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8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看到美国兵的野马战斗机过来送菜,李骥那是肯定要冲到最前面的。

    但是这时李骥却在忙着查看报务员给他的电报记录。

    先是看到沈擒龙那边没事,李骥放了心。

    其实他对沈擒龙根本不担心,没到最艰苦的时候,不可能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沈擒龙。

    但是,沈擒龙给他的密码需要马上破译,要是能够通过密码掌握范弗里特的动向,他也就对全局有了了解了。

    到了这时,李骥也是牢骚满腹,仗打到这种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阻击的目的是多长时间,为什么部队阻击。

    自己人那边一点消息没有,也就只能从对立面那儿了解点内幕了。

    很快李骥破译了密码,然后戴上耳机开始抄收敌人的机密电报。

    就在这时,大地震动,一颗凝固扔了下来。

    小高地上面全都是火,空气仿佛都在燃烧。

    不过这时志愿军也是久病成医,早就不傻乎乎地在阵地上等着美国兵轰炸和炮击了。

    志愿军都是把阵地都构筑在接近山顶的反斜面上,而在正斜面上只构筑假阵地和警戒阵地。在超过正常轰炸5倍的轰炸――即范弗里特弹药量的轰炸之下,志愿军阵地上几乎没有人。

    除了几个观察员躲在很深的防炮洞里,抱着脑袋等着敌人步兵冲锋,好给后面报信之外,根本没有人让美国飞机炸中。

    野马战斗机足足轰炸了几个小时,扔下了大量和凝固,把小高地顶端全都炸成了松土之后,对着地面上的英军摇晃几下翅膀,表示交工,转身飞走了。

    这时英军上校看看手表,这都到了中午,快吃饭的时候了。

    英军上校犹豫了一下,觉得自己是应该让大伙吃饭,还是应该过去检查一下已经炸没人的高地呢?

    想了一阵,他派了几个英军上来检查,其他的人就准备吃饭,下午得赶快行军,好去追赶被包围的志愿军大部队。

    他们已经远远落后于计划,人家美军包围了大量的志愿军,就等着他们过去帮忙了,可是他们却被十几个人挡住,简直是女王陛下军队的耻辱。

    英军也是正规化军队,这时就是各司其职,有人做饭,有人收拾东西,就准备下午行军了。

    饭桌摆好,大家正要吃饭的时候,那边传来一声爆炸。英军上校吓了一跳,赶快跑到公路这边用望远镜一看,只见几个英军抬着一个只有半条大腿的英军一瘸一拐地回来。

    英军上校就奇怪了,这是什么伤啊?

    他只好站在路边等着,等到那些英军回来,他才询问,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几个英军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就是来到小高地下面,正要往上面走,就看到前面烟尘一起,那个哥们儿就抱着大腿躺在地上了。

    英军上校只好问,他们到底走了多远啊,是不是让人家中国人用炮打了呀!高地上不应该有人了啊!他们看见人影没有啊!

    所有人一口咬定,没有看到任何人,他们才到土坡下面,就发生了爆炸。

    英军上校到底是打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物,见多识广,他生气地说:“那是地雷!”

    大家一想,是那么回事啊!没看见人影,没听到炮声,人就倒了,这不是地雷是什么!

    但是这样事情又麻烦了,土坡上面有地雷,他们还上去检查吗?

    英军上校又烦了半天,最后决定,不再检查,赶快通过。他这边用电台向旅长报告,表示下午就前进,加快速度,能追赶上撤退的志愿军,然后就能在美军面前挽回面子。

    旅长训斥了他一顿,女王陛下的军官那是有荣誉感的,连几个打散的中国人都能阻击他们一天多,这还怎么让大英帝国的皇家军队见人!

    上校红着脸向那边保证,今后绝对不会再出这种事情。

    于是大家吃饭,到了下午,这边所有人收拾行李,那边有人过去把被李骥炸毁,挡在路上的坦克拖到路边,给行军让出道路。

    忙了一个多小时,这边的道路清理干净,英军队伍已经准备好,工兵又到前面小高地下面,把上次让李骥用反坦克炸毁的坦克拖开,然后大家就能上路了。

    没想到,一个工兵绕过坦克,想从侧面接近坦克,以便把钢丝绳拴到坦克上,好干活方便。他这一脚踩到土坡上,然后就是“轰隆”一声,他又躺下了。

    大概是因为他在土坡上面走得更远,中国人生气了,所以他被地雷炸伤的程度更重,不是只断了一条腿,而是直接就躺下了。

    英军上校一看,更加恼火。清理地雷这种工作,是最麻烦又最枯燥的那么一种工作。要是这样折腾下去,什么时候能完成行军计划啊?

    几个军官商量半天,最后决定,还是用坦克把炸毁的坦克拖走,只要在原来的坦克炮塔上拴上一根钢丝绳就行了,不要那么尽善尽美,耽误时间了。

    于是工兵们也不再害怕把炸毁的坦克弄得更破烂,不能修理,直接就往坦克炮管上面拴上一根钢丝绳,准备用坦克把破坦克拖走,坦克炮塔受损也不管了。

    可是,就在那个工兵往炮塔拴钢丝绳的时候,突然小高地上响了一,那个工兵捂着腰慢慢躺下。

    这时英军才大吃一惊,土坡上面怎么有人?

    英军上校想了半天,终于决定,还是派人上去检查一下比较好。

    可是,派来检查的一个班的英军,到了山脚下,看着前面被地雷炸倒的同伙的血迹,有点腿肚子发软。几个人磨磨唧唧半天,终于决定分开上去,上的时候要非常注意观察。

    他们朝土坡上走了半天,终于到了土坡中间。就在英军上士欣慰地说“这儿没有地雷”的时候,他旁边的哥们儿一脚踢到一个什么东西上面,然后就是“轰隆”一声。

    英军上士终于明白,自己的结论是对的,这儿确实没有地雷,是有人埋了。

    几个人连滚带爬地往土坡下面跑,这一慌张,又踢到了的拉索,又炸倒了一个。

    后面的英军赶快过来救护伤员,这几十个英军一过来,山上突然又响了一,跑在最前面的英军直接就躺在身后的担架上了。

    所有人都明白了,山上确实有人!

    英军上校恼羞成怒,立刻命令,让坦克直接冲上去,对坦克没有任何作用,直接把阵地抢下来!

    于是几辆坦克“轰隆隆”地冲过来,有的当着志愿军的面儿去拖击毁的坦克,有的直接往土坡上面冲,掩护英军步兵抢占阵地。

    正在观察的志愿军也不再躲藏,纷纷涌出来向下面开。双方的激战正式打响。

    这次英军的战术对头,在坦克的碾压下,李骥在山脚下埋设的纷纷爆炸。对付步兵百发百中的,对坦克连个挠痒痒的作用都没有。

    坦克直接就冲到志愿军的阵地上,对着志愿军的阵地扫射。这次英军生气了,大兵压境,气势汹汹,也要好好欺负欺负志愿军,出了胸中这口恶气。

    百夫长坦克比美国坦克还要强上几分,它的机是能全方向扫射的,对志愿军的杀伤力更大。这要是冲到志愿军的阵地上,几乎就把志愿军所有人打死了。

    就在英军坦克冲到土坡中间的时候,从志愿军阵地上冒出一个脑袋,举着一个小圆筒,对着坦克就是一下。

    几十米的距离,百夫长坦克也受不了,“轰隆”一声冒起黑烟。跟着坦克冲锋的英军没提防会有这种怪事,一下子冲过了界,冲到了坦克前面。

    一声小喇叭响,阵地上冒出一堆脑袋,一堆机没头没脑地打下来,冲到土坡上的英军全都躺下了。

    英军上校恼羞成怒,命令炮兵对小高地轰击。他们也是接到了范弗里特的命令的,让他们不必考虑弹药的数量。不管打多少都实报实销。

    营的迫击炮,配属给英军的炮兵,一齐朝小高地轰击起来。小高地上立刻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小高地几乎给炸翻了。

    但是,正在疯狂开炮的英军阵地转眼也成了火海,从小高地后面突然打来了迫击炮,猝不及防的英军迫击炮阵地连挨了几发大口径迫击炮,阵地上的炮弹突然殉爆。

    几门迫击炮全部报废,英军阵地上一片混乱。

    但是,配属英军的正式的炮兵仍然不受影响,这些大口径火炮一炮就能把那个小高地炸平,现在是十几门这种大炮雨点似的打过去,要把整个小高地炸成平地。

    这样的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又过了半个小时,硝烟散去,英军上校用望远镜观察,觉得那个小高地几乎矮了十几米。

    这种公路边的小土坡,怎么经得住这样的爆破!

    英军上校心里对上面那些愚昧落后的中国人充满了同情,但是这是他们跟西方文明作对的必然结果,实在是没办法。

    这时英军已经没有时间耽误,他们已经落后计划很多,被前面包围的志愿军部队已经突破了空投下来堵截他们的美军的阵地,正在向北朝鲜方向突围。

    美国正在调集兵力堵住缺口,同时命令英军赶快从后面追赶上去,消灭那支志愿军。

    英军上校已经被美国人骂了几次,觉得大英帝国的皇家军队实在没有面子。他一边命令部队赶快打开通道,一边派人上去占领那个小高地。

    尽管他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但是英国人比较死板,军事操典是这么要求,当然得按照要求做。

    在上校的催促下,也是磨磨唧唧的英军加快速度,来到了小高地下面。当兵的也觉得长官是多此一举,所以没什么精神去占领一个把脚踩上去都觉得烫,根本不可能有人的高地。

    他们慢慢上了土坡,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到了高地顶上。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马上就要控制这个小高地的时候,突然一阵密集的声响起,所有的英军都被打倒了。

    又过了半天,英军上校才明白,那个小高地上面确实没有人生存了,可是,他们背后的那个小高地上有人向他们开!

    英军上校恨得咬牙切齿,怎么就忘了身后这个小高地!

    这两个小高地像门牙一样一边一个,咬住了整个公路,可是从他们到这儿开始到现在,那个小高地上始终没开过一,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被这边的小高地吸引过来,根本没想到那边有人!

    结果,在这个小高地上的人全都被消灭之后,那边的小高地上的人又对英军构成了大量的杀伤,这种损失是不可原谅的!

    英军上校一边大骂,一边命令全部火力转向这边的小高地,英军又向这边的小高地进攻。

    可是,小高地上面的火力同样非常猛烈,如果只讲步兵火力的话,英军还不是人家的对手!

    这时英军上校才想起来,他们营地让人家中国人偷走的武器,足够装备两个这样的小部队!

    就是说,他们原来就是判断错误,小高地上面根本不是只有2、30人,而是有近百人!

    这是一支志愿军的连队!

    要是再加上他运输给人家那些武器,又是重机,又是迫击炮、火箭筒的,这一个志愿军的连队的火力比加强营还要强上几分,不比他们这些英军差!

    尽管英军不讲孙子兵法,可是军事上没有超过人家几倍的兵力,是别想包围消灭人家的,这是基本常识,外国人也是这个原则。

    他们不比人家兵力更多,根本不可能突破人家的防御,不可能完成联军下达的任务,就要被人家卡死到这儿了。

    英军上校立刻一阵头晕,大英帝国的军队的脸算是彻底丢尽了。

    英军上校也不管什么天黑了,命令部下不惜一切代价,要拿下这个小高地。

    他这边向旅长报告,把新发现的情况说了一遍,那边请求美军空军支援,再把这个小高地轰炸几遍。

    沈擒龙他们这时正在向汉城东面转移,在汉城东面,有一些山区,对于志愿军来说,要是打游击的话,那是个理想场所。

    在向那边转移的过程中,沈擒龙找了几个比较机灵的侦察兵,为他们表演发动汽车,驾驶汽车的基本过程。

    这样,这几个侦察兵就这么把着方向盘,保持汽车不乱拐弯,再由前面的钢丝绳拉着,把沈擒龙和肖光不能开的两辆车也给开走了。

    有了汽车、装甲车,这转移就是风驰电掣,和过去志愿军的行动速度不可同年而语。跑了一个多小时,山区已经在望。

    这时,空中传来马达声音,美军的战斗机追赶上来了。

    这时,美军已经明白,他们始终没有回去报告消息的那些搜索南棒游击队的电台的巡逻队大概是遭了毒手了。

    不管大闹汉城的人是不是这些南棒游击队,反正这时美军也没有其他的线索,先得朝这方面使劲。

    美军马上派出侦察机,过来察看情况。

    尽管这时天还没亮,不过也差不太多,美军飞机飞到这边一看,公路上模模糊糊有车辆移动,于是打出照明弹,要好好看看。

    这一看,它看清了,公路上是美军的装甲车在行动。

    于是它加快从装甲车上面飞过,向其他方向飞走。

    这时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松了一口气,其实连沈擒龙都有点紧张了。捅了这么大娄子,人家不可能放过他们。

    但是,美军战斗机就这么飞走了,战士们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师侦察科长问道:“敌人怎么走了?”

    沈擒龙说:“可能那个飞行员眼神儿挺好,看见咱们是穿着美**服的美国装甲车。人家不打自己人。”

    师侦察科长直着眼睛说:“这怎么可能嘛!”

    这种事儿沈擒龙经历得多,其他的志愿军看见飞机就钻小树林,当然不理解。

    这时他们已经进入山区,这个停车过程又把沈擒龙折腾得够呛。他在前面停车,后面的装甲车朝他身上撞啊!

    沈擒龙手忙脚乱地帮后面的装甲车停下车,又把后面的卡车停下,然后和肖光两个人轮流开车,把车开进山洼里。隐蔽的工作其他侦察兵就能完成了,这个不用操心。

    沈擒龙回来对师侦察科长说:“和志司吧!看看咱们能干什么。”

    这时他们已经弄到了志司需要的全部情报,不用粘在敌人的电话线上,志司也能知道敌人的情报,他们在敌后呆着已经没有意义了。

    打开电台,沈擒龙他们才知道,彭德怀发出急电,要求各部队一定要克服困难,有计划地布置掩护,同时选择有利地形和时机求得歼灭美军一部。

    配属于第九兵团的第12军被美军割裂,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战斗中穿插得最远的31师91团与军师部都已经失去。

    给沈擒龙他们的任务是,立刻寻找31师91团。

1282、打得朝鲜英军取消建制() 
沈擒龙他们要在敌后寻找的这支部队,其实是王疯子的部队。ggaawwx

    这支第三兵团配属过来的第12军,归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指挥。

    其实沈擒龙和宋时轮也是熟人,他才参军的时候,就是宋时轮的部下。

    (详情请看本书1、首建特种兵,威名天下扬/51、你总得报答老子吧)

    后来宋时轮被调到了南方,在淮海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而沈擒龙还是在北京附近的路军,从此和宋时轮再也没有见面。

    这时宋时轮指挥的12军两个师已被美军切断了撤退的后路,其中31师最为危急。

    而与军部失去的31师中,最危险的是在战役的第二阶段插得最远的91团。

    91团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居然打到了下珍富里,那个地方是远超三线的三十七度线。

    沈擒龙听到这个命令,也是一阵茫然。这仗怎么打的呀?你们要上哪儿去,心里有准儿没准儿?要是人家美国兵不拦着,你们还要环游世界啊?

    一个7天的礼拜攻势,到了第7天就弹尽粮绝,你跑那么远干什么去,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这时连沈擒龙也觉得,你都快跑到人家李奇微在日本的司令部了,不让人家围起来一顿痛打,彻底消灭,那是不可能的了。

    反正尽人事,知天命吧!上级让找,就找一下看看。可怜那些志愿军战士,就这么牺牲在南朝鲜,怎么也得对人家家里有个交代,就是报失踪算怎么回事。

    沈擒龙看看师侦察科长他们,叹了一口气:“科长,找人就不用那么多人了,咱们为志愿军能做的事情也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就看老天爷的心情了。

    你们也不用在南朝鲜呆着了,回去吧,也许志愿军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你们去完成。”

    师侦察科长急忙问道:“沈参谋,你要干什么?”

    “我带着志司的侦察班,到南面去,找找那些战士。如果能找到他们的尸体,也好对战士们的家里有个交代。”

    师侦察科长他们一想,也只能这样了。

    在敌人后方有上百人的部队,行动起来也确实困难,如果不是沈擒龙机灵,他们这几次都让人家包围,现在已经跟那个失踪的部队一个下场了。

    他们不能拖沈擒龙的后腿,能够回去找部队是最好的。

    就这样,大家决定,沈擒龙他们几个往南,师侦察科长带着部队往北,越过三线,回到志愿军那边去。

    他们整个师的主要侦察力量都出来了,自己师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大家也是心急如焚,不能磨磨唧唧了。

    于是双方告别,相互敬礼。

    这几乎就是生死别离,所以大家都比较正式,表情严肃,眼睛里边都滚着泪花,军人礼仪特别正规。

    就在沈擒龙他们要走的时候,师侦察科长忽然说道:“光荣北伐武昌城下,预备――唱!”

    师侦察科长他们齐唱起来: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

    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

    获得丰富的斗争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他们唱的是《新四军军歌》。

    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

    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等新四军高级将领集体修改定稿,新四军鲁迅艺术团团长何士德谱曲。

    从此《新四军军歌》成为新四军部队作战间隙休整开会时必唱的两首军歌,先唱《新四军军歌》,次唱《路军军歌》。

    按照新四军的传统,在小部队作战中即将全体牺牲前,由带队军官领唱,以此向首长和兄弟作战单位告别。

    一曲终了,全体干部战士再次向沈擒龙他们敬礼。

    永别了,我的战友!

    沈擒龙的泪水夺眶而出。

    他发誓,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此时在李骥这边,形势更加恶劣,英军部队几乎有半个旅,在李骥他们几次袭击之后,已经有一半的伤亡,已经无力再战。

    英军上校一边组织英军继续围困李骥他们所在的高地,一边向美军求救。

    美军飞机立即冲过来,对着小小的高地反复轰炸,扫射。借着这个机会,其他美军急速赶来,要和剩下的英军一起包围这两个小高地。

    但是李骥却更加兴奋,因为这时美军的喷气式战斗机全都被派到前面去追杀志愿军大部队,在后面对付他们的全都是野马式战斗机。

    对于李骥来说,野马就是给他送到嘴边的菜,随便他吃。

    李骥抱起一挺重机,不顾飞机轰炸,从高地侧面转出来,对着天上的飞机就打起来。刘少山一看这位爷真是个疯子,看见飞机连命都不要了。

    刘少山只好跟着李骥跑出来,给他拎着箱子。

    这时野马式战斗机正在向李骥他们对面的高地轰炸,那边的志愿军没有打飞机的经验,也就是在等着挨打。

    李骥看准扑下来扫射的一架野马,连什么打油箱,打驾驶舱的习惯也不顾了,直接就朝野马的机身上扫了一梭子。

    距离这么近,他用的又是重机,也不用打什么要害,直接就把那架野马打爆了。那架野马跟着它打出的一头扑到小高地上,变成了一堆火球。

    从下午打到这个时候,天又黑了,而且正是混乱当中,美国兵们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到李骥接连打下两架野马,那些美国兵才发觉,有人在对他们动手!

    这下屠杀志愿军正兴奋的美国兵吓坏了,急忙爬高,到了几百米的空中盘旋,观察地面上的情况。

    李骥哪是那种傻瓜,会让他们看见。整个志愿军连队都足足隐藏了一天,到了最后时候才动手,李骥的指挥能力和忍耐能力还用说吗?

    两个美军飞行员看了半天,发现地面上只有自己轰炸引燃的大火,没有任何人开开炮,觉得事情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