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氏为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公子嘉府时,门口已经里三层外三堆满了人,大概是畏惧公子嘉的权势,所以都远远的离远着围观,怕殃及池鱼不敢靠近。
赵信和石单自然不会有这种念头,便拼了命的往前挤去,冲到了人群的最前方。
只见府钱已经站着数十名大汉,或持剑或持木棍,齐齐围着中间的那人。虽然是背对着赵信,却也不难认出正是此人正是赵奢。
在赵奢脚边不远处,已经躺着一人,地上一滩的血。只见那人身边跌落着长剑,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想来凶多吉少。而赵奢则是面色沉着的站在中间,神色如常,一旁的大汉大概是畏惧他的武艺,都迟疑着不敢上前。
当先一名长相凶恶的大汉终于打破了沉默的对峙,恶狠狠的说道;“赵奢,你好大的狗胆,竟然敢道公子嘉的府前放肆,还杀死家人。你口口声声说赵国律法,可你眼里哪里有半点王法。”
这话虽然说的凶恶,但听着语气却是色内厉荏,想来是刚刚赵奢出人意料的身手高强镇住了众人,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赵奢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只是神情泰然的说道;“你们抗拒缴税,已经是触犯国法。竟然胆大包天还想拔剑袭击税吏,已经犯下了死罪。我并未携带任何的武器,只是徒手前来,众目所至,此人明明是死在自己的剑下,我何罪之有?”
那凶恶的大汉顿时语塞。若论起赵律,十个他也不是赵奢的对手,哪里辩的过他。恼羞成怒下想要仗着人多一拥而上将赵信杀死,可毕竟有些忌惮他是朝廷官吏的身份,刚刚那挺剑上前的同伴也不过是想要拔剑吓唬吓唬赵奢,以为他只是寻常的文弱书生。却不料赵奢身手如此了得,只用一招便夺剑将他刺死。
要知道税吏虽小,却是执行赵国律法的官吏,赵奢虽然人轻言微,就算杀了他也不会有人替他出头。只是此刻他却是代表着官府前来的,杀他就等于杀官,杀官等同于造反!
即便赵律没有秦律那么苛刻,但杀官仍然是死罪无疑,而且还要株连亲族。公子嘉虽然贵为主父的叔父,可以豁免罪责,但并不代表他手下的家仆们也可以这么幸运。
可是众目睽睽之下,要他退缩装怂他也是不甘心,所以只好硬撑着,上也不是退也不是。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却听到身后一阵骚动,回头一看顿时大喜过望。
此时府中涌出了大批武士,分别站立两旁,中间簇拥着一名肥胖的中年男子。
那男子约莫五十上下,身形大腹便便,富态十足,神情之间傲慢无比,不难猜出他就是主父最小的叔父公子赵嘉。而他身边那二十多名武士虽然人数不及之前的家仆,但一个个都是满脸的精悍之色,无论是步伐还是身姿,都是利落无比,想来身手都是不凡。
见主子来了,开始那满脸凶相的汉子急忙上前告状,赵嘉听罢眉头怒色闪过,一把推开了他,指着赵奢瓮声瓮气的吼道;“好你个赵奢,小小的税吏竟敢杀我家仆,当真是欺负本公子家中无人了,你信是不信,我明日就让大王将你满门抄斩。”
赵奢却是怡然不惧,依旧面色从容的行了个礼,平静的说道;“我所持的乃是国法,敢问君上,赵奢何罪之有。”
公子嘉眉毛一样,颐指气使的吼道;“杀我家仆却不请示于我,这还不是罪吗?”
“此人触犯赵律,公然袭击朝廷命官,我依律杀之,何罪之有?”
“你……”公子嘉顿时被驳的无话可说,指着赵奢气极说道;“本公子这就杀了你,且看看主父和大王会不会怪罪于我。”
话声刚落,一旁的二十多名武士纷纷拔剑,将赵奢团团围住,皆是目露凶光,只待主人一声令下,便挥剑上前将赵奢乱刀砍死。而赵奢赤手空拳,饶是武艺再高,乱剑之下也绝无心存的道理。一旁的赵信见之不由心中一急,正打算上前亮出羽林都尉的名头,假借主父之名镇住场面为赵奢解围。
这时却听见赵奢的铿锵有力的话声响起,“君上贵为王叔,要杀卑职如同杀死一只蝼蚁般,主父和大王又怎么可能因为卑职而诛杀骨肉至亲,想来多半是不了了之的。”
公子嘉见赵奢服软,本来还喜上眉梢,以为他就此屈服了。却不料又听他说道;“不过卑职性命是小,君上名声受损是大,我恐怕赵奢这么一死,举国皆要唾弃公子你了。”
公子嘉本就是没什么主意的人,被赵奢这么一说顿时好奇心上来了,忍不住顺着他的话张口便问道;“为何你死了本君名声会受损?”
赵奢慨然说道;“君上为赵国贵公子,如今却放纵家人处处违法,违法是为法削,法削则为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于赵,诸侯加兵于赵则赵国无存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赵国都不存在了,君上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上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上为赵国贵戚,天下人只会高看君上,岂会因此而轻视君上?”
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八)()
赵信顿时哑然失笑道;“你倒是灵活运用呀,先是锋芒毕露以壮声势,在想通过言语削弱敌方士气,最后见识不妙则忍辱负重,看来倒是我多事了,反而坏了你的计划。”
赵奢有些汗颜的说道;“都尉大人言过了,在下也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当时场面那么混乱,谁知道我还来不来及求饶就已经被乱剑分尸了。所以大人活命之恩,当时没齿难忘。”'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赵信闻言一笑,便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赵奢却面色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赵都尉,不知上次我所提之事?”
“主父已经像我问起空缺校尉一事,让我推荐些人上去供他参考,我打算把你报上去央得主父肯接见你,至于能不能得到主父赏识,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赵奢闻之大喜,连忙道谢,心中委实有些激动,对赵信的感情之情更是无以加复。他却不知道赵信直到刚刚才下决定把他推荐给主父,正是因为见他临危不乱,进退有度,颇有大将之风,所以才决定信上他一回的。”
赵信抬头看了看天色,便道;“现在用晚膳又太早了些,回府衙又太晚了些。不如我们寻家酒肆,边喝边聊,一醉方休如何?”
能有机会和赵信亲近,赵奢自然是求之不得。正欲点头,却忽然想到什么,不由面露为难色的说道;“我倒是十分想和都尉大人一醉方休,只是家中尚有老母在家等候,我若不回家她必然会心生不安,实在抱歉,抱歉至极!”
赵信心中略微有些失望,嘴中却是说道;“无妨,百善孝为先,赵兄如此也是人之常情。”
忽然心中一动,便又说道;“赵兄现在可是要回家?”
赵奢忙说道:“正是。”
赵信笑道;“左右无事,不如我随赵兄前去拜访下老夫人,你看如何?”
赵奢一怔,没想到赵信会有如此闲情雅致,犹豫了下还是点了点头道;“这样就麻烦都尉了。”
赵信哈哈一笑,上前搂住赵奢的肩膀,笑道;“这有什么麻烦的,我也是闲着无趣。”
言罢又让石单先回宫中打个招呼,他自己则和赵奢有说有笑的朝着他家中走去。
赵奢虽然年长赵信几岁,但赵信在同龄人中算是长的高大些的,所以两人的个头倒是相差无几。赵信没由来的亲热让赵奢微微有些不适应,他本就是性情拘谨之人,平时也是不苟言笑,多半时候都是赵信在那插浑打浑,他只是安静的在一旁听着,冷不丁再冒出几句自己的看法。
一路下来,赵信已经将赵奢的性情摸透大半,知道他是那种面冷心热的人,只是不知领军的本领到底如何。于是便找话题问道;“听赵兄说你自由熟读兵法,不知读的是何兵法?”
赵奢心知赵信是有心考他,要知道赵信以后极可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自然不敢随意回答,便道;“我出身乡野,并没有机会接触什么兵法之书。只是因为少年时候得遇了一奇人,他说我资质不错,便亲授我兵法十三篇,我方得以窥视兵法门槛。只是惭愧至极,我一直都是书生泛泛之谈,并未用过实践中去。”
听到赵奢口称“奇人”,赵信脑海中不禁想起来师父王诩,心想不会这么巧吧。当下也不声张,只是不露声色的问道:“不知赵兄口中的奇人,可是一身长清瘦,面如冠玉的中年文士?”
赵奢一愣,有些狐疑的看了赵信一眼,不知他为何突然问起这问题。又了摇头道:“似乎并不是都尉口中说的那人,家师虽然身材高大,确实名年近古稀的老叟,想来不是都尉所说的人。”
赵信听到不是王诩,心头才一松,便笑道;“想来定是民间的隐士,说不定是哪位大有来头人物厌倦了金戈铁马,老年归隐山林。”
赵奢却是摇了摇头,“应该不是,家师因为年事已高,在五年前就已经去世,临死前他告诉我他是魏国大梁人士,名为尉缭。家师寿终之言,自然不会欺骗于我,所以想来是名不见经传的乡野隐士。”
赵信听着“尉缭”之名,依稀觉得有些耳熟,待仔细想了想才恍然拍头道;“原来是那尉缭。”
赵奢一怔,急问道;“都尉可曾听过家师名讳?”
赵信点了点头,“我倒是在坊间杂谈上见过尊师的名讳,魏惠王时期尊师曾经与孟轲、淳于髡等大贤共入魏宫朝拜惠王,向惠王提出了大量的治军主张。却因为当时的魏国上将军庞涓嫉妒成性,将尊师逼走,从此再无音讯,想来是隐居山林之中,所以赵兄机缘巧合之下才碰见了。”
想到这里赵信不由啧啧称奇道;“我原本看到这段还以为尉缭只是个夸夸其他的碌碌之徒,所以史书中才只有淡淡的一笔。如今见赵兄如此人才,推算尊师必非非常之人,只可惜贤才不得其用,白白浪费了一身才华。”
战国大争之世,各国权贵们多好礼贤下士之风,以富贵侍贤才。故而大批涌出的人才如同过江之鲤,数不胜数。士子们在各国之间更是川流不息,令君王们目不暇接,以至大批真正的贤才反而得到了埋没,而这尉缭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尉缭本是大梁人士,出身晋国将门之后却家道中衰。他的父亲从军时曾受过魏武侯的恩惠,所以尉缭从小便将魏国视为家国,立志为魏王效命。
只是当时魏国霸业正隆,朝内上将军庞涓排贤驱能,妒忌成性,尉缭虽然凭着一番说辞成功获取了魏惠王的赏识,却因为庞涓相逼被迫亡命赵国。他自付魏国对他家有大恩,不忍背叛之,所以这才终身未曾侍奉任何一国的君王,最终中老山林。
因为尉缭活动的时间极为有限,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所以天下人大多都未曾听过他的名字,所以赵奢才会从未听过他的名讳。至于赵信,也是从小博闻强记,对这些知之甚详,所以才对这个尉缭有些印象的。
当年魏惠王问尉缭师说:听闻黄帝出兵作战可以百战百胜,是因为有刑德上天庇佑,可有此事?尉缭立刻反驳答道;所谓刑德,是说用武力征伐敌人,用仁德安定天下,不是指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等而说的。黄帝所说的,不过是强调人的作用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譬如现在有座城,从东西两方进攻,不能取胜;从南北两方进攻,也不能取胜,难道四方面都没有适应吉利时辰的方位吗?其所以攻不下来,是因防守者的城垣高,城壕深,武器装备完善,资财粮食充足,豪杰之士同心协力的原故。如果它的城垣低,战壕浅,守备弱,就能攻下来了。由此看来,相信天官时日,不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按《天官》书上说:‘背水列阵是置军队子绝境,向坡列阵是把军队置于无用之地。’但武王伐纣的时候,却背着济水,向着山坡列阵,以二万二千百人,击败众多的纣军,灭亡了商朝,难道是纣王所布的阵势没有得到天官之利吗!楚将公子心与齐国作战,当时出现彗星,彗星的柄搦向齐国方面,有人认为柄所指的方向定会取得胜利,因而不能进攻。公子心说:‘彗星知道什么呢,用扫帚打人的,本来就应当倒转头来用柄去打才能取胜’。第二天与齐国交战,果然大破齐军。黄立说:‘首先问神问鬼,不如首先问问自己的才智如何’。与其说是天文星象的应验,不如说它是发挥了人的作用。
虽然关于尉缭的记载只有这么一段简短的对话而已,但从中仍然不难看出尉缭言辞中闪烁的智慧,称得上是当世奇人。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扩军(九)()
ps:这章还没写完,为了赶在十二点钱传上来只好先传了,为了全勤奖…。。请过一个小时再过来看,不好意思呢。
还是有些意外赵奢居然是尉缭的传人,赵信心中不禁好奇心大起。不由放慢了步子,回头望着赵奢道;“赵兄,书上关于尊师的记载只是只言片语,若是不介意的话,我到想听听尊师说主张的军势之说。”
赵奢点了点头,道;“都尉既然感兴趣,赵奢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家师留给我的兵法二十四篇,共分为天官第一、兵谈第二、制谈第三、战威第四、攻权第五、守权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议第八、将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战权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制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经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将令第十九、踵军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总结起来就是十二经验法则,那就是:树立威信在于不轻易变更号令,给人恩惠在于奖赏及时,当机善断在于能顺应各种事态的变化,战胜敌人在于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士气:进攻取胜在于出其不意,防守坚固在于修整防御工事,不犯错误在于守法度,不陷于困境在于有准备,谨慎在于防微杜渐,明智在于能处置大事,消除祸害在于果敢善断;能得众心在于谦恭待人。”
“如此治军,则必然守必固,攻必克,天下能称为名将者,莫出于其中。”
赵信面露喜意,道:“如此说来赵兄对操练士卒想必十分在行。”
赵奢点头道;“练军之说,无非就是要求将帅秉公执法,恩威并施,吃苦在疥,临战忘身,为人表率,同时应该重视制定军中完备的战斗、内务、律法条令,注重军队的训练,训练的目的、方法、步骤及训练中的奖惩制度应该一应俱全。重视赏罚,即是‘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喜者赏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
言罢赵奢自信满满的说道;“赵奢虽然并没领军经验,但想来练军之法必然不出其外,都尉大人若是有所吩咐,尽管之言便可。”
赵信却是打了个哈哈,道;“不急不急,来日方长,待我将你引荐给主父后再说。”心想我自然不会跟你客气,到时候就有你忙的了,那时候我到可以逍遥自在,不亦快哉。
两人一路相谈,话语极为投机,渐渐也熟络起来,倒有些相逢恨晚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便拐入了一处破旧的街区,想来赵奢家中便在此处。赵信一边和赵奢笑语相谈,一边余光扫过这些街道,只见这里污浊不堪却无人清扫,暴晒之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烂味,与街道整洁的大街截然不同,想来便是邯郸城内贫民窟,穷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赵奢似乎也注意到了赵信看望周边的目光,神色渐渐有些不自然起来,嘴中的话也越来越少,只是快步的在前头带路,赵信则紧跟其后。
走到一处简陋的院落外,赵奢止住了步子,回头有些尴尬的看着赵信道;“都尉,寒舍到了。寒舍简陋,若是有怠慢大人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
还没待赵信客气一番,就听见屋中已经传来了一声清朗的女声,“可是奢儿回来了?”
随着话声传出,一阵拐杖声也随着出屋,只见一名中年妇人拄着拐杖缓缓走出,想来就是赵奢口中的老母。
这女子
赵奢点了点头,道;“都尉既然感兴趣,赵奢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家师留给我的兵法二十四篇,共分为天官第一、兵谈第二、制谈第三、战威第四、攻权第五、守权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议第八、将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战权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制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经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将令第十九、踵军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总结起来就是十二经验法则,那就是:树立威信在于不轻易变更号令,给人恩惠在于奖赏及时,当机善断在于能顺应各种事态的变化,战胜敌人在于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士气:进攻取胜在于出其不意,防守坚固在于修整防御工事,不犯错误在于守法度,不陷于困境在于有准备,谨慎在于防微杜渐,明智在于能处置大事,消除祸害在于果敢善断;能得众心在于谦恭待人。”
“如此治军,则必然守必固,攻必克,天下能称为名将者,莫出于其中。”
赵信面露喜意,道:“如此说来赵兄对操练士卒想必十分在行。”
赵奢点头道;“练军之说,无非就是要求将帅秉公执法,恩威并施,吃苦在疥,临战忘身,为人表率,同时应该重视制定军中完备的战斗、内务、律法条令,注重军队的训练,训练的目的、方法、步骤及训练中的奖惩制度应该一应俱全。重视赏罚,即是‘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喜者赏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
言罢赵奢自信满满的说道;“赵奢虽然并没领军经验,但想来练军之法必然不出其外,都尉大人若是有所吩咐,尽管之言便可。”
赵信却是打了个哈哈,道;“不急不急,来日方长,待我将你引荐给主父后再说。”心想我自然不会跟你客气,到时候就有你忙的了,那时候我到可以逍遥自在,不亦快哉。
两人一路相谈,话语极为投机,渐渐也熟络起来,倒有些相逢恨晚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便拐入了一处破旧的街区,想来赵奢家中便在此处。赵信一边和赵奢笑语相谈,一边余光扫过这些街道,只见这里污浊不堪却无人清扫,暴晒之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烂味,与街道整洁的大街截然不同,想来便是邯郸城内贫民窟,穷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赵奢似乎也注意到了赵信看望周边的目光,神色渐渐有些不自然起来,嘴中的话也越来越少,只是快步的在前头带路,赵信则紧跟其后。
走到一处简陋的院落外,赵奢止住了步子,回头有些尴尬的看着赵信道;“都尉,寒舍到了。寒舍简陋,若是有怠慢大人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
还没待赵信客气一番,就听见屋中已经传来了一声清朗的女声,“可是奢儿回来了?”还没待赵信客气一番,就听见屋中已经传来了一声清朗的女声,“可是奢儿回来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扩军(十)()
赵信依言坐下,笑道;“老妇人您是长辈,就不要赵公子前赵公子后的叫我了,我和赵兄是平辈之叫,你不妨叫我名字即可,我叫赵信。”
赵母点了点头,“也好,赵信,这名字取的不错。”
又看了赵信几眼,笑着说道;“信而守义,一诺千金,看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面相极善,应是个重义守信之人,奢儿能结交你这等朋友,倒是他的幸运。”
赵信哈哈一笑道;“没想到老夫人还会相人之术,当真难得。”
赵母呵呵笑道;“老身哪里会什么相术,不过是年纪大了痴活了几十年,见过人数不胜数,便也有了些识人之明。所谓面有心生,一个人心中的想法若是淫邪不正,那面上让人看了必然会心生不适;可一个人若是心中堂正,面上自然会让人心生好感,生出亲近之心。”
赵信听赵母说的有趣,便也随之笑着附和了几句,赵奢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并未插嘴。
和赵信絮叨了一阵,赵母瞥了一眼一旁的赵奢,面露关心的说道;“奢儿,听街坊说你今日要去公子嘉的府上收税,这公子嘉是当朝主父的亲身叔父,权势极大,你一小小的税吏上门收税,他们有没有为难于你。”
赵奢笑了一笑,只是说道;“起初是肯定有些的,公子嘉手下的那些家仆们仗着主人的势力,并不把我这个税吏放在眼里。只是后来公子嘉亲自出来了,他是当朝公子,自己深明大义,我一番说辞下他不但没有为难于我,反而答应将所欠之税悉数补齐。”
赵母微微点头,道;“没有想这个公子嘉倒是通情达理之人,原本我还担心他因此为难于你,如此就是最好了。”
一旁的赵信心知赵奢这是为了怕他母亲担心,所以才故意这么说的,当下也不说破,只是在一旁微笑聆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