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8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务们不知道朴东旭有什么标准,但是这时所有的特务都想赶快干完,赶快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尽管他们严格按照朴东旭的命令执行了,但是毕竟他们还是特别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人家人民军包围,急于离开。

    听到朴东旭下命令,他们立刻对准中间的几个北棒扫射起来。

    一阵因为密闭的房间而更加响亮的拍巴掌的声音响过之后,中间的几个北棒给打成了马蜂窝。朴东旭这时让特务们把两边的北棒拎起来,然后点上油灯,开始审问。

    睡得很好的北棒们给突然从被窝里边拎起来,感觉相当不舒服。等到他们看见了这些凶神恶煞一般的特务们,就更加不舒服了。

    朴东旭狞笑着,对他面前的北棒班长说:“说吧,你们和中国人要什么时候进攻。”

    北棒班长一愣,眼珠子乱转。

    朴东旭招手把旁边的小兵叫过来。那个小兵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绒毛,说不定还未成年。

    朴东旭用比较和气的声调问道:“告诉我,你们和中国人什么时候进攻?”

    小兵吓得要哭,朴东旭举起无声,一梭子打在他胸口,小孩儿连惨叫都没发出来,倒在地上。

    朴东旭又回来问那个班长,那个班长吓得急忙说道:“我听说,是4月22日!”

    “具体的计划呢?主攻方向在哪儿,中国人打哪儿,人民军打哪儿?”

    “我真的不知道!”

    朴东旭把无声的口顶到他的脸上,恶狠狠地说:“我看你是不想活了!是不是要我也给你一!”

    北棒班长吓得急忙大叫:“别打!我真的不知道!”

    朴东旭生气地扣动扳机,北棒班长惨叫一声,倒了下去。

    朴东旭又问旁边的其他特意留下的北棒士兵,他们也全都说不知道。

    朴东旭心想,大概他们是真不知道。这些小子就是个当兵的,确实不大可能知道详细的情报。

    他只好下令,把这些北棒也全都毙了,然后撤退。

    但是,既然来了,朴东旭是不可能就知道这么一点东西就撤退的。

    他把这个重要情报用电台报告给cic之后,又在这条有哨所专门保护的电话线上安装了窃听线路,然后带着特务们躲藏到山上去偷听。

    这时在大田的美军陆军情报队里,肖光和刘少山,还有沈擒龙和李骥,正在接受特务训练。

    沈擒龙和李骥也跟着上课,一个是肖光和刘少山根本不懂英语,人家就是说朝鲜话,他们也得露馅,所以沈擒龙和李骥得随时在旁边充当翻译,顺便跟着起哄,搅局。

    再一个,沈擒龙和李骥也要看看,现在美国最新的特工技术进展到了什么程度了。

    本来陆军情报队这时在大量训练南棒特务,布雷恩要让肖光和刘少山也到特务的训练班去,沈擒龙劝他还是不要让肖光和刘少山暴露,尽量少让别人看到他们。

    而且,特务训练班的那些课程,什么射击,格斗,肖光和刘少山全都已经会了,再学那个,不是瞎耽误功夫!

    布雷恩觉得沈擒龙说得完全有理,他马上把美国教官找来,给肖光和刘少山开小灶。

    他们受到的训练分别是:从事破坏与颠覆活动,和传播“黑色”信息,伪钞和身份证,使用无声和各种爆炸装置。

    有一种爆炸装置专门用于破坏铁路,它用磁铁吸在火车头的下部,以保证火车在进入隧道中爆炸。

    肖光和刘少山都学得很快,因为他们不但是侦察兵,有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沈擒龙和李骥已经私下给他们介绍过这些东西了。

    他们唯一需要做的是,在这儿见识到美国最新生产的相对更精致的工业产品。

    当然,像密码的编译,电台的使用,也只有在人家美军这儿才能学习,志愿军那边是没有电台给肖光和刘少山用的。

    来给肖光和刘少山单独授课的美军教官对这两个人非常满意,等到他知道这两个人就是他们在北棒那边的特务,就是让他们整个情报队露脸的人的时候,那种自豪感就更加强烈。

    他们就等着肖光和刘少山回到北棒那边,能够送回来更多有用的情报,让他们整个情报队都飞黄腾达了。

    而这同时,沈擒龙和李骥则通过跟布雷恩聊天儿,和自己的情报中心,弄到了大量的情报。

    他们基本知道联军司令部的一切计划,以及联军从志愿军后方得到的大部分情报。

    但是,这些情报却不能交给志司。

    还是那句话,情报好得太过份,人家反而不相信。

    再说,他们几个可不能再表现得太惊人了,他们能够弄到这样的情报,本身就是让人怀疑的事情,将来人家要是再交给比这个更艰难的任务,他们得怎么死?

    所以,这个既能用自己掌握的情报挽救志愿军的命运,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这个就成了他们选择能交出去的情报的标准。

    仔细权衡之下,他们决定还是自己编造情报,仍然是真真假假,尽量能够吓坏志司,但是又不暴露自己获得情报的广度的。

    比如说,他们先报告敌人已经知道志愿军就要发动攻势,基本在4月20日前后。

    然后,他们报告说,敌人正在调集大量火炮和轰炸机,要使用火海战术对付志愿军。而这次战术和从前不同的地方是,这次会使用超量的弹药,不断使用炮弹和形成的弹幕阻击。

    这时麦克阿瑟已经被撤职,终于实现了沈擒龙的预言,以前闹得太欢,终于被人拉了清单。

    李奇微接任麦克阿瑟原来的联合**总司令的职务和美军驻远东司令官的职务。而范弗里特已经接任了李奇微的朝鲜第8集团军司令部的职务。

    沈擒龙和李骥他们当然不知道,后来范弗里特的这种打法,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范弗里特弹药量,在军事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对志愿军的伤害确实极大。

    沈擒龙和李骥用电台把情报发了回去,处长又觉得沈擒龙和李骥的情报太好,于是询问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沈擒龙回答,他们窃听了从汉城前线到南棒师部的电话。

    处长觉得这个办法很好。

    其实,窃听电话,是四野最早大量使用的技术侦察手段,到了朝鲜之后,一片混乱,这种技术手段反而很少使用了。

    处长感觉沈擒龙和李骥的侦察技术非常高明,别的不说,他们总是保持很清醒的头脑,尽管没玩出特别的花样,至少他们现在使用的手段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处长于是把他们侦察到的情报报告上去。

    但是沈擒龙他们希望的,彭德怀看到这样的情报能够立刻停止发动战役的想法根本没有实现。

    后来沈擒龙和李骥才知道,这时的志愿军部队,新入朝的步兵加上新组建的炮兵、铁道兵、后勤部队和技术兵种,总兵力已经达到了70多万人,用大老板说**的话说,现在壮得很。

    所以大老板和彭德怀这时觉得自己已经相当不含糊了。

    而彭德怀主张立即作战的重要原因,是担心美军的登陆作战。

    这时志愿军弄到了两个情报,一是美国海军加强了对北朝鲜港口的炮击和封锁,二是美方本周内从其本土调两个师到了日本。

    还有消息说,蒋介石的三万名士兵已经运抵济州岛。

    彭德怀自担任朝鲜作战的统帅时起,就一直担心联军再搞一次仁川登陆一样的两栖作战。

    彭德怀的意思是,要抢在美军可能发动登陆作战的前边,在战线正面向其施加压力,以粉碎美军的企图,消除中**队侧后的威胁。

    其实,到日本本土的两个师只是驻守日本本土,这是全世界报纸上写得清楚,是美国政府多次警告过麦克阿瑟不许用于朝鲜战场的,中国应当从香港报纸上看到的。

    而所谓的登陆,需要大规模的准备,这些准备的迹象根本没有出现。更何况,要防备人家登陆,当然得收缩兵力,怎么往前面去,把后背给人家让出来。

    现在知道,从这时到后来好几年,都没有什么在北朝鲜的登陆。

    但是,这时还有一个邪门儿的事情,美国本土的总部在3月底提到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的根据据说来自某欧洲国家的前驻土耳其大使。

    这位大使说:罗刹打算在四月底在朝鲜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罗刹将打着志愿军的旗号,动用大量的飞机和蒙古血统的苏军正规部队入朝作战。

    罗刹远东军区要不惜冒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危险一切必要的支援,以保证赢得胜利。

    现在知道,罗刹是绝对不敢把自己的力量投入朝鲜战场的,放出这个消息,大概是要给美国施加压力吧!

    总之,在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的前一天,日本《朝日新闻》登出了一条醒目的大字标题:《范弗里特将军:欢迎共军进攻!》

    就是说,人家的情报准确到何等程度,即使这样,明明知道自己没有攻坚能力,志愿军还是要强攻人家的防线。

    4月22日,志愿军按照双方都知道的时间表,准时向联军进攻。

    晚上5点,志愿军开始了全面炮击,这次炮击比前四次攻势的炮击猛烈得多,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这是因为,志愿军有了真正的炮群,现在志愿军有6000门大炮!

    9。20分,炮击还在进行中,志愿军已经排山倒海地杀向了敌人的阵地。

    山谷中充满了志愿军的军号声、牛角喇叭声和志愿军震天的喊杀声。

    南棒第6师的阵地一下子就被突破了,晚上11点,南棒整个师陷入崩溃,南棒整个师已经逃得不剩下一个人。

    范弗里特听到南棒第6师败退的报告后,下令把南棒士兵当成俘虏。

    美国兵提前就开始抓俘虏了。

    此时西线的南棒第1师和美军第3师同时遭到了攻击。志愿军战士再次发挥了超凡的战术能力,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秘密渡过了临津江,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下来。

    在预定的攻击时刻,志愿军如狂涛一般咆哮而来,对临津江的战斗地形极其熟悉的南棒在能够进行泅渡的地点配置了火力网,向志愿军拚命射击。

    无数的志愿军在敌人的火网下,前仆后继地向前冲锋,转眼就打垮了南棒。到第二天,志愿军已挺进敌纵深30公里。

    此时,在大田和美国陆军情报队的特务们一起收听电台传来的电讯转播的沈擒龙和李骥、肖光和刘少山他们,看着狂喜的美国特务,心情极其复杂。

    布雷恩他们对肖光和刘少山两个北棒的“准确的”情报极其满意,这表明他们安排的两个特务是极其有价值的,在上级面前又是露脸。

    可是,沈擒龙他们听到美军不断报告的,用炮火打死志愿军几万人的消息,心里却不是滋味儿。

    沈擒龙他们又想赶快过去帮忙,为志愿军引导进攻方向,又不知道志愿军到底会攻击到什么程度,无法决定自己的行动。

    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范弗里特判断志愿军的目标是汉城,美国空军整个白天12个小时都在向逼近汉城的志愿军猛烈轰炸,陆军的炮击也形成了弹幕。

    尽管美军感到志愿军的决心和执着是令人惊异的,但在美军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轮番攻击下,汉江的河水都被志愿军的鲜血染红了。

    志愿军被击退了。

1265、志愿军司令部的内讧() 
其实,在第五次战役的战前讨论中,就没有人同意要这么打仗。ggaawwx

    洪学智最先发言:“我们往前进,敌人就要往后退。我们是靠两条腿,敌人是坐汽车跑。

    我们的人又疲劳,地形又不熟,追不上敌人的汽车!

    另外,打远了怎么呀,线也接不上呀!

    把敌人放进一些来,我们可以拦腰一截,容易解决问题。

    同时,刚入朝的部队可以以逸待劳,多一些准备时间。”

    第一副司令邓华、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也一起发言,都认为洪学智的打法更好一些。

    韩先楚副司令员当时在前线,他的意见也和洪学智是一致的。

    见大家都不同意自己的打法,彭德怀不高兴了:“这个仗你们到底打不打?”

    会议不欢而散,彭德怀起身出门起草电报,还是按照自己的打法办。

    偏偏这时又遇到个狠的,范弗里特是个希望在最后的战斗中为自己换取最后的军功的家伙,不顾一切地用火力阻击。

    64军担负着突破临津江之后向议政府穿插的重任,结果在过江之后被美军强大火力阻住不能前进。

    兵团连发两电催其突破,措辞之严厉实为罕见:“……我军主力已停于江南狭小背水地区,如不坚决攻击等于死亡……64军各师如不猛插进到目的地完成战役任务,会遭到革命纪律的制裁。”

    在上级的严令下,64军不顾一切往前猛攻,最终只有一个营和兵团侦察支队冲破了美军防线。

    这2支小部队经过苦战,一路击破美军七次阻击,在美军纵深穿插60公里,一举夺占了议政府旁的制高点道峰山,切断了汉城以北美军的退路。

    这2支志愿军分队在不可想像的恶劣条件下整整坚持了三天四夜之后全军覆没,可是,计划中来全歼联军的64军和增援的65军共5个师5万多人马全部拥挤在临津江南岸。

    5万人马一动不动地承受美军的轰炸,整整2天2夜,遭到美国人的空地火力的重大杀伤。

    此时正好是整整7天7夜,又是志愿军弹尽粮绝的最后一天。

    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被迫结束,志愿军歼敌总数23000人,其中未能成建制地歼灭敌军1个团,离大老板预定歼敌5个师的计划差得太远了!

    整个志愿军部队前进速度参差不齐,远的到了汉城,近的还没过敌人战线,在等着轰炸。

    而且,范弗里特遵照李奇微的嘱咐,每天只退30公里,恰是志愿军前进路程。天明又用美国空军对已经累到极限的志愿军进行轰炸。

    志愿军才打开一个战役缺口,却又不得不因部队缺粮而原地停留等待补充,而美军迅速以摩托化行军堵住了缺口。

    就在沈擒龙和李骥他们着急的时候,沈擒龙收到处长的电报,让他们火速回到志司接受任务。

    军令如山,沈擒龙和李骥急忙带着肖光和刘少山回去报到。

    当然,这之前也得演足戏,要不然以后的事就砸锅了。

    沈擒龙对布雷恩上校说:“不行了,仗打到这种程度,人民军肯定没兵了,又要从后面抽调兵力往前面补充。他们两个不赶快回去,他们的大队长就包庇不了他们了。”

    布雷恩一听特别着急,急忙说:“那怎么办?绝对不能暴露!要不然,用飞机把你们空投过去?”

    包括沈擒龙在内,所有人全都脑袋里边“咕咚”一声。可是,沈擒龙一想,要是那样,快是挺快,可是我们那个汽车可就扔到这边了。

    再说,我们从天而降,怎么跟处长解释啊?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少抖机灵。

    现在闹得欢,将来给拉了清单怎么办?

    所以他急忙摆手:“绝对不行!要是那样,那不是太可疑了吗?飞机才过去,有特务跳伞,他们就出现了,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布雷恩尽管没听说过这句歇后语,但是立刻明白了这个意思,觉得沈擒龙的比喻实在是太高明了!

    他急得抓耳挠腮:“可是,这样你们回去得太慢了!”

    “没事,你给我们一辆吉普车,多给一些油,我们两个把他们送过去。”

    布雷恩急忙点头,立刻出去挑选一辆最新的、才从美国运到这儿的吉普车,交给沈擒龙和李骥。

    4个人收拾一下,给自己的公司打了招呼,立刻全速驶向战线。

    只是到了这边一看,几个人就有点蒙。这时志愿军打到了汉城,战线不是他们出来时候那样了,战线就在他们眼前。这次盯着他们的不是美国兵了,而是志愿军。

    这边全都被志愿军占领了,他们的基地附近都是警惕的志愿军战士。

    对于他们来说,要躲开美国兵或者是志愿军,穿越战线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在人家志愿军控制的战线后方,在志愿军战士的眼皮底下把汽车埋起来。

    要说把汽车扔了,他们还觉得可惜。

    这时他们是对一辆汽车的钱不在乎,可是这是他们通过敌人防线之后迅速脱离,以及提高行动速度,保证生存的重要手段。

    沈擒龙他们又不能把志愿军战士宰了,所有人都不能对自己人下手。

    而且,说实在的,这批进朝鲜的志愿军,他们中间的有些人沈擒龙他们还真未必能杀得了。

    比如说这批进朝鲜的志愿军,其中就有一个是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的农民王聋子的大儿子。

    后来这个人复员到了上海工厂,60年代他把抗美援朝、党员的身份一报,比所有人的政治面貌都高,很自然地成了司令,后来就当了主席。

    大老板曾经对村乔说:“他当过农民,打过仗,当过工人,经历比咱们都广,咱们都不如他呀!”

    是啊,至少他这还是出了国,见过了现代化战争。

    只是大老板没想到,大老板开会他趴桌子上就睡着了,他一句都听不懂!

    总之,这个是关乎国运,沈擒龙和李骥他们都没辙。

    又过了半天,他们是实在等不了了,只好把汽车隐蔽起来,离开了。

    这时只能是扔汽车保基地,汽车没了也许还有机会弄到,基地让人家祸害了,以后就彻底没有隐蔽地点了。他们希望志愿军别又取得缴获一辆敌人吉普车的胜利。

    然后他们就跟所有的志愿军一样了,只能用腿走到志司。

    见了处长,处长马上表扬沈擒龙他们,沈擒龙他们一看,处长满眼都是血丝,眼神也是飘忽不定,显然也是多少天没睡觉了。大概这仗打得比他们听美国兵现场直播的还惨。

    沈擒龙和李骥不敢评价这个,只好乖乖听着。

    处长说:“小沈,小李,你们两个先休息一下,过几天再过去,咱们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战斗。”

    “还打?!”

    处长苦笑了一下说:“第一阶段的战斗没有达到战役目的,必须继续进行下去。”

    李骥问道:“咱们到底伤亡多少啊?有几十万吗?到底打到哪儿了?还强攻啊?”

    沈擒龙一拉李骥的衣服,处长说:“不要听敌人吹嘘,怎么可能伤亡几十万。当然了,咱们的伤亡是不小。所以呢,这次咱们要改变一下打法。”

    所谓的改变打法,就是说,不是按照大老板的,消灭美军5个师,彻底解决朝鲜问题了,而是要按照志愿军过去发现的正确打法――打南棒去!

    具体来说,趁着西线美英军主力在汉城及汉江南岸,整个战线成斜形由西南向东北伸展,把全部由南棒防御的东线阵地露出来的机会专打东线的南棒,

    其实这时志愿军已经是人困马乏,弹尽粮绝,部队还在人家南朝鲜的地盘上,非常危险,只是彭德怀不甘心而已。

    沈擒龙和李骥一想,反正志愿军是不肯撤退了,自己人微言轻,说什么人家也不听了,打南棒相对来说还安全一些,至少不用硬冲人家的飞机和大炮。万一能捞回点本钱呢?

    两个人接了任务,先表示坚决完成任务,正要准备回去研究敌情,处长又说:“这次你们两个就不要再一起出去了。

    现在咱们人手严重不足,你们几个侦察英雄就各带一支队伍出去。小沈带100人,小李带100人,小赵带100人。肖光和刘少山就由赵文盛指挥。这次务必要截住敌人的退路。”

    这下沈擒龙和李骥都急了:“处长,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把我们分开呀?我们分开之后,可很难完成任务!”

    处长镇静了一下,这一阵他几天没合眼,忙得他天旋地转。这时要说服两个脑子够用的家伙,得多用点精力才行。

    处长说:“小沈,小李,你们现在的做法不太好。不要搞自己的小团体。咱们是人民军队,是革命队伍,总是几个人聚在一起,不顾组织,这样可不行。

    过去咱们任务紧,我放松了对你们的教育,以后大家都要自觉一些,改掉咱们身上的一些旧的习气。”

    李骥立刻瞪着眼问道:“处长,咱们把话清楚,我们怎么有小团体了?怎么有旧习气了?怎么不顾组织了?”

    沈擒龙拉了李骥一把说:“处长,咱们在朝鲜这么长时间,可是朝夕相处的,我们有没有不顾组织,为了小团体利益让志愿军受到损害,你一清二楚。

    咱们侦察兵你是知道的,这个可不是一般的部队,这个必须是大家合作顺手,侦察时候才能反应快,对付得了敌人。

    我不擅长行动,李骥行动好,能够帮我把计划实现,这是完成任务的保证。

    现在形势这么危急,正是全力以赴的时候,现在咱们不能把钢用到刀刃上,反而自己给自己拆台,能完成任务吗?

    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