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督军-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济笑道:“常大人果然高明,你想的没错,吾人一文钱买几十块的姜糖,用十几块姜糖买来千秋万世的好名声,这笔账怎么算怎么值吧!”
常振邦伸手往一边撇道:“果然高明,晚辈受教了,如此看来,叶大人咱们会有很多话要一起说说了。请,”
叶济笑道:“这才像句人话。”说完便重新坐了回去,一旁赵元任赶紧给他倒上了茶水,趁他不备,弄了点药粉进去,之后才满脸赔笑地端了上去,道:“叶老哥你先喝口水,消消气,小弟刚才有眼不识泰山,实在是不知道老哥的心思,所以不免嘿嘿”叶济看了一眼茶水,轻轻地闻了闻,又轻轻地放下了,淡淡地道:“老弟不妨的,老哥是小心惯了的人,不论多小的事儿都讲究个圆满。”说着从怀中摸出怀表看了看,道:“就比方说了吾人今天若是回不去了,立马会有人回将此事禀告给毕督军,吴将军。吾人想那毕泽华也就算了,毕竟他和赵老弟你可是风风雨雨二十几年的关系哦,可是吴佩孚那边可就不好说了!嘿嘿。”说完他又去轻轻端起了茶碗,徐徐地地将茶盖拿起来哦,轻轻地闻了闻,道:“这时候这杯茶可就越来越有味了。”说完便缓缓地放到自己嘴边,双眸含笑望着赵元任便要喝下去,赵元任马上过去将茶碗从他手中夺了回来,道:“这茶不太好,喝了会闹肚子的话,可就让老哥又多心了。”说着便将茶水往墙角花盆处倒去,又为他热气腾腾倒了一杯茶,毕恭毕敬地递了过去,道:“这茶是热的,老哥喝了保管将心放到肚子里。”叶济看了她一眼,双手结果,缓缓地喝了下去,说道:“果然是热茶,老弟咱们开始说正事吧!”
赵元任点点头,这才看了一眼常振邦,说道:“如今直皖两派打得十分激烈,不日便要分出名堂,十有八九落败的是你那段祺瑞!不过吴佩孚是什么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况且他对华中早就虎视眈眈了,以毕督军的尿性绝不肯善罢甘休,华中父老万难免于一场兵灾战火了,老夫希望常大人能够与华中结盟,在必要的罐头庇护华中一地,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常振邦正色道:“振邦宗族都在文县,文县是华中属地,战火一起,振邦绝无袖手旁观的道理,还请两位大人放心。”
叶济淡淡一笑,道:“赵老弟此话说的欺心,常大人说的敷衍,若是这般言语怕是大公子药劲儿过了都谈不拢,不如让吾人直白的说出来,大家也好就事论事,能成则一荣俱荣,不成则一拍两散!”
赵元任无奈的说道:“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倒也爽快,便依老哥的意思吧!”
“吾人便说了,若是哪里不对,老弟可要纠正吾人!”叶济笑了,说道:“毕督军想要借助常大人的权势,将华中传给毕金剑打理。而赵老弟因为见到了学生们捣乱,革命党挑事要毁了中华文明的道统,便向背着毕督军,将华中出卖给常大人,以换取常大人对中华文明的庇护,不知道吾人说的对不对!”
赵元任苦笑道:“叶老哥说出了小弟的心里话,不知道叶大人的意下如何呢?”
叶济看了常振邦一眼,道:“若是成了,常大人希望什么时候动手呢?”
常振邦稍稍思索了一下,道:“多谢两位先生厚爱,晚辈的意思是维护中华文明对于振邦乃至整个国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以讨论的义务,就算赵先生没有今日的提议,振邦也不会任由亵渎中华文明地行为存在,至于华中冒然抢夺,必然激怒了曹三爷,不若维持现状,待到战时结束安徽,山东等地按照盟约划归东南之后,在做处理才好,那时咱们兵强马壮不怕吴佩孚弄什么幺蛾子!”
叶济笑道:“巡阅使高明啊!此举不但能安了毕泽华的心,用他的兵马敷衍曹直势力。又能争取时间与调兵北上,一箭双雕,当真高明!”
常振邦却十分认真地说道:“武将这边,我有信心,文职官员这边,还望两位大人在这期间,能帮振邦打点出一套好的行政班子,以免接管华中的时候,搅扰了百姓!”
“这个容易!”叶济说道:“华中官场吾人便可负责,毕泽华身边,赵老弟还要多多留心。”
赵元任道:“两位大人放心就好了,这一点事儿元任还是可以办到的。”
叶济嘿嘿一笑,道:“那感情就好,不知道事成之后,常大人给我们两位老头子安排什么样的职位?”
常振邦笑道:“华中高官是赵先生担任,督军由唐百川管理,你们两位交情匪浅!必能水乳交融,做出一番事业来。至于叶老先生”
“吾人你是如何安排的呢?”叶济追问道。
常振邦道:“振邦想留先生在身边,担任东南巡阅使秘书厅厅长一职,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叶济笑道:“吾人便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吾人还要保举两位大人,一个是文县警备队行政科一等职员于光阴,此人精通会计,生财有道,不过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还望大人能够外举不避仇,至于另外一个吾人便不说了,赵老弟做了华中高官之后,自然会用他的!”
常振邦惊讶道:“振邦离开华中之时,于叔叔不是已经是文县警备队总办了,为何如今反倒成了职员?”
叶济笑着站起来,伸了伸腰,站起来来到花盘之中,将那被赵元任破了茶水的花盆抱在怀中,道:“这花不错,正对了吾人的心思,那吾人便抱走了,至于于光阴的事,常大人既然感兴趣,不放自己去问问吧!嘿嘿,告辞了。”叶济刚走不久,便有常振邦的马弁跑过来道:“启禀大人,华中督军毕泽华说是有要紧的事找你商议!让你和赵先生火速赶往大厅!”
常振邦偷看了赵元任一眼,见他眸子中也充满了惊讶,知道商讨之事与他并不知晓,便道:“既然督军大人有急事,赵先生咱们还是赶紧去吧!”赵元任只得与他一并出了客房,赶往大厅。
第324章 :启程入京()
常振邦刚踏入大厅,便察觉到大厅内弥漫着酒气,戾气充斥,喜气铺张,乱世军阀武人得意之嚣张跋扈可见一斑,毕泽华一见常振邦过来,大笑着过来,道:“振邦你和赵先生商谈的如何了。”常振邦笑着说道:“老师你可以像金剑老兄那样现在就去睡个安稳觉了。”
“哈哈!”毕泽华大笑着双手拉着常振邦的手,道:“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不过为师这边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振邦啊。”赵元任凑过头问道:“东翁是什么好消息,让你这般开怀!”毕泽华笑拍着常振邦的肩膀道:“连日来,皖军东,西两路全线溃败,段祺瑞已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主座徐大总统已经颁布停战令!哈哈。”
常振邦大吃一惊,知道段祺瑞嚣张跋扈又被徐树铮傲气拖累,已经得罪天下不少豪杰,此战必败,可也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段祺瑞便完蛋了,要知道他可是大权在握的中央代表,身边又有徐树铮,曲同丰这等谋臣猛将,手中边防军更是清一水的德系装备,德系训练法铸就的精锐之师,此军不久前还曾经北上外蒙,激战沙皇俄国,缴械东瀛,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敬仰,想不到如此铁军再身竟然也失败了,这个世界当真让人看不清楚了。
毕泽华见常振邦一脸懵逼,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振邦,别看段祺瑞这小子嚣张跋扈,还不是让咱爷们打趴下来了,今后的天下是咱们的了,哈哈。”
常振邦想了想,笑道:“恭喜老师,华中从此太平了。”
毕泽华大笑着,端起慢慢地一杯酒,递给了常振邦,道:“振邦,满饮此杯!”
常振邦接过来一饮而尽,笑着说道:“谢过老师了,段祺瑞溃败之后,老师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毕泽华闻言当即笑得合不拢嘴,道:“谬赞了,谬赞了,为师只要能守住华中这一亩三分地就好了,其他的不敢想,但是雷霆雨露均是国恩浩荡,为师哪有推辞之礼?”
常振邦笑着从一旁的东南军手中捧过一杯酒,递了过去,道:“借花献佛,学生敬老师一杯!愿老师心想事成,永霸华中!”
毕泽华接过来,极为爽快的一扬脖子咕咚咕咚灌了进去,道:“振邦你有这份心,为师很是欣慰啊,刚才曹三爷来电,让你我即日进京,商讨国事!老师寻思这事赶早不赶晚,去晚了什么好事都没咱爷俩的了。你觉得呢?”
常振邦道:“老师看的透彻,不知道此次进京老师带哪些人去呢?”
毕泽华哈哈大笑,道:“这等小事也用得着老夫操心吗?一切由赵老弟准备就是了。”
赵元任一听这话,赶紧说道:“东翁放心,元任自会安排!”说着朝着常振邦拱了拱手,道:“此次进京商讨国事的人选华中早就定下来了,由督军大人为首,元任做陪,宝德全部担任护卫,至于大公子就留在华中统领全局,毕竟华中不能群龙无首,否则又是一场钱德发之乱。倒是常大人又是如何安排的呢?华中作为东道主是要做地主之谊的。大人不妨说一说,华中也好早作安排。”
常振邦笑道:“赵先生果然办事妥帖,振邦佩服万分,只是入京商讨国事之事,唐总参已经安排好了,想必现在已经抵达了京师,振邦去与不去都是一样的,不过老师如果不介意,振邦还是愿意率领卫队师陪同老师入京!”
“那感情好,咱们一路之上也有很多事情值得好好商榷一切,虽说咱们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稳定后方,牵制山东,安徽,功劳也是很大的!”赵元任笑着说道。
毕泽华却是脸色铁青起来,丝毫没有常振邦陪他入京,夺取更多利益的兴奋,只是冷冷地盯着常振邦,道:“你嘴里所说的唐总参是不是就是那个抛家弃子,谋母杀兄,忤逆父母的唐百川!这种人渣用他何用!”
赵元任忙拉了一下毕泽华的袖子,道:“东翁,婿老爷并非无情之人,如今他在东南得道重用,更能加深东南和华中的关系,稳固毕家在华中的势力,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就算这么说着,毕泽华的脸上也没有丝毫的暖意,毕竟唐百川此人他是用尽各种手段留下来给自己用的,甚至将自己的胖女儿嫁给了他,谁知道这小子竟然不识好歹,抛弃了自己的女儿,拐带着自己的小妾刘三去了东南,就像是一只煮熟的鸭子飞了,不但飞了还带走了锅里的一只鸡,这种感觉别提多恶心了。
常振邦见他脸色如此,也好言相劝,道:“老师若是对他有气,不妨到了京师,学生叫他过来,交给老师好好处置!”
毕泽华看了常振邦一眼,脸色渐渐不在显得那么激动,只得冷冷地地叹了口气,很是不高兴的说道:“算了,儿大不由娘。你便是将那混蛋叫过来,老夫又能拿他怎么样?他连自己父兄子弟都打他骂他都于事无补,若不是为了我那可怜的女儿,老子早就满门抄斩,灭他九族了。”
常振邦忙安慰道:“老师说的是,唐百川不过是一介竖儒,不值得老师如此生气。”
毕泽华深深地叹息道:“振邦啊,老师有一事相托,还希望你能答应下来。”
常振邦见他表情变化如此之大,又是愤怒,又是叹息,又是请求的,着实不像他所了解的毕泽华,不由得心生警惕,试探的问道:“老师但讲无妨!只要学生能办到的,一定办到!”
毕泽华叹息道:“老夫的闺女委身于唐百川已久,世人皆知,贞德无双,世所罕见,尽管唐百川已经弃他而去另谋新欢,但小女忠贞之心不改,非得待他而来,老夫这做父亲的看了每每真是可怜,如今她身边儿孙众多,大的只有五岁,小的才断奶,着实不易,那狗东西竟然七八年没有一封书信,当真薄情寡义,不过你妹子还是希望能常伴唐百川身边,振邦老夫不求你别的,只希望你会广州之时,将小女带上便好了。希望苍天有眼,能够让小女得偿所愿吧!”
常振邦内心感到一阵深深地恶意,唐百川在华中的遭遇如何,他又不是不知道,才散人家姻缘,强娶强嫁,恬不知耻,若说这是婚前,可是婚后人家六七年没上你家门,怎么孩子就出来了,还大的五岁,小的断奶,这是谁的孩子,贞洁的女人会干出这种事?这不是给唐百川批发绿帽子吗?这要是将大大小小带回去,唐三哥还不生吞活剥了他?
就在常振邦左右为难之时,赵元任微微一笑,道:“昔日隋越国公杨素让陈公主夫妇夫妻破旧重圆佳话至今流传,如今大人能够撮合唐百川和毕小姐一段姻缘,也是功德无量之人啊!传扬出去,也是一场佳话!呵呵。”
常振邦苦笑道:“振邦是可以先将嫂夫人和极为贤侄一并送到广州唐百川的住宅的,可是不敢保证他们夫妻如何?毕竟那是他们小两口之间的事情,至于他们夫妻如何相处,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吧!”
毕泽华道:“虎毒不食子,这几个小孩子是我的外孙,自然也是唐百川的嫡子,老师就怕那唐百川丧心病狂成了那陈世美!振邦你可以要时刻注意啊!”
还没待常振邦映衬,大厅外便有传来一声泼妇骂街一般的声音,道:“爹,将老娘叫来干什么啊!”常振邦回头望去,却见一个虎背熊腰的黑面汉子闯了进来,再仔细看才发现此人涂脂抹粉,香气甚浓,在这酒气冲天的大厅之中还能如此清晰,当真不知道他用去了几斤香水,可是粗糙汉子用什么香水啊,再仔细看去,才发现这黑汉子有些女儿姿态,此时那黑汉子大大咧咧来到毕泽华身边,看了一眼,眸子中散发出炯炯有神的光彩,如同饥饿的猎豹看到了小兔子一样,蹭的一声来到常振邦身边,伸出手指就往常振邦下巴处抹去,常振邦大吃一惊,忙退到了一边,那人却哈哈大笑道:“小子,长得真不错啊,怎么着想升官发财啊?陪姑奶奶玩玩吧!让姑奶奶满意了,姑奶奶让没倪当个城防团团长玩玩,呵呵。”
原来此人竟然是个女的,常振邦心中无限郁闷,这破鞋谁啊,怎么敢如此对自己说话,当真想抽出佩剑将此人枭首示众了才好,谁知道毕泽华一把拉住那黑汉子,咳嗽了几声道:“杜鹃休要胡闹,这是东南巡阅使常振邦常大人,也是你丈夫唐百川的上官,以后到了广州,可要相夫教子,好好和百川过日子,他唐百川不仁,咱们老毕家不能不义,只是委屈了你这孩子了。”
原来这黑汉子便是唐百川的媳妇,毕泽华的闺女毕杜鹃了,如此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就算不知道唐百川的遭遇,光是今天这一面之缘,就足够让他退避三舍了,难怪唐百川对她毫无夫妻情谊,换做是自己,不知道早杀了她多少次了,也难为唐百川能忍到现在了。
“原来是嫂夫人啊!”常振邦强打着几分笑容说道。
“原来是常叔叔啊!”毕杜鹃笑道:“以后可要多照顾奴家啊!”说着抬起比常振邦的大腿还粗壮的胳膊就往常振邦肩膀上甩去,吓得常振邦忙躲到了一边,道:“自然是应该的,百川兄如今帮我出谋划策,照顾嫂夫人也是小弟的题中之意!”
“呦呦呦,你想我去广州啊?那奴家便跟你去广州好了!”毕杜鹃媚笑起来比野猪扮鬼都可怕。常振邦说道:“嫂夫妇此去是与百川兄一家团圆,父子团聚。”毕杜鹃一听这话,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唐百川那小子在床上不过是个银样蜡枪头,还不如入海功夫好呢?常叔叔若是不能常常过来体贴奴家。这广州奴家还真不想去!”
毕泽华道:“我的乖女儿啊,这夫妻夫妻便是走到哪儿都要在一起的,何苦现在唐百川这小子在东南也算是个人物,跟着他也是不下于咱们家的一场荣华富贵。”毕杜鹃听到这里,眸子中射出精光万道道:“若是这样,奴家就委屈一下,不过爹你得答应女儿一件事。这件事若是不依女儿,女儿便是老死华中也绝不踏入广州一步。”毕泽华道:“莫说一件,便是十件,百件,爹都答应!”“真的啊!爹爹最好了。”毕杜鹃高兴地说道:“其实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次南下广州,你便让入海跟着我去吧!一路之上也好有个照应!”毕泽华一听是这个,笑道:“入海也好久没见过唐百川了,让他们兄弟重逢也是好事,这件事爹爹依你!”
安排好了毕杜鹃之后,赵元任笑道:“一切安排好了,不知道常大人剩下的东南军如何安置呢?是继续留在商丘,还是退回江苏呢?”
常振邦道:“自然会退回江苏了吧,留在商丘的话,怕是又给那吴佩孚落下话柄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了。”
赵元任笑了,对着毕泽华道:“督军大人,元任恳请常大人的东南军暂驻商丘!”
“振邦的意思呢!”毕泽华一听常振邦的大军要留在商丘,心中当真咯噔一下,有些冰凉,自己走了,华中只剩下毕金剑,留着陈炯明在,怕是会鸠占鹊巢,可是直接回绝又怕让常振邦不高兴,只得将这个球又踢给了常振邦。
常振邦道:“若老师希望留,振邦便留下大军,若是老师希望走,东南军立即前往徐州。”
毕泽华想了想,又将目光投向了赵元任,道:“元任你的意思呢?”
赵元任道:“大公子初次代替东翁执掌华中,就怕有些人见东翁不在,图谋不轨,倒不如留下东南军,帮助大公子镇镇场子。”
毕泽华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心里却有些犯嘀咕,刘备虽好,但还是夺了刘璋的天下,所以这事儿倒是让他难办,一边要防范常振邦坏了良心,一边要帮着老大镇镇场子,思来想去,还是不甘心的说道:“如今驻扎在商丘的东南师团据说有徐州兵和广东军构成,这徐州距离商丘太近,容易让丘八们开小差,不能不防,这样好了,振邦啊,老夫希望那些广东军能留在商丘帮你大哥镇镇场子,至于那些徐州兵,则回到徐州好了,这样就算是吴佩孚那小子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振邦你意下如何!。”
常振邦道:“就依老师说的办好了。”
赵元任笑道:“常大人果然爽快,元任佩服,若是没有其他交待的事情,那元任就下去准备两位大人入京的形成安排了!”
第325章 :路上谈兵()
常振邦将陈炯明所部安置妥当之后,便与毕泽华一同去了北京,一路上的景象倒也太平,丝毫不像是三十万人大干一场的情景,偶尔有些枪声,也不过是官军剿匪的动静儿,或许能让那些土里刨食的农民吓一大跳,不过对于常振邦,毕泽华这等上过战场的人来说,当真犹如是过家家一般,恐怕逢年过节衙门口的鞭炮声都比这个热闹几分。
随行的赵老四大呼不过瘾,在他的印象中直皖大战应该是不亚于三国官渡之战的大场面,不但要有关老爷逐颜良斩文丑,还要有过五关斩六将才足够精彩,谁知道这才几天的功夫儿,权势熏天不亚于曹孟德的段祺瑞就认怂了,东南军更是连段祺瑞的皖系军毛都没遇到便完了,让准备大干一场的他要多失望便又被多失望。
段祺瑞团伙的快速崩盘,不但让赵老四这样的没头脑的汉子大吃一惊,便是毕泽华,常振邦乃至赵元任等人来说也是始料未及的,不过却也为他们一路北上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谈资和话柄。
毕泽华认为此战是段祺瑞的得罪的人太多了,再加上徐树铮倒行逆施,在北洋集团内人心尽失,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根据前方的电报战报,很多皖系军的将领还没上战场,便转身逃了,刘询的师团更是连朝天放枪都没有就直接投降看了,皖系西路军统帅段芝贵无往而不败,最后一走了之,中军统帅曲同丰投敌,东路军徐树铮还算厉害,尚能与吴佩孚分庭抗礼,只是中西两路迅速落败的消息传来,人心涣散,终不可为,惶惶泰山一般的皖系终于摧枯老朽一般轰然崩溃。无奈之下徐树铮只得孤身进入北京,与段祺瑞做好了同生死共命运的准备。
赵元任却认为自学生运动以来,一直以来以亲近东瀛面目出现的段祺瑞集团,收到了国内舆论的强大的压力,阻断了东瀛对于皖系的支持,最后导致皖系后劲儿不足,再加上保定等地距离京津两地着实太近,毫无战略回旋余地,京师附近的几场败仗下来,像湖南的张敬尧等皖系铁杆,兵力虽然雄厚,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加之东瀛遭到抵制无法按照计划将这些远在各地的皖系将领就集中在一起,以至于曹直逼近京师之后,束手无策只得投降。
常振邦想了想说道:“两位说的都有道理,此战胜败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但结果只是胜败罢了,兴亡天下肉食者谋之,与百姓无关,或许三四天便结束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春雨如旧,秋收依然罢了。战争斗鱼他们无关。”
赵元任笑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当年大人看的这般透彻,还会在鄱阳湖口杀那百十号革命党吗?还会放任朱全福全权负责清乡事宜吗?”
常振邦微微一笑,那是如沐春风一般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