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地主爷-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升任队正。其次,便看这些人入伍的年份了,入伍久的本事大的首先作为队正伙长。

    均衡各方利益,剃掉刺头,还要暗河的人暗中调查营中有哪些人和长孙无忌家里走得近的,徐清要一一提防着。这半个月下来,徐清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特么的太热了,不过也是因为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啊。如果有一天睡着睡着,玄武门忽然打开,这可怎么办?故而徐清先没让新来的驻扎守卫,而是让他们先训练了半个多月队列和阵型。

    但不得不说,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徐清的三线阵就豪华得多了。

    徐清安排进来的暗河,是混在人群中几乎蒙混过关的。但是,徐清暗中规定,玄武门中的守卫,必须有五十人是暗河成员。其他各个伙中,也要有一两个暗河的人。当然,等杨成带的其他人进来之后,这个数目还可以往上加一加。

    安排好了伙长队正,最后还空下一个队正和六个伙长徐清没有安排。打算将来武举结束之后,再一一安排人选。还好徐清之前就在李渊面前说清楚了,武举中失利的人,若想投军,先安排在他玄武门中。另外,徐清令杨成要适度用力,一些人要故意失败,编入玄武门中,而有的人则要奋力中举,进入其他军队中成为低级将领。

    徐清的想法,是要在整个大唐的军队中,都安排一两个暗雷。将来一旦有乱,也可以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太监走后,徐清查看起来奏折。

    说是奏折,其实厚厚的一摞,比新华词典还要厚实。徐清稍稍一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参加这次武举的花名册,包括户籍,出身,到军营报道时间等等信息。徐清把这些东西交给魏冼,让他挑选出其中的草莽之士,和那些出身高贵的人,另外一个,便是把离长安近但是又来得远的挑选出来。

    徐清自己查看起了这次武举总的消息,可看到参加人数时,徐清却吓到了——足足八千人参加!但是,仅仅只选拔三百个武将。第一名,直接拜诸卫羽林龙武军录事参军事,从七品的官。第二第三名,赐太子勋卫,前三十,送关令或者兵曹,剩下的则封折冲府队正或执戟郎。

    队正便是营职,带兵的人,执戟郎是卫职位,负责宫廷守卫。

第442章 武举(10)() 
半个多月不出门,忽然便听见武举开始,徐清也不知道徐世绩已经从北边回来了,还官拜兵部尚书。待到武举之日,徐清带着魏冼,和几个随身护卫,到了禁苑中最大的校场。八千人,只选出三百人,徐世绩决定,要在第一轮,便把人数减至三千人。

    既是武举,便考武力,刀枪二科比试的话,比较难以衡量胜负,但射箭是能够比试的。而且,徐清所提出来的综合素质,也是比较容易衡量。故而,徐世绩和徐清等人一商量,决定徐清、徐震带着一帮武士,把第一道关。

    第一道关,至少要筛出那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人,徐清考负重、负重跑步、负重爬高三科。满足了这些条件的人,才能在军中保住自己的命,其后才能成为其他东西。另外,徐世绩让徐清当一次外貌协会的,要选择“躯干雄伟者为将帅”,长得不好的,不要。

    而第二道关,并非筛选,而是分流,将参加武举的人分为文将和武将两个方面。文将,乃是能说会写,特别是要精通孙吴兵法等军事谋略的。武将,便是在文化上比较弱的,统统送到武将一边。这个由裴律师,罗通负责。

    第一场考试,要把八千人全部选拔完成。第二次还不知要多少多少人,故而第一场和第二场考完,徐世绩定了三天时间。第一场和第二场是同时进行的,体质合格的,便马上参加初等的笔试,分文武。等全部考完了,再开始第三道关的筛选。

    第三道关,武将再分流,先来马步射。马射两个回合,每个回合六根箭,中箭便是合格。步射一共九支箭,射中五支箭的就是合格。这个设置,其实是有深意的。战场上,骑兵一个冲刺的射箭,经验告诉徐世绩这些老将,最多能射出去六箭,但一般能冲刺两回。骑兵的弓箭并不精准,但是威力比较大,一十二箭,射中三箭,便能给敌军较大的打击了。这个条件并不是很高,但是能而步兵在短兵相接之前,也最多射九箭,射中五箭也是比较大的伤害了。

    分到了文那边的,也要由徐世绩进一步考察他们的战略和谋略,徐世绩是出过书的人,不仅武功了得,一肚子墨水不比文官要少。武经六书,要能背得默得。

    选中者进入下一轮,落选者也不用沮丧,可以继续去徐清那里。徐清便负责选拔有其他有奇能异士者,说白了就是让徐清捡垃圾。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徐清一个也干不了,因为内场要比力气了。

    前面三科,称作外场,是尽量要筛掉五千人的。外场比完,基本就五六天过去了,再比内场。内场也分三项,成为考技勇,外场三项,乃是考得综合素质。内场三项分别是拉硬弓,舞大刀,拿石头。

    头项拉硬弓,场上有八力、十力、十二力的功,拉动这三个分别要拉二十次、十五次、八次。但也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弓,由武举的人自己选,要拉满至少三次,便是合格。当然了,拉得越多的,考官会评优秀和卓异。

    第二项舞大刀,大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种,做的动作应有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刀号自选,一次完成就是过了,八十斤的合格,一百斤和一百二十斤的便分别是优秀和卓异。

    第三项,乃是搬石头。一个专为考试准备的石块,长方形,两边各有一个凹槽,但并不深,可以供人抓住。也分三百斤、二百五十斤、二百斤三种,徐清在第一道关里测试的,只有一百斤。搬石头并非拿起来就完了,要拿在手上停三息时间,然后再向前翻转,把石头底部给考官看了,然后左右翻转,也给考官看了石块的底,这动作叫做“献印”。

    凡应试者,硬弓,大刀,石块三个项目,必须要有一个卓异才能过关,或者三个都是优秀也可。三个都满足合格的,直接编入徐清的部队,剩下的,再由徐清捡垃圾。这次武举,合格的线,都是按照军中普通士兵的水平制定的。既然是选将领嘛,普通士卒都能做到的,将领至少要优秀才可以啊。

    到了这一步完成,徐世绩估计,就只剩下千把人或者几百人了。然后再进行擂台比赛吧,可以用马枪,摔跤等方式比,削减道三百人,大家再把皇上请来,排排坐分果果,关键是选出这状元来。

    龙门敲鼓,众将在列,宣读圣旨,考生入门。带着报效国家的心情,也带着升官发财的想念,四面八方的人便来了。

    一阵礼仪礼节过后,徐清端坐演舞台上,十个小将站在徐清面前,分别审看这些人的户籍,还看看这些人是不是本人,有没有冒名顶替。徐清在这里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也没什么真长得不能见人的。

    徐清左边,乃是一个校场,摆着十块石头,也有十人在那里看着。每块石头重一百斤,能拿起来便是合格。右边筑造了十面高墙,有楼梯,需要让人拿着枪,持着盾,背着三十斤东西。在规定时间内爬上去,没爬上去的,便是淘汰。徐清身后,又有十人,还有一个用栅栏围住的跑道,每次能跑十人。滴水记时,背着五十斤东西,按时未到的便算是淘汰了。

    三个项目,都有一次补考的机会,但是得到外面去,再轮一次。

    演武台上,徐清可以一眼看到所有比赛的场景,没人可以舞弊。另外,还有徐震在下面巡视,或者带着兵丁震慑在外面等候的人。

    三个项目通过了的,便由魏冼带着,十人一组,到徐清面前谢恩。徐清也要点点头,说几句好话。一开始徐清还乐意,毕竟是吹牛装圈吗,但这整整八千人啊,徐清这三个项目的通过率又高,要说七八百重复的好话。徐清便觉得索然无味了,到了后面想,去嘱咐魏冼多攒几个人,二十个一组过来谢恩。

    “怎么这么快又来人了?咳咳”徐清放下自己手中的冰块糖水,扫了一眼下面的人,心道一声巧了,这不是熟人嘛!那三个吃饼卷肉的,还有那个锦衣公子,徐清笑了道:“哈哈,你们抬起头来,让本官看看这青年俊杰!”

    “你!”

    “什么?”

    “你怎么?”

    这人群中抬起三个惊喜的脸色,还有一个惊慌的脸色。但见那三个吃饼卷肉的当即先前一步道:“生不知将军真容,那日无礼之至,还请将军降罪!”

    徐清摆摆手道:“无妨,相见一面便是缘分了。你们二人当勤快练武技,若是得了高中,便可富贵荣升,与本将同朝为官啊。”

    那三人喜不自禁,有了徐清这句话,不说自己能加分,但是往后的考官,也不会低看他们几个的寒门身份了。当下拜了三拜,谢徐清“教诲之恩”。那个锦衣公子此时已经是汗如雨下了,他只想着徐清贵人多健忘,已经把他给忘了。徐清不是小肚子鸡肠的人,也不是那种大肚子猪肠的人,那天的事情,徐清还不能这么快忘记呢。

    锦衣公子正嘀咕着呢,徐清不知不觉走到了他面前道:“这个公子,我们面熟得很啊?”

    锦衣公子赶紧拜下道:“晚生,晚生”

    “哎,不要怕,那天的事情,本将不在意。”徐清笑着道:“你该考的安心考,考过了照样荣升。不过,要是考不过嘛,本将便要好好奚落你一番。”

    徐清这话,有敲打之意,意思是让他提点心,但并无恶意,反而是勉励他继续进步罢了。那锦衣公子心中也是放下了一半的心,另一半的心,在嘀咕徐清会不会说一套做一套。

    徐清挥挥手,这一拨人过去了。魏冼又立马带了一拨人上来,按例,每一拨人上来,魏冼都会递上花名册,上面写着户籍出身等信息,徐清若是有了兴趣,可以随便询问。

    而这一拨人的花名册送到徐清手上时,却在上面看见了一个红圈。那天太监送了奏折到徐清手上,徐清嘱咐魏冼整理出一些有问题的。徐清手上这一份画红圈的,便是离得长安很近,但是又偏偏报道的时间很晚。这些人不是不能早来,而是来了,却在外面风。流。

    徐清笑了一声坐下,本官为了这武举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头发都开叉了,你们倒好,居然还敢拖拖拉拉享福。等那一拨人上来了,徐清叫了一个名字,便出来一人拱手拜在徐清面前:“晚生拜见宣平侯。”

    “你住在长安十里之外的蓝山,为何比南越的考生还要来得晚啊?”徐清严肃地问道:“朝廷有令,选出来贡士之后,五日之内必须出发,圣上也颁布圣旨,入长安者,皆到军营居住。你是没有看见布告,还是视之不见,知法犯法?”

    那人不慌不忙对徐清道:“宣平侯,晚生乃是蓝山侯之子,还请宣平侯看在蓝山候的面子上,让晚生过去。”

    这时,其他武生也是看向了徐清。徐清心里骂了一声蠢货,站起来正色道:“蓝山候本人也不敢违背圣旨,你却敢知法犯法。好啊,那本将便替蓝山侯教教儿子!来人,拉出去,二十军棍打得他皮开肉绽!”

    那人惊惧交加,喝到:“你敢!”

第443章 武举(11)() 
第一道关闯过去,八千多人的各类贡士,通过了七千九百人,有的是一次过的,有的是第一次没准备好,第二次来过了的。只剩下不到一百多人没有通过,也就是说,七千九百人,从此以后无论成不成功,都要尊奉徐清一声恩师了。哪怕徐清只是在演武台上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但也要谢徐清点化之恩。

    可剩下一百人,徐清也没让他们离开,正好裴律师和罗通正在弄那个分流的事情,徐清要趁这个机会,看能不能捡几个点宝贝。

    “咳咳,诸位是州县推举上来的,还是江湖英雄啊?”徐清坐在一处高地,看着下面低头站立的一百多号人问到。

    那些人听此,支支吾吾回答,其中有州县推举的,也有草莽英雄,还有自荐的。徐清点点头,这下面的州县也是,怎么什么人都推举上来,那些个草莽逞一时之气也就罢了,州县这么推举,岂不是胡闹?徐清把他们的身份户籍都看了,发现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公子哥儿。于是抱着心存一丝侥幸的机会,对下面的人道:“诸位可心怀绝技,皆可报于本将,本将若是觉得可用,便可不用试也能高中荣升,甚至直接授予官爵。”

    那些人面面相觑,也有人羞愧难当。但见一人出列拱手道:“晚生邬晟拜见宣平侯爷。”

    徐清心道一声好,打量一下,只见他面色发白,身形骨瘦如柴,不知这种人,如何进来武举的。但人不可貌相,徐清想若是有其他谋略长处,未必不可任用。便让他起来说话。

    邬晟张嘴道:“宣平侯爷,晚生有一绝技,乃是目力极好,可远眺千丈之外。”

    千丈就是三千米啊,六里路啊,徐清心里不信,他用望远镜看千丈之外,也只是大约能分辨人和马的不同,就不知这邬晟有多大能耐了。于是再纸上写下一个“正”,给邬晟看了问道:“这个字你可认得?”

    邬晟拱手道:“此乃正字,晚生识得。”

    徐清便笑着道:“等下我让兵丁拿到远处,你要说出这正字是否倒着,是否躺着,是如何躺着的。如何?”

    邬晟也笑着道:“此事易尔,这正字似斗那么大,放到再远我也看得清楚。”

    这么大口气!

    徐清挥手,便让兵丁拿着纸去了。第一个地方,便放到了三百丈外。邬晟瞥了一眼,脱口而出道:“没倒着也没躺着。”但此时,那些站着没事干的人,也能有好几个说出来,徐清自己也看得起惨呼。徐清再次挥手一下,又跑过去一百来丈。这时候,在徐清眼里,这正字就只剩下一个黑点了,无论躺着倒着都一样,可徐清再看邬晟,仍旧是脱口而出:“躺着!”然后他摆了一个姿势,说明这正字是左躺还是右躺。徐清派人去确认,得出结论与邬晟所说无二。

    五百丈,“倒着!”

    七百丈,“斜着!”

    八百丈,“哼,正字在纸的背面,压根没有出现。”

    九百五十丈时,邬晟才皱着眉头,用手压住额头好让他更清楚,可最后还是说出了答案:“又是斜着”

    徐清叫了一声好:“好好好,好一双鹰眼!”

    邬晟拱手道:“宣平侯过奖,这是晚生之本事,只不过是雕虫小技,于军于国无用。但今日能将此本事展现给宣平侯,便是晚生的极大荣幸了。”

    徐清忙道:“何以言此,身怀一技比万贯家财还有用,咳咳,本侯赐你门下典仪一职,你就待在本将身边吧。终有一日,你的绝技能够用上。”徐清在第一道关之后,整场便是捡垃圾的角色,但他捡垃圾,手中也还有一些官职可以任用。门下典仪,属于门子一类的职务,他手里有五十个名额,还有一百个左右执戟,但并非执戟郎,相差一字,去之千里,执戟只不过是负责官员的守卫的。还有五个司戈的职位,算是比肩队正的人了,只不过不率兵,也不守卫,而是跑腿。所以,就算没高中前三百的,只要被徐清看中了,也在这八千人里面可以脱颖而出,一共一百五十五个官位。

    徐清二话不说送出一个门下典仪,却把在场一百人都雷个外焦里嫩。

    “当,当官了?我,当官了!?”邬晟万万没想到啊,这转眼之间,他已经从武举的门外客,直接晋升到了武举的赢家。武举不就是为了当官吗?这门下典仪虽然他不知道是个什么官,但听起来不像是普通士兵。徐清解释了一番,这门下典仪分为营门下典仪,是在营正营中负责管理出行的。中军门下典仪,是负责管看中军进出人员和中军会议的礼仪的。比队正小一阶,从九品下。说起来,像是后世的“营指导员”一般的职位。

    “九品哈哈哈,从九品下,”邬晟乐呵呵笑开了话,虽然是官里面的最低一等,但也算不错了。那些里正乡长,再也不能欺压我家里了。

    徐清一个小官送出去,那些个人全都震惊了,赶紧思索自己身上有什么绝技,可那些人发现,自己身上除了睡得香,吃得多之外,再无什么过人之处。哎呀,这时他们才发现人生虚度,悔之晚矣!徐清见再无人才出现,挥挥手把他们赶了出去。转身对邬晟说:“如今你也是当了官,去领了官服,拿了佩剑,我给你一些盘缠,你回家去报个信吧。”

    邬晟跪下道:“晚生谢大人提拔之恩!”

    …………沧州

    此时的沧州已经收到了徐清的信许久了,随着徐清的信来的,还有洛南杨文带着的一大堆有着雄厚资金的商人,沿途收购了许多粮食的商人。

    赵璐和秦时带着兵,亲自道邢州边界上迎接。可惜不巧得很,还是有一大波贼寇袭击商队。还好秦时带的兵是徐清留下的,强悍如斯,把贼寇全部击杀。还分兵六路,把贼寇的老窝端了几个。冀南一些世族家里,总有几个老头子气得吐血。

    不久之后,秦时赵璐按照徐清的计策,一边将杨文等人带来的粮食全部卖了出去,稍微解了一下冀南百姓的粮米之危。另外,在邢州和沧州两地大加剿匪,沧州商会顺势发布告示,说是要所有小地主家,都可以自己组成商队,加入商会。但是,所组建的商会,必须是小地主自己掌握的所有权。

    此令一出,小地主们再也顾不得那些世族的禁令,纷纷低价卖粮出去。一开始,大世族为了保持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还出钱自己收购。但到了后面,他们发现小地主们的储粮太多了,他们手中的钱,压根就是杯水车薪。到了后面,他们举手投降,一个世族降价卖粮。有人放松了,接着,这粮价便如雪崩一般下降起来。可他们发现,这粮价就算放到了平价,也是没人买。因为小地主家的粮食太多,早已经把粮价压到了正常的一半!堂堂蝗灾爆发的地方,这粮价居然比隔壁的州县还要低!

    粮食卖不出去,资金就收不回来。这些世族纷纷开动自家的商队,往冀南之外的地方售粮,趁着外面的粮价还没有下跌,赶紧把钱赚回来。于是,以沧州为中心开始,几十天内,山东河南山西的粮价,也纷纷下跌起来。夏粮收成之前,粮价比夏粮收成之后还要低。而且看着粮价的趋势,夏粮收之后肯定涨不上来,紧接着又会到了秋收,秋收之后更是不会涨。粮价不涨,百姓也不会卖粮,家中粮食囤积着,就是明年也涨不上来。世族们囤积的巨额粮食,要在这暴跌粮价的危机中,全部变成黄土。

    粮价一跌,百工百业的各种产品的价格也跟着下跌。毕竟在古代,粮食时比真金白银更加宝贵的硬通货。百姓不识银子金子的多,但不认得白花花的大米的,还真是亘古未有。百姓们自然乐得享受粮价低,从而各个产品价格低的好处,但世家大族,巨商富贾却愁白了头。巨商富贾还好,到沧州商会一探口气,他们加进去的几率比较大。而沧州商会同样做生意,虽然在冀南照样倒了低价的霉,但沧州商会却有在国外赚钱的法子。只要这些巨商富贾投钱进去,组建船队,便可按照次数分红,总之,这家里的钱不会白花,囤积的货物,直接可以作为船队的货物,进行投资。

    但世家大族就没落了,他们想加入沧州商会,被断然拒绝,当然了,话还是要说得好听:“贵族乃是百年豪门,清流至极,我等商人,贱民也,若是和你一起做生意,我们怕百姓议论,说我们高攀啊。您,请回吧。。。。。。。”

    一向给世族撑腰的地方官府也哑了声,粮价下降,解了他们蝗灾的苦,沧州商会还不揽功。任由那些刺史县令将粮价下跌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故而他们也在这件事情上给了沧州极大的面子。世族上访,一概称病不见,一旦躲都躲不过了,就敷衍一下找个小错,罚沧州商会一点银子了事。而沧州商会呢,认错态度极好,往往交罚金都是交双份!

    冀南道,也收到了沧州上供的税收,一个沧州,比三个冀南其他州县!

    有钱,就是有钱,别的什么官位啊,名声啊,土地啊,咱们都没有,咱们商会,咱们沧州,就是有钱!

第444章 武举(12)() 
沧州商会联合杨文带去的洛南商人,利用自己手中的资金,搅动整个冀南的世族,甚至影响到了山东河北的其他大家族。大家族在这一波“经济危机”中主要亏损了存货,存货卖不出钱,资金便回不了笼。但是,世家大族并非没有经历过这种危机,钱没了对他们根本构成不了实质上的伤害。别忘了,世家的根,在于他们有着广袤地土地,和庞大的附庸或者隐匿人口。

    以前不敢有人和世族搞对抗,那是因为世族有官府的支撑,有舆论的支撑。但是现在,沧州的政策一次又一次化解了百姓的生存危机,并且上缴了大量赋税,世族呼吁重农抑商的那一套,早已经被事实胜于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