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如何是好,回头迎敌,这厮杀一番却不知要耽搁多少时日,若是不然,刘封率军掩杀过来,虽可及时回到襄阳,他们的损失却绝不会小。
“不要理会江陵守军,全速撤回襄阳!”此时,诸葛亮心中还算是镇定,并未留下任何将军再次牵制刘封,他知道以刘封的心智,这等雕虫小技实难将其阻拦住。
这样一来,襄阳大军尽皆全速后撤,而刘封率军追了一阵,也只是斩杀或是俘获了落在后面的数百军士,数番尾随掩杀,终于到了距离襄阳不远之处,刘封登上一山丘之上极目远眺,只见襄阳城方向火光冲天,被照耀得宛如白昼一般。
“既然如此那便撤吧,这番龙争虎斗,还是不参与其中为好。”
第205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
“主公,襄阳想来已是危局,我等为何不掩杀到城门之下,或可趁此机缘将襄阳拿下,到时荆州全境,皆在我军掌握之中!”甘宁跟随刘封登高望远,也是看到了襄阳城外情形,当下双目闪光,抱拳向刘封请命道。
刘封闻言,一面看向死命奔向襄阳城方向的襄阳大军,一面幽幽道:“穷寇莫追,襄阳若有失,诸葛亮刚刚苦心建立其的政权便要消亡,与其想要在三方之中虎口夺食,倒不如稳守我荆州五郡,待得日后。今日这襄阳之地,便让曹操与诸葛亮争上一番,又能如何?待我等羽翼丰满,又岂是这区区襄阳一城可以满足?”
甘宁心中虽不能完全理解刘封,但却隐约知晓了此战刘封并不想插手其中,只是想要坐山观虎斗而已。
尾随斩杀了襄阳千余军士,终于在距离襄阳城不远处时,刘封下令撤军,诸葛亮得报后,一颗高悬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刘封想要保存实力意图后效,诸葛亮自然不知,他只知道一旦刘封杀红了眼,尾随其到了襄阳城下,到时与曹植曹彰三方人马战在一处,襄阳定会更加风雨飘摇,如今刘封撤回,仅剩了曹植曹彰兄弟所率的那些疲敝之师,诸葛亮自然有信心暂时不使襄阳落入曹植之手。
但刘封撤回之前,也是让诸葛亮大大吃了个亏,撤军之际,刘封使军士向襄阳方向空中接连放了数个报信所用之箭,等同于告知了正在攻城的曹植与曹彰二人,诸葛亮即将回到襄阳。
“不好,那南方不远处竟然升起数个令箭,想来是诸葛亮已然行至途中,故此放箭告知城中守军,似如此,再想拿下这襄阳,怕是难了!”曹彰得报之后,到后军将此事告知了曹植,毕竟曹植乃是曹操亲命此番行军主帅,曹彰虽作战经验更为丰富,抉择之时,还需曹植首肯方可。
“既然如此,我军已然疲敝,撤回南阳便罢。”
曹植本意便是接了刘封书信,念及刘封在江陵之时对其诸多提点帮助,想要投桃报李一番,替刘封解了这江陵之困,并且为以后与刘封之间盟友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如今见江陵之围多半已经解了,而他与曹彰二人对襄阳造成重创,就算退回,亦不会遭到曹操责罚,毕竟面对诸葛亮,就算是曹操本人,也曾吃过大亏。故而曹植此时已然是兴意阑珊起来。
谁知曹植此言一出,曹彰却到其耳旁低声问道:“子建可知若是子桓率军到此,遭遇此种情形当会如何处之?”
“如何处之?”曹植闻言微微皱眉,但却心知曹彰这是有意提点,只得问道。
“再与诸葛亮血战一场,城中赵云所剩残兵已然无力出城,诸葛亮又是远道奔袭而回,我等虽已不能夺取襄阳,但如此回去,却会弱了我军名头,故而血战一番,回归许昌后,方才无人敢在身后闲言碎语!”
曹彰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曹植也是深知其中道理,但却仍旧忍不住问道:“那这军士白白战死在此,又与谁人去说?”
“襄阳本就兵少,一命换一命,我军便算是占了优势,子建这等妇人之仁,若不能成为一方霸主,还是少说为好”
“既然如此便如兄长所言!”
曹植听罢,心中也是渐渐硬了起来,他心知生于乱世,若是曹操某一刻心中生了如此想法,恐怕其全家性命早已被他人所害,若想仁慈存在于这乱世之中,你首先要做的,便是以雷霆手段结束这乱世。
“结束这乱世,我,能斗得过他吗?”听着周边的阵阵喊杀之声,曹植遥望江陵,他知道,至少现在,他与占据江陵的刘封之间尚有许多差距,聪慧如他,自然还知道,之前那数次信箭,必然不会是诸葛亮自曝行踪,那是刘封以此种方式告知曹植,这一次,他领情了,并且,他不会参与到这场斗争中来。
眼看着曹军将士与自南方归来的襄阳军士战在一处,战场之上鲜血横流,残肢断臂随处可见,曹植的心依然在滴血,但他的表情,却渐渐坚毅了起来
“诸葛亮率军撤回了襄阳?”次日清晨,依然正在长沙观望的周瑜得到消息后,颇有些惊讶,前次得到消息,言张飞与刘封激战一番,周瑜已然有些相信诸葛亮此番确是真心攻打江陵,本欲再探一番便攻向临湘城,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其颇有些摸不清头脑。
一番询问之下,周瑜隐隐感觉到此番诸葛亮撤军并非是其不遵守约定,坑害江东军士,而是襄阳出了变故所致,纵然如此,周瑜心中还是暗自佩服其这番深谋远虑,若是如诸葛亮之前建议那般与其一同攻打刘封,如此一来,岂不是又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境地?
“刘封此子,果然不可小觑,诸葛亮仓促而回,多半又是其所出计策,荆州五郡,图之颇为艰难”
周瑜感慨一番后,便下令众军撤回江东,徐庶与黄忠在长沙目送江东军士离去,心中这才松了口气。他们二人虽也不怕周瑜攻来,但长沙守军皆是这年余二人在荆州辛苦训练所得,且刘封之前有言,这些军士另有大用,若是折损在了这里,端得是十分可惜。
至此,这次刘封自立以来最大的危机,算是彻底化解了,荆州五郡在此番危机之中几乎并未有所损失,反而是发动此番攻势的诸葛亮,损兵折将,在救援襄阳之时遭遇了曹彰猛烈厮杀,虽前后夹攻使曹军折损了近两万之多,但自身也是折损一万有余。
诸葛亮由之前的胸有成竹,变为了此时的机关算尽。但他自始至终亦是不知为何曹操会将曹植与曹彰二人自远方派遣而来,且携了重兵,曹操在此地纵有耳目,也决不能如此快便将准确消息传去了许昌。迷局不解,让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心中挫败感愈加深沉
第206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
次日,已然回到江陵城中的刘封得报,诸葛亮率军与曹植曹彰二人血战一番,折损颇多,方才使得二人退军,如今诸葛亮已然回到襄阳城中,襄阳,夏口,依旧掌握在诸葛亮之手。
“此番未能使得曹军将襄阳攻下,当真是万分可惜,诸葛亮此人不除,早晚再次发兵攻我荆州五郡之地!”
显然,对于曹植与曹彰二人未能趁势将襄阳拿下,魏延,甘宁等武将皆是并不满意,曹操虽兵多将广,但之前却是数次被刘封玩弄于股掌之中,不似诸葛亮那般,每次袭来,皆是使得刘封麾下众人忧心忡忡,且每次皆是被刘封力挽狂澜,诸葛亮之前所出对付刘封之计策,无论哪一件成功,对刘封而言均称得上是灭顶之灾,故众人对诸葛亮,已然是恨之入骨。
此番诸葛亮与孙权尽皆退兵,徐庶也已然第一时间回了江陵,当面向刘封陈明了周瑜兵临长沙之时是何种情形。此时也正立在堂前,听闻魏延之言,微笑应道:“诸葛亮自负才学绝冠,前次虽是战败,襄阳军士却并未伤筋动骨,此番出征却是不同,其留在襄阳守军几乎折损殆尽,险些失了襄阳,如今其与我军相比,已然不占优势,又与江东之间失了信任,纵有起兵之心,也无起兵之力,故不必担忧此事。”
徐庶言罢,众人皆是点头称是,两次前来,皆未对刘封大军造成任何损伤,诸葛亮若是再想前来相攻,那便是逆天而行,有负其卧龙名望。
“如今虽暂时得以避免遭人攻伐,但生逢乱世,时局动荡不堪,绝不可生出偏安一隅之心,二位先生以为,这难得平静的时日,我等该当如何?”
刘封端坐于主位之上,见得众将士因此番终于将这两下夹攻之势挫败,面上皆是露出难得喜色,心知当趁此机缘敲打他们一番,方能避免使其生出偏安一隅之心。
刘封两世为人,对历史又颇有建树,怎能不知王朝更替,乱世群雄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心中所想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那被他人吞并,乃是早晚之事,故刘封此番就是要借庞统与徐庶之口,将此番心意传达下去。
庞统与徐庶对视一眼,之前三人已然就日后发展大计进行过一番探讨,但最终却并未达成共识,刘封当时只是在旁倾听,几乎并未出言,今日将此事拿到了台面之上,二人皆有些惊讶,但既然刘封相问,自然要将心中所想说出。
“统以为,主公虽坐拥荆州五郡之地,比之诸葛亮所占两郡,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却当趁此机缘,半年内征得一众精兵,趁诸葛亮大军受损,更兼与孙权因此番结盟不成关系不睦之际,举全军之力将襄阳攻下,得了襄阳,方才算是将这荆州抓在手中,到时或是北上,或是西进,都可从容处之,如若不然,我军便只得龟缩在这荆州五郡之地,中原之事,便与我等无关,主公宏图大志,又如何得以施展?”
庞统略微思虑了一番,便开口说出此番见解,众人听罢,皆是点头称是,襄阳与夏口,对于荆州而言乃是门户之地,如今全部握在诸葛亮手中,乍一看之下使得刘封进无可进,故众人听罢庞统之言,皆以为唯有先行拿下了这襄阳,方才能够向中原之地进发,个个摩拳擦掌,想要报了诸葛亮这两次相攻之仇。
刘封听罢,只是微笑颔首,而后又转向徐庶,问道:“元直以为士元先生所言,可否行之?”
徐庶闻言只得苦笑一番,这番言论,他与庞统已然争论了不只一次,皆无结果,但刘封再次相问,必然有其原因,只得开口道:“依庶之见,主公新立,当不可如此冒进,半年之期,就算能够再筹得数万大军,亦是难以对襄阳与夏口之军形成绝对优势,更兼有诸葛亮在城中坐镇,纵然能够攻取襄阳,我军也是会折损大半,东有孙权虎视眈眈之下,我军能否固守荆州尚且不明,故攻取襄阳急切不得,有诸葛亮在襄阳镇守,北方之敌若想取荆州,必会先攻襄阳,我等大可待有机可乘之时,再行出兵。现如今,乃是天赐修养生息之机,我军若能先将这数个郡县经营得铁板一块,后方稳固之下,何愁数年后不能一飞冲天?”
徐庶言罢,众人又是一片议论之声,只因徐庶之言,在其听来亦是颇有道理,庞统与徐庶二位,一人主张快速推进,一人主张稳步向前,但却皆是将目光瞄准了北方之地,江东已历三世,底蕴深厚,如今只可望而不可及,故只能先行破了襄阳,二人之言分别只在早晚而已。
“二位之言,皆有道理,但封既不想强行与诸葛亮争锋,又不想等待数年之后羽翼丰满之时再图谋中原之地,曹操势大,如若两年之内依旧在此地龟缩,北方之地,尽归曹操所有,到时再想逐鹿中原,便已然难了。”
刘封扫视众人一番,口中将二位之前所提之事尽皆否认,使得众人皆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刘封心思。
“主公莫非想取江东?”
刘封闻言,一面微微摇头,一面沉声道:“当今时局,我军东方,北方,西方皆是不能在短期内有所作为,但南方却是尚有大片疆域,诸公为何不提?”
“南方?主公前些时日不是已然亲率大军将那苍梧全郡之地收归囊中,苍梧归了我等,再向南便是交州深处蛮夷之所,虽有大片疆域不假,但军士,税收皆不能供,乃是废土,我军要之何用?”
庞统虽知刘封之前攻取苍梧乃是为防万一,但值此安逸之时,刘封却依旧将眼光投到南方交州之地,却是让庞统十分不解。
“士元先生可知那假道伐虢之策?”刘封言罢,只是目光炯炯看向庞统,轻声问道。
第207章 三线并重(第三更)()
“假道伐虢?何处为虢?”庞统自然知晓刘封所言是何种计策,但其脑中霎时间闪过诸多地界,并未想出何地能够应用此计,只得问道。
“士元先生以为,封费尽心思将苍梧一郡之地拿下,是何打算?”刘封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当即反问道。
“统以为,主公明知诸葛亮意欲与江东结盟,依旧亲自前往苍梧,原因有二,一者是因荆州与苍梧临近,诸葛亮来势汹汹,故将苍梧拿下作为后方之用,一旦江陵与长沙被破,依旧可以占据零陵,桂阳与苍梧三郡,利用其互为犄角之势死守,以求保存实力,二者,便是苍梧临近交州南海郡,南海临海,又与我桂阳郡相连通,若想抑制江东,需有强劲水军,而南海这一郡之地,便是绝佳练兵之所,不知统之所言,是否合了主公心意?”
庞统心中所想,不由得刘封不心生佩服,那图谋交州南海郡,训练水军以与孙权相抗之策,乃是刘封得了苍梧之后方才想到,庞统此时说出,倒让刘封有了些惭愧之感。
但他心中亦知训练一众精锐水军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当下将此计按捺下来,饶有兴致的言道:“士元先生所言,确是中肯,但在封想来,这苍梧之战最为重要之成就,乃是取了吴巨头颅,并使得交趾太守士燮与我等结成盟好,士元先生以为如何?”
庞统听闻刘封最为中意的竟是取了吴巨头颅先给士燮作为投名状之用,不禁眉头紧皱,心中认为刘封在此事之上颇有些主次不分。
于是略一拱手,上前道:“士燮此人虽在交趾等数郡有些声望,但交州全境,人口不过二百万,且苍梧与南海便占了六七十万,交趾这等大郡,人口不过五十万之数,且皆为蛮夷,士燮纵有野心,也难以筹措精兵对我等造成任何困扰,更兼交趾与我荆州想去亦是甚远,策马前往,亦要至少半月时日,故主公不必将其放在心中,孙权与诸葛孔明,才是眼前心腹大患。”
刘封听闻此言冷眼旁观,只见众人纷纷点头,显然是与庞统所见十分相同,交州,在其眼中,依旧是那片不毛之地,一点用处也无。
此时,刘封忽地站起身来,行至其帅案一侧,只见墙上挂着一颇为复杂地图,刘封走到此图跟前,对众人言道:“此乃是刘琦公子耗费半年之久所制之图,荆州,扬州,交州,益州皆在图中,诸公且上前来看。”
众人闻言皆到了墙边,只见那图中荆州与交州山川地理皆是十分详尽,而益州,扬州与二州接壤之处也是十分详尽,有此图在手,交州那险要闭塞之所在,便不再是阻碍。
“主公为何执意要将这大好时光用在交州之上?”庞统心知此图若无刘封交待支持,刘琦自然不会去做,心中更加不解,略略看了一遍,便又上前问道。
刘封见庞统面色不善,并未有任何不喜之感,只是将手指指向一处交州与益州交界之处,微微笑道:“士元先生且看这里”
庞统看向刘封所指之处,先是一愣,而后沉思片刻,面色忽地凝重起来。
“进桑关莫非主公之前所言假道伐虢,所指的道便是此处?”
只见地图之上以十分详尽标注自交趾郡中出发,经由进桑关,西随,贲古,即可到达益州南部南中之地,此地可称得上是益州腹地,自益州郡一路北行,便被直达成都!
庞统怎能不知刘璋羸弱,益州早晚不能守,但之前刘封跟随刘备自荆襄前往益州的黄金水道已然是被诸葛亮占据,再想自此地前往,除将襄阳据为己有之外,断无可能,而这前往益州的第二条路,便是此处,只不过若是经由此处,到达成都路程千余里,虽皆是旱路,但也颇为险塞。
“不错,自古交州深处与益州南部皆被称为不毛之地,众诸侯不屑图谋,然我等既然已坐拥荆州五郡,看遍周边郡县,可以图之者,唯有此处,唯今之计,我等当三线并重,第一继续在荆州五郡之中扩充军力,以图以后赶超襄阳与江东之用,第二与士燮交涉,自其弟士武手中暂借南海一郡之地,沿海训练精锐水军,用以日后与江东水军一争高下,第三依旧是与士燮商议,在交趾留一众军士,一面了解其当地民俗,一面扩充训练,并时刻熟悉进桑关周边情形,以图益州。如此三线并进,少则一载,多则三年,定可有所斩获!”
“原来主公如此早便将刘琦公子送往交趾,为的乃是今日,主公深谋远虑,统不及也!此三线并重之策,若能配合得当,可起到奇效,纵使只有一线得以成功,何愁大事不成?”
至此,庞统方才明白了刘封为何一心想要与士燮结盟,暂借南海郡,经由进桑关直取益州,皆可应在士燮身上,此两事若得士燮首肯,便算成功了一半,如此看来,这士燮乃是万分重要之人。于是庞统当先对刘封翻身便拜,二十岁年纪能有如此心思,庞统对刘封的看法,此刻又上了一层。
“能得士元先生首肯,封这些时日所思所想,便算有所成就!”
刘封见状赶忙上前将庞统扶起,这些话,刘封自然能够在屋中与庞统,徐庶两大智囊私自商议,但刘封思虑再三,交州之地在众人眼中皆是无用,若不能当面讲这因果讲明,让麾下众人尽皆意识到这交州的重要性,恐怕日后执行起来诸事皆会大打折扣,于是才有了此情此景,经过此番与庞统辩论,刘封麾下众人皆是对刘封万分佩服,这交州之地,显然在众人眼中亦是成为了十分紧要之地。
扶起庞统,刘封虎目一扫,看向堂前所立众人,坐回其帅案之上,威严道:“既然战略已定,诸公职责,封便在此说出,望诸公领受之后能够勠力同心!”
第208章 亲自为使(第一更)()
“愿听从主公号令!”刘封此言一出,堂前这诸多文臣武将尽皆拜倒在地,心中却是心潮澎湃,深知刘封此番将众人汇聚在此,定是要开始着手建设这不世功勋,此前既然已将这三线并重之策说与了众人,并且将以庞统为首的对交州之地不屑一顾之人辩驳得心服口服,之后的安排,众人自然心怀期待。
“江陵乃是我等手中重镇,断然不可有失,士元先生便坐镇在此,若无意外,封将飞羽卫亦囤聚在此,辅佐士元先生,江陵人口众多,资源,商贾齐备,当在此招兵买马,得一支精锐之师,至少应不差于襄阳诸葛亮所率之军,士元先生,可有信心?”
庞统闻言后,眼中精光一闪,刘封将其安排在江陵,明显是使其与诸葛亮对峙,卧龙凤雏齐名,庞统对诸葛亮心中颇为不服,诸葛亮坐镇襄阳,而刘封将江陵交于庞统之手,便是肯定其才,庞统心中焉能不喜,其心中已然笃定,定在江陵招募一批精锐之师,待得刘封一声令下便可直取襄阳。
“统自当尽心竭力,将使得江陵固若金汤!”
“元直与兴霸将军暂且分别囤聚与苍梧,桂阳两处,待得自士燮手中将南海一郡之地借来后,兴霸将军便在南海郡训练水军,既然兴霸将军曾在江东为将,江东水军战力如何,将军心中自然有数,待此事成行之时,封再督办修建战船之事,为今之计,兴霸当在军中选取熟知水性之人,吾与你便宜之权,先行在军中选取五千军士,不论选到何处,众人自当全力配合!”
“宁,领命!”甘宁原本在黄祖麾下之时就已在水上素有凶名,人称锦帆贼,如今归了刘封,因之前刘封并无水军,故尚未有其发挥所长之地,如今刘封终于着手建设水军,甘宁怎能不喜,加之南海之地江海皆有之且幅员辽阔,假以时日,何愁水军不成?
“苍梧郡中,百废待兴,元直此去责任重大,苍梧乃是交州门户,我军日后自交州前往益州,辎重装备皆要自苍梧而出,且苍梧虽户口数十万之众,但一万守军战力颇为不足,元直当好生利用长沙之地,交由黄忠老将军即可。”
徐庶闻言,当下也是欣然领命,苍梧这一郡之地,确如刘封所言那般,百废待兴,且在交州乃是大郡,连接荆州,又与南海郡毗邻,苍梧就像是白纸一张,在徐庶手中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自然也就表明徐庶有着多大能耐。
这番挑战,徐庶还是十分乐于接受的,对于诸葛亮,对于庞统,徐庶虽在智谋上略微差了一些,但通过近年来在刘封麾下锤炼,徐庶自信其能够在其他方面弥补回来。
而后,刘封又将武陵,零陵等地太守之责一一任命,其麾下众人无不欣然领命。
“主公,既然我等已然安置完毕,不知与交趾太守士燮商议那南海郡以及在交趾练兵之事,由何人前往?”
庞统见刘封不再言语,心中却并未忘记尚且有出使交趾之事,刘封所提三线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