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之崛起-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人们购买饰品珍珠并不影响男人们的南征北战,曹操得了献帝后就开始进攻屯驻洛阳的杨奉等人。洛阳的这些诸侯虽然有不少士卒,但是却缺乏顶级的谋士大将,被曹操很轻易的歼灭,终于河南尹一带落入了曹操手中。

    当然曹操并不满足,他现在手上的地盘还太少,兖州四周不是王绪就是袁绍,曹操两人都惹不起,于是只有向着西面挺进,但是现在郭汜、李傕等人还算强大,而且有潼关守护,曹操也无可奈何。

    这期间为了稳住王绪和袁绍,自然就是封袁绍为大将军,王绪为骠骑将军。不过就算没有这些,袁绍和王绪也不会去攻打曹操。王绪现在重心在外族还有警惕袁绍,同样的袁绍在警惕王绪的同时还在防着公孙瓒狗急跳墙冲出来。

    和曹操同样春风得意的还有孙策,用传国玉玺脱离袁术后,他驻兵丹阳。建安元年三月之时,他就击破曲阿,迫使刘繇逃奔豫章。随后孙策从丹杨起兵,东渡钱塘江,进攻会稽郡。

    最初孙策屡攻不克,随后孙策采纳其叔父孙静的建议,命军士多点火把以为疑兵,然后分军经查渎袭高迁屯。会稽太守王郎大惊,派故丹阳太守周昕率兵迎战,周昕仓惶应战,被孙策军杀死,王郎投降。

    占领会稽后,孙策自为会稽大守,更换会稽诸县吏,又攻破聚众起事于江东的严白虎等人,遂占有会稽郡。

    此时的孙策从一年前的寄人篱下,一下子翻身拥有了丹阳、吴、会稽三郡,从地盘上来讲,已经超过了袁术。有了实力的孙策当然不肯在看人脸色,直接和袁术翻脸,不再听从袁术的命令。

    袁术因为在王绪那损失颇大,也不想和孙策硬碰硬,只是让人用笔杆子攻击了一下,却没有实际上的动作,也算是变相承认了孙策的独立。

    得知孙策崛起后,王绪派人送去了一些礼物,算是跟孙策交好,同时言语中试探孙策是否愿意和王绪一起进攻袁术。不过此时孙策刚刚打下吴郡和会稽郡,还需要时间整合,当然不可能答应,只能委婉的拒绝。

    王绪也没有什么不高兴,他对进攻袁术的事情并不着急,只要历史的车轮没有乱跑,那么袁术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的。

    占据了豫州和徐州,使得王绪和大量诸侯都有接壤,也使得很多领土四周的事情都不得不让王绪提高警惕。比如现在豫州西方南阳郡就出问题了,原本占据弘农的张济自知不敌曹操,放弃地盘,直接引兵进攻南阳,却战死沙场,由他侄子张绣继承手下士卒,成功占据南阳。

    历史上是有贾诩的出谋划策,张济才走出的这一步,然而历史的惯性却依旧让张绣进驻南阳,这不得不说天意如此。却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曹操来谋夺南阳,却因为看上张绣的婶婶而损失惨重了。

    不过现在有一件事情却让曹操不得不停下了向外征伐的思想和脚步,因为他手下的第一谋士戏志才已经在弥留之际了。

    其实戏志才的身体早就已经撑不住了,本来他就体弱多病,跟随曹操后更是竭心尽力,耗费了他最后一点元气,于是才早早的一病不起。

    早在曹操迎献帝之时,戏志才已经病重了,很久没有参与公事,曹操经常去慰问,也想找徐州的华佗来帮忙看病,只可惜华佗这段时间带着学生去了平州治病救人。

    出于道义,王绪还是派了两名医者去陈留为戏志才看病,不过也无可奈何,戏志才不完全是病,而是耗干了身体的元气,除非有神仙,不然没人救得了他。曹操也知道戏志才的情况,没有为难两名医者,派人把两人都安安稳稳的送回了徐州,并表示了感谢。

    当然听到戏志才无药可医的时候,王绪在有些哀叹之余却带着一丝高兴,对于曹操即将失去这个左膀右臂,这让王绪忍不住窃喜,不过这想法确实有些不厚道了。

    戏志才病倒后,大部分公事都交给了荀攸处理,这名有着“谋主”之称的人也不简单,虽然达不到郭嘉的程度,但是接任戏志才的位置还是绰绰有余了。正因为如此,才没有让曹操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

    戏志才离去的那天是秋收时节,曹操上完早朝没多久就被人叫去了戏府,满屋子的药味并没有让曹操停住脚步或者皱眉,他来这里已经无数次了,直接轻车熟路的走到戏志才的屋子里。

    看到曹操进来,戏志才脸上竟然出现了一丝笑容,挣扎着想要立起身子来,曹操如何能让他这样,三步并作两步,直接上去扶住了戏志才。

    “不能给主公见礼了……咳咳!”

    除了这声咳嗽,戏志才说话似乎气还很足,不过曹操却是变了脸色,他知道这应该是回光返照了,因为昨天的时候戏志才可是连话都说不出了。

    “志才快快躺下,操等着你随我一起征战天下呢。”曹操轻手轻脚的让戏志才躺在了床上。

    戏志才没有反抗,却用一只手牢牢的抓住曹操的手臂,然后张口说道:“志才知道自己的身体,怕也就这么一会时间了……咳咳……不能陪着看到主公匡扶汉室,志才深感遗憾。”

    曹操想要说话,不过戏志才却阻止了,继续说道:“主公且听我一言,公达(荀攸字)智谋过人,主公遇事不决可问之。献帝在陈留,为主公带来的不少便利,但是也有危险,不少人才忠于献帝而非主公,顾主公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咳咳,袁绍者,好谋无断,手下文武争权夺利,派系林立,不足为虑。然而徐州王绪,野心勃勃,手下文人武将无数,兵将骁勇,不可不防。若是有可能,让袁绍和王绪两虎相争,主公只需坐山观虎斗。”

    曹操不断点头,他知道这是戏志才最后的嘱托了,自从自己起兵以来,戏志才一路跟随,却没想到就这么先一步而去了。同时,曹操又想到了曹仁还有自己父亲一家,心中忽然充满了疲惫,短短几年,变故丛生,生离死别。

    “咳咳……咳咳……”

    忽然戏志才开始了剧烈的咳嗽,曹操大急,呼叫着郎中救治戏志才,不过咳嗽中的戏志才却摆了摆手,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了。

    两人又说了会话,却没有谈论是什么军国大事,而是讲起了一些小事,到后来戏志才的声音越来越小,只听到曹操一个人在说。

    良久,曹操一个人走出屋子,看着昏暗的天空,叹了口气说道:“志才,操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的。”

    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手下第一名谋士戏志才去世,无形中曹操的实力又被削弱了几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吕宋() 
潮湿的海风带着雨云扑向了海岸,原本在海岸上空盘旋的海鸥不见了踪影,也不知躲到了何处。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

    “看样子会有一场大风暴到来。”任禹站在一个高台上,眺望着远处的雨云,闷热的气息让他大汗淋漓:“让大家赶紧收工,全部回屋避雨,看样子这贼天不让我们过个好年!”

    任禹在几个月前带领着一万大唐族人出海,在海上飘荡了近一个月总算登陆了后世的菲律宾。虽然有之前探索出来的海图,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依旧让任禹的舰队损失了两艘船,还迷失了方向,才导致了这么长的旅程。同样也有一千多名的人员损失,皆是因为疾病或者落水失踪。

    登陆到菲律宾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水土不服、蚊虫疾病还有土著的袭击也造成了不少的减员。总之这一万人的队伍在这片新的土地上挣扎了几个月,日子依旧很是艰难。

    在大暴雨到来之前,所有的大唐族人都回到了临时驻地。这是一个建在半山腰的小寨子,城镇中心已经建立完毕,四周还围绕着不少住房以及磨坊仓库等等。

    不过从建筑规划来看,这座寨子就太杂乱了,很明显没有做什么长远规划。这也是任禹的决定,对于菲律宾,一切都还在探索中,任禹最希望的是能找到一个比较避风的良港,然后再开始建造城市。

    暴风雨来也快,去也快,不一会又是清空万里了。

    因为都是一些简易的临时建筑,暴风雨之后,寨子里更加混乱,还有不少人受了伤。

    “伤亡情况怎么样?”任禹满身泥浆,有些狼狈不堪,不过他没有在乎身上的脏乱,而是面色凝重地看着混乱的寨子。

    “有十九个兄弟受伤,不过都不严重。”说话的叫任康,是任禹的副手。

    任禹凝重的表情总算是放松了下来,“希望探索船队能够安全的避开这次暴风雨吧。”

    时间过得很快,当寨子里重新休整好的时候,日子已经到了大年三十,虽然条件还是比较艰苦,但是寨子里的大唐族人都喜气洋洋,个自忙碌的准备着,要过一个好年。

    探索船队也带来了好消息,他们在这个大岛屿的西面找到一个天然港湾,不用码头都能停靠大船。这港湾如同一块马蹄铁,港口可以建在凹进去最里面的地方,而外面的入口就是最佳的防守之地。

    在这个港湾的东面有不少山脉,也能抵挡夏天从太平洋吹来的飓风,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随着这个好消息的到来,大唐族人对新的一年更加的充满了希望,除夕之夜,寨子里有不少人都喝多了。

    春节过后,任禹就带领大家开始了搬迁工作,这本来就是临时的住处,没有多少东西要带,只是往船上装了不少优质木材和一些食物,船队又开始浩浩荡荡地向西南方向前行。

    几年后,王绪从海图上看到任禹他们选择的地方,才发现这新的港口也就是后世的马尼拉,不过这个世界它有了新的名字,吕宋。

    其实此时王绪已经知道了任禹等人的动作,在船队一出发,小沫就把实情告诉给了王绪。当王绪知道此情况时,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竟然系统能瞒着自己做出这么大的事情。

    小沫解释了很久,并且告诉王绪,系统和大唐族人绝对不可能背叛王绪,这种事情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这次算是大唐族人和小沫钻了一下系统的漏洞,不过系统发现后已经把这种漏洞补上。

    王绪也明白这是族人们和小沫为自己,为整个大唐族的未来努力,总算是把心放下了,然后让所有人尽力为南征的队伍提供帮助。

    于是第二支船队很快就准备完毕,这次没有带多少人,而是带上了足够的武器和药品。当任禹带领的先遣人员在吕宋站住脚跟没多久,第二支船队跟着就来了。

    任禹当然不清楚事情已经暴露,他看到这一支船队到来时还大吃一惊,此次领航的就是任禹曾经的副手。

    “你们怎么来了?这么多物资,不怕主公发现?”第二支船队一行人走下码头,任禹就立刻迎了上去。

    “主公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派我等前来。”

    任禹脸色一变,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公生气了?”

    “任禹听令!汝开疆辟土有功,然隐瞒不报有过,功过相抵,不奖不罚!现任命汝为南洋总督,统领南洋征辟开发等一干事物。南洋所有大唐将士皆编入南洋先遣军,由任禹领导。”

    “请转告主公,禹定不负所托。”任禹算是松了一口气,不奖不罚最好,现在也不用偷偷摸摸,那自然是更好。

    得到了大本营的支持,任禹等人的日子好过了很多,不过吕宋周围的土著人就遭殃了。

    学着在瀛州的模式,土著人被征服后直接用作奴隶,吕宋此时也大量需要人力帮忙建设。这里的奴隶没有什么保障制度,被南洋先遣军疯狂的压榨着,死亡率很高。

    好在岛上土著人不少,带着先进武器的战士们不断出击,新的奴隶源源不断的送到吕宋,有的时候还会送一些去大本营。劫掠奴隶的同时,战士们还发现这岛上有大量的金矿,不少土著部落还存放了大量的狗头金。

    这更是刺激了先遣队,还有不少商人直接雇佣士兵从瀛州出发,到吕宋来淘金。

    南洋的开发,总是被疟疾等疾病困扰,王绪不会犯这种错误,一开始就命令任禹去寻找奎宁。有土著奴隶的帮忙,南洋先遣军很快就发现了奎宁,并加以开发应用,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有军队开路,有军舰护航,再加上南方的瘴气也有了解决办法,在继日本岛开发热潮之后,南洋开发立刻进入了高氵朝阶段。

    如此疯狂的劫掠,吕宋很快的繁荣起来,也为王绪带来了更大量的资源,可以建设发展出更为强大的力量。

    若干年后,经过大量认证和考察,后世的历史学家都把任禹当作是唐帝国殖民时代的开启者,也成为了海外各族人民血泪史的开端。

    不过在唐帝国的人民看来,殖民时代是勤劳勇敢的大唐族人为落后民族带去了先进技术,帮助他们摆脱了愚昧,这是伟大而神圣的举动,需要赞扬和学习。

    (断更一年又四个月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对不起,开始恢复更新了。刚开始几天,每天先一章,我需要时间去重新熟悉剧情恢复感觉,之后会慢慢增加,谢谢大家的支持!这书肯定会完本!) 

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术称帝() 
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

    徐州在汉末原本就是一个繁华富足的地方,而这个时空没有了曹操的入寇,以及刘备吕布等人带来的兵灾,现在的徐州完全成为了大汉最繁华的地域。

    王绪治下对商业的扶持,让大量的商人涌入了徐州,他们的资金带动了徐州本地的经济发展,也为徐州带来了更多的人口。

    九州岛还有吕宋的开发给封闭在大陆的人们带来了新的目标,原来在海外还有那么多的财富,许多在家乡活不下去的人都纷纷来到徐州,然后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去开发辽东、九州还有吕宋等地。

    华夏人自古难离故土,王绪等人的做法要放在别的时候,肯定艰难无比,然而现在的民众为了活下去,谁还在乎什么故土,故土早就毁于战争,没有根的人们,飘去哪都不在乎了。

    从四面八方涌入徐州的民众,更多的是来自于九江和庐江两个郡,也就是袁术的地盘。

    此时的袁术经历了好几次来自徐州的打击,势力大减,为了维持军力,防备徐州的进攻,他只能穷兵黩武。民众自然受不得欺压,纷纷逃离了袁术的地盘。

    当然这种事肯定是有徐州各人的手段在里面,袁术手下虽然有人发现了问题,但此时的袁术已经顾不上了。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

    早在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冬,叛将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击汉献帝及公卿百官,保护献帝和献廷的杨奉被叛军打败,献帝只身逃到黄河北边去了。

    袁术以为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开会说:“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都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发言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袁术听了阎象这番话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之后一直不喜阎象,对于阎象的很多建议都不再理会。

    不过袁术的皇帝梦没有停止,就在建安二年,一名叫张鮍的术士游历到了寿春,被袁术得知,请到了自己府上。

    张鮍此人善察言观色,早就知道袁术有当皇帝的企图,于是装模作样的占卜后就告诉袁术,你有当皇帝的命,赶紧准备登基吧。

    袁术听后大喜,对张鮍大肆封赏,并命令臣下准备登基大典。

    阎象早就发现袁术治下民众不断逃离,本想提醒袁术,结果听到袁术又要称帝,立马出言劝助。袁术大怒,命人把阎象囚禁起来,然后不再搭理,依旧我行我素。

    终于,建安二年春,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

    ……

    下邳城,州牧府。

    袁术称帝后,派人大肆宣传,还遣使到徐州,说要封王绪为王。得到消息的王绪立刻让手下聚集起来讨论袁术之事。

    说实话,袁术称帝完全就是王绪等人一手炮制的,诸人心中早有对策,此时只是准备商量怎么吃下这块蛋糕。

    王绪的议事厅中,文武将领们分左右而立,文臣有贾诩,郭嘉,陈栩,陈登,糜竺,孙乾等,武将则有郭密,典韦,罗燚,周泰,蒋钦,甘宁,黄忠,张辽等人。

    太史慈领兵驻扎豫州,徐庶则负责管理豫州上下各种事物,所以两人并没有在此。

    “哈哈,袁术此人果然称帝,主公,就让某领兵为主公夺下九江、庐江两郡吧。”罗燚摩拳擦掌。

    王绪没有答话,而是把目光放在地图上。

    “罗将军,袁术军早就糜烂不堪,打败他们只是时间问题,并不是重点。”糜竺给罗燚解释了下。

    王绪终于抬起了头,看了下四周跃跃欲试的武将,又转头对贾诩问道:“文和,袁绍和曹操有什么反应?”

    “袁绍诏告天下与袁术断绝关系,之后并无其他举动,曹操则是以天子之名宣告袁术为叛逆,并下旨令天下诸侯共讨叛逆。”贾诩径直走到地图前指点道,“曹军在泰山郡和陈留郡两地有所举动,不过曹军缺乏粮草,应该不是想要进攻,而是防备我军。”

    此时虽然袁绍地盘最大,但是瀛州军自出现以来,横扫四方,未尝败绩,曹操也吃了不少亏,早就把防备重点从袁绍那挪到了王绪这面。袁绍还在围困公孙瓒,因为曹操的收敛,所以南面的防御重点也放在王绪身上。

    虽然被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势力虎视眈眈,王绪等人并不畏惧,底下以臧霸、孙观为首的原青州人士,还想领军北上,占领整个青州呢。

    王绪听了贾诩的分析后,说道:“曹操此时不足为虑,主要是青州的袁绍军不能掉以轻心。”

    “主公,袁绍此人好谋无断,而且大部分经历被公孙瓒牵扯,亦不足为虑。”郭嘉也走到了地图前,“其实主公需要考虑的是占领九江、庐江之后,我军是该向北还是向南。”

    郭嘉这话一下子引爆了整个议事厅,武将们纷纷摩拳擦掌,他们都在想,难道主公又准备有大动作了?

    “南下,水军将士们早就不满在入海口那打转了。”甘宁首先跳了出来,他负责训练长江上的水军,初来乍到还没有立下功劳,立功之心十分浓烈。

    臧霸站出来也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江南之地情况复杂,士族林立,还有山越作乱,拿下后弊大于利。不如北上,青州的袁谭只是在路上对我军有所防备,辽东的海军可以直接南下登陆青州,扰乱他们后方后,我等再挥军北上,则青州可克。”

    “西面南阳之地……”

    “曹军暗弱……”

    张辽做为新投的武将,没有参与讨论,不过他眼里时不时闪过一丝火热。原本在吕布手下,每天都在考虑如何逃跑,如何寻找一个稳定的地方。而今投靠王绪后,每天竟然是考虑是如何开疆扩土,建立功勋。

    实力的巨大差距让张辽也充满了动力,王绪这样的主公才是文臣武将们最爱的归宿。

    王绪见到这吵扰的情况,瞪了惹事的郭嘉一眼道:“奉孝,既然这事是你提出来的,那想必你已经胸有成竹了吧。”

    各武将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然后都把目光集中在了郭嘉身上。

    郭嘉没有在乎这些武将的目光,而是直接用手在地图上一指,所有人的目光直接随着他的手落在了地图上。

    “荆州?”

    “又是一个富庶之地……”

    “刘表这几年励精图治,实力未损啊。”

    “诸位!”郭嘉没有让大家继续讨论下去,“曹军缺粮,如果没有荆州支持,他们早就垮了。若庐江一下,我军将和荆州直接接壤。刘表其人乃守成之主,手下兵将不强,若能一战而下,既能获得大量人口和资源,也能断掉曹军的粮草来源。最后也打通了入蜀的道路,一举数得。”

    “嘶……”

    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计划惊呆了,若是按照郭嘉所说,不久之后王绪就会成为横贯东西,坐拥大汉朝最富庶地方的大势力。

    王绪听到郭嘉这个想法后,也是心头一热,现在人口上已经快要满足升级帝国时代的要求,占领九江和庐江就能完成。只是另外一个条件系统拥有者登基为王,现在王绪称王还缺乏一个契机,要是能拿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