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终结者-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仔细一看,明军盾墙环绕中,果然留了八条通道。
没奈何,这些人只得按照明兵的指引走。
敢不准从的,都已经变成了尸体,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
略略一扫,死伤不下三千。
血淋淋的教训,谁不害怕?
在明兵监押下,惶恐的人群空着双手,绕城而过,到了富良江边。
此时天色大亮,三百余艘大船沿着江面一字,煞是壮观。
按照男女老幼,升龙府的居民全部被驱赶上船。
装满一艘,立刻启航,往外海驶去。
自然有不愿意与家人分离,明军也不废话,全数杀死在江边。
这里死的更多,起码超过了一万。
滚动不休的河水,已经被鲜血染红。
“以牙还牙,爽!”童威笑道。
李俊童猛却闷闷不乐,道:“我等不能入城厮杀,好生没趣。”
李俊道:“无妨,以后自然有机会,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说着,他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升龙城。
城内,枪声已经停歇。
苏直洪昂首挺胸地走在偌大的皇宫里,顾盼自雄。
只是宫内静悄悄地没一个人影,各处都是乱七八糟。
宫女太监逃离时,自然要顺些值钱的家当。
到了李干德的寝宫,只见他翻着白鱼眼,张着嘴,发出嗬嗬的声音,也不知要说些什么。
“哈哈哈,贼子,可想到有一天落到我苏直洪手中!”
苏直洪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想了大半辈子,终于进了李朝皇宫,来到了李干德面前,如何不让他感动的想哭?
李干德没反应,只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看他那模样,也活不了多久了。
张卫国摇头,道:“生擒其回邕州祭奠忠勇王并满城忠烈,怕是不可能了。”
苏直洪道:“无妨,有其首级也是一样!”
张卫国道:“即如此,劳烦将军动手吧。”
“固所愿,不敢求尔!”
抹去眼泪,苏直洪锵地抽出腰刀,一步一顿地走向李干德。
张卫国敏锐地发现,苏直洪的腰刀,一直在微微颤抖。
没人笑话他。
家族血仇,民族耻辱,换做任何人,恐怕都会激动地发抖吧。
深吸一口气,苏直洪握紧腰刀,猛地剁下。
噗嗤,大好头颅滚落在地。
苏直洪提起人头,扑通跪倒在地,嚎叫道:“祖父大人~爹~娘~邕州的父老乡亲,小子替你们报仇啦~”
凄惨,悲切,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一家三十七口,全城五万八千余人,尽皆因李干德下令侵略而被屠杀。
此仇此恨,非得荡平李朝方可洗刷。
现在,不过是杀了罪魁祸首,只当收利息。
哭了一阵,苏直洪起身,道:“兄弟们见笑了。”
各人轮流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笑而不语。
皇宫即下,城内再无反抗。
所有军兵全部入城,封锁了各门。
接下来,就是收获的时候了。
李朝立国百余年,财货众多,加上许多人口,没有月余,怕是难以点算清楚。
第二天,更多的船只开来。
明国的商人也是精明无比,早打听明军要突袭升龙府,是故初二就到了。
大批的商人,在军兵的保护下,现场清点各项物资。
首要的是金银铜,一个铜板都不会落下。
粮食、布帛、药材等物,将运到门州,供给军用。
象牙、珊瑚、宝石、美玉,收拢一部分精品孝敬皇帝,余者全部就地发卖。
大头还是人口。
二十万人,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处理完的。
到了正月末,升龙城内空荡荡,一个人影也无。
真可谓天高三尺。
城头上,成贵看着明兵到处泼洒火油,心情大好。
破国首都,可不是将军的终极梦想。
却不想,明国众多大将,第一个达成此成就的,居然是他成贵。
美滋滋中,苏直洪过来,道:“将军,已经准备就绪。”
成贵手一挥,道:“点火,待其火灭,我等再行启程。”
说完,成贵走下城头,上船停在水面上。
不一刻,只见升龙城中浓烟滚滚,烈焰腾空而起。
升龙城中的建筑,大多是木质,又十分紧密,一旦火起,真是神仙也难救。
虽然距离火海有五六里远,船上的人仍然觉得炽热难耐,不得不一退再退。
幸好没雨,大火顺利地烧了五天。
待火灭,升龙城已经化作了一片白地。
来而不往非礼也!
李朝军队在邕州城中做下的好事,明军加倍还了回去。
说来也是好笑,明军占据升龙府整整一个月,居然没有勤王大军到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放在中原王朝,不管皇帝如何昏庸,也总会有忠臣来勤王救驾的。
大概,明军的彪悍,已经吓坏了李朝各地的实力派。
想必,这个红红火火的新年过完,南蛮之人,再也不敢觊觎中原大地了吧。
第485章 肥了一波()
“李朝立国近一百二十年,虽有征战,升龙府一直安祥。
是故,其内人口众多,富户云集。
此役,我军缴获甚多,计有如下:
金,二十一万斤,银,四十万五千斤,铜,两千余万斤,铁、铅、锡无算……”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金银铜,可是货币储备金,按照现在的兑换价格,大约两千五百万贯的样子。
明国已经纸币化,并无缺钱之苦,然而对于讲究“手里有钱,心中不慌”的中国人来说,储备金当然是多多益善。
“陛下。”陈瓘出列道:“蛮国如此富裕,何不派遣大军挨个取来,也好缓解朝廷财政负担。”
素来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的陈老先生,听到如此多收获,也不淡定了。
两千五百万贯,差不多是明国一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了。
多来几次,怕不是要发啊。
如此暴利,不动心才怪。
宗泽道:“陈内阁有所不知,李朝乃南方一等一的强国,升龙府又是其首都,方有如此多金银。
换做其它小城,穷尽力气,能刮个百八十万就不错了。”
“哦……”陈瓘闷闷不乐地不说话了。
方天定笑道:“陈阁老无须失望,以后有的是机会。”
说完,他示意苏直洪继续念。
苏直洪念道:“美玉宝石各三千斤,大珍珠一百斛,各色珍惜木材十万根,字画、珊瑚、香料、皮革……
运回内孥孝敬太后者,总计三十一船,余者就地发卖获钱八百万贯。”
“陛下,驻军已经表了孝敬,这钱……”刘韐道。
方天定大手一挥,道:“抽出五十万贯,犒赏此次南征大军,再抽一百万,作为海军建设煤港的专项资金,余者皆入国帑。”
“陛下英明。”刘韐大喜道。
三千万贯入库,他今年的日子可就轻松多了,
别急,还有。
苏直洪继续念道:“另,我军缴获粮食五百万石,皆为白米,另有药材、盐、油等无数。
此等物资,一部分就地储存于煤港,供养驻军并苦力,另一部分转运门州,供养大军。”
“好啊好!”陈师锡击节而叹,复又自嘲道:“早知如此多收获,何苦当初一意反对,几为天下笑柄矣。”
巨大的收获前,陈师锡也沦陷了。
果然,要想肥,大军出去抢。
“东南地方,气候湿热,极利于农作物生长,通常都是一年三熟。
其地又盛产果实、木材、甘蔗,以及开始应用的橡胶。
山林中多有鸟兽,河流海洋中亦多有鱼虾,潜力不可估量。”方天定道。
陈师锡拜道:“臣请告假,往东南一行,以实地考察。”
思忖片刻,方天定同意了下来。
陈师锡这等相对保守的都心动了,其他人还会忍耐的住?
只要把实实在在的好处展现在大家之前,不怕中国百姓不蜂拥而去。
揭过这页,苏直洪继续念道:“升龙城内有口二十一万,殁于乱战中五万余,放归两万余老弱病残,余者尽获。
其中,三万余适龄女子,已经已经或正在分配军中单身狗为妻妾。
这部分女子的父母儿女,分配至琼州岛、流求、沙门岛、辽东冰雪岛为民。
剩余四万青壮中,一万八千余安顿在煤港,负责煤矿建设开发以及港口建设事宜。
一万两千余就地发卖,获钱六十万贯。
五千余充塞各地矿场中,用于开矿苦力使用。
另五千分配各地,修建水里道路桥梁,或从事繁重危险之任务。
根据实际反馈,南越人汉化程度颇深,驯服性高,十分适合使用。”
“善!”刘韐大赞,道:“想必今年,国内无人力不足之苦楚矣。”
众人皆笑而不语。
如此多苦力,能够创造的价值不可计量。
最妙的是,这是源源不断的收益,不像现金收入,再多也是一次性的。
且,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并不担心奴隶们最终喧宾夺主。
毫不客气地说,论同化的本事,全球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渣渣啊。
美了一阵,方天定问道:“煤港状况如何?”
煤港,乃是后世的鸿基港。
这里水文条件也就一般,算不上十分好的良港,然而它有东南地区最大的露天煤矿啊。
作为燃料,煤炭在明国境内使用十分广泛,需求日益增加。
煤港的煤矿,前景十分可观。
再则,随着蒸汽机即将投入使用,煤炭需求会有爆发性增长。
一旦蒸汽船出现,煤港的煤质优良,靠海易于运送的优点,会更加凸显。
因此,明军并未全部撤离,而是留了八千人在煤港筑城修港,开发煤矿。
苏直洪道:“臣北上是经过煤港,其城已经初具规模,不少军兵打算接家人过去。
煤矿乃是露天,已经出煤,港口亦修了三条栈道,可供大船停靠。
想必再有半年时间,城池港口完备,煤矿亦可量产,大规模供应琼州石碌铁矿。”
方天定道:“卿精通军事,熟知南越风土人情,可愿煤港防御使?”
“臣愿意。”苏直洪不假思索地应下。
从邕州防御使调至煤港防御使,看似平级,其实已经是降职了。
然而,他没有任何意见。
苏直洪还是念念不忘,要彻底灭了南越,将其土地,纳入中华。
如此,当然是就近做起来更加容易。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苏直洪听封。”
“臣谨遵上谕。”苏直洪拜道。
“苏直洪,其人忠勇果直,助大军破了升龙府,手刃李朝君主李干德,功劳显著。
特此,加封镇南伯爵,调任煤港防御使。”
“多谢陛下恩典!”苏直洪再拜。
把斩杀李干德的功劳按在他的头上,其实不符合事实。
不过,明国要树立起一个榜样,苏直洪显然再合适不过。
这时,周林又道:“陛下,李朝分裂成大小二十余个势力,各自划地称王。
如今,其尽皆遣使到来,上表称臣,当如何定夺,请陛下垂谕。”
方天定道:“一律支持,待其筋疲力竭时,我国正好出兵。”
升龙府被烧成白地,李干德又死,李朝立刻四分五裂。
各地的实力派纷纷自立,打算自己当大王。
对此,方天定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所以,只要是打起大旗的,一律支持。
打的越热闹越好!
最好把人都给打没了,正好方便明国收其领土,建立统治。
说完了南越的事,方天定又问道:“幽燕云中的恩科事宜,准备的如何了?”
第486章 幽云恩科()
时至三月,天气已经初显温热。
幽云之地,也是寒意尽去,百花盛开。
黑山糯米的心情,如同路边的花儿一样,十分灿烂。
当然,黑山糯米已经不叫黑山糯米,他现在已经改名叫黑山。
姓黑名山,身份证明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的。
黑这个姓氏,初本的百家姓中是没有的,最近新出的百家姓里,增加了这个姓。
原因很简单,给草原上的部落找个出身,以为攻略北方时,减少草原上的抵抗。
黑姓,源于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
突骑施部也曾经强盛过,对待唐朝时臣时叛,现今在草原上仍然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
当然,到了今天,突骑施部早已经烟消云散,黑山可能是其为数不多的贵族了。
黑山对自己曾经的身份并不在意,他是一个汉家文化脑残粉,唯一的心愿就是彻底成为一个汉人。
所以,他果断改名,与过去划清了界限。
不止是他,幽云之地许多的契丹人、奚人,都改成了汉名。
相比其他人,黑山可以自傲地对别人说,他的姓,在皇帝钦定的百家姓里可以找到,足见其汉家身份的正统。
待明军打到草原时,这样想的人恐怕会有很多。
思虑间,黑山已经到了城中校场外。
门口已经聚集了数千人,各个都翘首以盼,等待大门打开。
今天乃是恩科开试的日子,但凡有些想法的,都会来试试。
恩科啊,千年难遇的。
特别是对黑山来说,更是不容错过。
他的文化确实不错,也只是相对而言,若是和南方一起比试,这辈子大概都没有机会考中。
南方本来就文风鼎盛,全面教育又开始的早,且多学霸,北方的学民真是难以望其项背。
听闻加开恩科,黑山立刻感激涕零。
恩科,只限幽云之百姓参加,不拘汉胡。
这是朝廷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是朝廷对归化异族诚心接纳的表示。
张望中,只见一群军兵簇拥着一个年轻人,往门外走来。
到了门口,胡铨示意开门。
为了保证此次恩科的公平公正,方天定特地派出了都察院的御史们监督考试。
作为参考人数最多的燕京,特别受到重视,因此胡铨亲自盯着这里。
朝廷的恩典,可不能出现纰漏。
黑山出示了考证,军兵检查无误后放行,按照指引,他找到了自己的考桌。
四根竹竿撑着一块油布,地方不过一丈方圆,条件十分简陋。
然而视野开阔,一览无余任何小动作都难以遁形。
加之兵丁来往巡视不断,想作弊的。恐怕不可能。
好在,桌子上已经放了笔墨纸砚,还有茶水点心。
趁着尚未发下考卷,黑山赶紧研磨。
两刻钟后,所有考生全部入场就坐。
申明了考场纪律后,分发考卷。
考试内容很多很杂,大体分为汉学、数学、地理、以及策论。
汉学比较简单,左右不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秦观等人的诗词,还有老子、孔子、孟子、孙子等人的典籍。
对此,黑山表示毫无压力。
数学却有些挠头。
他也去官府开办嗯学堂学习过,加减乘除没大问题,方程就要了老命了。
地理也还好,明国如今的范围,他也都了然于心。
基本上,明国的领土范围在长城以南,大理、吐蕃、西域都是没有的。
各地的风土人情,黑山也有了解,答起来并不吃力。
花了一个时辰答完了三科,黑山看向策论。
策论乃是三选一,题目为“一如何在草原上建立有效的统治?”、“二:如何彻底平定幽云之地百姓的变乱?”、“三:试对朝廷的某项政策发表评论。”
这是大头,占分百分之六十,黑山不得不全神思考。
对朝廷政策发表评论,肯定不能只夸奖不批评,然而黑山觉得,身为汉人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不需要在意那些瑕疵。
所以,这题就没办法答了。
哪怕他把朝廷捧上天,也不能得高分的。
看到第二题,黑山同样为难。
他也想不通,为什么到现在,幽云之地还会不是出现叛乱。
明国税负十分轻微,又是汉家正统,好好过日子不行么?
放弃了这题,也意味着黑山哪怕考中,也不可能留在本地任职。
此次恩科,确实是给幽云地区的福利,然方天定也是想选拔些人才来的。
幽云之地小规模的叛乱隔三差五,和南方官员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不无关系。
所以,需要选拔一批熟悉地方的官员充实各级衙门。
也不需要他们有多大才能,只要能够搞清楚叛乱原因就好。
黑山看不透这个道理,当然没办法留在当地。
于是,第一题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正好,他少年时是在北方草原长大的,熟知草原情况。
思索清楚,黑山提笔写道:“草原辽阔,引弓之民追逐水草而居,看似游移不定,其实有迹可循。
其命脉,乃是河流,只要控制河流,便可以决定其生死。
是故,我军大举北上,可沿河流,择址建城,禁绝披发左衽之辈用水,其必消亡。
且,游牧者多缺盐,平抑盐价、控制出量,即可限制部落迁徙范围……
部落头领据有利益,不愿归心,当尽杀之,如同牧民生活困苦,可迁徙一部分往流求等地……”
写的很嗨的黑山并未注意到,他的身后已经聚集了一群大员。
胡铨、娄敏中并燕京知府等人,都在他身后观看。
看了一阵,胡铨示意大家撤退,莫要惊动了考生。
如何在北方草原上建立稳固的统治,朝堂已经研究很久了,却一直没有统一的计策。
所以,才有第一题的出现。
黑山的答案,给了娄敏中的极大的启发,颇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朝堂当然制定了筑城的计划,只是选址一直难以确定,黑山的答案,是非常好的思路。
而且,杀头领,留百姓,也是朝廷的大政方针。
不知不觉中,黑山的答案已经契合了朝廷的方略。
这就很难得了。
离开之前,娄敏中暗暗记下黑山的信息,准备考试完毕后,召来聊一聊。
黑山还不知道,他已经被大佬赏识了,只是埋头写出心中所想。
第487章 终极考验()
御书房中,灯火通明。
光芒的来源,不是以前的蜡烛或者油灯,而是电灯。
若说有什么是方天定最感到自傲的,那么电的出现,无疑是其中之一。
尽管这个不是他自己亲手弄出的,也足够他感到高兴。
穿越者的得意,不就在于改变世界么。
七年了,这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赵宋没了,辽国继续没落,西夏苟延残喘,金国不能继续壮大,大理内讧正烈。
世事无常,唯华夏永强!
“陛下,各位重臣已经到了。”叶贵轻声说道。
他也不想打扰方天定沉思,然而刘韐等人联袂而来,他不得不说。
方天定收回思绪,请进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偌大的地图。
除了大理、西域、辽东以及北方草原还未纳入版图,现在的明国范围已经和后世差别不大。
不过,这两年这就是在积蓄力量,这些地方迟早是要拿下来的。
如果算上海外岛屿,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不一刻,各位重臣全部进来。
各自落座后,方天定示意绍兴介绍当下情况。
绍兴领命,走到地图前,道:“十日前,辽东韩世忠汇报,金兵正在收缩力量,似有大规模开战之意。
后两日,马植潜逃而出,道金辽夏已经决意出兵,已经在调集兵力。”
这不过是重复介绍,众人并无惊讶。
绍兴继续道:“根据前线侦查,以及马植的观察,金国将要汇聚兵力不下二十万。
目下,辽东守军不过四万,已经不足以防守,亟待增援。
根据韩世忠要求,需要增兵至十万,方可驻守,若要主动进攻,需要十五万兵力。”
枢密使杜敬臣道:“各军一直整装待发,随时可以乘船出海,十日内可达辽东。”
方天定微微颌首,示意绍兴继续。
绍兴道:“辽国境内,耶律大石正于上京汇集兵力,预估不下三十万。
幽州王寅部军力十万,云中刘子羽部有军十万,两人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应对。
保险起见,至少再增援五万人,如此方能游刃有余。”
手指一点,绍兴又指向了西夏,道:“近两年,不断有汉人北逃,尽为赵宋吸纳。
目下,赵宋已经有兵五万,且在西夏干涉下,多加整训,颇为精锐。
西夏人也在汇聚各方兵力,预计不会少于十五万。
两者合并,一共二十万。
我国于河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