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又死了一个老熟人。

    姬衍点了点头,这个邢峦活了好久啊,慕容恪、慕容垂坟头草都长出来了他邢峦也没死,今日终于归天了,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灵寿城,这个中山国旧都,大门缓缓打开,吴三桂一脸笑容,走出了城门,将武器一扔,高呼道:“下将吴三桂,恭迎燕国天兵入城!”

    “嗯,吴三桂将军颇有远见之明啊!”乐毅点了点头,“为我大燕国做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镇南将军,快进城,莫要让天军将士受苦了。”吴三桂嘿嘿大笑,谄媚地说着,“您放心,我的这三万五千士卒会将整个中山处理干净的!”

    那五千赵国士卒已经被吴三桂收编了。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吧。”乐毅点了点头,兵不血刃拿下中山郡,他是有点兴奋的。

    接下来的目标,要么增援齐、鲁、魏、韩,进攻驻扎在萦郡的廉颇,要么北上,进攻襄郡、枣阳郡。

    嗯,好像没有什么好处啊,反正都不是燕国的领土。

    乐毅望着地图,久久不能平静。

    “吴三桂将军,劳烦你与董平、韩滔将军率军四万五千前往萦郡,响应盟约,进攻萦郡廉颇部!”乐毅露出了微笑,三万五千吴三桂的炮灰,不用白不用。

    至于那一万燕军。。。呵呵,这可不是啥好燕军啊,这可是梁山降卒,也不是燕国的嫡系部队。

    至于他自己。。。当然是去襄郡捞一票粮食、钱财啦!

    “末将遵命!”董平、韩滔率先表态,他们俩没啥坏心眼,以为乐毅重视梁山兵,要将主力战场交给梁山呢。

    “末将。。。末将领命!”吴三桂自然知道乐毅打的什么打算,叹了口气,开口道。

    他也只能指望牺牲点人换的燕国的新任了。

第153章 诸葛入燕() 
“廉颇将军,昨夜陈庆之又来袭击左城,被伍天锡将军杀了下去。”

    廉颇刚一睁眼,便听到了这等声音,不由叹了口气。

    “代郡怎么样了,可有情报传了回来?”就算是战况如此紧急,廉颇也不忘探查其他战场的消息。

    “五日前,伍云召将军与赵括将军兵败被杀,文丑将军佯装逃离,如今正在高郡与太守郝瑗、郡尉张郃一同抵抗燕军前将军韩信的攻伐。”传令兵接着开口道。

    “唉。”廉颇摇了摇头,“北方战场竟然败的如此之快。。。城外的联军还有什么动静没?”

    “禀将军,昨日。。。昨日燕军新增四万人加入了东面城墙的战场。。。”传令兵犹豫一二,缓缓开口道,“除此之外,齐国、鲁国第二波敌军也往我萦郡赶来了。”

    “李牧将军呢?”廉颇皱了皱眉头,赵国的援军李牧到哪儿了?

    “李牧将军刚刚击溃韩国公子涵的部队,正在朝着萦郡赶来。”士卒回答道。

    “嗯,这五国联军。。。越发越难对付了。”廉颇穿着战甲,准备上城墙继续与五国对质。

    “报。。。。将军,不好了!”另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对着廉颇拱手道。

    “怎么了?”廉颇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晋国。。。晋国动了,晋国遣兵十万,以李克用为将,进攻晋阳郡了!”传令兵缓了口气,开口道。

    “冉闵将军拦不住他们吗?”廉颇皱了皱眉头,接着说道。

    “禀将军,那李克用手下有三名义子,与他亲生儿子合成四大天王。。各个都是勇猛至极啊!”传令兵接着开口道,“分别是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勖、李存信!”

    “冉闵将军武力无双,别说四大天王,就算是十三太保也能轻易击破,毋必担心。”廉颇信誓旦旦地说着。

    呵,要真是十三太保,冉闵怕是要战死沙场了。

    。。。。。。

    姬衍正坐在王位上,温和地望着眼前的这三个人,和颜悦色道:“诸葛先生、徐先生,久仰大名了!”

    “我等卑微,哪里值得王上挂念?”诸葛亮轻笑一声,缓缓开口道。

    “诸葛先生有经天纬地之大才,怎能卑微?”姬衍呵呵一笑,接着开口道。

    “查询此二人属性。”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诸葛亮——武力值62,统御值97,谋略值98,内政值98,魅力值90,忠诚度等级+1。”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有特殊技能,是否查看?”

    “查看。”

    “叮。。。。。。诸葛亮特殊技能鞠躬尽瘁,当诸葛亮忠诚度达到+3时,五维属性增加1点,寿命降低五年。”

    诸葛亮的属性。。。好像比之前查询的时候,有所进步啊。

    “叮。。。。。。查询完毕,徐庶——武力值76,统御值81,谋略值94,内政值91,魅力值79,忠诚度等级为+2。”

    “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的属性也不错啊。。。

    “两位先生此番入燕,可能教寡人?”姬衍朝着二人一拜,缓缓开口道。

    “如今天下,无非是赵晋魏秦之争,而大燕若想灭赵,最重要的是楚!”诸葛亮开口道。

    “楚国地大物博,楚王的性子又犹豫不定,若赵王、秦王求救于楚,楚多半有可能参战。”徐庶不甘落后,接着开口道。

    “而赵、秦两国多半有所借口。。。比如。。。联姻!”诸葛亮瞥了一眼徐庶,接着开口道。

    “先生的意思是。。。”姬衍灵机一动,但犹豫了一下。

    “没错,求亲于楚!”诸葛亮接着开口道,“王上只需要派一能言善辩之人,抢在赵、秦前面入楚求姻,则赵国必亡!”

    “多谢两位先生之言,马上传奕郡郡守主父偃回来见寡人!”姬衍先是朝着诸葛亮、徐庶二人一拜,随后吩咐道。

    “诸葛先生,寡人准备任命你为朝鲜总督,总领朝鲜四郡一切军政。”姬衍朝着诸葛亮一拜,开口道。

    “多谢王上赏识,亮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诸葛亮一愣,行礼道。

    忠诚度不知不觉到了+2。

    “徐庶先生可愿去代郡。。。任郡守?”姬衍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

    “王上。。。庶想要去锦衣卫。。。”

    徐庶弱弱的开口,却被庞统一把拦下,拱手道:“谢王上恩典!”

    徐庶也不甘的拱手:“谢王上恩典!”

    姬衍点了点头,诸葛亮先在朝鲜磨练一下,然后镇守攻占赵国的几个郡就用他了。

    军政奇才,寡人之幸也,也不知道那位刘皇叔怎么样了?

    正在朝着成都赶回去的刘备突然打了个哈欠,随后摸了摸鼻子,自嘲道:“没想到我刘玄德注定要一事无成。”

第154章 联姻() 
萦郡战场又被五国联军混战了七日,廉颇防的死死地,没有一点疏漏之处,这让陈庆之、庞涓、秦琼、曹刿、暴鸢等一众将领十分的被动。

    但日子得一天天的过下去,仗也要一点一滴的打。

    赵王雍现在十分庆幸自己没有省下修筑萦郡的钱,反而每年投入大量金钱巩固萦郡的防御,不然如今的五国联军怕是已经打到邯郸来了。

    。。。。。。

    楚国,郢都。

    “诸位爱卿,想想办法吧。”楚王槐端坐在王位上,静静地望着眼前的众臣,“燕国也派国书来了,呵呵。。。寡人的妹子何时变得如此抢手了?”

    楚国众臣也是挺郁闷的,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楚国的政策搞得好好的,你们打你们的,老子静观其变,顺便把自己的事儿给解决了。

    等你们自己打成弱智后,我大楚再出手,横扫秋风。

    谁知但自己那个妹妹。。。唉。

    长得就那么国色天香?妈的,几乎是整个参战国都派使臣来了。

    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

    妈的智障。

    “臣以为,依照目前的局势,我楚国需要表态了。”姚崇开口道,“如今的格局看似是、赵秦落入下方,实则。。。”

    “实则秦、赵还有逆风翻盘的把握?!”楚王熊槐大喜,“那好,寡人就把。。。”

    “等等,大王,臣想说的是实则秦、赵就是下风啊。。。”姚崇连忙开口,警醒楚王熊槐。

    熊槐:“。。。。。。”

    不是寡人说,既然没有什么波折你干嘛用实则啊,真的累。

    “那相国告诉寡人,寡人应当与燕、魏、韩结盟?”熊槐深吸一口气,微笑着开口道。

    “非也,若赵亡,那么天下之中仅剩下晋与我大楚为强,那么其他诸国多半会针对我国,因此我大楚应该保住秦、赵!”姚崇开口道。

    至于唐。。。呵呵,唐凶残着呢,蜀国灭巴国之后,加入了战斗,蜀、隋二打一才勉强跟唐平分秋色,这还需要保护?

    “好!那寡人是联秦还是盟赵?”熊槐一拍桌子,点了点头,问道。

    “微臣建议大王盟秦。”姚崇接着开口道。

    “为什么?”熊槐疑惑,不由开口问道。

    姚崇笑了笑,开口道:“此战就算有我大楚加入,赵国的命运也不知道会成什么样,与其联一个生死不明的赵国,倒不如跟一个拒收函谷关的秦国联合,这样一来无论赵国胜负,我大楚都有自保的能力。”

    “那相国,寡人应用什么借口呢?”楚王熊槐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可是使臣太多了,不编个合适的理由没法服众啊。

    “秦王丧后,如今没有皇后这是其一。”姚崇开口道,“这样一来,燕、魏、韩、赵都没有借口了。”

    “接着,秦楚有三世姻好,如今大王继位,更应该维持祖宗之行。与秦国修好了。”姚崇接着说道。

    “好,寡人就把妹妹嫁给秦王!”楚王熊槐点了点头,雄心壮志地说道。

    “叮。。。。。。姚崇使用技能劝导,熊槐谋略值、内政值增加3点,持续五年。”

    “姚崇?熊槐?”姬衍一愣,接着开口道:“查询此二人属性。”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姚崇——武力值50,统御值70,谋略值95,内政值97,魅力值80,忠诚度等级为…2。”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惮有大臣与之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陕州硖石人,祖籍吴兴,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万岁通天元年十月,契丹大举侵扰河北一带,连续攻陷了数州。当时军务繁多,各州司檄书雪片般飞来,而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武则天十分赏识他的军事才干,因由郎中擢为夏官侍郎。不久,又擢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崇文武双全,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神龙元年,他参与神龙政变,张柬之等成功地杀死了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因同情武则天当日即出为亳州刺史,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与宋璟一起被贬,任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从整伤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各当其才;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被称为救时宰相。

    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开元九年,姚崇去世,终年七十一岁。唐玄宗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碑文作“文贞”)。”

    “叮。。。。。。姚崇有特殊技能,是否查看?”

    “查看。”姬衍点了点头,牛逼了姚崇,竟然还有特殊技能。

    “叮。。。。。。姚崇特殊技能劝导,当成功劝导君主改变心意,则未来五年内君主的谋略值、内政值随机提高1…5点。”

    可以,很强。

    “叮。。。。。。查询完毕,熊槐——武力值59,统御值55,谋略值77+3,内政值86+3,魅力值60+5,忠诚度等级为…3。”

    “熊槐,楚怀王,芈姓,熊氏,名槐,出生地,湖北广陵今湖北荆州,是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前328年―前299年在位。

    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消灭越国,扩充疆土。纵横家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执政后期,与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秦昭襄王将其扣押,胁迫其割地。两国相交不斩来使,何况是会盟协谈的一国君主,在此之前,春秋时期,楚成王趁会盟之际扣留宋襄公,开了破坏邦交礼仪的先例。楚怀王被扣三年里,其子不思救父而自立为王,诸侯自以为无害于自己而不讨伐。楚怀王为国家利益,拒不割地,使秦国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签订盟约为借口攻打楚国。楚国暂得保。三年后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可怜的倒霉蛋子,扣在秦国这么多年。

第155章 宋国风云() 
“阿姐,阿姐。”

    楚国郢都,风景如画,在金碧辉煌的楚国后宫之中,两名少女嬉戏打闹着。

    “阿姐,听说了吗,诸国向王兄求亲,求的就是你呢。”少女古灵精怪,俏皮地对着另一名华贵少女道。

    “月儿,你说什么呢。”华贵少女愠羞,不由开口道。

    “秦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齐国。。。。。。”俏皮少女玉指灵动,不停地打算着,“姝姐姐,看看,这都六个国家了,你魅力可真大啊。。。。”

    “赵王、魏王都是老头子,燕王、齐王岁数与我们差不多大。。。。”俏皮少女接着开口,“姝姐姐。。。你喜欢哪一个啊?”

    “我。。。”华贵少女正欲开口,突然想到了什么,轻打俏皮少女,笑骂道,“好啊月儿,你敢取笑我?”

    “哪儿有。。。。”

    “老师。。。我楚国未来的命运,就寄托在她们身上么?”不远处,一名俊郎少年开口,轻声对着身旁的沉稳男子道。

    沉稳男子,名为屈原。

    “嗯。。。。战略而已。”屈原摇了摇头,“宋玉,你总有一天会清楚这些的。”

    “多谢老师教导。。”宋玉拱手道,不过迟疑了一会儿,接着言:“不过黄歇那边。。。。”

    “黄歇。。。。不用管他,联姻秦国是国事,若是他这都不能醒悟,也没有资格成为我大楚的官吏了。”屈原摇了摇头,接着道,“走吧,今日燕国使臣主父偃入城了,他可是纵横学派之中翘楚。”

    。。。。。。

    宋国,商丘。

    赵光义一脸阴沉,走入了商丘的一个破落茶肆内,望着周边的几个壮汉,低声道:“不知道是谁约本侯出来。。。”

    “先生在里边儿,请侯爷入内一叙。”一名壮汉朝着赵光义一笑,指着内部道。

    “多谢壮士,不知壮士姓名。”赵光义仍然阴沉着脸,他希望从此人的名字上得知内部这人的来历。

    “在下方杰,还请侯爷入内。”方杰又笑了笑,开口道。

    “楚国方腊之侄?”赵光义内心迅速想起,方腊被吴起平了,听说他那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侄子突围了出来,不知所踪。。。看来里边的人应该与方腊有关。

    “唐斌拜见侯爷,先生在里边儿。。。”又一名精炼汉子开口,手指一指,将赵光义引了进去。

    赵光义沉默不语,这唐斌是楚寇田虎的大将,田虎被吴起平了后,唐斌便不知去向,没想到他竟然在宋国。

    那么这里边的人。。。到底是谁?

    带着疑惑,赵光义踏入了茶肆,映入眼帘的是一道背影,赵光义不由开口道:“阁下用尽计谋令义出来,说吧,想要干什么?”

    赵光义无比的憋屈,没想到被他抓住了把柄。。。真是。。。

    紧接着,那人缓缓转过身来,赵光义顿时瞪大了眼睛,不由后退两步,犹豫着开口道:“子。。。子先生,怎么会是你?”

    “在下如今为萧,姓萧了。”那人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子姓萧氏。。。以后便称呼我为萧先生吧。”

    “萧先生,不知你约光义来,所为何事?”赵光义调整了一下情绪,缓缓开口道。

    “侯爷就没想过,取而代之,自己称王吗?”又一人摇着扇子站出来,朝着赵光义笑道,“不才,在下陶弘景,见过侯爷。”

    “许贯中,见过侯爷。”又是一名幕僚站出,开口道。

    赵光义心里大骇,这萧先生是梁国太子,梁国亡国后投奔同姓之国宋国,宋王室无子,得到同宗投奔后大喜,当即立为太子。。。然后赵匡胤就篡国了。

    而这萧先生竟然在短短的半年内拉起了不错的班底,那陶弘景速来为山中隐士,许贯中也是一方名士,没想到都被他给挖了出来。。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陶弘景多被认为是琅琊榜里梅长苏的原型

    “侯爷,所想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萧先生用着魅惑的口吻说着,似乎是件大好事。

    赵光义也不傻,这个萧先生两次太子位都被拉了下来,怨气怕是极深,所以这件事肯定有问题。

    “王兄对我赵光义不薄,我赵光义又怎会做那种狼心狗肺之徒?”赵光义虽然心里渴望着王位,但他也不傻啊,万一被这姓萧的利用,不是更可怕吗。

    “倚侯好像没什么信心啊。”萧先生轻笑道,“我知道,倚侯爷是担心。。。我萧某人在骗你,不用担心。。。我萧某人也是过来人,知道这种心情。”

    “我子姓乃是商朝遗民,自然不被中原那些正统所看重。。。所以侯爷你不必担心。”萧先生笑道,“我等愿意帮助侯爷夺位,但是侯爷要答应我,成为王后划南方五县给我萧某人,让我建立梁国,称王称侯!”

    “好!”赵光义犹豫一会儿,答应了萧先生的建议。

    不是因为萧先生说的多么好,萧先生说的这么多话,赵光义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但这不代表赵光义不能合理的利用一番,因此赵光义已经决定了利用萧先生,夺位后灭之的战略思想。

    萧先生的想法也是大同小异,这宋国本来就应该属于他的,凭什么给赵光义?

    于是一个表面同盟便形成了,双方心怀鬼胎,一同要把这个宋国搅的天翻地覆。

    。。。。。。

    宋国商丘郊外不远处的一处河流,几个小姑娘商量着来到河边,一同洗衣。

    他们嬉戏打闹着,突然一个小姑娘开口道:“诶,那个河边。。。是不是有个人啊?”

    众人望去,正是一个被河水冲上岸的男子,于是开口道:“我们快去看看吧。”

    “我去叫人。。。”

    一户人家将这人救了回去,因为他的衣服不菲,因此人家尽心尽力的招呼他,想要收获什么好处。

    那人在昏迷的期间,嘴里一直在嚷嚷着什么,家中的闺女在一次偶然间,听到了什么燕国、梁山的词语。

    一天一夜的时间,那人终于醒了过来,映入他眼帘的便是救起他的少女。

    “敢问姑娘,这里是?”他犹豫一二,开口问道。

    “这里是王家庄,你是谁啊?”姑娘眨着眼睛,回答道。

    那人有些无语,谁知道王家庄在哪儿,不过他还是拱手道:“在下朱棣,敢问这里可是。。。鲁国?”

第156章 赵国之盾(一)() 
萦郡战场上,五国联军准备发动新一轮的攻城,一次一次的久攻不下,让五国将领都有些烦躁。

    乐毅率军六万偷袭枣阳郡,也是无功而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