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帅,要不我们先裁军安民,将非嫡系人马都先遣散,让他们回乡务农。这样还可以节省开支。”黄澍说。
“本帅看可行,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左良玉很高兴,说。
“左公,要是朝廷翻其旧账来,到时怎么办?”马士秀还是忧心忡忡,问道:“恐怕我们难以善终。”
左良玉一听,心里不是滋味,他一向拥兵自重,旧账很多,他的军队,一直都是勇于虐民,怯于大战,他对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地方大员,也一向是任意拘留。在他的心目中,既无大明朝廷,也无大明百姓。
比如在崇祯十年,应天巡抚张国维得了崇祯皇帝的圣旨,三次发布檄文,请左良玉派军进河南山中搜剿李自成的流寇。
那本是剿灭李自成的绝佳机会,左良玉却迟迟不派兵。后来,他终于就派兵屯居舒城,却在当地大肆掳掠妇女。一个多月后,张国维极力催促,左良玉才向北去,这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进入山中,跑掉了。
而朱仙镇大战中,大明军主力损失殆尽,左良玉更是难辞其咎。当年明军有精兵40万,农民起义军实际不过20万,各路明军在丁启睿的协调下,在开封城南四五十里的朱仙镇与李自成的大军进行了一场事关双方生死存亡的大战。
这一战,明军若胜,不但解了开封之围,还能一举消灭李自成的农民军主力,为崇祯皇帝除掉一个心腹大患。可惜明军中实力最强的左良玉想保存实力,害怕与李自成的农民军作战,不把朝廷钦定的总指挥丁启睿放在眼里,连夜拔营逃跑,溜之大吉。
左良玉的大军一逃,明军阵地顷刻间土崩瓦解,最后明军一触即溃,李自成的大军全胜,不仅招降明朝官兵两万,骑兵八千,还有大量辎重粮草,实力大增,还拿下了开封。
左良玉很有自知之明,对诸位将领说:“朝廷要是翻起这些旧账,恐怕我们难以善终,所以光是裁军恐怕还不行,我决定病退,将军权都交给儿子。你们一定要支持他。”
“臣等愿意辅佐左公子!”诸位将领表示支持左梦庚。
左良玉这才放心,叫来儿子,给左梦庚交代了后来的事情。
左梦庚还很年轻,每天读的是圣贤书,对大明和朝廷的态度很恭敬。
此时,大明的五万水师顺长江而下,千艘战船浩浩荡荡,旌旗蔽日。
在这船队的中央,一艘最高大的福船乘风破浪,桅杆上飘荡着大明的五爪黄龙旗。在甲板上,袁嘉升问身边的郑成功:“听说左家现在驻扎在汉阳、汉口的人马也都上了船,他们长江水师所掠的大船小船也有几千艘,长江几十里的江面上到处都是他们的战船。正要打起来,你的水师能击溃他们么?”
郑成功信誓旦旦,说:“请皇上放心,海战不比陆战,船多并没有用,我大明水师,三日就能消灭武昌的战船,干掉长江水师。”
“勇气可嘉!朕也相信你也这个实力。不过,朕料想左良玉是个聪明人,不会步刘泽清的后尘。这一战你做好准备即可,未必打得起来。”袁嘉升说。
“遵命。”郑成功马上安排,做好了武力收拾左良玉大军的准备。
不过,事情果然如袁嘉升所料,左良玉没有对抗朝廷的勇气。
郑成功的水师还没到,左良玉就裁撤了湖北的军马,将八十万裁军到十五万,其余人都让回乡种田,然后自己称病辞官,连军权都交给了他的儿子左梦庚。左梦庚对朝廷的态度很恭敬,跟左良玉大不一样,发誓效忠大明。
“左公果然是一个聪明人,也有一个懂事的儿子,恩准!”袁嘉升便既往不咎,下旨仍然让左梦庚继承了左良玉的爵位,统领武昌军政大权。因为左梦庚的影响,比左良玉小多了,对朝廷根本构不成多大威胁。
不过,袁嘉升让左良玉善终,他这“老虎”的牙齿还是要拔掉的。袁嘉升下旨将左家的长江水师收编了,交由郑成功手下的大将施琅统领,并让他和郑成功积极备战。下一步,袁嘉升要收复台湾,赶走荷兰人了!
第58章 收复台湾(1)()
收编左良玉的长江水师后,袁嘉升让郑成功和施琅抓紧时间训练,准备收复台湾,向台湾移民五十万灾民,开发宝岛台湾。
郑成功道:“皇上,区区一个台湾,值得朝廷如此兴师动武吗?末将听父亲说过,台湾只不过是大明的一个荒凉之岛。从永乐年间开始,台湾纳入了大明版图,大明王朝只在台北设了一个县治,官员有时候几十年都不换任。所以他们早期便以台湾为根基。后来我们郑家归顺了明廷,离开了台湾,回去经营泉州,荷兰人才占据台湾。”
袁嘉升说:“武力收复台湾,很有必要!以前是因为大明受灾,各地流民四起,朝廷无暇顾及。这些年来,大明内乱不断,便一直任由荷兰人占据台湾。现在内乱已平,自然要收回台湾。大明的疆土,一寸都不能落到外夷手中。况且,以后大明要殖民南洋,台湾是一个很好的基地。你先回泉州老家,说服你的父亲配合你,这样就事半功倍了。”
郑成功道:“皇上,以我大明水师的实力,收复台湾,末将和施琅就行,何需再劳我父亲动手?”
袁嘉升说:“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现在打击济尔哈朗、豪格等人,想独揽满清大权,朕估计辽东不久将又会有战事。此战宜速胜,你父亲如能出船配合,胜算把握更大一些。”
“遵命。臣这就回泉州,说服父亲。”郑成功说。
“对了,朕听阿九公主说,你们在南京相处得还不错,你可以跟你父亲说,如果收复了台湾,你立了大功,朕就将阿九公主下嫁给你们郑家。”袁嘉升说。
半个月后,福建泉州的安南伯府,红灯笼高高挂起,家仆早已经准备好鞭炮,敲锣打鼓,一派节日的气氛。郑成功回家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泉州,郑芝龙和族人早已到家门口等候衣锦还乡的郑成功,泉州知府和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到了郑府。
“爹,孩儿回来了!”郑成功骑着高头大马回到安南伯府,向父亲行礼:“孩儿拜见父亲!”
“森儿,快快起来。”看着官袍加身的郑成功,英俊非凡,有自己当年的风范,郑芝龙大笑着将郑成功扶了起来:“让为父好好看看,森儿瘦了不少,身上越来越有名将风采!”
对这个郑森长子,郑芝龙很宠爱,一直寄予厚望,果然郑成功也没让他失望过,他心里自然高兴,问道:“武昌之行还顺利吧?”
“一切顺利,皇上一到武昌,左良玉就吓得赶紧病退了。现在朝廷将长江水师收编了,交给了施琅。”郑成功说。
“你这次回来,准备住多长时间?”郑芝龙问道。
“正好,今天叔伯们都在,儿子这次回来,是有皇命在身。”郑成功给郑芝凤等人行礼问安。
“先吃饭吧,边吃边聊,你母亲给你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有海蛎煎、鲤城、石狮甜果,都是你爱吃的。”郑芝龙说。
一家人便上了饭桌,郑成功边吃边找机会跟他的父亲和叔父商量朝廷收复台湾的事:“爹,皇上说了,要是咱们收复了台湾,就封你做安南王呢。”
“安南王?要我们跟荷兰人打仗,恐怕这个安南王,没那么好当呀。”郑芝凤道。
“打就打,难道我们郑家还怕荷兰人不成?”郑成功说:“大明水师和长江水师,现在已经足够收拾荷兰人。”
“森儿,就怕朝廷是想害咱们郑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这几年,郑家跟荷兰人大战数次,虽然以郑家胜利告终,但荷兰人不比一般的海盗,坚船利炮,郑家舰队也损失巨大。”郑芝凤考虑的是是郑氏家族的利益,道:“我们正准备跟荷兰人签订合约,放他们自由进出台湾,他们已经答应每年进贡郑家十二万两白银。”
“四叔,区区十二万两白银,就换个台湾?皇上说了,大明的疆土,一寸都不能给外夷。为国收复疆土,乃是我郑家的本分,台湾我是收定了!”郑成功语气坚定,表明此事没有回旋的余地。
“大哥,你看这孩子,真是长大了,口口声声就是为国为国的,没有我们郑家,哪来的国……”郑芝凤道。
“朝廷要害咱们郑家?那倒不至于。”郑芝龙能做到雄霸南洋,眼光还是有的,他略加思索,说:“朝廷若真有意动我们郑家,就不会让森儿掌管大明水师;再说了,我们郑家也不是砧板上的鱼肉,皇上开了海禁,还得仰仗郑家守卫海疆呢!”
郑成功道:“皇上说了,父亲为大明镇守海疆十数年,抵御倭寇,劳苦功高,封王也是给父亲的补偿。不然我和施琅就能收复台湾,这是皇上给父亲的表现机会,可一定要把握住。”
“摆平荷兰人在台湾的势力,我们郑家还不至于伤筋动骨。”郑芝龙想了想,说。
“父亲说得对。四叔,你多虑了,皇上说了,还要将阿九公主下嫁给我呢,阿九可是他最疼爱的女儿。”郑成功说。
“哈哈,皇上如此看重森儿?不仅赐了国姓,还要下嫁公主?”郑芝龙说:“这样看来,这个安南王,我也会是实至名归啊,我们可以帮森儿娶回公主。”
“大哥说的有道理,你做决定吧,我们都听你的号令。”郑芝凤想了想,说。
“台湾乃是我大明的领土,原先皇上无暇顾及才让荷兰人有了可趁之机,现在出兵将荷兰人驱逐,武力收回台湾,是人心所向!”郑成功站起身,道:“郑家受朝廷恩惠,应该为国尽忠!我先敬父亲和各位叔伯一杯,孩儿愿意当马前卒,为大明当先锋,收复台湾。”
郑芝龙点点头,问郑成功道:“现在大明水师的装备如何?”
郑成功道,“皇上让火炮厂研发了新的火炮,重两千斤,装有反后坐力装置装置,射程超过十里,威力也是红衣大炮的两倍多,应该远超过荷兰人的装备,打击荷兰人没有问题。”
“啊?大明的新式火炮,已经这么先进了?”郑芝龙大为惊讶,如此先进的大炮,一旦大明的舰队真装备上几十艘战船,不仅可以打败荷兰人,横扫南洋也没问题。
“千真万确!”郑成功说:“皇上说了,此次我们不仅要收复台湾。还要趁机把荷兰人的远东舰队全数歼灭!这样一来,大明不仅可以收复台湾,就连荷兰在南洋的所有殖民地,我们都可以收入囊中,作为荷兰人这些年来侵占台湾的惩罚!”
“好,看来皇上的野心不小!”郑芝龙说:“森儿,你跟着皇上好好干,爹一定好好支持你,我们家族的将来就靠你了!”
第59章 收复台湾(2)()
当时,占据台湾的是臭名昭着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当时欧洲各国都兴起海外冒险。荷兰东印度公司表面上是公司,但它可以自由佣兵,发行货币,还被荷兰议会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表面上是搞经营贸易,实际上是对占领地盘进行殖民与统治。
此时东印度公司总督为科恩,这是一个热衷于残暴使用武力的人,在爪哇的巴达维亚成立了东印度地区的总部,屠杀了很多岛上的土着,血债累累。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除了荷兰人,还有日本人,单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台湾,对日本商人课征10%的重税。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台湾总督叫揆一,他率2500兵驻守在热兰遮城,还有猫难实叮率军驻守在普罗民遮城。
当郑成功的大明水师到达泉州港,便盛传郑家即将率军前来攻打台湾,前来贸易的华船急遽减少。
“该死的郑家,言而无信,每年十二万两白银都喂不饱他们!”揆一很生气,紧急下令荷兰的雇佣兵备战,要求荷兰人加强台湾各地加强侦察与武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揆一怕台湾的华人通敌,便将华人的仕绅软禁在热兰遮城中。
台湾当地居民在田间未及收割的稻谷,他下令一律焚毁,共焚毁8000袋之多,并跟当地的华人起了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引起民愤。
“竟敢伤我大明的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收复台湾,拿下爪呱,将荷兰人彻底赶出南洋!”袁嘉升得到消息,大怒,立即下旨让郑成功和施琅的舰队立即出发,收复台湾。
“不敢走荷兰人,誓不回乡。”郑成功和施琅接到圣旨,立即率领众大明水师在金门“祭天”“礼地”“祭江”,战船一千余艘自金门料罗湾放洋,向东挺进,开始武力收复台湾。
“该死,大明哪来这么多战舰,快去求援!”揆一派人探到明军水师的舰队浩浩荡荡,知道自己那点人打不过,急忙向在巴达维亚城的总督科恩报告,请求援军。
“谁敢去台湾支援可怜的揆一?”科恩召集公司高层开会。
“我愿意去,只要给我十艘满载火力的战舰,我就能搞定中国人。”外号“固执约翰”的司令官范德兰说。
“好!”总督科恩立即派遣范德兰率领12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载运1500训练有素的雇佣兵前往台湾支援揆一:“若明军未如情报显示来袭,你的舰队就可以攻打澳门,抢掠一番,不要空手而归。”
“哈哈,总督大人,你什么时候见我空手而归过?”范德兰哈哈大笑,回答道。
荷兰人舰船上的大炮很厉害,郑成功为了鼓舞士气,把主帅乘坐的高大福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大明的将士们,荷兰人的火炮虽然厉害,但是比起皇上赐给我们的新式火炮,威力差远了。”
“各位将士,登岛扎营!”郑成功和施琅的舰队乘风破浪,很快横越台湾海峡,陆续到达台湾附近的澎湖群岛。
“澎湖诸岛到台湾只有五十多海里,攻打台湾,澎湖是重要据点。”施琅登岛察看了一下澎湖列岛,对郑成功说:“这里离大陆也近,进可攻,退可守,可以作为我们的军事据点。”
“我们所见略同!”郑成功说,他下令让郑芝凤带着四位将领留守澎湖,守运粮草,自己和施琅继续率军东征台湾。
当时恰好遇到逆风,郑成功和施琅率大明的舰队驶抵柑橘屿海面时,突然海上刮起大暴风。
“大将军,风大浪险,我们最好等候最佳时机。”施琅建议大明的舰队返回澎湖。
“兵贵神速,我们这次出海,三四万人,携带的粮食不多。如果回到澎湖候风,不仅会影响军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期开进鹿耳门港。我们必须强渡。上天一定会保佑大明!”郑成功当机立断,还是决定进行强渡。
郑成功亲自指挥,和施琅一起率大明的舰队冒着暴风雨横渡台湾海峡,同风浪搏斗了一夜,拂晓航行到鹿耳门港外。
当时风平浪静了,郑成功抓住机会,立即派出精良的潜水健儿进入台江内海,侦察荷军情况。
“报,大将军,有人来降!”郑成功的大军刚上岸,带人去查勘地形的施琅带回一个人,这个人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
“你叫什么?哪里人?”郑成功打量着眼前的人,这人一身渔夫打扮,但是两眼放光,一看就很机灵。
“小的叫何廷斌,老家在福州。”来人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上面画了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
“你这地图可是真的?”郑成功问道。
“千真万确。”何廷斌说:“台湾人受荷兰人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天天盼着国姓爷来台湾。你们总算来了!”
“我带人勘察过了,这地图上的布置是真的。”施琅对郑成功说:“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和台南的赤嵌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我们的舰队登岸。”
“小的可以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将军的舰队可以驶进台湾岛。”何延斌说。
“这正是天助我也!大明收复台湾,朝廷一定会重重奖你。”郑成功得了可靠情报,收复台湾的信心更足了。
郑成功和施琅马上指挥战舰出发。
台湾城上的荷兰人,原以为郑成功的舰队必从南航道驶入,布置了一百门强大的火炮守株待兔。
“我们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郑成功和施琅的舰队却躲开了火力,从鹿耳门驶入台江,绕到了荷兰军队的背面!
“给我开炮,狠狠轰荷兰猪!”郑成功和施琅指挥舰船上的崇祯火炮开火。
“轰隆!”
“轰隆!”
荷兰侵略者面对浩浩荡荡的明军舰队,骇为兵自天降,被猛烈的炮火吓坏了,火力防线被摧枯拉朽。这里的一千多荷兰人抱头鼠窜,节节败退,血流成河,死伤惨重。剩下的人,疲于逃命,可惜已经太晚了,跑都跑不掉了!
第60章 收复台湾(3)()
“不投降的荷军,格杀勿论!”郑成功和施琅的舰队成功登陆,派五千人包围了赤嵌城的荷军,下令道。
然后,郑成功和施琅兵分两路,让施琅到五千人去攻打台湾城,并割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
坐镇赤嵌城的荷兰兵只有四百,龟缩在台湾城中的荷兰侵略军一千多。荷兰长官揆一却气焰嚣张叫嚣:“勇士们,不必害怕,中国人虽多,但二十个中国人合力也干不过我们一个兵,中国人都贪生怕死,只要我们放一阵排枪,打死其中几个人,他们的军队便会吓得闻风而逃,全部瓦解”。
可惜,揆一这次碰到的是郑成功。
主帅郑成功对干掉荷兰人进行了严密部署。
“虎卫王大雄、右虎卫陈蟒听令!”
“谨听将军号令!”
“命你们率领统船,控制鹿耳门海口,不放任何一个荷兰人进来支援!”
“遵命!”
“宣教前镇陈泽听令,率兵防守北线尾一带,以保障我军主力侧后安全!”郑成功指挥若定。
“末将遵命!”陈泽领命而去。
施琅那边,也派兵包围了台湾城,另派战舰二十艘监视台江江面,切断赤嵌城与台湾城的联系,为从海、陆两面打败荷兰侵略军的反扑作好了准备。
“趁明军刚刚登陆,干掉他们!”荷军上尉贝德尔泰趁明军刚刚登陆,立即率领240名荷枪实弹的士兵,乘船沿台江岸边急驶北线尾,上岸后即分向明军反扑。
“列阵!”贝德尔泰指挥荷军以十二人为一排,疏开战斗队形放排枪,逼近明军。
“兄弟们,开火,干掉他们!”陈泽率大部兵力的主力,从正面痛击荷兰人。另派一小部分兵力迂回到荷兰人侧后,夹击荷军。这就是人多的好处,而且都是配备了汤和步枪。
“砰砰砰!”
一阵阵枪声响起,贝德尔泰发现自己腹背受敌,手下分分钟倒地,身上都被密集如雨的子弹打成了筛子。
“该死!”贝德尔泰发现自己指挥的荷军士兵的勇气,这时完全为恐惧所代替。
“上帝保佑!”许多荷军还没有开火便把枪丢掉了。他们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兄弟们,干掉他们,别让他们跑了!”陈泽指挥明军乘胜猛攻,将荷军一鼓而歼。这二百四十多人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快,支援他们!”阿尔多普上尉率领二百多人乘船沿台江南岸驶往赤嵌城救援。
“找死,长刀队,出击!”郑成功发现后,立即出动他的长刀队。
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他们挥舞大刀,一个个奋勇向荷军的脑袋砍去。
200多名荷军士兵,最后只有60名生还,阿尔多普率残部逃回台湾城,结果在中途又被王大雄的人干掉。
揆一再派荷兰海军以仅有的五艘大战舰和两艘小艇阻击明军。
“升炮,一举歼灭敌舰!”郑成派出60艘大型帆船包围荷兰战舰。
“轰隆!”荷舰旗舰“赫克托”号首先开炮,其他战舰也跟着开火。
“立即还击!”大明水师在郑成功的指挥下,个个奋勇争先,开炮还击!
经过几番激烈的战斗,荷兰“赫克托”号甲板被击中,大窟窿直往上冒水。
“这是个好机会!”大将陈冲指挥五艘战舰包围了赫克托号,一阵猛轰,将它击沉。
“快撤!”其他荷兰战舰也被炮火击中,发现形势不对,企图逃跑,又被郑成功指挥明军舰船紧紧包围,展开接舷战、肉搏战。
英勇的明军士兵爬上“格拉弗兰”号,砍断船靠,又用铁链扣住敌舰船头斜桅,放火焚烧荷兰的船只。
荷军的“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受重创搁浅,通信船“伯玛丽亚”号战败后一路狂奔,准备逃往巴达维亚求援,结果被施琅的战舰击沉。
荷军的海、陆作战均告失败,又无法求援,赤嵌城和台湾城成为两座孤立的城堡。
但是郑成功了解到,驻守赤嵌城堡的荷兰人有三四十门火炮,它们安装在赤嵌城的最高处,这些火炮属于当时最先进的“要塞炮”,重达三千五百多斤,射程可以达到三千米,要是强攻明军也会损失惨重。
郑成功指挥大军攻城,一连三日,不但没有攻下,而且还伤亡不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