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进了京营,一番核实调查之后,袁嘉升亮明了身份,一边派人去叫朱纯臣,一边吩咐督军的朱纯虎:“皇上要查看京营军操,迅速击鼓聚将!”
“遵命!”督军的朱纯虎是朱纯臣的弟弟,一听来的是皇上,还要检阅军士,顿时连滚带爬,一溜烟地跑进校场内传话去了。
袁嘉升倒是早有心理准备,坐在京营军中的大帐中和祖承志等人喝茶。
此时,京营的校场里面便传来了各种呐喊声,叫骂声,兵器碰撞声。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等了快一个时辰的时间,朱纯虎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出来,扑通一声地跪倒在地说道:“启禀皇上,将士们已到位,请圣上检阅。”
“不急,将士们到了,成国公不是还没来么?”袁嘉升面无表情地说。
“启禀皇上,我已经到处派人去找我哥了,估计很快就到了。”朱纯虎道。
“是吗?那朕先出去看看。”袁嘉升微微一点头,随即带着骆养性等人面无表情地向校场内走去。
在王承恩的扶持下,袁嘉升缓缓的走上点将台,站在数万京营面前。袁嘉升站在台上放眼望去,只见下面人山人海,神枢营,五军营,神机营从左到右一字排开,各军各营带兵武将则是纷纷站在最前排,一个个衣甲鲜亮,却肥头大耳。再仔细一看,后面的士兵穿着凌乱,军列站的是东倒西歪,年龄更是参差不齐,上有五六十岁的白发老翁,下有十一二的黄毛小儿,衣甲破损的,穿反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居然连兵器都没有,随意找了根棍子握在手中。这一看,哪里有十余万人?估计还有一些事临时找来的,难怪集合就需要一个时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朱纯虎的示意下,数万人马齐刷刷地跪地三呼万岁,这口号几万人同时喊来,倒是响亮。
朱纯虎身边,站了三位将军,是三大营的副将,袁嘉升问道:“朕听说京营自太祖时期有四十万人,嘉靖一朝精简后也有二十万,但是尔等每月上报的军饷是十五万人,这校场之内有多少人?”
听了皇上的问话,三名副将面面先窥,这京营吃空饷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这种潜规则以前皇帝应该也知道,为何还明着问,最近这皇上杀首辅陈演,抄家国戚,难道要对京营动手了?反正天塌下来有成国公顶着,他们如实回答:“大约有八万人左右。”
“其他人呢?”袁嘉升又问道。
“其他人,其他人都被成国公带出去操练了。”朱纯虎抢着回答道。
王承恩冷笑一声,道:“几万兵马的调动,成国公居然没告诉皇上?尔等是要造反吗?”
“啊……”三名副将面面相觑,不狡辩倒好,最多落个吃空饷,本来搬出成国公,没想到反而将一个造反的大帽子扣了下来,更是压得几人喘不过气来。
“臣不知皇上驾到……”此时,朱纯臣拖着肥胖的身躯,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却发现现场气氛极为尴尬。
“猪将军……你终于来了!要是满清八旗杀到了京营,还会等你这么久吗?”袁嘉升怒道:“朱纯臣身为靖难之后,勋贵之首,尸位素餐,冒领军饷,贻误兵事,私自调动京营,本该问斩,念在祖上功绩,打入诏狱受审,家产充公。朱纯虎和三位京营副将,不思报国,反而对军队上下其手,大吃空饷,以老弱滥竽充数,一起拿下!”
“啊,皇上饶命,你不能这样……我祖上……”朱纯臣瘫倒在地上,眼前的崇祯皇帝,既熟悉又陌生,不过面无表情,眼神对他出奇地冰冷。
处置了朱纯臣和朱纯虎,还有三位副将,整个校场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七八万人被惊得目瞪口呆。其余参将、游击将军、佐击将军等看到头目都已经被抓,更是不敢做声。
然后,一名参将带头下跪,口呼:“皇上圣明!”
众人也一起喊了起来:“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袁嘉升传旨,任命驸马巩永固为京营总督,代替朱纯臣。
巩永固是崇祯皇帝的妹夫,乐安公主的驸马。他是河北宛平人,身材英挺,懂一些国政军事,也擅长骑射。崇祯皇帝出行或骑马打猎时,总是让他在近旁跟随,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是皇家里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袁嘉升还下令让祖承志、何勇智、满黑龙三人为副将,辅佐驸马巩永固掌管京营,立即开始改革训练新禁军。
第19章 训练新禁军()
袁嘉升任命驸马巩永固为京营总督,换掉了朱纯臣,还任命祖承志、何勇智、满黑龙三人为副将,辅佐驸马巩永固掌管京营,开始改革训练新禁军。
巩永固等人钦点了一下京营的军士,包括老弱病残一起,大约一共十万人左右。
袁嘉升命巩永固组建新的三大营,五军营精选两万人,神机营精选五千人,三千营的骑兵军团精选三千人左右,能留下来的人,饷银提高三倍。炮兵的饷银最多,可以达到原来的五倍。
“京营如何留人?他们多是功勋之后,要是闹起事来,后果……”巩永固请示道。
“京营留人,宁缺毋滥,不看出身,只看本事,让他们围绕京营校场跑二十圈,能跑下来的,就留下来。另外,尽量留下那些会读书识字的。”袁嘉升道:“有大臣说情的,你让他来找朕便是。有敢于闹事者,斩立决!”
“臣遵旨!”巩永固点点头,他感觉皇帝真是变了一个人,又有了刚即位时的朝气和锐气。
巩永固办事也很干练,不到三天,就精选了将近两万八千人的队伍,加上以前的三千人,新式禁军大约有三万人左右。
袁嘉升极为重视这支新禁军,他们的武器全由大明火炮厂提供,都是全新的火器和锋利的钢刀。袁嘉升还尽力为这批新军购置了当时最先进的东西,比如千里镜、红夷大炮、开花弹等。
除了武器先进,袁嘉升知道,训练营伍,纪律为先,其庸劣之员,必须随时惩治,方足以儆效尤而严军政。
在巩永固训练新禁军前,袁嘉升付出了大量心血新建禁军的治军章程、律条、法令,周备而细致,对于军士遵章守律突出的,记功、赏银或提升,对违章犯纪的,严惩不贷。惩罚之法有打军棍、插耳箭示众、罚扣薪水等,最严厉的惩处就是论斩,具体的训练,袁嘉升交给了祖承志、何勇智、满黑龙等三位副将。
祖承志在关外跟着大明猛将祖大寿十余年,在练兵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为了达到袁嘉升的要求,将这些禁军训练成虎狼之师,祖承志上任第一天,就颁布了《简明军律十六条》,其中有“十六斩”,也就是规定了十六项违规现象要处斩:其中包括临阵不听号令、临阵退缩、诈功冒赏,逃亡、装病,监守松懈、贻误战机、首领战死兵丁不前、抛弃枪械、泄露密令、烧抢百姓、造谣惑众、惊呼扰军、打架斗殴、违抗军令、夤夜离营浪游、酗酒赌博等劣行。
那天,祖承志在校场一公布这些新规,底下那些禁军虽然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还是觉得苛刻。
“啊?这么多处罚措施?”
“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关宁军就是这么训练的?”
军士们议论纷纷。
“皇上有旨,贪生怕死者,勿当禁军,可以随时退出,朝廷另行招募。”祖承志大声宣布:“关宁军,每一次训练都是九死一生,那是真刀真枪的沙场,面对的都是满清八旗!”
训练艰苦了,禁军的饷银也多了,能留下来的多不是纨绔,便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除了军事训练,袁嘉升还不时请汤若望、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等人来给炮兵和步兵讲课,讲授几何、弹道等科学知识,他们的素质大为提高。特别是炮兵,经过训练,不再畏首畏尾。
祖承志一边练兵,一边在京营那里辟地三百余亩,修筑方形大土城,还在土城墙上筑通道和护墙,筑两座炮台,台内地下凿空作为贮存弹药的地下室。
神机营原来的武器,就很先进,装备了明朝从洋人那里购买的前装滑膛加农炮,称为“红夷大炮”。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民间百姓讹为“红衣大炮”。
大明火炮厂根据红夷大炮制造的“崇祯火炮”,跟大明其他火炮比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一般三千斤的火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最远可达十里地,相当远了。
袁嘉升知道,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是对抗满清八旗的最强武器,他不惜血本给神机营升级了开花弹。
驸马巩永固也还算是个靠谱的人,没什么架子,没事就泡在军营里,他对新军也很用心良苦,一手握着官职,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不服从就吃刀,对禁军士兵关怀有加,对各级军官,甚至棚头弁目,几乎都认识,并且还能大致了解每个人的脾性以及长处、缺点。每一次发学饷,他都亲自去送到每一个人手里,对他们嘘寒问暖,看看他们家里有什么困难,能帮助解决的尽量解决,日子久了,巩永固几乎都能叫得上每一个人的名字。
新禁军训练有一段时间了,巩永固觉得,是骡子是马,得去拉出来遛一遛了。
那天天气不错,蓝天上白云浮动,驸马巩永固请来袁嘉升阅兵,让皇帝亲自去看新军练得怎么样了。阿九公主听说后,也要跟着袁嘉升去凑热闹。袁嘉升拗不过阿九的胡搅蛮缠,便答应带着她同去。
皇上和公主驾到,祖承志、何勇智、满黑龙三人早早准备妥当,就开始了一场小规模的军事演习。
在会操的场地,只见祖承志一声令下,亲自指挥操场上的五百炮兵操纵二百门崇祯大炮,巨炮齐轰,炮声隆隆,三千米外的土墙靶子轰然倒塌,灰土飞扬。
一阵炮响之后,操场上吹起进攻的紧促号角,何勇智在马上抽出指挥刀,带一千骑兵冲出,马蹄声、喊杀声震天。
随后,满黑龙带一千步兵压后,布阵射击,用的全是新式的汤和步枪。
“砰砰砰……”前方演习的木人全被打散。
炮兵、骑兵、步兵三军的军容整齐、配合默契,袁嘉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新禁军训练真不错,要是再配上更先进的武器,战斗力一定大增。而研究新武器,大明火炮厂有汤若望和孙和鼎等人,问题不大,源源不断都有新的火器供应。
三军会操结束,看到袁嘉升脸上的笑容,驸马巩永固才松了一口气。
“皇上,你看我们的新禁军训练得怎么样?”满头大汗的巩永固跑过来问袁嘉升有什么意见。
“驸马辛苦了!”袁嘉升说:“这么短的时间,新禁军有这样的成效,已经很不错了!马兵和步兵朕没意见,你们继续训练。但炮兵以后训练时,尽量用移动靶,战场上的敌人是活的,尤其是满清的八旗军骑马的速度很快,一会就冲到炮前了,不会像土墙一样不动让你死轰。”
巩永固连连称“是”,问道:“皇上,移动靶用什么好呢?”
袁嘉升笑道:“满清不是骑兵厉害吗?下次炮兵改用马车当靶子就好了!”
巩永固一拍脑门,道:“对啊,还是皇上英明,我怎么没想到呢!”
此时,祖承志、何勇智、满黑龙三位副将也过来了,袁嘉升对他们进行了嘉奖:“三位将军辛苦了,每人赐玉带一条,内帑一百两。”
“谢皇上隆恩。”三人异口同声,下跪行礼道。
第20章 猛将孙传庭()
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夏。熬过了寒冬和春天,李自成出商洛山,短短半年时间在豫中大地拉起四十万众的饥民队伍,纵横中原,所向披靡。然后,他下令刘宗敏率军二十万,直扑潼关,意图进取关中,杀回老家。
孙传庭对李自成的意图很清楚,他率领大明新募的秦兵,固守潼关。他的手下,武器都是匆忙打造的火炮、燧发枪、衣冠褴褛面如菜色,潼关外老树上嘶叫的乌鸦,不时尖叫,空气中弥漫一种不祥的气息。
但孙传庭有把握守住陕西的关中之地,这里地势险要,西安自古易守难攻,有“百二秦关”之说,意思是用二万兵就可以抵抗百万大军的进攻,这也是西安能成为九朝古都的原因。而且潼关天险,农民军插翅也飞不过去,看看地形,西安东面有潼关和黄河天险的保护,西面是陇山与六盘山的崇山峻岭,南面有险峻的秦岭山脉,北面是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黄龙山。
孙传庭觉得,只要守住潼关,关中就万无一失。所以,此时潼关高大的城门紧闭,护城河早已干涸,城墙残破,城外一片黄土,寸草无生。路旁间或躺着几具饿殍,张着大口,无声控诉说着这人间的地狱。
在西安,孙传庭已经稳定了后方。他面对数万名衣着褴褛,形容枯槁的村民,说服了他们。
这些村民手里拿着的钉耙、红缨枪等武器,几个面容黑瘦的妇女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幼儿,手牵着哭闹的孩童,大家眼里充满了失望还有一种期盼的眼神,面对天灾人祸交织,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生的路。
“乡亲们,大家听我说,我们决不能相信流寇李自成,更不能相信贼人李养纯,我们要齐心协力打退他们,保卫庄田,这样才有粮食。朝廷已经开始从南方调拨粮食,不久就会开设粥棚,施散余粮让大家有一碗面汤喝,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我们万人一心,保卫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渡过难关的”。
作为将领,孙传庭骨子里还希望为朝廷保住关中,以图王师荡平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贼,重现承平盛世,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贺人龙之流官军连匪都不如,烧杀淫掠,欺辱百姓,他到了陕西第一件事就是斩杀了贺人龙。
四年前,也是这个孙传庭,曾经的白面书生,怀揣报国之志,毅然投笔从戎,卖掉祖屋自己出钱、募集陕北勇武之士,组建一支铁军,为朝廷东征西讨,曾经一战解围中原、一战俘获闯王高迎祥。
但这一次,情况比四年前要糟糕得多,没有军饷,他勒令当地豪绅交出土地和银两用来剿灭起义军。秦军,他的老班底,由于大旱、饥荒之后的瘟疫,军队减员严重,他拿出最后的全部家底加上招募的新兵拼凑了两万人。
“待天下平定之日,即当返乡归隐。”孙传庭充满信心,无数次对自己说。
镇压流寇,孙传庭向来是赶尽杀绝,所过皆破。高迎祥、李自成之流寇,早年就是他干趴下的;张献忠走投无路归降朝廷后,孙传庭提师欲灭之,张献忠极为恐惧,要不是朝廷迂腐和内斗,孙传庭早把张献忠灭了。
急速平定陕西的流寇之后,孙传庭上书崇祯皇帝:“边疆事务败坏到这种程度,原因是决策失误,请求皇帝允许我当面商决大计”,他极力谏阻崇祯皇帝不要把他的秦兵调离关中。因为在关中,秦军是保家卫国,以一当十,出了潼关,那就只剩下浴血拼杀了,粮草和后勤还跟不上。
根据这种情况,孙传庭制定了“不宜速战,开垦屯田,修缮兵器,储存粮食”的战略。为对付李自成的骑兵,增强明军的火力和防护能力,孙传庭特地命人赶制了两万辆载有火炮的“火车”,这种“火车”行进时可抵御骑兵的冲击,驻扎时则可环阵拱卫。
幸运的是,袁嘉升来了,他欣赏孙传庭的战略,传圣旨授孙传庭为兵部尚书,并加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江北七省军务,补充粮饷和士兵。
孙传庭的处境顿时大为改观,扩充军马,囤积粮草,信心更加充足。
四年前,孙传庭来到陕西,只是当个巡抚,算是个三无人员,无钱、无兵、无将。但凡这种情况,若想咸鱼翻身,大都要经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等过程,至少也得个两三年,才大破敌军。
孙传庭从开始,到结束,从一无所有,到所向披靡,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文官到名扬天下的猛将,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这一次,孙传庭依然意气风发,他在西安召集众将开会,会上突然逮捕贺人龙,然后宣布崇祯帝旨意,将其斩首。处决贺人龙后,孙传庭提拔其部下副总兵高杰接替贺人龙,高杰是李自成的死对头,他原本是李自成的部下,后来私通李自成之妻,事发后拐带李自成之妻投降官军。
经过一番修整,孙传庭在西安关帝庙誓师,已经统率总兵白广恩、副将高杰、牛成虎等部十万,固守潼关,同时檄调各路人马,准备等时机成熟,一起夹攻李自成。
不过此时,李自成已经拿下了开封,下令刘宗敏统领二十万农民军昼夜猛攻潼关,已经发起第十次冲锋,恶战在所难免。
自古潼关易守难攻,孙传庭并没有把刘宗敏这支农民军放在眼里。
“点火!”
“放炮!”
刺眼的阳光下,国字脸的孙传庭,曾经的白面书生已然满脸沧桑,棱角分明,一身浴血战袍,亲自到城上督战,一声声嘶力竭地怒吼声在城墙上响起,潼关之上的千斤火炮应声开火,滚烫的炮弹从炮口喷射而出,直轰攻城的农民军。
“轰隆!”
“轰隆!!”
一阵一阵的炮声过后,攻城农民军的气势当即被减弱,被炮弹横冲直撞地砸出一条血路来,那些受伤的饥民哀嚎着,断臂残肢夹杂着地上的泥土,在空中四散而飞。
但他们没有退路,大批的流民和农民军,一个个依旧红着眼疯狂前冲,孙传庭仔细一看,其中不乏有一些扛着锄头举着拐棍的农民和老弱。
孙传庭知道,这是李自成的农民军惯用战法,民军战阵共有五重,第一重是饥民,第二重是步兵,第三重是骑兵,第四重是精锐骑兵,第五重是家属。先派饥民可以大大减少自身的炮灰部队,减少粮食消耗,消耗官军的锐气和体力,观察战局,局势一旦不对,后方精锐可迅速撤退,这点也是明军为什么经常大败农民军,但是农民军仍然可以死灰复燃的原因,因为没有伤及根本,死的都是一些流民老弱。
“卑鄙的流寇!”孙传庭指挥若定,潼关的城墙上此时也密密麻麻地站满了秦军,其中很多人都是满面漆黑面带倦色,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很明显是休息严重不足。
“杀!”
随着冲锋的号角开始响起,第二重和第三重的闯军开始不要命一般地往城墙上攀爬,看到这里,所有的秦兵,此时都紧紧地抓紧了手中的武器,刀和火枪,还有锄头,奋勇杀敌。
“兄弟们,给我杀!给我顶住!!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就是我们的姐妹妻儿!”孙传庭在城头大声喊道。他身为七省总督,自觉更要尽职尽责,身先士卒,拔出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挥剑砍翻了两个好不容易翻上城头的闯军。
孙传庭手下的秦兵也一个个奋勇杀敌,杀红了眼。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一点也不错,孙传庭新募的秦兵大多来自今天陕西最北部的榆林,那个地方的人,据说穷得几乎裤子都穿不起了。偏偏关中人还很忠义。陕西人自秦朝开始,天生就是战士,看不起贼寇,一听流贼来了,孙传庭派人一去动员,全村男女老少抄起家伙就是保卫家园。
历史上,李自成几十万大军当初攻打榆林愣是被阻挡了七天七夜,差点没把李自成的眼珠子给吓得跳出来,所以孙传庭一发榜,说有皇粮吃,家家户户的精壮的男子就都参加秦军了。
除了孙传庭,高杰作为给李自成戴绿帽的将领,自然是带着亲卫不遗余力指挥杀敌,亲自站在城墙上连连发号施令。他的手下也一个个猛如虎,杀红了眼。
白广恩、牛成虎等人也是奋力拼杀,潼关又高大险固,闯军越死越多,城下尸体堆积如山。
第21章 招安李自成()
白天一场恶仗下来,高杰和白光恩等武将都累趴下了,孙传庭却还像没事一样,稍作休息晚上还要召集众将开会。
孙传庭先安抚了一下众将,道:“贼寇这次攻打潼关,来势汹汹,但是几十万人口,人吃马嚼,河南赤地千里,他们的粮草肯定不济,撑不了多久。”
听了孙传庭的话,诸位将领紧张的神情稍微放松。只有高杰的脸上十分凝重,道:“都督大人,现在河南赤地千里,闯贼没有多少粮食,但是南下有长江天险,湖广方向有张献忠和左良玉虎视眈眈,他如今只有北上一条道路,只能猛攻潼关,拿下关中,我们的处境不妙啊!”
听了高杰的话,孙传庭哈哈大笑,说:“在本督看来,李自成能聚集这么多人马,只不过是因为河南天灾严重,豫地百姓无法生活,朝廷无力赈济,这才家家户户从贼。我等只要守住潼关,保住陕西,李自成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