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5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支十分精锐,经验丰富的党卫军部队,他们很快分工明确,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马克坐在第一辆车里边,催促司机加快速度,顺着俄国间谍逃跑的方向追赶。
他没有坐奔驰之类的小汽车,因为那种小汽车在野外环境的性能并不好。
马克坐的是德**官普通使用的82型桶车。
有一种理论说,在美国的吉普车发明之前,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越野车。
这个说法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这时德军使用的是他们为军官研制的vw82桶车。
希特勒上台后,准备让每个德国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小汽车。
这个让所有家庭都用得起的价廉物美的小汽车,设计工作由极有天赋的设计师费迪南·保时捷博士承担。
1939年专门在沃尔夫斯堡建造了一座kdf-stadt工厂生产这种汽车,这就是后来的大众公司。
可惜老百姓还没有用上这种价廉物美的汽车,德国就开始战争准备了,于是这家工厂开始生产德军军用车辆。
于是结构简洁,充满力度感而不粗野的82型桶车诞生了。
82型桶车的车厢由带有加强筋的薄钢板冲压制成,配有折叠式风挡和帆布顶棚,23。5马力,最大速度80千米/小时。
82型桶车陆续装备到国防军的各个单位,逐渐开始取代侦察部队、通信部队以及中下级军官使用的摩托车。
盟军对缴获的82型桶车进行试验表明,尽管在恶劣环境中82型桶车表现不如美国的通用吉普车,但它的越野性能出色。
它比美军吉普轻数百磅,油耗仅为吉普车的一半,操纵灵活,维护方便,而且可靠耐用。
装有闭锁差速器的两轮驱动82型桶车在机动性上却和四轮驱动的美军吉普不相上下。
因此,盟军士兵甚至会用2辆吉普车去换取1辆友军缴获的桶车。
虽然马克的82型桶车性能这么好,但是这次马克吃了希特勒的亏了。
不管是他的82型桶车,还是后面他带领的那些奔驰军用卡车,这时他们都落后了。
这些车辆在越野时候当然是最佳选择,可是这时他们是跑在希特勒为了运兵而专门修建的德国优质公路上,他们的速度就不如沈擒龙开的奔驰轿车了。
沈擒龙本来还要故伎重演,再把汽车开到森林里边去。
可是他没想到,马克他们的追兵来得如此之快,他几乎感觉马克他们又是事先安排好的埋伏,先用盖世太保当诱饵,然后从外面包围他们。
但是,沈擒龙马上否定了自己的这个看法,因为他觉得,没有人会用宝贵的电台来当诱饵。
沈擒龙还是路军的想法,觉得电台比生命还要宝贵。
他一时没转过弯来,德国现在虽然对无线电设备也比较珍惜,那是因为战争消耗资源太厉害,但是,人家德国不是路军那种穷兵,还不至于把电台看得太重。
不管怎么说,反正这时沈擒龙是没有时间钻树林隐蔽了,他只好顺着公路拚命向前,直冲柏林。
奔驰轿车比军队的卡车快几十公里,一顿狂奔之后,沈擒龙他们把后面的灯光甩得老远,很快到了柏林外围的检查站。
沈擒龙距离很远就大声喊道:“盖世太保,快让路!”
这时空袭已经结束,这边是柏林的郊区,路灯早就亮了,检查站的德国兵远远地看见沈擒龙他们盖世太保汽车车头前面飞舞的纳粹卐字旗。
他们正在盯着看,沈擒龙从车窗里边伸出手,举着大叫道:“快让开,追捕俄国间谍!”
德国兵们急忙把挡在路口的栏杆搬开,沈擒龙他们的汽车略微减速,然后就一冲而过。
又过了半天,马克他们的汽车才跑过来。
马克比沈擒龙客气多了,他们的汽车到了检查站前面,就立刻停下来。
马克在汽车里边问站岗的德国兵:“刚才看见有人经过吗?”
德国兵一看马克的军衔,急忙立正。
马克穿着全套的德军军服,马克的军衔是旗队长,这个军衔相当高了,在一般执行任务的德国兵里边,这个军衔是最高的。
毕竟隆美尔那样的元帅平时是不会出现在大街上的。
德国兵赶紧报告说:“刚才过去了一辆盖世太保的汽车。”
马克想了一下问道:“发现有其他人通过吗?没有坐车的?”
德国兵在这个检查站工作时间非常长了,对柏林周围的人的活动习惯十分了解了。
他马上报告说:“这个时间基本不会有人通过了。今天晚上只有盖世太保的汽车通过,没有其他人。”
马克有点发愣,这个结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马克转念一想,那天他们发现这个电台发报的时候,就在现场看到了很多盖世太保。
然后,盖世太保和6处的大头目全部到场,两个大人物都是他惹不起的。
今天,马克他们又看到了现场有几个盖世太保的人横尸街头,这让他更加迷惑,如入五里雾中。
马克觉得这里边隐隐约约有什么秘密,大概是盖世太保又在跟6处搞什么恶性竞争。
马克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了,难道,这不是真正的俄国间谍的电台吗?
可是,马克在瑞士明明从俄国间谍的联络站里边缴获了俄国间谍的文件和这部电台发报用的密码呀?
马克想了一下,还是对德国兵说:“把栏杆搬开,我们过去。”
德国兵急忙把栏杆抬起来,让马克他们过去。
马克命令加快速度,追赶前面的汽车。
可是,这么折腾一阵,早就耽误了时间,沈擒龙他们早就踪迹不见了。
马克一拳打在车座上,十分泄气。
他只好带着人回去。
就在马克感觉颓丧的时候,他的技术负责汉斯却十分得意地对他说道:“看看我们发现了什么?”
马克一看汉斯的表情,就觉得有希望。
他马上问道:“发现了什么?”
汉斯说:“虽然整个车炸散架了,可是,有一扇车门炸飞了,我们在那边的树林边上找到了车门。我们在车门上发现了几个清晰的指纹。”
虽然沈擒龙自己时刻戴着手套,他却忘记了提醒自己的报务员,也要带上手套。
这样,报务员的指纹就落在马克手里了。
不过好在马克的党卫军跟盖世太保完全是两个部门,两个部门都希望独自破案,自己立功,所以马克并不知道盖世太保掌握的线索,他们也没有把自己的情报通报给盖世太保。
这样,沈擒龙还能拖延一定的时间。
****
沈擒龙把报务员送回他的住处,然后回家。
到了这时,沈擒龙已经觉得相当危险。
几次遇险,让沈擒龙感觉到跟盖世太保斗是相当困难的,他必须全力以赴。
于是,他尽量把危险减小到最小程度。
他另外给报务员找了一个住处,不再让他住在自己租的房子里边。
这时报务员有了合法的身份掩护,自己也能在柏林立住脚了,在外面租房子也能够办到了。
当然,私下里,报务员的一切生活费用还是沈擒龙出的,中心到这时仍然没有给他们送来活动经费,当然更不必说什么工资了。
沈擒龙赶紧销毁跟发报活动有关的一切证据,把从盖世太保那儿缴获的车载电台也伪装起来,尽量让生活看得正常起来。
他跟报务员约定了联络方式,两个人各自找了一个公用电话当作是紧急联络手段。
经过了第二次被追捕,沈擒龙需要再安心潜伏一阵。
沈擒龙本来是希望中心能够同意他的建议,把到他投资的公司干活的那些苏军战俘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有轻武器武装的小部队。
那样,不管是从沈擒龙自身的安全出发,还是从执行任务的角度出发,沈擒龙能够控制的力量都要强上很多。
没想到,中心对战俘极其不信任,严禁沈擒龙跟战俘接触。
沈擒龙只好仍然在家里等着盖世太保上门。
这一天,整个柏林突然大乱,大街上声不断,德军全部动员起来,封锁了大街小巷,禁止一切人通行。
沈擒龙心里有鬼,老是怕人家是冲着他来的,所以急忙从窗户里边向外窥视。
原来,这一天是7月20日,在这一天,发生了希特勒统治下的唯一一次反对他的军事政变。
一个叫施陶芬堡格的德军上校在希特勒的身边放了一颗定时,把希特勒的会议室炸成了瓦砾,然后一些害怕希特勒输掉战争的军人就发动了政变。
战后西方有一种理论,说是如果没有希特勒瞎指挥,他的那些将军完全可以不犯错误,也就能够打败苏联。
从这次阴谋上来看,这些人在没有希特勒的指挥下独立进行的军事行动,简直就是幼儿园小朋友进行的打仗游戏。
这些阴谋者在政变开始之前,就没有一个成熟的政变计划,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
调查表明,除了运输处处长格尔克将军和总参谋长豪辛格,总参谋部的所有部门负责人和他们最亲信的手下都知道反对希特勒的这场阴谋。
可是,这么一堆将军、专业的参谋人才,竟然没有制订出一个有效的作战计划。
政变开始了,他们甚至没有调动军队,没有自己的通讯工具。
暗杀进行之后,施陶芬堡格还是跟希特勒的手下借了一个电话,向其他参与政变的人报告消息,结果电话效果不好,竟然形成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暗杀已经进行了,他们还在观望,不知道要等待什么。
他们最看不起的二等兵希特勒一从袭击中清醒过来,就立刻调动军队,几天功夫所有手握重兵的将军都让人家干掉了。
一连几天,整个柏林到处都回荡着希特勒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到处都在进行大逮捕。
沈擒龙本来还在等着希特勒召见他,讨论开辟北冰洋航线的问题,可是现在看来,大概希特勒是顾不上他了。
这时连盖世太保都在全力运转,进行逮捕和审讯。
盖世太保自己是没有武装的,那些阴谋者也没有动他们分毫,可见阴谋者的无能。
盖世太保手里掌握的证据一点儿没受到破坏,对沈擒龙的报务员的搜捕,只是推迟了几天而已。
柏林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影响立刻波及到了整个欧洲战场。
沈擒龙接到中心的密码广播,命令他火速报告柏林发生的事情。
看来,中心在德国首都安插的情报员也没有几个,实在打探不到什么情报了。
沈擒龙为难了,这种时候,还要发报?
776、二战鬼子的火箭飞机()
在纳粹正在进行全国大搜捕的时候,中心命令沈擒龙火速报告柏林发生的事情。ggaawwx
这让沈擒龙十分为难。
这时的纳粹,已经陷入疯狂状态,整个国家都在进行日夜不停的搜捕和决。
这时无论是元帅还是将军,都是被搜捕的目标。
而这些平时威风不可一世的将军们,这时也是狼狈不堪,到处逃窜。
这样,搜捕随时都在进行,没有人能够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秘密活动。
沈擒龙心想,如果我这时去发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身边冒出一伙正在追捕阴谋分子的党卫军,那时他们就把我按将军待遇毙了。
那样我死得才冤呢!
可是,中心的命令又特别急,显然中心的人也真的急眼了,不知道柏林在发生什么事情。
沈擒龙换个角度思考,也明白,如果这时德国正在混乱,罗刹有什么可乘之机,他们当然是要极力想法利用的。
但是,让沈擒龙哭笑不得的是,自己又不是什么纳粹的上层人物,自己上那儿知道人家纳粹的内幕去!
沈擒龙自己叹了一口气,一边赶紧收集情报,一边找报务员商量,先把那些缴获的德国先进设备学会用了。
沈擒龙把缴获的盖世太保的电台和汽车放在原来报务员住的房子,藏在后院。
到了晚上,两个人就鬼鬼祟祟地跑到那家的院子里,悄悄钻进汽车,研究那些装备。
沈擒龙问报务员:“这些电台能用吗?”
报务员说:“这些电台主要是用来测向的,十分灵敏,但是功率不是特别强。要变成电台,把电报发到莫斯科,还需要很大的天线才行。”
沈擒龙虽然会发报,但是他不过是懂得一些基本原理。
沈擒龙跟人家中心的报务员相比,那就实在外行太多了。
到了这时,沈擒龙真是遇到专家了。
毕竟人家罗刹搞军队现代化已经几十年了,经验比路军丰富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沈擒龙耐心地向报务员学习,报务员也小心地研究德国的电台测向车的使用方法,两个人很快把德国车载电台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弄熟了。
到了白天,沈擒龙就到处乱钻,打听情报。
他从自己投资的公司没有听到什么新鲜的东西,跟在广播里边听到的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沈擒龙又到日本大使馆去,在那儿却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沈擒龙和中心日夜关注的鬼子i-29潜艇已经在7月14日穿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抵达新加坡。
i-29潜艇的乘客携带着德国飞机、设计图和文件登岸并换乘飞机飞往日本,但大部分货物仍然还留在潜艇上。
这艘潜艇也是盟军高度注意的目标。
7月20日,i-29潜艇拍发了由新加坡返回日本的最后一段航程的航线计划。
驻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无线电部门破译了该报文。
美国“方头鱼”号潜艇艇长的维尔金斯中校负责指挥一支由“方头鱼”号、“石鱼”号和“锯鳐”号潜艇组成的“狼群”潜艇群,他接到了在吕宋海峡海域拦截i-29潜艇的命令。
7月26日下午,i-29潜艇以水面状态在巴林溏海峡的西部入口处航行时,“锯鳐”号潜艇向i-29潜艇发射了4枚,i-29潜艇发生了剧烈爆炸并几乎立即就被击沉了。
i-29潜艇上运输的飞机发动机沉没延缓了日本喷气战斗机项目的开发进度,但是战斗机的图纸已经安全运抵东京。
鬼子利用这些图纸在德国me262和me-163战斗机的基础上立即分别研发了川崎“桔花”和三菱“秋水”战斗机。
沈擒龙当然不知道鬼子利用图纸喷气式飞机和火箭飞机的可能。
沈擒龙知道了那些原的材料跟着鬼子的潜艇沉到海里喂王了,不禁心花怒放。
可是,沈擒龙在得到这个消息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听到另外一艘鬼子潜艇即将到达的消息。
原来,在沈擒龙等待运送原材料的潜艇到日本本土去的时候,另外有一艘鬼子的潜艇已从新加坡开向德国。
这个消息沈擒龙早就知道,他向中心报告过。
这个新来的鬼子潜艇叫i-52潜艇。
它是1944年3月10日离开吴港驶往新加坡的。
i-52潜艇载有包括9。8吨钼、11吨钨等战略金属、用来德国光学设备的装在49个金属箱中的146根总重达2。2吨的金条、3吨鸦片与咖啡因。
另外还有研究德国武器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14名乘客。
1944年4月23日,i-52潜艇驶离新加坡通过巽他海峡和印度洋前往洛里昂。
1944年6月6日,柏林的鬼子通知i-52潜艇盟军已经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据目前形势看来,i-52潜艇到达洛里昂将会很危险,可能不得不改行至挪威。
这时没有人知道美国已经全面破译鬼子电报密码的机密,沈擒龙也不例外。
所以,沈擒龙并不知道鬼子的潜艇即将成为美国的猎物,他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不用说,鬼子的潜艇一来,德国肯定又要送给他们原的材料。
沈擒龙一方面十分担心,另外一方面又忽然想到,这是一个对付中心命令的好借口。
沈擒龙可不想因为替罗刹人忙活那些杂七杂的东西,把自己的命扔到德国。
中心是丝毫没有考虑沈擒龙的未来,完全不替他想着让他回到中国去参加抗日的事情。
中心的意思是,抓沈擒龙一个便宜劳动力,为他们打败德国当棋子。
沈擒龙现在对中心的这种想法实在是太清楚了,他决心,只要不是跟鬼子的原有关的情报,他都不玩儿命去给抢。
沈擒龙这边留心鬼子的潜艇的消息,不禁拖起时间来,报务员却等得着急了。
报务员约见沈擒龙,询问他关于纳粹政变情报的事情。
沈擒龙说:“我在德国当旗队长,那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事情,我又没有实权,我上那儿弄到人家的机密去!”
沈擒龙又把刚刚得到的关于鬼子潜艇的消息告诉报务员,告诉他,自己正在到处打听这方面的情报,因为时间不够,所以现在还没有弄到手。
既然重要情报没有弄到,那么,当然暂时不能向中心报告。
报务员心里狐疑,没有说什么,跟沈擒龙告了别。
****
沈擒龙这边打听情报,那边也在积极学习德国的迫击炮技术。
沈擒龙投资的这家迫击炮零件的公司,能够的不是全套的迫击炮。
他们主要迫击炮的瞄准装置,和其他的辅助装置。
但是,这种瞄准装置可不是通常的中国迫击炮那么可怜的一个小东西。
当时中国的迫击炮主要是使用二战前的外国传进来的迫击炮技术,是没有德国这种瞄准装置的。
德国随着战争的进展,武器的研制得到了迅猛发展,迫击炮上面也开始加上了瞄准装置,迫击炮的射击更加准确。
而且,沈擒龙到了这家公司,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迫击炮。
中国的迫击炮最早是1923年根据英国斯托克斯式迫击炮仿制而成,全炮重68千克,弹重3。8千克,最大射程2。8千米。
中国的迫击炮口径很大,就连路军也仿制了大量的82迫击炮,这让鬼子叫苦不迭。
后来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兵遇到了中**队的迫击炮,也只有抱头鼠窜的份儿了。
但是,这时沈擒龙在这家公司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出名的德军重型臼炮的瞄准装置。
为了打破法国马其诺坚固防线对德军的围困,莱因金属公司开始了超级臼炮的研制工作。
到了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德国已经把重型臼炮改造成了依靠自身的履带行走的自行化炮。
卡尔臼炮系列总共生产了6门;前三门是040型600毫米口径;后三门是型041型540毫米口径。
它的性能参数是:
口径:600毫米
最大行驶速度:8…10公里
最大行驶里程:25…40公里
炮弹重:2195。42公斤
有效射程:4479米
这时其中一门卡尔臼炮正在返厂检修,同时装上沈擒龙投资的公司的新型瞄准装置。
沈擒龙跟着人家混到了大炮的生产场地去,要亲眼看看这么大的迫击炮到底是什么样子。
等到他亲眼看见了这个象火车似的大家伙,沈擒龙大吃一惊。
沈擒龙拍着卡尔臼炮的车身喊道:“这还是迫击炮吗?这是坦克呀!”
所有人都笑了。
一个工程师给沈擒龙解释说,这已经不是迫击炮了,这个叫臼炮。
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因其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
小口径、方便携带的臼炮后来发展为迫击炮。
沈擒龙真正学到了军事科学了,他跟着他投资的公司的父子两个人认认真真地学习高级的精密金属技术,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
****
在沈擒龙学习武器技术的时候,他的报务员自己却悄悄取出了电台,跑到柏林郊区去了。
报务员已经从沈擒龙那儿知道了沈擒龙了解到的全部情报,他对沈擒龙不及时向中心报告的行为十分不满。
但是,报务员知道自己从理论上是指挥不了沈擒龙的,而且,以他的能力,要挟制沈擒龙,肯定也是做不到的。
报务员只好自己偷偷向中心报告,同时请示应当怎么对待沈擒龙。
假如中心有了命令,他就偷偷给沈擒龙一,反正沈擒龙已经给了他一支,平时这支就在他身边放着。
报务员不会开汽车,不能使用沈擒龙缴获的那辆盖世太保的汽车,只能自己出去。
他拿着他从莫斯科带来的那部电台,来到柏林郊区的检查站。
报务员虽然不是跟沈擒龙一起来的,但是他觉得沈擒龙的那个战术是正确的,他们不能坐火车。
但是,沈擒龙的理论越正确,报务员就越觉得沈擒龙违抗中心的命令是不能原谅的。
报务员觉得,以沈擒龙的能力,从盖世太保的搜捕下面逃脱,易如反掌。
沈擒龙之所以不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