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李骥和沈擒龙在里边,没有任何一支鬼子部队能够挡住他们。

    可是,这时他们里边有那些保定的地下工作人员,他们还带着一些重要物资。

    要掩护他们突围,事情就麻烦了。

    沈擒龙自己杀过去之后,跟着突围的侦察兵们马上冲进鬼子阵地,向两边扩展突破口。

    然后,他们控制了阵地,阻击从两边涌过来的鬼子。

    沈擒龙自己扔下队伍,向黑暗中飞奔。

    随后,他突然从后面反向杀回来,闪电般地接近了鬼子的阵地,对准鬼子的指挥官和机连连点射。

    以沈擒龙的行动速度,他在一分钟之内就横扫了整个鬼子战线,那些只拿着三大盖儿的鬼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曾经有别人的口下面逃脱过。

    这些鬼子完全不值得沈擒龙一打,他只打够级别的鬼子。

    沈擒龙打倒了主要的鬼子火力点,立刻把双插进腰间,拣起一挺机,对准从远处冲过来夺回阵地的鬼子扫射起来。

    机的射击距离远,这一下,几百米之内的鬼子全都受到了压制,连进攻都维持不了了。

    侦察兵们乘机掩护保定的同志通过,保定的同志牵着几匹骡马急忙跑过去,很快跟上开路的侦察兵,逃离了鬼子的阵地。

    很快,沈擒龙发现,这次行动的鬼子人数不少,而且其中没有伪军。

    鬼子的火力比伪军要强得多,他们很快重新组织火力,用几挺机压制沈擒龙。

    沈擒龙急忙放弃阵地,几个滚翻,跑到百米之外去了。

    这一下,沈擒龙坚信,鬼子是在他身上下了血本儿,这次战斗肯定是一场恶战了。

    沈擒龙让在阵地上阻击的侦察兵们马上撤退,自己则抱着机,又消失在黑暗之中。

    李骥中队的侦察兵们,经常跟着沈擒龙和李骥出来执行任务,他们对沈擒龙的手法十分熟悉,也对沈参谋特别有信心,所以大家没有一点犹豫,转身就走。

    这边的声突然消失,鬼子们一下子就愣了。

    过了一阵,鬼子指挥官又叫嚷起来,他接到的是十分严厉的命令,命令上面要求他们不懂代价,一定要消灭这个村子里边的路军。

    鬼子上司告诉他们,这个村子里边的路军对整个帝国都具有重大威胁,必须彻底消灭他们。

    所以这时鬼子军官们全都十分着急,一听到没有了声,就急忙驱赶下面的鬼子兵赶紧冲锋。

    鬼子兵们被打得受不了,跳起来就向前面跑过来。

    鬼子们的意思是先封锁突破口,然后再检查阵地,查看路军是否突围成功。

    可是,他们到了这边的阵地上,却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

    鬼子们当然赶紧报告,始终躲在后面指手划脚,瘸子打围坐着喊的鬼子军官这才跑过来,察看阵地。

    就在这时,突然从后面射来了一串,刚刚直起腰来的鬼子军官一头扎进部下的怀里,见大神去了。

    鬼子们又是一阵忙乱,急忙向四面方胡乱射击。

    可是,声又消失了。

    又是一阵死寂,又过了半个小时,这边才有军衔高一些的鬼子军官补充指挥位置。

    他刚刚喊起来,又是一梭子飞来,连这个鬼子军官带旁边的鬼子兵,全都给打倒了。

    这一下,鬼子全线都喊叫起来,惊慌的鬼子向四面方胡乱射击,试图压制对方的火力。

    鬼子认为路军十分不仗义,在中国打仗,就不可能按照正规的武士决斗的精神进行。

    鬼子最烦的就是路军的狙击手。

    鬼子对冷地干活十分痛恨。

    但是,鬼子偏偏对这个又没有办法。

    折腾了一阵,整个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从后面跑过来,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了多少路军的阻击。

    鬼子阵地上一阵混乱,说什么的都有。

    就在这时,从鬼子背后又打来了密集的,这一次绝对不是一挺机在射击,而是4、5支匣子在射击。

    正挤在一起的鬼子们被密集的弹雨打中,发出一阵鬼哭狼嚎的声音,四散奔逃。

    声中,一个兴奋的声音在大喊大叫,这象战神一样的声音在战场上空回荡,更加震撼敌胆。

    就在鬼子们惊慌的时候,在鬼子的阵地后背,又响起了机的扫射声音。

    这声音直接响在鬼子指挥官的耳边,尽管鬼子指挥官躲藏在十几个卫兵身后,没有受伤,但是,他的那些卫兵却纷纷被打倒。

    5、6个路军,攻击的声势却惊天动地,鬼子兵们早就闻风丧胆,没有人敢当其锋芒。

    李骥带着掩护的侦察兵从鬼子阵地上一跃而过,很快到了鬼子视线不及的黑暗当中。

    他回头对身边说:“机呢!”

    一个人影从黑暗中冒出来,象是幽灵一样。

    他回答说:“那有机。”

    这个人正是沈擒龙。

    李骥对沈擒龙的手法实在太熟悉了,他准知道,他们一过来,沈擒龙肯定会从背后跟上来。

    李骥说:“好啊,你现在发展成什么样子,还敢跟大哥藏小份儿了,我刚刚明明听见有机响!赶紧交出来,否则老子不客气!”

    沈擒龙说:“早就没了,要是有,机能轮到你?”

    李骥说:“你真他妈不会算计,就不能多弄点?”

    沈擒龙说:“少站着说话不知道腰疼,那么多鬼子,能进去一次就不错了。这次鬼子真下本儿,来的是纯鬼子,没有伪军,还真跟咱们玩儿命。”

    一到了李骥跟前,沈擒龙也就不装大首长了,两个人说话没一点儿正经。

    李骥说:“消耗得差不多了,整点儿?”

    沈擒龙说:“是没多少了,不过不是打仗地时候,赶紧走,路上再想办法。这次鬼子来者不善,不能让他们缠上。咱们有后勤部队,让鬼子缠上了就麻烦了!”

    李骥说:“怎么这么乱,咱们可不是后勤机关,那来的这么罗嗦物资辎重啊?”

    沈擒龙说:“还不知道,一会过去看看,保定的同志带了什么了,咱们那有力量掩护大机关转移呀!”

    沈擒龙和李骥最烦的就是这一点,从他们两个当兵时候起,就让总部机关拖累得叫苦连天,他们两个是战争的幸存者,他们的战友不知道有多少死在掩护机关突围的战斗中了。

    两个干部在胡说道,难以避免地对部下们产生影响,侦察兵们马上七嘴舌地说:“小队长人太好了,老是不肯跟保定的人争,带着他们那些罗嗦玩意儿,不知道耽误多长时间!”

    沈擒龙这才想起,干部要有个干部的样子,不能让手下学样儿了。

    他赶紧咳嗽一声说:“行了,不是时候,赶紧突围。我们两个断后。”

    这些侦察兵们嘀咕着跑了,沈擒龙和李骥急忙动手,又是埋的老把戏。

    李骥一边干活一边骂,沈擒龙也不管他。

    又过了一阵,鬼子的喊声渐渐近了,鬼子们尽管害怕,但是毕竟他们有严令逼迫,而且也了解对方的说情,知道路军再凶狠,也不过是十几个人而已。

    所以鬼子们闹腾一阵,还是又跟着追踪下来。

    沈擒龙拉着李骥,不让李指挥员再上去过杀鬼子的瘾。

    两个人顺着自己的部下的撤退路线,迅速赶上去。

    尽管有骡马,但是那些物资还是太沉重,前面的部队撤退得速度不快。

    沈擒龙他们连退带扛,把物资分担了一些,这才加快了行军速度。

    这次他们不是绕着保定转了,沈擒龙回来之后,部队就可以回山区了,鬼子一时判断失误,失去了沈擒龙他们的踪迹。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沈擒龙他们才在一个敌工部的联络站隐蔽下来。

    包括沈擒龙在内的所有人全都疲惫不堪,进了村子,就赶紧坐下休息。

    杨益民已经宰了那个特务,沈擒龙和李骥又消除了痕迹,沈擒龙相信他们安全了。

    可是,声又响了起来。

690、特种兵指挥员的痛苦() 
沈擒龙问杨益民:“你们把那个特务宰了之后,在他身上发现什么了吗?”

    杨益民摇头。ggaawwx

    沈擒龙在带着李骥出去找那个特务查证自己的印象之前,已经对杨益民说得十分清楚,告诉他,这个找他们的所谓的保定的地下党,很可能是一个特务。

    所以,如果在转移之后发现了这个特务有什么异常举动,就要果断下手,消灭鬼子追踪的可能。

    杨益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执行命令坚决,没有其他的乱七糟的心思。

    杨益民对沈擒龙是绝对地服从,已经达到了盲从的程度,沈擒龙的话,他都当圣旨照办。

    所以,沈擒龙他们走了不久之后,鬼子就开始向这个村子运动。

    杨益民一看到石川俊义留下的那个特务眼珠子开始乱转,都是往没人的地方出溜,在墙上画些什么东西,就果断地干掉了他。

    沈擒龙心想,漏洞已经消除了,怎么还会有鬼子找到我们呢?

    但是,这时已经不是研究这些的时候,从声响起,到鬼子的喊声在村子里边出现,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刚刚冲出大门的侦察兵们已经跟鬼子在村子里边的街道上交手了。

    鬼子怎么会来得这么快!

    以沈擒龙手下的侦察兵们的素质,鬼子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破他们的防御的。

    沈擒龙急忙冲出房门,他立刻明白了,原来,鬼子动用了骑兵。

    鬼子被沈擒龙他们甩掉之后,很快失去了沈擒龙他们的踪迹。

    这样,沈擒龙他们远远地把鬼子甩在了后面。

    鬼子在发现沈擒龙他们的时候,沈擒龙他们已经距离保定很远了。

    鬼子马上启用这时他们最后一支、已经十分宝贵、平时都珍藏起来的骑兵,全速追击沈擒龙他们。

    果然,在沈擒龙他们刚刚进入村子之后,鬼子的骑兵就到了。

    沈擒龙跟鬼子的骑兵打交道的时间相当长,他对鬼子的骑兵已经十分了解了。

    他急忙大喊:“后退,不要跟鬼子近战,用匣子把他们打下来!”

    正在被鬼子的马刀追杀得狼狈不堪的侦察兵们恍然大悟,急忙脱离开鬼子身边,极力逃跑。

    就在鬼子骑兵纵马追赶的时候,他们回手一,把鬼子骑兵从马上打了下来。

    在肉搏战的时候,马刀的威力绝不亚于任何火器。

    但是,只要脱离鬼子的马刀,匣子这种半自动的武器就开始发威,骑在马上的鬼子就成了活靶子。

    一阵紧张到让人窒息的近战结束,一排机就扫射进来,打得沈擒龙他们无处藏身。

    鬼子的骑兵是骑兵,它的作战方式是骑马行进,发现目标之后,下马作战。

    鬼子的主要作战方式不是抡马刀,而是利用马匹的快速行进速度,迅速接近目标,然后包围对方,用机、重机,甚至是随队炮兵消灭对方。

    沈擒龙在和杨益民说话的时候,鬼子骑兵到了村边,哨兵刚刚发现他们,鬼子骑兵就冲过来,要解除哨兵的武装。

    这个鬼子骑兵部队的指挥官尽管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这些鬼子务必小心,保证全歼这些路军。

    可是,这个鬼子指挥官根据他多年跟路军打交道的经验,认为只有几个路军,才一个小队,完全好对付。

    更何况,这些路军还押运着很多物资,根本没有能够作战的力量。

    鬼子在扫荡时候追赶逃难的路军、老百姓,经验实在太丰富了。

    所以,这个鬼子骑兵的指挥官一看到这么个小村子,才这么几支,他马上临时改变方案,命令部队立即用最快速度冲进村子,打垮路军的防御。

    等到路军没有了抵挡,那时后面的部队也就不用再构筑什么阵地,直接就可以包围整个村子,剩下的就是随心所欲,在立功之外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然,那就是鬼子们已经很长没有能力进行的烧杀抢劫了。

    果然,鬼子指挥官刚刚下令,这边前锋的鬼子骑兵已经杀进了村子。

    鬼子兵马快刀急,很快就突进到了村子中央,打伤了几个侦察兵,把沈擒龙他们护送的那些运送物资的地下工作人员全都堵到了院子里边。

    但是,这时战场在整个村子展开,沈擒龙他们在村子里边跟鬼子混战,在村子外围房子顶上放哨的那些哨兵却还在阻击后续的鬼子。

    后面的鬼子再要用这样的方式轻松地进来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后面的鬼子指挥官马上命令带着重机的鬼子兵马上下马,架起重机,向路军的阵地扫射。

    其他鬼子也马上下马,寻找隐蔽物,利用掩护向村子里边射击。

    几十个鬼子,又有重武器,房顶上面暴露位置的哨兵马上就抵挡不住,很快受伤,失去作战能力了。

    鬼子大队迅速抢占阵地,从村子外面涌进来。

    沈擒龙他们从村子里边冲出来的时候,正好跟鬼子迎面相遇,沈擒龙他们几个人就这么撞进鬼子堆里边了。

    沈擒龙和李骥一齐出手,鬼子当然进不来,但是,鬼子来了一个中队,后面又有其他部队利用这个时间在向这个村子这边集结,形势相当危急。

    沈擒龙他们太了解鬼子的战术了,鬼子一向是利用骑兵先追击路军的指挥机关,然后再利用大部队包围,鬼子对付路军,也是绞尽脑汁,能想的都想了。

    所以,沈擒龙他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抢在其他鬼子没有来到之前尽快突围。

    否则,沈首长他们就要陷入敌众我寡的包围之中,壮烈牺牲了。

    可是,这时沈擒龙他们经过了以前的激战,他们的弹药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这时已经开始担心弹药不足的问题。

    如果再这么跟鬼子对射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沈擒龙他们就会弹尽粮绝,束手就擒。

    沈擒龙对杨益民说:“让保定的同志全都拿武器,现在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跟鬼子干,要不然大家都得让鬼子活捉了!”

    杨益民答应一声,让侦察兵回去通知那些护着骡马,随时准备转移的保定的工作人员。

    他们刚刚打死了不少鬼子骑兵,马什么的缴获了很多,这些工作人员用这些马,相对来说比较好掌握一些,村子里边需要组织村落战,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

    沈擒龙又跟李骥和杨益民商量,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他的意思是赶紧分出人手,到鬼子后面去,能干掉鬼子的指挥官最好,即使不行,至少也能牵制鬼子一下,打乱鬼子的进攻。

    李骥最爱听这话,沈擒龙说完,他说:“太好了,你是指挥员,你来指挥,我到后面去打鬼子。”

    说完转身就走。

    沈指挥员说:“***。”

    然后,沈指挥员回头对杨益民说:“你负责指挥,记住咱们的办法,放鬼子进来,不许硬拚,注意拣。”

    说完,沈擒龙一纵身,也跳出去了。

    整个战斗就由杨益民指挥员来指挥了。

    杨益民指挥员看着这两个不负责任的领导,心里也是十分郁闷。

    杨益民指挥员不愿意当什么领导,他还是愿意只当个战士,抱一挺机,看着那边的鬼子人多,就往那边扫,那样什么都不用想,多么轻松。

    结果,现在这么复杂危险的局面,就全都要由杨益民指挥员来指挥了。

    杨益民指挥员没办法,只好对手下喊着:“都听见了?赶紧撤退,回去打村落战!注意拣啊!记住领导的话没有,没赚着就是赔了!”

    侦察兵们“轰隆”一声笑了,这是沈擒龙的作战方针,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

    沈擒龙不象其他领导,总是掌握全局,沈擒龙每天长在侦察大队,他说的话,做的事,侦察兵们都十分熟悉,早就受了传染,学了样儿了。

    正在村子旁边跟鬼子对峙的侦察兵们马上后撤,到村子里边冒坏去了。

    沈擒龙很快追上李骥,他一把抓住正要去找鬼子指挥官玩儿命的李骥,把李骥摁倒到村子旁边的田埂下面。

    李骥说:“沈指挥员,怎么不在后面指挥作战,到前面来干嘛来了?”

    沈擒龙说:“防止个别同志不顾大局,擅自行动。”

    李骥乐得直咳嗽:“嘿,真是当领导的料啊,什么时候都有理。现在咱们怎么打呢?咱们找那个鬼子头儿去?”

    沈擒龙说:“不行,这次跟平时不一样,人家鬼子的习惯好,你打死一个,后面又上来一个指挥的,咱们就是能拖一段时间,偏偏咱们耗不起这个时间。

    这儿不比根据地,不是游击区,这是鬼子的地盘,一会儿增援的鬼子伪军全都上来,咱们就傻了。所以得赶紧把鬼子打疼了,让他们滚蛋。至少,得给他们添点儿乱,好赶紧突围。”

    李骥深以为然。

    但是,这明显不符合李骥的兴趣和爱好。

    李骥希望能够在鬼子大队中间来回冲杀,骑最快的马,杀最坏的人。

    那个鬼子看着“抖擞”得凶,就干掉那个鬼子,拔了他的旗,挑了他的刺儿,撅了他的棍儿,看以后那个鬼子还敢到中国来“抖擞”。

    抖擞大概就是东北话说的“的瑟”。

    东北人尽管主要来自山东河北,但是也有很多人来自江南和其他奇怪的地区。

    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写过这样两句诗:

    南国佳人多塞北,

    中原名士半辽阳。

    近年来,辽阳很多人喜欢引用清朝诗人丁介的“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两句诗,来印证辽阳历史上的人才辈出,这实在是一个误会。

    原诗的意思是揭露清朝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的迫害,使得中原甚至江南的大批杰出人才都被流放到东北地区。

    东北汉族人来源十分复杂,加上有很多少数民族也转化为汉族,或者是对汉族文化产生影响,少数民族的舌头有点问题,没能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

    另外还有被中国人同化的以及到中国来淘金的外国人也搀和进来,所以东北很多词汇的发音跟传统的发音并不相同,显得很奇怪。

    李骥现在不能冲锋,实在没劲。

    他的革命热情明显不那么高涨了。

    李骥没精打采地问道:“那咱们打谁去呢?”

    沈擒龙说:“我也不知道。现在我心里也很乱。鬼子已经进村了,咱们的匣子要用完了,那些地下的同志又不怎么会用武器,一会鬼子的援兵又要到了,我都急死了。”

    李骥也叹了一口气,当领导就是不痛快。

    原来当兵时候吧,老是觉得让那些没劲的领导支使得做废功,想着那天自己也说了算,那时就不用那么白送死了。

    现在当了领导,又要替别人操心,不能打个痛快。

    真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十七**哇!

    沈擒龙说:“先转一圈吧,看看有什么便宜可占。”

    两个人迅速匍匐前进,避开鬼子进攻的方向,希望能够从侧面找到一个混过鬼子战线的漏洞。

    他们一边爬,一边观察,一边检查支弹药。

    这样在冰凉的地上爬了几百米,这才找到一个缺口,从鬼子不注意的地方爬过田埂,跑到鬼子背后去。

    沈擒龙看看手表,已经过了将近一个小时了。

    说不定增援的鬼子已经在自己面前站着了。

    沈擒龙心里更加焦躁,他抬头向远处张望。

    这一看,沈擒龙看到了好东西,他一拉李骥的胳膊说:“看见那边没有?”

    李骥向沈擒龙手指的方向一看,立刻乐出声来。

    李骥最喜欢的东西来了。

    沈擒龙说:“先别做梦娶媳妇,先看看有没有本钱。”

    李骥说:“一个,一条。”

    就是说,李骥现在只有20响里边有一个的,匣子里边也只有里边有了。

    沈擒龙说:“差不多。一会得省着点儿使,别到了人家跟前,一看人家后面还有百儿十人在旁边看着咱们蹦达,那时就难看了。”

    沈擒龙和李骥是这次作战的主力,他们消耗的自然特别多,沈擒龙也不剩下什么了。

    李骥说:“到跟前再说。先点射,有把握再扫射。”

    沈擒龙说:“最好看准了再打,要是没便宜占,赶紧溜达,一别放。”

    两个人商量好,顺着田埂向远处的鬼子隐蔽的地方接近。

    这里两个人身上的绸缎棉袄早就在地上磨成了开花缎,露出了里边的棉花。

    这样倒好,他们身上的黑棉袄和棉袄里边的雪白的棉花,跟黑色地面上残存的积雪差不多,成了天然的迷彩,反而成了特别好的掩护服装。

    两个人的动作极其迅速,很快到了对面他们观察的地方。

    到了跟前,沈擒龙和李骥从地面上伸出脖子向对面一看,几乎笑出声来。

    原来,对面正是鬼子骑兵的软肋所在。

    我们说过,鬼子的骑兵是与时俱进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之后最流行的骑马行进,下马作战的骑兵。

    这种结合了骑兵高机动性与步兵密集火力优点的骑兵,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