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霸途-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礼想了一想,然后对马铁道:“马叔,我们现在考虑的事还太早,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赶到铜醍、襄垣两个县城,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等到了再看这两个县城的城墙怎么样,还有县城里的粮食够不够我们守城用的,那时候我们才来决定是守城,还是做其他什么打算的好。”

    马铁用手一拍自己额头,然后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啊,呵呵,这次多亏了子孝,那我们就出发吧,反正也不会有人来送我们的。”

    郭礼、陈义、袁丰等人都望向马铁,想知道为什么马铁知道没人会来给他们送行。但马铁并没有兴趣去告诉他们答案,于是就直接带着虎贲军和卢植的2000援军往铜醍、襄垣县城的方向走去,郭礼在看到马铁的背影时,才突然想起这个时辰也是卢植的三万余精兵出发的时间,所有的人都去那边去送行去了,所以他们这边是没人会来的。

    于是郭礼就招呼郭嘉、赵云、于吉、典韦一起追赶马铁而去了,可是陈义和袁丰都还在想为什么没人来送行,等郭礼他们一行人走了一会儿后,陈义和袁丰才想明白为什么,可现在那还看得到郭礼、马铁等人,所以他们就骑上马追上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后郭礼、马铁、陈义、袁丰等人来到了襄垣县城,郭礼一看襄垣县城的城墙,没有壶关城城墙高,也就二、三丈高吧,走近一看还有裂纹,看来这城墙年久失修,看来这次襄垣县城不管他们进不进驻都会失守,郭礼对这样的县城没有守住的必要了。

    当郭礼他们一行来到襄垣县城城外在观察城墙之时,城墙上的守卒也看到了他们,便跑到县衙去禀报,没过多久一个身穿官服的人出现在了郭礼等人的面前,郭礼看着这人,这人清瘦,模样还算可以,从腰间的绶带和官印来看,此人是四百石的官员。

    此人便对郭礼等人行礼说道:“下官李封,是襄垣县的县丞,迎接来迟,还请诸位大人不要见怪。”

    马铁看襄垣县城来迎接他们的人中只有他一个是官身,就故意生气的问道:“李县丞,贵县的县令、县尉等其他官员怎么没有出来?是不是觉得我的官职太小,不值得尔等来迎接。”

    李封一听马铁的话,便把以前的县令、县尉等人都骂了一遍,然后便苦着脸对马铁、郭礼等人行礼道:“诸位大人请不要动怒,本县的县令、县尉等人不是不出来迎接各位大人,而是县令、县尉等人在几日前听到逃难的难民说黄巾贼兵已经把涅城攻陷了,不日将带贼兵来攻打本县城,所以全都挂印离去了,现在县衙就只剩下我这个县丞了。”

    郭礼一听李封的话,就想着这个李封还是有些担当的,其他的人都走了,就剩下他一个人在主持县衙,还是有勇敢的。

    之后李封和县里的乡绅一起把马铁、郭礼等人迎进了城门,马铁和郭礼并没有把兵士带进城,让他们在城外一里处安营扎寨。

    等马铁、郭礼等人进入县城后,在路的两边站了很多的百姓,但人数不是很多,郭礼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这的百姓对于朝庭派来了援军,他们就不用逃难,这是马铁、郭礼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所以都对郭礼、马铁他们很是热情。

    等众人到了县衙之后,郭礼才对李封问道:“李县丞,现在贵县城还有多少兵卒,武器还有多少,守城器械是否能用,县城府库中还有没有兵器、钱粮等物。”

    李封再听了郭礼的问话后,先是一愣,然后就一一回答了郭礼的问题:“现在县城的兵卒只有500多人,这还是本县县令等人挂印离去,我擅做主张扩招了民壮才有这500多人,至于武器是人手都有的,不过我是动用了县城府库中的兵器,现在是非常时期,等我行文再动府库,那就是在帮黄巾贼破城,所以我就擅自动用了府库中的兵器,至于钱粮,也用来招收这次民壮用的差不多了。至于守城器械,因为以前县令等人也不看重,年久没有保养,所以都老化不能使用了。”李封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马铁、郭礼等人的脸色,他怕这些上官会因为此事怪罪于他,但他也在赌,此时是非常时期,如果这些上官还是那样的迂腐,不知变通,他就得考虑自己以后的退路了。 

第五十九章 出征(十三)() 
襄垣县城县衙大堂中,郭礼、马铁等人依官职大小分宾主入坐,此时郭礼在详细的问着襄垣县县丞关于襄垣县现在的物资、兵力等等问题。<;>;

    “李县丞,贵县城的城墙已经多久没有修缮了,有没有城墙已倒塌了的,对于此次黄巾贼兵,你有没有信息守住县城?”郭礼继续对李封问道。

    李封对于郭礼的问话都是一一详细的回答,但这个问题他思考了一会儿后,才对郭礼道:“本县城的城墙确实多年没有修缮了,我也是在今日才得知城墙已有三处倒塌,我正想组织壮民进行维修,可时间有点紧,恐怕城墙没有修缮好,黄巾贼兵就已攻到了本县城了。本县城能守多久算多久吧,我也是不想让本县的县民被黄巾乱贼抢夺生活物资和屠杀,但也是尽尽自己的心力,恐怕能守几日时间就是极限了,现在诸位大人带着援军来了,我想这次能顺利渡过这次难关的。”

    郭礼在听完李封的回答后,只对马铁摇了摇头,马铁看见郭礼摇头,就知道襄垣县城是守不住了,所以只好问道:“李县丞,如果我们要前往铜醍县城,你将做如何打算?”

    李封一听马铁的话,就着急了,便道:“大人这是何意?难道大人不打算保襄垣县城了,把襄垣县城让给黄巾乱贼?”

    马铁一听李封这话就有点不高兴了,怎么叫不保襄垣县城了,如果保这县城,那不是要自己所带的3200名兄弟和自己都葬送在这里吗。

    郭礼一看马铁有点不高兴了,然后再看李封着急的样子,便只好打断他们的交谈,对着李封问道:“李县丞,你不要着急,先听我慢慢道来。贵县城的城墙已有三处倒塌,这是县丞你说的,那么要把这三处倒塌的城墙修缮好,要用多少时间?”

    李封一听郭礼这样问,马上便答道:“十日便可修缮好。”

    “那十日内黄巾贼兵是否会攻打贵县城,黄巾贼兵能给贵县几日修缮城墙的时间?”

    “这个……”李封对于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所以沉默了。

    郭礼继续道:“那李县丞在贵县城有三处城墙倒塌的情况下,能守的了几日?”

    李封苦着脸道:“恐怕一日也守不住,但是我们不能仍下襄垣县城的百姓。我想大人进城时看到了百姓对于你们的热情和希望,你们这样就走了,会寒了襄垣县百姓的心啊。”

    郭礼和马铁对视一眼后,郭礼继续道:“不是放弃,而是暂时忍让,那这样吧,你组织县城里的百姓,告诉他们我们要离开县城,让他们愿意去壶关县城的我们会派兵士保护一同前往,不过要告诉他们要跟我们走的不要带太多的东西,那样会影响行军速度,如果速度慢了被黄巾贼兵追到,那可就是命都没有了,带再多的东西有什么用。”

    等郭礼把话一说完,李封也松了一口气,李封马上起身往大堂门口走去,不一会儿就有几名衙役小跑着去城中通知乡绅和百姓离开县城的事。等那几名衙役离开了县衙后,李封才又回到了大堂中入坐。

    郭礼见李封安排好后,又继续对李封道:“李县丞你组织的500多名民壮,我们准备让他们中的300人护送这里的百姓去壶关县城,然后将剩下的200多人留在这县城之中,当然也希望李县丞也能留下来,我想大概还是有很多的百姓不愿意离开故土,所以你们就要保护好留下来的百姓,还有李县丞你要帮我们一个小忙,找几个熟悉此地到襄垣县城这一路上环境的人给我们做向导。”

    “这个好办,过会我就给诸位找几个来。”李封随即便开口道。

    郭礼和李封、马铁就在这大堂中商议了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李封带着坚定的眼神出了县衙大堂,他这次算是把自己都赌了进去,希望这次能功成名就,要不然就会……。

    当李封从县衙大堂中走出来后,就见刚那几名衙役都回来了,他们把县中的乡绅、长者、富户都集中了起来,将李封吩咐他们的事情跟乡绅、长者、富户说了一遍,大部份人当场就决定迁移到壶关县城,但还是有一部份人不愿离开,所以那几名衙役就按李封吩咐的,将要离开的这一部分人让其全部回去收拾行装,并限定一个时辰内到达在城外一里处的军营旁集合,如果过了时间还没有到,那就不用走了。那几名衙役还使人专门跑去给招集的500多名民壮传令,特别盯主这是县丞李封吩咐他们挑出300人来护送百姓前往壶关县城,等到百姓全来到城外军营旁时,就一起出发去壶关县城。那几名衙役把人全都带到了城外军营旁边,并看着那300人的护卫和百姓离开后,就回到了县衙禀报给李封知道。

    郭礼、马铁在得知事情已经办好了后,就和李封告辞并准备离开襄垣县城,李封知道马铁、郭礼等人要走,却没想到这么快,他只好把郭礼、马铁一起送到城外军营,等郭礼、马铁等人一起离开县衙之后,走在襄垣县城里,现在人更加的少了,在李封的禀告之中得知,此次县城中百姓走了三分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留了下来,但这三分之一恐怕在这次事件之中还不知要死多少人,郭礼只是叹息了一声,就没有再去想这件事情。

    当郭礼、马铁等人回到城外军营后,便马上招集兵士,准备出发赶往铜醍县城,在一盏茶时间后,兵士都准备好后,在军营门口,郭礼、马铁与李封道别,并盯主李封万事小心之后,便带着兵士急速往铜醍县城赶去。

    这次因为带了向导,郭礼、马铁他们带领的兵士只在半路上过了一夜,在第二天早上就赶到了铜醍县城,当到达铜醍县城时,郭礼还是小小的跟襄垣县城做了一个比较,铜醍县城的城墙要高些大约有三丈高,看城墙也是经常修缮维护的,护城河也很宽,看护城河边上还有新挖的缺口,就知道护城河是在不久前才修缮扩宽了一些。郭礼看着此城,对于能在此城坚守就有了些信心。

    当城门楼上的守卒看到了大约有几千人的部队来到了城门护城河前,马上就问郭礼他们是何人,马铁马上命一个亲卫到城门下与守卒对话,没过多久,亲卫就回来了马铁身边,然后对马铁禀报道:“城上守卒说他不能做主让我们进去,他需要到县衙去禀报县令,让县令做主,所以请我们稍等一下。”

    马铁在听完亲卫的话后,就挥了挥手让亲卫回到原位,马铁就下马驻立在护城河前和郭礼等人聊起了这次是不是该守城。

    正当马铁和郭礼他们在商量是守城还是准备在后面夹击黄巾贼兵时,城门就打开了,然后从中走出了几十名守卒和几名身穿官服的人。当这几名身穿官服的人走到马铁、郭礼等人的面前时,郭礼仔细的观察着走在最前面的那个身穿官服的人,此人面貌说不上是唯美,但也不似普通人那样一看就忘记了,而是一看就能记住这一张脸,此人大约二十多岁,腰上系的是黑绶腰带,腰带上系着青铜官印,一看样式就知道是六百石的青铜官印,此人不用想也知道是此县的县令了。在县令之后的几人也都是身穿官服,在其腰间也有绶带及官印,不过都是四百石的青铜官印,这几人肯定就是县尉、县丞等官员了。

    那个县令的人上前对马铁、郭礼等人行礼后道:“请问诸位是那部人马?”

    马铁看了看这县令,便对其道:“我们是此次平乱主帅北中郎将、尚书卢植大人的先锋营,此次受卢大人的帅令,前来阻拦进入上党郡的黄巾贼兵。”

    那个县令看了看马铁军中的旗帜,然后又问道:“敢问大人是?”

    马铁有点生气,说的这么明显了还要再问,就在这时郭礼看出马铁有点生气,便上前跟这位县令道:“我们在出征前是虎贲军将士,这位就是我们虎贲军虎贲中郎马大人,不知贵县令是?”

    那个县令一听这话一时就明白为什么对面军中有虎贲军的旗帜,然后对郭礼道:“我是铜醍县县令王顺,不知这位小哥是?”

    郭礼正准备回答,这时马铁抢先回答道:“这小子是郭礼,现在在虎贲军中任虎贲侍郎。”郭礼听到马铁已经把他这样介绍,只是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谁叫马铁是他长辈呢。

    王顺看了看马铁,再看了看郭礼,觉得他们的关系不一般,应该不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当然他也没深究这些,在互相行礼问好后,县令王顺就邀请郭礼、马铁等人进入县城,马铁就下令全军在城外随处修建一个临时营寨休息,随后就带着郭礼、陈义、袁丰等人一起进入县城。 

第六十章 出征(十四)() 
第六十章

    铜鞮县县衙大堂内,马铁、郭礼、铜鞮县县令王顺等众人依宾主依次入坐在大堂中。

    众人入坐后,马铁首先开口道:“王县令我有几个问题,希望贵县令能跟我们说下。”

    马铁不等王顺回答,然后继续道:“不知现在贵县城中有多少守卒,守城器械有多少,兵器物资可短缺?对于铜鞮县城是否能守住黄巾贼兵的攻击一个月,还请王县令讲下。”

    王顺有点不高兴了,不等自己答应就直接问问题了,这还是用的上级向下级询问的口气,虽说马铁是虎贲军,可他的官序至少也要高上马铁那么一点,再说他还没有问马铁带了多少兵力来阻拦黄巾贼兵,这到好先让马铁问上他的事了,于是王顺就不答反问马铁道:“不知马大人这次带领多少兵士来阻拦黄巾贼兵?人少可打不过黄巾乱贼的。”

    马铁一听王顺不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数落起了马铁带的兵力少,这让马铁心里有点不舒服,他马铁带领的兵力是少了点,可也不用这样直接说打不过吧。马铁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气,他在洛阳城里,虽说不能横行霸道,但是想要横着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他不屑于那样做而已。

    于是马铁当场就要发怒,郭礼一看这两位马上就要互掐起来了,郭礼可不想在这节骨眼上使得两军闹矛盾,对于以后出兵平乱时很不利,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让两军互相扶持,所以郭礼马上出来打断他们将要说出的话:“王县令,我们也不是要接管你的守卒,只是想问下守卒的数量,看看和黄巾贼兵对比下,我们能占多大的优势,还请王县令不吝赐教。”

    王顺听了郭礼的话心情好受了一些,不过也没有给马铁好脸色看,当然他也没有再叼难郭礼他们,当即便对郭礼道:“本县令在接到朝庭的底报时,就知道黄巾乱贼不日将来攻打本县城,所以本县令立即招集民壮,一共招集3000余人,再加上以前的守卒、衙役、城中富户护院,本县共计招集了5000余人民壮,我上报本郡太守动用了县衙府库里的武器装备和钱粮,为这5000余人装备了武器和铠甲。

    并且在10天前招集了县城中所有民壮,日夜的修缮城墙和护城河,这于昨日完工,城上的守城器械保养的很好都能使用。至于能守多久,我想如果黄巾乱贼至少得动用4、5万贼兵日夜攻城的话,我们至少能坚持半个月不成问题。”

    马铁、郭礼等人听到王县令的话后,都陷入了沉思。王县令和县尉、县丞等人看到马铁、郭礼等人都陷入了深思,他们也就没有再出声打扰,。

    一会儿后,郭礼、马铁等人都清醒了过来,郭礼跟马铁互相点了点头,然后郭礼对王县令道:“王县令,不知可否把闲杂人员屏退出去,下面要讲的是这次平乱的细节,人多嘴杂,我怕……”

    王县令思考了一会儿后,就对郭礼点了点头,并出声道:“县尉、县丞留下,其余人等全都退下。”

    铜鞮县的其他官员、衙役等人一听王县令的话,都起身对其行礼后离开了县衙大堂。

    等其他官员、衙役等人都离开了县衙大堂后,郭礼看了看此时大堂中的人,铜鞮县只剩下三人,王县令、县尉、县丞;他们这边就是马铁、郭礼、袁丰、陈义、典韦、赵云、郭嘉七人,在这县衙大堂中只剩下他们十人在坐。

    郭礼便对着众人道:“我们这次出征,只带了本部人马共计3200人,当然人数是少了点,但都是精税,对于守城我们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以我们商量后决定在城外设伏,等黄巾乱贼带兵来攻打县城,到时我们埋伏起来等他们连续攻打县城几日,这样下来他们肯定会非常劳累,只要看准时机,我们在深夜再以奇兵冲杀进敌营中,这样敌人就会以为朝庭的援军到了,到时喊杀声大起黄巾乱贼不知来了多少援军,只要他们的军心一乱就只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不战自溃,这样一来贵县城就保住了,这其中当然要王县令及诸位大人的顶立相助才有可能成功的。”

    王顺和铜鞮县县尉、县丞听完郭礼的计策之后,都是眼睛一亮,都非常赞同此计策。

    此时王顺等人都重新认识了一下郭礼,并把郭礼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中,他们此时知道了郭礼不简单,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谋略,以后的前程肯定是不可限量的。

    王顺此人能在二十多岁就能当上县令,全靠朋友张辽在并州刺史丁原面前举荐,这才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成为了铜鞮县县令,就因为张辽是并州刺史丁原任从事之职,所以王顺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黄巾乱贼的动向,并在得知消息的当天就命人招集县中民壮修缮城墙、护城河。之所以王顺上报给上党郡太守动用县衙府库内的东西一定能得到上党郡太守和并州刺史府的同意,那是因为张辽的关系。

    本来张辽已经向刺史丁原提出自己要来铜鞮县阻截黄巾乱贼,参与此次的平乱,可不知怎么的刺史丁原没有同意,只是让他把消息通报给他的好友铜鞮县县令王顺,让王顺做好被黄巾贼兵攻城的准备。张辽之后多次向刺史丁原提及他去救援之事,刺史丁原被张辽弄的烦了,只好跟他说这是朝中通知下来的让他们刺史府不要参与其中,说救援和平乱的事有北中郎将、尚书卢植已经带着北五校兵士去围剿黄巾乱贼了。

    张辽一听就明白了,此事又是朝中的派系在作怪,这都到什么时候了还在争权。张辽也没办法去参加此次平乱,但还是用书信把这些事情都告诉了王顺,让王顺注意点,不要成为替罪羊。

    王顺从张辽那得知了这次平乱大概的内幕,所以才有了马铁刚开始和王顺见面时的不愉快,王顺其实也不是笨蛋,知道和马铁他们关系太近了不好,会让有些人心里不舒服,所以他才表现的不和马铁他们合的来,王顺主要的还是想要自保,不要成为别人的替罪羊。

    他在刚才听了郭礼说出的计策,他认为此次平乱肯定能成功,他心里又生起了另样的心思,要不要先跟着郭礼他们一起夺得战功,那样他的仕途在此之后就会一帆风顺,但他心里也担心,如果跟郭礼他们太过亲近,并在一起互相扶持着平乱,这样会不会破坏朝中某位大人的计策,而连累到自己。

    但是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他心里又不甘心,这次平乱的战功肯定会很高,因为这次平乱,他们这边的兵力太少,黄巾乱贼兵力高达4、5万之多,如果此次以少胜多,平定了进入上党郡的黄巾贼兵,到时论功行赏,那么他至少都会成为上千石的官史。

    此时的王顺心里很乱,心里正在为这次该不该和郭礼他们一起平乱而争斗着。就像一个善良天使在王顺的左边一直在说着,你一定要谨慎行事,远离是非,不要陷入到朝中的纷争之中;另一个恶魔在王顺的右边一直在说着,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如果成功了,你的仕途将会一遍光明。

    郭礼、马铁、县尉、县丞等人都看到王县令已经陷入沉思很久了都没有醒来,郭礼等人此时都在等着王县令的答复,是同意使用郭礼所说的计策,还是有其他的办法。

    郭礼看了看都已经在这县衙商议了一个多时辰了,再这样耽误下去,现在不知黄巾乱贼什么时候到来,如果在今天到来的话,这个计策也没办法实施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布置。

    郭礼只得故作咳嗽几声,好让王顺清醒过来,让他做出决定。一时大堂中响起了几声咳嗽声音,王顺也被这声音打扰惊醒过来,王顺看了看大堂中的众人,然后开口道:“县尉、县丞你们觉得此计策如何?”

    县尉、县丞这时拿不定王县令的意思,所以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顺,只不过是小声的向王顺说道:“卑职和县丞都认为此计策可行,如果此次我们参与了此次的平乱,那么也会有我们的功劳,到时论功行赏时,也有我们的好处。”

    王顺点了点头,然后对郭礼他们道:“本县令与县尉、县丞商议之后,觉得此计策很好,不过到时这功劳……”

    郭礼一听王顺的话就知道王顺是什么意思了,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