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之崛起-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英听到父母两个字“悲从中来”,用藏在袖子里的大蒜擦了擦眼睛挤出一些眼泪说道:“在下本是冀州人士,自幼随师傅上山修行,今年师傅说我可以出师下山了,于是我就拜别师傅往家里走去。等我走到家里的时候,谁知道……”

    用手擦了擦眼睛,让眼泪留得更多一点,哽咽着说道:“呜呜……谁知道黄巾肆掠,我父母亲朋都死于非命,家业也毁掉了……我一路逃命而来,因为身份证明在逃难中失去进不了城买不到食物,所以才晕倒在路边。”

    老者可不懂什么叫做演技,听到罗英的悲惨故事不由得眼圈一红,对眼前这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也怜悯不已:“小兄弟请节哀……你就暂时住在这里吧,等身体养好后我带去开一个身份证明,就说你是我的远方侄子。”

    罗英听到后立马跳下床跪倒在地,“拼命”的对着老者磕头:“多谢老丈收留,多谢……收留……”

    “孩子,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就这样,罗英用“苦肉计”的方法在这位赵大爷家里住了下来。

    几天后,罗英身体“恢复”了,他从包裹里拿出几块金饼给赵大爷作为感谢,赵大爷当然不收。几番推迟之下,罗英说用这些钱去买块地,然后收些流民开始新的生活,并由他负责赡养赵大爷。

    罗英只是二十名进入徐州的锦衣卫里的一员,其余十九人也用各种办法获得了大汉朝的身份证明,并用一些金钱购买了靠近海岸的地盘。如果有心人愿意去调查一下,肯定会发现这二十人购买的地盘最后会连成一片成为一块大地区。

    因为青州黄巾肆掠,琅邪靠近青州附近的很多人都卖地逃离,这也给罗英等人买地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得到了不少跟地一起留下的佃户。

    买到地盘后的锦衣卫们开始了招收人手,一些彪形大汉出现在了他们身边,说是招收的护卫,其实就是裂锋营战士。然后一些动物的毛皮,珍贵的药材也不断从他们手里贩售出去。

    大约一个多月后,这二十块领地上建立起了一些村寨,同时也开始了招收流民的工作。当然流民的招收是有限定的,并不是什么人都收,主要还是看人有没有一技之长,而且锦衣卫们还请了不少郎中防止流民带来一些疫病。

    ……

    “这里的酒也不好喝啊。”王绪砸吧了一下杯子里的酒,皱了皱眉头。

    “公子,您就小声点吧,这毕竟是在人家酒楼里。”唐泽已经看到店小二那愤怒的眼神,只得在王绪耳边小声的提醒到。

    这里是东莱城里最大的酒楼,王绪好奇之下带着唐泽和李齐两人走了进去点了一大堆东西开始吃喝。为什么王绪会出现这里,因为他听说东莱没有陷落在黄巾手里,对东莱太史慈十分喜欢的王绪就带着人马跑了过来。当然王绪以水芸水菲两姐妹太招风为由,将她们俩留在了船上。

    王绪放下了酒杯,不再去尝试这里所谓的美酒,拿起筷子开始吃菜,吃了几口又摇了摇头:“唐泽,你记一下,回去之后派一些做菜比较好的族人过来,在徐州开设酒楼,然后慢慢扩张。这些菜做得也不咋的,哎,走吧,上街逛逛。”

    扔了几颗金豆子给店小二,原本因为听到王绪对酒菜的批评而生气的店小二立马多云转晴,笑嘻嘻的把王绪等人送出店门,还邀请他们常来。

    东莱城比绪安城大多了,但是因为黄巾军的原因,县城里十分萧条。一些富商贵族害怕黄巾打过来,早就带着家眷跑路了,一时间东莱城里出现了一种破败的感觉。

    一个人迎面走来,形色匆匆,一不小心还跟王绪撞了一下,没有说对不起就跑开了。

    王绪到没有介意,以为那家伙有什么急事,但是唐泽却突然呼喊了一声:“公子,你的钱袋被偷了!”

    “我靠,那个家伙是贼,快抓住他!”王绪一摸腰间,果然挂在那里的钱袋子已经不翼而飞,一怒之下立马转身向那小偷追去。

    没有人见义勇为,只见那个小偷对道路熟悉无比,在街道上几个转弯,就把王绪等人抛得越来越远。眼看王绪等人就要被甩掉了,这时候人群里冲出一人,只见他抓住小偷的右手大喊道:“二狗子,你又偷鸡摸狗了,上一次的教训还不够吗?”

    二狗子看到抓住自己的这个家伙,眼睛里透露出一丝怨毒和害怕:“又是你这个爱管闲事的的家伙,算我今天认栽了。”

    王绪的钱袋被抛了出来,趁见义勇为的那人去接钱袋的时候,二狗子一阵挣扎脱开束缚跑走了。不过那人见钱袋已经到手就没有再去追,也算是给了二狗子一条生路。

    “多谢兄台仗义相助。”王绪走到那人面前,拱手行了一礼。

    “不敢不敢,举手之劳罢了。小兄弟,看看少了什么没有?”那人把钱袋递给王绪。

    王绪没有查看钱袋,而是直接从里面摸出几粒金豆子递给那人并说道:“没有少什么,这是一点敬意还请兄台收下。”

    那个人见到金豆子后勃然大怒,把王绪的手甩开转身便要离开:“我太史慈岂是这样的人物,小兄弟我们就此别过。”

    什么,太史慈!得来全不费功夫啊,王绪来不及喜悦,见到太史慈要走,立马抢先两步拦住了他:“兄台请留步……”

    “怎么?还不准我走?”

    “兄台,十分抱歉,是在下孟浪了,多有得罪。但是兄台帮小弟我这么大的忙,就这样让兄台走了,小弟心有不安啊。不如由小弟做东,咱们去酒楼里畅饮几杯可否?”王绪把钱袋子收起来,也不提给钱的事情。

    太史慈见王绪收起了钱袋子,怒气也消了,摆了摆手:“不过举手之劳而已,某还有事在身,就不叨扰了。”

    王绪知道今天是没法留下太史慈了,只得说道:“既然如此,那小弟就不好强人所难了。小弟姓王,名绪,字继安,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某乃东莱太史慈,字子义。” 

第二十三章 二人结拜() 
“子义兄,大恩不言谢了,就此别过。”王绪知道继续纠缠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果断告辞离开。

    回到客栈后,王绪让唐泽去城里打听太史慈的住处,自己却在房间里兴奋不已,留在王绪身边的李齐也是知道王绪的过去,他明白刚才遇到的那个太史慈估计也是一位名人。

    第二天一早,当太史慈打开家门的时候,发现王绪三人已经站在了门口,王绪不复昨天公子哥打扮,而是一身短打劲装,精壮的身体,小麦色的皮肤让太史慈也少了昨天眼里的轻蔑。

    “子义兄,叨扰了。今天小弟带了两坛好酒,算是来为昨天的事情道谢了。”王绪把手里的酒直接递到了太史慈面前。

    “子义,是谁来了?”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王绪推断应该是太史慈的母亲。

    “母亲,是我的几个朋友来了。”太史慈转身说到。

    “既然是你的朋友,怎么不请进屋里?”

    太史慈看了王绪几眼,十四十五的样子,满脸和气应该不是什么坏人,也就让开了身子使王绪等人走了进去。

    “老夫人好!”王绪见到一名有着一些白发的老妇人正在院子里做事情,立刻行了一礼。

    寒暄了几句,老妇人让太史慈招呼着客人,自己转身进屋了。

    “子义兄,一直听闻东莱有人长于枪法,忠义孝顺,小弟慕名已久,昨天有缘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小弟一直喜好枪法,然而难遇名师,今天不只是提酒来道谢,也希望能得到子义兄的指点。”这句话真是王绪心里的大实话,不过他对太史慈的仰慕可是来自千百年后的。

    太史慈现在也只是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王绪这番吹捧也让他心里飘飘然,对王绪的一直纠缠就不再怪罪了。

    “继安兄弟言重了,某对枪法也只是略知一二罢了。”

    有门,王绪听到太史慈的回答就知道这朋友算是交上了,能不能收服他就要看之后的随机应变了。

    又说了几句,王绪拍开了酒坛子的封泥,对太史慈说道:“子义兄,尝尝小弟带来的好酒。”

    太史慈也没有推迟,拍开封泥和王绪大喝起来。

    觥筹交错,王绪喝酒的同时也提出一些枪法上的疑问,太史慈一一解答,偶尔拿起院子里的一根木枪耍一下让王绪能够理解得更清楚。

    王绪的枪法都是自己摸索的,这一次得到太史慈的指点,很多停滞不前的地方都得到了解决,不知不觉王绪也忘了自己的目的,而是认认真真的和太史慈探讨起枪法问题了。说到兴起,王绪也拿起一根长枪和太史慈舞了起来,最开始王绪还能和太史慈走上几回,但是到后面太史慈摸清楚了王绪的出招轨迹,很快就把王绪逼得只能招架。

    “脱手!”太史慈大喝一声,一下子就把王绪的长枪挑飞了。

    “学艺不精,多谢子义兄的指点。”和太史慈打斗了过后,王绪才知道什么叫做枪法高手,一瞬间获益良多。

    “小兄弟招式快而准,看来下了不少功夫,只是缺乏灵活多变,如果不能十招之内制敌就会陷入危险。某这里有几招枪法,如果继安兄弟愿意,某可以传授给你。”和王绪交手后,太史慈发现王绪在枪法上天分不错,只是缺乏教导,一时间也见猎心喜。

    王绪听到这里立马跪下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不可不可!”太史慈上前一步托住了要跪下的王绪,“某只是痴长你几岁,怎可做你师傅,此事不可再提。”

    王绪也就顺势站了起来,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子义兄,不如由小弟做东去酒楼里吃一顿,也算是答谢你的指导了。”

    不过这次还是没能成行,太史慈他母亲竟然做好了午饭,几番推辞最后还是留下用饭。

    虽然不是什么美味的食物,但是看着老夫人慈祥的面孔,和饭菜里那种家的味道,王绪不由得想起了上一世的父母,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好吗?

    “继安兄弟,你怎么了?”太史慈发现王绪竟然吃着吃着就哭了起来,顿时奇怪万分。

    “好久没吃这种家宴了,只是想起了父母。”王绪擦了擦眼睛,试图把眼泪擦干。

    “你父母呢?”老夫人不由得好奇的问了一句。

    “不在了……”王绪的意思是父母不在身边了,太史慈和老夫人都理解错了,当然其实也可以那么理解,王绪确实永远见不到他父母了。

    老夫人见到后也是一阵心软,把王绪抱在了怀中:“孩子,你其他的亲人呢?”

    “都不在了……”

    “真是可怜啊!”老夫人听到后也是一阵心酸,眼眶都红了。

    过了一会王绪哭累了,竟然在老夫人怀里睡着了,也是这两年来虽然行事顺利,但王绪心理压力也十分巨大。以前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宅男,但却不得不端起领导的架子去带领大唐城邦走向繁荣。

    日积月累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王绪在老夫人这里也算是放开了胸怀,把这些累积的情绪都释放了出去。

    在王绪睡后,老夫人又问了唐泽李齐等人一些话,知道了王绪自幼父母双亡,后来别的亲人也陆续去世,很小就肩负起了家族的重担。这一次来东莱城是为了处理一些家族上的事物,唐泽两人不愧是侦察兵出生,果然应变快速。

    很快王绪就醒了,想起刚才的失态有些尴尬:“让老夫人和子义兄见笑了。”

    “继安兄弟这是真性情。”太史慈本身就是一个孝顺的人,见到王绪这一番作态,对他更是赞赏。

    陪着老夫人说了一会话,王绪也渐渐平息了心中的起伏,不过从老夫人那里王绪真的找到了母亲的味道。

    午后,太史慈教了王绪几招枪法,不得不说王绪悟性很好,这之前唐泽也说过。很快王绪就把那几招枪法练得有模有样,太史慈也很高兴能遇到这样的良才。有本事的人内心总有一丝傲气,他们只看得起那些比自己强或者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而王绪的表现也赢得了太史慈的尊重。

    在王绪努力练习的时候,唐泽和李齐也耐不住寂寞向太史慈发起了挑战,依靠长剑和灵活的身法,两人合作竟然能在太史慈枪下走上百多回合,最后双方不胜不负同时收招,太史慈对两人也刮目相看。

    “你们二人练的应该是近身搏斗,狭小的地方才是你们最强的时候,并不适合战场格杀。”虽然唐泽两人拿的是长剑,但是太史慈还是看出了他们本来的路数。

    晚饭之前王绪叫唐泽李齐去城里买了不少食物,并且又提回来两坛老酒。饭后,王绪三人才告辞离开。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绪白天就到太史慈这里学习枪法,并且和老夫人说说话,唐泽李齐两人则不断和太史慈切磋,双方都受益匪浅。

    有了太史慈的指导后,王绪进步越来越快,不知不觉已经能在太史慈手下走上几十回合了。用太史慈的话说,王绪现在还需要继续打熬力气,而且还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

    王绪上岸前给了锦衣卫们两个月的发展时间,也就是说返回的时间是在两个月后,所以他现在也不着急。运输船和商船已经返回准备运输粮食和一些商品过来,王绪靠着系统地图画出一副简易的海图,船员们也会看天象辨别方向,所以迷航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

    一日,王绪与太史慈谈到黄巾,叹不能上战场为国杀敌,同时也感慨十常侍等人祸乱朝纲。

    “子义兄,你我二人相交数日,志同道合,为何不在此祭告天地,结为兄弟,协力同心,共图大事。老夫人也待我亲厚,我也想承于膝下,侍奉她老人家。”王绪终于抛出了杀手锏,这是他学习枪法的同时最想要做的事情,得到太史慈。

    “如此甚好!”太史慈未加思索,立刻答应。

    两人把结义一事告知老夫人,老夫人也十分高兴,对王绪她是万分喜欢,能收做义子自然让她老怀欣慰。

    众人散去准备祭祀等物,商定次日于太史慈家中小院再会。

    第二天,两人备下祭礼,焚香跪拜并誓约道:“我太史慈,王绪二人,虽然异姓,而今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咳咳,学三国演义的)

    礼毕,拜太史慈为兄,王绪为弟,同时王绪也跪于老夫人身前,拜其为义母。

    “母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王绪跪在老夫人面前,恭恭敬敬的嗑了三个响头。

    “好好好……”老夫人也是喜极而泣。

    结拜一事结束后,王绪把太史慈拉到一边开口说道:“大哥,其实小弟之前有事隐瞒,但你我二人已经结拜,小弟自然得告知兄长知道,还请兄长见谅。”

    “二弟言重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二弟若不愿意其实不必说出来。”太史慈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乎。

    王绪还是坚持把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当然是经过仲裁处改编过的,以后也会成为大唐城邦合法出现的历史。

    先秦时期,王绪的先祖不堪秦时暴虐,带族人乡邻出海避世,至一大岛,从此定居。大岛被命名为瀛州,岛上有数万蛮族,常有战争。数百年后传至王绪这一代,血脉单薄,全族直系族人只剩王绪一人,不过出海避世的其余人倒是子孙兴旺,已经有口万余。

    王绪从先祖留下的文献里知道,岛外有一片广阔的大陆,那是先祖的家乡,于是王绪不远万里驾船回到了大陆。也就有了太史慈和王绪的相遇。 

第二十四章 捡了个谋士() 
王绪这一番言论让太史慈万分惊讶,不过还是很快缓过神来说道:“二弟这番经历让为兄有些难以置信,不过听二弟的意思,你似乎是想带领全族归附朝廷?”

    “是的,我现在正派手下收集流民,然后送至岛上,因为岛上荒地无数,可以供给民众大量土地用于耕种。岛上族人们的意思是收集大量流民后,组织军队平定了岛上的蛮族,再派使者入朝,愿使瀛州为朝廷下一块新的土地,我等族人也愿成为朝廷之下民众。”王绪看着太史慈,发现他也算是面色平静,听到平定蛮族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丝兴奋的神色。

    不等太史慈开口,王绪继续说道:“大哥,我瀛州岛上风景优美,气候怡人,我想接母亲上岛长住颐养天年,不知可否?”

    “这……”太史慈有些迟疑了,青州黄巾肆虐,东莱虽然现在安定,但难以保证以后,母亲留在这里也不算安全,王绪的提议倒是不错。只是故土难离,还是海外之地,更让太史慈为难了。

    “还有大哥武艺高强,蛮族多勇士,如果有大哥帮忙,那平定蛮族就更加简单了。”王绪知道习武之人最喜好的就是和强者战斗,这一番话自然是投其所好。

    太史慈眼前一亮,对于王绪的提议真是心动了。

    “大哥先想想,我去把这些告诉母亲大人。”其实王绪只要搞定老夫人就好,太史慈这么孝顺的自然会跟着走,但是王绪希望是让太史慈心甘情愿的跟着走,所以就有了这一番说辞。

    老夫人那里顺畅无比,虽然对王绪的身世也是惊讶万分,不过对于王绪的孝顺她还是接受了。老夫人也是知道当下黄巾贼给青州带来的危机,能避过自然也是好的。

    得到老夫人的拍板后,太史慈也就顺从了。王绪知道历史上老夫人是活过了黄巾之乱的,但是世事多变,王绪已经介入历史了,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呢。夜长梦多,还有一艘箭船在附近,王绪把上面的一些人都叫下来帮忙搬家。

    好在太史慈家也没有什么东西,很快就收拾完毕送到了船上。

    “二弟,这就是你的大船?”太史慈见到海上的大船,不由得对自己二弟的本事又高看了一分,其实南方有更大的楼船,不过那种船只能在河里开,比箭船差远了。

    “是啊,这是一艘战斗用的箭船,装载量并不大,主要是灵活。要我族用来专门用来运载人的船比这艘还要大不少。”王绪这时候手里捧了一坛子的土,这是害怕太史慈和老夫人两人出现水土不服而准备的。

    水芸水菲两姐妹见到王绪出现在岸边,兴奋之下也跑下了船冲了过来:“公子,你总是丢下我们姐妹俩,太过分了!”

    “停停停停……端重点,没看着我抱着东西嘛。”王绪见两人又要飞扑,立刻后退,真怕两人把自己怀里的坛子给碰掉了。

    躲过两人后,王绪对旁边的太史慈介绍道:“大哥,母亲。这是我的两名侍女,水芸水菲两姐妹。水芸水菲,这是我的结义大哥,太史子义,还有我的义母。”

    “大公子好,老夫人好。”两姐妹听到王绪的介绍后恭敬的对着太史慈和老夫人行了一礼,王绪很多时候都怀疑这两姐妹是系统送给自己的礼物,不然她们为什么这么懂得服侍人,对礼节也十分的通透。

    箭船缓缓的向南行驶,徐州那边的锦衣卫有人带去了信息,只是告诉他们努力发展挑选流民,运输船会在两个月后准时到来。

    “船长,有情况!”箭船出发后没多久,桅杆上的瞭望手就出声了。

    “怎么了?”任昶皱了皱眉,说实话因为每一次都是王绪在他船上,所以他对船只的安全是最为看重的。

    “前方有一浮木,浮木上有人。”

    瞭望手是说话声音较大,王绪也听见了,于是他开口说道:“等会靠近了派人把那人救起来吧。”

    “遵命!”船上七十多人呢,救一个人起来根本没什么危险,任昶也就没有劝阻。

    陈栩原是青州一寒门士子,后来黄巾肆虐,全族被杀,就他一个人得以逃生。追兵追至海边,陈栩无奈之下只得抱着浮木出海,希望能逃得一命。但是大海无情,陈栩很快就干渴无比,他又不懂得海上求生的技巧,喝了几口海水期望解渴,谁知却越来越渴。

    迷糊中,陈栩感觉有一条大船靠近,然后自己被人捞了上去。

    船上有医者,对落水者经行一番救治后,只是说他有些脱水,灌了一些淡水就好了。

    很快陈栩就醒了过来,对于救了他的众人自然是万分感谢。王绪问起他浮木出海的缘由,陈栩也一一回答了。当陈栩听闻王绪等人居住在海外大岛时,他也提出想随王绪等人一起去岛上居住,其实他不这样提王绪也会带他走,王绪可不希望海外有大岛的消息这么早就被散播了出去。

    陈栩适逢大变,终于到了一个比较安稳的环境,说了一会儿话后就睡了过去。

    是夜,月明星稀,王绪站在船头。虽然到东莱走了一遭,但是没有亲眼简单黄巾乱世究竟如何,白天听到陈栩的叙述,王绪深受触动,有些睡不着才跑到船头来散心。

    微微的海风和海浪的声音让王绪的心情平静了下来,看着缓缓升起的明月,王绪突然想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