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氏为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信见他面色有些苦涩,心知问到了乐毅的伤心之事,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只好干笑道;“那乐兄为何不续弦,这么一个人单着也不是办法吧。”
乐毅却摇了摇头,“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志,至于情爱这种让人分心的事情,不谈也罢。”
“来,今日能够与都尉重逢,实属荣幸,今日属下就以此为意,先敬您一杯。”
说完两人碰杯,各自一饮为尽。赵信放下酒杯,摇头道;“乐兄,你若真当我是兄弟,就别开口闭口都尉属下的。你我结交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品味相投,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
乐毅也是豪爽之人,言罢也不推辞,又是斟酒满是,对饮干尽。
数杯下肚,赵信尝了些凉菜,又放下筷子道;“对了,还没问乐兄呢,你之前听说你不是在城卫军中,怎么又当起了这城门令了。”
赵信心中这疑问也藏了很久,要知道城门令虽无品阶,只是一种临时职务。可大多都是由曲侯这种职务担任的,乐毅堂堂一校尉,却做个城门令,却是让人费解。
乐毅皱起眉头,重重的放下酒杯,面露愠怒道;“赵兄弟莫要说此事,说起来就让人一肚子怒火。”
赵信奇道;“究竟何事?乐兄不妨说来听听。”
待乐毅说罢,赵信才明白了个大概。
城卫军规模庞大,共二万人马分为十部,自将军李希之下分设二名副将十名都尉,乐毅所属的一部便是都尉周殷所部。
这周殷出身平平,本事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但吹嘘拍马的本事却是无与伦比。正是靠着这些手段,才巴结上公子成,又极得李希的欢心,所以才做到了都尉之职。
一般善于专营之人,治军的本领大多不行,这周殷自然也不会例外。乐毅成为他了手下两名副手之一,自然看不惯他的作风,屡屡出言顶撞,引来了周殷的嫉恨,两人在军中势同水火。
正巧因为内城守卫形容虚设,常常有大批的贵戚子弟自由出入,久而久之传入了赵王的耳中,便令李希严加整改。这周殷便趁机向李希推荐乐毅,说他治军严谨,必能让内城守卫风气焕然一新。
李希也没有多想,便让乐毅当上了这城门令,先期他必须整改,若是做不到,则军法从事。
赵信稍微一想便知道了其中的周殷的险恶用心,这分明就是想将乐毅置于死地。要知道若是乐毅做的好的,必然得罪满朝权贵,今后在赵国恐怕再难有立足之地了;可若做的不好,正好找借口将他军法处置。
看来这个乐毅是个做事的人,却生性过于直白,所以才会在军中四处碰壁。想到这里赵信便沉吟道;“乐兄,你们的统领李希将军是我舅父的族兄,我若让舅父去央他卖个人情他定不会拒绝,大可以将你调回军中,你看如何?”
乐毅先是一喜,旋即犹豫了下,又摇了摇头道;“多谢赵兄弟的一番美意了,不过乐某做事向来没有半途而废的习惯,既然做了这个城门令,就会将它做好。”
“无妨。”赵信笑道;“那让李将军一月后将你调回就是了,一月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了。”
乐毅面上露出了一丝感动,举起酒杯道;“赵兄弟,真心话,多谢了。”
赵信闻言一笑,也没说话,只是举杯随他一饮而尽。
两人又到了那天泾阳君遇刺的事情。赵信想起了那天乐毅对刺客的出处身份知之甚详的样子,心中不由生起了好奇,便问道;“乐兄,你说你曾经游学十余载,那定是见多识广。”
乐毅点了点,神色有些骄傲的说道;“正是,天下十一国,除了燕国地处极北之地我没去国外,其他十国我都曾游历过。国中大贤明师也都曾一一拜访。”
赵信满是兴趣的问道;“那你能跟我说说江湖之事吗?”
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流涌动(十二)()
乐毅闻言一怔,颇为吃惊的看着赵信道;“赵兄弟怎么突然会对这种草莽之事感兴趣?”
赵信嘿嘿一笑,道;“也谈不上兴趣,只是那天听乐兄说的有趣,没想到天下间还有那等惟妙惟肖的易容术,也只有乐兄这种见多识广的人才能认出,否则就要引起两国干戈的。那日赵信当真是大开眼界,现在一时想了起来,心中好奇难耐,所以才忍不住出言相问,这江湖究竟是何?”''
乐毅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江湖之远,对应的自然就是庙堂之高,与世大夫阶层格格不入的,自然就是普通草民的生活。国有国法,人无论处在何地,都必然受各国律法的束缚,官府才是这世间最强大的存在。可在律法之外,却有着许多的恩怨过节无法解决,比如有人杀了你父亲,按照赵国的律法,应该是由官府缉拿他归案的,若是那人是王亲贵戚,没准还能免去一死,这便是律法。可如果按照孝道伦理,身为儿子的你又必须为父亲报仇,那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手刃仇敌,可是这却触犯了赵国的律法。”
“所以在律法之外,便有了江湖之说,有了武士,有了剑客。他们大多都是好狠斗勇、快意恩仇的壮士,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向,引为知己则以死相报。远有曹沫挟桓公、专诸刺王僚之事,近有豫让刺襄子、聂政杀侠累,这些作为无疑不是触犯了当国的律法,与庙堂不容。”
“是以才有‘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一说,再加上有些心术不正之人仗着武艺高清四处为恶,更有些权贵借机集结大群武艺高强的武士图谋不轨的。所以这些草莽之流自然不为当权者所容,向来是各国君主强势打压的对象。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由恩怨的地方便有江湖,又岂是当权者可以强压下的。所以虽然各国律法上严禁立门结社,但大多时候官府对这种事情都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得过火,没人会去自讨没趣的。”
赵信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道;“这么说来江湖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是江湖了,为何我一无所知。”
乐毅晒然笑道;“像你出身世家,所结交的无一不是有些身份的人,自然不会体会到我们升斗小民们的疾苦,所以也就对江湖没有什么太深的感触。要知道草莽之流,只能在官府高压下的夹缝中生存,但若是想和权贵为难,那无疑是自寻死路。即便你不怕死,可你也有父母,有家人,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百姓而已。”
听乐毅这么一说,赵信不禁想起了他那个神乎其神的师傅王诩,忍不住问道;“难道真的没有绝世高手可以逃脱世俗的羁绊,天地之间任他逍遥?”
乐毅想了想,有些迟疑的说道;“或许有吧,不过乐毅见识有限,所见之人不过都是些凡夫俗子。我听闻真正的高手,飞花落叶皆可伤人,莫生莫死,莫盈莫虚,当真是真人一般的存在。”
说道这里乐毅不禁晒然失笑道;“不过这些大多都是荒野村夫所传,传的神乎其神。我想真正的高手,大概能够通过内在的修养延年益寿,哪里会有上马不生不死之说,毕竟人只是人,就算**修炼的再过强大,也终究是凡人,想要与天地同存无疑是痴人说梦。即便你武艺再高,能杀百人,千人,可铁骑如流、万箭穿心下也只能闭目等死。否则真的由这种不死不灭的老妖怪,这世间的秩序早就乱了套。”
赵信点了点头,心想可不是嘛,我师父就是你说的老妖怪之一,不过也就见他作风特异独行了一些,平常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一样要吃喝拉撒睡觉的。
听乐毅这么一说,赵信好奇心更加强了起来,便放下酒杯,一心望着乐毅问道;“乐兄可曾听过什么极为厉害的高手名字?”
“恩,这倒是听过,不过都未曾见过面。如今天下最为杰出的高手相传为人鬼仙三大宗师,也是三大流派之宗首。”
“何为’人鬼仙’?”赵信大感兴趣,开口问道。
“人为人王,是为墨家钜子,稷下学宫的首席武师孟丘道,以剑道闻名天下,在稷下设擂,五十年未尝一败。他也是三大宗师中唯一以真面目示人的。墨家作为当今天下独一无二的宗派,自墨翟开始便在民间广为布道,以‘仁爱’‘非攻’之说深得民心。如今天下武士门派中,近半是出于墨家。虽说墨家自第二代钜子禽滑厘后开始分裂,如今分为齐墨、赵墨、楚墨三家,其势已经大不如从前,这孟丘道也不过是挂名的钜子并不过问墨家内事。但墨家数百年的根基,底蕴雄厚,实力仍然不可小觑,这孟丘道称为人王,应当之无愧。”
赵信听着出神,连忙点了点头,又道;“这个鬼我倒是猜的到,可是那鬼谷子王诩?”
乐毅哈哈一笑,道;“原来赵兄弟也有耳闻了。不过,这个鬼谷子亦人亦鬼,所学之杂无人能及,其门下的弟子更是出类拔萃,无一不是经略乱世之才。单就武道而言,这个鬼谷子也是最深不可测的人,当年墨家钜子禽滑离曾因为旧怨出动了包括自己在内墨家最杰出的六名剑客围攻他,却仍然让他击毙三人后逍遥而去。此战后墨家元气大伤,各宗与钜子禽滑离生出了间隙,所以才有了墨家三分的开始。”
赵信点了点头,心想原来如此,看来那天师父匆匆离去,想来是墨家上门来找麻烦了。师父也真是的,能和墨翟成为忘年之交,却和墨翟的弟子禽滑离势同水火,当真奇怪。
看来自己身为鬼谷门人,以后要小心提防这些神出鬼没的墨家刺客们了,要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赵信又随之问道;“那个‘仙’又是何人,怎么排名还在墨家钜子和鬼谷子之上,当真这么厉害亚?”
“这个……”乐毅面色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岂是我知道的不多,这人也是三大宗师中最为虚无飘渺的一人,号为谪仙人。从未有人见过他的样子,只是相传此人为周室世袭罔替掌管神事的太士,身处洛邑王宫却足不出户,毕生以护卫天子为使命。”
赵信忍不住咋舌道;“真的假的。”
他之前所值得的周室只是印象中那个懦弱无能的天子,民不过十万封地不过数十里,虽为天下之主却要处处昂诸侯的鼻息,做天子做成这样当真是丢人现眼了。赵信心中也是一直瞧不起这个弱小的周朝,却没想到还能从乐毅口中听到周室有如此强大存在。
“真的。”乐毅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
“赫赫宗周,立国八百多年,如今虽然衰败,但终究是天下之主,若说没有一点隐秘之事,那也说不过去。“
赵信有些不信的说道;“既然没人见过他出手,那怎知他武艺高绝呢,没准只是周室为了唬住众人造出的幌子。“
“我也这么想过,不过细细一想,自从平王东迁后,周室的王权一落千丈,国势连一个中等的诸侯国都比不上。可这四百多年来,虽然数度有诸侯国窥视九鼎,洛邑却从未被任何一国攻破,大乱之中周室也是安然无恙,仍然保存着名义上的天子之名,我想这不会是种巧合吧。”
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流涌动(十三)()
赵信不以为然道;“这么说来就有些牵强附会了吧,周室之所以再衰落之后还能存活四百多年末,更多的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到足够取代它的国家出现。要知道任何一国若是得到九鼎,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群起而攻之。”
乐毅却是一笑,又道;“你这么说也对,可是最近的一次事情你想必也有所耳闻。”''
赵信奇怪的问道:“什么事?”
“周天子八年,那时候即位才三年的秦武王踌躇满志。秦国在他父王手中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扩张,国力已经跃然于诸侯之上。当时齐越正在联手与楚国大战,三晋犹如一盘散沙,燕国又是秦国的忠实盟友。此时的秦国已经初步具备了问鼎中原的实力和决心,年轻的秦武王坐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出兵攻打韩国的同时兵临洛邑城下,以武力胁迫周室交出九鼎,否则就断绝周室香火。”
赵信一愣,道;“这我到没听说,我见书上所载的只是秦武王天生神力,喜好与人角力比试力气。后来带着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前往洛邑观看九鼎,结果心血来潮非要强行举鼎,结果两目出血,绝膑而死。”
“无稽之谈。”乐毅嗤之以鼻道,“这说法分明漏洞百出,你想九鼎是什么东西,那是天子的象征,周天子会随随便便就将九鼎奉出吗?若非强兵压境,秦武王怎么可能入宫窥视九鼎。而且这秦武王活的好好地,居然去举鼎自寻死路,有这么笨的人吗?”
“那你说是什么原因?”
乐毅沉吟了半响,才说道;“我是听到一位在洛邑为官的故友相告才大略知道一些的。这个秦武王勇猛而果断,在军中威望极高,所以记得将军们的拥戴。他一心谋夺九鼎并非出于私利,而是秦国当时的国力确实能够借助九鼎而再上一层,也是准确的分析了当时关东各国忙于战事无力与秦国为战,这才大起胆子围攻洛邑。”
“周军弱小,自然抵不过虎狼秦军,周王怕城破而宗庙毁,便大开城门,任由秦军入城。秦武王兴致冲冲的带着他的三名当世勇士,以及二千战功赫赫的秦国铁甲兵团冲入了周王宫,想要将九鼎作为战利品运回咸阳,可是最后这二千多甲士竟然无一人生还,只有任鄙和乌获二人扛着已经绝膑的武王跌跌撞撞的出了宫门,当晚武王就断了气,临死之前下令全军后撤,并留下严命五十年只能秦军不得踏入洛邑。”
赵信倒吸了口凉气,惊道;“二千多铁甲步兵,还有四位绝世高手,难道都是他一手做到的?”
想了想又追问道;“会不会是周王早已经在内城设下埋伏,将武王击杀的。”
“不可能。”乐毅断然摇头道;“且不说周室孱弱至此,还有没有勇气和决心这么做。即便真是周王做的,那秦武王在绝气前必会下令报仇的,又怎会下令退军,还再三叮嘱后继之人不得窥视九鼎。”
赵信头皮有些发麻,道;“如果真的如此,那这人的武艺当真是惊世骇俗,也难怪能位居三大高手之首。”
“这倒也未必。”乐毅摇了摇头,呵呵笑道;“只是因为鬼仙二人行踪飘渺,不为世人所知,故而越穿越神。若是真正交手,这三人谁胜谁负,又有谁知道呢。”
“这天下武功,无外乎内外之分,以墨家为代表的是以剑道入武,追求剑招上的登峰造极,孟丘道便是以剑傲立于天下,这也是当今武士们追崇的。而道家所提倡的是以修身御气,也就是内在修炼,此种修炼需要极大的慧根和耐心,远不及剑道来的成效快,所以练习之人寥寥无几,想来那个谪仙,修炼的应该是道家御气之术。”
赵信大感兴趣的问道;“那个鬼谷子呢,乐兄以为如何?”
“王诩天纵奇才,即使纵横家之鼻祖,又是道家和兵家之集大成者,论天资天下无人能及。所以他独辟蹊径的创建了鬼谷术,既有别于道家的练气,又与剑道大相庭径,而是效仿禽兽形态创建了本经阴符七术。可惜为兄才学疏浅,见识有限,至今仍未与之一见。
赵信心想你就算见了也估计认不出的,不过心中却是真心佩服乐毅的才识和眼界。便大声较好,为自己和他的满上了酒,端起酒杯笑道;“乐兄当真好眼力,好见识,当这小小的校尉实在太委屈你了。今日一番话,让小弟我大开眼界,就凭这就要好好敬你一杯了。”
乐毅举杯随之一饮而尽,笑道;“赵兄弟客气了,这些不过是旁门左道之事,你年轻有为,将来必然前程不可限量,切莫将功夫耗费在这等事情之上。要知道江湖不过是末流,不管你武艺多高,终究还是要屈服于世俗王权,绝不可能超越王权的存在。”
赵信笑着回道;“乐兄大可放心,小弟不过是一时感兴趣而已,还没到看破世俗的境界。我看乐兄身手也是不俗,不知是师从何处?”
乐毅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曾经拜在墨家一名知名剑客的门下,至于恩师的名讳,我就不方便透漏了。”
“明白明白。”赵信笑着点了点头。
“这么说来乐兄也算是墨家子弟了?”
乐毅摇了摇头,道;“这倒不是,墨家门人看重的是信念,而我不过是学习了墨家的一些剑术而已,对他们那套非攻和仁爱并没有什么兴趣,在我看来这完全是理想者的东西,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我并非墨家中人。”
赵信想了想,又问道;“刚刚你说墨家如今已经三分多年,可有此事?”
“对。”乐毅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齐墨、楚墨和赵墨如今各自为政,各有钜子,相互之间并无统领关系,只是推选了墨家百年难遇的奇才孟丘道为钜子,名义上统领三墨之间的任何活动。但墨家已经分裂了近百年,彼此间隙已深那是那么容易就能化解矛盾的。”
“而且这个钜子沉迷于武道,无心其他事物,所以这墨家说到底还是四分五裂。其中以齐墨最为强大,也是墨家的正统所在;其次是统领三晋和燕国的赵墨,赵墨继承于晋,实力与齐墨不相伯;剩下的楚墨却是三墨中实力最弱小的,楚地武风不盛,不过仗着地盘数千里,倒也是实力不俗。”
赵信点头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乐兄今日所说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乐毅哈哈一笑,不以为意道;“赵兄弟客气了,这些不过巨口之劳而已,比起你对我的帮助又算得了什么。”
两人又接着喝酒,知道将两坛酒喝的底朝天才心满意足,赵信心想若是回去的都天亮了,定然逃不掉一顿臭骂。于是便和乐毅辞行,二人约定下次再见,便各自回家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激流涌动(十四)()
半月过后的初十,便是李兑之父李崇六十大寿之日。
赵国仿效周制,官吏所采用的也是五日轮休的制度,即为四日办公,第五日则可以在家中休沐,不用在府衙办公。而九月初十正是赵国的休沐之日,赵信早早的向主父告了个假,安排那天由李维和赵奢两人轮值。这是伦理大事,主父自然不会不允,而且让赵信带了份礼物送给李崇,以示恭贺之意。''
一大清早赵信便早早起床沐浴更衣,和父亲结伴前往李府,他母亲李氏为了操办父亲的寿辰,这几日都要在李府中忙着张罗,便索性直接住在了娘家。
因为是翁婿至亲,赵颌自然要提前先到的。所以到二人到达李府的时候日头才刚上二竿,时辰尚早,宾客也未有人登门,只是李家自己人在府中忙碌着布置张罗。李兑兄妹两人虽然看见了赵颌父子来了,也没时间过来打招呼。
赵颌和李家人自然熟悉无比,也就没有当自己是外人,便和李兑一起布置。赵信从未经受过这种事情,在一旁想帮忙又帮不上,只好悻悻的离开。又问一旁的家仆,知道外公李崇正在后院,便去后院寻他去了。
今日是李崇寿辰之日,李府上下自然张灯结彩,喜庆十足,家仆婢女四处穿插于各处,一个个忙的热火朝天。赵信对李府也是十分熟悉,便也不用人带路,径直走向后院,家仆认得是小姐的公子,自然也不会阻拦。
到了后院厅堂,赵信左右看不见外公,便伸手唤来了一名青衣小婢问道;“老太爷呢?”
那小婢盈盈一福,道;“回公子,老太爷正在更衣,马上就会过来。”
赵信点了点头,挥手示意那婢女退下,正想着要不要原地等着的时候,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豪爽的大笑声,“可是我的信儿来了?”
顺声望去,只见来者一六旬上下的老者,头发虽然已经花白,却精神健旺,双目炯炯有神,凛然有威,正是赵信的外公李崇。
赵信脸上露出笑容,忙应了上去拜倒道;“孙儿见过外公。”
李崇笑呵呵的扶起了赵信,仔细的端详了一番,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道;“好好好,我的信儿终于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只会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了,如今都做了都尉了,了不得了不得,比你外公有出息多了,我当年在你这个年纪还只是在外惹祸呢,”
李崇和赵信这个外孙六年未见,当真是十分想念,今日见到更是真情流露。一直拉着他的手不放,目光中也满是慈祥笑意。
因为晋阳的老宅搬迁缓慢,李崇直到昨日才赶到邯郸,只是赵信率领羽林陪同主父前往虎丘大营视察之时,所以才到今日才告的假前来拜见外公。
李崇也从李兑那里得知了此事,便也不怪赵信。两人聊了半天,李氏这才从前院忙完回来,见父亲和儿子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开口笑道;“你们两一老一小,再聊什么那么开心呢?”
李崇虽然年事已高,却依旧童心未泯,哈哈一笑道;“这是我们男人之间的秘密,怎能让你这妇人知道。你不在前院帮你哥哥迎客,跑到我这里作甚,想要偷懒吗?”
李氏是李崇的独女,自由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