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督军-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船一文的价格给予优惠,还望大人见谅!”
“若出了事怎么办?”
“照规矩办就好了。”
“这个规矩我想你来告诉我!”
“若是被九江船帮护送的商船遭到了水贼劫持,则由九江船帮五成赔付。”
“本道的商人只要一天一船一文,出了事便可活得五成赔付?”
“大人英明,便是这样,如此才能显得出我家大人的诚意!”
“哈哈!”周登海冷笑了几声下来,冷冷地说道:“常振邦当真是好大的手笔,你家大人这样做为了什么?别告我什么为了报效家国这等谎话,你家大人也是看中利益之人,每月不但为我等同僚孝敬张謇五千大洋,现在还几乎不收我们的护航费用,若是没鬼,鬼都不信!我看你还是给我明说了吧!否则本道尹只有爱莫能助了。”
德海苦笑道:“周大人你当真精明,那我就实话实说吧,我家大人确非善男信女,之所以这般大方,也是有自己利益的!大人您想啊,这商船货物从九江水道走的越多,大人的税收提点下来也是不少的,那些货物护航要不了几个钱,但税收却是不少,若你是我家大人想必也会这样做的吧!”
“我就说这小子没这么好心吧!还真让我说重了!”周登海很是得意地说道:“不过这也是好事,反正到哪里都是交税,走他的九江水路倒也省事平安,这件事我就答应他了!”说着一举茶杯,管家便高喊送客,德海苦笑着着了一家衙门附近的客栈住了下来,做好了明天一大早去往下一站的打算。
还是大英租界中那家不出名的咖啡馆中,常振邦将巴西里约了出来,一壶新鲜的咖啡壶横亘在两个人的中间冒着热气。
常振邦盯着咖啡壶中冒出的热气淡淡地说道:“文和面粉的事情我已经结局了。”
巴西里笑着说道:“恭喜你,我的老朋友,我已经向外事部门那边发去了电报,相信帝国的冰船不会在来九江军演了。不过作为回报,我需要你在为帝国提供一批上好的面粉。这一次帝国不再按市场价格定购了。”
常振邦耸耸肩道:“我的面粉你可以拿去,但是那些商人的面粉我却无能无力了,若是不给足他们的利润,他们就不会再继续进行生产了。”
巴西里道:“这个道理我明白,不过你看看这东西便明白了。”说着从公文包中拿出了一份训令!
常振邦顿时大吃一惊。
这份训令并非出自大英帝国而是来自中国北京的中南海,上面写满的不是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而是中国汉字。
训令上要求各省督军,镇守使,道尹都要为英国方面尽可能的以成本价提供其所需要的各项物资,不得首鼠两端,损害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最后签名的落款是一个袁字。
但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常振邦颤抖着看完这份训令之后,抬起头对着巴西里说道:“这份训令”
巴西里淡淡地说道:“帝国殖民部和公使团成员已经从最初要求袁世凯先生战后称帝变化为积极支持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帝制活动!这便是代价!”
常振邦看着巴西里道:“若是真的,为什么我没有收到!”
巴西里淡淡地道:“你们有些督军不需要这份训令,便可以为帝国做很多事情,但你却不属于这些人,若你不信。我可以要求北京方面给江西李纯发出这份训令电报!只要你需要,我的朋友!”
常振邦苦笑道:“国事如此,我还能说什么?不过那些民间的面粉你多少也要让人家挣点!”
“帝国过分的压榨,就会让这些面粉流向德意志等国家,这倒道理帝国还是明白的!”巴西里笑着说道:“你所做的一切,帝国不会忘记,帝国海军会在九江外面打个转儿再返回上海。再见了我的朋友!”
第210章 :袁世凯登基()
民国四年,袁大总统终于在全国各地人民的拥戴下,接受了皇帝的任命,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浩令所下北方举国欢庆与南方举国声讨几乎同时进行。
最受人关注的册封令一并下来,册黎元洪封武义亲王,孔令贻袭封衍圣公,加郡王衔,冯国璋策封一等公爵。蔡锷为一等毅武侯加公爵衔,唐继尧为一等毅武侯,陆荣廷为一等侯,李纯封一等侯爵。徐世昌为上卿,杨度为少卿,当日与袁大总统一起加官进爵便有将近六七百人,便是常振邦这二杆子的半北洋都被加封为一等子爵加伯爵衔。
袁大总统登基为皇帝的消息传到九江之后,刘半城总算松了一口气,这一年多复辟帝制的运动,搞得他身心疲惫,家财更是流水般花了出去,这下好了,那位当上皇帝了,自己这肩膀上的重担总算是可以丢下了,果不其然,常振邦于袁皇帝登基第二天便将他请到了镇守使衙门好生地夸奖了他一番,并任命他湖口知县,可以立即走马上任的那种。刘半城稍稍一合计,帝制运动这钱花的还真和去南城买官的价格差不多,也不算亏,当即对常振邦千恩万谢,欢欢喜喜上任去了。
朝廷浩明下来,常振邦成了帝国子爵,陆小竹自然而然的便成了一品诰命了,对于这个结果陈蝶当真又气又恨可是又没有办法,只得在子爵世子的位置上争一下了,此时的常振邦可算是儿女双全,陈蝶的儿子小常陈被常老爷赐名常国章,陆小竹前不久生了个双胞胎,还都是男孩,按照先前的约定,一子过继给陆家,赐名陆国荣,一子赐名为常国威,牛红云生了一个女孩,便是常洛华,这洛是洛水的洛,华是华中的华,合起来是洛水的精华,也算是寄托一份思乡之情。可怜的小玲没少被常振邦折腾的散了架,可是肚子着实不争气,好在常振邦让她管了后厨那一块,多少也算是下人中的小头目了,不过她并不满足,依旧尝试着各种生子偏方,毕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没有孩子,尤其是没有男孩根本就不敢想象将来的生活。
常国章,常国威这对天真可爱牙牙学语小兄弟,在一起的时候吱吱呀呀玩得很是高兴,却丝毫不知围绕着他们的身份,陆小竹和陈蝶再次展开了争斗,若不是常四叔早早就接管了家中的一切大小杂事儿,使得下人们也不敢太过放肆,这才没有让事情闹得不可收拾,不过明争暗斗之中也让不少下人丫鬟被迫站队。
“少爷,小蝶夫人和小竹夫人为了争夺子爵世子的位置争斗的厉害,您看是不是早点将世子的人选上报朝廷,家中也好平静一些。”四叔轻轻地说道。
常振邦淡淡一笑道:“这种事情有什么好争夺的?朝廷自有法度!”
常四叔问道:“你的意思是要立国威小少爷了?”
常振邦摇了摇头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也!如今这两个毛孩子算什么?怎么着也得等他们十六岁了之后再说吧!这么长的时间内足够鉴证出谁更适合接替我的位置了。”
“少爷英明!”常四叔道:“只是不知道少爷的想法跟两位夫人谈过了没有啊!”
常振邦道:“再聪慧的女人,一旦涉及到自己孩子身上,都会变得鼠目寸光,救人被他们自己都吧,反正这两个人就算没有孩子不也是在斗么?”
“少爷说的是!”常四叔道:“夜深了,你处理完公文早点睡吧,若是厌恶了两位夫人的争斗,红云夫人那边少爷可以多去去!”说完四叔倒退着出了常振邦的书房,轻轻地关上了门,吩咐了门口两边担任守卫的马弁警惕一些之后便退了下去。
常振邦批阅完公文之后,从抽屉中捡出来了常振燕送过来的几分秘密谍报,小心翼翼地看着这些谍报上的分析。
各方对袁世凯称帝的反应是这些谍报中的大头,有人积极奔走,有人弹冠相庆,有人消极抵制有人奋起反抗,要说这些人中反应最为有趣的便是那个叫蔡锷的家伙。
天下太平之后,什么道尹什么巡抚都是流官,师长,旅长都是职业军官,基本都是属于人走茶就凉的,唯有爵位是世袭,老子死了儿子上,所以这一套封臣出来,简直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声讨帝制的人成为袁皇帝的拥护者。很多支持复辟帝制的军人翻脸无情,比如沉默的段祺瑞,最激烈的要属于蔡锷了。
这蔡锷乃是旗帜鲜明的民族主义者和****者,在激烈的推翻了满清皇帝对云南的残暴通知之后,实行了更加残暴的统治,但是他却觉得只要是汉人统治就应该没关系了,谁知道老百姓没有这等崇高的觉悟,觉得吃饭比前朝都难了,日子比前朝差,媳妇都娶不到了,干脆揭竿而起爆发了全省规模的民乱。
云南这地倒也奇怪,汉人极为稀少,广西全省还有二十万的汉人,云南却只有十几万,各种少数民族却有几百万,蔡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崇汉主张根本无法施行,加之这些年为了扶植汉人军官,大批量的非汉人新军官兵被排斥出了督军政府,转身成为叛乱的主力,龙云,卢汉便是此时从云南军中分离出来,有了这批人的加入,乱民渐渐合流,势大难制,不得已蔡锷被袁世凯掉入北京,看中的便是他这位****者的言论,可惜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蔡锷口中心中的那位带着中国亿万汉民通过武力富强的伟大君主却不是他,更是在接受册封的时候,大发雷霆,道:“蔡某人投身军人,铁血数年才推翻满洲皇帝,恢复我中华血统,谁知道这袁世凯成了大总统之后不思将满蒙等蛮夷驱除中华,是为民族革新之失败,登基为帝,却只封我等民国元勋一个小小的侯爵,当真刻薄寡恩,其不思使我汉人为世界第一等民族,却搞什么五族共和,当真是满洲余孽,如此颠倒黑白之人,岂能为天下主!我云南军队自当效命民国,建立一个全汉人的中国!”随即在云南召集老部下,唐继尧也对自己在袁世凯眼中只值个侯爵儿感到强烈不满,两个人一拍即合,宣布了护国讨贼的檄文。
然后此时的云南却是唐继尧做主,这唐继尧倒是个人才,不论满汉还是蒙壮只要好用便可以在他军中当官吃饷,地方上的民乱也被他剿抚并用,并重新启用了卢汉,龙云等非汉人军官,至于蔡锷走后留下的纯血汉人军官团,则被他能用就用,不能用就降职就罢免的手段整饬一空,没了纯血军队团的支持,蔡锷便如无根之木一样,再和唐继尧围绕着护国军领导权的斗争中练练败北,最后若不是那些旧部同僚出来劝阻,蔡锷说不得要被送到东瀛强制就医了。
蔡锷,唐继尧达成和解之后,即成立军政府,当时讨论组织都督府时,大家决定仿照辛亥革命时的武昌军政府形式,推举一位都督,又推举一位总司令,那时候黎元洪是都督,黄兴是总司令。而云南护国军政府蔡锷、唐继尧则互相推让,最后由于蔡锷的坚持,终于推举唐继尧为都督。
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被任命为第一军总司令,亲帅由纯血军官团组成的四个旅约八千人入川作战。
常振邦看了这份谍报之后,哈哈大笑道:“说什么护国,道什么强大君主,不过是争权夺利罢了,袁世凯当皇帝,南边的革新武人叛乱,若孙猴子若当了皇帝,非但北洋不服气,便是北方诸多派系也是不服气,当真是孙猴不死,战乱不止啊!皇上也是小气,我非北洋嫡系,别的旅长都是伯爵了,我却只能加伯爵衔,我这等忠厚之人不会计较这些虚名,可是蔡锷乃是利欲熏心的狂徒,你给他一个公爵都不一定能安抚的了,何况还只是一个侯爵!”
笑完之后,常振邦掀开第二份谍报,这是一份有关江西的谍报,李纯加封一等侯之后,高兴之余在得知冯国璋,段芝贵等人被册封为第一等公爵之后,一张老脸立马绿了下来,得知唐继尧派出蔡锷进攻四川之后,当即通电讨伐唐继尧,并向袁老大请命调动他的第六师前去讨伐,希图立功受赏,博取万世不拔之伟业!虽然北京中南海方面并没有对他的请命说什么,不过却拨付三百万发子弹,从北京经九江运往南昌,同时李纯加紧操练第六师,并将军队聚集到了南城,做出了一副早晨圣旨下达,晚上就可以出省作战的姿态。
常振邦伸手拿起一根钢笔轻轻地将九江,三百万发子弹等词语圈了起来,随后小心翼翼地放到了一边。
第三份谍报是关于那些老派的读书人和新派知识分子的情况,当得知袁世凯登基当皇帝的消息之后,老派读书人中的大部分虽然希望有皇帝出来治理天下,但是他们心中的皇帝却是故宫中的那位早早享受了退休待遇的小孩子,而那些留洋归来接受了西方思潮的知识分子却是大为不满,便算是皇帝也不应该由袁世凯当,革新派的要让孙猴子当皇帝,立宪派的要求前朝逊帝重新登记,总而言之皇帝是要有的,但是不能是袁世凯!
第四份谍报则是老百姓们对于称帝这件事,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大部分都是无所谓的,反正皇帝啊,总统啊,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是遥不可及的,他们只希望一年能多挣点钱,能盖个大房子,能去个不算太难看的媳妇,闲的时候喝点小酒,有钱的时候娶个漂亮的小媳妇仅此而已,至于谁当皇帝,有没有皇帝都无所谓,只不过老人们还是希望有个皇帝出来能让这世道回到过去。
常振邦看完之后,轻轻地叹息了一句,道:“这个国家打心里眼里需要一位圣明的皇帝,可惜现在能出的皇帝只能是半壁江山的皇帝罢了,要出一位统一南北的大皇帝看来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啊,所以”说着他拿起刚才那份关于李纯的谍报来,死死地盯着上面被他圈起来的三百万发的字眼,继续说道:“这些子弹既然是从九江过,那就留下来归我吧!相信这是天下之人都希望我做的一件事吧!”
第211章 :捕鸟陷阱()
米字旗迎风飘扬,发出瑟瑟的挑衅之声,黑铁军舰气焰嚣张地沿着长江航道逆流而上,气势汹汹停在了九江英租界外的鄱阳湖中,更是将乌黑的炮口对准了九江城内,做出了一副随时开炮轰碎九江城的样子,九江城中人人自危,城内的大小商户更是关门歇业为主,当然也有一部分乐观的商户们选择了在这个日子拜访一下远在乡里十几年都没见过的亲戚好友了,不过更多的却是着好看不好看的媳妇,念着阿弥陀佛,躲在被窝里求满天神佛保佑,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也变得情境下来,不少小孩子在空荡荡的大街上丢下一把米,在上面立一个小箩筐,用木棒支起来之后便等着傻乎乎的小鸟飞进去了。
能让这些孩子如此欢笑打出了抓鸟便是钓鱼了吧,常振邦忍不住想道:“这些被人抓住的鸟也好,钓上来鱼也好,它们当真是傻的吗?”
要知道这抓小鸟可是一个非常讲究耐心的活儿,甚至比钓鱼还要更耗费一个人的耐心,因为鱼在静静的水中,很少有人来打扰它们的平静的生活,可是这鸟就不一样了,它们生于喧哗的世上,成长在危机四伏的空中,自然界中给予它们数不尽的食物,这就意味着这些鸟儿又不一定非要吃你家的东西才行。可是这些傻乎乎的鸟儿总会不断地上钩,总会因为这几颗米落在箩筐之中被人抓去,或吃掉,或喂了家畜,或给小孩子玩耍,总之逃不过一个囚字,喂了几粒米,当真为此值得丢了自由,丧掉性命吗?
为了几颗米粒就这样丢了性命和自由,当真是傻的可以!
这么傻的也许只有这些鸟了吧!
望着大街上立起的抓鸟陷阱,常振邦伤感的说道:“或许还有人吧!”去往面粉仓库的路上,不时有小鸟飞下来吃那些无意间掉落的面粉,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它们看来这些东西已经足够它们冒着生命的危险下去啄食了。
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
孙猴子闹革新,掀起了武汉民乱,可是又有什么用?要钱没钱,要枪支弹药没有枪支弹药还不是乖乖让出了大总统的位置,可是不甘心,还不是掀起了葵丑大叛乱,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掌握在革新党人手中半壁南方江山一下子丢了个一干二净,自己也灰溜溜地回到了东瀛人民的怀抱之中,当真是丑人多作怪!
袁世凯这些年苦心经营的大总统的权利,不断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这么多年做的有模有样,使得当初对中央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各省大员一个个俯首称臣,对于中央的命令奉若神明,毕恭毕敬活脱脱的一个再造中国华盛顿。不但享受了大名声,还具备了皇帝的权威,甚至拥有了可以指定下一位总统人选的权利,由此看来他除了皇帝的名号,几乎和皇帝所差无比,可是还是为了皇帝这个虚名,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登上了皇位,悍然宣布了改变国体国号的政令,使得蔡锷找到反抗的大义遂打起了护国旗帜,发动了西南大叛乱。
其实这又是何苦呢?
为了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当真不值得啊。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再理智的人说到底还是野兽的一种,只不过长期的进化让他们战胜了其他的物中,所以才会自吹自擂自持文明罢了,要知道隐藏在这虚伪的文明礼仪之下的兽心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理智的判断,只要人稍有动心动情便会丧失理智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野兽。
便像那三百万发自己,当真对自己很重要吗?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以他现在的子弹生产力和储藏量,虽然没超过了这个数字,但也少不了多少了,只不过看到这三百万发子弹的时候,常振邦也不免怦然心动了,就像那些自由自在平安无事的小鸟看到了箩筐之下的米粒一般,尽管他们也看到了小米之上的箩筐,可是缺乏抵御粮食的魅力。
其实能活到现在的生物没有一种是傻的,只不过在贪欲面前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逃脱覆灭的命运,何止是鸟,又何止是人啊!
“爵爷,粮食都筹集好了,还请大人过目!”德海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常振邦的面前吧,轻轻地说道。德海见常振邦两眼出神眸子中一片黯淡,忍不住提高声音再次说道:“大人,你若是身体不舒服,这次就让卑职一个人检查吧!”
“啊!”常振邦叫了一声,吓得周围马弁纷纷冲了过来,上去两个便将德海扯着肩膀按在了地上。常振邦忙让这些马弁松开德海,不好意思的地说道:“刚才本官想事情想的出神了,让你受委屈了!”
德海打了打身上的灰尘,笑了笑,说道:“爵爷大驾光临亲自,属下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委屈呢?只是不知道什么事情让爵爷竟然想地如此出神?”
常振邦想了想,指着不远处的捕鸟箩筐道:“看这些鸟为食亡,不由得想到了人为财死!”
德海笑着说道:“爵爷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不妨将这些食啊,财啊看做机会,鸟为食若不亡,吃饱了则成大鸟,自可遨游天地,人为财而不死,便可大展宏图,飞黄腾达不在话下,便如爵爷是武人出身,自当知道打仗是要死人,但是越怕死越没有活路,只有那些不怕死的人才会在战争中赢得胜利!便如爵爷智取九江城的时候,那刘世钧若战斗到底的话,大人要进九江或许就没那么容易了,可惜这些革新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不战而降。当然这是小人的一点浅见,至于说得对不对还请爵爷不要计较。”
常振邦笑着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不像李纯李侯爷那样喜欢别人叫我爵爷,还是叫我大人好了。”
德海道:“看来大人也察觉到了拥立袁皇帝的是北方诸省,而南方诸省反对者实多。袁皇帝能不能坐稳江山还是两说,不过大人手握九江军一师兵权,不论将来将来谁做天下,都少不得大人镇守一地。”
“镇守一地怎好过镇守此地!”常振邦道:“德海总办不知道你有什么法子让本官镇守此地呢?”
德海道:“那小人说句不好听的话吧,大人你现在有什么资本和朝廷讨价还价?朝廷一旦变动大人能保留镇守使的位置就已经不错了,除非到了李侯爷那样的位置,才能够想到什么地方当镇守使就到什么地方当镇守使。”
“哈哈,说得好,那你觉得李侯爷能否想到哪里当督军就到哪里当督军呢?”常振邦笑着说道。
德海道:“大人要知道李侯爷虽然掌握江西督军的所有权利,但他也仅仅是督理江西军务!并不是真正的督军,只要大人能够把握住机会还是有希望能够越过李侯爷直接成为江西督军的!”
“当真?”
“机会是留给时间有准备的英豪,我太祖皇帝历经艰险,以十三副铁甲起兵,成就三百年伟业,蒙古的林丹汗比我太祖还要强大却只能流窜青海,当他重新聚集四汗甲兵力图恢复祖先光荣的时候却被上天降下了天花而死,当真令人扼腕长叹,比如那自投罗网之鸟,不吃食,则而死,不着急吃则被人捉,这就如袁皇帝,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