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地主爷-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别人送到了刺史府附近,怎么送过来的他也搞不清楚,东西南北乱指一通,荀夜羽说,他一开始是在一朵云下面

    得知徐琪安全无恙之后,徐清心里安了一安。打开信来读:“兄兄,琪好的,不年,琪去远的?方了,如回来,加兄兄”信的后面是一堆徐清看不懂的文字,信的最后:“上文,兄不懂,以后再看。琪有六百七十二枚?,一天一枚,?无则归。”

    这封信肯定是徐琪写的,因为满满的是徐清恶搞的痕迹。兄和哥哥是一个意思,徐琪学了之后就喊徐清兄兄,如果按照人话翻译这封信就是——我很好,不要挂念,我要是能回来,就嫁给哥哥你,,写一段话,哥哥现在看不懂,以后再看。我现在有哥哥每天给的一枚钱,攒了六百多了,一枚钱算一天,钱没了,我就回来了

    “傻丫头片子啊”徐清苦笑着摇摇头,他原来想到过徐琪身份不简单,没想到竟然这么不简单上面那一段他看不懂的文字,显然不是汉字,徐琪啊,是外国人啊可,看徐琪的样子,又和中原人一般无二,那徐琪到底是哪里的呢?

    不对,信里有夹层!徐琪的信的末尾,纸张明显厚度较大,小心翼翼打开一看,夹层里又有一封小信。信上前四个字就让徐清惊下得不行:“参见暗河王”

    接着看下去:

    “明日晚间运来亭一叙——断红尘”

    断红尘!难怪了,难怪暗河好几次的搜索都查不出一点东西,原来真正的“敌人”在暗河这里。可,断红尘,他和徐琪是什么关系?他潜伏在暗河这么久的目的是什么?是敌是友还是过客?

第120章 余震(4)() 
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严格的士族制度,“士”是官位,“族”是世族。世族根据等级享受政治经济特权,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

    世族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地方世族,能当上长史别驾之类的,也就算一州之内的大拿了。而刺史一职,大多是外地的人担任,并且由中央委派而来的。要是能在家乡附近当上一任,那该官家族就算地方上的“巨鳄”了。

    余家和邵家都是这样的巨鳄,只不过余家的刺史“去世已久”,其影响力远不如邵景在世的“退休刺史”。但是,余家还担任过沧州较早一次的长史,沧州刺史府就是那个时候大改一次的。

    怂恿流民闹事的,是邵家,“掳走”徐琪的却是断红尘,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徐清不确定断红尘是“掳走”还是“带走”徐琪的。徐清也不知道,余家和断红尘又有什么联系,还是说一切都是巧合?毕竟穿越这种事情都能落在徐清身上,也就没什么巧合是不能接受的了。

    齐泰已经带着兵去余家“做客”了,徐清带齐了火。枪,去面见断红尘。根据现有的情况,断红尘还没有跟暗河割断关系,而且他也没有在暗河里面发展什么势力。身为队长,除了带兵的时候能多说几句话,其他时间都是孤独无声。

    运来亭,传说离别之时在运来亭折柳,能给双方送好运。断红尘看着面前黑袍面具加身的徐清,道:“徐刺史,还有必要这样?”

    “好吧,这也怪热的”徐清脱下面具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

    “本来也想不到暗河王和徐刺史会是同一个人,但如果有了这个想法,再联系暗河近期的动向在一起,也就差不多能猜到了”

    “徐琪怎么样了?”徐清问:“我不会因为你是暗河的人,就将徐琪轻易交给你的,她是我的家人”

    “正因为如此,你才有可能站在这里而不是一具尸体躺着”断红尘稍稍微笑,只是以前没见过断红尘微笑显得有些别扭。见徐清不说话,断红尘自顾自补充了几句:

    “她不叫徐琪,她是渤海国公主,宝琪兰”断红尘又道:“我是宝琪兰的父亲,渤海国王族,没有姓氏”

    “两个王族,又怎么到这里来的?”徐清问了一句,断红尘打开了话匣子。

    总结来说,靺鞨在中原经历五胡乱华之后趁势崛起,在辽东一代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王国。靺鞨族在游牧时代,是五个汗王共治,后来才一王独大,领导靺鞨人打下好大一片土地,后来也是这一支建立的渤海国。

    传了几世,渤海国开始兴旺发达,向西学习中原文化,接受中原流民,向东积极的拓展土地,一时国力强盛,威震今天的东北地和高丽一带。盛极而衰,地域扩张得太快,遇到了突厥和新罗等强大敌人,加上中原进入统一起来,人口开始稳定不在迁移,渤海国后劲不足。

    外忧总是伴着内患,早已消失的所为其余四王,又冒出来一个个的后人,提出所谓重新五王共治。四王勾结外人,将国王推翻,渤海国一分为五,瞬间回到解放前。

    而断红尘,是原来那位最强国王的后代,渤海国的继承者,至少是五王之一。但,新的四王毕竟是造的反,想要巩固自己造反的正义性,又怎么会对断红尘这一脉斩草不出根呢?

    四面围攻,断红尘的小国很快就支撑不住,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国王只能倾尽全力,护住自己的子孙后代,以求来日能够复仇。所幸,他的一个儿子断红尘得了老天的照顾,逃了出来

    断红尘只身逃出,可谓妻离子散,一无所有。到了中原之后,成了一个行侠仗义的游侠。生活让他变得坚强不屈,生活,也让他变得沉默冷酷。如他现在的名字,断了红尘一般。

    而徐琪和断红尘的相认也是传奇的,只是因为断红尘无意中听到徐琪说了几句靺鞨贵族语而已。加上徐琪面貌相似,又对断红尘有些印象,所以断红尘几乎马上就断定了徐琪的身份。至于徐琪或者宝琪兰怎么逃出来的,就不为人知了。

    听完断红尘的话,徐清似乎看了一场史诗大片一般。反应过来,徐清问:“那余家呢?”

    “余家就是余家,与我无关”

    “哦”这就放心了,要是余家还和徐琪有点关系,徐清就不好下手了,小妞可是很互短的。

    想起断红尘还是暗河的成员,徐清不知道他是留下来还是走,也不知道徐琪要去哪里。于是徐清又道:“接下来,你去哪里?”

    “回渤海,去辽东,报仇,复国”断红尘说话之时,眼中照常没有情绪露出。

    “复国之后,徐琪当王,靺鞨不分嫡长男女,都能继承家业,这是我觉得唯一比中原好的地方”

    只是徐清听了,不同意啊,这不是带着徐琪回狼窝虎穴吗,徐清急道:“你要报仇,你带着徐琪干嘛!当王也不行,她还太小,你不能让徐琪跟着!”

    徐清见断红尘依旧无所动,又说:“你应该知道这会很危险”

    谁知断红尘斩钉截铁,眼中难得的一丝愤怒露出:“杀父之仇,灭国之恨!”

    “可徐琪,唉你来找我,是想要帮助的吧?”

    “暗河王,徐刺史”断红尘道:“的确如此,我本以为绝了后的,复了国也没人继承,没想到遇到了宝琪兰”

    荀夜羽安全了,徐琪暂时也无恙,徐清心里原本被怒火掩盖的扣地主心思又起来了,打断道:“这点条件,你想我会答应帮你?我可是唐国的官”

    “靺鞨五国若是统一,国势重回,南下可与唐国攻高丽,北上可牵制突厥东胡”断红尘以为徐清提起唐国,以为是要以唐国利益为重,没想到徐清再一次打断:“不不不,我说的不是那个”

    “我说的是,我能得到什么”

    “额,我发现现在还不全认识你啊,暗河王?”断红尘接着慷慨道:“无他,若徐刺史有朝一日在中原遇到了陷害,只管来渤海!”

    “这个条件还算可以,那你复国之后,渤海百姓能得到什么?”

    “实非相瞒,四王叛乱之后,丢弃了中原文化,又要开始居无定所的游牧了,没有游牧的遭到了洗劫,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我若复国,要重新借鉴中原文化,让百姓好过”

    “好,最后一个,徐琪愿意跟着你去吗?”

    “事实上,复国的想法徐琪提出来,我才重新展开复国大业的”断红尘显得十分无奈地说。

    “什么?”徐清盯着断红尘,想要找出哪怕一丝恨意。

    “宝琪兰说,她的母亲”

    徐清顿时明白了,徐琪的母亲肯定被四王杀害了,她也要报仇。徐琪如亲妹,她母似我母,此仇不包不行。既然徐琪也愿意,于国于民都有莫大利益,于己来说多了一条可靠的的后路,一石这么多鸟,还能不答应?徐清于是道“那我怎么支持你?”

    “一队暗河,五百两,年后还要银子。”

    徐清咬咬牙,点头到:“好,我可以答应你,那,我可以再见一次宝琪兰?”

    “呼,也好”

    见了徐琪最后一面,徐清心里的顾虑消失的一干二净,和她谈了好一阵子话。但徐清知道,徐琪比较随他的性格,认准了的东西,就是不撒手,复国报仇,徐琪该怎么该怎么,劝不回。就连徐清问徐琪那段靺鞨文什么意思的时候得到的也是徐琪断然拒绝:“哼~就不告诉你~~”

    徐琪荀夜羽失踪事件总算告一段落了,回首整个事件,徐清觉得家人那一块的保护实在太弱了,要尽快将张林业手下的兵给选拔、训练出来。其次,徐清发现:“完了闯的祸颇有些大啊!”

    滚油锅,凌迟二刑罚,至少能让徐清多一笔“残暴”的评价,这个无所谓,放在一边了。驱动兵丁扰乱百姓,闯进人家后院、女眷内房,甚至恐吓世族衣冠,这些可都是大忌!

    面子,面子人为什么一定要争个高下?还不就是为了面子?世族们最有用的是面子,出门在外,威风得很,凡是有权有势的,都认你这个“面子”三分。可谓面子越大,手眼越通天,故而世族最为看重的也就是面子。

    钱没了可以再挣,房子没了可以再建,老婆没了可以再娶,面子没了?再从地上捡起来就有灰,让人耻笑一辈子的对于世族来说,这能忍吗?

    “这能忍吗!”一名世族老头子大怒,排着桌子吼,如果不是衣服太繁杂,差点没跳起来。

    “对,不能忍,一定要给那个小子一点点颜色!”

    “唉,我们也只能在这里发发牢骚,你们难道还能有什么办法?”

    “对啊,他手下可是有三千多人兵马,咱手里的私兵比较散,打不赢他的”

    “可,若是聚集起来呢?”

    “那就更加给了他口实,让他先下手为强,在聚集之前,一一消灭我们。”

    一间秘密大厅里面,世族各家代表距离在一起,照常对徐清远程批斗,却又没办法“治理徐清”。忽然一个人提议道:“小弟以为,可以先来一个调虎离山,再来一个釜底抽薪!”

    看清楚了,是海兴县丞卢靖!

第121章 余震(5)() 
浑了,浊了,乱了,被搅动了,这就是沧州这一滩水。黄家带领其他家族和刺史默认达成的临时停战协议已经开始变得灼热,转眼间,就要化为灰烬。

    徐清不知道世家们在背后算计他,他在想,是直接摊牌,还是再用一次缓兵之计呢,重新回到温水状态慢慢来?

    徐清纠结的时候,长安来人了。来的人还顺路带来刘赞的一封信,确切的说,是一封信,一纸处罚单。那一封信,是刘赞暗中给徐清的私信。

    在信里面,刘赞夸徐清做得非常好。刘赞本人是冀南大总管,也被那群世家弄得撑不开手,伸不了腿,被束缚的紧。现在徐清在沧州搞的火热,打了世族一个大耳刮子,让他好不爽快。

    那个处罚单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也是出于刘赞之手,但一开口就是严厉斥责,大骂徐清扰乱百姓,有损朝廷颜面,然后给徐清罚了三个月的俸银,以观后效。

    徐清微微一笑,三月俸银,小意思,反正整个刺史府都算我的,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面上看来,刘赞是对徐清打“八十大板”,可实际上却是对徐清十分支持的。徐清不禁想到,远有皇权支持,近有老铁压阵,要是还不能大发一笔,咳咳,大干一场改革事业,那就誓不为人了!

    长安来的四个人,分别是燕苦,赵璐,魏冼,韩子棒(从齐泰开始,以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为姓,好记吧?),这四个人,是选进士没选上来的,但他们在俗务一方面颇有能力,而被徐清选出来的人。

    徐清选出来十人左右,作为自己的门生,给了门生贴,约定好沧州见,没想到只来了四个人。不过也罢,毕竟沧州太远,“穷山恶水”嘛。另外京官外放,从来都不被看好。徐清大笔一挥,将四个人安排到了刺史府的一些关键职位,只差一个借口,就可以将原来的人架空了,甚至搬空。

    四个人之中,只有一个韩子棒徐清不喜欢,你看那个名字,呵呵哒。只不过韩子棒在算才一方面比较有才,算得上唐朝人里面的佼佼者,徐清也没矫情,派他去户房任职,以便为将来的清理空户做准备。

    至于应对世家,徐清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通过黄家,释放出所谓的歉意,能有多大的效果就不所谓了。关键在另一方面——招练团结兵。

    团结兵,也叫土团、民团,是除了州兵之外,地方政府可以大规模组建的兵员。团结兵十个良户选一丁,介于府兵和雇佣兵之间,算得上民兵一类的。在役之时,只发给身粮酱菜,免赋税。

    平时在家务农,允许持有弓箭,地方遇到事情了,可以参与地方的防守任务,也可以随时听从刺史的征召。十户一人,算是比较重的比例了,沧州百姓肯定会有埋怨。

    比例轻了,也没什么用,再说按照户口抽人,又要经过层层官府,质量肯定不能保证。所以徐清决定,干脆,征召志愿兵。打着团结兵的旗号,让除了沧县之外的三县驻兵自主招收五百团结兵。

    团结兵是民兵,只要没有紧急的战事,很多时间都在家务农,不耽误农事还免收赋税,故而比起府兵,许多人更愿意当团结兵。如今秋粮已经全部下地了,可以趁着农闲好好搞搞集体训练。

    一旦三县招满五百团结兵,那就有了抵御一般盗匪袭击的能力,就算沧州地界所有世族的私兵一起动乱,也不会让徐清手尾难顾。

    孙子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一开始就要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能抓住敌人的弱点予以痛击。

    团结兵练成了,世家手里的私兵对徐清的威胁基本就清零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私兵没了威胁,世家在沧州的影响力也就一落千丈。等到徐清真正的剿灭了私兵盗匪,百姓也就不鸟世家的威逼利诱,转而鸟官府的威逼利诱了。

    可惜,世家们没有让徐清有机会、有时间那样去做。招收团结兵的命令一下,还没开始招收,沧州就开始了大乱。盗匪成群结队,重新出现在各大村庄祸害,在道路上架卡,更有甚者,在县城边上集结,骚扰县城。

    刺史府里,又有两封信出现在徐清的案头:

    “沧州盗匪全部出动,动向不明,原因不明。”

    “调虎离山,釜底抽薪,不可轻动。”

    前一封信是暗河递过来的,后一封信字体娟丽,女子所书,是黄诗梅送来的。

    “哼”徐清重重的将手中的信拍在桌子上,长呼一口气道:“一次收拾了也好”

    “徐大哥,怎么了?”荀雪儿端着一碗人参汤出来,用小汤勺舀了一勺,喂给徐清。

    “没什么,一些人捣乱”徐清从来不和荀雪儿谈论公事,喝了一口,顺势将荀雪儿揽在怀里,一只手到处动。

    刺史府里有个小库房,里面有好些以前留下来人参药材,徐清天天能吃到荀雪儿精细整治的补汤,补药,一个个晚上精神得不行,g2邦硬。

    这一碗参汤下肚,徐清的邪火又开始上浮,眼睛直冒绿光。要是以前,荀雪儿也会忍着羞赧让徐清索要一番,可现在,她摸摸自己的小腹,在他耳边呢喃了一句:“徐大哥,这个月的天葵没来”

    徐清听了,脑袋里面一炸,手中的“活儿”迅速停了下来,惊道:“天葵没来什么?!你”

    天葵就是月事,月事不来,那不就是怀孕了?

    荀雪儿点点头,微笑不语。徐清乐了,心里邪火尽消,赶紧抱着荀雪儿,把脸很纯洁的贴近荀雪儿的肚子,要听胎动。

    荀雪儿银铃般的笑了一声,道:“徐大哥,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真啊,我上传的还能有假!”徐清撇撇嘴,贴在荀雪儿肚子边上听得很有一番滋味。里面,可就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啊。而且那个小生命身上缓缓流动的是我身上血液!

    “上传?”

    “对啊,我上传了好几个g呢!”

    “徐大哥尽说些雪儿听不懂的话”

    “别说你了,没人能听得懂我的话。”徐清感受着荀雪儿身体里面生命的气息,感慨无限。

    孩子!血脉!繁衍!

    传递基因,也许是所有生物的原始欲。望。这个欲。望,让徐清更加强烈的感觉到了他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贯穿了徐清的全身,更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在徐清脑海中冲撞。

    原来的徐清,潜意识里就把穿越到唐朝当作的是一场梦,虽然梦境很真实,但徐清还是觉得总有一天会突然醒过来。醒过来之后,周围的一切都会消失,然后重新变成原来一无所有的苦逼学生。这种落差是会让窒息的

    徐清今天才顿悟,这特么就是生活,从来都不是梦!现代,回不去了!明白了这个,徐清心里一股莫名的通畅,暗暗发誓:

    买房子,买大房子!做地主,做大地主!挣一份庞大的家业,生一群的儿子,家大业大容易让孩子变成纨绔子弟?!没事,纨绔就纨绔,老子就是要把儿子们都宠坏了!

    去吧,我的小蝌蚪们,你们再也不用在被窝里挣扎,在墙壁上扭动,和手上的汗液一起生活,去变成人吧!

    占领这个世界!

    豪言壮语充满了徐清的内心,一下子又消失不见,被徐清深埋。

    “雪儿,我爱你”徐清感慨的道。

    “徐大哥”荀雪儿放下参汤,依偎在徐清旁边。

    徐清也不说话,吻了一下荀雪儿的额头,心里道:“世家们啊,又有一个对付你们的理由了,我得靠你们给我儿子挣一份产业啊”

    各地盗匪袭击的报告迅速传到了徐清案头,县城告急,请求徐清派兵扫匪。开始两天,徐清只说各县组织人手自行防守。第三天,才让驻扎在各县的州兵协助防守。第四天,盗匪围攻海兴县,县令汪毅带着壮丁抵御,却被流矢击中,不幸遇难。

    海兴县县令身死,海兴县危在旦夕!

    徐清大怒,发兵剿匪。由于齐泰领着一部分兵去了南皮控制余家上下,徐清手里只有三千余人马。不过徐清还是集结了全部人马,大有一个和盗匪拼个你死我活之势。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说徐刺史是个好官,不顾危险也要就海兴百姓于水火。

    一切的一切,都按照世家预计的一般发展,徐清忍不住了。沧州地面的各种私兵凑齐了五千人,三千人攻打海兴,海兴县令死了之后,三千人埋伏在沧县和海兴之间,埋伏支援部队,这就算做调虎离山之计。

    另外两千人,绕路埋伏在沧县,等待徐清带兵出城之后,占领沧州城,捉住徐清的家人,逼其就范。如此,便是卢靖提出来的釜底抽薪一计。

    这两个计策一经提出,几乎是全部世族一致赞同。这个刺史,他们实在忍受不了了,一定要除之而后快!而卢靖,也要趁着这个机会,将那个“严”上司汪毅除掉,顺势上位。

    还有,最重要的,他和徐清之间的那个大仇,要趁此机会一次报了。

第122章 余震(6)() 
大清早,当所有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沧州城内的兵营已经站立着一排排的士兵了。角号一响,三千人马的军阵开始缓缓流动,朝着沧州城外开去。

    军队出去之后,城门大关,外面的人进不来,一个个进城赶集的村民吃了闭门羹。里面的人想出去,可以,从城墙上吊着个篮子,您坐“电梯”下去。

    沧州城中,有一处大街,叫沧南街。进了城门不远就是,若再往里走,弯弯绕绕一里路就是刺史府。此时的沧南街,堆放着许多草料。这是徐清各处征集来的马草,为了方便运输,堆在大街两旁,几乎一条街都是。

    王山,带五队州兵,也就是七百五十人,作为前军,牛吃草和新晋的营正楚江,也各带五队作为左右军,徐清自己带了三百亲兵,一百骑兵算作中军。中军人数随少,但有骑兵压阵,战斗力最为强大。

    如果用一个比喻,那就是徐清这两千多人,向狂风暴雨一般直扑海兴县。无论是世家,还是普通百姓,几乎全部相信徐清带兵去救海兴县了,做足了样子。只有一个人是不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