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这一言,便将荆州两座重镇布置完毕,襄阳与夏口,乃是荆州最为重要之地,其次才是江陵,而后,刘备终于看向刘封,问道:“余下数郡之地,皆是子威所取,子威虽尚且年少,但吾亦欲将汝派往一郡,以观后效,不知子威可有理想去处?”
正在此时,一直沉默的诸葛亮果然是又抢先开口道:“主公是否忘了,子威将军本该将曹植献与主公,却不知为何使其归了曹操军中?”
刘封听罢,并无诧异之感,诸葛亮在此事发难乃是他早就想到之事,若诸葛亮能眼看其从容得了封赏,那便不是诸葛亮了。
“不知依军师之见,我若将曹植交由军师处置,军师意欲如何?杀之以震军心,还是好生供养在军中,亦或是如封一般,用其交换襄阳之地?”尚未等刘备出言,刘封便抢先看向诸葛亮,言语犀利问道。
“不论如何处之,子威将军都不该自作主张!”
诸葛亮显然对刘封态度依旧强硬十分不满,在他看来,刘备已然将首功给了诸葛亮,便是威慑刘封之用,刘封本该知难而退,在此事上道歉一番,以降低其在军中地位,但显然,刘封并未让他这如意算盘打响,经过这数次磨砺,刘封性情依旧是如其在新野时一般,未曾收敛。
第147章 等价交换()
“封早在城门之时便已就此事向父亲请罪,父亲尚且并未出言责备,军师这是为何,封之所以放曹植归了曹营,一者以曹植一逍遥书生换取襄阳,乃是等价交换,军师又岂能不知?二者封探得曹植正与曹丕争夺曹操世子之位,若不将其放回,数年之后,我等又怎能有机可乘?”
刘封这番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将曹植私自放回曹操军中,确是有所突兀,但取了襄阳,足矣功过相抵,诸葛亮此时跳出来指责,无非是想搓一搓刘封锐气,却不想刘封能够如此应对激烈,更是竟然考虑到了数年后曹操身后之事,一时间让诸葛亮有些哑口无言,这一次,纵然在道理上诸葛亮亦并未占得上风。
正当气氛颇有些尴尬之时,徐庶自队列之中站出,挡在刘封身前,拱手言道:“庶自曹营归来,未立寸功,却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可否说出?”
诸葛亮此时正憋得面上一片通红之色,不知如何应答,又不愿服软,徐庶此言,算得上是为其解了围,诸葛亮一面轻咳一声,一面向徐庶投以感激目光。
“元直何出此言,若无元直在新野之时屡施妙计,我等又如何能在此地,吾又如何能得军师这等旷世奇才?元直有何事相请,只管说出!”刘备此时也正因刘封与诸葛亮再次起了争执而无奈,闻言连忙接过话来,不再理会刘封与诸葛亮。
“庶在江陵之时,暗中研究了一番这荆州数郡形势,得知长沙郡中老将黄忠,统兵颇有些章法,而长沙位置居中,又有湘水,乃是绝佳练兵之地,若主公不弃,将长沙与黄忠交于庶手,庶定当还主公一众精锐之师!”
刘封听罢此言,面上故意摆出一副不耐神色,拂袖归了队列之中,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刘备与诸葛亮均是看在眼中。
“长沙区区小郡,元直怎能施展才华,不若留在襄阳,与军师一同出谋划策,如何?”刘备因对徐庶十分赏识,并未想到徐庶能自请到长沙任职,心中颇有些不舍之感,当下出言挽留道。
只见徐庶闻言只是微微一笑,答道:“主公如今身侧贤臣良久并不缺少,更有诸葛军师这等大才,若庶留在此地,锦上添花尚可,却难有作为,主公不若便将庶放置于长沙一郡之中,日后亦可有所期冀。”
刘备见徐庶心思如此坚定,便猜得其多半是不愿屈居于诸葛亮之下,再行挽留,又恐惹得诸葛亮心中不喜,于是转头看向诸葛亮,言道:“军师与元直乃是故友,元直之才军师亦是心中了然,不知着元直前去掌管长沙之事,军师以为如何?”
诸葛亮见刘备终于相问,当即亦是做出一副为难神色,良久才出言道:“元直之才,实与亮相差无几,唯所长略有不同,亮不敢轻言,但若当真将元直遣去长沙,少则数月,多则一载,长沙定将有一翻天覆地之变!”
诸葛亮此言,意味已是十分明显,虽肯定了徐庶之才,言外之意却是徐庶计谋不如诸葛亮,管理郡县尚可,实乃建议刘备遵从徐庶意愿,将其调入长沙。
眼见诸葛亮有此一说,刘备只得应允,看向徐庶言道:“既然元直有此心,便将长沙这一郡之地交由元直管理,那黄忠早年吾亦是有所耳闻,便教其在长沙辅佐元直招兵买马,以备日后西征之用,元直肩上重担不轻,还望珍重!”
徐庶闻言连忙拜谢了刘备,就算是领受了这长沙太守之职。
此前徐庶尚且不知如何提出此事,但刘封之前在诸葛亮提出质疑之时曾以眼角余光瞥了徐庶一眼,初时徐庶尚且不知刘封意欲如何,但当刘封针锋相对逼迫得诸葛亮一时语塞之时,徐庶才意识到,此乃提出此事良机。
一者是因其出列为诸葛亮解围,会让诸葛亮以为其与刘封只见关系不过尔尔,心中依旧是与诸葛亮更为亲近,二者是徐庶自请离开刘备身侧到那长沙小郡之中,正是诸葛亮心中所想却又无法直言之事,如此良机,诸葛亮自然顺水推舟。
此事已了,刘备又是看向刘封,微笑道:“长沙乃是子威所取,如今交于元直之手,子威可否愿意?”
“荆州所属,皆归父亲所有,封不敢妄言!”
刘封此时话虽如此,但语气却是颇有些生硬,在刘备看来自然是对徐庶给诸葛亮解围颇为不满,但刘备却故作不知,继续问道:“既然如此,那余下几郡之地,子威可有中意之处?”
“封此时尚有部分人马在南郡江陵城中驻守,这些时日封对南郡已然是颇为熟悉,更兼南郡与襄阳毗邻,封驻守在江陵城中便罢,若父亲有所召唤,或是曹操,孙权有所异动,封不日即可抵达,为父亲解忧!”
刘封这一番话,说得亦是言辞恳切,无懈可击,且之前刘备所虑者,乃是刘封请命前去桂阳或是零陵这等偏远之处,让刘备不能得知其所为之事,如今刘封请命留在江陵,与襄阳几乎近在咫尺,刘备全无担忧之心,看向诸葛亮,其亦是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南郡之地便交由子威管辖,江陵亦是荆州重镇,子威在此定要招兵买马,操练士卒,待荆州之事平定,吾自有用度,且子威虽在江陵这等安逸之地,却与襄阳,夏口皆是不远,一旦有战事发生,子威定要第一时间率军支援!”刘备登时便答应了刘封所提之请,并嘱托一番。
刘封自然领命,之前庞统便是有言,南郡地理居中,刘封在此地一旦有所动作,或是与何人相见,皆在众人监视之中,全无拥兵自重之险,故而刘备定会同意,今日见果然如此,刘封心中便是冷笑一声。
至此,刘封心中两件大事尽皆达成,而后刘备只是将糜竺,孙乾与简雍这三位老臣派往零陵,桂阳与武陵郡中,其余人等尽皆留任襄阳。
第148章 厉兵秣马()
如此一来,刘备确信荆州各郡已然被其牢牢掌控在手,待周瑜与张辽战事已了之时,周瑜已无法穿越关羽防线,取得荆州一城一郡之地,显然,刘备如此做,便是已然做好了与江东决裂之准备,只要其将荆州牢牢守住,孙权便只能死守江东之地,无法经由荆州西进半步!
这一番封赏之后,刘封又等众人散去之时前去面见刘备,毕竟自华容道设伏后的这些时日刘封并未得见刘备,况且那荆州南部四郡之中情形刘备并不了解,刘封先将那数个郡县之中情形说与刘备,又将刘度之子刘贤献与刘备。
刘度乃是之前太守之中唯一未动之人,刘备对刘封此种行为颇为赞赏,有刘贤在手,即使教刘度只是辅佐糜竺,他也定然不敢阳奉阴违。
而后,刘备却是提出了一个让刘封颇为不满的要求,刘封之前所带入襄阳的两千兵马,被刘备收编进了襄阳守军,如此一来,留给刘封驻扎在江陵之军,不过一千三百之数而已,虽刘备亲口许诺将那一千军马留给刘封作为其亲兵之用,但一千三百人马,又能掀起何种风浪?
到此时,刘封心中方才确定,因这一件件惊世之功,刘备已然对其起了戒心,虽对此刘封心中早有准备,但此时却比之其心中之前所想早了不少,这其中自然是有诸葛亮推波助澜之力,但刘备日渐年老,刘禅尚在襁褓,而刘封却是日渐强盛,显然这些原因促使刘备过早对刘封产生了戒心。
刘封如今尚且事事尽心尽力,但依旧得此结果,登时便让刘封暗自思忖,其心中谋划之事,随着刘备态度,怕是也要提前进行了,不然纵使刘备西征,刘封再为其另立新功,也得不到应得奖赏,这乱世匆匆数十载,若不能尽早有所建树,不但白白荒废了这大好时光,更有身死道消之险。
拜谢了刘备后,刘封便请命回了江陵,离去之时,刘封见徐庶亦是正欲前去拜见刘备,刘封并未等候徐庶,独自策马回了江陵。
到了江陵后,庞统见刘封独自归来,十分诧异,待刘封将襄阳城中所发生之事说与庞统后,庞统这才恍然大悟,随即面上显出凝重之色。
一夜无话,直到次日天明之时,徐庶方才归来,刘封一问之下,才知徐庶昨夜与刘备,诸葛亮三人又饮乐了一番,直至午夜方才结束,是故耽搁了一夜,而徐庶亦是讲明其老母尚在江陵,这才径直归了江陵,而非前往长沙。
刘封深知若徐庶在江陵逗留太久,传入刘备耳中定然会产生麻烦,于是紧急将其与庞统召入府中议事。
“元直可知为何执意将你请进长沙?”二人一到,刘封便问道。
“据子威之前所言,黄忠已然归降于我等,想来长沙乃是铁板一块,子威有何要事需庶在长沙暗中进行,不教皇叔与诸葛亮得知,今日但说无妨!”
徐庶心思何等敏锐,刘封心中所想已然被其知悉,只是不知刘封具体有何布置而已。
“元直可还记得之前封在此地打造的那数百把百炼钢刀?”刘封眉毛一挑,问道。
“子威之意”徐庶一听,心中便隐约感知了刘封想使其做的乃是何事。
“不错!那百炼钢制作技法,经过这些时日摸索,军中铁匠已然掌握纯熟,但若在江陵大范围生产百炼钢,难保不会被父亲与诸葛亮知晓,元直到了长沙之后,先行将有异心者全部剪除,待掌控局势后,封再秘密将铁匠护送到长沙,便可开始冶炼,待日后我将麾下亲兵挑选一番,组建一支虎狼之师,兵器甚至是铠甲,皆要以这百炼钢所制,虽前期仅有千余人,但所需亦是不小,元直想要不动声色便将其产出,所花费精力定会不小”
徐庶闻言,眼前便是一亮,之前刘封摸索出了这百炼钢生产之法后,那三百亲兵所持兵器便强于普通军士,但从兵器入手,将所有麾下军士全部更换成这百炼钢所产兵器,甚至铠甲,所花费便绝非小数,单单铁水这一项就绝不会少,而徐庶要瞒过刘备耳目做到这些,自然是颇有难度。
“子威放心,之前对去长沙所为之事尚且有所低估,如今看来,子威遣庶前去,怕是已然高估了庶之能力。”徐庶自然不会心生惧意,只是玩笑了一句。
“元直不可妄自菲薄,还有一事,需元直与黄忠老将军一同完成,那便是封所领前去襄阳的两千人马,皆被父亲收回,故江陵城中只剩一千三百亲兵,封在此招兵买马,到头来亦是被父亲征调之用,故而我军若想发展壮大,这征兵之事还要落在元直身上,长沙军马,可分明暗两层,贵精而不贵多,具体事宜,全凭元直做主!”
此番交谈,刘封算是给徐庶布置了两项任务,一是升级装备,二是扩充兵马,这两件事,乃是刘封心中谋划之事所必须之前提,虽刘封此时尚未明说,但徐庶与庞统皆知,刘封多半是不想长久如此隐忍下去,既然已是功高震主,那须得有些有段自保,再言其他。
徐庶应了此两件事后,刘封依旧面色凝重,继续言道:“此两件事,乃是为提升我军实力,此外尚有一绝密之事,亦是刻不容缓”
“子威但说无妨!”徐庶对刘封了解已然颇深,见此情形就知刘封定有重大之事。
“荆州以南,便是交州,交州偏远,皇命多有所不及,而之前刘表新任苍梧郡太守吴巨,与父亲颇有些交情,是故此时乃是我军夺取交州最佳时机,然封观父亲全无此心,却一心想尽快扩充兵马西征益州,一旦西征,交州恐被孙权谋取,故封有心一搏”
徐庶与庞统万万没有想到,刘封竟此时便意欲染指交州一州之地,端的是雄心壮志,但庞统略思虑片刻,便皱眉道:“子威不可莽撞,那吴巨既与刘皇叔有旧,子威一旦有所异动定会事刘皇叔得知,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第149章 雄心初现()
“吴巨乃是苍梧太守不假,但却无朝廷印玺,有印玺之人,乃是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之人,交趾太守士燮”
“士燮此人乃是曹操所封绥南中郎将,在交趾这等偏远之处,几乎便是独立王国,拥兵自重无人节制,其如何能与我等有所关联?”徐庶对士燮此人还是有所听闻的,其在曹操军中这些时日,对于曹操所封一州总督,的确曾了解过一番。
“今时不同往日,若曹操果然得了荆州,士燮定然无忧,但曹操并未得逞,荆州落入我等手中,已将其与孙权,曹操皆隔离开来,是故士燮之心,定然惶恐,我军或是孙权,待稳定后必会图之,又正因吴巨与父亲有旧,士燮在这一年半载之内做出选择已是必然。”
刘封这一番深入浅出之言,仿佛为二人开了一扇天窗一般,交州在二人心中虽是南方蛮夷之地,但念及其幅员辽阔,向西与益州交汇,一旦夺取,端的是大有可为。
“子威有何良策,但请吩咐即可!”徐庶心知刘封既然说出士燮此人,心中多半已有沟壑,于是急急问道。
“父亲对交州之地并无兴致,封所虑者,唯有孙权,此时我等尚无筹码与那士燮交涉,故不可冒进,被其轻视,而孙权若要遣使前往交趾,必会取道豫章,豫章与长沙毗邻,元直可多派细作前往豫章,孙权一旦遣使者南行,即刻将其截杀,务必不能教其与士燮相见,待我等羽翼丰满,方能恩威并重,将那士燮纳入麾下!”
此事刘封深谋远虑,自然是并无甚破绽,徐庶领了此命,方知刘封一心暗自将长沙控制起来是何种用意,乍看之下长沙属地不广,位置居中,又无重镇,但刘封此举却是因自己在江陵为摆设之故,发展重心几乎全部放在长沙,至少这一年之内,徐庶才是真正肩负重担之人。
三人当下就又在府中将这三件大事细节之处谋划了一番,午时一到,徐庶便请命离开,赶赴长沙,而刘封亦是亲笔写下书信,着黄忠诸事听命于徐庶即可,并挑选数十亲兵作为徐庶护卫之用,并肩负往来传递消息之责,毕竟南郡与长沙两郡接壤,若要与徐庶互通有无,倒是十分方便。
与刘封一同送走了徐庶,庞统立在刘封身侧,目光深邃,言道:“子威莫非此番在襄阳心有所感,吾观之子威之前动作,并非如此急切,如今图交州之地,是否惧怕有朝一日事不可为之时,能有一地栖身?”
庞统心思何等敏锐,早在刘封提出交州之事时,便隐约猜出刘封对其在刘备军中地位,怕是心中有些没底了。
“士元先生所言甚是,此番与父亲相见,其多次在众臣面前弱化封之功绩,且将诸葛亮身份凌驾于封之上,这种种端倪,皆非好事,据封观察,父亲着各郡之人全力招兵买马,操练士卒,少则一年,多则三载,一旦有机可乘,定会出兵益州,到时封若不能在荆州与交州皆留下后手,则恐功高盖主,遭人妒恨”
庞统闻言,也是长叹一声,言道:“不想刘皇叔竟也对这义子之身如此心怀芥蒂,也罢,子威本非刘皇叔亲自,这些时日为其出生入死,立下种种功劳,若如此却得个妒恨打压之果,子威亦算得上是仁至义尽,真到事不可为之时,亦或算是我等大展宏图之始,子威只管顺其自然,护得自身周全即可!”
庞统情知刘封出生入死却未得刘备肯定,心中有些愤懑,但义子之身,常被比之螟蛉,想要继承正统又是何等困难,好在庞统亦知刘封乃是不拘小节之人,略略劝解了一句,便不再多言。
“生在乱世,凡事我定当先仁至义尽,而后,人若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人!”刘封遥望北方,口中慢慢说出此言,庞统听在耳中,只觉刘封此言并不只是针对刘备与诸葛亮,还是针对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此时,庞统第一次隐隐有些猜不透刘封心中所想之感。
送走徐庶,刘封便在江陵城中安顿下来,日日只是由孟瑶与魏延,甘宁三人操练那些亲兵。
刘封原本便有亲兵三百余人,与曹操交战之时又得了数百降卒,加之刘备留给刘封的一千士卒,约得了两千人,刘封将这些军士详细排查一番,将老弱之人与疑似奸细者全部排出在外,终得了亲兵一千五百之数。
这一千五百人,已然被刘封当做其中坚力量,之前那三百亲兵,每人统四人之数,组成小队,日日由孟瑶教习阵法,由甘宁教习弓法及水战之法,再由魏延教习刀法,那些亲兵虽苦不堪言,但实力却也是一日千里。
数日之后,刘封又得了徐庶消息,长沙一郡之地已然整合完毕,将一干细作全部处死,于是刘封将那些铁匠与裁缝由黎闯暗中乔装带领,护送至长沙,在出发之前,那些铁匠已然尽皆将百炼钢锻造技法掌握完全,刘封又是结合前世经验,亲自设计了长刀,短刀各一把,着那些铁匠到长沙后尽全力打造长短百炼钢刀各一千五百之数,以求将那些亲兵武装起来,刘封相信有了这两把刀,这些亲兵在阵前皆能以一当十。
当然,锻造这些钢刀并非是一日之功,单只所需原料,就着实够徐庶筹措一阵,加之不能大张旗鼓,只能找僻静之处暗中进行,刘封估算这些武器至少需三月后才能到位,但好在这些时日理应并无战事,刘封心中倒也不甚焦急。
送走铁匠,刘封终于算是静下心来了一些时日,自投刘备麾下,便是战事不断,难得有这休闲时光,刘封便将一些时间花在了孙尚香身上
这一日,二人正泛舟游于江陵城郊一湖中,刘封思虑半晌,终于是畏畏缩缩向孙尚香开口道:“吾有一事,想与夫人商议一二,不知夫人可有雅兴?”
第150章 终娶孟瑶()
“将军不必如此,你我本就是同床共枕之人,如何能不知你心中藏有何事?既然难得这数日清闲,便尽早将孟姑娘迎娶进府中罢!”让刘封惊异的是,孙尚香竟还未等他出言,便知他是为了迎娶孟瑶之事才说出此言,一时间竟是无言以对。
孙尚香看到刘封这般模样,不禁掩面轻笑道:“将军莫要如此,孟姑娘先于尚香跟随在将军身侧,将军迎娶尚香,孟姑娘尚未有何不满之心,这些时日亦是未有任何僭越之举,发乎情,止乎礼,只是在军中研习教授阵法,就连府中亦是少有来往,将军再不趁此机会将孟姑娘迎娶回来,难不成等其心灰意冷离你而去?”
孙尚香这番话中虽是带有些调侃之意,但却清晰的表达出其对孟瑶的认可,在刘封与孙尚香成婚之后,孟瑶几乎未与刘封有过单独接触,只是在众人研习阵法之时方才痴痴的看向刘封片刻。
刘封看在眼中,对孟瑶满是亏欠之情,但其刚刚与孙尚香成婚,有又忙于往来征伐,确是并无闲暇可以将此事提上日程。
“既然夫人如此想来,那封便不再隐瞒了,这数日之间便将孟姑娘迎娶入府中,到时还望夫人在府中主持大局,你与孟姑娘二人以姐妹相称即可,夫人以为如何?”
“那是自然,尚香能够顺利来此,孟姑娘亦有所帮助,孟姑娘与我二人,并无妻妾之分,只有姐妹相称,待我二人有了子嗣,不论何人所生,皆是将军亲子,并无嫡庶之分,将军尽管放心!”
孙尚香本就是心思超脱之人,对于妻妾之分并不在意,心中所想只是与孟瑶真心相处而已,而之前刘封便有不分嫡庶之言在先,孙尚香自然不会违逆了刘封,此时说出,刘封心中十分畅快,二人当即就将此事定了下来,定在三日后将孟瑶明媒正娶,纳入府中。
当日下午,孙尚香便亲自带着隆重礼金到了孟瑶府上替刘封提亲,这等待遇,自然是大大出乎了孟瑶心中所料,得知此事孟瑶几乎是喜极而泣,与孙尚香紧紧相拥。
原本孟瑶之所以故意对刘封避而不见,便是怕惹恼了孙尚香,使得其嫁入刘封府中之愿望难以实现,故而这段时间,孟瑶深受相思之苦,只得通过没日没夜在军中教习阵法聊以度日,今日终于得偿所愿,孟瑶心中一块大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