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之崛起-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世界带来怎么样的改变。

    董卓死后,蔡邕也被救出,王绪松了一口气。青州黄巾的不同寻常的集结引起了不少关注,但是董卓一死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拉走了,使得青州黄巾能顺利的被转移到朝鲜半岛。

    青州黄巾到了朝鲜半岛后,很快就被瀛州专门负责移民工作的人员安排好了地方,这些原本就是农民的黄巾军见到了土地后欣喜异常,纷纷投入了翻地耕种的工作中。因为此时已经错过了春耕,所以他们只能种一些收获期比较短的作物,不过瀛州也算是比较财大气粗,调运了不少粮食来养这些人。

    在这之后,青州黄巾就此消失,他们将成为瀛州的民众。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绪相信他们能彻底忘掉黄巾的身份,融入到瀛州之中。

    管亥等原本黄巾首领获得田地后,有的选择就此躬耕不再出仕。而有的则去了瀛州选文官的考试,竟然还有好几个治政不错的人才,可以管一县之地,也算是补充了捉襟见肘的瀛州文官。

    而管亥等武将却似乎商量好了,对瀛州的人说他们先处理好自己的田地和财产,等瀛州从这些新移民中招兵时他们会再次入军,从一个小兵做起。

    王绪完全没想到这些人能放下,后来罗一告诉他这是管亥的主意。这时候王绪才发现管亥这人不简单,想想历史上,他只是太史慈列传中的陪衬,但是似乎他并不是一个弱者。武力上能斩宗宝,震慑住太史慈,智谋上看他能管理近百万人肯定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历史传记上对他低估了。

    此时的朝鲜半岛被王绪改了个名字,叫平州,有三郡之地。

    乐浪郡,势力范围是原本那些土地以及从辽东郡夺来的西安平城和番汗城,由太史慈当太守。

    真番郡,这个郡名原本就有,乃汉四郡之一,后来被并入了玄菟郡和乐浪郡,再到后来又被异族占了去。王绪把原本秽貊的土地和一半辰韩的土地何在一起成立了这个郡,这跟原本汉朝所立真番郡所在的地方完全不一样,只是借用了一个名字而已。

    临屯郡,同样是汉四郡之一,也并入了玄菟郡和乐浪郡。这个郡现在管辖范围是原本马韩、弁韩和辰韩剩下那一半的土地。

    真番和临屯两个郡现在由郭密统领,原本郭密是瀛州的兵曹从事,只是现在瀛州的士兵有两万在乐浪郡驻防被太史慈管理,八千狼羽骑现在归赵云管,五千在方悦手下驻防冰火岛,五千在郑秉手下驻防九州岛。那一万异族士兵则是在冰火岛接受训练。

    也就是说现在只有驻防真番和临屯的两万士兵没有人管理,于是干脆让郭密暂时先统领两郡,包括这两郡的军务。

    王绪没有把平州上报朝廷,只是表了太史慈为乐浪郡太守,真番郡和临屯郡以及平州只是瀛州内部叫法,暂时没外人知晓。

    董卓死后没多久,王绪就去见了徐荣,告知他董卓死亡的消息。当徐荣听到董卓因为女人死在吕布手上时,露出了一丝苦笑说道:“吕布此人果然背叛上瘾了啊。”

    然后徐荣问王绪要自己做什么,王绪说先让徐荣进入瀛州军中熟悉各项事务,秋收后瀛州会有大战的。

    五月底,移民工作总算完毕,瀛州上下都松了一口气。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是让治下人口突破了两百万人,还不算奴隶和新加入的异族准平民,遇到大事情王绪咬咬牙也能凑出十几万大军了。

    一些曾经盯着青州黄巾的诸侯此时发现,青州黄巾待过的地方被大火烧过,但是没有任何人的踪影,来尸体都没有。而且大火烧毁了很多证据,让这些诸侯无法判断青州黄巾去了何处,就像凭空消失一般。当然也有人想到了是瀛州的杰作,但是没有证据也无法证明了。

    移民完毕的同时,护送蔡邕的队伍也回到了瀛州,王绪听到后大喜,带着蔡琰就到临海县码头去迎接。

    蔡邕此时放下了心中的执着,知道自己很难回到献帝身边继续编修汉史,或许在王绪这里颐养天年潜心钻研书法也是不错的。上到瀛州的船上后,蔡邕也对那无边无垠波澜壮阔的大海所折服,不禁感叹这世间的神奇。

    “师父!”王绪看见蔡邕走下了大船,立刻跑了上去,到蔡邕身前跪下:“徒儿不孝,让师父在长安受累了。”

    “哈哈,绪儿有何错,当日绪儿就推断老夫会因为董卓的知遇之恩而受累,只是老夫一意孤行罢了。绪儿快快请起,老夫现在不是好好的嘛。”蔡邕看到自己的爱徒,所有旅途的劳顿都消了。

    王绪汗颜,自己哪是推断出来的啊,只是知道历史上会发生罢了。这时候蔡琰也走了上来,对蔡邕行礼喊了一声父亲。

    “琰儿也长大了啊,今年也该及笄了,之后就是你和绪儿的婚礼,老夫没有错过吧。”蔡邕两年不见自己的女儿,此时见到也不得不感慨时间如梭,转眼间自己的女儿就要出嫁了。

    “师父当然不会错过,徒儿还等着师父来定一个良辰吉日呢!”王绪站起身来,看到蔡琰脸薄低头不回话,只得接口说到。

    蔡邕听到自己没错过徒儿和自己女儿的婚礼,大喜。不过王绪说此地不是叙话之处,扶着蔡邕上了马车,一行人向绪安城行去。 

第八十章 瀛洲旗下又多一人() 
“文和,许久没见。当年的推断你果然说对了,你选择来这里果然是没错的。”说话的是一名中年男子,满脸的风尘,他也是随着蔡邕回瀛州那艘船一起的。不过他一直待在船舱里,直到贾诩入船将他接出来。

    “文优,此时到来,为时不晚啊。”贾诩看着眼前这名男子,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意气风发。

    中年男子苦笑着摇头说道:“文和,先帮我找个地方让我住下吧,别的事情暂时不谈。”

    贾诩点点头,派人将中年男子送到了绪安城住了下来。但是没多久,贾诩就找到王绪说道:“主公,属下有一人向主公引荐,他现居绪安城中。”

    王绪十分奇怪,难道自己治下还出了什么人才没被自己发现?不过他还是点头说道:“文和请带路吧。”

    贾诩带着王绪来到城里的一个小院落门口,敲了敲门,很快里面的人就走出来开了院门。王绪抬眼看去,只见来人是一名中年男子,相貌并不出奇,只是眉宇之间有些阴霾。

    “文和今日到访所谓何事?”中年男子见到贾诩,然后发现他身边跟着一名陌生的年轻男子,有些奇怪的问到。

    “给文优介绍一个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吧,文优不请我们进去吗?”贾诩没有直接介绍王绪,而是提出了进门的请求。

    “两位请进!”中年男子不清楚贾诩的目的,不过还是把两人请进了院中。

    王绪跟着贾诩走进了院中,这是一个小院子,看样子这里只住了一个人。此时他一句话没说,只是等着贾诩会做些什么。王绪发现贾诩和这中年男人都互称对方的字,想必两人的关系很不一般。只是文优这个字,王绪一时间没法想起来是谁,或许真是历史上不出名的人物。

    三人进入院子坐定,那中年男子一个人居住,没有下人,只是自己进屋端了三杯水出来:“初至此地,还未准备茶叶,只有一些清水,还请文和和这位朋友见谅。”

    “无妨。”贾诩摆手,然后对着王绪说道:“主公,此人名曰李儒,字文和。两个月前属下给你送去的情报中就有提过。”

    李儒脸色突然出现变化,他没想到贾诩竟然带来的人是王绪,不过他很快就平静了下去,眼神只看着自己面前的清水,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绪也是神色有所变化,他没想到贾诩带他见的竟然是董卓的女婿兼首席谋士李儒。锦衣卫归贾诩管后,王绪只是让贾诩拿一些重要的情报来看,而且最近主要在忙青州黄巾的移民工作,王绪也没有去关注贾诩救了谁。却没想到竟然是李儒,本来该跟着董卓一起死的他竟然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草民李儒拜见州牧大人。”还是李儒反应快,听到贾诩称这名年轻人叫主公后,李儒就知道这人只能是王绪。对写出反董檄文的王绪,李儒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很年轻,但是人们见到一名年轻人很难把他往高位者想。

    “李郎中(李儒以前的官职,郎中令),闻名多时,今日能得一见,三生有幸。”王绪也很快平息了心情,站起来对李儒回了一礼。

    李儒听到王绪叫自己的官职,心中闪过一丝黯然,说道:“儒现今只是一介平民,当不得大人如此称呼。”

    王绪一笑说道:“今日绪只是以朋友身份来访,叫我继安就好,文和也这么叫吧。”

    “那儒只好托大叫一声继安了。”

    此时李儒内心陷入了一种挣扎,他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贾诩今日带王绪来这里的原因。现在自己寄人篱下,是否真该出仕呢?当日自己答应贾诩来瀛州,其实只是想来看看瀛州究竟如何,长安经此大起大落,对于出仕之心早就淡了。

    “恩。”王绪应了一声,心里也开始了一些想法,对于李儒这个人,知道他也是个狠辣的人。没想到他被贾诩拉到了瀛州,能放心用他吗。

    两人因为心事,都陷入了沉默当中,贾诩等了一会,决定还是打破这沉默:“文和,瀛州如何?”

    李儒回过神,思绪一转说道:“富庶,美丽,却是一个好地方。”

    王绪此时也回过神,三个人就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开始了交谈,谁也没有提出要李儒出仕什么的。

    不过王绪一边谈话,也在一边思虑如果邀请李儒出仕,该让他做何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贾诩提议邀请李儒去醉仙楼吃了一顿晚饭,随后三人告别之时,王绪突然开口说道:“文优可愿做我军中参谋,为我瀛州军出谋划策?”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高兴,他不愿自己的好友就此沉沦,所以今日才拉王绪过来。参谋,其实根本没有这个职位,但是王绪既然给了,那就代表以后有了。听王绪的说法,是要李儒参谋军事,因为军师祭酒一职给了郭嘉,所以李儒只能屈当一名参谋了。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虽然他也是第一次听说参谋这个职位,不过还是明白了王绪要自己做什么。这只是一个考验,没有给李儒实职,只是让他出谋划策,其实很轻松,如果以后能立功,自然会受到大用。

    是否答应,李儒难以做决定,王绪没有急切的劝说,只是笑着看向李儒,而贾诩也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似乎一切与他无关。

    “属下李儒见过主公!”李儒最后还是选择接受,经过这么久的交谈,李儒知道王绪也是一个明主,瀛州的文治武功也算不错。再加上有李儒的好友贾诩在这里为官,他们两人都是毒士,朋友不多,特别是现在李儒名声不好,跟没有人愿意和他成朋友了。

    王绪心中大喜,董卓帐下王绪就看好李儒、徐荣和华雄三人,没想到今日能够全部得到。虽然这三人都还没得到重用,但是王绪相信以他们的才能是可以大放异彩的。

    ……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这是出自的“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及笄就是把女子的头发用簪子束起来,而笄就是这种簪子的名称。不过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对做了注译:“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意思就是,如果女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订婚了,就可以及笄并且可以有了自己的字,如果一直没有许配人家,则到二十岁才及笄。

    蔡琰此时早就已经许配了人家,就是王绪这家伙,所以她年满十五后就改及笄。正好现在蔡邕来到了瀛州,可以为她举办及笄之礼。

    及笄之礼,由女子的家长做主持人,然后邀请宾客参加,然后请观礼女宾为女子加笄。蔡邕到了瀛州后,王绪送了一座宅子给他,然后蔡琰也搬了过去,毕竟她现在还没出嫁,当然要住在娘家。

    蔡琰的及笄之礼在蔡邕到了瀛州后没几天就举办了,蔡邕在瀛州没什么朋友,所以一切从简。但是蔡邕毕竟是儒学大师,他到瀛州这段时间,程昱、陈栩、郭嘉还有贾诩这些人都有去拜访。所以到后来蔡邕干脆也把这些人邀请来了,当然蔡邕还邀请了李儒,他在船上就见到了李儒,两人毕竟同朝为臣过,也算是认识。

    等到众嘉宾来齐后,蔡邕主持开始了礼仪。女子及笄的礼仪并不算复杂,比男子及冠要简单许多。蔡邕邀请老夫人为蔡琰及笄,而后赐下字,昭姬(文姬是之后避讳司马昭才改的)。

    王绪见到蔡琰盘起头发,严肃端庄,似乎这一刻她已经长大,和以前那个小女孩判若两人。王绪也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好快。

    蔡琰及笄完后,蔡邕也订下了两人的婚期,是六月末的一天,距离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方面的准备开始忙碌起来,瀛州牧大婚,这可是整个瀛州的大事。

    老夫人做为王绪的家长,当然全部将事情包揽了下来,王绪只得任她摆布,毕竟对于古代的婚礼王绪虽然学历史时有涉及过,但还是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

    先是三书六礼,书是聘书、礼书和迎亲书。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安床。

    虽然王绪和蔡琰早就订有婚约,但那只是口头上的。现在这些事情都得一一做好,多年代表王绪去吴郡提亲的是陈栩,现在是正式的,所以专门请了一个媒人。那媒人听说是为州牧大人做媒,连钱都不要,高高兴兴的就来了。

    纳采就是提亲,自然很顺利。问名是合生辰八字,王绪的生辰八字是按照他穿越来的那天再往前推十二年。请算命先生一算,两人乃是天作之合。王绪得到这个消息却撇了撇嘴,算命先生敢说不是吗,都是瞎说。

    纳吉纳征都是送礼什么的,不用多提。请期当然就是定结婚日期,蔡邕早就定好了日期,然后让算命先生算了算,是一个良辰吉日,皆大欢喜!

    诸事安定,便是四处派发请柬,蔡邕的朋友多在中原,不过王绪还是吩咐了徐州的手下帮忙派发。不仅给蔡邕的好友,王绪给曹操、袁绍、公孙瓒还有刘备等人都送去了帖子。现在就等婚期到来了。 

第八十一章 婚前忙碌() 
(求原谅,今天还是只有一章!昨天也说了,毕竟不是职业写手,生活上总有些事情要做,或许过段时间更新会稳定下来吧!不过肯定会完本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王绪大婚?”曹操从手下那接过帖子,粗略的看了一眼:“他竟然是蔡大师的徒弟,现在还要娶蔡琰为妻,真是好福气啊。蔡大师在长安失踪,不少人都在寻找,没想到竟然是瀛州给救出去了。”

    曹操现在依旧是东郡太守,原本兖州牧刘岱今年就会死在青州黄巾手上,然后让曹操成功入驻兖州并收服青州黄巾。只是现在青州黄巾跟王绪跑了,也不知道曹操怎么能当上兖州牧,如果他当不上,还有之后打徐州,以及对付袁绍的情况吗?

    “王绪此人日后必是一大劲敌啊。”戏志才得知帖子的内容后,突然这么说到。

    曹操却也点了点头,王绪本来毫无根基,就算是瀛州牧也没有多少士子会搭理他。但是现在却不同了,蔡邕可谓是天下士子之首,成为他的女婿和徒弟,名声绝对大涨。想了一会,曹操开口说道:“来人,去请曹洪将军。”

    虽然曹操知道王绪以后肯定会成为敌人,但是现在必要的礼节还是需要做的,曹操当然不可能亲自去瀛州祝贺,派曹洪去也代表是对瀛州的重视的。毕竟曹洪是曹操的从弟,也是曹家的人,身份不算低。

    不仅是曹操,天下诸侯听闻王绪大婚,新娘子是蔡邕之女蔡琰后,就算有些没拿到请柬的也派出了使者去送贺礼。不是看王绪的面子,而是看在蔡邕的面子上,一代儒学大师的名声之大可想而知。

    而刘备此时拿到帖子还很奇怪,自己和王绪也就讨董的时候有过交流,当时自己三人毫无建树。虽然刘备自诩皇室后裔,但是现在没被皇室承认,只是自己在说而已,别的诸侯也不把自己当一回事。

    能拿到请柬刘备还是很高兴,只是他想不出该派谁去瀛州祝贺,手下简雍等人都忙着管理治下,而关羽张飞等人也忙着练兵。

    不过刘备还是把手下招来商议,没想到张飞听到后却说道:“王绪?这小子很不错嘛,大哥,不如让我去如何?”

    张飞上次见过王绪后,对他印象很好。张飞这人就是,只要你对他的脾气,他就对你好,或者说愿意跟你做朋友。

    刘备看了一眼张飞,有些迟疑,确实张飞去是不错的选择,练兵交给关羽一个人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是张飞那个性格让刘备有些不放心,不过最后刘备还是决定了:“三弟,你此去切莫喝酒闹事,恶了别人。”

    “大哥放心,王绪那小子对我的胃口,我怎么会坏了他的婚礼呢。”张飞并不是笨人,只是脾气有些大而已。

    但张飞分得清时候,在诸侯联军时发怒只是一种想要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如果当时真有人出来和他打一场,也可以成就一番名声,让人记住。这一次是参加别人的婚礼,就不需要乱来引起人注意了。

    刘备最后也点点头,和张飞相处这么久,他也是知道自己这个义弟的品性的,此次前去应该没问题。定了去的人后,刘备又和手下商议礼品。第二日,张飞就带着礼品和一些随从向徐州出发了。

    与此同时,不少诸侯的使臣,一些蔡邕曾经的朋友都启程前往徐州。在徐州,专门有瀛州的人员接待,也有不少大船在岸边等候,等人来后就送到瀛州去。

    ……

    王绪大婚,对于他的身份来说,这已经不是他的私事了,而是他手下势力所有人的事情。虽然想太史慈这些人文武官员因为需要驻守地方无法前来,但是都派人送来不少贺礼。

    而且王绪婚礼的意义不仅如此,等他婚后,就会有嫡子出现,也就是王绪的继承人。如果一个势力没有继承人,那些手下也会觉得没有奋斗的目标。

    还有一点就是势力之间的联姻,王绪是要迎娶蔡邕的女儿,这对王绪手下来说都是大好的消息。成为蔡邕的女婿也是一种变相的增加势力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陈栩从老夫人那听到消息后,连忙丢下公务,也不向王绪报告就去蔡邕那提亲的原因。

    为了让王绪大婚能够圆满,瀛州的官员们都卯足了力气处理手上的政务,城卫军们也加强的巡视力度,防止任何可能出现的坏事。

    原本王绪还想去处理政务的,但是陈栩等人却大包大揽,就连一直无所事事的李儒也自告奋勇的去帮忙处理了不少政事,他们都让王绪回去好好准备婚礼。可是婚礼现在有老夫人操持,就连典韦都跑到老夫人那帮忙跑腿。

    现在的王绪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一人,蔡琰现在在学习各种礼仪,而且按照规矩,也不能婚前见到王绪。而水芸水菲两姐妹也说,要让王绪养精蓄锐,所以也不准王绪去找她们俩。

    于是王绪无聊之下干脆就在绪安城里闲逛,绪安城中的人大部分都认识王绪,知道他大婚的消息,纷纷上来祝贺送些礼物。这些平民百姓虽然不懂得大是大非,但是他们知道王绪是个好官,所以都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表达自己对王绪的敬意。

    就这么一圈下来,王绪身后的侍卫们身上都挂满了东西,虽然都不算值钱的东西,但王绪知道都是百姓们最真挚的祝福。

    “百姓果然是最可爱的人啊,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加倍的报答。”王绪看到这个画面也有些感动,他却是经常作秀般的去民间慰问疾苦,下田躬耕什么的,所以在民众那也得到了一个好的名声。“一定要努力,不能让这些百姓们失望啊……”

    “州牧大人!”忽然一个声音打断了王绪的思考,王绪抬头一看,发现是蔡邕家的下人,却不知道这时候来找他何事。

    “州牧大人,我家老爷请你去醉仙楼。”这人不等王绪问话,直接把内容告诉了王绪。

    王绪不知道为什么蔡邕这时候找自己,而且还要去醉仙楼,不过还是点头说到:“在前面带路吧。”

    “是!”

    很快,王绪就带着侍卫们来到了醉仙楼,他让侍卫们自己找桌子吃东西,王绪不想惊扰到那些吃饭的人。不过王绪进门后还是引起了骚动,他只得把醉仙楼掌柜叫来,吩咐了几句,然后朗声说道:“诸位,今日我只是过来吃饭,大家不比多礼,都请坐下吧。今天就算我请客了,大家随意啊!”

    王绪这番话让这些食客们都激动了,但是也没人再去烦扰王绪,而是让他能够上楼了,能得到州牧大人请客就算不错了,没有人会那么没眼力还凑上去。

    在蔡邕下人的引导下,王绪来到了一间包房,推门进去看见蔡邕和另外一名老者坐在一起。王绪一下子就明白了,蔡邕应该是要让自己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