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终结者-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皋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中求活,我与杨兄同去。”
“也罢!”展天神叹了口气,道:“便劳烦两位兄弟走一遭,若事不可为,且以保全自身为要。”
若是编制整齐,装备完全,莫说四万西夏人,便是四十万,展天神也有信心守十天半个月。
奈何轻兵急进,装备不多,只能依靠人力,实在是守不了太久。
不一刻,百余人整备完毕,于城门后集结。
一人三层甲,都是西夏人身上扒下来的,牛皋捡了两桶完好的箭矢,跟在杨再兴后面。
杨再兴回头,喝道:“兄弟们,跟着我走,干掉西夏人!”
“杀~”众人呼喝。
一百零二人,冲击三万五千大军,想想都刺激!
呜呜呜~
西夏人进兵号角响起。
杨再兴喝道:“开门,出击!”
吱呀,城门缓缓打开。
“杀!”
暴喝中,杨再兴一马当先,狂奔而出。
见明军突然出击,西夏人吃了一惊,不由停顿了下来。
片刻功夫,杨再兴已经领人到了西夏弓手前。
疏散阵型的弓手,如何挡的住凶神恶煞的明军?
只见两骑并排,杨再兴出枪如闪电,牛皋金锏如车轮,一百明兵随后刀砍枪刺,瞬间杀穿了弓手队。
马队狂奔,接着刺穿了攻城队,直往帅旗方向冲去。
“放箭,放箭,杀了这部明军!”李至忠狂呼道。
作为李乾顺的殿前太尉,军中宿将,李至忠真没见过胆子这么大的。
两千西夏游骑,径直迎向杨再兴等人。
“杀过去!”
大喝中,杨再兴一踢马腹,再次加速。
枪如闪电,把领头的西夏偏将干掉,杨再兴继续出枪,把一个又一个的党项人刺落马下。
此时此刻,他的眼中只有西夏军帅旗,别无旁骛。
见杨再兴部连穿五阵,杀人不计其数,李至忠终于忍不住惊惧,向后退去。
主帅退却,帅旗随之后移,西夏军全线动摇。
此时莫说攻城了,先保护自家统帅不被斩首吧。
准备攻城的西夏军立刻回转,追击包围杨再兴等人。
“杀!”
挑飞一人,杨再兴眼前豁然开朗。
西夏人彻底被杀穿了。
没有人敢来阻挡,只有捧旗官及护旗军百余人留在前面。
不是这部人马不想走,而是带着帅旗,实在走不快。
而且帅旗乃是一军中枢,失却者必死!
只是这百余人,如何能够挡的住杨再兴?
不一刻被杀了个精光。
“哈哈哈……痛快!”
大笑中,铁枪抽出,旗杆应声而断。
挑起西夏人帅旗,杨再兴大喝道:“兄弟们,随我去杀西夏统帅去!”
“杀!”
剩余的五十余人齐声高喝。
于是,杨再兴勒转马头,对着人多的地方冲了过去。
他也不知道李至忠在哪,挑人群密集的地方杀过去就是了。
五十余人马,犹如翻江倒海的神龙,在三万余西夏军组成的大海中左冲右突,杀的党项人胆肝俱裂。
足足杀了半个时辰,三十余人马前已经没了西夏人。
身后追赶的西夏人,也只是远远缀在后面,不敢接近。
见前方一百余骑护着一将夺命狂奔,牛皋挂住双锏,取弓在手。
箭壶早空了,不过不要紧,身上有的是箭。
拔了一枝好箭搭在弦上,撒手放出。
咻~
那西夏大将落马。
“不好,太尉死了……”
惊恐中,西夏人四散而逃。
看西夏人混乱不堪,展天神喝令全军出击。
此时不打落水狗,更待何时?
是日,杨再兴领兵一百,夺取三万五千西夏人帅旗,牛皋射杀西夏统帅李至忠。
展天神趁势挥兵掩杀,斩获过万,大破西夏北路军!
事后,幸存三十勇士,身带箭矢百余,披创无数,皆成血人。
第422章 放他一马()
连谷寨东门前,万余首级垒起的京观,远比城墙高。
最上面,李至忠双眼圆睁,脸上布满了恐惧。
见状,李乾顺满脸铁青,气的说不出来话。
“陛下,此地不宜久留,速走。”李良辅劝道。
他领兵两万来此,听说了杨再兴等人的凶猛,也不敢攻城,只是就地收束溃兵。
四万大军,被明军干掉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跑没了,只收拢了万余。
看了眼满地散落的无头尸体,李乾顺嘴唇咬出了血来。
此次带出来的,可都是精锐,却连战连败,已经损失了六万余。
真是偷鸡不成又蚀了米,狼没套着孩子丢了,亏本亏到没裤子。
“走……”
李乾顺话未说完,一骑飞来,道:“禀陛下,李开山部全军覆没。”
眼前一黑,李乾顺差点栽落马下。
尚未恢复,便听到游骑又来,道:“陛下,我军身后独狼岭上,忽现明军踪迹,人数不少于五千。”
完了,被包围了!
李乾顺惊恐无比。
连谷口被堵,出路不再,独狼岭被抢,北上通道断绝,明军主力片刻即至,哪里跑?
嗵嗵嗵~
战鼓声传来,五星红旗穿过烟尘,出现在众人眼里。
方天定率领主力来了。
“万岁!”
连谷寨里爆发出无穷欢呼来。
展天神墙都不扶,只搂着杨再兴傻笑。
虽然大获全胜,却也全部脱力,若李乾顺强攻,一鼓可下。
现在,安全了。
“嚯~这么多人头?了不起!了不起!”方天定忙不迭地赞道。
“三千人大破四万人,斩首过万,怎么办到的?”众人惊讶无比。
按照计划,展天神等人需要坚守连谷口三天,等主力到达,即可完成任务。
却没想,他们远比计划中干的出色。
来不及多想,方天定下令道:“轻骑出击,封堵西夏人东面。”
立刻,滕戣、滕戡部领一万骑狂奔而出。
四面合围,乃关门打狗之势。
以明军的战斗力,西夏人只能束手就擒,或可保住性命。
李乾顺却不甘心主力尽数丢在此地,喝道:“察哥,断后,余者随我击破阻截!”
察哥点了一万人,于原地列阵,准备阻截方天定。
剩下的近三万军,以李良辅为先锋,就要打破后方伏兵。
方天定看的清楚,淡淡地说道:“限时一刻钟,打破阻截,追杀李乾顺!”
“得令!”
司行方、历天闰、计稷立刻整兵而出。
三万人,前排为长枪举盾,后面弓手刀手,护着轻型弩炮,缓缓向前。
铁盾如墙,长枪如林,徐徐而进,如同山峰一样迫向西夏人。
察哥紧咬钢牙,大喝道:“铁鹞子,撞破这墙!”
这个时候,察哥也顾不得心疼剩余的重骑了,只要拼命。
不把盾墙撞破了,拼命的机会都没有。
三千余轻重骑兵,并排向着盾墙冲来。
“弩炮!放~”
呼啸中,火药包升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进西夏人马军阵中。
轰隆隆~
硝烟腾空,电闪雷鸣,人仰马翻。
西夏人再次体验了被火药支配的恐惧。
科技就是战斗力,哪怕只是最基础的科技,也不是西夏这帮土包子能够理解的。
五轮轰炸,两千余马军被炸翻,余者皆逃散。
踩着满地的人马尸体,明军继续前进。
“跑啊~”
呐喊中,列阵以待的西夏军,立刻一哄而散。
人力不敌天威,党项人实在没胆量硬抗了。
此时,距离方天定所说的一刻钟,不过过了一半,
察哥勒转马头,狂奔到李乾顺跟前,叫道:“皇兄速走,否则有性命之忧。”
看李乾顺痴痴傻傻不做应答,察哥顾不得上下尊卑,牵起缰绳就走。
“跑啊~”
中军崩溃。
皇帝都跑路了,还指望普通兵丁拼命?
于是,西夏人彻底炸窝,无头苍蝇样四处乱串。
察哥锵地抽出腰刀,劈翻一个撞到跟前的小兵,喝道:“左右,与我开路,护陛下离开此地!”
护持左右的千余亲军,立刻持刀掣枪,向前开路。
此时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带着皇帝离开再说。
不一刻,千余人没入崇山峻岭里。
明军主力并不转向,直向前推进。
他们前方,还有一部同袍,正在努力抵挡西夏人的进攻。
他们可没有如此优越的条件,装备优势不大,拖的时间越长,伤亡越大。
前军中军崩溃,李良辅自然是看到了。
他还想着打破阻拦,好歹带些军兵回去。
却不想,明军主力看似缓慢,却已经到了身后。
“哎~”长叹一口气,李良辅倒转腰刀,猛地划过脖子。
噗嗤,血花绽放,李良辅落地。
主帅生死,余者再无战力,逃窜的逃窜,请降的请降。
看着漫山遍野的党项人,方天定下令道:“顽抗者死,投降者纳为俘虏。”
皇帝把自己的话吞下去,乃是因为有利益。
黄河及其支流两岸,道路实在难行。
为了开发河套,先修路势在必行,如此,西夏俘虏正好用的上。
看李乾顺逃窜入了山中,袁朗忍不住请令追击。
方天定微微摇头,道:“暂且放他一马,以后有的是机会。”
见袁朗不解,朱武主动解释了一番。
干掉李乾顺,西夏人必成哀兵,同仇敌忾之下,恐怕会顽抗到底,对攻略河套产生绝大阻碍。
一方面,李乾顺在西夏国内颇得人望,另一方面,西夏太子李仁爱,素来以仁孝闻名,肯定要替他爹报仇。
而且,李仁爱的出身也要考虑。
西夏贞观五年(1105年),辽天祚帝封宗室女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嫁李乾顺为皇后。三年后年李仁爱出生,不久即被立为太子。
迄今为止,李乾顺仅有一子,且李仁爱极度亲近辽国。
若其继位,辽国必护持西夏安危。
连蒙带骗,好不容易才安抚了辽国,方天定可不希望明辽联盟就此破灭。
说不得,到时候是明国以一己之力,对抗辽夏金宋,若是吐蕃、大理、李朝等再来踩一脚,那可就热闹。
以一国敌万国,想想都刺激。
方天定当然不会这样干。
若非西夏人主动入侵,他都不会主动进兵挑衅。
好歹,也要等全取关中,灭了赵宋,才会把大规模对外用兵提上日程。
第423章 河套规划()
八月底,北地草黄,微风一过,颇为寒凉。
驱逐了西夏人,并顺势抢了边境险要地,明军西出,便是广袤的河套平原。
西夏人百余年控制的各处关隘,一朝失守。
只要明军愿意,随时可以大举进兵,全取河套地区。
“不过,天气寒凉,已经不宜用兵。
再则,河东地区残破,不修养一年,无法支撑大军西出。”方天定道。
此时,他领着千余军兵,正站在横水上游,西夏境内。
石宝拱手,道:“陛下放心,在准备周全前,定不轻兵冒进,只以守御、袭扰为主。”
“善!”方天定微微颌首,道:“河套地区,乃是西夏人主要的牧场和粮仓。
你这一年的任务,便是派出精骑,抢掠其牛马,破坏其耕耘。”
石宝看了眼杨再兴,笑道:“有杨大爷爷和牛二爷爷在此,此事不难。”
闻言,众人皆笑。
杨再兴、牛皋二人领兵一百冲击三万五千西夏人,并大破之,真的杀的西夏人胆寒。
这个消息在西夏境内传开,党项人称之为杨大爷爷和牛二爷爷。
威名如此,安能不留在边境震慑西夏人?
说不得进攻时,两人报出名号就能降服一城。
这时,伍零九直起身来,拍了拍手道:“陛下,此地土薄沙多,恐不宜耕耘。”
刚刚,他扒开草皮挖了个洞,查看了土壤。
最上面一层黄土的确肥沃,然而不过一指深,其下皆为沙粒。
即便开垦出来,种上两季,泥土也会被雨水冲刷一空,只能荒废。
没有田地,便不可能大规模迁移人口,把河套变成固有疆土,也就成了空想。
不过,这是传统想法。
方天定道:“朕意,河套地区,当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另外多加发展林业和矿业。”
河套地区水草肥沃,自古便是中原地区马匹的主要来源。
若是进化到蒸汽时代,想必羊毛纺织品也出现了。
对于方明来说,当然要以畜牧业为主。
农业嘛,选择事宜地方耕种便可,不必贪大求全。
至于林业,后世有口号“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这个年代,少生孩子是不可能的,多种树却不会错的。
只要水土不流失,想必还是沙池的原始沙漠,也不会变成后世的毛乌素大沙漠。
方天定又道:“记住,河套地区土层稀薄,勿要过度放牧,毁灭草地。”
伍零九应下,道:“臣意,当请工部侍郎郏侨来助。”
“可。”方天定同意。
说完了河套地区的安排,方天定又问道:“縻貹部战况如何?”
朱武道:“根据计划,应该拿下了银州、石州、绥德三地。”
剿灭了入侵晋宁军的西夏人,縻貹岳飞一合计,兵分两路,反推了回去。
縻貹亲领五千人,进入赵宋永兴军路,占据了绥德军。
赵宋上下原以为西夏人比较糙,好歹能拖住明军三五个月,没想到明军砍瓜切菜一般,全歼了入侵的西夏军。
北方极其空虚的永兴军路,在明军的胜利游行下,尽皆望风而降,很是上演了一出出喜迎王师的好戏。
当然,因为时间关系,縻貹也只来得及拿下绥德军一部分。
同时,因为西夏人抽调了大量兵力东进,自家边境防御不免空虚。
岳飞领兵一万,趁势进军其境内。
西夏人的左厢神勇军司一点也不神勇,在岳飞凌厉的攻击下,节节败退。
不过半个月,先后拿下了银州、石州二城,大军已到无定河边,随时可取夏州。
“此地城镇密布,党项人口众多,岳飞部兵力不多,不敢冒进,已经顿兵于无定河边,正在扫荡西夏余孽。”朱武继续道。
方天定思忖片刻,道:“夏州,乃西夏人冶铁重地,当拿下。
传令,历天闰领兵两万支援岳飞,拿下夏州后,全取无定河东地区后固守。”
无定河及其支流,整体乃是一个半圆,拿下后于绥德军形成一个整体,十分易于兵力调度和防守。
安排既定,方天定回转新秦城。
根据明辽协议,年底时,辽国会移交幽燕之地。
如此大事,方天定必然要亲临一线。
毕竟,幽燕之地多为胡人,怎么处理,还要皇帝决定。
到了新秦城,尚未动身,叶贵来报,吴氏兄弟回来了。
剿灭了西夏人,吴玠吴璘便回乡接家小去了,此时方才回来。
想他两人回乡心切,封赏未领便走了,直让方天定以为两人不愿出仕。
此时回来,当然立刻召见。
两个名将进了口袋,美滋滋!
原轨迹中,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
金兵南下时,他领兵抗之,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力保南宋蜀地无忧。
高宗皇帝因为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可惜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年仅47岁。
吴璘早年追随吴玠,多有战功。
吴玠逝后,吴璘继承其兄遗志和事业,于抗击金国入侵多有建树,得封郡王。
如此两个能打的,却被逼的做了私商,如此赵宋不灭,天理何在?
见礼完毕,方天定问道:“家小可安顿完毕?”
“多谢陛下垂询,已经安顿。”吴玠谢道。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宥州防御使空缺,卿可愿往之?”
宥州,乃是无定河上游发源处,尚在西夏人手中。
封吴玠为宥州防御使,当然是要拿下这个地方。
吴玠拜道:“谢陛下提拔,臣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方天定笑道:“我军不惧地利人和,所困者不过天时。
卿久居边境,熟悉天时,当为我军助力良多。
此去,莫要以拘泥于防御,当功则攻,无须犹豫。”
“是!”吴玠应下。
方天定又看向吴璘,道:“所谓上阵亲兄弟,你便随着你兄长,做个副使吧。”
吴璘拜道:“臣不愿做官,只想去应天武校学习,待得本事圆满,再领兵不迟。”
如此有上进心,方天定当然要成全。
于是,吴玠随着历天闰开拨,吴璘随着方天定回应天。
第424章 以二敌百()
九月中旬,冬天将至,北地天气已经十分寒冷。
方天定又回到了潼关前。
潼关,关中东大门,地势险要不必多说。
关墙前,数千将士各持刀枪,列阵而立。
兔兔太累了突破苏州普通人中打马举枪出阵,喝道:“杨志,何故随着宋江,做这缩头乌龟!”
杨志直把钢牙紧咬,紧握着长枪不说话。
若是可能,他真恨不得把这个本家捅出七八十个窟窿来。
只是不可能。
自从明军到达,不论怎么挑衅,宋江只是号令诸军严守,禁止任何人出关接战。
杨沂中继续喝骂道:“妄你自称杨氏分支,令公先祖之后,你便是如此重振我杨家门楣的?
我告诉你,继续跟着宋江做乌龟,我将代表杨家把你这一支除名!”
杨志猛然瞪眼,看向宋江,道:“使相,且容兄弟出关厮杀,哪怕战死当场,也好过让杨沂中小觑了。”
“兄弟,切勿中了那厮的激将法。”劝了一句,宋江又道:“他杨沂中不过贼人伯爵,兄弟乃是正朝防御使,地位如何比他低了?
那厮何德何能,敢为杨家正统?
我以上奏朝廷,请陛下降旨追封杨令公,兄弟也自有封赏。
假以时日,兄弟得登高位,定能重现令公风采。”
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然而心里美滋滋。
杨沂中逮着杨志各种怼,两人定然要分个生死高低才能罢休。
再则,明国中有杨沂中、杨再兴两个,而且本事、地位都不低,杨志去了,只能算是杨家老三。
到时候,杨志还能说自己是杨家主家?
这可不是他说是就是的,归根结底,还是身份地位决定高低。
如此,杨志安能投降明国?
若想压过两人,杨志只能抱紧赵宋的大腿,也就只能听从他宋江的安排。
因此,杨志恨恨地一拍墙垛,交割了防务,回营去了。
城下,见杨志离开,杨沂中也无计可施,只得打马而归。
“陛下,宋贼只在关内据守不出,臣无能,无法攻下此关。”
方天定摆摆手,道:“潼关之险,天下闻名,你又未曾倾力攻打,拿不下来实属正常,非战之罪。”
“多谢陛下体谅。”杨沂中拱手道。
他到达关下,已经三四个月,寸步未进,损耗颇多。
试探性攻击十一次,折损军兵三千,总攻一次,损兵两千。
八万大军屯兵在此,每日消耗的钱粮如山似海,各种物资不计其数。
若是换在赵宋,他早该被撤换了。
严重些,甚至被夺职下狱问罪。
罪名也很简单,作战不力、纵贼做大、拥兵自重。
好在,这些都在计划之类,方天定并无责怪。
收兵回营,方天定又安抚了全军将士,继续往南而去。
一路走一路看,十月中旬到了武关下。
武关,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乃荆襄入关中的咽喉,位置十分紧要。
且,武关本身也十分凶险。
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
城东有四道岭,特别是吊桥岭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并骑”,为武关屏蔽,故史称其为“关中东南门户嗟不误也”。
其关城周长3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
关西地势较为平坦,方便宋军调遣运动,关东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明军进兵不易。
“因此,我军屡攻不下,徒自损兵折将,请陛下降罪。”方貌请罪道。
方天定亲自扶起方貌,道:“三叔不必如此,此关险要,朕也看在眼里,非寻常能下。”
关胜插话道:“好教陛下得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