带来什么样的灾祸,武周时期的那么出名的酷吏都成为了成语的出处,他怎么可能不记得?

    他的拒绝并未使得崔蒙死心,不知他怎么撺掇了秦三,结果秦三也偷着劝说,说是自己脑子不好,若是那些东西不记录成册,将来忘记了的话,再要对人用刑时,又得秦天德亲自教导一遍。

    秦天德对秦三算是偏爱的,最终答应了崔蒙,不过却要求崔蒙将来不得随意对人动用酷刑,尤其是将来整理成册之后,上面不能出现他秦天德的名字,就当是崔蒙自己琢磨出来的。

    随后他又努力的去回想自己听过又或者见过的各种酷刑,最后将满清十大酷刑都回想起来。

    满清十大酷刑包括: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刷洗,弹琵琶,抽肠,骑木驴。

    其中各种酷刑的描述极为详尽,他说着说着就感觉到毛骨悚然,可负责记录的崔蒙却是双眼放光,就连一旁的秦三都跃跃欲试,因为府内的地牢内还关着一个耶律崇。

    秦天德看出了秦三的想法,他没有阻拦,让崔蒙秦三二人前去刑讯耶律崇,只说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能将耶律崇折腾死。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试探崔蒙的心性,若是崔蒙真的敢将他说出的那些酷刑一一在耶律崇身上试验一遍,将来他离开临安远洋出海时,绝对会将崔蒙也带走,不会让这样一个家伙留在大宋,成为祸害。

    崔蒙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只是按照他早先的要求,让秦三对耶律崇施行了剜眼、割鼻、削耳、拔舌之刑,其他的并没有在耶律崇身上试验,而是在耶律崇耳边,绘声绘色的描述着每一种酷刑的详细步骤,以及带给受刑人的万般痛苦。

    他的讲述很有感染力,描述的也极为详尽,据现场第二个听众——秦三——的回报,秦三完全沉浸在崔蒙的讲述之中,脑粗心粗的汉子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跟不要说耶律崇了。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秦天德没有离去之时,将崔蒙留了下来,从而也造就了大宋历史上第一个酷吏,被誉为古代酷吏之首,后世酷吏之祖的崔蒙。

    酷吏崔蒙一脉的传人手中握有天下间最残酷的酷刑记载,不过却很少对犯人实施,而是通过卓越的语言描述能力,在心理上给犯人以摧残。

    拒不完全统计,赵昚正是亲政后,崔蒙亲自曾审讯过人犯一千四百八十七人,其中一千一百二十一人全部招供,其余人则是全都被吓疯了,凶名在外。

    以至于崔蒙年老之后,官府审讯人犯时,不论多么嘴硬的人犯,只要搬出崔蒙之名,明言若不坦白,则让崔蒙审讯,人犯无不惊惧,再不抗拒。

    “大人,属下还没有整理完毕,因为属下发现大人的手段实在是太过高深,属下需要慢慢理解,然后再详加记录,以免浪费了大人的高深手段。”

    “别,你记住,那些东西出自本国师之口后,就与本国师无关,都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将来你记录成册后,上面不能有任何与本国师有关的记载!”

    二人正说着,殿外传来了侍卫的高声禀告,说是枢密使胡铨、国子祭酒史浩求见。

    打发崔蒙到殿外值守,秦天德请的二人入座,这才说道:“史大人,今日朝会上,我力阻官家任命你为右相,并非是针对你,还望你不要怪罪。”

    史浩对此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站起身一拱手说道:“秦大人毋需解释,下官岂是那种小肚鸡肠之辈?而且下官明白国师大人此举用意,而且国师大人不是专门为下官在朝中增设了参政知事一人么?”

    胡铨一愣:“史大人知道钱塘子的用意?”

    “胡大人慎言,此处乃端诚殿,本国师乃是太上皇钦封的大宋国师!”

    “少跟胡某摆架子!想当初胡某被编管之时就敢直呼你为钱塘子,如今纵然你贵为国师,你在胡某口中也依旧是以前的那个钱塘子!

    史大人,你有何事要见他,你先说吧,老夫的事情比较麻烦,而且耽误的时间会比较长。”

    史浩听不出胡铨话中的含义,不过秦天德却是明白了胡铨的那句“你依旧是以前的那个钱塘子”的含义。

    不过史浩却听明白了胡铨话中的另一层含义。

    胡铨有话要对秦天德说,但却不想让他听到,所以让他先说先走,可问题是他也有话想单独对秦天德的说,也不想让胡铨听到,想让胡铨先说先走,只不过让胡铨抢先开口罢了。

    “胡大人,还是你先说吧。”

    “不不不,史大人,你先说。”

    二人这一番推辞,秦天德却是瞧出了门道,心中诧异之余,好奇心萌发:“二位大人,你们究竟有何不可告人之言,要单独对我说?”

第525章 官家的磨刀石() 
“二位大人,你们究竟有何不可告人之言,要单独对我说?”

    胡铨和史浩相互对视了许久,二人不停的在用目光进行着交流,既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之事,又有心思打听对方之言,最终似乎是达成了一致,相互间点了点头。

    不过他们并没有开口,仿佛又为谁先开口产生了争执,不停的用目光进行着交流,迟迟难以达成共识。

    秦天德看得有趣,也不多说,只是品着茶水,看着二人之间不停的眼神交流,等到两杯茶水下肚,他有些尿急了。

    “二位,你们继续商量,我先出去一趟,马上就回来。”

    “你不能走!”胡铨和史浩一人拉住了秦天德的一只衣袖。

    “那你们倒是说啊,我就不明白了,谁先谁后有区别么?难道说你们还相互怀疑对方会欺骗自己么?”

    这话让胡铨和史浩同时脸上发热。秦天德虽没有完全说中的他们的心思,但也沾了个边,以他们二人的地位和人品,都绝对不会做出那种言而无信的事情,只不过二人所要说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重要,他们不得不谨慎。

    “好吧,老夫先说就是。”胡铨整了整衣襟,正色道,“钱塘子,老夫一直以为自己已经算是很了解你了,几次道出了你的心意,不过老夫仍旧没有发现你的另一层心意,哪怕你就在老夫眼皮子底下蹦跶,老夫居然都没有看出你的用心。”

    什么叫我在你眼皮子底下蹦跶,难道你胡邦衡今日是专门来找事,踢场子的?

    秦天德心中的疑惑尚未解开,却看到胡铨突然退后两步,整理官帽,然后朝着自己深深作了一揖。

    “下官胡铨胡邦衡,替我大宋谢过国师大人,感谢国师大人默默为我大宋君主圣明、国家富强所作出的一切。”

    这家伙又搞什么幺蛾子呢!秦天德这一回是真的吓了一跳。

    他对胡铨是有些害怕了,两次“坑害”自己,胡铨都是主谋,将他的不少巧妙伪装的心思都剥离的干净,完完全全的展现出来。

    难道这家伙又发现了什么?

    秦天德心中惴惴,因为除了他魂穿这一近似于奇迹的天大秘密之外,他的确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秘密中,有一些目前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到他命运的!

    一旁的史浩没有留意到秦天德脸上快速闪过的表情,他被胡铨的话所吸引:“胡大人,莫非你要瞧出了国师大人的心思?”

    “老胡头,你有看出什么了?”秦天德的语气中带着些轻颤。他最近刚刚捯饬出来的一个秘密是绝对不能让人知道的,那件事除了几个影卫外,就连岳银瓶、赵茜还有岳震都不知晓,事关重大!

    胡铨没有回答秦天德的问话,而是直起身看向史浩,疑惑的问道:“史大人今日也瞧出来了?”

    “看来你我二人猜测的一样。”史浩失笑道,“国师大人,虽然下官对此有所不解,也对国师大人所为有所不满,但却能够明白国师大人这么做,完全是处于对官家的忠心,都是为了官家着想。”

    “没错。”胡铨点着头附言道,“钱塘子你太小瞧我等了,难道说你以为朝中就只有你一个忠臣么?你对我等是否太不信任了?”

    史浩已经确定胡铨所想与自己应当所差不大,接着说道:“国师大人,胡大人所言正是下官所想,需知你一人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但终究只是肉体凡胎,想要以一人之力辅佐官家,恐怕力有不逮。

    李大人不知你心,故在朝中多有冒犯,他可以不用考虑,可是赵相、张大人、还有胡大人以及下官等这么多人,都已经知晓你的心意,为何你还不肯对我等明言呢?”

    “等一下等一下!”被二人这么一番抢白,秦天德彻底迷糊了,他不知道自己又有什么事情被二人瞧出了破绽,“你们到底在说什么事情,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你们能否说个明白?还有尽量简短直接一些,行么?”

    史浩胡铨二人对视一眼,由于刚才是胡铨起的头,因此此刻轮到史浩来说了。

    他同样退后两步,将并不凌乱的衣帽重新整理一番,同样深作一揖,恭声说道:“国师大人,下官多谢大人替官家所作的一切。

    下官已经明白大人为何要推举吏部尚书何铸升任右相一职,只是大人如此在朝中纵容党派,虽然有利于将来官家的统御,但你难道不怕将来形成党争党锢,从而损害我大宋数百年的基业么!

    况且太祖曾有言,愿与士大夫共天下,可秦大人这般做法,只会使得将来皇权集中,所以下官适才无礼,替官家谢过大人,但下官此刻却要质问大人一句,若是因为皇权集中而导致大宋的衰败,国师可能负起这份责任!”

    原来是这件事被看穿了啊,秦天德高悬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史大人所言差异。

    想前朝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是皇权集中,但能够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同时大力平定外患,稳固边疆,史有‘贞观之治’,更是为之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反观我大宋历代,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可百余年来,何时曾有过盛世之举?北方现有契丹,后有女真,无一不将我泱泱大宋压的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岁贡称臣换的和平。

    而你们,也就是你口中那些与官家共天下的士大夫,除了相互倾轧,大力排除异己,推行自己的国策,可曾真心替天下黎民着想过!

    神宗在位期间,支持王文公(即王安石)主持变法。文公变法之心,出自“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苦用心,进行变法,可最终结果呢?

    我承认文公当年变法中的确有所欠缺,而且在用人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弊病,导致变法的结果与其所想南辕北辙,不但没有为百姓带去改善,反而使得不少百姓被迫像官府借贷,沦为佃农。

    文公是你口中的士大夫吧,当年反对他反对的最激烈的那些人也都是你们士大夫吧?

    韩琦(曾任宰相)、富弼(知延州,抵御西夏,守护西北疆土的能臣,前宰相),司马光(伟大的史学家,个人品行无可挑剔者),文彦博(枢密使、一代诤臣),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还有苏轼苏辙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的名臣干臣,都有一颗为国之心,不论才干学识还是人品功绩,都是后人效仿之楷模,可他们做了什么?

    面对变法产生的恶果,他们没有与文公坦诚不公的促膝长谈,从中找出其中的根源所在,而是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了文公变法所为。

    而文公同样没有与他们长谈的心思,党同伐异,并且不惜矫枉过正地推行他所以为的新法,以至于用人不察,让那些投机者,也属于你们这些士大夫转了空子。

    史直翁,本国师问你,神宗年间,贤臣名相辈出,为何国家依旧疲弱,最终却靠文公失败的变法,发现的名将王韶王子纯大败西夏,收复故土?

    说到底,除了因为牵扯到其中的利益外,就一句话,文人相轻!

    有句话不知你是否听过,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本国师也不怕告诉你一句话,官家与士大夫公天下,一辈子也休想让国家富强!

    说的得罪一些,将来若是外族南侵,大宋兵临灭亡之际,官家难逃一死,可你们这些争着吵着与官家公天下的士大夫,除了极少的一部分能够忠贞不二,与大宋与官家共存亡外,绝大部分都会摇身一变,曾为对方的臣子,你说,你们士大夫凭什么跟官家共天下!”

    (ps:这番话仅代表历史专业毕业的,魂穿之后的秦天德一人观点,与本书作者木易言无关,不满者勿喷。)

    秦天德的这一席话,可谓掷地有声,不说他说的正确与否,就只说他对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的的问题以及当时的情形做出的分析,就让史浩和胡铨惊愕。

    这真的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的草包么?是谁说秦天德从未读过诗书的?

    惊愕之余,史浩瞥了眼胡铨,发觉胡铨居然还处于惊愕中难以自拔,指的说道:“国师大人这般说法,未免太言过其实了吧?”

    他想反驳,可不知为什么他心中没有底气,或许在他心中也属于那种支持皇权集中的人吧,他的反驳似乎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

    秦天德的最后一句话,彻底击溃了史浩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史大人,你想想,去年本国师辞官的那三个月中,赵相那伙所谓的保皇党,是否有变得分裂趋势?

    若非本国师在朝中的强势,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本国师身上,令得朝中大臣不得不抱团取暖,你以为朝堂上能有如今的局面么!”

    “所以你就想为官家将来能够集中皇权而扫清一切障碍,并且你不惜以身犯险,甘愿充当官家的磨刀石,让官家踩着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